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胸腔ptcd引流管的护理时要注意什么?

我得啦气胸 要做胸腔穿刺抽液 问下很痛吗?
我得啦气胸 要做胸腔穿刺抽液 问下很痛吗? 15
气胸穿刺抽气,就像打针一样,肯定会有点痛的,但是可以忍受。一般单纯抽气效果不理想,要做胸腔闭式引流,需要切开一个小口,但是都要打局部麻醉的,不会太痛。把胸腔内的空气排出,促进肺的复张。高、瘦的人容易得气胸。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安心静养。平时多注意,加强锻炼,避免复发。祝你早日康复。
其他回答 (4)
要打局部麻醉的,不痛。抽了很快就会好的,祝你健康!
这个过程要多久啊?
气胸抽气,胸腔积液才抽液,都会先打麻醉,只是像输液一样痛一下,操作过程中有什么不舒服要立即跟医生说,有的人会有一些反映,医生会对症处理的。祝早日康复。
在打了麻醉后,疼痛感就不会很明显了,整个穿刺过程顺利的话只需要15分钟就行。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外科领域专家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胡定中大夫本人发表
胸腔镜肺叶术后12天,引流管不能拔?_肺腺癌
状态:就诊前
原因很多,除等待外有必要再手术。需要化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十分感谢胡主任的回复!IIa期是医生口头告知,但是出院报告单没有填写。报告单摘要:中分化腺癌,肿块大小2*1.5*1cm,脉管和神经未见明显癌拴。免疫组化:CK7(+),CK20(-),TTF-1(+),CEA(+),Calretinin(-),VEGF(+),Ki67约20%(+)。
手术后,没有建议化疗,只给中成药复方红豆杉,预计服用2年。想请问胡主任此治疗方案是否可行,恳请胡主任百忙中给予指导意见。感谢万分!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胡定中大夫的信息
肺、食管、纵隔、胸壁及气管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尤其擅长胸外科微创手术治疗
胡定中,男,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擅长肺、食管、纵隔、胸壁及气管等疑难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胡定中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胸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医科院肿瘤医院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医科院肿瘤医院
上海市肿瘤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大人民医院
上海瑞金医院
副主任医师|/|/|/|/|/|
//|//|//|//|//|
【求助】外科常用管道的护理
我想请问一下外科术后留置的管道的护理与注意事项?如十二指肠造瘘管,空肠造瘘管,腹腔引流管,腹膜后引流管,盆腔引流管,十二指肠营养管,胸腔闭式引流管,T管等!谢谢各位了,急啊外科护理:操作首先要求无菌。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的核心基本一致的:要求固定、通畅、记录各引流管的引流量。颜色等。特殊一点的可能是胸腔闭式引流管,要记录负压的cmH2O值。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护理。  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  ⑵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⑷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希望在护理版面这个帖拿到第一分!
:)常见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吉林大学)【腹部常规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的护理】
腹部引流管和胃肠减压管是外科术后成功的必要保证。引流管可将人体积血、积气、脓血、及胃内容物等引出体外,对引流物量、颜色及性质的观察,可判定术后又有无大出血及病人恢复情况。因此,对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或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做好以下护理。
1、术后病人进入ICU病房后,护士应首先将腹部引流袋及胃肠减压管装置妥善固定 ,以防受压。引流袋不能高于腹部引流切口水平,以防引流物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不宜过长,防止扭曲、打折引起引流不畅,但要留出足够长度以供病人活动 ,同时注意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至引流管脱出。
2、引流袋应1次/日更换,如果引流液多应及时更换。胃肠减压器一定要保持密闭性。
3、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引流物为血性,量大于200ml/h,应高度警惕活动性出血的可能,持续2h仍无减少即可以确定为活动出血。若因流量不多,但经大量补液、补血后,CVP及血压仍不回升或呈下降,也应考虑有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
4、留置胃管或更换为管时,应先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人合作。胃管外应涂石蜡油。插管长度应为剑突至前发迹。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当下咽至咽部后让病人做吞咽动作,随同病人的吞咽动作轻轻送管。当发生刺激性咳嗽时应暂停插管并让病人呼吸。到达胃内后可通过注射器和注气的方法确认插管成功。
5、引流管或胃管被引流物堵塞时,可用注射器将堵塞物抽出,或使用温开水冲管。
6、手术切口换药、更换无菌引流袋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7、胃肠减压管拔管前应先行拔管实验,如病人无明显腹胀或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可拔管。【心包、纵隔、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应采取半卧位,床长头抬高30度,以利胸腔引流。
2、维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因注意以下几点:
(1) 水封瓶应在病人胸部引流切口处以下60~100cm妥善放置。
(2) 水封瓶中的长管应在液面下3~4cm ,在液面处做一标志,以准确记录术后引流量。
(3) 观察水封瓶与引流管连接的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情况,正常情况下此水柱应随病人呼吸上下波动,如水柱不动应及时处理。
3、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每30~60min挤压一次,挤压时一手捏住折叠的下段,另一手用力挤压引流管上端,由上而下依次挤压,以保持通常,由其应用纤维蛋白原、立止血等药物后,更应注意此操作,防止引流不畅。
4、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搬运病人,需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向病人解释术后咳嗽的重要性,鼓励病人适当咳嗽,并指导咳嗽时应如何用力以减少疼痛的方法。
5、拔管时注意事项:
胸腔内已无积气积液,胸部透视肺完全复张,才可拔管。
拔管后,注意观察引流口有无渗出,病人有无呼吸困、气胸等,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T管引流护理常规【目的】1.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2.支撑胆道,防止胆管狭窄。3.胆道造影和冲洗。【操作要点】1.保持T管引流通畅,用别针固定,防止牵拉脱出。引流管不能扭曲、受压,引流袋低于切口30cm以上,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置于胆囊水平以下。2.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胆汁颜色呈深黄色澄明液体,24小时引流液500-1000ml,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3.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常规消毒接口。4.注意观察及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如有胆汁侵蚀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5.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黄疽、食欲情况及大便颜色以了解胆管通畅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6.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寒战高热、腹痛、反射性腹肌紧张,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7.T管引流时间约7-14天,拔管前应先试行夹管实验,开始每日夹闭2-3小时,无不适逐渐延长时间至全日夹管。如无腹痛、黄疽、腹胀,遵医嘱行T管造影,造影显示胆道通畅,开放T管一天后拨管。拔管后可能有少量胆汁漏出,2-3天可自愈。继续观察腹痛、发热、黄疽、食欲及大便颜色变化。腹腔引流护理常规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物(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液体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腹腔引流的目的是: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内蓄积,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压迫组织;排除腹腔脓肿或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腹腔引流的适应证】1.腹部手术部位渗血未能彻底制止,有继续渗血、渗液可能者。2.腹腔或腹腔内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置引流物,不断排出继续形成的脓液和分泌物,使脓腔或积脓逐渐缩小而愈合。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不能控制感染或有坏死组织未能彻底清除者。4.肝、胆和腹的手术后,可能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外渗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可能有消化液渗漏者。【腹腔引流的护理】1.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或瓶),防止病人变换体位时压迫引流管或牵拉而脱出,并减少牵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2.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残渣等,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质的逐日变化,以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3.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观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4.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脱落。5.更换引流袋(或瓶)及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袋或瓶内保持无菌,每日更换1次无菌袋(或瓶),引流管远端接引流袋时,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6.注意倾听病人对疼痛的主诉,评估疼痛原因和性质。伤口引流护理常规伤口放置引流物的目的是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的积液、积脓、积血等,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保证缝合部位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一)被动引流又称开放式引流,引流物凭借体内液体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或依靠体位及毛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使液体排出体外。这类引流除了易受血凝块及纤维蛋白质阻塞而引流不畅外,还易发生逆行感染。因开放式引流起着双向通道的作用,体内液体可以流出,体表细菌也可沿管道出口自由进入体内,导致感染。(二)主动引流又称闭式吸引引流。鉴于开放的引流的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多采用闭式引流,使用时将引流管和负压源相接,从而使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吸引作用,引流效果良好。(三)伤口引流并发症及护理1.在伤口引流过程中,可发生感染,出血,损伤周围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组织,压迫内脏空腔脏器引起漏或瘘管,以及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掉入体腔等并症。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预防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放置引流物的位置需正确,引流物应按体位放在引流部的最低位,以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管不扭折、不受压。如管腔被血块、粘液或坏死组织等堵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抽吸和冲洗引流管。3.防止引流物掉入体腔或伤口内,深部引流物必须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或用安全别针固定。拔除时,先轻轻予以松动或扭转,使与周围粘连部分分离,然后拨出,以免折断在伤口内。放置引流物的类型、数量、位置必须详细记录,取出时应进行核对。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准确记录,以资比较。为预防目的而放置的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为治疗目的放置的引流物,应在引流液减少后,逐步外拔,让窦道从底部向外逐渐愈合,防止遗留残腔。5.连接负压源的引流管如遇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以免加重出血。甲状腺手术后则例外。胃空肠造瘘的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长期置造瘘的病人对造瘘有很大的心理反应,因此现评估病人对造瘘的接受情况、对造瘘后相关功能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自我表现形象改变接受程度,向病人解释造瘘的必要性及作用,因人而异的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接受显示,配合治疗。2.造瘘管要妥善固定,避免因病人床上活动时造瘘管牵拉周围皮肤引起的疼痛和脱出。3.保持管导通畅,灌食前要用温开水冲洗,确定管子是否通畅,灌食后清除食物附着在管壁上,防止残渣堵塞管腔,防止细菌繁殖而引起胃肠道感染。4.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合理配置高热量流食或要素饮食,入肝硬变病人给予低蛋白饮食。营养液硬现用现配,避免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避免渣滓堵塞管路,滴入速度不宜过快,匀速滴入,并保持适当温度,以防肠道反应。5.开始滴注营养适应体浓度、小剂量,以后逐渐增加,避免出现腹泻。若出现腹泻可经造瘘口注入止泻药物。灌注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又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情况。6.准确记录灌入的食品种类、量及时间,每日计算摄入的总热量,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保证机体代谢所需热量。7.灌食前可以先让病人闻食物或咀嚼食物,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助于口腔卫生,咀嚼过的食物要让病人吐处。8.每日评估造瘘口皮肤情况,并清洁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干燥。如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疼痛等胃肠液浸润现象,除清洁皮肤外,还需再造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或凡士林,并可以使用人造皮货保护膜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9.滴注瓶及配制器材应每天更换,消毒,防止胃肠道感染。10.严重代谢应激,高度麻痹性肠梗阻或腹泻急性期病人应慎用空肠造瘘营养
支持。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的病人,在实行空肠造口营养支持之前,应献给予一段时间的静脉营养,以改善肠酶及细胞代谢。泌尿外科引流管(支架管)的护理1.长期留置尿管的男病人,每日应用0、2%的碘氟溶液擦洗尿导口分泌物。女病人进行会阴冲洗。2.保留泌尿系造瘘管的病人,应每日更换造瘘口的敷料,保持造瘘口处皮肤的清洁与干燥。3.带管卧床的病人,引流管的长度应合适(一米以上),避免因翻身等活动造成引流管的脱出。4.尿液及伤口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5.移动病人时应注意引流管、引流袋的位置(引流袋应低于插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尿液或引流液的反流,引起逆行感染。6.护士应定时(每半小时)对保留引流管的病人进行巡视,观察量、尿液、引流液的颜色及性质,注意有无结石、组织、脓血块等沉淀物。保持引流通畅,勿打折。引流不畅时可适当挤压,在允许范围内可对管腔进行冲洗。7.气囊导尿管起到固定、压迫止血的目的。插管后按气囊注入量要求注入气体或液体,拔管时将囊内气体或液体抽出后在拔出导管。不拔管时不能随意抽出囊内气体或液体。如气囊破裂及时换管。8.泌尿系某些成型手术,一般备有支架管,为了促进组织的愈合,保留时间相对长些,应做好支架管的护理,防止受压及脱出,必要时用支被架保护,并做好病人的健康指导。9.保留引流管的病人应鼓励其多饮水,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及减少尿液对创面的刺激,24小时尿量应在2000ml以上。胸闭引流的护理1.注意无菌操作胸闭引流通常在手术室放置,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治疗血胸气胸脓胸。此项操作可在急诊或床边进行 ,但应遵循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性感染。2.引流装置的位置
胸闭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放在特殊的架子上,放置被踢倒或抬高。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在把引流管置于床上,搬运后先把引流管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送止血钳。3.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1)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使病人翻身或做起以前拉倒引流管2)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4.维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放置受压扭曲堵塞和滑脱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方法:观察是否有液体排出和长管内水柱的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cm。5.引流量的观察与记录1)水封瓶在使用前需先倒入无菌生理盐水,并在瓶上贴一长胶布,注明液面高度、倒入液体量、日期和时间。2)密切观察引流量的变化和性质。引流量多且为血性应考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引流液混浊,有异味,或有时无残渣,应考虑瘘的发生和感染。引流量过少,应考虑引流管是否通畅。6.胸腔引流管的拔出及注意事项:1)拔管前:胸腔引流管放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以完全复张,8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引流管。2)拔管时:应取半卧位或半坐位,鼓励患者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在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3)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谢谢各位的资料,以采用顶下,很详细了
您的位置: &&胸腔闭式引流管注意事项告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免费26页免费26页免费1页¥0.5015页免费7页免费2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8页免费49页免费23页1下载券5页免费109页免费
胸腔闭式引流管注意事项告知|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 2007年第5卷第10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作者:刘晓梅
摘要: 【关键词】 引流术 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我科月共收治58例患者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2 结果 本组病例中,2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
专题推荐:
【关键词】& 引流术
&&&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后的引流等。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若护理不当,极易造成致命的危险。我科月共收治58例患者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1& 资料
&&&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14~82岁,其中根治术、肺叶切除术28例,血气胸11例,食管癌根治术16例,脓胸清除术3例。
&&& 1.2& 结果& 本组病例中,2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出血量大,每小时超过200 ml,连续3 h且持续增多,血色鲜红,出现血压持续下降、脉速等失血性休克表现,立即开胸手术止血,出血量减少;1例肺癌根治术患者烦躁,自行拔除胸管,及时给予处理,脱离危险;1例气胸患者水封瓶内液体量逐渐减少,管道接错,及时重新接管,无出现意外。通过以上临床实践,体会到护理观察中认真、细致、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控制。
&&& 2& 护理体会
&&& 2.1& 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由胸腔引流管和引流瓶两部分组成。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引流瓶有无裂缝、漏气,是否密封等。应每24 h更换引流瓶,更换时,必须用双钳双向夹管,若有齿钳子的齿端必须用纱布包裹,防夹管时引流管破裂,漏气,但临床用时我们一般用钳子末端,防止管子夹破。引流瓶内应装一定量无菌生理盐水做基础,并用胶布做标记,整个操作过程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感染。
&&& 2.2& 保持引流通畅& (1)术后患者血压平稳,无其他半卧位禁忌证,均采取床头抬高30&~45&半卧位,以利呼吸与引流。勤检查引流管有无折、扭曲、受压、阻塞、脱出等原因造成引流不畅。(2)勤挤捏引流管。术后早期,如出血量多,为避免凝血块阻塞胸管,要随时挤捏,一般每30~60 min挤压引流管。方法是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防止倒吸引流瓶中液体。(3)鼓励患者咳嗽及深呼吸运动,促使胸膜腔内气体及液体排出,使肺复张。对于胸部疼痛不明显时,指导患者吹气球锻炼肺功能,促进气血排出,恢复肺膨胀。
&&& 2.3& 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的情况& 水柱波动有两种情况:(1)正常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约4~6 cm,表示引流管通畅。(2)水柱无波动,患者无出现异常症状,说明肺膨胀,已无残腔;若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阻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 2.4& 液体排出观察& 观察指标为量、色、性质。这些指标能反映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引流早期,如引流管内有少量的新鲜血液,可为经胸壁置管时胸壁创伤所致。术后24 h内引流量一般为150~700 ml。24 h后引流量将逐渐减少;血性液逐渐变为淡红色乃至血清样,则为正常。如果每小时出血150~200 ml,连续出血3 h以上者,血色鲜红或暗红,性质较黏稠,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说明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早报告医生,备血并做好开胸准备。此时为了严密观察出血量,应按每小时计算出血量,可用胶布贴在引流瓶上,注明时间、量,可以明确看出每小时出血量多少及有无减少出血量,以便抢救治疗。
&&& 2.5& 气体排出观察& 引流瓶中如有气体逸出,须观察引流瓶内气泡逸出的程序。咳嗽时有少量气体逸出为Ⅰ度,说话时有气泡逸出为Ⅱ度,平静呼吸时有气泡逸出为Ⅲ度。如有中小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膜有破裂,破裂口不大,通常24~48 h引流可望排气停止。如有大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膜破裂口较大,或肺有较严重裂伤,须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排气停止,引流管无阻塞,提示肺漏气已修复。
&&& 2.6& 妥善固定& 将留有足够长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以免因翻身、牵拉而发生引流口疼痛或引流管脱出。在搬运患者时,须将引流管用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引流瓶不可倒置,也不可高于胸部,应安放在低于胸膜腔60 cm的位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 2.7& 发现意外及时处理& (1)脱管处理: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2)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出: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3)发现水封瓶内引流液突然减少,要查找原因,看是否瓶裂、漏或接错管。正常接法是:水封瓶塞上有长、短两根,短管与外界相通,长管上端与引流管相接,下端浸入水平面下3~4 cm。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形成人为气胸。
&&& 2.8& 拔管& 术后48~72 h,肺功能良好,引流管中无气体排出,引流量在50 ml/24 h以下,水柱波动小或固定不动,听诊肺部呼吸音清晰,拍片检查肺膨胀良好者,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伤口,再用胶布固定。现医生拔管常于术中在引流口预先缝一线,拔管后直接结扎,缝闭引流口,以利引流口愈合。拔管后24 h内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有无胸闷、气促,局部有无渗液、出血、漏气、皮下气肿等。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作者单位:365000 福建三明,三明市第一医院ICU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tcd引流管的护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