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延误了4个月,会造成不可挽...

1982年3月17日,山医二院外科病房。张坊林母,67岁。直肠癌术后尿闭15天,导尿失败。面色泛白,气怯神倦,少腹胀急,尿道如刀割样痛,创口愈合迟缓,纳呆食少。脉细弱,苔白滑。证属高年重病耗伤,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当先扶正。予补中益气汤,用生芪60克,加白蔹10克,益气化腐生肌,加速创口愈合。药后神旺思食,有尿意,烦渴,多饮不解。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行。予五苓散合验方新编通淋散,加交泰丸蒸动膀胱气化,止痉散麝香通下窍:

桂枝、白术各10克,茯苓30克,猪苓、泽泻各15克,"川牛膝30克,乳香3克"(通淋散),川连、肉桂各10克(交泰丸),全虫12只、蜈蚣1条、麝香0.2克(研未,热黄酒送下)。

进头煎后以艾条温灸气海、关元半小时,已有尿意,续进二煎,又温灸40分,4小时许尿通而愈。

张耀忠,男,60岁,城关市民。1983年11月10日饮酒大醉,当晚尿急淋痛,茎中如刀割,次晨滴沥不通,请商业医院插导尿管1次。12日病重,用金属导尿管失败,无奈行膀胱造瘘术。诊为老年肥大性前列腺炎急性感染,连续用抗菌药治疗9日不效,邀余诊治。

诊见患者年虽花甲,体健逾于常人。脉沉滑数,苔黄厚腻。上则口舌生疮,焮赤肿痛,呕逆不能进食;下则前后不通,二便俱闭,邪热充斥三焦。人实,脉实,症实,宜乎速战速决,迳予通下。

1.莱菔子30克(生炒各半),栀子、芩、连、竹叶、肉桂、大黄、芒硝(冲)、甘草各10克,连翘、滑石、川牛膝各30克,乳香3克,薄荷5克,水煎服;

2.大黄15克,海金沙、琥珀、泽泻各10克,大蜈蚣10条,共研细粉,分作3包,每包以蛋清2枚调糊,热黄酒1两冲服,3小时1次,量病情斟酌进退。

11月23日二诊,汤剂末配齐,于21日8时半服末药1包,9时20分小便得通。家人虑大黄量重,当日仅服1次,不久又滴沥不通。今晨8时,服药末1包,9时15分尿下血条、肉屑状尿300多毫升,患者喜不自胜,如死刑犯忽速大赦。视其舌上黄腻苔末退,中焦湿热仍重,嘱将汤剂及药末1包于6小时连续服完。

11月25日随访,通而不畅。此由犹豫掣肘贻误病机。若能一鼓作气,重剂频投,直捣病巢,则疾已愈。可见危急重症,不仅医者要有胆有识,还需病家深信不疑,二者缺一不可。时青年中医秀山在侧,询及此例既断为湿热充斥,三焦闭塞,上下不通,何以汤剂要加肉桂,散要用黄酒?虫类药又起何作用?所问确已抓住要害。盖癃闭一证,病在三焦气化。肺居上焦,为五脏之"盖",为水之上源。肺气宣降,则水道通调,下输膀胱而出。若因寒热外邪犯此"娇脏",则肺气失其宣降之常,水道不通,下窍膀胱即闭。此类证候,当以麻、杏、紫苑、桔梗辈开宣肺气,得汗则上焦之闭开,肺气下行,水道通调,下窍亦通而病愈。试观瓷茶壶盖,旁皆有一小孔。若灌满水而堵住此孔,则水不能倒出。开此孔,揭此盖,则水流如注。此与中医宣上窍以通下闭同理。古人以形象的比喻,名之曰"揭壶揭盖"。中医医理,多从事理、哲理中悟出。其中奥妙,绝非化验、透视所能测知,此即上焦气化之理。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枢机。胃气不降,诸经之气皆不得降;脾气不升,诸经之气皆不得升。若因劳倦伤脾,寒凉败胃,使中焦升降出入之机能乖乱,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后天之精微无所归藏,饮食水谷精微不能摄入,废浊之物不能排出,则诸证丛生,甚则大小便亦不能排出,正如《内经》所述:"中气不足,溲使为之变。"此即中焦气化之要。肾居下焦,为先天之本,为气化之根。内寄命门之火,主温煦万物,此火一衰,膀胱寒水便成冰结,欲出而不能矣。故治三焦气化乖常诸疾,必以肉桂辛热善动之品,直入命门而补其火,火旺则阴凝解而气化得以蒸腾。黄酒之意亦同。更于虫类药则入络搜剔,善通诸窍。

12月13日,诸症均愈,恢复到病前饮多则尿多,一有尿意便要马上上厕所,迟慢则尿裤。畏寒,食纳不如病前。脉细弱,舌上腻苔仍未化净。毕竟花甲老人,根本已虚。重病耗伤,复加苦寒伤阳,故有此变,吾之罪也。脾胃气虚,下焦阳虚。气为水母,水之不蓄,乃因气之不固;而升降之根本在肾,升少降多,责之无火,是宜两补脾肾之阳。

生芪、山萸肉、生山药、附子、肾四味、焦术各30克,桑螵蛸、益智仁、油桂、炮姜、红参(另炖)各10克,核桃肉30克。

5剂后,追访7年无恙。

耿宝爱,女,29岁,南王中村农妇。1983年9月2日,内科诊为急性肾盂肾炎。当日化验:血:白细胞14450,中性80。尿:蛋白++++,白血球++++,红细胞2~3。已定收入住院部治疗,因无人陪侍,要求服中药。

询知病经3日,初起恶寒发热,今恶寒已罢,高热39.5℃。有汗,干呕。3~5分钟即小便1次,尿道灼痛如刀割。气怯神疲,腰部双肾俞穴处困痛如折。面色苍黄不泽,脉沉细数,舌胖少苔。证由素体阴虚,外感寒邪失表,入里化热,三焦气化不行,湿热蕴蓄下焦。

酒生地、山药、云苓、山萸肉各30克,丹皮、泽泻、猪苓各15克,滑石30克,阿胶(化)20克,桔梗、杏仁、知母、黄柏(姜汁炒)各10克,川牛膝30克,乳香3克,甘草梢5克,"琥珀5克、三七3克(研冲)",2剂

2小时半服1次,昼夜连服2剂,方以知柏地黄汤合猪苓汤滋阴清利湿热,桔梗、杏仁宣肺开提上焦,川牛膝、乳香直通膀胱窍道,三七琥珀化瘀通淋。其发热为阴不胜阳,虽见白细胞偏高,亦不予清热解毒,且重用萸肉、山药固护元气。因见舌胖,生地用酒浸,黄柏姜汁炒,以护胃气。

9月3日二诊,昨夜20时服完2剂,至零时热退,小便通利,安睡一夜。今晨呕止,进食如常。脉细数,舌淡红有薄白苔,当日化验:血:白细胞9000,中性70。尿:蛋白(一),白血球++++,原方去杏、桔,2剂。

9月5日,当日化验:血:白细胞7300,中性80。尿:蛋白(-),白细胞+。已无自觉不适,食纳增,精神健旺,尿清长,原方去通淋散、知柏,续服2剂。

9月9日,当日化验,血、尿均阴转,脉细数,阴虚未复,原方3剂善后。

四、慢性肾盂肾炎急性感染

亚琴,女,40岁,县剧团演员。1981年6月7日,因连续熬夜排练、演出,于黎明时突然少腹绞痛,小便滴沥难通,每隔1、2分钟,即要小便1次,灼痛如刀割。发热烦渴,肉眼血尿,大便3日未行,脐腹疼痛拒按,里急欲便不能,辗转颠倒,痛苦莫可名状。脉沉数实,舌红苔黄而干。诉三四年来,每逢过劳即发,一发则十天半月不愈。当日化验:白细胞19500,蛋白++++。内科诊为"慢性肾盂肾炎合并泌尿系急性感染",已服呋喃但丁、注射青霉素无效。证虽久延,但见前后不通,仍属湿热蕴蓄下焦之实证。而劳伤之体,例同无粮之师,利在速战,邪去则正安,姑息适足以养奸:

大黄15克,海金砂、泽泻、血琥珀各9克,大蜈蚣6条,全虫12只,共为细粉,蛋清6枚调糊,分3次热黄酒冲服,3小时1次。

上药于下午1时备妥,服1/3,1刻钟后尿出带有血条之小便约200毫升,至4时服药2次,泻下恶臭便半痰盂,热退痛止,时患者已疲惫不堪,呼呼入睡,嘱剩药弃去不用。

次日诊之,觉尿道仍感灼热,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乏力,烦渴喜饮,脉沉数,舌红少苔。气阴已伤,拟猪苓汤滋阴通淋,加白参益气,沙参、乌梅酸甘化阴:

阿胶20克(化入),茯苓30克,猪苓、泽泻各12克,滑石30克,白人参20克(另炖),沙参、乌梅各30克,甘草梢6克,3剂后其病遂愈,追访7年未发。

乔香梅,26岁,南关矿家属,1977年8月5日初诊。3年前患急性尿路感染,初病服呋喃但丁,输红霉素可解,复发再用则无效。曾去西安、太原求治于中医,服药200剂以上,皆初服见效,继服则反增重。患者存方厚厚一叠,检视,以八正、导赤居多,甚则连翘败毒、凉膈增液复方。愈服,症愈缠绵,正气日见疲惫。近半年来,月事衍期,食少化艰,腹胀泛酸,面色萎黄欠华,身瘦寒热交作,脉反浮细无力。纵观见证,已属久损不复之劳淋。苦寒攻下过剂,大损中阳。脾胃乃后天之本,为人身气化升降之中枢。胃阳一伤,三焦气化便尔乖乱。致湿热蕴聚下焦,无由化解;近日复感风寒,全身起鸡皮疙瘩,畏寒,尿道灼痛,而胃中酸腐,自当宣肺散寒以行上焦气化,加肉桂温化中下以救误,以猪苓汤养阴利尿,通淋散引诸药直达膀胱窍道:

麻黄10克,杏仁12克,桔梗10克,阿胶29克(化入),滑石18克,茯苓30克,猪苓、泽泻各10克,肉桂10克,川牛膝30克,乳香3克,甘草梢3克,3剂。

8月8日二诊,上药服2剂,痛减,仍感灼热,3剂后诸症均退。因过服苦寒致伤中下之阳,为拟济生肾气丸1料,嘱禁绝房事3个月,慎饮食,勿过劳。若因感冒引发,则服上方,若因虚火引动则服猪苓汤,毕竟青年,内伤渐复面愈,隔年生一子。

六、麻黄汤类方治急性肾炎

1982年11月14日,治甘肃合水县农行王x x,女,34岁。患急性肾小球性肾炎,住石油医院3个月,服中药70余剂,前后经治7个月,中西药物罔效。脑血流图示初期脑动脉硬化。其症面肿,如葫芦状,乃过用激素所致。面颊着枕之一侧,晨起肿甚,目不能睁,按之成一凹坑。尿少,头眩,面赤如醉,肢麻,似有抽搐感。脚膝无力,不肿。畏恶风寒,口苦烦渴。舌红苔黄,血压正常,脉浮滑而数。病虽缠绵7个月之久,风水表症仍在,郁久化热,肝阳化风上扰。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镇肝熄风汤加止痉散:

麻黄、杏仁各10克,连翘、赤小豆各30克,甘草10克,赭石末、怀牛膝各30克,白芍、生龙牡、龟板、元参、天冬各15克,嫩青蒿10克,"全虫3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上药服3剂,得汗,面肿消去七八,面赤退,肢麻亦减。 唯觉服后有几分钟之心悸烦躁感,且连续三晚失眠。仍予原方加蝉衣15克,2剂。服后肿退净,心悸烦躁未出现。表症既解,侧重养阴平肝,疏镇肝熄风汤止痉散加桃仁、红花各10克,又服6剂,蛋白尿消失而愈。

按:急性肾炎头面肿者当发汗,头面不肿,初治失表者,麻黄为必用药。水肿治在三焦,麻黄辛温发汗,开宣肺卫,得汗则风寒去,水道通,小便利,浮肿退。余经治急性肾炎数百例,风寒表实者,迳投麻黄汤;体虚者用麻桂各半汤小发其汗,兼见里热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生石膏,三五日即愈,很少有超过1周者,费用在三五元之间。唯麻黄一物需先煎去沫,否则令人烦躁片刻。据现代药理研究,所含麻黄碱有升高血压及引起心动过速之弊。余曾治一肺实喑哑患者,于麻杏石甘汤内加入轻灵透窍之蝉衣15克,汗出声亦出,末见烦躁、心悸等副作用。因此,每用麻黄剂,兼见面肿或脉弦滑大之患者,必加蝉衣,均无此弊。机理何在,不得而知。

杨长庚,61岁,1995年去大同看望儿子,旅途感寒。到大同后次晨,突然浮肿尿少,寒热如疟而入x x医院,诊为慢性肾炎急性感染,住院50日,病情恶化,由儿子送回家乡,准备后事,其女邀余诊视。9月17日初诊:x x医院出院诊断:慢性肾炎尿毒症、尿蛋白++,二氧化氮结合力35容积%,尿素氮50毫克%。建议去省作透析疗法,诊见患者葫芦脸型,头痛呕吐厌食,大便色黑,小便如浓茶,量少。全身肿胀,腰痛如折,口臭,有烂苹果味。舌苔黑腻,脉沉细涩。证属肾炎久延,邪实正虚。水湿浊秽入血化毒,三焦逆乱,胃气败坏,肾阳衰微。拟温阳益肾,荡涤温浊为治:

附子30克,大黄15克,细辛10克,红参(另炖)、灵脂各15克,生半夏;茯苓各30克,猪苓、泽泻、焦三仙各15克,炙草10克,肾四味60克,芒硝15克(分冲),鲜生姜30克,姜汁10毫升(对入),大枣10枚,3剂。

9月21日二诊:上方服后呕止,食纳增,小便渐多,色转淡。原方去生半夏,鲜生姜减为10片,加生芪45克,续服3剂。

9月25日二诊:其女来告,黑便变为黄软便,尿多色清,下肢肿胀已退其半,食纳大增。农村条件无法化验,药既中病,邪去正安有望。原方大黄、芒硝减为10克,生芪加至60克,10剂。

10月7日四诊:患者坐车进城,肿全消,食纳逾常。到城关院化验血、尿均无异常发现。邪退正虚,气短懒言,腰仍微困。子培元固本散一料善后(全河车1具,黄毛茸50克,三七100)克,高丽参、琥珀各50克,制粉,每次3克,2次/日,热黄酒送下),追访5年一切如常。

x县县委书记之子,29岁。1987年秋患尿毒症,住市中心医院接受透析疗法已2个月,病情恶化,专程来灵石邀余诊视。见患者面色灰暗,呕吐涎沫不止,口臭,有烂苹果味,牙龈出血,大便黑糊状,小便如浓茶,腹胀,四肢厥冷,神迷嗜睡。脉弦细而劲,苔黑润。昨日化验,尿:蛋白+++,白血球5~10,红血球满视野。血:尿素氮60毫克%,二氧化氮结合力40容积%。此属肾炎久延,聚水成毒,深入血分,浊邪弥漫三焦,胃气败坏,肾阳垂绝之关格大症。勉拟温阳益肾,荡涤湿浊,醒脾救肾:

附子100克,肾四味80克,红参20克(另炖),灵脂10克,酒大黄30克,细辛15克,芒硝20克(冲),油桂10克,焦三仙各15克,云苓30克,生半夏30克,猪苓、泽泻、吴茱萸各15克,炙草10克,麝香1克(冲),鲜生姜30克,姜汁10毫升(对入),大枣12枚。

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400毫升,对入参汁、姜汁,冲化芒硝,3次分服,3小时1次,每次另服麝香1/3克,1剂。

当晚余留住办事处,以观机变。次晨,其弟面有喜色,同赴医院。见患者已坐于床上,语声清朗,告知昨日服药后,共泻下秽臭便3次,顿觉头脑清醒,全身舒适,呕吐已止。半夜觉饿,喝牛奶1杯,蛋糕1块,挂面汤1碗。药既中病,嘱其再服3剂,余遂返县。事隔半月,患者之弟再次邀诊,说病人已陷入昏睡状态,不知还有救否?询其致变之由,其弟云:药房拒绝配药,找一位老大夫,抄处方,大吃一惊,说如此重病,岂敢再泻。另拟一方,3日后病情急转直下,已发病危通知。余遂婉辞。

尿毒症之症结在毒入血分,邪实正虚。以加味大黄附子汤温阳泻浊,邪去则正安,乃唯一救治良法。泻法既已得效,何以不问青红皂白改投补法?药贵对症,邪毒嚣张,大黄即是仙丹,人参反为鸩毒。可叹!上法救治尿毒症,仅此2例,一成一败,不过是一个思路,一种苗头,不足为法,尚望广大青年中医再实践。

1.吴瑞宏,男,76岁,退休煤矿工人,水头北街人,1984年4月24日初诊。内科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功:黄疸指数15,射浊5,射絮+,C.P.T.112(门诊号014779)。全身突然发黄3日,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右肋下刺痛,肝在肋下2横指,质软,压痛,腹胀,吐泻交作,溲若浓茶,泻下物秽臭,舌红苔黄厚腻,脉浮滑。证属高年嗜酒,胆胃湿浊内壅,气机逆乱,发为黄疸,侧重芳化:

茵陈45克,栀子、柴胡、枳壳、桔梗、藿香、佩兰、厚朴各10克,生半夏、云苓各15克,六一散21克(包煎)。苍术12克,白蔻仁6克(捣后),鲜生姜10片,姜汁1盅对入,3剂。

4月27日二诊:首方服1剂后吐泻即止,纳食如常,小便转为淡黄,高年行动不便,带药5剂。

茵陈45克,栀子、柴胡、桃仁、红花各10克,藿香、佩兰各10克,赤芍15克,茯苓30克,六一散21克(包煎),炒麦芽60克,猪苓、泽泻各15克,生姜7片。

5月5日来门诊复查,黄疸退净,症状消失,肝功阴转而愈。1987年10月追访,已79岁,红光满面,耳不聋,眼不花,食纳较病前尤好。

按:中医学无"肝炎"病名。中医之"肝病"与"肝炎"亦风马牛不相及。黄疸多因中焦失运,湿热或寒湿停聚,脾主"湿",故治在脾胃。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故余治黄疸型肝炎,茵陈蒿汤除人实、证实、脉实外,不用栀子大黄,常用茵陈五苓合藿朴夏苓合方化裁。从芳香化湿醒脾、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利水、降逆和胃、调燮三焦气化入手。保护脾胃元气为先,不使苦寒败坏中焦气化。40余年经治此类疾患(包括无黄疸型、甲乙混合型)败千例,少则10天,多则半月必愈,无一例转为慢性。中医懂一点西医知识,西医懂一点中医方药,西者各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套用中药,于是见"炎"消炎,治黄疸而加二花、连翘、板蓝根,甚至蒿陈蒿汤一方用到百余剂。结果导致苦寒致坏中焦气化,升降乖乱,湿浊不化,阳证转阴,渐渐毒入血分而转为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当局者迷,有一生悟不透此理者,特为点出,愿与青年同道共勉。

2.1983年6月7日,本院传染科病房住院病人李树龙,23岁。入院诊断:急性传染性肝炎,当日化验:黄疸指数16,射浊13,射絮++,c.P.T.125,患者自幼怕打针输液,要求服中药。询知类似感冒3日,无热恶寒无汗。从第2日起,一昼夜间全身皆黄,苔黄厚腻,口苦、恶心,身痛脉紧。此属寒邪郁闭表气,湿浊熏蒸,发为黄疸。予荆防败毒散加茵陈栀子: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薄荷、栀子各10克,茵陈45克,川芎10克,茯苓30克,鲜生姜3片,冷水泡1小时,急火煮沸7分钟,2次分服,2剂。

2月9日二诊:药后得汗,恶寒已罢,小便特多。面目舌下、胸部之黄已退八九,呕止,食纳好,舌上黄厚腻苔化去大半,小便清长。当日化验:黄疸指数8,射浊10,射絮+,G.P.T110,自汗不渴,予和营卫,化湿退黄:

茵陈45克,桂枝、赤芍、炙草各10克,白术、茯苓各24克,猪苓、泽泻、桃仁各12克,鲜生姜5片,枣6枚,2剂。

6月11日三诊:全身黄已退净,气短口渴,舌红少苔,尿淡黄,脉虚而数。二诊过用渗利,气阴两伤。口中觉腻,湿浊未化。予益气养阴芳化:

生芪、茵陈各30克,生山药、石斛各30克,知母18克,白参(另炖)10克,藿香、佩兰各5克,3剂。

6月14日四诊:纯中药治疗7日,肝功阴转,诸症均退。唯舌红,口渴,脉数,气阴未复,原方去茵陈,加玉竹15克,带药3剂出院,

七二五厂工人武文荣,33岁,1983年5月7日初诊。病程75天,住院73天。服茵陈蒿汤加板蓝根、大腹皮30余剂,板蓝根注射液160支,计用茵陈、根蓝根、大腹皮各lOOO克多,食纳日见减少,体质日见瘦削,面色黧黑,泛酸作呕,腹胀气急,腰困如折,左肋下隐痛不休,整日怠惰思卧。舌胖淡有齿痕,苔白滑。脉滑细,尺部极弱。日仅进食不足半斤,食入则胀急不堪,恶闻油肉味,吃水果则吐酸水,口中粘腻不爽。追询得病始末,始知患者素体阳虚,平是即觉胃寒膝冷,食少肢软。病后倍感困乏无力,食入则吐,不以为意。后被车间同事看出脸色发青,敦促就医,一查CPT已高达500单位,愈服药愈觉不能支撑。

据上证情,属劳倦内伤,寒湿浊邪阻塞中焦气化所致。既无黄疸见症,何所据而用茵陈蒿汤?以阳虚之体,寒湿之邪,复加寒凉攻泻妄施,无怪中阳日困。且脾胃为后天之本,必赖先天肾阳之温煦,始能蒸化水谷。今误投苦寒,先伤脾阳,后及肾阳,阴寒肆虐,永无愈期矣!其面色黧黑,腰困如折,即是明证。当以温药治其本,芳化治其标:

党参30克,灵脂15克,公丁香、郁金、吴茱萸、肉桂、藿香、佩兰、炙草各10克,炒麦芽60克,生半夏20克,泽泻18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姜汁10毫升(对入),3剂。

5月11日二诊:药后呕止,胀消,食纳大增,日可进食1斤多,开始想吃肉类。唯腰困仍著,予原方加肾四味120克,胡桃4枚,7剂。

11月16日,患者从孝义来信,知药后肝功阴转,体质较病前更好。并寄赠名家医著3册,以表寸心云。

高香香,女,30岁,灵石煤矿工人家属。1983年6月27日初诊。1979年初患急黄肝炎,经治3个月,服茵陈蒿汤加味方70余剂,计茵陈3000多克,板蓝根2000多克,栀子、大黄250克。黄疸虽退,肝功持续不降,GPT120单位,日见食少神疲,畏寒肋痛。又服柴胡疏肝散加味方20余剂后,变生经闭、厌食、腹胀而呕涎沫,亦已3个多月。面色萎黄无华,肋间刺痛不休。痛作时按腹弯腰,头汗淋漓。近日更增腰困如折,足膝冰冷,小便不禁。脉细,左关特弱,舌淡,苔灰腻。已成迁延性肝炎,病程长达5年。证由过用苦寒攻下,损伤肝、脾、肾二脏之阳。又过用辛散,致气血耗伤。脾胃为后天之本,恶湿又主化湿,此经一伤,气血生化无源,故面色萎黄,食少经闭。肝为人身元气之萌芽,过用辛散攻伐、苦寒解毒等品,致伤肝气。肝寒则络脉滞,故胁痛不休。肝虚则自顾不暇,木不疏土,土气更壅,故见厌食腹胀纳呆。肾为先天之本,人之有生全赖命火之温煦,肾阴之濡养。今苦寒伤损肾阳,肾气怯弱,故见腰困如折,虽在盛夏,瑟缩畏寒,小便失约。故治疗此症之关键,要忘却一切先入为主之偏见,置"肝炎"于脑外,但先温养肝、脾、肾三脏之阳而救药误,治法便在其中矣:

生芪、当归、肾四味各30克,红参(另炖)、灵脂、吴茱萸、桂枝尖、生麦芽、细辛、炙草各10克,赤勺15克,干姜30克,油桂2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

上方守服27剂,计用干姜、肾四味各810克,吴茱萸、细辛各270克,服至10剂时,呕涎、肋痛得罢,食纳大增,日可进食1斤多。服至20剂时,面色已见红润,自感乳胀,又服7剂,月经来潮。8月初化验,肝功阴转,诸症均愈。

按:余治此败症,受张锡钝氏之启迪颇深。张氏论治肝脾有独特见解。张氏论曰:"俗谓肝虚无补法,以肝为刚脏,性喜条达,宜疏不宜补,补则滞塞不通。故理肝之法,动曰平肝,而遇肝郁之证,恒用开破肝气之药。"张氏提出:"……不知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而萌芽于肝。凡物之萌芽,皆嫩脆易于损伤。肝既为元气萌芽之脏,而开破之若是,独不虑损伤元气之萌芽乎?"此论确有见地。五脏病理,有虚即有实,肝脏何独不然?肝郁,其气固不能条达。肝虚,则其气亦无力条达。凡通此等证候(左关脉特弱)张氏重用生芪之性温而升,以之补肝,有同气相求之妙用。重用生芪,少佐理气之品,覆杯即见效验。张氏升散肝郁,喜用生麦芽,而不用柴胡。他说:"升肝之药,柴胡最效。然治肝不升、胃不降之证,则不用柴胡而用麦芽。盖因柴胡不但能升肝,且能提胃气上逆。而生麦芽虽能升肝,实无妨碍胃气之下降。盖其萌芽生发之性,与肝木同气相求,能宣通肝气之郁结,使之开解而自然上升……"肝与脾,有微妙的关系。一人饮食不能消化,服健脾养胃药百剂不效。脉见左关特弱,知是肝气不振,张氏投以生芪30克、桂枝尖9克,数剂而愈。独创"补肝气以实脾胃"之论。因"五行之理,木能侮土,木亦能疏土也。"木气郁则过强而侮土,木气虚则太弱而不能疏土。张氏的论述,对肝脾郁证的治疗,独辟蹊径,解破临床一大难题。唯论中"柴胡提胃气上逆"之说未当。似观《伤寒论大、小柴胡汤证》以胃气上逆、喜呕、呕不止为主证,两方主药柴胡均用至半斤--按古今折算率,合今之125克。如此大量,服1剂的1/3,即可止极重之呕吐。余用两方,治验成千上万。可证柴胡并无"提胃气上逆"之弊。盖气机升降之理,以脾胃为枢纽,如轮之轴,是为中气。脾升胃降,则中气左旋,肝从左升,肺从右降,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是为无病。况药物归经,各有妙用,药物功能,不止一端,而伤寒用药之灵妙,又不拘一法。升肝者,兼能降胃,木克土之原始含义,即木气升发、疏泄,以助脾胃中之湿土,不致壅塞。则柴胡升肝,不碍降胃。此为五行生克制化之常。此理,清代黄元御论之最详,民初彭承祖更有发挥,可参阅《中医系统学》。

王秋梅,女,23岁,灵石火车站家属,1964年9月17日初诊,病人处于半昏睡状态,其夫代诉病史:产后未满3个月,患急性黄疸型肝炎61天。初病时发冷发热,因产后体虚服补中益气汤两剂,7天后发现眼睛发黄,腹胀呕吐,渐渐全身发黄,到32天,全身落黄末,衣被尽染。每日黎明必泻,泻后出汗、心悸,腿软不能走路。畏寒,脐周冷痛,腰脊困痛难忍,整日弯腰如虾。近1周末,过午即神糊思睡,小便浓绿色,大便灰白不臭。请医院内科诊查,认为已进入肝昏迷状态,建议去省抢救。因家贫,邀余诊治。

见患者神糊耳聋,头面四肢胸背皆黄,黄色灰暗如烟熏。四肢枯细,眼眶深陷,神色憔悴,脐中筑筑跃动。脉微细急,132次/分,舌胖淡润,微喘。语声低微,神识似清似蒙。脉证合参,由产后将养失宜,始病风寒外束,失于疏解,误服补剂,致寒湿内郁发黄,迁延失治,致正气日衰,寒湿秽浊之邪,充斥三焦,蒙蔽神明,昏睡蜷卧,自利喘汗,脾肾将败,肢厥脉微,脉至七急八败,已是少阴亡阳内闭外脱危候,唯下三部之趺阳脉尚清晰可辨,胃气尚存,正在青年,虽见肝昏迷之前兆,一线生机未绝。拟回阳救脱,破浊醒神,以茵陈人参白通四逆汤、吴茱萸汤、三畏汤合方,加菖蒲、麝香之辟秽开闭为治:

1.茵陈、附子各30克,干姜、吴茱萸、红参(另炖)、灵脂、油桂、赤石脂、公丁香、郁金、菖蒲、炙草各10克,麝香0.3克(分冲),鲜生姜5片,枣10枚,葱白3寸,煎浓汁,小量多次分服,先单服麝香0.3克。

2.用蜡纸筒灸黄法,以加强温肾回阳泄浊之力:以6寸见方麻纸数张,蜂蜡1块,制钱1枚,湿面团1块。将蜂蜡置趺鏊加热溶化,将麻纸浸润均匀,卷成直径与制钱相等之蜡纸筒,接头处用蜡汁封固。灸时,令病人仰卧,拭净肚脐,将制钱置于脐上,钱孔对准脐心。再将蜡纸筒扣于制钱上,蜡纸筒下端与脐相接处,用湿面围圈,固定密封,勿令泄气,脐周用毛巾围好,保护皮肢。然后将上端点燃,待燃至离脐半寸,迅速将火吹灭,以免灼伤皮肤。取下蜡纸残端,另换1支,如法再灸。每灸毕1次,将脐中、制钱上、蜡纸残端内之黄色粉末(黄疸毒素)投入灶内烧化,以免传染。

于当日午时施灸6次,共拔出黄色粉末3小酒盅。施灸过程,患者觉脐中有热流滚动,向四周放散。灸至第6支时,患者全身微微见汗,松快异常。约1小时许,施灸完毕,神识稍清。其缠绵数十日之绕脐绞痛,灸毕即愈。且腹中鸣响不停,矢气频转,呕逆大减,自患病以来第1次感到饥饿。全家欢喜雀跃,其母做细面条1小碗(约1两半)顺利吃完。

9月18日二诊:服药1剂,今日呕逆未作,四肢厥冷退至于足踝关节处,腹中时时鸣响,矢气不断。黎明泻延至8时后,泻后稍有气喘心悸。脉仍微细而急,较昨有力,120次/分。小便如前,不热不渴。午前又施灸12支,拔出黄疸毒素4小酒盅。神识清朗,耳已不聋,可以准确回答向问。每日过午即神迷昏睡之象未见,嘱原方再服1剂。

9月19日三诊:昨夜子时服完第2剂药,尿量约1500毫升,便不成形,为白色团状。小便较前清,深黄色。四肢厥冷退至指趾根部,怯寒之状大减。腰仍困,已能起坐,时时觉饿,喘悸减而未已,脉细有力,120次/分。药进2剂,施灸3日,基本脱险,营卫渐通,三焦气化渐复,体内瘀积之黄疸毒素得以外泄,已无内闭外脱之虞,赢弱如许,少有差忒便恐变生不测,仍需步步为营,处处小心。原方去二畏、麝香,加白术、云苓各10克,施灸如昨。

9月20日四诊:药进3剂,附子已用90克,肢厥仍未全退,可见阴寒之重。近2日尿量增多,色淡黄。喘止,心悸偶见。阴黄蓄毒继续外透下泄,食纳增至每日半斤多。面部之灰暗渐退,已能和家人谈笑。晨泻愈,便不成形,黄白色。今日脉象中取有力,有神,90次/分,大是佳兆。唯尺部反见浮象,乃下焦元气不固,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万病不治,求之予肾。改投茵陈五苓、人参四逆、肾四味、青蛾丸、山萸肉,继续回阳破阴,温肾固下,泄浊退黄:

茵陈、附子、山萸肉各30克,炮姜、红参(另炖)、灵脂、炙草、肾四味、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各10克,油桂3克,鲜生姜5片,枣6枚,核桃4枚,煎取浓汁300毫升,日分3次服,3剂。

9月24日五诊:经治以来,施灸7日,药进7剂。白睛及舌下全身之黄退净,全身瘙痒,层层脱屑,小便清长,大便黄软,开始有臭味。正气渐复,釜底火旺,脾胃自能熟腐水谷,佳兆。日可进食斤许,面部灰暗退净。六脉和缓从容,80次/分。自服肾四味、山萸肉、青蛾丸,头已不晕,腰困大减,可在室内散步,唯指尖仍有凉意。命火渐旺,中运有权,胆汁已循常道,三焦气化复常。如此棘手重证,短期得以解危,得力于灸黄法非浅。中医宝库,蕴藏极富,勿以"民间小技"而轻忽。嘱再灸3日,肝脾仍大如昔。原方加炮甲珠6克与红参、灵脂共研末,冲服。三者对虚中夹瘀症有不可思议之奇效。嘱服3剂,以观机变。

10月7日六诊:此期间余外出巡诊未能返回。患者原方守服13剂,昨日午时突然口舌生疮,灼痛非常,发热微渴。阴寒重症,非正复阳回,难能见到上热征象,求之不得。不可见热投凉,以免前功尽弃。停药一二日,浮火自返。虽有口舌生疮之苦,但精神大振,步履有力,身形渐见丰腴,体重增加5公斤。自加红参、灵脂、炮甲珠散剂冲服13天,每服必有肋下走窜如虫行,或咕咕作响,肝已回缩肋沿稍能触及,脾大已消,面色红润。计20余日已用附子1000多克,大毒治病,中病则止。拟六君加炮姜,运中宫,溉四旁,合肾四味温养肾命,冲服河车粉3克。每旬服药3剂,一月9剂,调理2月康复,次年生一女。

按:有几点经验教训值得记取。

(一)凡病,但有表证便当解表为先。外邪侵入,先从皮毛肌表而入。此时,邪在轻浅表层,妥施汗法,开门逐盗,一服可解。果有正虚的据,则佐以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法。本例患者,产后寒热如疟,以人参败毒散扶正托邪可愈。前医拘于"产后百脉空虚,虽有他证,以未置之"的戒律,误投补剂,闭门留寇,几乎酿成大祸。古人有"正旺邪自退","满座皆君子,小人自无容身之地"等说,对正与邪、攻与补的关系,做了富有哲理的论述。比如对待一个气息奄奄的痢疾病人,黄连、大黄,沾唇必死,是谓之"十分虚邪,无实可攻"。于是"但扶其正,听邪自去"保住了病人的生命,调动人体的正气(自然疗能)去战胜疾病,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论、人本论,是中医学高层次辨证论治的经验总结,"不治之治"是治法中的最高境界,补法奥妙,无过于此。但补法又不可滥用,若一味蛮补,动辄参芪胶术,必然滞塞气机,闭门留寇,后患无穷。余之二弟,少时体弱,患外感身痛,医者但见面黄肌瘦,予补脾之剂三服,缠绵2个月不愈,致寒湿外邪深入五脏,演变为风心病。余母产后脾湿生痰,泛呕厌食神倦,某医从"产后百脉空虚"论治,令服参茸粉,未及1个月,痰血鼻衄,后变消渴,津损液枯,60岁变生噎膈。古代学派,各有所长,其所长,即其所偏,学习古人,当扬长避短,不可形成门户偏见。任何正确的东西若强调过头,势必走向谬误,当引为鉴戒。

(二)麝香为急救神识昏迷要药。其性辛温入心脾经,其味芳香浓烈,有辟秽化浊、开窍启闭之功。配清热解毒方药,则善凉开宣窍,其作用较牛黄、至宝为优;配回阳破阴方药,则善温开宣窍,其作用较苏合丸为速。单味麝香0.15克,铜勺内微炒,一次灌服,可治小儿高热抽搐不止;麝香0.3克配姜汁竹沥灌下,可治中风痰厥昏迷,失语,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救治肝昏迷,属阴寒秽浊内闭外脱者,即用本例方药;若湿热化毒,腑实内闭之急黄症,热深厥深者,以犀角地黄汤合大承气加菖蒲、郁金、麝香0.5克,4小时可醒。其辛香走窜之力,又善开经络壅闭,具有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故又可用于痈疽肿毒及跌扑瘀痛等症,效难尽述。现代药理研究,更证实本品有扶正补虚之功,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大脑机能,增强呼吸中枢功能及强心救脱功效。又能促进各腺体的分泌,有发汗及利尿作用,故可用于血毒症的抢救。因其辛香走窜之力极强,故只可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过则泄人元气。上海中医学院认为,日用量以不超过0.3克为宜,多则反有麻痹呼吸中枢之险。笔者经验,一日极量1克分3次服,经用千人以上,未见不良反应。

(三)本例治疗过程,曾用笔者自创之"三畏汤"--红参、灵脂、公丁香、郁金、肉桂、赤石脂,三对畏药,属十九畏药范围。历史上相畏药不入煎剂。至于丸散剂,远在唐千金方即已突破,山西名药定坤丹、龟龄集内亦已应用千年,未见不良反应。三畏相合,功能益气活血,启脾进食,温肾止久泻、久带,消寒胀,宽胸利气,定痛散结消癥。红参、灵脂相配,一补一通,用于虚中夹瘀之症,益气活血,启脾进食,化积消瘤,化瘀定痛,化腐生肌。本例之肝脾肿大,服药13剂即消。曾治数百例胃肠溃疡,二药等分,为散吞服,当日止痛,半月痊愈。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加麝香0.3克,覆杯**而**愈。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15~20天痊愈。(灵脂有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缓解平滑肌痉挛作用)人参、五灵脂同用之史料,古代《东医宝鉴》人参芎归汤,《校注妇人良方》之定坤丹,《温病条辨》之化癥回生丹。《张氏医通》曰:"古方疗月闭,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畏而不畏也。人参与五灵脂同用,最能浚(疏通之义)血,为血蛊之的方也。"李中梓《医宗必读》治一噎症,食下辄噎,胸中隐痛。先与二陈加归尾、桃仁、郁金、灵脂,症不衰。因思人参五灵脂同剂善于浚血,即于前剂加人参二钱,倍用灵脂,2剂而血从大便中出,10剂而噎止"李氏叹曰:"两者同用,功乃益显!"

现代上海姜春华教授用二药相伍治肝牌肿大(《上海中医药》(3)9,1965,)可见凡瘀血日久,下气已虚者,两者合用,收效甚捷。

公丁香郁金相配,丁香辛温芳香,入肺胃脾肾四经,温肾助阳,消胀下气;郁金辛凉芳香,清心开窍,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利胆退黄,二药等分相合,有温通理气,开郁止痛,宽胸利膈,消胀除满,启脾醒胃之功。对脘腹、少腹冷痛胀满,或寒热错杂之当脘胀痛,煎剂入胃不及一刻,即可气行、胀消、痛止(无胀感者无效)!对脾肾阳虚、五更作泻(包括部分肠结核)兼见上症者,效果最好。肉桂(油桂为佳10克)赤石脂(30克)相配,肉桂补命火,益阳消阴,开冰解冻,宣导百药,温中定痛,引火归原;赤石脂甘温酸涩收敛,为固下止泻要药,据现代药理研究,内服本品能吸附消化道内之有毒物质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等,可保护胃肠粘腹,消除瘀血水肿,止血、生肌、敛疮。二药相合,对脾肾虚寒导致之久痢、久带、慢性溃疡出血、五更泻、久泻滑脱不禁、脱肛、各型溃疡性结肠炎,一服立效,一月痊愈。三对畏药,见一症用一对,二症悉俱则全用。余使用本方42年,以平均日用3次以上,则已达4万次以上,未见相畏相害,且有相得益彰之效。对难症、痼疾,一经投用,便入佳境,

(四)关于"肾四味",即余常用之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四药入肝肾,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乎景岳公"善补阳者,须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须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之妙。笔者凡遇下元亏损,肾阳虚未至手足厥逆,肾阴亏未至舌光无苔,而属肾气、肾精不足之症,凡有腰困如折,不能挺直,甚则腰弯如虾状,头目昏眩,记忆衰退,体虚感冒,阳痿遗精,小儿遗尿,老人小便余沥,夜尿频多,足膝酸软,肾不纳气(加胡桃肉与补骨脂为青蛾丸)久病及肾等症,万病不治,求之于肾,用之效若桴鼓。贫穷病人可代价昂之鹿茸。上四味合盐巴戟肉、盐杜仲、骨碎补、川断、仙茅、沙苑于为"肾十味",对男女不育、骨质增生、老年前列腺退化性病变、更年期综合症等,随症选用,疗效满意。

(五)"蜡纸筒灸黄法"为50年代末中医采风运动中,河北卫生厅搜集之民间秘方,《串雅外编》《验方新编》均有类似记载。用于各种黄疸皆有奇效,不妨一试。体质壮健病人,苦丁香搐鼻退黄法(苦丁香研粉,少许吸入鼻孔,流出黄水,此法对鼻炎、额窦炎、鼻息肉均有效),收效更速(苦丁香即甜瓜蒂)。

灵石城建局长郭生保,40岁前患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医者套用黄疸型肝炎之茵陈蒿汤数十剂,收效甚微,转胺酶居高不下,又加贯众、板蓝根、二花、连翘服60余剂,经治4个月,渐渐食少、腹胀、便稀、倦怠思睡,经县医院内科复查,又发现乙肝,遂定为"慢性迁延性甲、乙混合型肝炎,肝硬变腹水"。听人胡诌"风劳气臌膈,闫王座上客",心灰意冷,整日闷头大睡,家人邀余诊治。询知患者一生嗜酒,面色黯,肝区刺痛不移,肝在肋下2横指强,质硬,拒按。不渴尿少,色如浓茶,腰困膝软,食入胀加,瑟缩畏寒。舌淡胖,左边有瘀斑,脉弦迟,60次/分,证属饮酒伤脾,湿热聚于中焦;过用苦寒攻下,热去湿恋,变为寒湿。湿困脾阳,水蓄于中,延久损及于肾,肾阳一衰,蒸化无权,气化不行,气滞血瘀而成有形癥积的单腹胀大症。拟温氏奔豚汤加味(见温氏奔豚汤治验录),益火之原,化湿醒脾,行气化瘀,重建三焦气化为治:

附子15克,肉桂10克,沉香3克(磨汁对入),砂仁3克,生山药30克,云苓30克,泽泻、川牛膝、红参(另炖)、灵脂、公丁香、郁金、桃仁、红花、藿香、佩兰、炙草各10克,炒麦芽60克,柴胡10克,鲜生姜5片,枣6枚。

煎取浓汁300毫升,日分3次服。服至食纳大增时,加肾四味各10克,胡桃4枚,鼓舞肾气。煎取浓汁600毫升,日分3次服,10剂,

上方服至5剂后,小便日渐增多,色转淡,腹胀大松,时时觉饿。10剂服完肝疼轻微,肝回缩至肋下1横指弱,腰困畏寒除,病退强半,原方再服10剂。

上药服完,诸症悉除,肝肿在肋下稍能触及,日进食斤半多。精神健旺,恢复工作。嘱终生戒酒,慎饮食,节房室,散剂培元固本,缓图根治:

三七100克,藏红花30克,琥珀、高丽参、灵脂、茸尖,炮甲珠、土元、内金、葛花、焦建曲各50克,全河车1具,制粉装胶囊,每服6粒,2次/日。

上药服1料,复查肝功阴转,腹水尽消,追访至66岁,健康无病。

张军友,男,23岁,县长张**肇**之侄,西安交大学生。1989年患隐匿型乙肝,发现时已成肝硬变腹水。肝在肋性2横指,质硬,脾在肋下2横指强。食少腹胀,右肋下刺痛不移,烦躁易怒,目珠微突。面色黧黑,眼圈黑,唇黯,舌两侧瘀斑成条。暑假回太原,邀余诊治。脉弦而涩,夜多恶梦,畏服汤剂。师化癥回生丹、大黄**庶**虫丸意,予益气培元,化瘀消癥:

鳖甲胶、三七各100克,琥珀、红参、块灵脂、土元、生水蛇、炮甲珠、醋柴胡、茯苓、归芍、内金、上沉香、桃仁、藏红花、全虫、蜈蚣各30克,全河车1具,夏枯草500克,熬膏合炼蜜为丸10克重,每服1丸,3次/日。

上药服月余,自觉症状消失,去省人民医院复查,乙肝5项(-),肝脾(-)。迫访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除目珠仍微突,余无异常发现。

刘玉堂,男,31岁,铁厂工人,1984年5月28日会诊,患者以"发热待诊"入院3日,从5月16日起,每日下午3~8时高热40℃不退,已半月。滴注红霉素,服银翘白虎无效,请中医协治。询知患者于半月前感寒发病,初病全身骨节、肌肉酸疼,项背强急,不渴,打针服中药无效,各项检查无异常发现。1周后变为有规律发热,过时便逐渐减轻。发热时眉棱骨痛,先寒战,后高热,有如疟状。烧退后头晕,夜间盗汗,口苦、咽干、呕逆目眩、便燥,舌从厚腻,舌中裂纹,脉沉滑数。脉证合参,考虑今年夏行秋令,岁气偏凉,症本寒邪束表,初治见热治热,过用寒凉,致遏邪不得外透,渐入少阳、阳明,表寒未罢,里热初结,予大柴胡汤而解之:

柴胡125克,黄芩30克,半夏60克,赤芍、大黄、枳实各30克,鲜生姜30克(切),上煎混匀,准于正午12时顿服1剂,患者于11时50分服药,药后全身躁热,约10分钟后得畅汗,半小时后便通,热退痛止,诸症均愈,出院。

按:伤寒方治病,只要辨证准确,多有覆杯而愈之效。伤寒方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按80年代初,考古发现之汉代度量衡制,汉代1两,为今之15.625e,则用伤寒方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准,这是仲景经方的基础有效剂量(参见本书末篇)。

杨巧春,女30岁,公安局炊事员。1979年11月7日,患头痛项强,恶寒发热,无汗咽痛,经治3日,注射青霉素800万单位,服银翘汤2剂,病势有增无已,邀余诊视。见患者面壁蜷卧,盖两床棉被仍寒战不已。面色青灰,白睛尽赤,扁桃体微肿,色鲜红,体温39.5℃,查其双膝冰冷,腰痛不能转侧。饮些许温橘子汁,便觉胃寒嘈杂。时时思睡,又难以入寐。苔白润而不渴,脉沉细微。从症状看,具备太阳伤寒表实见证;从脉象反沉细、思睡看,又像少阴本证;而目赤,咽痛、高热则又似温邪。当时正值流感流行,门诊病人十之八九属银翘汤证。而前医用银翘2剂,病反加重,颇滋疑惑,乃详询病史,始得悉素有食少便溏、五更泄泻之恙。较常人畏风冷,腰困痛,时欲躺卧等情,可证素体阳虚无疑。肾元虚惫之人,感邪多从寒化。《伤寒论》辨寒热真假有云:"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可见其目赤、咽痛、高热俱属假象。且其咽部之鲜红色,等同"面赤如妆"(曹炳章云:舌红非常并非火)亦是寒象。乃断为寒邪直中少阴,心肾交虚,妄用寒凉,重伤肾阳,致正气不支,无力鼓邪外达。伤寒少阴篇有"少阴病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一条,基本合拍,但仍偏于攻邪。患者虚多邪少,亟需顾护下焦元气,乃疏一方,用"麻黄10克,附子18克,细辛10克,肾四味120克,当归30克,仙茅、巴戟各15克",乃麻附细合二仙汤去知柏,加肾四味,以鼓舞肾气,服后得汗,安睡一夜,次日痊愈,目赤、咽痛亦退、因其脾肾久虚,嘱原方去麻附细,加党参30克、灵脂15克、生芪30克、炮姜10克,服5剂,以健脾固肾。4年后遇于街头,见患者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据云:其多年缠绵不愈之五更泻竞也获愈,体质增强。往昔每月患感冒三五次,病愈之后4年来只感冒一、二次。旨者本也,本固则枝荣。古人谓:"万病不治,求之于肾。"洵非虚语。

农委赵建虎之妹,29岁,1983年9月3日,因无故头面阵阵发热,服升阳散火汤1剂,变为心悸、气喘、自汗,头面轰热不止,面色嫩红,烦躁欲寐,足膝冰冷,多尿失禁,脉微细而急,120次/分。本属阴盛格阳,误作上焦郁火而投升散之剂,致有此变。幸在壮年,未致亡阳暴脱。予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破阴通阳为治:

附子、干姜各30克,葱白3节,童便、猪胆汁各1杯对入,2剂。

次日建虎来告,上药服1剂,心悸喘汗均止,足膝已热,月余之轰热症亦罢。本病病机,为下焦阴寒独盛,格拒真阳不能回归宅窟而浮越于上,故见种种上热假象。以白通汤破阴通阳,固有假热在上,以人尿猪胆汁之苦咸寒为反佐,热因寒用,宣通上下,消除格拒,引浮越之阳归于下焦而病愈。

工业局会计张淑兰,36岁,1983年7月,伤暑吐泻之后,日晡发热,入暮单烧不寐,子时渐减,寅时复常,如此循环往复半月不愈。口淡不思饮食,时时自汗不渴,舌淡少华,六脉细数而急,120次/分。数脉见证多主热盛或阴虚。今患伤暑吐泻之后,暑必伤气,津液暴脱,气血必属虚寒,则所见之数脉,当属"数则为劳,数则为虚,数则为寒"之变局。今拟桂枝汤甘温益阳,和营固卫,加人参、乌梅、生龙牡酸甘化阴,固摄元气。服法遵桂枝汤例,于下午2时前服之,谨避风寒厚味:

桂枝、白芍各22.5克,炙草16克,红参10克(另炖),生龙牡粉各30克,乌梅30克,鲜生姜10大片(切),枣12枝。

城关市民薛金明,男,29岁,1981年1月7日上午,因急性煤气中毒入院,昏迷4昼夜,反射消失。经抢救脱险后出院。29日突然神智不清,不识家人。上厕所后不知归家,跌入壕沟,丧失记忆。时而狂呼乱叫,时而木呆不语。下肢僵硬,不能站立。赴省二院诊为"严重的意识障碍,智能减退症状群",无法治疗而退。诊脉滑大搏指,舌尖赤,苔黄厚腻。断为痰浊蒙蔽心窍,体气壮实,予礞石磙痰丸加味:

礞石、大黄各30克,黄芩15克,沉香10克,菖蒲、郁金各10克,竹沥100毫升(对入),麝香冲0.3克(冲服),3剂。

上药服后,每日泻下胶粘状大便二三次,第3日中午清醒,记忆恢复,催促妻子做饭。唯右手麻木,气短,下肢痿软不能站立。改投补阳还五汤加味:

生芪120克,当归30克,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白芥子、肾四味、桂枝、炙草各10克,红参10克,"全虫12只、蜈蚣2条、麝香0.15克"(研冲服)。

上方连服10剂后康复,未留任何后遗症。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化瘀,加速脑部之血循环,麝香修复长期脑缺氧造成之损伤,对大脑病变确有治疗作用。后用上法又治公安局毛建慈等4例煤气中毒后遗症,均在短期治愈。

公安局杨向龙之女,20岁,经前突然发狂,打闹怒骂,不避亲疏。目神昆浊、呆滞、目赤、舌尖赤、苔黄厚,舌左瘀斑成条,脉沉滑。县医院内科诊为"青年期精神分裂症,狂躁型"用强力安眠镇静剂无效。从心火亢盛,夹瘀血、痰热上攻,予拙拟"涤痰清脑汤"加去瘀之品:

生石膏200克,丹皮、紫草各15克,大黄、芒硝(冲)、黄芩、黄柏、煅礞石、生铁落、夜交藤各30克,菖蒲、郁金、生桃仁、红花各15克,生地45克,黄连10克,天竺黄10克,胆南星10克,甘草10克,竹沥1瓶(对入),人工牛黄2克(冲),肓黛15克(包)。

上方服2剂,经通,下黑血块甚多,神清,打闹止,夜可安睡,又连服7剂,每次泻下胶粘状大便3~4次,恢复学业,迫访至参加工作,未犯。涤痰清脑汤为余60年代末所创,原方有犀角,因价昂,遂以石膏、丹皮、紫草代之,亦效。治约40余例,多数在1周内康复,无复发。本型病人,多由五志过极化火,夹痰上攻神明所致,用药寒凉攻泻无所不用其极,愈后当调理脾胃以杜生痰之源,愉悦情怀,以免复发。

续成丁,男,45岁,农机厂工人。1987年10月3日初诊:7年前车祸撞伤右头部,昏迷2昼夜。脱险后精神失常,四处乱跑,无片刻安静,或无故哭笑,答非所问。经山医二院脑血流图示:"双项脑A搏动薄弱,大脑储血量不足。"用药年余不效。渐渐项强不能转侧,形成"歪脖子"已3年多。近来左半身麻木,头痛,头皮麻木,下肢凹陷性水肿。面色如醉,隐隐有青色。脉细涩,舌淡润,乃外伤瘀阻脑部。唐容川氏云:"一切不治之症,皆由不善祛瘀所致。"谨遵教言,予益气活血化瘀法:

生芪、粉葛根各100克,当归、川芎各30克,赤芍、炙草、桃仁、花红、地龙、僵蚕、桂枝、白芷各10克,车前子10克(包),麝香0.15克(冲),生姜10片,枣10枚,水与黄酒各半煎服,5剂。

10月23日二诊:"歪脖子"状已愈,肿消,头痛未发。自觉7年来第一次感到头脑清楚,许多受伤前忘记之事,忽然想到好几起,对自身感觉亦较清楚。目前腰困极重,原方加肾四味、骨碎补各30克,7剂。

11月13日三诊:除多梦外,诸症均愈。

--附奇经频发痼疾治法概要

燕七姑,女,75岁,1987年5月11日初诊:脑中轰轰鸣响,声如车轮滚动2年,渐致耳聋。病之起因,为脐下有气攻冲上奔。冲胃则呕,冲脑则鸣。整日昏昏欲睡,脉沉弦,舌淡润。大便燥结,非果导3粒不能通。脐周渐觉烧灼,溲赤热。1986年6月山医一院心电图见:心包少量积液。脑血流图提示脑A硬化。其女代诉,患者在30岁时,即发现脐周绞痛、攻冲奔突不止,50年无一日间断。上述见证,符合《金匮》奔豚气的描述。本证分寒热二型,寒为本,热为标,寒证积聚日久,变生热证。患者高龄,肾气虚衰,八脉失养,冲脉不能下守,沉寒痼冷达50年之久。老年之后,五液亏损,阴虚于下,故呈化热之势。每日病作,在凌晨4时前后,日重夜轻,寒热错杂。冲脉为病,当以桂枝加桂汤变通,佐以填补任督。

桂枝、抽桂、白芍各10克,炙草6克,当归、首乌、苁蓉、黑芝麻、紫石英、活磁石、生龙牡、知母各30克,龟板(先下)45克,"鹿角胶、鳖甲胶"(化入)、盐柏、细辛各10克,泽泻18克,鲜生姜10片,枣12枝,二煎混匀,准丑时初刻顿服,3剂。

5月15日二诊:其女来告,药后当日,气归脐下,奔豚、脑鸣均止。又给原方5剂后痊愈。

按:奇经八脉病变的诊断,经络学说已作归纳:

督脉--总督诸阳,统领全身经脉。病变为角弓反张、脊柱强直、癫痫、惊风、痔疾;

任脉--任受诸阴,诸阴之海,主胞胎。病变为疝,白带、月经不调,不孕、小便不利、遗精、阴中痛;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渗灌十二经气血。病变为月经不调,不孕、流**产**、气急、腹内绞痛,奔豚气;

带脉--约束诸经,病变为下肢痿软,腰腿痛、腹满、白带、腰软无力;

阳跷脉--主左右之阳,病变为失眠、癫痫、足外翻;

阴跷脉--嗜睡、癫痫、足内翻;

阳维脉--维络诸阳,主表,病变为寒热交作,外感热病等表症;

阴维脉--维络诸阴,主里,病变为胃痛、心痛、胸腹痛等里症。

八脉病有两大特点,一是久治不愈的"频发痼疾",二是"定时发作"类病症。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治疗八脉病变有独特的成功经验。经方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症--冲脉病变的特效疗法。我省中医学校已故温碧泉老师所创"奔豚汤"是通治八脉病变的特效方剂(另见本书"温氏奔豚汤治验录")。清代《得配本草》并归纳了八脉病的用药规律。现参酌鄙见,简介如下:

督脉--黄芪、附子、肉桂、细辛、鹿茸、鹿角胶、鹿角霜、十羊脊髓、紫河车、鹿衔草、枸杞子;督脉统诸阳,更具总督全身经脉作用。故凡入督脉药,可通治阴阳各经病,具补五脏元气、元阳、元精效用。其中之动物药,号称"血肉有情之品",主补五脏,为治奇经病要药。

任、冲脉--龟鳖甲、紫石英(镇冲要药)煅用、王不留行、巴戟、香附、川芎、当归、苍白术、吴茱萸、枸杞、丹参。

带脉--乌贼骨、茜草、当归、白芍、川断、龙牡、艾叶、河车。

此外,肾为先天之本,治八脉不效时,"万病不治,求之于肾",加肾四味鼓舞肾气,统率八脉则病愈。气为血帅,阳为阴根。重用生芪100克以上,以气统血,则八脉得养。重用附子100克以上,又是八脉病变中沉寒痼冷、危急难症的不二法门。由于八脉空虚,故补八脉用喂鸭子的方法--"填"。若脾胃虚衰者,又当先建中气,待后天健旺,可以运载药力时,始可进补。否则,滋腻伤脾,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奇经病变的给药方法,当按其发病节律,提前2小时给药,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郭存智,40岁,1994年5月11日来诊。从入室至诊脉的5分钟内,连连呃逆达7次。声高息涌,面赤如妆,舌淡水滑,六脉沉细,痛苦不堪。询其始末,据云,经营小煤窑,心劳力拙。常觉口舌干燥,眼冒金星。粗知医,自认火症,服三黄石膏汤半剂,夜半发呃,至今已5昼夜,中西药罔效。

从脉证判断,此公必劳倦内伤之体,肾元久虚于下。火不归原,误作实火,致苦寒伤阳,中焦冰结,阻遏阳气不能上达。已见阳浮欲脱之象,幸在壮年,尚不致危殆,法宜大剂回阳破阴,开冰解冻之剂:

炙草60克,附子、干姜、吴茱萸各30克(开水冲洗7次),公丁香、郁金各10克,红参15克(另炖),生半夏30克,鲜生姜30克,姜汁20毫升(对入),大枣20枚,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取浓汁500毫升,少量多次服。

另,先令患者将自己指甲剪为细丝,装入烟卷中,点燃,狠吸几口咽下,呃逆遂止。此法来自民间,治呃立时见效。人指甲点燃后极臭,其气下降甚速,吸入喉间,立即呛咳,是肺气先通之兆,符合"欲降先升,升已而降"之理。患者吸烟数口之后,至取药出门半小时内仅呃逆1次,后遇于街头,告知服药约1/3剂已愈,唯觉精神萎顿而凡久病、重危症见呃逆者,多属危候。于甲烟中加入麝香末0.15克,吸入立止,为辨证治疗争取时间。

工程队女工温惠珍,37岁,患胃病多年。1983年冬患风寒外感,头痛恶寒与脘痛呕逆同见。医者失察,置表症于不顾,迳投保和汤治胃,其中有莱菔子、瓜蒌各30克,枳实、青皮各10克,服药3剂,反增腹泻,四肢酸懒,卧床不起。询知仍觉畏寒无汗,头痛体楚,脉反沉紧。表证未罢而见里证里脉,为消导开破药损伤正气,寒邪由表陷里所致。逆流挽舟法治痢疾失表,邪陷入甲,以人参败毒散扶正托邪外出之法,可以借鉴。

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积壳、桔梗、红参(另炖)、麻黄、炙草各10克,云苓30克,吴茱萸15克(洗),鲜生姜15片,枣10枚,水煎服。上药仅服1剂,得汗,诸症遂愈。

"诸症当先解表",似乎是老生常谈,平淡之极。然而正因它平淡,往往被医者忽略,而造成严峻局面。《内经》明示"上工救其萌芽"、"善治者,治皮毛"。表居八法之首,凡兼挟外邪诸症,急则治标,皆当以解表为先,开门逐盗,拒敌于国门之外,最是上策。用之得当,阻断传变,大病化小,小病化了。表未解而误补,则闭门留寇,后患无穷;误攻,则邪陷入里,变生不测。小小一个发汗解表之法,要掌握得恰到好处,确也不易!余在青年时期,率尔操觚之际,在这方而摔的跟头不少。如此呶呶不休,意在引为鉴戒!

1987年治灵石煤矿工人王长锁,59岁。坑下作业14年,久受寒湿成痹,失治,演变为风心病。2年前,腰胯痛不能步,经县医院诊为坐骨神经痛,久治不愈。退休后,环境改变,近2年生活改善,觉体质较前些年大为好转,但病反加重、特来求治,并要求解答疑难。诊脉滑数,视舌黄燥。询之,知在坑下14年,病后虽盛夏亦畏寒。唯独今年发热,且四肢关节皆热肿,手腕肿不能翻,不能持箸,进食需人喂。扪之灼热,精神食纳均好。余因思忖此症之机理,颇有启迪。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且病与人之关系,人为本,病为标。邪之所中,视人体禀赋强弱为转移。正虚则邪从寒化、虚化;且由皮毛、肌肉、经络而深伏脏腑,而不能透达于外,故久治不愈。今正气已旺,"满座皆君子,小人无存身之地",故从热化,实化。病热虽重,乃由阴转阳,由里出表之佳兆,乃因势利导,予补阳还五汤重用生芪120克,加肾四味120克,益气壮腰,增强肾气,以一味黑芥穗深入血分,引伏邪外透。药进3剂,四肢关节肿甚,伏邪尽透发于外。乃予大乌头汤加减,温清并重,以求根治:

生石膏、川乌、附子、生苡仁、骨碎补、黑小豆、木瓜、楮实子、川牛膝各30克,防风30克,细辛、知柏、苍术、甘草、威灵仙、麻黄(先煎去沫)各15克,"全虫3克、蜈公2条"(研末冲服),桂枝15克,蜂蜜120克,鲜生姜15克,枣10枚,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日分3次饭后服。

上方加减进退,主药川乌不变,服至9剂时,肿痛全消,改补阳还五汤加肾四味60克,又服3剂,12年痼疾得以痊愈。10月上旬遇于街头,脚踏自行车,速度不让青年。据追述,曾患突发心动过速5年,每年均有一二次发作,最严重时1分钟心跳超250次,休克后住院,非毒K不能解救,也一并治愈,心律保持在80上下。

按:以乌头汤为主,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约2000例以上,正虚加大剂量生芪,肾虚加肾四味,久病加虫类药,关节变形者加制马钱子粉,每次0.15克,渐加至0.6~0.5克,日服2次,连服10日间息5日,用绿豆汤佐餐。多数病例10天痊愈,最长1例两个半月。合并风心病者以温氏奔豚汤治本。

余用川乌类剧毒药,以黑小豆、防风、甘草、蜂蜜制其毒,文火煮2小时半,无一例中毒。黑豆不仅能解百药之毒,且入肾补虚,下气消胀,活血治疮。防风主大风,又为风药中润剂,去风胜湿治诸痹,可舒筋脉,伸挛急,活肢节,起瘫痪,并能解乌头、附子毒。再加蜂蜜、甘草之解百毒,则乌头汤类方可谓万无一失。配伍齐全,又加久煎,可放胆使用,治疗过程,以绿豆汤佐餐,可免马钱子蓄积中毒。凡大毒治病,中病即止,以培补脾肾收功。

阳虚型红斑狼疮一例治验

赵x,女,15岁,山西灵石县五中学生,2001年了元旦初诊:病程3个月,今冬第1次寒潮袭来,顿觉指、趾冷痛、青紫、僵硬,四肢关节痛,不能屈伸,手足背潮红作痒,每日午前,阵阵面色酡红,鼻、颊部出现蝶形红斑,过午则渐渐隐去。经山医大一院作抗体试验(磁卡号:)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询知自幼体弱多病,极易感冒,每冬冻脚,嗜食生冷,口渴即饮冷水;月经月月超期,脐周绞痛,色黑多块,带多清稀,脉沉细涩,舌淡胖有齿痕。证属先天肾气怯弱,藩篱失固,寒邪由表入里,深伏血分。日久,沉寒痼冷盘踞胞宫,冲、任、带脉俱病。复暴感外寒,致血脉痹阻;遵伤寒治厥阴脏寒之法,用当归四逆汤,内有久寒,合吴茱萸生姜汤;每日午前一阵面赤如醉,真阳有外越之险,更加附子、肉桂,直温少阴。全方重用当归,温润通脉;重用细辛,直通厥阴。合为温内解外,开冰解冻之剂。顽症痼疾,当用重剂:

当归50克,桂枝、白芍各45克,炙甘草、通草各30克,细辛45克,吴荣萸50克(开水冲洗7次后入煎),附子30克,企边桂10克,鲜生姜125克(切),大枣25枚(擘)。加冷水1200毫升,黄酒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日分3次温服,3剂。1月5日夜半急诊:上方服1剂,指、趾关节冷痛已愈。3剂服完,肢端青紫退,唯觉活动尚不甚灵活。今日气温零下10度,凌晨赴省医院检验,路途感寒、劳乏,下午返回,突然寒战高热如疟,体温40.5℃,血象高,血沉120,已用大剂量青霉800万单位静滴,不能控制,大热、大渴、多汗、脉洪,舌中黄,口苦,呕逆,面部、背部红斑成片。症情突变,揣测原因有二:一则寒邪久伏,得温药之助,阴证转阳,遂见化热外透之机;一则经水适来,邪入血室,引动伏邪;三则正值冬季流感流行,兼夹瘟毒。既见发斑,为邪有外透之机。当因势利导,以拙拟贯众石膏汤,辟秽化斑解毒,小柴胡汤加味,枢转少阳,清透厥阴血分,引领伏邪外透:

透明生石膏250克,贯众、黑小豆各30克,苍术15克,明雄黄0.3克(研末吞服),柴胡125克,黄芩30克,生半夏60克,炙甘草30克,西洋参粉15克(冲服),丹皮、紫草各15克,青黛(包煎)、炒黑芥穗各10克,鲜生姜75克(切),大枣12枚(擘)。

上药,遵和剂煎服法,水煎2次,去渣再煎,浓缩至600毫升,3次分服,3小时1次,日夜连尽3剂,以阻断病势。

1月7日3诊:上药服至今日中午,热净身凉,红斑消去。化验血象正常,血沉12。唯今日活动较多,将息失宜,双下肢出现紫癜样红斑,痒甚。以拙拟"乌蛇荣皮汤"加味,清解血分余毒:乌蛇、酒炒生地、当归、赤芍各30克,丹皮、紫单各15克,制首乌、白蒺黎各30克,川芎、桃仁、红花、川牛膝各10克,大蓟、白藓皮各30克,西洋参粉15克(冲服),乌梅、生山药、元参各30克,炙甘草20克,鲜生姜10大片,大枣12枚,1剂。

1月10日四诊:诸症均退,红斑消尽,精神食纳好。唯觉腰困如折,渴饮无度。邪去正虚,久病伤肾。上方加肾四味80克固护肾气,元参加至100克,以清浮游之火,反佐油桂10克,以防寒凉损伤脾胃。

1月16日五诊:上药又服8剂,已无病象。唯3日来脚心涌泉穴热如火焚,夜卧非坦露双脚不能入寐,脉大不任重按。考病本阳虚血寒,温热不过外邪,过用清透,寒伤元阳,阳不统阴,致下焦阴火沸腾,例同浮阳外越。以加味四逆汤温而敛之。外有假热,恐防格拒,用热药冷服法:

附子30克,干姜25克,炙甘草、生芪各60克,肾四味80克,红参(另炖)、灵脂各10克,生龙牡粉各30克,1剂。

1月19日六诊:药进1剂,足心发热已敛。又见口舌生疮,灼痛不能饮食。午前面赤如醉,全身轰轰发热一阵,双膝扪之冰冷,脉洪不任重按,舌淡无苔。仍属阴胜于下,坎中真阳不能下守,逼浮阳飞越于上。以傅山引火汤加油桂引纳之,加坎气峻补先天肾气以固本:

九地90克,盐巴戟肉、天麦冬各30克,茯苓15克,五味子6克,油桂3克(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小丸,药前囫囵吞下),坎气6克(研粉胶囊装吞),3剂。

1月27日7诊:诸症均退,唯四肢欠温,面色咣白,不禁风寒。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减半量,合玉屏风、肾四味,附子30克,加服8剂,虽零下10℃,亦无不适,拟春暖后恢复学业。拟培元固本散,以血肉有情之品峻补先天,重建免疫屏障善后:

1.全胎盘、带血坎气各100克,三七、琥珀、红参、西洋参、五灵脂、灵芝孢子粉、肾四味各50克,鹿茸混片30克,研粉,日服2次,每次3克,热黄酒送下。

2.九制豨莶丸1料,日服2次,每次10克。

按:之后不久,患者恢复学业,每隔1~2月赴省医院检验1次,除抗ds-DNA抗体高,余无异常。本病为自身免疫缺陷类疾病。现代中医,积40年临床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一般定性为"阴虚血瘀",而笔者所治病例却属"阳虚血寒"证型,临床少见,录之,以备参考。浅见以为,阴阳的判别,总以病人的正气强弱为转归。正气强者,受邪即病,邪正交争,从阳化热,表现为"阴虚血瘀";正气虚者,卫外不固,无力抗争,病邪长驱直入,由表入里,深伏难出,从阴化寒,表现为"阳虚血凝"。阴阳的转化,也以病人正气的修复为转机。阴证,用药得当,正气来复,伏邪由里出表,阴证化阳为向愈;阳症,过用苦寒,损伤脾肾,阳证转阴,则缠绵难愈。

省司法厅许金水同志妻,47岁,1976年秋突然高热42℃,全身肌肉筋骨剧痛,热退后双下肢僵硬肿胀青紫,痒痛不能入唾,脚肿不能穿鞋,已年余,今夏病重,停激素则高热40℃以上,大渴引饮,自汗心悸,六脉沉滑数实。病虽经年,幸未入营动血,按温病气分留连,予人参白虎加苍术、四妙清化之:

1.生石膏100克,白藓皮50克,西洋参10克(另炖),苍术、黄柏各15克,生苡仁45克,川牛膝、生山药、二花、连翘、老鹳草、蚤休各30克,桃仁、红花、丹皮、紫草各15克,炮甲珠6克研粉冲服,炙草15克,水煎服10剂。

2.木鳖子(打)、白藓皮、苦参、大黄、芒硝、甘草各30克,桑、槐、柳嫩枝各1握,白矾、雄黄各15克(化入),煎汤一盆,趁热重洗双脚,5剂。

上法内服外洗,十月后双下肢脱壳一层而愈,停用激素后亦末复发。

马翠梅,13岁,麻纺厂工人之女。1977年6月17日初诊:急性黄疸型肝炎后罹患风湿热已5年,因病辍学,住院20余次,百治不效,已发展为风心病。下肢关节肿痛,停激素则发热40℃以上。神疲,大汗,烦渴,苔黄腻,舌边尖赤,脉洪。予苍术白虎汤清阳明、化湿热:

生石膏60克,党参30克,苍术、黄柏各10克,大青叶、白藓皮、生苡仁、生山药、嫩桑枝各30克,豨莶草、老鹳草各30克,晚蚕砂、白蔻仁各5克,炙草10克,3剂。

6月21日二诊:热退,服中药期间停激素3天,体温37.5℃。烦渴、大汗止,痛大减,嬉戏自如,食纳亦佳。其父云,从患病以来,尚未见如此精神过。询之,微觉腰围。侧重化湿,相机扶正补肾,以免热势复炽:

连翘、生苡仁、嫩桑枝、老胡草、红小豆各30克,六一散20克,晚蚕砂5克,杏仁、白蔻仁各10克,防己、肾四味各10克,上方服后病情稳定,遂去农村姥姥家将息,失去联系。老马工资少,子女多,生活困顿,此女患病已花去数千元,再无力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硬皮病

老战友李际蔚之遗孀薛秀梅,53岁,住甘肃西峰市报社巷;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8年,由产后入冷水过早引起。2年前经西安铁路医院检查,又发现合并硬皮病,百治不效,已不能起床。1986年4月7日,着其子李辉携带病案向余求治。病历数载:两手关节肿凸变形,右手不能屈伸,双下肢踝关节肿胀,足趾僵硬,迈步困难。硬皮病仅有一句话诊断,资料不全。患者恳求遥拟一方先服,待病情减轻,夏季天热能行动时再来面诊。30年沉寒痼冷,难图速效。病虽在关节、皮肢,整体气血虚衰,自在意中。难症痼疾,师法仲景,遂仿乌头汤意拟一药酒方及外熨方:

1.生芪100克,川乌、附子、活络效灵丹(当归、丹参、乳没)、白芍、黑小豆、乌蛇肉各30)克,蜂蜜120克,桂枝、防风、全虫、甘草各15克,蜈蚣30条,豹骨15克。以乌附之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破冰解冻逐沉寒痼冷为君,以甘草、防风、黑小豆,蜂蜜解其毒,制其燥烈,以防中毒。以桂枝汤合活络效灵丹养血活血和营,虫类入络搜剔,豹骨强筋骨。生芪运转一身大气,周流气血。上药共捣粗末,加上白酒3斤入瓶浸泡7昼夜后,早晚各热服1次。从l酒盅起服,逐日渐加,至服后唇、舌稍感麻木为度,即以此量维持至服完,来信告知病情变化再议。又,两地相隔千余里,万一服药超量,出现中毒先兆,则服下方解救:

生甘草60克,防风、黑小豆各30克,加冷水1500毫升,蜂蜜150毫升煎汤,分次冲服,生绿豆粉30克,10分钟即解。

1.沙苑子、川草乌、红藤、荆芥、防风、当归、鸡血藤、海桐皮、乳没、透骨草、川断、红花、细辛、花椒、伸筋草、威灵仙各30克,乌蛇肉50克,上药共捣粗末,95%酒精600毫升拌匀,浸3日后,用陈醋3公斤,浸泡7昼夜,睡前以纱布8层蘸饱药液置于患处,以电熨斗熨之,干则再蘸再熨,连续半小时。熨完后活动、揉搓关节,谨避风寒。(此为前人经验加味变法,原法药液用电离子透入法。以熨斗熨之,亦有显效,止痛效果最快。此法用治一切关节肿痛,肩凝症,各部骨质增生之剧痛,皆有显效。若加服对症中药,则可彻底根治上述各症。)

患者共服药酒45天,每次加至30毫升时,服后唇、舌麻木40分钟,维持服至1个月后,全身发热,从此脱去30年冬夏不离之棉袄,服完1料后,肿痛已减十之七八。患病之后10年,每早起床时,要经过1小时的床上运动,始能坐起。然后待僵硬之下肢逐渐灵活,始能下炕,可见其气血痹阻之甚。古代之"尪羸症",亦不过如是。服此后,全身关节大为灵活,睡醒后可以直接起床下炕。又服半料,精神食纳增,已可自由行动。

患者全家喜不自禁,左邻右舍视为奇迹。同年6月14日,患者在长子李辉陪同下,不远千里从甘肃来到灵石。见患者病史中所述各症如指趾、腕踝关节肿凸处,服药酒后已恢复正常,唯天冷则痛不可忍,硬皮病亦有些微松动,但四肢从手到肘,从脚至膝,皮肤犹如贴于骨上,僵硬、绷紧光亮,前额皮肤亦变硬,10年前之满脸皱纹亦消失。由于上睑倔硬,两目不能闭合,夜间必须盖一条毛巾于面部,始能入睡。畏寒,夜尿频,腰困如折,脉弦,64次/分,舌淡胖,边尖有瘀斑。类关、硬皮病,现代医学认为与免疫缺陷有关。中医则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虽肺主皮毛,脾主四肢、肌肉,但30年痼疾耗伤,肾元必虚。当温养五脏,凋节整体以治局部。

生芪120克,当归、熟地、川乌、附子、沙苑子、黑小豆各30克,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各15克,防风30克,肾四味各15克,红参10克(另炖),灵脂10克,"全虫12只,蜈蚣4条"(研粉冲服),炙草60克,蜂蜜150克,鲜生姜30克,大枣10枚,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30剂。

7月22日,患者在介休机务段其子于李辉处服完上方30剂,拟返甘肃。腰困消失,四肢已不疼痛。已变硬之皮肢,明显松软,前额出现抬头纹,四肢出现皱纹,臀部已形丰满。眼睑活动灵活,可以闭合。嘱带原方30剂,加龟鹿二胶、胎盘粉各10克,趁伏天服完。停药将养至立秋后,再服药酒1料。

12月3日,李辉来告,母病基本恢复,可以操持家务,做饭。此症,经前后二诊,服药酒3料,汤剂70剂,不满4个月,内服附子1945克,川乌2245克,生芪8400克。基本方用药,谨遵仲景法度。世人曰为不治之症,竞获痊愈。计先后经治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西北地方病"柳拐子"病3例,均以上法治愈。中医学之潜在生命力,经方之神奇奥妙处,吾辈罄毕生精力,亦难全盘领悟。

高文兆,60岁,城关粮站会计,1976年8月8日诊。肥人湿胜气虚,脚气10年不愈。时轻时重,每夏必犯。刻诊,双脚肿烂,脓水淋漓,不能步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痒痛夜不能寐。脉滑数而右寸极弱,知为气虚湿热下流:

生芪45克,忍冬藤、芙蓉叶、生苡仁、苦参、地肤子各30克,苍术15克,黄柏、川牛膝、通草、猪苓、甘草各10克,防己、生槟榔各12克,木瓜15克,内服3剂,药渣浓煎一盆,化入生白矾、雄黄各20克,趁热熏洗双脚,杀菌敛疮止痒,3剂而愈,追访3年未犯。

长女李芹,16岁,1979年12月17日初诊。脚气3年,今冬脚冻成疮。近3日感染肿烂,脓水淋漓,红肿惞痛,不能步履。予清湿热解毒:

生苡仁45克,苍术、黄柏、川牛膝各12克,忍冬藤、芙蓉叶各30克,公英、地丁各20克,白蔹、车前子、甘草各12克,生姜5片,枣10枚以护胃气。

12月20日二诊:药进3剂,肿烂减而未愈。足背青紫,膝以下冰冷,右寸沉细。予益气温经和营:

生芪45克,当归30克,桂枝12克,赤芍15丸,吴茱萸10克,炙草、桃仁、红花、通草、细辛各10克,生苡仁45克,白蔹12克,鲜生姜20克,大枣10枚。

12月24日3诊:肿烂结痂,脚膝温,色红活,原力去白蔹再服3剂善后。

文革以后,余之家境困顿,求饱已属不易,故尔"藜藿之体气血穷",未病正气先虚。初诊未念及此,见病治病,徒以清热解毒为能事,损伤中气,出现寒化、虚化。二诊下病治上,又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而治冻疮,重加生芪之益气生肌化腐,在下之疮疡立愈。吾女之冻疮,自此之后又历10冬,再未犯过。

政协赵雄飞之女国英,20岁。1977年6月5日,脚气感染,双脚肿烂,腹胀气喘,昼夜剧痛,嚎哭不止,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脉沉滑数,舌红苔黄腻,此属湿热化毒入血,有攻心之虞。

忍冬藤90克,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紫苏、泽泻、枳壳、独活、胡连、木香、黄柏、川牛膝、甘草各10克,木瓜15克,生槟榔12克,防已12克,通草6克,杉木屑120克(煎汤代水煎药兼外洗)。

服此方后,喘、痛、痒均退,脚肿未消,脉变右寸沉微,关上滑数。已是中气下陷,湿热下注,当下病治上,予五苓散加生芪45克,柴胡、升麻各10克,2剂后多年痼疾得愈,追访10年未犯。

二轻局李新林之妻妹,27岁,患脚气6年,每年夏季必发,平时脚趾部已显麻木,为脚气之重症;1981年8月18日,双脚肿烂,脓汁稠粘,两腿红肿延伸至膝部,呕吐,腹胀,神识不清,言语错乱,双腹股沟淋巴结肿痛,便燥3日未行,苔黄厚腻,六脉沉滑数实。证属湿热化毒入血,腑实,秽浊上攻,已成脚气攻心危症。

忍冬藤120克,生大黄30克,生槟榔15克,生苡仁45克,苍术、黄柏各15克,木瓜15克,白藓皮30克,木香、川牛膝、甘草、胡黄连、车前子各10克(包)。

上药武火急煎,2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尽3剂。

8月19日凌晨其夫邀诊,诸症已退八九,已下床操持做饭。改投生芪四妙加白敛内服;以苦参、白藓皮、黄柏、甘草煎汤,入雄黄、白矾熏洗,3剂后痊愈,迫访2年末犯,

按:脚气虽属小恙,然急性感染,湿热之毒入血上攻,而见气喘、呕吐、神迷则属危症,古代谓之"脚气攻心"。当急下之,荡涤热毒以解危。常用方剂有鸡鸣散(槟榔、木瓜、陈皮、吴茱萸、紫苏、桔梗、生姜)捣粗末,水煎2次,冷透,凌晨空腹分3~5次服。服后当泻下黑粪水为验。余组方时谨选槟榔、木瓜、紫苏,消胀宽中下气,未见有"泻黑粪水"现象。下病治上,调节整体法最效。急性感染期,用清热解毒利湿消肿,要掌握分寸,不可过剂。一见有寸沉微,即宜早投补气升提化湿。生芪一味,益气运血,内托化腐生肌,实足慢性疮疡之神药。下病治上之法,源自灵枢,傅山先生将此法具体化,并拟出方药,大匠示人以规矩,济世活人,泽及万民,启迪后学,厥功甚伟。

县社干部赵启田,38岁,1983年3月15日诊:因过食辛辣,复加暴怒,五志过极化火,上则口苦咽干,舌上生疮,下则痔疾肿痛如刀割,肛脱不收,脓血淋漓,不能迈步,兼见寒热如疟,脉弦滑数。拟清肠解毒,清泻少阳胆火:

1.生地榆、芙蓉叶、二花、公英、连翘、柴胡各30克,生栀子、黄芩、漏芦各12克,桃仁、红花、甘草、甲珠、皂刺、白芷各10克,赤芍15克,白酒100毫升,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7分钟,2次分服,3剂。

2.木鳖子(打)、公英、连翘、芙蓉叶、苦参、甘草各30克。

"芒硝、生白矾、硼砂"各20克(化入),煎汤一盆,熏洗坐浴。另以木鳖子磨浓汁涂脱肛。古代验方,外治脱肛,立效。

上药内服外洗各用1次,诸症已去七八,药完痊愈。此法治本病约百例,虽不能根治痔疾,但叫立解痛苦,不无小助。重症二花可用120克,一服立效。出血者加槐花炭、侧柏炭,副县长田斌患内痔肿痛出血,一月发作3~4次,服上方20剂,并加"炮甲珠10克、三七6克"(研冲服)竟获根治,已25年末发。

冯文林,55岁,灵石剧团团长,1983年2月11日诊。头晕,项部强直,转动不灵,左右转头时颈部"嚓嚓"作响。1982年6月29日省人民医院x光片确诊:颈4、5、6椎唇形增生。曾服骨质增生丸、骨刺灵等多种药物无效。近半年来双手1、2、3指麻木,气短,腰困,右半身麻木,因怕跌扑,不能骑自行车亦已半年多,阳事久废。脉涩,寸部极弱。

患者年近六旬,肾气已衰。肾主藏精、生髓,督脉隶属于肾。今肾虚精怯不能上承,故督脉空虚。且劳倦内伤,中气亦虚。血脉不充,周流受阻,气不运血,四末失养,故见麻木等症。剧团常年下乡演出,难免风霜雨露外袭,太阳经输受病,故见葛根汤证。拟桂枝汤加当归、首乌、桃仁、红花养血和营,活血通络,加葛根之专理头项,重用生芪120克峻补其气而运血,以鹿茸、骨碎补、龟板养肾精、强筋骨,更加虫类入络去风,不知效否?

桂枝、白芍、炙草各45克,粉葛根60克,生芪120克,当归、首乌、白蒺藜、骨碎补、龟板(先)各30克,桃仁、红花、僵蚕各10克,"鹿茸尖3克,全虫12只,蜈蚣4条"(研粉冲服),鲜生姜10片,枣10枚,10剂。

10月21日遇于房管所,知服上方16剂后,右半身及手指麻木已愈,头不晕,已恢复骑自行车而无提心吊胆之感,项部强硬感及头部转侧之磨擦声,在服至7剂药时已全好。惜不知本法对骨质增生之实质性改变效果如何。

王宸安,59岁,省档案局机关党委书记,1996年春组团赴云岗石窟参观,出现恐高症,当场晕厥。醒后项强不能转侧,头晕不能起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腰困神倦,左手臂阵阵麻木。护送回太原后,经省人民医院x片示颈椎3、4、5、6、7广泛增生。脉缓,两寸沉微。此肾阳虚衰,风寒外袭太阳经输,痰湿内阻,气不运血,予大剂补阳还五汤加味:

生芪120克,粉葛根90克,附子、当归各30克,桂枝、赤白芍各30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白芥子(炒研)各10克,炙草30克,红参(另炖)10克,定风丹60克(首乌、白蒺藜),黑木耳30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2次分服,3剂。

上方服3剂,项强头晕消失,10剂后诸症已退七八。腰困如折,原方加肾四味120克,龟鹿胶各10克(化入),熟地45克,连进20剂后,已无自觉症状。夫人刘索仙多年腰困,右膝痛,腿软时时倾跌。见药剂大,弃之可惜,每剂药渣又煎2次,连服10剂后其症亦愈。

景玉玺,50岁,两渡小煤矿技术员。1984年12月10日因颈项强痛不能转侧,不能长时间抬头,为减轻痛苦,颈向右歪,致成"斜颈"已半年。x片见颈2、3唇形增生。左臂及手指阵阵麻木,脉涩,舌淡。体质好,别无所苦,迳投桂枝加葛根汤合止痉散和营解痉:

葛根60克,桂枝15克,白芍90克,炙草30克,"全虫12只,蜈蚣4条"(研冲服),鲜生姜10片,枣10枝,遵桂枝汤服法,啜粥助汗。

上方连进5剂,斜颈消失,疼痛麻木亦愈。

看守所长王海清,51岁,1983年5月30日初诊:右肩凝,臂不能上抬后展,阵阵顽麻,项强痛、不能转侧月余。本院x片见颈2、3椎唇形增生,肩甲骨增厚。阴雨天项、背、肩有痛、麻、抽搐感。口腔及下唇生疮,此起彼伏,经年不愈。三五日辄感冒,脉沉细涩,舌淡红。症属精血亏损,络脉失养;卫阳不固,复被风寒外袭,留而成痹。寒主收引,故见搐痛;阴虚阳浮,火不归原,故见上热。拟益气养血,滋阴和阳,逐寒通络复方:

生芪120克,葛根90克,当归、川乌、黑小豆、二冬、盐巴戟肉、云苓各30克,九地90克,五味子6克,桂枝、细辛各15克,桃仁、红花、地龙各10克,白芍90克,炙草60克,防风20克,全蝎12只、大蜈蚣4条研末冲服,油桂1.5克(米丸先吞),鲜生姜10片,大枣10枝,蜂蜜150克,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

上药服6剂,诸症悉除。予培元固本散1料善后,追访4年,很少感冒,体质大胜从前。

裴茂才,43岁,石膏矿坑下工,内科急诊入院病人。1983年9月20日会诊:x片见颈2腰3唇形增生。入院3日,右颈、肩、背、胸之上部,剧烈疼痛,日夜不停已3日。咳嗽、转侧,则痛如撕裂。追询病史,知于4日前曾患感冒,继续抡大锤半小时许,中午小睡1小时,随即痛醒,已不能翻身。局部无红肿,项强硬,脉浮弦,苔白厚。患者长期在坑下作业,久受寒湿,嗜酒无度,内蕴湿热。今受外寒,项痛及肩,胸痛彻背。症由寒袭太阳经输,努力致瘀,便燥3日未行,肺气贲郁,腑气不通。拟散寒通络缓攻逐瘀:

桂枝15克,赤芍25克,炙草15克,葛根60克,瓜蒌30克,薤白15克,白酒100毫升,丹参、当归各30克,桃杏仁各12克,枳壳、桔梗、乳没、檀香、降香、本香各10克,生军10克,"醋元胡5克,全虫12只,蜈蚣4条"(研末冲服),生半夏18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3剂。

9月24日二诊:药进1剂,剧痛立止,行动如常。3剂服完,已如常人。唯苔变黄腻,侧重化湿:

瓜蒌30克,薤白15克,白酒100毫升,丹参、当归各30克,生半夏18克,大贝、郁金各15克,檀香、降香、佩兰、苍术、桃杏仁各10克,葛根60克,全蝎12只、大蜈蚣4条研末冲服,3剂。

9月28日三诊:已定出院,脉弱。拟益气养血,平补肾督以固本:

生芪120克,葛根60克,肾四味120克,龟、鹿胶各10克(化入),当归、丹参各30克,赤芍15克,桃仁、红花、川芎、地龙、桂枝、炙草各10克,骨碎补30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胡桃4枚(打),10剂。

10月1日随访,已正常上班。

温灵芝,女,47岁,石膏矿工人家属。1974年9月下旬,患双足跟痛4个月不愈,迈步困难,整日足不出户。经x光摄片,确诊为跟骨骨刺(双)。肥胖体型,神疲、气短、畏寒,冬必冻脚。脉沉细,舌淡胖。局部皮色如常,不红不肿,冷感。考足少阴肾经经脉"入跟中",肾虚精怯,经脉失养,加之湿盛气虚,气血失于周流,寒湿痹阻,不通则痛。拟补阳还五合附桂八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合方化裁,下病治上,益气温经,活血通络:

1.生芪120克,当归、附子各30克,九地45先,油桂、川牛膝、木瓜、乳没、通草、细辛、防己、泽泻各10丸,吴茱萸(洗)、茯苓各15克,白芍30克,炙草15克,化铁丸(楮实子、威灵仙)20克,"炮甲珠6克,象牙屑4克"(研粉热黄酒送下),鲜生姜10片,枣10枚,5剂。

2.防风、苦参、红花、甘草、透骨草各30克,水1500毫升,煎汁1000毫升,入白酒0.5公斤,微沸,趁热搓洗,浸泡双足。

上法,内外兼治,一日痛缓,二日后可走路。5日后自觉症状消失,当年冬季亦未冻脚。古方化铁丸,软坚散结之力甚强,兼补肝肾,炮甲珠逆络,象牙屑善消骨刺。上方加减,治足跟痛症10余例,均获捷效,且无复发。惜病愈之后未拍片复查。不知本法对骨刺之实质改变,有无消散之功。

按:余经治各类骨增生病约300余例,资料散失,难作精确统计。肾主骨,治肾为本。肾四味、骨碎补,培元固本散,善后服之,可以根治。分部用药:颈椎病,遵仲景法,葛根汤类方专理颈项,疏通太阳经输,见效最速,主药葛根应60克以上。腰脊病,补肾督,强筋骨;四肢病,益气健脾化湿,以荣四末。寒湿骨痹,乌头汤用至止痛。胸椎病,瓜蒌薤白白酒汤合丹参饮。初治得效,以补阳还五汤太补气血,血肉有情补肾督,强筋壮骨,活血化瘀,虫类通络收功。

灵石成都酒家老板马天保,54岁,1999年5月因肩臂痛求治。其症:右肩臂剧痛,手不能抬举、后展年半,百治不效。境遇不顺,近年发胖。近来受凉加重,抬肩痛如撕裂,自己不能穿衣,苦不堪言。

本病又名"五十肩症",属老年性、退行性病变,颇难治。唯《傅山男女科》载一方,有捷效。傅山先生论曰:"肩臂痛,手经病,肝气郁。平肝散风,去痰通络为治",方为:

当归、白芍各90克,陈皮、柴胡各15克,羌活、秦艽、白芥子(炒研)、半夏各9克,附子3克。

煎服法:水6碗,煎3沸,取汁1碗,入黄酒服之,一醉而愈。

细玩先生之意,大略肩臂乃于少阳、于阳明二经所过。肝气郁则本来克土,脾主四肢,脾气虚则痰湿内生,流于关节,故肢体为病。加之,五十岁后气血渐衰,复加风霜雨露外袭,日久,乃成本病。余师先生意,原方加生芪120克益气运血,加桂枝尖15克载药直达病所。加止痉散(全虫3克、蜈蚣4条)研粉冲服入络搜剔,更加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经。患者海量,令水与黄酒各半煎之,热服取汁,以开表闭,逐寒凝,3剂。

6月13日遇于街头,据云:服第一剂后得微汗,当夜安然入睡,次日顿觉大为松动,数月来开始穿衣不需人助。不料,服第2剂后,竟暴泻粘稠便10余次,而臂痛亦减轻十之八九。因畏泻,剩一剂未服。10月9日又遇于分店,据云服后又腹痛作泻5~6次,右肩上举、后展已如常人。

考致泻之由,一是当归富含油质,大剂量难免滑肠;二是温药消溶痰湿,由大便而去。

煎服法未遵先生法}

不得不说的是,孩子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啊!更是我们自己家里的心肝宝贝啊!对于孩子,我们每个人加倍关心跟爱护,唯恐孩子吃不好喝不好养不好。说到养孩子,好多家长都是一知未接。对于现代来说,好多家长都是只生一个孩子,对于养孩子都是新手,孩子是家里的宝唯恐自己不会养孩子让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有差距。不得不说的是,有度好多了,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完全可以搜一下就可以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更多的育儿知识,让大家对养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有什么不懂的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妈妈喂完奶把4个月宝宝放在床上去洗奶瓶, 妈妈的一个错误认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妈妈喂完奶把4个月宝宝放在床上去洗奶瓶,回来一看妈妈哭死过去。

今天的女主人公是陈女士,也许这一辈子心理都会有个痛吧!

陈白天都是自己在家带孩子,孩子3个多月,不到四个月,这一天陈像往常一样,给宝宝喂完奶,把宝宝放在床上,就去吸奶瓶,因为在这之前宝宝还不会翻身,从来没翻过,所以,陈一直很放心,因为宝宝不会动。

可是刷完奶瓶回来后,就发现宝宝竟然是趴着的,反过来一看脸上全是漾出来的奶,怎么喊都不醒,甚至是停止了呼吸,陈突然间就像瘫在在哪一样,腿想走走不动,缓过来才赶紧把孩子送去医院。

到了医院,宝宝已经走了,真是不愿意是这样的结局,说着都会感到痛心!医生说,是,自己一翻身发生了吐奶,可是刚会翻身还不会抬头,或者说抬头困难,就只能整张脸趴在床上,鼻子卡在被单上,不能呼吸。

看完大家有没有被雷到呢?是不是觉得好涨知识呢?关于育儿永远都有学不完的知识。大家有没有被今天的育儿资讯吸引到呢?有什么不同的观点都可以留言沟通,小编也会回复的哦。小编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育儿新资讯,以供大家沟通分享。喜欢的可以关注小编哦。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原标题: 探析与女友分手后不联系她会造成不可挽回吗

在面对女友的离去决定时,到底是该同意她的决定让她离开,还是哀求她,纠缠她,不让她离开自己。其实,事实告诉我们,纠缠和跪求对于爱情的挽回是毫无作用的,甚至还会更加加速对方讨厌你的程度。所以分手后的挽回,首先就得懂得怎么去冷冻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在反省自身错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同时,暂时不要联系她。但是在这问题上,有很多男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和担心,分手后不联系她的话,可能会导致以后也不能挽回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分手后的挽回最不要得的心理是着急,它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耐性的过程。只有方法正确了,心态也正确了,坚持下去才会看到有成功的一天。

其实,当情侣之间感情出现危机,在闹分手时,冷冻的做法并不等于断联。

冷冻,只是情感上的冷冻

面对分手的决定,很多人都会利用各种手段企图把对方给挽回来,像乞求、哭诉、纠缠、威胁等,显然这些降低自身价值的做法只会让对方更加反感你,更加想远离你,或许在分手那刻,你在对方心中的印象还不至于太坏的,可是一旦做了上面这些行为,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了负分。

著名情感专家先生说过,“当对方向你提出分手的时候,就代表着他已经对你的一切都加以否定了。”所以,分手后的挽回,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学会冷冻,在面对对方提出的分手决定时,不要纠缠,不要哀求,也不要见面,尊重对方的决定,也给对方一段时间的冷静,在这段时间内,尽量通过各种能愉悦身心的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了,不要去想对方,降低对对方的需求感,同时也好好地想清楚你们之间感情出现破裂的原因,然后针对问题去改变自己。当然了,在改变的过程中,虽然不见面,不纠缠,但还是可以在节日时偶尔给对方发一两条简单而又普通的节日问候

爱情的挽回,关键做法就是要改变自己,而改变的前提得学会在冷冻期间做出改变,所以,冷冻只是情感关系上的冷冻,需求感上的冷冻,但不代表什么都不用做,相反是要更加用心去做。因为只有自己改变了,提升了,对方才会觉得你有认真反省过自身的问题,才会觉得你有把她放在你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但是如何做?如何去改变?

倘若女友跟你一起时,就经常因为你形象随便、经常抽烟,喝酒、说话不分轻重、与异性暧昧不清等生气时,那么,从分手想挽回的那刻起,你就应该把这些缺点都改掉,在一个不抽烟、不喝酒、衣着有品位的成熟稳重的男生,此外,在冷冻期内,多与成功人士或者经验人事交谈,吸取成功经验和建议,还可以参加更多的户外旅游活动,像潜水、冲浪、蹦极、跳伞、旅游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同时也能很好地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也能有助于,对于挽回有极大的帮助!

面对女友提出的分手,如果你想,最重要的不是跟她吵架,指责对方而是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才能化解矛盾,平息女友心中的怒火。对于爱情的挽回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承认错误。当她指出你的不好,缺点时,你只要一味的承认就好,不要试图去辩解,否则只会增加你们的矛盾点。当你正视了你们之间的问题,从你自己身上找问题,这样才能降低你们的矛盾点,从而让对方重新接受你。

坚定内心。挽回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你有坚定的内心和耐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一直畏畏缩缩、对自己没信心、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挽回她,那么你是不会成功的。如果你真的想要挽回她,那你一定要坚信你可以成功,这样才能在挽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降低需求感。分手后的你肯定会不习惯她没有在你身边,这时候你会表现出高的需求感,这时你应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享受当下的生活,提升自己的价值,去降低你对她的需求感,不让自己处于情感低位。

在的道路上,当你改变自己并且做好了魅力的提升后,待冷冻期结束之后而且她也表现出不那么抗拒你,开始对你产生兴趣的时候,你就要开始测试联系了。因此,测试联系是你们关系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转折点,所以你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掌握必要的技巧。

本文转载自挽回学院 ,更多内容请点击原文链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症肝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