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中医治疗有中医疗法嘛?

疥疮的中医治疗--《中原医刊》1982年04期
疥疮的中医治疗
【摘要】:正 祖国医学将疥疮分为干、湿、虫、砂、脓五型.一般初期宜服防风通圣散。处方为: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栀酒蒸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每日二剂,水煎服.或作丸剂亦可(丸药医院和药店均有出售).病久者宜服当归饮子.处方为:当归、生地、酒炒白芍、黄芪、生甘草各2克,水二盅,煎八分,饭后2时服,每日一剂,早晚煎服.外用法多采用:(1)川椒、轻粉、樟脑、雄黄、枯矾、水银各6克,共为细面;另研大枫子一百枚,与前药面搅匀,加乌桕油30克,化开和药,外擦患处.(2)核桃、生猪油各30克,水银3克捣膏,擦患处.(3)大枫子10克(去皮)、巴豆3克(去皮)、核桃仁七个、水银6克,共捣如泥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祖国医学将疥疮分为千、湿、虫.砂、脓五型.一般初期宜服lu]风通圣散。处方为:防风荆芥连翘麻黄簿荷川芍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桅酒蒸大黄芒硝石膏黄岑桔梗甘草滑石.每日二剂,水煎服.或作丸剂亦可(丸药医院和药店均有出售)。病久者宜服当归饮子.处方为:当归、生地、酒炒白芍、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薛德芬,周井红;[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0年03期
杨治豫;[J];赣南医学院学报;1982年00期
;[J];新中医;1982年10期
徐广坤,陆文德,谢纪卿;[J];广东医学;1983年11期
罗运新;[J];四川中医;1983年02期
王洪斌,葛红卫;[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张国成,胡运森,兰维民,王禹;[J];陕西医学杂志;1984年07期
龚景林;;[J];江西中医药;1984年01期
黄永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莫运璧;[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旭;汪震;;[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索菲;;[A];老兵话当年(第三辑)[C];2002年
陈爱明;;[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陈元菊;;[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侯警航;佟巍巍;;[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刘方;;[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谭泾远;;[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五)[C];2005年
阮靖华;;[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梁云川;刘英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汪选斌;熊丽;刘英;刘明;郑秀华;;[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仲恺农学院
周天生;[N];广东科技报;2000年
刘年生;[N];健康报;2000年
杨林;[N];江苏科技报;2000年
辑;[N];民族医药报;2000年
饶媛;[N];医药经济报;2000年
杨林;[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赵桂芝;[N];中国医药报;2001年
陈鹤琴;[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副主任医师 王军文;[N];大众卫生报;2002年
丁乡;[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红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卢菊昭;[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红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沈琴;[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李冰;[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治疗疥疮的中成药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疥疮(scabies)为病名。是指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国外于1687年才使疥成为一有明确病因的疾病。我国早在隋朝已发现。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条件改善,本病已少见。详见百科词条: [ 最后修订于 19:35:57 共6052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治疗疥疮的中成药如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L)。功能与主治:清血败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毒热,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淋,白浊,尿道刺痛,大便秘结,疥疮,痈疽疮疡,红肿疼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4次。注意:孕妇忌服。规格:每粒装0.5g贮藏:密封。北京市药品检验所起草...热约3小时,离火,放冷,启封取丹,即得。性状:本品为无规则的片状物或粉末,片状物一面光滑呈黄色,一面粗糙呈橙黄色,粉末呈黄色。功能与主治:杀菌,拔毒,排脓,去腐生肌。用于梅毒,下疳,横痃,溃疡漏管,疥疮秃疮,顽痒湿疹。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成细粉撒于患处,再用药膏贴敷,或与其他药物制成撒布剂、油剂或软膏使用。注意:本品有剧毒,具腐蚀性。贮藏:密闭,防潮。《中药成方配本》:方名:黄升丹组成:水银1两,...取凡士林1000g加热使熔化,滤过,加入升药、蛇床子、升华硫、苯酚、搅匀,稍冷后加入樟脑、冰片、搅匀,即得。性状:本品为黄褐色软膏;具特异臭气和清凉感。检查: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9页)。功能与主治:杀菌,收湿,止痒。用于头癣,体癣,足癣,慢性湿疹,滋水搔痒,疥疮。用法与用量:外用。洗净,涂搽患处,一日数次。注意:本品含毒性药,不宜大面积使用。规格:每盒重8g贮藏:密闭,置阴凉处。...酮-甲醇(8: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功能与主治:解毒杀虫,止痒收敛,活血祛瘀。用于疥疮,湿疹,脂溢性皮炎,瘙痒性皮肤病,花斑癣。用法与用量:外用,用温水将患部洗净,使用前将所附的小袋雄黄颗粒加入药液中摇匀,取出部分药液,按1:150的比例用温水稀释,外搽或外洗患部,早晚各一次,用量可...切气注刺,心腹胀痛,痰涎壅逆,不美饮食,脏腑多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阿魏1钱研开,入面为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串雅外编》卷三方之十香丸:组成:乳香1钱,没药1钱,花椒1钱,硫黄1钱,水银3钱(用唾研如泥),麝香3分,蛇床子(炒)5钱,大风子(去壳)2两。主治:《串雅外编》卷三方之十香丸主治疥疮。用法用量:外擦用。制备方法:上为末,旧桕油烛或胡桃为丸。...阴囊肿痛;痘内热;风寒湿邪不解,烦渴欲饮者。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空腹调服。运用:湿,加苍术,甚者,苍白2术同加(炒用);火,加木通、黄芩。临床应用:腹痛泄泻:薛某,腹满下至少腹,三阴都已受伤,而周身疥疮,数年不断,脉络中必有湿热,就腹痛泄泻,腑阳不通,不独偏热偏寒之治,常用四苓散,猪苓3钱,茯苓3钱,泽泻1钱半,生于术1钱,椒目5分。各家论述:《医方考》:湿胜则濡泻。故湿生于内者,令人水泻;湿并于...0g制法:以上六味,轻粉研成极细粉,过筛;其余红丹等五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另取凡士林1400g加热熔化,趁热滤过,放冷至70~80℃,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即得。性状:本品为橙黄色的软膏;具特异香气。检查: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9页)。功能与主治:消肿,解痒,止痛。用于小儿胎毒,湿疹,黄水疮及疥癣类疾病。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敷患处,一日1次。贮藏:遮光,密闭。...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检查:相对密度应为1.38~1.40(附录ⅦA)。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F)。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疖溃烂,灼热发烧,流脓流水,丹毒疮疹,疥癣痛痒。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规格:每瓶装(1)30g(2)60g(3)120g注意:孕妇忌服。贮藏:置阴凉处。天津市药品检验所起草《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组成...取供试品5瓶,分别将药油倒入经校正后的干燥的量筒内,瓶倒置,令其滴沥至不再滴下时,在室温下检视,每瓶装量与标本量相比较,装量差异不得超过±5%,超过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瓶,并不得有1瓶超出装量差异限度一倍。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润肤止痒。用于血躁风湿,红肿疙瘩,雀斑粉刺,酒糟鼻子,风湿疥癣,鹅掌风。用法与用量:调匀,涂患处。注意:外用药,切勿入口。规格:每瓶装15g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服五十丸,盐汤送下。功能主治:功能补肾涩精。主治肾虚,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水陆二仙丹说明书:药品名称:水陆二仙丹剂型:丸剂。水陆二仙丹的主要成份:金樱子、芡实。水陆二仙丹的功能主治:补肾固精,缩尿止带。用于肾虚引起的男子遗精白浊,妇女白带,小儿遗尿,尿频。水陆二仙丹的用法用量:复发性暑疥,每次服6g,每天3次,可连服3~6个月。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发病时可配合三黄散外敷。注意事项:(尚不明确)...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色荧光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斑点变红色。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清血解毒,消肿目痒。用于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温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0粒,一日2次。注意:感冒期间停服。孕妇忌服。规格:每100粒重18g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烘约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一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9页)。功能与主治:活血祛毒,杀虫止痒。用于皮肤湿毒,身面刺痒,牛皮恶癣,干湿疥癣,金钱癣,搔痒成疮,溃流浓水,浸淫作痛。用法与用量:用温水洗净患处,涂擦患处。注意:外用药,切勿入口。规格:每盒装6g贮藏:密闭,置遮光容器内。...溶解,放冷,加甲醛试液10ml与醋酸6ml、水50ml、淀粉指示液2ml,用碘液(0.1mol/L)滴定,即得。每1ml的碘液(0.1mol/L)相当于3.207mg的S。本品含硫(S)量应不低于标示量的80.0%。功能与主治:解毒,杀虫,疗疮,止痒。主用于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及脂溢性皮炎。用法与用量:外用,用水溶解后洗涤患处。本品亦可用于洗澡、洗头。规格:100g;250g贮藏:密闭,置阴凉处。...、连翘、川牛膝、何首乌、当归尾、生地、牡丹皮、防风、防己、荆芥、紫苏叶。主治:不拘遍身上下手足脓窠,血风疥癣。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1斤服完,除根不发。加蛇蜕1两研更妙。制备方法:上为末,神曲打糊为丸。各家论述:黄柏为君,苦参为臣,连翘、川牛膝、何首乌、当归尾、生地、牡丹皮为佐,防风,疮在上为使,防己、荆芥、紫苏叶,疮在下,此三味为使。《医统》卷八十七:组成:生地黄(取汁)150枚,乌头1...,分别点于同一娃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疖溃烂,灼热发烧,流脓流水,丹毒疱疹,疥癣疼痒。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注意:孕妇忌服。贮藏:密封。天津市药品检验所起草...体生热疮。用法用量:上药以好苦酒渍1宿,猪膏2斤,微火煎3沸,去滓摩之。《普济方》卷二八○之三黄膏:方名:三黄膏组成:皂角3个,斑蝥20个,巴豆20个,黄柏半两。主治:《普济方》卷二八○之三黄膏主治疥疮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搽。制备方法:上将腊脂1斤,煎至药黑色,滤去滓,次入硫黄、雄黄末,搅匀。《普济方》卷三一四之三黄膏:方名:三黄膏组成:黄栀子(去壳)1两,黄柏皮(去粗皮)1两,槐花1两,黄连1两...。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规格:每丸重9g贮藏:密闭,防潮。《医学入门》卷八:方名:换骨丸组成:苦参1两半,浮萍1两半,大黄1两2钱,槐花1两2钱,白芷1两2钱,川芎1两2钱,苍术1两,乳香3钱,没药3钱,沉香3钱,木香3钱,麝香5分。主治:癞风,及一切疥癣风疾。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温酒化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用麻黄5斤煎膏为丸,如弹子大。用药禁忌:忌风2-3日。...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至94μm。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疮疖溃烂,灼热发烧,流脓流水,丹毒疱疹,疥癣痛痒。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次。注意:孕妇忌服。贮藏:密闭,防潮。天津市药品检验所起草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ianqiaoBaiduWan标准编号:WS3-B-3...闷风,茶清送下;产后咳嗽肺风,红花汤送下;遍身筋骨疼痛,乳香汤送下;腰疼耳聋,肾气风,荆芥汤送下;眉毛脱落大风,天麻汤送下;口发狂言气心风,朱砂汤送下;十指断裂,盐汤送下;饮食无味,皂角汤送下;遍身疥癣肺风,茶送下;口眼歪斜,茶汤送下;迎风冷泪,米泔汤送下;手足皮肿,天麻汤送下;大肠下血,烧独蒜汤送下;心胸闷,胸膈噎塞,姜汤送下;发狂吐沫,荆芥汤送下;妇人黄肿,当归汤送下;五般色淋,盐汤送下;鼻...茶送下,1日3次。外以桑条灰2斗,滚汤淋汁洗头面;有疮者,以汁调灰涂之。或用黑豆、绿豆浸取豆浆,3日煎汤浴1次,仍频洗脚。制备方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医统》卷九:方名:大风丸组成:大风子1斤,全蝎1两半,蝉蜕2钱半,当归尾5钱,白僵蚕2钱半,苦参2两,防风2两,羌活2两,独活1两,大黄1两,荆芥1两,川芎1两,乌蛇肉2两。主治:疥癞。用法用量:每服50丸,茶清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子大。《简明医彀》卷六方之化毒丹:组成:玄参1两,桔梗1两,茯苓8钱,青黛(画家用者)3钱,甘草3钱,牙消2钱。主治:《简明医彀》卷六方之化毒丹主治热邪蕴积,口舌生疮,遍身(疒乘)赖,游风丹毒,疮疡疥癣,初生一切胎中热毒致病,及痘疹后余毒之患。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薄荷泡汤调化,抹儿口内上腭,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和黛、消,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银箔为衣。《外科百效》卷一方之化毒丹:组成:煅...藏:密封。辽宁省药品检验所起草《保婴撮要》卷十一方之牛黄解毒丸:组成:牛黄三钱,甘草、金银花各一两,草河车五钱。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保婴撮要》卷十一之牛黄解毒丸主治小儿胎毒疮疥,及一切疮疡。用法用量:量儿服。《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之牛黄解毒丸:组成:防风、麦门冬、甘草各9g,赤芍药、黄连、黄芩、钩藤、黄柏、栀子、当归尾各15g,大黄、生石膏、连翘、金银花各30g...中鸡舌香、吴蓝叶,栀子仁用量原缺。《疡科心得集》:组成:杏仁(去皮)3两,升药底1两,花椒(炒)5钱,樟冰5钱,大黄1两,蛇床子1两,黄柏1两,西丁1两,大风子肉3两。主治:疥癞顽癣,肥疮,坐板疮,血热等疮。用法用量:遇疥疮、顽癣,用夏布包药擦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将风子肉,杏仁研和,再加油胡桃、雄猪板油捣和为丸,如芡实大。《卫生鸿宝》卷一:别名:沉香百消丸组成:五灵脂1斤,香附(去毛,水浸1...在决读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诸痛疡疮痒,皆属心火,故表有疥疮,必里有实热。是方也,用防风、麻黄泄热于皮毛;用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泄热于肺胃;用荆芥、薄荷、川芎泄热于七窍;用大黄、芒消、滑石、栀子泄热于二阴;所以各道分消其势也。乃当归、白芍者,用之于和血;而...六十四方之千金散主治热痰壅盛,咽膈不利。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齑汁1盏,煎至6分,临卧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散。《青囊秘传》方之千金散:方名:千金散组成:升药底、西丁。主治:《青囊秘传》方之千金散主治疥疮。用法用量:用板猪油去膜,和药打烂,扎于夏布内。不拘时候搽之。制备方法:上为末。《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方之千金散:方名:千金散组成:乳香15g,没药15g,轻粉15g,朱砂15g,白信15g,赤石脂1...晨只1服。以利为度。《普济方》卷二八○方之当归丸:组成:何首乌8两,草乌4两,苦参8两,赤土3钱半,荆芥4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二八○方之当归丸主治诸般疮疥。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温酒送下。附注:本方名当归丸,但方中无当归,疑脱。《普济方》卷三二二方之当归丸:组成:当归2两,石斛(去根)2两,柏子仁2两,紫石英(煅,醋淬7次)2两,鹿茸2两,鳖甲...虫焉有不死者乎!3.《医林纂要》:萃诸杀虫之品,合为一方,亦过峻矣,然杀虫莫效于此,不惟治蛔。鹤虱可治下部蛲虫,及皮肤间虫;楝皮可治下部寸白诸虫;芜荑可治口齿鼻孔诸虫;胡粉除虫,无不可至;白矾除皮肤疮疥;槟榔、使君子乃专治腹中虫。尝用此为末,吹鼻治鼻疳;和麻油为膏,敷疮癣脑疮,亦多得效。附注:按:《医方集解》本方用法:为末,酒煮面糊作丸,量儿大小服之,一岁儿可五分。《成方便读》有百部、雷丸、雄黄各...用少许,于痛处擦2-3次,涎出,以温水漱。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方之失笑散:组成:大腹子半两,硫黄4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方之失笑散主治疥癣。用法用量:每用以清油涂手心内,摊嗅之。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普济方》卷四○○引《全婴方论》方之失笑散:组成:莨菪子、草乌头(醋炙切片,麸炒)、酸枣仁(炒去皮)各等分。制备方法:上为末。功...及鼻赤烂,以酥和绿豆大2丸纳鼻中,日2-3度;若头上疮,以散敷之;下部外赤烂,以散敷之;若脊膂空虚,准前与服,仍以酥和散摩脊膂上;亦治野鸡痔病,绵裹纳之,外有头者,掐破,以散敷之;又治有疮无名,诸癣疥,用猪脂和涂之;大人口中有疮,绵裹含之;小儿白秃疮,以泔清洗去痂,拭干,先涂油,后敷散愈。制备方法:上为散,垍盒收之。用药禁忌:忌浆水、热面、猪、鱼、鸡、齏、蒜、滑腻、一切动风物。附注:方中藜芦、莨...:上为末。《片玉心书》卷五方之败毒散:方名: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连翘、枳壳、升麻、薄荷叶、羌活、独活、桔梗、干葛、木通、金银花、黄芩、川芎、甘草、山栀子。主治:《片玉心书》卷五方之败毒散治遍身疮疥,因淋洗涂搽,逼毒归内而腹胀轻者。用法用量:上肿,加葱3茎;下肿;加灯心1握、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卫生总微》卷八方之败毒散:方名:败毒散组成:白芍药1分,甘草(炙)1分,雄黄(醋煮,水飞)1分。...,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等症。《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如意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跌仆损伤,红肿热痛未成脓者。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凡外科一切顽恶肿毒;及蛇虫咬伤,蜂蝎螫毒,癣疥湿癞,皮肤瘙痒,冻疮痒痛...)、黄柏(炙)、黄连(炒)。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功效主治:《活幼口议》卷二十方之生肌散主治疮疡破流脓血,疮口不敛。功在收水凉肌解毒。主治疮疡已溃,热毒未清,疮口不敛,脓血不止者;痘后肥疮,疳疮,癣疥。用法用量:撒疮口。干掺疮上,以粗末用沸汤泡,蘸洗干处,津液调敷。附注:敛肌散(《医学入门》卷六)。按:《慈幼新书》有五味子、枯矾。《证治准绳·疡医》卷一方之生肌散:组成:水红花叶。制备方法:上药为...本页仅显示前50条,更多结果请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制的疥舒软膏涂抹即可。疥疮患者在饮食方面宜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宜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丝瓜、冬瓜、苦瓜,马齿苋,芹菜、马兰头、藕、西瓜、薏苡仁、绿豆、赤小豆等。
目前在治疗疥疮,这方面的临床专业药物有雷#托#皮#康。雷#托#皮#康采用德国先进纳米微分子制药技术与传统中医炮制手法相结合提炼而成,独特膏剂配方,在治疗疥疮方面,疗效十分显著。因药膏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见疗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的疗法”。
疥疮的预防方法
1、注意个人卫生,对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用开水烫洗灭虫,如不能烫洗者,一定要放置于阳光下曝晒1周以上再用。
  2、杜绝不洁性交。
  3、出差住店要勤洗澡,注意换床单。
疥疮生活起居要点
(1)疥疮患者应自觉遵守一些公共场所规定,不去游泳池游泳,不去公共浴室洗澡,以免传染他人。
  (2)患者的衣物、被褥用开水烫洗灭虫,一般在50℃水中浸泡10分钟即可达到灭虫的目的;对于不能烫洗的,可放置于阳光下暴晒1—2日后再用。健康者不能用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等。
  (3)健康者帮助患者搔抓、涂药、洗晒衣被后,应用硫黄皂等洗手,以防传染。
  (4)应避免与患者过性生活,以防不洁性交导致疥疮传播。
  (5)人与动物的疥虫可以互相传染,故家里有疥疮患者时,应预防宠物发病;如家里宠物得了疥疮.除及时治疗外,还要预防传染家里的人而致发病。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当感染疥疮之后首先会出现皮肤刺痒的症状。在刺痒的地方同时会出现很多的小皮疹,小水泡或者会出现结痂得症...
当感染疥疮之后首先会出现皮肤刺痒的症状。在刺痒的地方同时会出现很多的小皮疹,小水泡或者会出现结痂得症...
当感染疥疮之后首先会出现皮肤刺痒的症状。在刺痒的地方同时会出现很多的小皮疹,小水泡或者会出现结痂得症...
疥疮(皮肤性病科),疥疮是由疥璊(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虫寄生于人体皮肤表皮内,在其中产卵、活动,引起好发部位发生丘泡疹或小水泡,伴有奇痒。本病全国各地均可发...
大家还关注中西医眼中的疥疮是哪样的治疗疥疮的偏方大全发布时间:日 15:52:03&&编辑:关注微信公众号:窝看视频(ID号:wokanmv),每天抢先韩剧、电影首发,爆料最新剧集,关注抢20000个免费观影福利;马上参与抽奖,一起来赢取免费电影票吧!导读:疥疮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陌生,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疥疮的认识过少,不了解疥疮的一些常识,如果您觉得自己患上了疥疮疾病却又无法自我确定,疥疮患者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但是疥疮患者要注意了解常识问题。那么疥疮的主要病因病机是什么呢?【勤加缘网健康讯 14年8月1日】中西医眼中的疥疮是哪样的?治疗疥疮的偏方大全!疥疮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陌生,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疥疮的认识过少,不了解疥疮的一些常识,如果您觉得自己患上了疥疮疾病却又无法自我确定,疥疮患者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但是疥疮患者要注意了解常识问题。那么疥疮的主要病因病机是什么呢?疥疮是由于疥虫所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中医称&癞疥疮&、&疳疮&等。专家介绍,疥疮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是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易在家庭和集体生活环境中传播,其特点是皮损好发于手指缝、腕屈侧、肘窝、阴部、股内侧、下腹部等,剧烈瘙痒,晚上尤甚。1、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疥虫所致,多因素体湿热蕴结,日久生虫,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接触、同卧,或间接用过带有疥虫的用品而被传染。2、西医病因病机西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一种皮内寄生虫疥螨(疥虫)所致,易在人群集中处流行。在临床上,疥疮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疥疮的种类不尽相同,生活中,疥疮患者一定要,格外关注疥疮症状,及时发现疥疮,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疥疮疾病的恶化,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生活中,提起疥疮,相信有很多并不陌生,因为,疥疮并非罕见疾病,疥疮患者的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生活中需警惕疥疮的症状特征。疥疮症状并不复杂,疥疮患者一定要关注,有一些偏方验方可用于治疗疥疮:(1)猪大板油100g,硫黄粉20g,胡椒粉20g,混合成膏,外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2)雄黄30g,百部30g,艾叶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3)硫黄50g,樟脑5g,百部50g,冰片2g,捣烂为末,溶于95%酒精500mL中,24小时过滤即可。用时加温,涂于患处,每日3次,共3~6天。(4)地肤子60g,花椒20g,苦参60g,百部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连用7天。由于患者的搔抓,很容易继发皮肤的破损及皮肤的感染。这种感染多数是葡萄球菌的感染,表现为皮肤有脓疱或脓痂或有脓性分泌物。这种疥疮感染我们将其称之为脓疥。治疗脓疥一方面要用杀灭疥虫的药物,另一方面要用一些具有杀菌消炎的药物。严重者可口服抗生素,外用青黛膏(青黛75g,凡士林300g,先将凡士林烊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调入即成)。本文出自勤加缘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疥疮中医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