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忧一伤一悲一哭泣?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一曲忧国伤时的悲歌――杜甫《登高》赏析(网友来稿)
江苏省武进市前黄高级中学(213172)&&&&邱建农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
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四川的奉节,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之说,而峡口更以风大浪急而闻名,这时诗人独自登上高处,视线从高到低,举目四望,侧耳聆听,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画面。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仿佛是诗人在倾诉着无穷无尽的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又仿佛是包括诗人在内的成千上万个长年漂泊流离失所者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寥寥数言,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望;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有“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面对一枯一荣的落木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沉郁悲凉的对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实在不足为过。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以上两联所蕴含的感情进一步明朗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国伤时的惆怅表现得富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一悲漂泊憔悴,离乡万里;二悲深秋萧瑟,苍凉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无常;四悲羁旅他乡,作客异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六悲体弱多病,处境艰难;七悲孤苦伶仃,愁苦难遣……工整严谨的对句,不仅饱含了诗人像落叶一样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也饱含了诗人像江水一样驱赶不尽的孤独恨,丰富的内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的脉搏和时代的强音!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这里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气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这种质朴而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三,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作者:邱建农
单位:江苏省武进市前黄高级中学
邮编:213172
电话:0&&&
&作者邮箱:&
--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一)忧国忧民感慨国破家亡之苦痛 (1) [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阁夜 [内容]: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忧国忧民感慨国破家亡之苦痛(1)[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阁夜[内容]: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简析]: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2)[年代]:南宋[作者]:文天祥[作品]:过零丁洋[内容]: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释]:起一经:靠精通一种经书,通过考试做官。零丁:孤苦。丹心:红心。汗青:史册。[作者小传]: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抗金民族英雄。有《文山先生全集》。
(三)宋先天不足,外交处于弱势,儒家理学逐渐发展,诗歌讲技巧、重说理。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救亡御辱的悲怆呼号。(1)[年代]:北宋[作者]:苏轼[作品]:题西林壁[内容]: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简析]:这是作者初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正看庐山,高岭横空;侧看庐山,峭拨成峰;远近高低,形象各异。为什么总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恐怕只是因为自身在这山中的缘故吧!(2)[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作品]:登飞来峰[内容]: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3)[年代]:南宋[作者]:叶绍翁[作品]:游园不值[内容]: 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释]:园:指私人的花园。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意思: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去。[1]应:大概、可能的意思。 怜:爱惜。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苍苔:即青苔,一种绿色的苔藓。意思: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2]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意思: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没有人来开。[3]意思:园里的花开得正好,这些花所代表的春色是关不住的。[4]意思:一枝开得正是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 (4)[年代]:南宋[作者]:朱熹[作品]:观书有感[内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小传]: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紫阳等。徽州婺源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对经、史、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有《晦庵词》。(5)[作者]:陆游[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内容]:三万里河东入海,无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年代]:南宋[作者]:林升[作品]:题临安邸[内容]: 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7)[年代]:南宋[作者]:辛弃疾[作品]:南乡子[内容]: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6、按题材给诗歌分类,以了解主旨
(二)中晚唐国势衰败,边塞诗夹杂了几许衰败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1)[年代]:唐五代[作者]:卢纶[作品]:逢病军人[内容]: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注释]:此诗写一个伤病退伍在还乡途中的军人,从诗题看可能是以作者目睹的生活事件为依据。诗人用集中描画、加倍渲染的手法,着重塑造人物的形象。诗中的这个伤兵退伍后,他很快就发觉等待着他的仍是悲惨的命运。[作者小传]:卢纶(?-798?)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作品。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卢纶集》。(2)[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益[作品]:从军北征[内容]: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吹遍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3)[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益[作品]:夜上受降城闻笛[内容]: 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作者小传]: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任郑县尉。后弃官客游燕赵,从戎北方。宪宗闻其诗名,召为秘书少监,官至礼部尚书。其诗作音律各美,以写士兵久戍思乡知名,常被谱入管弦歌唱。有《李君虞诗集》。《唐才子传》卷4有传。(4)[年代]:唐五代[作者]:陈陶[作品]:陇西行[内容]: 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作者小传]:陈陶(约812-888前)晚唐五代诗人。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祖籍岭南。早年游学长安,精究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大中(847-860)中,隐居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县西)。
(一)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1)[年代]:唐五代[作者]:王之涣[作品]:凉州词[内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简析]: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作者小传]: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太原)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在当时“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传世仅六首。(2)[年代]:唐五代[作者]:王昌龄[作品]:从军行[内容]: 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作者小传]: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3)[年代]:唐五代[作者]:王昌龄[作品]:从军行[内容]: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释]:[1]“吐谷浑”,晋时鲜卑族慕容氏后裔,据有洮水西南等处,时扰边境,后被唐高宗和吐蕃的联军所败。这里的“生擒吐谷浑”,泛指俘获敌人,不必泥解。(4)[年代]:唐五代[作者]:王昌龄[作品]:出塞[内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龙城也就是卢龙城。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五)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答题方略[Ⅰ]展示吸纳能力--做到有所发现①寻找有效切入点--关注所有信息②借助意象--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③根据古代诗歌基本特点进行鉴赏④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及艺术风格⑤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即知人论世⑥按题材给诗歌分类,以了解主旨1、寻找有效切入点--关注所有信息(1)由诗歌题目入手[年代]:唐五代[作者]:朱庆馀[作品]:近试上张水部[内容]: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一题:《闺意献张水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简析]: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如果没有这个题和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将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欣赏。(2)从重点词语突破[年代]:宋代[作者]:王禹称[作品]:村行[内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3)与补充注释结合[年代]:唐五代[作者]:孟浩然[作品]:与诸子登岘山[内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注释]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简析]:这首诗抒发了像羊祜当年一样的感叹,更寄寓着自己因仕途失败不能一施抱负的哀伤。第三四句出语自然清隽,令人感到特别亲切,在诗中起了纽带作用。2、借助意象--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例1[年代]:唐五代[作者]:王维[作品]:鹿柴[内容]: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简析]:这首诗写空山非常幽静,“但闻人语响”更是静中而有动,似随手拈来,不着痕迹,敏锐的感觉独具匠心。例2[年代]:南宋[作者]:朱熹[作品]:观书有感[内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例3[年代]:唐五代[作者]:陈子昂[作品]:登幽州台歌[内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3、根据古代诗歌基本特点进行鉴赏A形象性--发挥联想和想象借意象表达情意[年代]:北宋[作者]:苏轼[作品]:卜算子[内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B概括性--语言浓缩,内容跳跃[年代]:南宋[作者]:陆游[作品]:钗头凤[内容]: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C抒情性--抒情是诗歌核心,分直接和间接例1[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登岳阳楼[内容]: 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简析]: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这年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阳,这首诗就是登岳阳楼后所作。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例2[年代]:元魏[作者]:元好问[作品]:颍川留别[内容]: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D音乐性--讲究押韵,平仄格式例1[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咏怀古迹(节选)[内容]: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例2[年代]:唐五代[作者]:王之涣[作品]:登鹳雀楼[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简析]:鹳雀楼是唐代河中(今山西永济县)的名胜,楼高三层,可俯瞰黄河和中条山,令人眼界开阔,气象万千。诗人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后两句出语自然,千古传诵,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自然而且富有哲理意味。一般规律:记叙描写先画龙,议论抒情后点睛4、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及艺术风格(1)太白诗激越豪放[作品]:关山月[内容]: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注释]: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2)少陵诗沉郁凝重[作品]:对雪[内容]: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3)摩诘诗形象如画[作品]:鸟鸣涧[内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4)乐天诗雅俗共赏[作品]:问刘十九[内容]: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5)李贺诗奇诡谲幻[作品]:雁门太守行[内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1]黑云:喻敌军。[2]燕脂:即胭脂,指塞上的红土,暗指将士的血迹。亦有说指暮色霞光。“凝夜紫”犹王勃《滕王阁序》所云“烟光凝而暮山紫”。[3]黄金台:燕昭王为延揽人才所筑。玉龙:剑的代称。传说晋初雷焕于丰城县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变为龙。[作者小传]: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人,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所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发生了一些影响。(6)贾岛诗清寒峻瘦[作品]:渡桑乾[内容]: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简析]前两句写久居他乡,欲归难归,归心似箭;三四句写渡过桑干河水,眼见临近朝思暮想的故里,却又频频回首曾经生活了许多年的并州,仿佛眷念中的故乡不在前方而在身后,在刚刚渡过的桑干河的另一边。(7)杜牧诗旷达绰约[作品]:九日齐山登高[内容]: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8)李商隐的诗含蓄典雅[作品]:锦瑟[内容]: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者小传]: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xi)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因受牛李党争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有《李义山诗集》。(9)李煜词颓靡伤感[作品]:相见欢[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释]:[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2]离愁:指去国之愁。[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简析]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作者小传]: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10)晏殊词明朗疏淡[作品]:浣溪沙[内容]: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注释]:[1]“去年”句:语本唐人邓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2]香径:花园里的小路。[简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作者小传]: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11)欧阳修词清丽明媚[作品]:采桑子[内容]: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作者小传]: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词主要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表现出深婉而清丽的风格。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12)范仲淹词苍凉悲壮[作品]:渔家傲[内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2]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3]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4]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角:军中的号角。[5]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6]长烟:荒漠上的烟。[7]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8]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简析]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苏幕遮》的。 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过片后“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作者小传]: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13)柳永词缠绵自然[作品]:蝶恋花[内容]: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2]危楼:高楼。[3]黯黯:迷蒙不明。[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简析]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作者小传]:柳永(987?-1053?)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留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创作慢词独多,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多吸收生活中的语言。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乐章集》。(14)东坡词雄浑豪放          [作品]:江城子·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内容]: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小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15)秦观词小巧真切[作品]:浣溪沙[内容]: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作者小传]: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词集名。北宋秦观(号淮海居士)作。三卷。见于《淮海集》中。又朱孝臧《疆村丛书》本,附朱氏所撰校记一卷。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本名《淮海词》,一卷。(同上书)近来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晁无咎)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蔡伯世)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陈后山)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李易安)少游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张叔夏)观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四库提要》)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16)黄庭坚词流畅自然[作品]: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内容]: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作者小传]: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17)易安词凄苦绰约[作品]:声声慢[内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小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18)陆游诗雄浑厚重[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内容]: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三万里河:指黄河。[作者小传]: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南宋的大诗人,词也很有成就。有《剑南诗稿》、《放翁词》传世。(19)稼轩词壮阔雄奇[作品]:南乡子[内容]: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小传]: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20)姜夔词清峭秀远[作品]:点绛唇[内容]: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注释]:燕(yān)雁:北国燕赵之地。第四桥:苏州甘泉桥,旁边的泉水曾被评为天下第四泉。拟共天随住:晚唐诗人陆龟蒙号天随子,住松江,近苏州。当时杨万里等人要用陆的天然情趣,来救江西诗派的瘦硬之风。白石虽是江西人,论诗却是膺服陆龟蒙的。陆龟蒙不羡权贵,恬淡江湖的性格,也很合白石的脾胃。白石曾赋诗,「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作者小传]: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5、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抑知人论世
(四)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的考查内容。1、运用什么语言表达(1)语言表达--赏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诗眼--词类活用、修辞效果、绘声绘色绘形绘态  佳句--句式省略、句式倒装、节奏音韵对仗平仄例1[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作品]:泊船瓜洲[内容]: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简析]: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例2[年代]:北宋[作者]:宋祁[作品]:玉楼春[内容]: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例3[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过香积寺[内容]: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简析]: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例4[年代]:唐五代[作者]:李商隐[作品]:无题[内容]: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简析]: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思念。始从觉醒的甜梦中醒来觉得怅然若失,回忆起梦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又匆忙地写信给她。从借用刘郎的典故,显见今后要再会是几乎不可能了。例5[年代]:唐五代[作者]:高适[作品]:别董大[内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例6[年代]:唐五代[作者]:王维[作品]:观猎[内容]: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例7[年代]:唐五代[作者]:温庭筠[作品]:商山早行[内容]: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例8[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秋兴[内容]:“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简析]:有人以为就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皇栖老碧梧枝”。那是不对的。“香稻”、“碧桐”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桐,如果把“鹦鹉”、“凤皇”都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与凤皇,不合秋兴的题目了。例9[年代]:唐五代[作者]:贾岛[作品]:送无可上人[内容]: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例10 [年代]:唐代[作者]:王维[作品]:过香积寺[内容]: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例11[年代]:南宋[作者]:辛弃疾[作品]:西江月[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例12[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暮江吟[内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例13[年代]:宋[作者]:张先[作品]:天仙子[内容]: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例14[年代]:北宋[作者]:黄庭坚[作品]:寄黄几复[内容]: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例15[年代]:唐五代[作者]:王维[作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内容]: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例16[年代]:唐五代[作者]:王维[作品]:使至塞上[内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例17[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钱塘湖春行[内容]: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例18[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水槛遣心二首[内容]: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例19[年代]:唐代[作者]:贾岛[作品]:题李凝幽居[内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例20[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蜀相[内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赏析诗词的修辞效果比喻、反复、比拟、借代、对比、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通感、反语、烘托、用典例1[年代]:唐五代[作者]:李商隐[作品]:无题[内容]: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例2[年代]:宋代[作者]:李清照[作品]:如梦令[内容]: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例3[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古柏行[内容]: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曾经宿鸾凤。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例4[年代]:北宋[作者]:贺铸[作品]:青玉案[内容]: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例5[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例6[年代]:北宋[作者]:苏轼[作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内容]:(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例7[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望岳[内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简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例8[年代]:北宋[作者]:林逋[作品]:山园小梅[内容]: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例9[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作品]:渌水曲[内容]: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注释]:诗仅短短四句,却形象行动地展现了一幅妇女生活的风俗画面,勾勒出了人物瞬间的心理动态。例10[年代]:南宋[作者]:吴文英[作品]:风入松[内容]: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作者小传]: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终生不仕。其词辞采奇丽,由“七宝楼台”之称。例11[年代]:南宋[作者]:辛弃疾[作品]:贺新郎[内容]: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例12[年代]:唐代[作者]:杜甫[作品]:狂夫[内容]: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3)赏析诗句的表现手法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例1[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作品]:早发白帝城[内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例2[年代]:唐代[作者]:杜甫[作品]:房兵曹胡马诗[内容]: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例3[年代]:唐五代[作者]:王维[作品]:积雨辋川庄作[内容]: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简析]:写诗人归隐的辋川秋天雨后的场景,把积雨中的秋原写得入神入化,诗中“漠漠”和“阴阴”四字自然贴切,画龙点晴。例4[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蜀相[内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简析]:怀着对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并寄予了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匡时济世的抱负和失望心情。例5[年代]:唐五代[作者]:李白[作品]:赠孟浩然[内容]: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简析]:孟浩然是一位飘逸的隐士。从开头两句,就道出了诗人对他的敬仰,结句更赞美他象一座高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企及的典型。例6[年代]:唐五代[作者]:孟浩然[作品]:临洞庭上张丞相[内容]: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释]:诗名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又作《临洞庭》。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至二十四年(736)为宰相。云梦泽:在今河北省境内。古代为二泽,云泽在长江北,梦泽在长江南,在湘境。后来大部淤为平地。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这里用垂钓者比喻执政者,用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简析]:诗的前半写洞庭湖的博大壮观,后四句是求仕,但写得含而不露,不卑不亢。例7[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缚鸡行[内容]: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4)赏析其他的艺术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过渡、伏笔、照应、抑扬、虚实、动静、触景生情、以景衬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例1[年代]:唐五代[作者]:张若虚[作品]:春江花月夜[内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作者小传]:张若虚(660-约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诗的风格近齐梁体,仅存诗二首。例2[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牧[作品]:江南春绝句[内容]: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例3[年代]:唐代[作者]:杜甫[作品]:月夜[内容]: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例4[年代]:唐五代[作者]:骆宾王[作品]:在狱咏蝉并序[内容]: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简析]:这首诗是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作。诗中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例5[年代]:唐代[作者]:岑参[作品]:碛中作[内容]: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例6[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登高[内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简析]: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例7[年代]:宋代[作者]:苏轼[作品]:念奴娇 ·赤壁怀古[内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例8[年代]:唐五代[作者]:李商隐[作品]:夜雨寄北[内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简析]: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期将来,写得朴实平易,令人一唱三叹!“巴山夜雨”、“剪烛西窗”被后人广泛用来相赠同窗友好。例9[年代]:唐代[作者]:李白[作品]:越中览古[内容]: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例10[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绝句(江碧鸟逾白)[内容]: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例11[年代]:唐五代[作者]:王勃[作品]:山中[内容]: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例12[年代]:南北朝[作者]:王籍[作品]:入若耶溪[内容]: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例13[年代]:宋代[作者]:王禹称[作品]:村行[内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例14[年代]:唐五代[作者]:王维[作品]:山居秋暝[内容]: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简析]:这首诗将山中的黄昏描绘得令人迷恋。王孙指诗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留人。例15[作品]:《诗经》[内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例16[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丽人行[内容]: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   翠为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频,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简析]: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或次年。诗的主旨是对杨贵妃兄姐妹们嚣张气焰的指斥和鞭笞。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国。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以杨氏兄姐妹为题材的诗就已经不少,但都没有杜甫这首深刻。本诗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正如前人所说的,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例17[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作品]:梅 花[内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例18[年代]:南宋[作者]:陆游[作品]:卜算子[内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例19[年代]:现当代[作者]:毛泽东[作品]:卜算子·咏梅(1961.12)[内容]: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2、描写出什么具体形象古代诗歌常用意象举例(1)归耕隐居之乐--官场黑暗之苦例1[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作品]:归园田居[内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例2[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作品]:饮酒[内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建功立业之志--国家沦丧之忧例1[年代]:南宋[作者]:辛弃疾[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内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例2[年代]:南宋[作者]:姜夔[作品]:扬州慢[内容]: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注释]: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也就是下阙的“豆蔻词”。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这首词作于1176年。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青楼梦:杜牧《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杜牧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3)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例1[年代]:北宋[作者]:柳永[作品]:雨霖铃[内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例2[年代]:唐五代[作者]:白居易[作品]:琵琶行[内容]: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4)其他:田园、边塞、羁旅、思乡、怀古、登临、报国、恤民、贫病、战乱、游赏、闺恋、怀友、哲理。例1[年代]:元代[作者]:马致远[作品]:秋思[内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例2[年代]:宋代[作者]:王禹称[作品]:村行[内容]: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例3[年代]:唐五代[作者]:温庭筠[作品]:商山早行[内容]: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例4[年代]:北宋[作者]:范仲淹[作品]:渔家傲[内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例5[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野望[内容]: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例6[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春日忆李白[内容]: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释]这是杜甫怀念李白的一首诗。诗的意思是,李白的诗出尘脱俗,无人可比。他的诗象庾信那样清新,象鲍照那样俊逸。我在渭北思念李白,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也一定正在江东思念着我,他向着东方遥望,看到的只是远处的树色。何时才能够再坐在一起,我们边饮酒边探讨诗呢?庾开府,庾信;鲍参军,鲍照,都是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指杜甫当时住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当时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例7[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甫[作品]:登岳阳楼[内容]: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例8[年代]:南宋[作者]:张孝祥[作品]: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内容]: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暗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注释]:长淮望断二句:从淮河方向望去,边界上的草木都长的很高了。长淮:淮河;关塞:边界。征尘暗:尘土飞扬,天气阴暗。霜风劲:寒风猛烈。悄边声:边界上悄无声息。销凝:出神。追想当年事:回想当年事,指公元1127年金兵侵扰中原的事变。殆天数,非人力:恐怕是出于天意,而非人力所能挽回。洙泗:山东的两条水名,流经曲阜一带。弦歌地:讲学的地方。这里指孔子讲学的地方。弦歌:弹琴唱歌,古人讲学时常一边弹琴一边朗读。膻腥:吃羊肉的人特有的膻味。指女真人。这句的意思是:孔子的地方也被金兵侵占了。隔水毡乡:隔着一条河(淮河),就是金兵占据的土地。毡乡:毡毛做成的帐篷。落日牛羊下:太阳落山了,牛羊下了坡。说的是金人过的游牧生活。区脱纵横:侦察哨所到处都是。区脱:金人设置的侦察所。名王:女真族里地位显赫的贵族,这里指金兵主将。宵猎:夜晚打猎。骑火:骑兵打着的火把。笳鼓:军队里的乐器。茄:类似笛子的一种乐器。遣人惊:使人吃惊。匣:剑鞘。空埃蠹:白白地积满灰尘,被蛀虫蛀蚀了。时易失三句:时机容易丧失,自己空有报国壮志,岁月也将流逝。渺:遥远。神京:京城,指北宋首都汴京。干羽方怀远三句:朝廷正采用“怀柔”政策,来缓和与金的关系(实际的意思是说向金投降、求和)。干羽:古代两种舞具;怀远:安抚少数民族;烽燧-遇到敌情时点燃的烽火。冠盖使三句:朝廷派遣的使臣,一批接一批,忙着向金求和,怎么不害羞呢?遗老:北宋灭亡后遗留下来的老人。翠葆霓旌:皇帝的车驾和旗帜。
(三)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命题方式。1、 6分题命一道题。写一段百字左右的鉴赏文字。题目比较发散重在有所发现。侧重于考查形象、语言、表达、思想内容几点的综合。2、 6分题命两道题。一道小题具体,一道小题发散。指问具体词语,重在言之成理。侧重于从考查形象、语言、表达、思想内容一点切入。以2002年高考题为例
(二)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常见错项例析内容方面:1.词语句子有误:[例1·1999·8·C]《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错误选项:二、四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句的“静”对比鲜明。 [作者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2.内容主旨有误[例2·2000春·9·D] 《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错误选项: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简析]: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3.情感基调有误:[例3·2001·8·C]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巾比散丝。错误选项: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4.情境意境有误[例4 1997·11·d]《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题君山》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错误选项:两首诗都将洞庭的景色描写的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作者小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与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形式方面:手法技巧有误[例5·1995·11·D]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错误选项: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一)诗歌鉴赏考点分析诗歌鉴赏原来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诗歌鉴赏。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2002年采用主观题的方式,学生的答题量增加了,就不能古代现代都考了。命题之所以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一是从能力出发,古诗和新诗鉴赏,在考查的能力要求上是一致的;其次,古代诗歌命题在选择范围上来看,比现代诗歌余地要大得多;第三,古诗中有不少诗句或脍炙人口,或蕴含哲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有益。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丝毫没有贬低新诗的意思,新诗有新诗的特点,新诗同样有感染和鼓舞人的作用,只是高考试卷的容量有限,命题只能选择其一。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三)规律方法总结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综合性是指多种标点的连用,技巧性指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活用〉。1、 解决标点活用的考题,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等级。如: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在下列句子的方框处加标点:① 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口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② 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口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会理事。③ 我国的四大发明口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④ 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口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参考答案]①②句用冒号,③④句用破折号。上述四个例句中,似乎都有总说与分说部分,但为什么①②句用冒号,③④句用破折号呢?又如何辨析呢?(1)总说与分说的关系不同。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例①②句冒号后的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一一叙述。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例③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是对四大发明的注释,例④的&帝国主义、封建军阅、买办资产阶级',是对中国人民的敌人的注释。(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例③句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例④句可以说成:&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起着帮凶作用,'。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3)从语气方面分析,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的停顿时间较长;而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则没有停顿时间或停顿时间很短。2、标点符号的判定,还要结合语境、语意例如:⑤&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地说。⑥&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两个句子意思差不多,一个是常式句,一个是变式句,但标点符号都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单句,&祥林嫂,你放着罢!&只不过在主谓之间停顿了一下,而第⑥句,谓语提前,但感叹号还是放在单句之后。]⑦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市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⑧ 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例⑦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例⑧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再如分号,用在表示偏正关系的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产生歧义。例如:⑨ 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⑩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例⑨是转折关系的偏正复句,例⑩是因果关系的偏正复句,两者都用了分号。如果两者用上逗号就很容易同前后的意思混淆,如果用上句号又会把前后的意思割断,用上分号就显得前后关系清楚了。]3、高考考查标点符号的特点 一是实用性。命题材料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考查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例如逗号、顿号、引号、分号、书名号、破折号、括号、句号、问号等。二是注意较高要求的技巧性。选取的材料内容由短而开始变长,内容的复杂性是技巧性的具体体现。例如1997年测试标点的第一个句子就很长。“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产、旅游等资源。”,因并列词组长就采用了逗号,分项中的并列就用了顿号,这是正确的。 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不好把握的情况。例如1997年考题有一个句子是这样的:“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一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现在天字。”此题的错误之处是引号使用不当,用不着引号。这样的句子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解决。标点符号的难点主要在辨认、识别上。附:常见标点差错举例1. 非疑问句用问号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条路谁能走',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2. 倒装句中间号前置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未,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3. 分句之间用顿号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4. 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5. 连词前面用顿号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6. 概数用顿号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订的样子。[“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原意。]7. 集合词语用顿号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8. 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模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10. 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王、程作&三位女杰&的说明词语。]1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胃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14.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上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句“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则应放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15.直排引号用于横排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引号有直排和横排之分。直排用17L1,横排用“”‘’,不能横竖不分,乱用一气。有些广告设计者误以为17L1寸古色古香,身价高横排符号一头,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16.不是书名用书名号《丽达公寓》即日发售,......[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丽达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书名号的。不能为了突出某一表述对象,便滥用书名号。]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之悲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