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艾滋病患者的心理QQ12181856

温家宝握手艾滋病患者:“来,靠我这边坐!”
您的位置:
欢迎访问新华网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
温家宝握手艾滋病患者:“来,靠我这边坐!”
( 07:14:53)
来源:新京报
(来源:新京报)
&&&&现场特写 “来,靠我这边坐!”
&&&&田聪说,在有生之年他一定不会忘记这个日子―――日。因为在这一天,他拍下了最珍贵的照片―――一张与温家宝的合影。
&&&&上午10时30分,田聪正在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参加艾滋病的宣传活动。在此之前,他知道将有一位重要领导会出席活动
,但他“绝对没想到总理会来”。
&&&&正在忙碌的田聪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温家宝?”田聪以为自己看错了,使劲揉揉眼睛,睁大眼再看―――没错!就是温家宝!“总理来啦!”还没等田聪回过神,一些病友们已经欢呼起来。同时,温家宝也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活动室。
&&&&“我想要挤到前面去呢!”田聪说,当时自己坐的位置靠后,他想再靠近温家宝一点。温家宝看见了,马上走到了他身边,伸出了右手……田聪也下意识伸出了双手,紧紧握住了温家宝的手。他后来说:“那个时候什么也没想,就是想多握一会儿。”
&&&&随后,温家宝坐在了沙发上。一时间,田聪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温家宝提醒他:“来,靠我这边坐!”他这才挨着温家宝坐下。
&&&&“总理很随和,就像唠家常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心里特别紧张,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当和温家宝说了几句话以后,田聪就轻松了,“他问我什么,我就回答什么,都是一些家常事。”
&&&&说着说着,温家宝提议道:“来,我们合个影吧!”说这句话的时候,温家宝已经站了起来。于是,田聪也跟着站了起来,站在温家宝的左边,另外一位病友站在右边,三个人一起拍了照片。“这张照片我会一辈子留着!”田聪说,和温家宝合影,对一个艾滋病人来说,“就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我现在已经不怕这个病了!”田聪说,在外人看来,艾滋病人是非常可怕的,在陕西老家,他家的门一年也不会有人踏进。但现在,“总理都说了,我们还怕什么呢?”
&&&&田聪还记住了温家宝说的一句话:“全社会都在关爱你们!” (记者 王其恒)
&&& 温家宝握手艾滋病患者
昨天是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等国家领导来到地坛医院,看望了医院工作人员和艾滋病人,并向全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表示亲切慰问。
&&&&上午10时30分左右,温家宝和吴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陪同下,来到北京市地坛医院,看望了3名因输血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当得知病人得到社会关爱,病情正在好转时,温家宝十分高兴地说:“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要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全社会都在关爱你们。”此外,温家宝还叮嘱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好医疗、护理、健康宣传和法律援助等人文关怀,共同营造全社会抗击病魔、关爱患者的良好氛围。
&&&&当温家宝突然出现时,几名艾滋病患者非常惊讶,他们说:“我们根本就不敢想,国家总理会来看望我们。”
&&&&今年36岁的田聪(化名),1996年身体被水泥烫伤,输血时不幸感染了艾滋病毒。与田某同住一病房的老孙说,1998年的一场车祸让他在输血时感染上了艾滋病毒。
&&&&温家宝、吴仪等与艾滋病人握手告别后,又来到红丝带之家,看望了这里的医护人员,听取了医院领导的工作汇报,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地坛医院党委书记刘建英说:“温家宝总理和吴仪副总理的到来,是对地坛医院工作者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对病人也是莫大的关爱,作为地坛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
&&&&据悉,地坛医院是目前国内惟一拥有艾滋病药物研究资格的国家级临床基地,至今已诊治600余例艾滋病患者。
&&&&另据新华社电
温家宝还强调,各级政府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第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广大群众正确对待艾滋病,重视防治工作。第二,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准确报告疫情,加强疫情监测监控。第三,继续加大投入,实行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免费匿名检测,免费实施母婴阻断,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以负责任和更加开放的态度,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探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对策。(记者梁璐)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相关链接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华 网 检 索北京艾滋病患者男同超七成 性传播是感染首要途径
[摘要]北京艾滋病群体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占到全部病例七成以上,且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发现病情晚、随访干预难、高危行为改变困难等都在制约着艾滋病防控。性传播仍是感染首要途径 今年达到95.3%昨日,市卫计委公布了本市艾滋病疫情的最新数据。本市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8635例,其中本市户籍人口3935例,占21.1%。市卫计委委员高小俊介绍,目前,本市艾滋病疫情新增报告病例持续上升,其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仍居高不下,造成随访干预的措施难以有效落实。另外,经性传播仍是我市艾滋病感染的首要途径,今年达到95.3%,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占到全部病例的73.5%。由于该人群高危行为改变困难,因此,疾病传播因素持续存在。此外,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发现较晚,18%的感染者一经发现即已成为艾滋病病人。为了防控艾滋病疫情,今年本市对19.6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在涵盖全市城乡10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快速检测,在城六区、通州区建立了确证实验室,其他区县全部开展HIV抗体阳性等检测。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主动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257万人次,在新报告病例中有73.4%是通过主动检测发现的。另外,目前佑安医院、地坛医院、协和医院和解放军302医院是艾滋病抗病毒定点治疗医院。目前,全市96%接受抗病毒治疗6至12月的患者病毒得到完全抑制,超过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提出的“到2020年90%接受治疗的感染者实现病毒抑制”的目标。■比例艾滋21.1%截止到今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8635例,其中本市户籍人口3935例,占21.1%95.3%经性传播仍是我市艾滋病感染的首要途径,今年达到95.3%73.5%本市所有艾滋病病例中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占73.5%18%感染者中18%一经发现即已成为艾滋病病人。 欢迎收听腾讯公益影像周刊“存在”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存在”(英文ID:txgongyi)。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100元,为1名贫困家庭婴幼儿提供3年的爱心营养包。
本月0人支持
每100元,给贫困地区1名小学生送1个爱心包裹,帮他们圆梦!
每2-3元钱,给贫困饥饿1名孩子1顿营养餐,让他们健康成长。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有个艾滋病人QQ群 500人中半数以上是年轻人,市井新闻,生活南京,生活,新南京-南京新闻,南京信息综合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
南京有个艾滋病人QQ群 500人中半数以上是年轻人发布时间:日10时6分32秒 来自:longhoo龙虎网讯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在12月1日来临之际,记者从南京市血液中心获悉,截止到今年9月30日,在前三季度中,该中心从6万名献血者中,共筛查出10例艾滋病感染者。中心表示,这个数据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从近几年的感染情况来看,南京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同时,记者了解到,南京有个艾滋病人QQ群,群里目前有 500多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年轻人。献血者中发现艾滋病患者南京市血液中心检验科组长张立波用几组数据,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全市艾滋病感染的情况,有59466人在前三季度参与了血常规检测,共发现10例艾滋病感染者,8名男性,2名女性,年纪最小的是一个1993年的男性,年纪最大的是一名1960年的女性。张立波表示,这个数据,较去年有所下降,而去年共发现有14例艾滋病感染者,但从整体情况来看,近几年南京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对于今年在献血者中发现感染者人数为何有所降低,张立波分析,可能是因为今年单位组织献血的较多,而单位在员工入职前一般都要进行体检,也就“过滤”掉了一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张立波向记者透露,今年筛出的10名感染者主要是学生、民工以及餐饮服务者。对于男性感染者的感染原因,张立波表示主要是“同性性行为”,而目前确认的最大年龄的女性感染者,其感染原因也与危险性行为有关。他在确诊后加入艾滋病人QQ群1974年出生的童先生,在2008年3月确诊感染了艾滋病,当年他34岁,还有个7岁的儿子。他用“绝望”形容当时的心情,几乎一个月没有出门,并且悲观地觉得,自己再活5年就是奇迹了。“我觉得愧对家人,不知道如何面对,直到妻子某天发觉了异常,追着问我。”童先生告诉记者,他选择向妻子坦白,并直言是自己犯了错,愿意离婚,然而妻子却在嚎啕大哭后开导他,要好好走下去,把孩子养大。在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下,童先生在确诊后的第一年加入了一个艾滋病人QQ群,结识了更多“知音”。直到2010年,童先生重新组建了一个更大的病友QQ群。“总共有500多人。有一些是从原来的群里过来的,大多数是2010年以后新感染上的。绝大多数是江苏的,南京居多。”童先生说,他将自己的电话、QQ群印在名片上,交给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以方便新的感染者找到这个群,他希望这个群可以让艾滋病感染者抱团取暖,多些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500人的群中半数以上是年轻人在这个500人的群中,15~70多岁的都有,但一半以上都是18~25岁的年轻人。“群里5成以上成员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家里人知道的可能只有二三成。”童先生说这些人中,80%以上都是性传播,其中70%以上是男子同性性行为导致。童先生发现,从2010年开始,艾滋病感染人数明显呈年轻化趋势,而江苏省卫计委的数据也表明,青年学生、5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报告病例有逐年上升趋势。QQ群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是在2008年,童先生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他们就由江苏省红十字会、省疾控中心牵头,成立了“互助组织”。群体很多QQ网友,现身专门的办公地点,一起面对面地相互排解烦恼,缓解压力。让这部分人群感到压力的,不仅是社会的目光,还有现实的药费问题。普通的自费药一个月要1000多元,贵则每月两三千块,而一部分在发病期的患者,还要住院,费用更高。童先生说,希望免费药的范围能更扩大点,让这部分人群减轻些经济压力。除此之外,童先生说,最希望社会给予的便是尊重。江南时报记者 王梦然 通讯员 李军 点评及系统信息123.125.71.501.皇宫人艰不拆182.118.26.1362.府邸共15个字222.73.29.2293.别墅我轻轻地来,正如我轻轻地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下一个活口 182.118.26.2374区人艰不拆218.30.103.2175区共15个字218.30.103.2176区不明觉厉60.172.180.977区咳咳,怎么说呢?还不错吧!60.172.180.978区共15个字60.172.180.979区喜闻乐见 218.30.103.21710区围观 218.30.103.21711区这是要火的节奏啊218.30.103.21712区我轻轻地来,正如我轻轻地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下一个活口 218.30.103.21713区第一次抢楼,好紧张啊 218.30.103.21714区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218.30.103.21715区我轻轻地来,正如我轻轻地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下一个活口 218.30.103.21716区我为你带盐101.226.168.24617区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42.156.138.5118区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101.226.166.25319区专业五毛220.181.108.18020区第一次评论啊,好紧张啊,该怎么说啊,打多少字才显的有文采啊,这样说好不好啊,会不会成热贴啊,我写的这么好会不会太招遥,写的这么深奥别人会不会看不懂啊,怎样才能写出我博士后的水平呢,......,半年写了这么多会不会太快啊,好激动啊
000000000301
Powered by &&& 2002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提供技术支持.&&备案号:Hi,这是的腾讯微博,立即登录并收听,新鲜动态尽收眼底!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的位置: &
& 广东 & 正文
我接触过上千位艾滋病患者
日09:22  
  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广东艾滋病专家蔡卫平接受记者专访——
  我接触过上千位艾滋病患者
  今年12月1日是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遏制艾滋,履行承诺(StopAIDS,keepthe promise)”,强调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行动起来,履行承诺。
  对于不少人来说,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或许不过是听到的口号又变了,看到媒体上报道又多了而已,但是对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一科主任蔡卫平来说,这个日子总显得特殊:从1995年接触第一个艾滋病人至今,刚好十年了。
  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中国估计已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4万,艾滋病病人8万。截至2005年6月底,已报告艾滋病感染126808例,艾滋病病人28789人,艾滋病蔓延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严重威胁。
  在我省接受治疗的艾滋病人中,90%是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对于艾滋病、艾滋病人、艾滋病防治现状,蔡卫平再清楚不过了。尽管以前在中多次采访过蔡卫平,但是这次访谈却依然震撼。
  在这个岗位上,蔡卫平曾经让最彻底绝望的病人好好地活着,也曾见过无数的死亡,或许是这个原因,这位艾滋病专家说起话来总显得波澜不惊。
  第一次见到艾滋病人,心里直发毛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接触艾滋病人有多长时间了?
  蔡卫平(以下简称“蔡”):10年了。最初是1995年,一天值夜班时,医院收治了一名从黄埔港送来的缅甸船员。还记得,到那个病房要穿过长长的昏暗走廊,那里从后门出去就是太平间。那个病房是专门放置垂死病人的。
  记:当时病人情况怎样?
  蔡:瘦得皮包骨头,身上已经出现了溃烂,皮肤明显地破裂,鼓起一个个皮疹引起的水泡,像花生粒那么大。
  记:不怕吗?
  蔡:怕!当了12年的医生,还从没接触过艾滋病人。第一次看到那样的病人,即使是全副武装,隔离服、口罩、手套、帽子、眼镜、水靴,包得严严实实,心里还直发毛。
  记:当时有没有想过以后会到这个科室来?
  蔡:没有,也没有料到艾滋病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老想着那是外国人才得的病。
  记:那你是哪一年调到感染科的?
  蔡:1998年。当时感染科主要还是收治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比如霍乱、登革热、麻疹等。第一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也不到10个。没想到以后治疗艾滋病就成了“主业”。
  有些病人成了好朋友,一起吃饭、出游
  记:10年了,还记得接触过多少病人吗?
  蔡:我记得到了2001年以后,病人就开始猛增,到目前为止,医院收治了省内近90%的患者,我接触过的病人就上千了,这些病人中住过院的也有五六百人。
  记:10年的时间,上千个病人,又是这种病,我想着里面肯定有不少故事……蔡:是啊,太多了。记得1999年,有一个30多岁的女病人,在一家大型综合医院查出HIV呈阳性后,马上就被赶到我们医院来。来的时候,已经感染了三四种病原体。由于感染了卡式肺孢子虫肺炎,病情急剧恶化,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瘦得不成样子,等于被判了“死刑”,病人家里也几乎放弃了。
  记:后来呢?
  蔡:我们从肺炎入手对症下药,经过抢救和后期治疗,病人不仅活了下来,病情也得到控制,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得的安慰。
  记:一般来说,病人们对治疗配合吗?
  蔡:一般来说,因为性传播途径和血液传播感染的艾滋病患者比较正常,也积极配合治疗,希望早日康复。而很多吸毒的艾滋病患者,自己都放弃了自己。
  记:作为医生,对那些“不想治病的人”,怎么办?
  蔡: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苦口婆心地劝说。实在不行,只能对家属说,病人可能也拖不了多久了,也花不了多少医药费了,暂时继续治疗说不定还有一点希望。一旦病人情况出现转机,家属肯定就不舍得放弃了。
  记:病人们出院后,还要经常回来复诊吧?你和他们联系多吗?
  蔡:那是肯定的。其中有十几、二十人还和我一起吃过饭,出去玩过。大家都成了朋友。
  记:长期在艾滋病人身边工作,家里人会不会很担心?
  蔡:还好,我们全家都在医院工作。太太是护士,她也知道日常的接触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用不着特别的担心。其他的医生也是这样,家里除了叮嘱注意身体,其他的也没说什么。
  我母亲也是名护士。她对我的这份工作,从来就不多发表意见。
  记:孩子了解你从事的工作吗?
  蔡:知道。我有时候和病人出去,也会带上太太和孩子。
  记:孩子也不怕?
  蔡:小孩子都是看着父母怎么做就怎么做的。父母不怕,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就没有怕的概念了。
  这里是艾滋病人治疗上的“孤岛”
  记:这些年来,你觉得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没有改观?
  蔡:我可以明显感到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很少听说艾滋病人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事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艾滋病知识的普及。
  记:那现在还有没有滞留医院、有家不能回的病人呢?
  蔡:还有3个。要让大家全都接受艾滋病人,不再疏远他们,还是有难度的。这不是一天可以办到的。
  记:医院对艾滋病人是怎么管理的?
  蔡:像普通病人一样,病人可以出入自由,对病人的探访也是自由的,极个别病人患有开放性结核病的,我们会提醒家属或者探病者。由于吸毒感染者毒瘾一发作起来性格都会扭曲,没有吸毒的感染者受到的威胁很大。因此,在感染一科成立半年之后,医院对病人实行了分开管理。
  记:如果艾滋病患者得了其他病,在感染科有没有办法治疗?
  蔡:艾滋病人也是人,也跟普通人一样会得病。由于免疫力下降,他们比常人更易得病。一旦发现有什么小毛病,无论是外科或内科都往这里送。交叉学科处理的情况经常发生,比如病人生小孩、新生儿的观察护理、合并肿瘤病人的处理等等,而车祸、外伤、动脉瘤破裂出血等也往这里送。我们简直就快成全科医生了。要是需要动手术的大病,我们就没有这个能力了,要向别的医院或者其他科室求助了。
  记:其他医院肯接收这些病人吗?
  蔡:手术肯定要见血,普通医院都害怕。一听说给艾滋病患者做手术,有的医生说服不了自己,死活不愿意来。风险太大了。一些医生碍于情面来会诊,也是敷衍了事。即使医生愿意做手术,医院怕传出去影响不好,也不会答应的。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小手术,却在医院之间踢来踢去。有的医院,即使是自己收治的患者,一旦查出了HIV病毒,也马上往这里送。
  记:也就是说这里已经成了艾滋病患者最后的“孤岛”?
  蔡:我们碰到过这种情况。四年前,医院收治了一名30多岁的艾滋病男患者,是腹股沟血管瘤。住院之前病人已求诊了几家医院,住院的几个星期里,我们四处联系医院,但没有一家愿意接受。直到有一天,病人血管瘤破裂,血喷涌而出。由于破裂范围比较大,怎么也压不住,半个小时后,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的血喷完,死了。本来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动手术的。
  记:医院有没有什么措施,能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蔡:我们配备了个简易的手术室。即使其他医院不同意接收病人,只要能说服医生来做手术,我们提供场地。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一些大手术比如开颅、开胸手术,这里还是做不了的。
  记:这个手术室有没有用过?
  蔡:用过了。已经有七、八名患者在感染科分娩。孩子一生下来,我们马上进行母婴阻断治疗。这是目前预防母婴传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产妇分娩之前以及婴儿出生后及时服用AZT或者奈韦拉平,可以大大降低婴儿感染率。一般可以降低到4%-5%,发达国家甚至可以降低到3%以下。到目前为止,在这里出生的孩子当中,还没发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
  政策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
  记:从事这行这么多年,你感觉国家在艾滋病治疗方面有什么进步呢?
  蔡:说起来,现在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尤其是在政策方面。去年,国家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
  记:“四免”指的是什么?
  蔡:首先是农村地区和城镇贫穷的艾滋病感染者可以享受免费的抗病毒治疗。二是在艾滋病重点流行地区,实行免费检测。三是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第四是艾滋病孤儿免费上学。
  记:那“一关怀”呢?
  蔡: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记:“四免一关怀”最直接的好处是什么?
  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免费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而很多病人是负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的,一旦停药,病情会更为严重。免费发药之后,病人可以向当地防疫站提出申请,药物治疗得到保障。这重新燃起了那些本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放弃治疗的患者的信心。对于付得起药费的病人,也可以直接到防疫站去买药,更为方便。
  这里的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
  记:除了病理上的困难,艾滋病的治疗对你们来说,困难还在哪些地方?
  蔡:比如说初诊,一般的病人只要10分钟左右,而艾滋病人要1个多小时。
  而且对艾滋病人,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诊断、治疗那么简单,我们还要“兼职”做心理医生,给病人心理辅导。
  记:心理辅导在治疗中很重要吗?
  蔡:当然!在许多病人眼里,得了艾滋病就“死定了”。如果我们在初诊的时候,没有做好心理辅导,那很有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这个病人了,在眼皮底下自杀的病人也不是没有过。
  记:这么繁重的治疗任务,你们现在人手够吗?
  蔡:感染科人最多的时候不过7名医生,平时是5名,加上14名护士,也就20个人。
  说实在的,人手很紧。很少有医生愿意到这里来。今年刚有一个医生出国了,本来有一名博士生要来报到的,最后也没来。我们现在想招一些外语能力强的医生,便于进行国际交流,一直都没找到。我们基本上没有挑人的余地。
  记:那你们还顾得过来吗?
  蔡:除了照料住院的三十几个病人,科里还要负责门诊、到各地去支援和进行指导。现在每年还要开展4期、每期2个月的培训,一上班就停不下来。连出去学习的医生还要赶回来值班,出去讲课也要安排到个人的休息时间,有时候一个星期都休息不了。我们都是在超负荷运转,压力太大了。
  记:除了日常工作,你自己还有没有科研项目?听说有出版社联系过你,想请你出本书?
  蔡:现在牵头的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一个是艾滋病合并丙肝的治疗。我也很想早点出成果。那对病人、对医院都有好处。但是现在连病人都快顾不过来了,哪来的时间搞科研呢?写书太花时间了。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查资料,现在根本就做不来。
  记:会不会替自己觉得不值?
  蔡:没有想过值不值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升职,就不会到这儿来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帮助了这些近乎绝望的人。这等于是在给社会“减负”。有的病人在别的医院难以医治,我们让他康复出院了,而且过了几年,他还健康地活着,这就是对我们的最大奖励。治人所不能治,我才有成就感;救死扶伤,我才算负责。
  文/本报记者 张蜀梅 实习生 林赟 图/见习记者 苏仕日
  广东艾滋病专家蔡卫平。
  蔡卫平医生在为患者做检查。
让儿童远离战场
农民拍电视剧自述婚外情
性开放的十大动物
盛唐美女生活写实
美女老板5000元租男友续
奇特建筑"色情小黄瓜"
华语影坛“情色女王”
抓拍体坛极度爆笑瞬间
女儿举报父亲包二奶被判
6对农民夫妇拍裸体日历
网上传颂中国最美女教师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