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对性没兴趣最近心静不下来? 对于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我的图书馆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目录 内容介绍...&1 前言...&2 第一章&赏识教育操作三字经...&5 第一节&&塑造你的孩子——天才就在你身边...&5 创环境&&爱生命...&5 找感觉&&尝甜头...&14 跳一跳&&够得着...&21 太好了&&你真棒...&24 好消息&&好心情...&27 我爱你&&我恨你...&32 再坚持&&过极点...&37 大步退&&大步进...&42 宝塔帽&&西瓜肚...&49 第二节&&避开家教的误区——让孩子轻松成长...&52 豆腐嘴&&刀子心...&52 巧引导&&少说理...&59 付与得&&要平衡...&63 做好了&&说圆了...&66 怕吃亏&&吃大亏...&68 抓则死&&松则乱...&71 为你好&&受不了...&73 丢面子&&好机会...&76 打不死&&被吓死...&78 高智商&&高脆弱...&80 第三节&&构建心灵桥梁——让亲子关系更好沟通...&83 看得起&&够朋友...&83 常反思&&解心结...&88 先接纳&&后升华...&94 融进去&&诱出来...&97 憋不住&&吃不消...&101 山不动&&我来动...&105 给面子&&给台阶...&108 倒过来&&跳出去...&111 起绰号&&隔膜消...&115 第四节&&调整你的心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117 全倒掉&&快点跑...&117 得中升&&失中落...&121 想得开&&想不开...&124 看清了&&不怕了...&126 乐生乐&&苦生苦...&129 第五节&&点滴回味...&130 狼来了&&追蝴蝶...&130 不会种&&偏要种...&131 士可辱&&不可杀...&132 先知明&&后知暗...&133 第二章&&赏识教育操作一百问...&134 第一节&&调整家长的心态...&134 要素质还是要分数...&134 做一个“人”,一辈子都快乐和幸福...&135 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136 赏识教育中长大的孩子能经受风吹雨打...&137 家庭教育不是用时间和金钱可以买到的...&137 为孩子的生命感到自豪...&139 老师也需要赏识...&139 赏识培育出的不是温室花朵...&141 让孩子为马兰人自豪...&142 走进孩子的心灵...&143 父母双方充分沟通...&144 改变以孩子为中心的状态...&145 第二节&&良好人格塑造...&146 拥有健全人格就拥有了幸福快乐...&146 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147 创造交流的环境...&148 每一块铜板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149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有幸福的未来...&150 刀子心,豆腐嘴,让孩子自律...&151 关爱小动物...&152 鼓励孩子在学校表现自己...&153 充实精神生活避免过度的物质追求...&154 走出父母呵护的翅膀...&154 表面的坚强掩盖了内心的脆弱...&155 第三节&&找学习的感觉...&156 乐学是“西瓜”,分数是“芝麻”...&156 找到我能学好的感觉...&157 取长补短不如扬长避短...&159 重视记忆的联想性、层次性和趣味性...&160 从孩子爱劳动做起...&161 分数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161 换一种方式交流...&162 功夫在诗外...&163 消除孩子的恐惧感...&164 孩子需要朋友般的家教...&165 一个大拇指增添无穷的力量...&165 快乐地学习才是持久发展的动力源...&166 课外书是个无尽的宝藏...&167 第四节&&不良行为纠正...&168 与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168 好动源于心动...&169 孩子当一天小管家...&171 压抑意味着引诱...&171 把人和事分开...&172 母亲的手轻拍女儿的背...&173 如何引导孩子看电视...&175 禁止意味着加强...&175 没有天生逆反的孩子...&176 想要孩子快,不说孩子慢...&177 抱怨使孩子越来越坏...&178 改建房屋比重建房屋难度大...&179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睡姿不佳...&180 第五节&&亲子沟通...&181 打骂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181 接纳就是充分的信任...&182 家长与孩子是否达到了“通”的目标...&183 赏识在操作中分四个层面...&184 让运动充满乐趣...&185 家长愿意听孩子说话吗...&185 给孩子留一点空间...&186 有了切身体验,孩子不会第二次做蠢事了...&187 不要用吵架碎了孩子心中的温馨与幸福...&188 从战胜挫折中体会到快乐...&189 减负后,家长做什么...&190 第六节&&早期教育...&191 三岁看大...&191 关注孩子潜意识的塑造...&192 避免早期教育的误区...&192 没有哪个人永远是第一...&193 孩子见人不喊,谁之过...&194 讲礼貌从让座做起...&195 第七节&&群体教学探索...&196 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196 建立语言框架体...&197 有了深刻体验,错误就容易改正...&198 孩子的书法士别三日刮目相看...&199 学会等待...&200 只问播种,不问收获...&201 学生做“小老师”...&202 如何诵读古诗文?.&202 互换师生的角色...&204 老师是人,不是神...&205 是追求形式,还是注重内容...&205 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培养竞争能力...&206 为什么老师要“躲”学生...&207 做孩子的朋友...&208 与孩子讲民主...&209 孩子最怕的是幽默...&210 老师用大炮“轰”学生...&211 老师给学生“起绰号”...&212 抓住有利时机演戏...&213 第八节&&走出操作误区...&214 正向激励指明了孩子的发展方向...&214 玩是一门学问...&215 孩子的自信源于家长的自信...&216 对孩子无理的要求要坚持原则...&217 赏识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218 赏识教育超越了成功...&219 该出手时就出手...&219 尊重孩子的习惯...&220 感受到爱并付出爱...&221 从本质上看得起孩子...&222 表扬太少了...&223 越小越好,永远不晚...&224 我要做好孩子...&224 第九节&&与孩子讲心里话...&225 永远相信自己是考第一的人...&225 快乐成长,享受苦难...&227 第三章&&&&&&&&&&&家长来信咨询分析...&228 关于孩子...&228 矛盾中的生存...&230 真正帮助孩子...&233 只要妈妈露笑脸...&236 做孩子最后的港湾...&239 孩子吃“软”不吃“硬”...&241 是谁造就孩子的双重人格...&242 第四章&&&&&&&&&&&赏识教育操作六大原则...&251 原则之一: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252 信任孩子...&252 学会自豪...&253 再谈学会崇拜...&254 原则之二: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255 尊重孩子...&255 学会倾听...&255 学会请教...&256 原则之三: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257 理解孩子...&257 学会感激...&257 学会陪伴...&257 原则之四: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258 激励孩子...&258 学会发掘...&258 学会分享...&259 原则之五: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260 宽容孩子...&260 学会反思...&261 学会等待...&261 原则之六: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262 提醒孩子...&262 学会批评...&263 学会分担...&263 后&&记...&264 & & 内容介绍 世间万物各不相同,孩子的问题亦是如此。许多家长在接触赏识教育后,改变了观点,反省了自我,但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又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就好像明明知道目的地在彼岸,却找不到横渡之舟。 本书精选了五年来大量的家访、咨询和家长来信中的典型事例,从具体个案的角度告诉家长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内容涉及孩子个性培养、不良行为纠正、亲子沟通、早期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长心态调整等方面。分析深入浅出,便于操作。 本书是《赏识你的孩子》一书的姊妹篇。 前言 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周弘老师踏出一条探索的足迹,赏识教育也结出丰硕的成果。从“周婷婷现象”,再延伸到健全儿童。它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促进了许多家庭的和谐。许多家长在接触赏识教育后发现:原来赏识教育是针对家长自身的,是一种心态的教育。其外在表现为对人、对事有积极的态度;&&内在素质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人格。 赏识教育操作方法似无似有。说它无,就好比俗话说的十娘九子,孩子各有天性,不能把教育婷婷的方法完全照搬到其它孩子身上,只有家长的心态调整到一定的水平时,方法才会自然地显露出来;说它有,是指从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总结出规律性的方法,让家长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加以发挥和灵活运用。 本书精选了近五年周弘老师大量的家访、咨询和家长来信资料中的典型事件,从中提炼、总结出一套具有赏识教育特色的操作方法。其特点:让家长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给家长和孩子以切实的帮助;&&突出实用性,书中的案例、问题和咨询全部来源于现实生活,都是切身的体会;具有科学性,结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的观点和内容,既有通俗性,又增加了深度。 比如,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在操作时分四个层面: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本书第一章赏识教育三字经;第二章赏识教育一百问;第三章家长来信咨询分析;第四章操作方法六大原则、十二个学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操作实践。其中第一章、第三章由郭永莉执笔,第二章、第四章由汪骏执笔。 本书是《赏识你的孩子》一书的姊妹篇,两本书形成赏识教育思想观点和操作方法的完整体系。 限于执笔水平,本书可能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家长和专家指正。 编者&& 第一章&赏识教育操作三字经 第一节&&塑造你的孩子——天才就在你身边 这是赏识教育最根本的、最需要的,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组三字经,说它是最根本的,因为它直接联系着教育的本质;说它是最需要的,因为这是每个无形生命应该具有的权利;说它是最难掌握的,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操作技巧,更是一种教育智慧。 应该说它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生命的成长便会充满考验。 创环境&&爱生命 (一) 教育孩子首要的原则是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就像农民种庄稼,要想长出好的庄稼,必须给它合适的土壤。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组成细胞,家庭也是孩子最初的生长环境。家庭这个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这种好坏的标准不是指物质生活的富裕与否,而是指精神生活。更多的时候,生活的质量是靠后者来支撑的。 家庭氛围是由全家人创造的。一个在家庭氛围充满了爱与笑声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心灵是舒展的,他的心境是乐观的。他必然是一个懂得自爱且会爱别人的人。相反,若家庭缺少爱的氛围,例如夫妻经常吵架,为一点小事就争执不休,对老人不孝敬,和邻居搞不好关系等,都会使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一个不懂得什么是爱的孩子,他的人生就会大打折扣。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打游戏机的孩子越来越多?仅仅是因为游戏机的吸引力大吗?那家庭呢?这个本该给孩子创造欢乐的场所都做了些什么呢? 放学回到家,写作业——看书——吃饭。宽松一点的可以看看电视,玩玩具。大多数家庭生活的内容到此为止。也许周末的时候一家人可以出去玩玩,那也是孩子多少次恳求的结果啊! 有多少家长肯多抽出一点时间来陪孩子玩玩呢?太少了!而独生子女的现状,又让这些孩子除了父母别无选择。 家庭生活的单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孩子把注意力转向外界,从游戏机中寻找快乐。 好在有一些家长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想方设法丰富家庭生活。有一个家庭把星期六定为“家庭日”。每到周六,全家人自编自导自演,组织一场文艺演出,有时排演小话剧,一人扮演一个角色,不分大小,抽签决定,爸爸也许成了“儿子”,儿子成了“妈妈”。演技可能很拙劣,但都很投入,至始至终,笑声不断,有时爸爸一个滑稽的动作,把儿子逗得肚子都笑痛;或是诗歌朗诵;或讲故事;或歌咏大赛……甚至连做饭、整理房间都成了比赛的项目。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一家人其乐融融,感情非常融洽。更让人高兴的是,为了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夺魁,儿子主动地看了许多书,知识面大为扩展;而其表演天才又延续到学校里,极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不断地赏识令孩子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还有一家在家里设了一个“心语信箱”,家里人谁有了烦恼或对谁有意见,都可写下来投到信箱里,周末的时候举行一个家庭会议,一项一项讨论,包括孩子学习上的小烦恼,大人工作中遇到的烦恼等。这样既关注了孩子心情的健康,也让孩子学会体谅家长的为难之处,知道生活的艰难,增加了孩子的责任感。有人会担心过早让孩子知道社会的阴暗面对孩子成长不利,我觉得关键不是他知不知道,而是父母在其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若父母能积极地去面对,让孩子早一点知道,反而更有利于其心智的成熟。 所谓天伦之乐,家长是很应该去好好经营一下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远比带他去”麦当劳”,买高档玩具或者参加什么学习班重要。 (二) 创造了好的环境,就像种庄稼有了好的土壤,基础是打好了,但茁壮成长还需要其它的条件,例如阳光、空气、水等。对于家长来说,在提供了好的家庭氛围之后,再给孩子怎样的成长养分呢? 这关系到一个问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是考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份高的收入,或者考上大学就是功成名就吗? 这些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韩愈的《师说》中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传道就包含一点:一个人一生的人生目标。 我们会对孩子说:努力,努力,再努力,为前程而奋斗。以前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是个性化时代,鼓励自我实现,利已的同时利他。 这些都对,但都恰恰遗忘了一点,就好像我们看到满天的星星却忘了天空一般。这“天空”便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做一个快乐的人。 许多有识之士都呼吁“教育的回归”,回归到“生命”上来。只有能直面生命,教育才会真正起到“传道”的作用。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一群朝圣者行走在赶往圣地的路上,长途跋涉,肩上的大包小包让他们一个个气喘吁吁。 在人群中,唯独一个背着自己的弟弟的小女孩神态自若,步履轻松。同行者很奇怪,问小女孩为什么你不累呢?& 小女孩微微一笑说:“你们背的是包袱,而我背的是生命啊!” 是啊,生命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鲜活的、灵动的。 在成人的世界里,常常会忘记了活着的目的,常常把一些最本质的东西遗忘了。印度思想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子合脚时,脚便被忘却了。事实上常常如此。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吃了无数的苦,流了无数的汗,终于,当他进入老年的时候,如愿以偿成了百万富翁。谁知一场意外将老年的百万富翁永远固定在豪华的床上,靠着氧气瓶苟延残喘着生活。有一天,阳光明媚。老富翁从开着的窗户看出去,不远处一个年轻的农民正在阳光里忙碌着,农民那一身健壮的肌肉仿佛是生命最自豪的宣言。老富翁不禁潸然泪下:我宁愿用我的万贯家财换取那一身的健壮啊。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当人们拥有一切,却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才觉得生命的珍贵,才会想起这一辈子亏待生命的地方太多了,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好好热爱自己的生命。 怎样让孩子做个会爱自己生命的人呢? 让孩子心灵不膨胀,不压抑,处于舒展状态,做个“人中人”。用一句话概括: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 好多家长困惑,孩子为什么对学习总是找不到感觉? 事实上孩子学习不好更多是心态出了问题。孩子在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个个是好孩子,家长对孩子的一切无条件地接纳,全身心地赏识,孩子对自己含糊不清的言语、摇摆不定的步伐也充满自信,那个时候,孩子是“人中人”。而一上学,这种感觉就被破坏了,不是变成“人上人”就是变成“人下人”,要么就变成“人外人”。这种非正常状态,使得孩子不是膨胀,就是压抑,心灵始终不得舒展。 什么叫“人下人”?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你好,我不好,活得太无聊。”现在“人下人”太普遍了。上学后,分数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第一名,但第一名只能有一个,于是,大多数的孩子不得不听这样一句话:人家是第一名,你为什么不是?父母定下的尺杆总是越升越高,孩子使出浑身解数,仍然够不着,因为尺杆在父母手里,父母掌握着抬升的权利,孩子在够不着的尺杆下,体味着“人下人”的痛楚。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回回考试第一名,但家长从没说过她一个“行”字,她在第一名上苦苦挣扎了十年。到了最后,在别人眼里她是那么优秀,而她却极度自卑,内心充满了恐惧,时时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不行”。 我常常想,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拿破仑的士兵即使是最后一名也相信自己是当将军的料,所以他的军队能勇往直前,征服欧洲大陆。而我们呢?在只认分数的前提下,在只有一个第一名的局限下,大多数人都只有在“你好,我不好”的状态下充满了压抑,内心痛苦不堪,甚至连第一名都战战兢兢,害怕墙倒众人推。 第二种状态是人上人,“我好,你不好,未来也不妙”。这是溺爱型家庭里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普遍效果,孩子从小都被尊奉成小皇帝,说一不二,自认为天下第一,这样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总以自我为中心,以人上人自居。 老是在两种状态之间交替的孩子会变成“人外人”。我在聋哑学校的时候,有个孩子,在学校里老实得不得了,受了欺负他也不吱一声,好像没有感觉一样。我知道这孩子肯定有问题,于是到他家去家访。他爸爸说,这孩子太奇怪了,一出校门,闹得天翻地覆,恶作剧层出不穷,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可一到学校又老老实实。究其原因,是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他们对孩子的耳聋,心里充满了愧疚,于是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一旦换了环境,孩子心里没了依靠,便把自己压抑成了人下人。肚子里装满了火药,回家自然要释放掉。还有一个孩子更有意思,他在家里面给父母吓得战战兢兢,魂都没了。在学校里却揪着同学往死里打,有时候连打的动作都和父母一模一样。他是把家里的火药放到学校来了。 还有一种打不过人家的怎么办呢?打不过也有发泄的办法,他虐待动物。 有个聋孩子,家在农村,妈妈为了能让孩子象正常人一样生活,逼着他学说话,讲不出来就狠狠地打。结果他家的羊遭了殃,毛差不多都被他拔光了。还有的孩子把家里养的小金鱼给活活捏死。极端的是自虐,一个初中的孩子,常常把自己的拳头在墙上击得血淋淋,他说,只有这样我心里才舒服。 这些孩子一会儿人上人,一会儿人下人,你想玻璃杯子,一会儿零上40°,一会儿零下40°,不炸才怪,更何况孩子幼小的心灵。于是,许多孩子必然就成了人外人。人外人的描绘是:我不好,你也不好,整个世界乱糟糟。人外人使得人心态扭曲了。这是我们教育的莫大的悲哀。 而赏识教育要提倡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呢? “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真美好”,一个人中人的环境。 这里有个故事:有一次在浙江做报告时,带去的资料被抢购一空,会后,一位家长找到我,说要买十套资料,亲戚、朋友、孩子的老师每人送一套。 她说:周校长,我一夜未睡好觉,思来想去,终于懂了。我们以前的教育,要不就认为天下只有自己的孩子好,别人家的孩子都不好,长大了孩子骄傲;要不就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好,就是自己的不好,长大了孩子自卑。赏识教育恰恰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说:对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才美好。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万物各成其美,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是如此。当我们每个人都从内心欣赏自己、欣赏别人,生命才会和谐。 在我创办的婷婷聋童幼儿园里,孩子们始终被灌输一个观念:孩子,你是最棒的,他也是最棒的,大家都是最棒的。孩子们相互之间用的最多的手势是大拇指,他们不仅赏识同伴,还赏识老师,赏识来看他们的叔叔阿姨。几乎每一个来幼儿园参观的人,都对孩子们这种快乐舒展的心境赞叹不已。更可贵的是孩子们相互之间的爱心。几天前,大班的一个小朋友生病住了院,其他的七个孩子商量好,每天派一个人去看望他。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文笔表达着对伙伴的爱:“今天下雨了,你的心情好吗?”“我们很想你,你想我们吗?”也只有自己快乐的孩子,才能带给别人快乐。 一个“人中人”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和谐的,他与周围的环境也是和谐的,他的人生也会顺得多。 (三) 研究室常常来一些满心悲凉的家长。他们或是充满了焦虑,或是濒临绝望,一脸忧戚地带着自己的孩子。而那个孩子总是目光麻木,没有了生命最初的那种闪闪发光、神采奕奕的光彩。 曾经问过许多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吗? 孩子们总是摇摇头,一脸暗淡。 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不是好孩子的背面便可能是坏孩子。坏孩子也想好,非常想好,但他们解脱不出来,以成绩来论英雄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们身上。孩子每每碰到那些不信任与焦虑的目光时,奋争的信心一点一点地消解了。“坏孩子”在老是不如人的氛围里逐渐地窒息。直到有一天,他麻木了,他对一切都无所谓了,对于他来说,活着就等于活着,生命的意义局限于琐碎的生涯。他活得很不快乐。 一句话,孩子不爱自己了,因为没有人教他。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本身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优劣是后人对生命的涂鸦。对生命信任、尊重、理解,对生命充满赏识,本来是每个生命都应享有的待遇,可是现实生涯中却有那么大的偏差。 应该说,在生命之初,当孩子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家长都是睿智的教育家,他们用充满赏识的心态,用爱的阳光抚慰着孩子,鼓励着孩子,孩子在欢乐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这种爱是三月里的春风,是饱含深情的甘露,而不是夏日的骄阳,不是酸雨。所以孩子茁壮成长了,像一个个小天使、小精灵。 孩子爱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父母对他的爱,对他充满赏识的爱。孩子在这种爱中充分地肯定自我,承认自我,他对自己的爱,是一份自信,也是一份合理的宽容。 创造一个赏识的环境,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因为,赏识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赏识也并不仅仅是语言的范畴,用一个孩子的话来说,赏识是藏在心里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爱,它是不随着分数、名次而波动的。赏识是孩子在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开进的动力。赏识就是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还坚信你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你得永永远远地为他骄傲,为他自豪。对于已经习惯了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的父母们来说,要真正做到对孩子赏识,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但每个家长都会去做的,因为对孩子的爱是永恒的,是无法更改的。家长重新捡回教育宝藏的过程是一个学走路的跌跌撞撞的过程,但当他终于有一天稳稳地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人间的天伦之乐会证明一切。 赏识孩子,除了赏识孩子的优点,还要接纳孩子的弱点,这样孩子才会学会同样的思维方式。杭州有个孩子,三岁多便识得几千汉字,上学之后,毫不费劲稳坐第一把交椅,且天文地理无所不通。这样一个孩子,最后落到差点不会笑的地步。只因为他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长得丑。 这实在是一种疏忽,家长在一味赏识孩子智力的时候,却疏忽了孩子的心态,疏忽了告诉孩子如何接纳自己的弱点。尤其是些无法更改的弱点,比如长相。对于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来说,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弥补长相上的缺陷,也许他也懂,可他想不通,于是他不快乐,而不快乐又会锈掉他的智慧。 创环境,爱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家长心态的调整。当家长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在实际生活中就很容易操作了。有位杭州的家长做得很好。她每天晚上临睡前,让女儿想四件值得自己感激的事。从老师的表扬到同学的帮助到所有人对她的爱与宽容,都成了女儿感激的对象。有一次,女儿的回答特别令她感动,女儿说,阳台上的花开了,很好看,我要感激它。这不是信仰上帝者的虔诚,而是一个小小生命对生活、对美的感悟。这位家长所做的,其实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心存感激时,那她决不会成为“人上人”,也不会成为“人下人”或“人外人”,她必然是一个爱自己,也爱他人的“人中人”。 创环境,爱生命,值得家长仔细把握。 如果说“创环境,爱生命”是构建大厦的地基的话,那“找感觉,尝甜头”便是钢筋与混凝土。“找感觉,尝甜头”是三字经中具有操作性质的最关键的一组。孩子能否找到他所需要的感觉,是一件事成败的关键。这组三字经将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要找感觉,找什么感觉,怎么样找感觉,现实中需要纠正做法,尝什么样的甜头,怎样尝甜头。 找感觉&&尝甜头 (一) 赏识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感觉是个很重要的心理体验,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质的感觉。一个人,没了感觉,也就意味着没了自信,没了追求,没了希望。每个人一出生便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那种生理上的弱小在心理上埋下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与不安全感,对这个世界有着一种深深的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便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那种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的感觉。这种让心灵有安全感觉的过程,也便是一个找到“我能行”的感觉的过程。 生命的脆弱决定了这一点,而尊重这种生命的规律又是每一个担负呵护生命成长者所必须做到的。 现在好多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家长百思不解,彻夜难眠。娃哈哈、脑黄金,该用的似乎都用上了,效果仿佛都是很微弱。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只有一条:孩子的感觉没有了,好孩子的感觉没了。我们老说孩子不好,他就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了。 做家长的,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解决的途径,关键是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黄蓓佳有一本书《我要做好孩子》,该书写出了孩子生命的呼唤:我要做好孩子。 独生子女时代,望子成龙的心情越聚越重,许多孩子便在其中丢失了好孩子的感觉。因此,每个孩子一旦找到好孩子的感觉,生命就会放光。 怎么样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呢?可以从孩子的优点入手,也可以更正孩子对于自己弱点的感觉。孩子胆子小,就给孩子找胆子大的感觉;孩子比较调皮,就给孩子找懂礼貌的感觉;孩子动作慢,就给孩子找快的感觉;孩子数学不好,就给孩子找数学的感觉。 举个例子。 有位家长带孩子来咨询。她说孩子是多动症,一天到晚动个不停。她勒令孩子坐在她旁边,过一分钟左右,就去看一下孩子,然后吩咐一声:“不要乱动啊!” 有趣的是每次她说完这句话后,孩子就开始动,翻抽屉,转椅子。于是她妈妈就无奈地叹一口气说:“就是这个样子,我都急死了。” 事实上这位母亲在反其道而行之,她明明希望孩子静一点,注意力却老是看到孩子动,看到还不算,还不停地提醒孩子你很好动。天长日久,这种观点便会沉淀在孩子脑海里,若再加上母亲情绪化的批评,再让孩子自己改正好动的毛病就比较难了。 我把道理讲给那位母亲听,她也觉得有道理。然后就问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呢? 我要求她五分钟内不要注意儿子,我们一直说话。有那么几分钟,我看到孩子在摆弄一个东西,专心致志。 我马上提高嗓门对她母亲说(保证孩子也能听到):“这孩子一点都不好动,他只是活泼一点,你看他现在多安静。” 孩子听到表扬他,扭过头来笑,我竖一个大拇指给他,他妈也趁机表扬了他两句。 奇迹出现了,从那一刻起,他大约有十来分钟一直安安静静的。 这就是正确的做法,淡化孩子的缺点,加强孩子的优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孩子安静的时候表扬他,孩子便找到静的感觉;若家长在孩子动的时候批评他,加深了孩子动的感觉,便破坏了孩子静的感觉。这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的原则适用于许多方面:比如孩子胆子小,孩子调皮、孩子不懂礼貌、孩子动作慢、孩子粗心……。 给孩子找感觉,有的时候是打破孩子对自己不好的感觉,把孩子从自我观点中解脱出来。有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由于阿姨常常说他笨,小小孩子,就有自卑感了。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我是不是很笨?” 妈妈很诧异,问他为什么这样想。 他小声说:“因为我属猪。” 看着儿子沮丧的小脸,妈妈又想笑又有点难过。她想了想,认真地对儿子说:“儿子,猪本来是不笨的,是人把它养笨的,猪除了吃,除了睡,没有别的事可干,所以才变笨的,可是你不同,你很乖,很勤奋,每天都要干许多大事:去幼儿园上学,跟阿姨学儿歌,学画画,回家听妈妈讲故事,还自己编故事,还懂得给妈妈倒水,你是最聪明的孩子!” “真的吗?”孩子破涕为笑,高兴地搂住妈妈脖子亲了又亲。 大人就好像孩子的守护神,时时要提防着孩子的感觉被破坏,有时候,仅仅提防是不够的,还要创造机会去加固这种感觉。 接触过一位家教很成功的家长。他的孩子上高中,文笔非常的好,所写文章经常见诸报纸刊物,在全国的竞赛中都获过奖。孩子今天的成就有父亲很大的功劳。 在孩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写一篇有关写景的文章,写完了拿给同样爱好写作的父亲看。父亲当时真的吃了一惊,孩子字里行间透露的灵气大出他的预料。 大大赏识了孩子一番之后,他找到一位在报社工作的朋友,那位朋友刚好负责这样一个版面。他把孩子的文章推荐给他,朋友看了也觉得很好,可以上报。于是孩子稚嫩的字体变成了铅体。 当父亲把印着铅字文章的报纸拿到孩子面前时,孩子先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后那种兴奋的表情让做父亲的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对文学的感觉就这样找到了。而后孩子一发而不可收,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架势。 这种主动的有目的地给孩子找感觉,也是塑造孩子的一个手段,就像我当初告诉女儿是海伦·凯勒转世一样,这样的找感觉其实也是开拓孩子的人生,是对孩子的一种最有益的帮助。其实,只要做家长的认定自己孩子是天才,便会从孩子身上发现越来越多天才的表现,有时候不妨小题大作,无限夸张,让自信的火焰在孩子心中燃烧起来,孩子便一步步找到天才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会找错着眼点,比如孩子看书不吃饭,有的家长首要的反应是不吃饭,搞坏了胃怎么办?到了吃饭的时间为什么不吃饭,这不是没有组织性、纪律性吗?总之帽子一大堆,没有一项是孩子喜欢戴的,活活把孩子的感觉给破坏了。 种种事实证明,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感觉的问题。 教育的奥秘就是为孩子找感觉,让他找好孩子的感觉,找学习的感觉。好孩子的感觉是根本,在好孩子的感觉上,他才能找到学习的感觉,就好比一棵树,它的主干有了病,怎么能枝繁叶茂? 可惜我们的家长不知道这一点,他们随时随地破坏着孩子的感觉,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孩子,却同时要求孩子学习要好,怎么可能呢? 家访过好多家庭,伴随着顿悟的家长,孩子们都发生了突变。当初孩子为什么感觉不好呢?因为孩子的心静不下来,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小的时候,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好,长大之后,都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好。有的家长训起孩子来,狠得不得了,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早知道生你这样,还不如养条狗。”全是这样的话。 孩子能无所谓吗? 孩子的心也会受伤,如果他觉得没人喜欢他,他自己就不会爱自己。一个孩子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他就会去找好孩子的感觉,去找行的感觉。 好孩子的感觉,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给孩子一个行的世界,孩子便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 (二) 尝甜头,是找感觉的延续。 尝什么甜头?成功的甜头。 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努力,才能成功。但我发现,孩子大多时候是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才去努力。其实毛主席曾经总结过一条斗争经验:从成功走向成功。不管怎么说,成功比失败更能给人前进的勇气。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从家长的欢呼声中得到的总是成功的感觉,于是几乎所有的只要不是生理上有问题的人都能说一口清晰的口语,都能迈出稳健的步伐。 一位学习成绩很差的孩子非常自卑,甚至连老师的鼓励都不能激起他心中的自信。有一天,自习课时,老师把他喊到办公室,神秘地对他说:“今天,你回家把第十三课的课文背一下,不要和其他人讲,就算我们俩之间的一个秘密好不好?”尽管他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答应了,回家认认真真把那篇课文背完了。 第二天,老师上课的时候宣布,跳过一篇课文,讲另一篇课文。那篇正是老师让那个孩子先背过的。 老师讲解了一会儿,然后对同学们说:“现在你们开始背这篇文章,十分钟之后我来检查。” 其他学生都着了慌,没想到老师会来这一招。 十分钟之后,老师来检查了。几乎没有一个能背完的,就连那些最优秀的学生都背得丢三拉四。老师意味深长地望了那孩子一眼。孩子站起来,朗朗地背了起来,非常流利。 同学们都惊呆了,纷纷露出钦佩的神情,而孩子在这种神情的包围下显出了从未有过的自豪与兴奋。 老师的计划成功了,尝到了甜头的孩子,重新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还有一位孩子胆子特别小,大人怎么讲都不管用。妈妈后来想了一个主意。 一天,妈妈说:“孩子,你知道世界上什么胆子最大吗?” 孩子想了想说:“熊。” 妈妈说:“对了,妈妈已经打听好了,某某地方有熊胆卖.人只要吃了它,胆子就会变得非常大,看,妈妈给你买了一个回来。” 孩子有点兴奋的看着妈妈把“熊胆”做熟了,然后很仔细的把它吃了下去,尽管他也没有吃出这“熊胆”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但总归觉得熊气多了。第二天早晨上学的时候,在校门口遇到看门的老大爷,第一次仗着胆子喊了一声爷爷好,老大爷笑咪咪地对他点点头,他高兴了一天,晚上回家和妈妈说熊胆真管用。 后来,当孩子又有胆小的表现时,妈妈就会暗示他,你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噢,他就会想到熊胆,然后咬咬牙就克服了。若干年后,已成为一个男子汉的他问起妈妈当初怎么搞到熊胆的,妈妈一笑说:“哪里是什么熊胆,不过是猪胆罢了。” 这是个比较典型的找感觉尝甜头的例子,孩子在一种假设下找到了胆子大的感觉,又从胆子大的感觉中尝到了甜头,就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给孩子尝成功甜头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个“窗户纸原理”,即家长尽可以摸,但点破的动作让孩子来完成,让孩子在其中找到一种英雄的感觉。 给孩子找感觉,尝甜头,孩子在顺境的时候需要,孩子遭受了挫折的时候更有必要,孩子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家长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找行的感觉,将孩子的人生支撑起来。若你拿一个苹果,让小孩子去够,孩子坐着的时候够不着,站起来依然够不着,这个时候孩子不是嚎啕大哭,就是兴趣索然,转身去玩别的。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发生,糟糕的是大人并不是以游戏的方式介入,那苹果也是无形的。当孩子够不着的时候,大人会生气,会焦虑,却忘记了把苹果降低一点。 “跳一跳,够得着”是赏识教育中很重要的操作原则,当孩子够得着的时候,他的信心倍增,他就会从成功走向成功。 跳一跳&&够得着 一个为孩子打游戏机问题而焦头烂额的家长到研究室来咨询,谈了近两个小时,觉得开窍了,充满信心地回家去了。 谁知一周之后又打电话过来,电话里传来绝望而疲惫的语气:“完了,他又去打游戏机了。” 问她打了几次,她说一次。 “以前每周打几次?” “以前?以前几乎天天去。” “那不对了吗,以前天天去,现在一周只去一次,这不是巨大的进步吗?” “啊……”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给孩子找感觉的过程中,家长常常会犯这样的毛病,就是给孩子定的尺杆太高。用一个原理来形象地说明,就好比孩子在够苹果,苹果的高度要让孩子跳一跳,就够得着,否则孩子老摘不到苹果,最终也没心情再跳。这样一来,孩子甜头没尝到,成功的感觉没有找到,失败的感觉却在加深。结果孩子灰心,大人绝望,自找苦吃。 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最好以孩子的感受为主。 张家港一个孩子,小学三年级,非常可爱,可就是不适应学校生活,三年级结束时,她便再也不肯到学校去了。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便想让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 可怎么教,心里却犯了愁。孩子对课本的情感闸门完全关闭了,一看到书就什么感觉都没了。 父母带着她特意到南京来咨询。 咨询的结果是:无论如何,要给孩子最大的赏识,要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至于读书问题,把尺杆降低,让孩子自己定。 于是父母把孩子带到书店,孩子的选择令父母哭笑不得。 她选取的是一本彩印的看图识字,第一面画了一只胖胖的玉米,下边写着“玉米”两个大字。 书带回家,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孩子的舅妈刚刚怀胎十月生下一个小宝宝,周末来做客,看到看图识字书,高兴地说:“唉呀,姐姐,这是你替我们家宝宝买的书?” 哭笑不得归哭笑不得,但孩子的“审书”标准他们还是接受了,全当是一场赌注吧。 第二次带孩子到书店。 孩子轻车熟路直奔柜台。 妈妈等着她选一本看图识字。 孩子送到面前的书,让妈妈大吃一惊,一套连环画式的红楼梦。 看图识字?红楼梦? 妈妈不敢确定地问女儿:“是它吗?” 女儿点点头:“对呀!” 那一刻,她真想抱着女儿跳起来。 孩子在够得着的前提下找到了阅读的感觉,识字的感觉,在这种成功的感觉下她充满了在文字的世界里行走的兴趣。 其实,当家长明白了跳一跳,够得着的重要性之后,做起来是很得心应手的。 南京有一位家长,在决心对孩子运用赏识教育后不久,女儿便带着十八分的考卷来考验她了。女儿拿出来时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妈妈会不会旧病复发,揍自己一顿。 哪知妈妈说:“很好啊!说明我的女儿已经学到了十八分的知识。下一次,肯定会超过十八分。告诉妈妈,比你前一名的考了多少分?” 女儿说:“二十分,比我多二分。” “好,咱们不怕,就追他。” 妈妈出乎意料的够朋友让女儿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况且这两分的差距,实在是小菜一碟,女儿心理上先够着了妈妈定下的尺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结果呢?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女儿得了八十六分。 真庆幸她当初没有让女儿去追那个八十六分的同学,那样的话女儿也许只能得到二十分。 跳一跳,够得着既是针对孩子的,有时也是针对家长自己的,即家长预期自己教育效果的时候不要给自己的尺杆定得太高,特别是亲子关系长期处于不沟通状态、极不和谐的家庭内。父母在伤心绝望之余了解了赏识教育,一激动回去活学活用,谁知给自己定得尺杆太高,孩子无动于衷的表情击碎了他们满腔的温情。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前提下,父母绝望了,焦虑了,以为一切都不管用了。殊不知,孩子无动于衷的其实只是表情,就好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父母若把这跳一跳的期间多分隔几段,便不至于满心失落了。跳一跳,够得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父母对孩子运用多了,孩子在对别人,对自己的时候也会耳濡目染,受益一生。 好多家长感到很无奈,孩子的一些毛病提醒了再提醒,却总是改不掉,自己累,孩子也累。事实上家长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孩子以前做作业慢,好不容易有一天写快了,家长看到的却是孩子字迹潦草的毛病。一顿批评,把孩子的气又泄了。于是家长做得只能是无用功,甚至负功。 苦恼的家长,不妨看看这组“太好了,你真棒”的三字经。 太好了&&你真棒 十年前,我教女儿的时候,了解到美国有一种自然教学法。只有一句话: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不管任何孩子,只要他愿意干某件事,家长、老师永恒的态度就是太好了,然后才是除了不对的地方。 为什么一个“太好了”对孩子那么重要,因为孩子的内心世界很脆弱,包括那些翘尾巴的孩子,翘尾巴本身就是脆弱的一种表现。家长一句“太好了”,等于给孩子吃了一颗定心丸,情感闸门就打开了,这时再提“除了不对的地方”就奏效了。 生命在一种成长的状态,太好了,还能更好。万物都在每一天迎接着阳光,开始着新的生命。 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一个永恒的宗旨就是太好了。 可惜后来,孩子大了,上学了,我们的老师、家长便把一切都搞反了。我们老是怕孩子翘尾巴,从不怕孩子自卑,而自信才是孩子无形生命的根。很多家长是这样和孩子讲话的:“儿子,妈妈承认,优点你还是有一点的,但是……” “但是”之后,全是缺点,像介绍系列产品似的,滔滔不绝。整句话的潜台词是:太糟了,只有一点点对的地方。孩子一听这话,情感闸门全关闭了,像小乌龟一样,头一缩,刀枪不人。有一次,我到婷婷聋童幼儿园去,孩子们都涌上来,摸头的摸头,亲脸的亲脸,五岁的刘娟娟拉着我去看她写数学题。她刚刚学会的。 她在地上很快写下“3-2=”,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毫不犹豫地写下个“5”字。她很得意地等着我赏识。 我说:“太好了,不就是把‘+’号写成了‘-’号嘛!”然后帮她把“-”号改成“+”号。那小脸专注的神情,我想永远都不会忘记“3+2”等于5了。 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对农民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很喜欢画画,当儿子第一次把自己画的作品拿给父母看时,他们欣喜地说:“太好了,儿子,这是你画的?”然后拿着儿子的画给邻居、亲戚们看。儿子倍受鼓舞,十几年后,成了一代名画家。 我小的时候很调皮,为此没少挨母亲骂。调皮的孩子也需要赏识,需要大人夸“太好了”。那时我妈常指责我的一件事是我把客厅里的桌子搞得乱七八糟。于是,有一天,我特意早早地赶回家,把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用水抹了一遍,然后怀着满心喜悦等着妈妈回来。 谁知妈妈一进门,冲着我就是一句:“怎么满地都是水?”我小声嘟囔了一句:“我抹桌子了。”想把母亲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但她依然不依不饶指责我洒了满地水。 我终于不满了:“你怎么看不到我把桌子弄得很整齐?” 我妈说了一句让我噎了一生的话:“本来就该如此!” 这就是家长与家长的区别。 我总结了一下: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家长,一种是孩子一看到你,就浑身没了劲;一种是孩子一看到你,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好像大地之子匍匐在大地之上。 家长都给孩子打气,前一种打的是二氧化碳,越打越沉重,越打越窒息;后一种打的是氢气,越打越轻盈,越打越充实,自信心便升了起来。 给孩子打二氧化碳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得话是“你完了”“你真笨”,给孩子打氢气的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是“太好了”“你真棒”。 一句太好了,一句你真棒,孩子从家长这里得到的是赏识,是肯定,是继续前进的动力。习惯于对孩子说“太好了,你真棒”的家长是孩子前进的力量之源,是孩子需要休息时的心灵港湾,不管在外边遇到了多大的挫折,都会想起家里有一座大山。于是孩子才会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往直前,开拓自己的未来。 大拇指代表着欣赏、友爱、钦佩。在女儿看来,大拇指便是“太好了,你真棒”的象征。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告诉孩子“太好了,你真棒”,很容易,在阴雨绵绵的日子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却尤为重要。 任何时候都让孩子知道“太好了”,不管是顺利还是不顺利,然后再让他明白“你真棒”,能够更好地战胜一切。 “好消息、好心情”是很具操作意义的一组三字经。当家长能时时告诉孩子“好消息”时,孩子将来就会有一个光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幸福的感受能力就强;当家长能把关注孩子是否有个“好心情”而非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时,教育便是很容易成功的事了。 好消息&&好心情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孩子快乐地成长。孩子快不快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心态。有一句话:温饱之下,快不快乐只是一念之差。若家长是一个快乐的人,他才会把快乐教给孩子。 怎样把快乐教给孩子?赏识教育认为六个字:好消息,好心情。 好消息是打开情感闸门的金钥匙,是进入心灵的最佳途径。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每天一个好消息与每天一个坏消息,不管这个消息大小,生命的状态就不一样了。 我在教女儿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见了女儿,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种瓜得瓜,若干年后,长大了的女儿对我说:“爸爸,我发现你的教育很特别,任何事情都让我从好的、积极的方面想,有的家长却恰恰相反,总是让孩子看到阴暗面,将来是很难幸福的。” 有人担心,生活中能找到那么多好消息吗? 能!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是缺少好消息,而是缺少发现好消息的心灵。大多时候是我们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到。 好消息无所不在。 天晴是好消息,因为阳光明媚;下雨是好消息,因为雨天能让人沉思;刮风是好消息,因为风能吹走人的愁绪。柳树发芽是好消息,小草冒头是好消息,花开是好消息,月升月落都是好消息……一切都是好消息,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而这种恩赐有一份属于孩子。 大自然是慷慨的,充满了好消息;社会也不是苛刻的,真善美依然存在。关键是如何看待一件事。 生活中也有许多优秀的家长,尽管家境贫寒,生活充满考验,但他们始终对生活存满了热爱。衣服不新没关系,只要干净,饭菜不可口没关系,只要笑着面对。他们无声地向儿女传递着“活着就是好消息”这一信息,用自己的坚强乐观为儿女挡住了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有的家长却恰恰相反,就像以前的哭婆,动辄就报怨整个世界,怨天尤人,孩子从小脑子里装的就全是坏消息。在孩子的眼睛里这个世界一片黑暗,他的心灵之窗也就关闭了,生命也就暗淡了。 好消息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整个世界,对人生始终报一种感恩的心态,那样他就会学会在日常繁琐的生活中寻找点滴的光芒,学会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享受没有阳光的时刻。 “好消息”让孩子的心情在一种得到中升华了,而现代人常常要犯的一个毛病便恰恰是失落。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却愈来愈失落,愈来愈找不到感觉,不知道幸福的滋味。 家长这种失落的感觉会折射到教育孩子的行动中来。 有这样两幅场景。 “你看你,要什么有什么,就差没上天给你摘月亮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看着一脸不如意的孩子,家长气愤地说。 “儿子啊儿子,你快要成我的老子了。我一天忙到晚,还不是为了你,我图个什么呀!”面对“不争气”的儿子,家长伤心地说。 孩子从家长的语气里,感觉到父母的抱怨、痛苦,孩子会觉得,父母因为有了自己而失去了许多,得到的却是不幸福。孩子也许因此会陷入到一种自责中去,一个自责的人是不会快乐的。而一个人若不快乐,就会缺乏斗志。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就好比手心手背,怎么说都没错,关键是自己如何看待。一个人如果想不快乐,理由能多得让你喘不过气,若想快乐,其实也很容易,只要多告诉自己一些好消息。做家长的,只有自己能把握快乐了,他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孩子“好消息”。 培养孩子的快乐感觉,除了告诉孩子“好消息”,从外部给孩子快乐感,还要注意疏通孩子内心,即关注孩子的心情是不是“好心情”。 好多家长在认识上有个误区,以为小孩子不会有什么心事,吃饱了,穿暖了,玩玩闹闹,哪还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错!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很感人,九岁的小主人公很不幸,从小就双耳全聋。七岁那年,深爱他的妈妈因病去世了。一年之后,爸爸给他娶了新妈妈。又过了一年,新妈妈就要给他生小弟弟或小妹妹了。 有一天,他去给新妈妈买苹果,遇到一个朋友对他说:“你妈妈要是生个女孩还好,要是生个男孩,你就全完了。” 为了形象说明,他的朋友从苹果摊上拿起一个好苹果,一个坏苹果,在他面前比划了一下,随手扔掉了坏苹果。 孩子的眼里霎时存满了眼泪。 小主人公回到家里,目光追随着父亲,希望他能告诉自己:不管生的是弟弟还是妹妹,他永远是他最亲爱的孩子。 可惜这位父亲并没有感到儿子心里的恐慌。雪上加霜,为了筹买房子的钱,父亲偷偷卖了他珍藏的妈妈留给他的邮票。 孩子伤心欲绝。那天晚上他的新妈妈分娩了。当他从病房的窗户里看到那个新生的孩子是个男孩时,孩子狂奔出医院。 天快亮时,心急如焚的父亲和邻居在孩子母亲的墓碑前找到了孩子。 邻居的叔叔对孩子说:“回家去吧,孩子。爸爸很担心你。” 可是孩子哽咽地说:“不,爸爸除了管我吃,管我睡,他根本不懂我。” 孩子是有心事的。 我发现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孩子的心情是否舒展,当孩子的心情舒展时,他就能快乐而轻松地飞,否则他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如果哪一天,表扬了哪个孩子,一整天,这个孩子的学习情绪都会很高涨,认真写作业,举手回答问题,脱胎换骨了一般。原因就在于那一天孩子的心灵是快乐的、舒展的。 好多家长都为孩子不肯认认真真写作业而头痛,一个小时的作业能磨三个小时。除去作业的枯燥外,孩子没有好的心情也是原因之一。我教女儿的时候,女儿放学回来,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心情好不好?感觉怎么样? 一旦她心情不好,就让她说给我听,开导她,帮她把不快化解掉,然后讲个笑话或故事,让女儿能保持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而现在好多家长,下班回家,见了孩子第一面,最关心的是:作业做完了没有?什么还没做。那还不快去做!这么大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玩、玩……根本就不管孩子学习了一天,很累,很需要轻松一下。 一番话,便将孩子想向家长倾诉的心门关闭了。是家长不懂得表达感情吗?事实上好多家长都没意识到,这种不含感情色彩的问讯,恰恰在消解孩子的幸福感,让孩子觉得家长并不关心自己。 关注孩子的心情,孩子才会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愿意和你分享欢乐,让你分担他的忧愁。每个人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天眼,家长就应该用自己的天眼来看孩子的无形生命。孩子的无形生命舒展了,他才能做人中人,不压抑也不膨胀。 关注孩子的心情,家长才能给孩子真正朋友的感觉,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家长给孩子的爱才能永不衰竭,成为孩子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成为孩子心灵的永久归属。 好消息,好心情,对于教会孩子快乐而言,一个是外因,一个是内因,二者兼备,则快乐可得了。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作为祖训,在中国的家庭里渊源流长。时代在进步,个性自由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呼声,“打”,这一简单易行的教育手法还能否奏效?而打与惩罚是否属于同一概念?做家长的是否意识到自已经常运用的一些“无形暴力”? “我爱你,我恨你”这组三字经将回答这些问题。 我爱你&&我恨你 新疆乌鲁木齐教委就孩子家庭教育上的问题在学生中间作了个民意测验。 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问的:当父母打你的时候,你心里想什么: A.改B.怕C.恨 他们当时想,若有50%的孩子在父母打自己的时候,心里想“我再也不犯了,一定改”,那么“打”这一教育手法就不应该废除。 民意测验的结果,800份试卷,选“改”这一项的是零。40%的孩子想到的是“怕”,60%的孩子想到的是“恨”。 我也曾问过许多孩子这个问题,有的孩子说他在挨打的时候想将来长大了,打的第一个人就是父母;有的孩子认为有这样的父母是一种耻辱;有的孩子在心里发誓,将来有孩子一定不打他。 “打”在这个时代里,无疑是难以立足了。 打孩子简单,打的后果却是沉重的,关系到一个孩子日后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我们培养孩子,到底是让他心里充满爱,还是充满恨呢?一个内心里充满爱的孩子,他对这个世界发出的都是充满爱的呼唤,反之,则是对世界的仇视。 一个从小被灌输爱的孩子,一个对世界发出爱的呼唤的孩子,这个世界对他也是宽容的,孩子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反之,一个从小挨打的孩子,一个心里充满了仇恨的孩子,必然更苛刻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他感受到的必然是冰冷的现实,因为他的内心便是冰冷的,生存必然艰巨。 “打”这一手段甚至会遗传。 有位从小挨打长大的孩子,在他十八岁那年,和父亲大吵一顿之后一挥手,竟打了父亲。父子俩都惊呆了。历史终于错位了。儿子心里开始内疚,没想到自己真的会动手打父亲,看着父亲苍白的脸,他告诫自己决不能有第二次。 但事情一旦开头,便如潘多拉的魔盒,难以合上了。 几乎每一次和父亲的争执,他都动了拳头。渐渐他从父亲的目光中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一次又一次后悔,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父亲最终告世了,他心中的结便梗在那,让他痛苦不已。 后来,他去找了心理医生,医生告诉他:你从小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便是“打”,无意之中竟成了一种本能。 接触过一位家长,从小挨打,对家长打孩子深恶痛绝,发誓将来绝不打孩子。后来有了女儿,没上学之前,果然一个手指头都不碰,好景不长,一上学,矛盾冲突就多了起来,潜伏在内心深处的教育基因便突显出来。打到最后,父女俩势不两立,十四岁的女孩两次离家出走。 还有一位家长更特殊。小时候在农村,经常挨父亲打。后来参了军,回过头来反思:幸亏父亲当时的打,否则不可能有今天。 他这一反思不要紧,他的儿子可倒了霉。从小就军事化训练,一岁会含奶嘴,掉了,“叭”,一个巴掌就过去了。犯了错,关在门外罚站;要进父母房间,必须先喊“报告”。 打到最后,孩子的眼泪已经干了,流不出来了。 恶性循环,孩子把家里受的压抑装的炸药发泄到了学校里,老师同学都对其头痛、厌恶不已,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到最后,他死都不肯上学了。 父亲还想用拳头解决问题。但打过之后,儿子给了他一张纸条:爸爸,我再也忍受不了你了。 父亲颓然倒在沙发上,彻底宣布了自己家教的失败。 就像农民种庄稼,庄稼长势不好的时候,农民从不敢贸然拔掉,孩子在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家长从不敢打孩子,因为怕孩子永远都学不会走路,永远都不能开口说话。 为什么长大了就敢打呢?两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也就是传统观点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于是使劲地打,唯恐打不到位。有的家长把孩子吊起来打,有的家长把棍子都打断了。打到最后,不是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孩子一样眼泪都流不出来了,就是把孩子打成了“英雄志士”。 到底有没有打成功的? 也有。所谓千里不担一根苗,盐碱地上种庄稼,总会有那么一两根生命力强的冒出来。可悲的是,大家往往只看到了这长出来的一根苗,大肆宣扬,却忘了长不出来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根苗。 还有一个原因,在家长看来,打孩子没有什么后遗症,长大后还是白白胖胖,事实上,他们拔掉的是孩子无形生命的根,上文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厌学的孩子已说明了这个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不要命地打孩子。 有位家长说:“不能打孩子的道理也懂,但有的时候根本没时间讲道理,或者情形特殊,忍不住就打了,也只是想惩罚他一下。” 惩罚是需要的,但惩罚和打是有区别的。 孩子天生有一种逆反心理,他的独立意识让他在面临大人的命令时说“不”,我们要尽量让孩子表达自己的“不”,让他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但是这个限度怎样掌握,那就得借助于惩罚。 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你把他带到室外,划个圈,告诉他待着不要出来。过一会儿,孩子的小腿就会在线上跷呀跷,这个时候,家长只要一笑,保证他就冲出来了,而且以后再也别想把他圈进去。 这个时候就需要惩罚。惩罚的原则是要法治,不要人治,法治就是你不能越圈,这是规定,犯了就要处罚,心静如水,面带微笑,下手要重,让孩子记住,这不能碰,对事不对人,不伤孩子的自尊。 人治是什么呢?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依自己的情绪,心情好的时候,跑到圈外也没关系,心情不好则小腿在线上跷一下也不行。结果在孩子内心里根本没有规则这样的意识,只有父母变化不定的脸孔。 一言以蔽之:法治是处罚,人治是“打”。二者之间的界限,详细参看“豆腐嘴,刀子心”那组三字经。 惩罚孩子关键是不伤孩子自尊,也就是说要对事不对人。 比如说小男孩调皮,老是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 妈妈批评他:你看你老是这个样子,你真是让我伤心透顶了,我工作累了一天,你能不能省点心! 这是许多家长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一批评就“对人不对事”,用“老是”“总是”等字样把孩子“批倒在地”,把矛头直接指到孩子的品性上,加重孩子心中的罪恶感。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了,自己不是好孩子了。家长并没有把真正生气的原因表达出来。 她本来可以这样说:“你看,孩子,你今天又把衣服弄脏了,妈妈很生气,希望你下次不要这样。” 孩子就会明白,妈妈生气了,因为我弄脏了衣服,这件事我做错了,而不会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孩子。 这也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许多家长的“无形暴力”--语言对孩子的伤害。 有些家长很文明,坚决不打孩子,不满的情绪总会有的,怎么发泄?通过语言。 有些很直露:你笨死了!你完蛋了!你真给我丢脸!有些很含蓄:做一个人应该……应该……否则……否则……总之一个共同的潜台词:孩子,我不相信你,你不行,你要努力。孩子的自信被肢解得一塌糊涂。 凡此种种,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爱,要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爱,而不是充满恨。 没有人会怀疑学会坚持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能坚持到底的人,决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会侧重于开发孩子的智力,狠抓孩子的学习,却忘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前者与后者,好比一个是电瓶,一个是发电机。 “再坚持,过极点”对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再坚持&&过极点 这个世界上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其中有个重要的因素,我把它归纳成六个字:再坚持,过极点。 经常跑步、游泳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当到达某个程度,那一刻你疲惫得无以复加,但依然坚持下来的时候,豁然便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那一刻便是你的体能在过极点,过了这一点,你便进入了另一个境界,战胜了自我。 遗憾的是好多人都坚持不下来,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大多数人都在九十的时候,甚至最后一步的时候退却了,而人与人的差异,其实只有这一步。或者柳暗花明,或者永远被困在山穷水尽之间。 其实做人好比爬山,爬一座看不见的山,有的时候总是在快爬到顶峰的时候,放弃了去爬另一座山,一而再,再而三,一生碌碌无为。 记得我在当兵的时候,曾经在一次文艺晚会上演了一出哑剧《双簧》,大意是一个年轻人,十八岁的时候想做画家,二十八岁的时候想做作家,三十八岁的时候想做军事家……等到八十八岁的时候,再也无梦可做了。 记得当时演完了哑剧,心里很是难受,心想自己将来这一生可千万不能轻易放弃什么。那时候我正是十八岁。谁知十年后,上天便让聋障的女儿来考验我的毅力了。从风雨中四处求医到把女儿送入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到今天把赏识教育分享给天下的父母和孩子,我是经历了无数次的超越。能让我放弃的时刻真的太多了,但好在咬咬牙都挺过来了。 一个人能否坚持下去,背后有没有动力是很关键的,比如我对女儿的教育,是因为我强烈地希望我的孩子也像正常人一样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许多农村的孩子能十年寒窗苦,不用父母费一点心血,顺利进入高等学府,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欲望,一种进入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实现自我的欲望。 城市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幸的,过分充裕的物质文明挤兑了他们奋斗的原始动力。父母若不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另一种动力,而一切都代之以包办代替,那这个孩子很容易成为一个经常放弃的人,因为他不曾亲自体验过坚持的重要性。 如何让孩子能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并帮助孩子坚持下去,过了极点,是个需要研究的问题。现以小提琴热为例分析一下。 作为一种时尚,小提琴热、钢琴热以及其它热浪席卷了城市的不少家庭,也因此,衍生了许多家教问题。当孩子最终也把小提琴、钢琴看成学习一样的负担时,家长便面临了一个问题:到底该怎么办? 大多数的结局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不学就不学吧,放弃。放弃了的孩子若干年后看到了同伴的成功之后,心中必然会怅然若失,如果其间还伴有父母的报怨,那是极为糟糕的;一种是被动地坚持,父母的权威压着,不学不行,一定要过级,一定要出人头地,不练,就打,非得逼个名次出来不可。也许若干年后会成功,但这种成功是饱含痛苦的,颇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当年傅雷在楼上一旦听不到儿子弹琴的声音,冲下来就扯着儿子的头发往琴上撞,多年后成功的傅聪每每做梦都要从梦中哭醒。这种成功的代价未免太沉重。 真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坚持,但不是被迫地坚持,而是引导孩子,激励孩子坚持下去。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地给孩子信心,始终以关注孩子心情为中心,而不是过不过级的功利性目的。 这是一个人格塑造的过程。能否坚持下去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过级,而是影响到孩子人生道路的一种选择。许多成功与失败的差异,就在于能否再坚持一下。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极点,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过了这极点,无限风光便在眼前了。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极点在何时何地是没有人能预测的,所以许许多多的人在面临困境时退却了,妥协了,也就永远失去了相遇极点的时机。 坚持的背后,必然是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也许是一次又一次得不到承认,也许是一次又一次面对别人的冷面孔,也许是在严寒和酷暑的日子里奔波,总之目标就在前边,距离还有多远,却无从知道。超越了自己,坚持下来了,过了极点,那得到的不仅仅是你期许的成功,还有精神上无与伦比的升华。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战胜自己。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小的时侯,胆子非常小。有一回和弟弟出去,遇上几个无赖挑衅,弟弟被打得头破血流,他躲在一边吓得浑身血液都不流了,但就是不敢冲上去。这件事成了他心中的一个结。为了解开他心中的结,父亲带着他参加了一个跳火圈的活动,一开始,看着熊熊的火焰,他拼命地往后退,恐惧感占据了心头。最后是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之下,终于跳过了火圈,战胜了心中的恐惧,从此才摆脱了胆小的束缚。 懒惰与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潜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许多时候操纵人们的行为。而每当你超越他、战胜他一次,它对你的控制就会少一分。坚持的道理就在其中。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从小培养他能坚持的品性,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拉小提琴,还是弹钢琴,都只是一个手段而已。当孩子的潜意识已经具备了“坚持,再坚持”这一能量的时候,他的一生必然是辉煌的,做家长的就等于给了孩子一个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爱迪生为什么能成功?九百九十九次失败后再坚持。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为什么能成功?九百九十九次跌跤后,继续爬起来。当年,我教女儿的时侯,时间安排是非常紧凑的,没有浪费的余地,尤其是教女儿正音的时候,一个“哥哥”的“哥”练了三年。假如当初放弃了,不坚持了,就没有今天双耳全聋却口齿清晰的女儿,就没有中国第一个少年聋人大学生。 现在独生子女的问题仿佛特别多,上课不能注意听讲,课后不能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积极,不主动。排除掉应试教育的弊端,孩子缺乏坚持精神也是原因之一,家长在生活中的太多包办滋养了孩子的惰性,反过来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勤奋,显然是矛盾的。什么问题都是一个系统,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是无数次重复的结果。比如日常的一些行为习惯,洗脸、刷牙、洗脚等,对于大人来说,很容易完成,孩子就不同了,他的做事原则是好玩,一件事做过了他觉得不好玩了,就不肯再做了。这时候家长就得想办法让孩子坚持下去,让行为成为习惯。有位母亲做得很好。她采取和孩子比赛的方法,孩子的参赛项目是洗脸、刷牙、穿衣、洗脚,妈妈的参赛项目是早晨跑步、晚上健身、坚持写日记、认真学习、不发脾气,谁做到了谁就得到小红花。结果孩子的情绪空前地高涨。一个月后,孩子不洗脚不肯睡觉。 坚持就是胜利,这不是大道理。对于家长来说,培养孩子坚持精神的关键是坚持的过程所用的手段是逼迫的,还是赏识的,即使两者都到达了极点,意义也是天壤之别。 因此,对于再坚持,过极点这一操作原则来说,赏识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再坚持,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不要选错了方向,否则只能是南辕北辙,好在许多标准都客观存在。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家长最最关注的问题。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的时候,家长往往会责怒于孩子,认为孩子不够自觉不够主动,于是就引发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但事实上,当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的时候,往往不是孩子不想学好,而是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学好。家长首先应该理解孩子的苦衷,然后是技术操作上的问题。关于这一点,赏识教育提出“大步退,大步进”的操作三字经,主要是引发孩子对语文和数学的兴趣。 大步退&&大步进 有一首诗很有哲理:手把青秧插满天,低头便见水中田。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而人类在认识上往往有个误区:好像总认为前进是真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换个角度,若从辩证的角度来说,退也是进。这个世界本来是一分为二的:一个是前进的世界,还有一个是倒退的世界,而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等。 毛泽东一言以概之: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他把它用到军事上去了。 世间万物都是相同的。后来我发现这一道理也可以用在教育上,用在提高孩子学习兴趣上。这里边有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家长来信。这位做老师的妈妈在信中描述了他儿子的一些情况: 小的时候很聪明,很活泼,在幼儿园的时候表现非常优秀,被老师誉为故事大王,还特别好问,最喜欢问妈妈“天为什么蓝?”“树为什么比小草高?”“小鸡为什么长毛?”这些充满了童趣却又不简单的问题。 天天问,天天问,问得妈妈有一天吃不消了:“儿子啊,你问得太好了,太妙了,问得妈妈都受不了。但是孩子你不要怕,等你长大了,可以到一个叫学校的地方去,那里是知识的海洋,可以解决你各种各样的问题。” 孩子自然很高兴,天天掰着手指头算呀算。 终于有一天可以去上学了,孩子那一天那种兴奋的表情做妈妈的一辈子也忘不掉;而三个月后孩子那种对学习厌恶的表情她依然忘不掉,孩子说学校不好玩,学校要背着手老老实实地坐着,学校要写一大堆的作业,学校…… 当然,作妈妈的在劝学无效之后打了他,怎能如此没出息,没上几天学就厌学。 但学习成绩总之是午后的太阳,逐渐下落。60分是高水平,一般成绩总维持在十几二十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看不起,家长的责骂。 最后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学了,我想跳楼。” 一语惊醒梦中人,那时孩子才上三年级。 无助的母亲写了这封信,请求我去她家家访,救救她的孩子。 尽管我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见到那个孩子时我还是吓了一跳。 妈妈介绍说:“这是周校长。”他便走过来,很标准地鞠了一个90度的躬,很少见一个孩子对老师如此尊敬。眼神里露出来的那种神情,充满了自卑、期盼、不信任,很复杂。妈妈无奈地说:“他见谁都这个样子,见谁都一副奴才相。” 这个孩子自卑到了极点。 对孩子,首要的是心理疏导,鼓起他对自己的信心来。 这里要插一下,许多来研究室咨询的家长都把目光落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事实上学习问题只是表层现象,深层次的是孩子内心深处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就好比一棵树,树干已经枯死了,自然不可能枝繁叶茂。 南京有个孩子家教比较复杂,一家几口人,分成了三派,奶奶是溺爱派,平时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三年级连鞋带都不会系,放学后不准下楼玩,因为楼下是菜场,结果孩子和外界打交道的机会极少,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几乎为零,平时学校发生了什么,受同学欺负了都不敢向老师说。 而妈妈是温柔派,对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也不填鸭了,直接告诉答案,结果养成了孩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妈妈不在不想写作业。以爸爸姑姑为主的是强权派,如不听话,先骂一顿,学习不好,不自觉,就把你当特务对待,死盯着,连上厕所都要派个人,防止孩子在厕所里玩水,弄虚作假,电视是更不许看了。结果这孩子没人盯着,就不知学习,考试的时候老师站在旁边就写,老师不在就不写,每次稳坐最后一名宝座。 糟糕的家教最终导致孩子对学习兴趣的丧失。 所以这个孩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他的自信心。 在家里爸爸最常骂他的话是:“你笨死了,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儿子”,在学校里又被老师同学看不起。 这个时候要培养他的自信要给他找感觉,不能从学习上入手,因为学习对他来说,是一块心病,是心中的痛。要避开这个痛点,从生活上着手,而且这也是孩子需要增加的锻炼。他们家采取的手段是早晨帮家人拿来牛奶,晚上买小菜,而后付点小费的打工制。一个月下来,效果甚好。然后才开始解决学习问题。 回到前面家访的孩子的身上来。我把孩子心理疏导工作完成之后,他妈妈就请教,如何让孩子学习进步,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告诉她:“数学上大踏步前进,然后大踏步后退,语文上大踏步后退,然后大踏步前进。” 她不太理解。 我先从数学上解释。 孩子对数学为什么不感兴趣?因为理解力跟不上,想起经受的一次又一次打击,使得他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一见到数学就条件反射。这个时候你就要避开孩子心里上的痛点。比如我朋友有个女儿,也是小学三年级,对数学也充满恐惧,一看见数学题就想哭。他父亲请教于我。 我告诉他首先要调整孩子的心态。 要让孩子相信,自始至终并不是孩子的学数学的能力出了问题,而是教的方法出了问题,硬往里塞,把孩子的感觉破坏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即使是贪食的猛兽,若用皮鞭逼着它吃食,终有一天它也会丧失胃口。 然后引导着孩子来学,让孩子始终是自己在前进,再一步一步地攻克敌人的堡垒,最后在数学面前找到一种英雄的感觉。 具体怎么教呢? 我告诉他,我在女儿初一暑假时用两个月的时间教她自学完初中三年的数学课程的方法。很简单,只做例题,看一遍,把道理一讲,孩子来做,做完一对答案,OK,通过。马上进入下一节,给孩子的感觉势如破竹。 好多人置疑:这样基础没打扎实就进入下一段的学习,怎么行?事实上这种传统的观点错了。有些家长往往着重于打基础,找各种各样的题让孩子来做,什么难题怪题都来了,结果基础没打好,倒把孩子吓住了,不敢前进,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事实上,学习像盖房子一样,应该先帮孩子把屋架搭起来,然后再填砖加瓦,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填起砖瓦来就轻松多了。况且数学是一门逻辑系统的学科,好比一座宫殿,把大的框架给孩子,等于给了孩子一幅地图,使得他不致于在学习中迷路。 而从心理上来讲,这样做能让孩子在学习上保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要让孩子在学习面前成为巨人。这也是我们历来观点上的一个误区,始终强调学习之艰辛、学习之困难、学海之无涯,古人可能是想劝后来者奋进,无意之间在学习者心目中注下一种自卑的感觉。 开悟了的父亲用一个月的时间帮助女儿学完了四年级的数学。 一开始,孩子很不自信,总是认为自己不行,但在爸爸的鼓励下逐渐静下心来,越来越觉得数学原来并不可怕,相反还挺有趣。父女俩个,一个越教越激动,一个越学越激动。教学相乐。学完了四年级的数学,再返回头去看一二三年级的数学,势如破竹。 孩子开心地欢呼:“我再也不怕数学了!” 一开学,老师搞了一个小测验,题目出得偏难了一点,结果她竟然得了第一名,让老师大吃一惊,孩子也大吃一惊,怎么都没想到一个假期的成果这么大。 讲到这,数学上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那语文为什么又要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呢?’, 我问她孩子是不是不爱看书? 她说是的,三分钟都坚持不住。 我问她买的书都是孩子爱看的书吗? 孩子插进来说:“我喜欢看的书,妈妈从来不给我买。” 我说:“问题就出在这。孩子想看的书看不到,不想看的书又硬逼着看,对文字就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绪。好多孩子都是这样,小的时候没有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大了以后又强迫他看他不喜欢的书,孩子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情感闸门就关了。 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个过程,你跳过了这个过程就得退回去。看什么书,选择权应该还给孩子,哪怕他选择了婴幼儿读物,只要他喜欢。 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前一个阶段的阅读能力基础打好了,对文字的兴趣才会逐步增加,他才会主动地往前走。孩子若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学语文只能是鹦鹉学舌。只有当他的阅读储存量越来越大,对文字的居高临下感也就越强,对文字的理解也越强,最终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家访结束后若干天,他妈妈打电话来说孩子选了两本《脑筋急转弯》,看得津津有味。 又过了若干天,打电话来说:“孩子在看《格林童话》了,带插图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说孩子最近对军事、武器类书籍着了迷。 又一次,他妈欣喜地告诉我,她要带孩子去吃肯德基,但儿子说:“妈妈还是用买肯德基的钱给我买两本书吧。” 大踏步前进,是为了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居高临下的看待数学;而大踏步后退,是为了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从心理学的操作上来说,是为了避开孩子的痛点。对外界的认识有一道门控制着,称为情感闸门,一旦他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的感觉尝足了苦头,那他的情感闸门就会关闭,或者是因为恐惧或者是因为厌恶,让他关闭情感闸门的这一点便成了心理上的一个痛点,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时候,一定要跳过这一点,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而“大步退,大步进”正符合了这一心理特征,避开孩子对学习的痛点,从另一条路上把这个痛点打通,达到了“曲线救国”的目的。 “宝塔帽,西瓜肚”这组三字经是有关早期教育的一点感悟。“教育从出生第二天开始便晚了一天”,早期教育被专家们看好,也被家长们看好。从某种程度上讲,孩子与孩子的竞争,从出娘胎起便开始了。但如何在这片洁白的布上不做出令家长遗憾后悔的事来,赏识教育的观点在这组三字经里有自己的看法。 宝塔帽&&西瓜肚 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去,朋友家有个一岁多的孩子,正在学说话。 去的时候买了一些小卡通玩具,其中有一件是顶帽子。孩子戴了很兴奋,照着镜子创造出一个词来:宝塔帽。 我们欢呼起来,为孩子的可爱也为孩子的创造。 孩子得到鼓励,一遍又一遍地享受着自己创造的词。我们在一边大笑。 笑声引来了正在做饭的孩子妈妈。听了之后,她说:“这孩子很是奇怪,平时教他对别人说谢谢,就是不肯说,却喜欢自己创造一些乱七八糟的词颠来倒去的念叨来念叨去,不知什么原因?” 我说:“原因很简单,‘宝塔帽’是他小生命自己的感悟,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当然喜欢。而‘谢谢’是你要他讲的,他是在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创造,于是就压抑了他说话的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第一,你们平时多讲谢谢,给他一个谢谢的环境,只问播种,不问收获。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只要给他一个环境,他会记住的。终有一天,他会像说‘宝塔帽’一样脱口而出说‘谢谢’。那时候你们再为他欢呼,他会一天到晚‘谢谢’个没完。不相信,现在做个试验给你们看。” 刚好那孩子吃完西瓜,小肚子鼓鼓的,活像揣了一个西瓜在里面。 于是我点着他的小肚子说:“西瓜肚。”他只跟着我嘿嘿地笑却并不说。我说不要逼他讲。只问播种,不问收获,事实上只要播种了,就必然有收获。 结果,第二天早晨,大人见面一逗他“宝塔帽”,他跟着就说“西瓜肚”。 只问播种,不问收获,这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孩子天性不喜欢压迫,若家长太看重收获,在某种程度上便压制了孩子的积极性。 这种情况在孩子长大之后尤为普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孩子见人不喊”的问题。 事实上孩子为什么不喊呢? 情况往往是这样的。面对一个陌生的叔叔或阿姨,孩子有一点胆怯是正常的,本来已积蓄了勇气,刚要张口喊,家长便在一边开口了:“快喊叔叔啊,这孩子,就是胆小。” 一刹那,勇气全消。渐渐地,见了人便真的不喊起来。事实上这都是做家长的一手造就的。再反过来讲,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会说的第一个词不是妈妈就是爸爸呢?那是因为,妈妈或爸爸老是在孩子耳朵里播种:“妈妈……”“爸爸……”,久而久之,孩子便记住了,原来“妈妈”就是这个整天抱着我喂我吃奶的人啊,原来“爸爸”就是这个老是用胡子扎我,把我捧到半空中吓个半死也乐个半死的人啊! 若当初教孩子说话的时候,自己说一句,就命令孩子跟着说,说不出来就一耳光,长大了不是哑巴就是结巴。 其实,早期教育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破坏他的灵性,只要灵性不被破坏,总有一天他会开悟的。在我创办的婷婷聋童幼儿园里,实行的便是一种混沌灵性教育。一切以孩子们快乐为中心,以保护孩子们的灵性为开发智力的前提,同是三岁的聋孩子,有的能认识两千多汉字,能写完整的句子,有的只能说一些简单的词汇,这都没关系。只要孩子的眼睛是亮的,他的心灵积蓄的力量就总有一天会爆发。我常讲一个花苞心态,一棵枝条上有一朵花已开了,其它的还会远吗? 所以说,早期开发,要保护孩子的灵性,八个字:只问播种,不问收获。 & 第二节&&避开家教的误区——让孩子轻松成长 “刀子嘴,豆腐心”是现在独生子女教育上的一个最大的误区。因为它造成了孩子脾气倔、不听话等种种问题。这组三字经剖析了“刀子嘴,豆腐心”的危害,同时提出了“豆腐嘴,刀子心”的做法,是三字经中最具操作意义的一组。 豆腐嘴&&刀子心 好多家长都头疼孩子不听话,脾气倔。事实上这都是家长“产品开发”的结果。 形容现在独生子女教育上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六个字:刀子嘴,豆腐心。骂孩子的时候,嘴巴像刀子,辟哩叭啦,刀光剑影,毫不关注孩子的尊严;孩子一哭一闹,家长也总是“心太软”,孩子的要求便得到了满足。一来二去,孩子心目中便有了一个概念:原来你只是嘴巴上狠啊。而且更为糟糕的是由于骂孩子的时候伤害了孩子的尊严,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便一落千丈。 于是便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孩子总是斗争,失败,再斗争,最后胜利了,家长却是斗争、斗争、再斗争,最后还是失败了。 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家长不爱孩子吗? 非也,是因为太爱了,却又太不会爱了。 这里要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无理要求,为什么那么喜欢和家长胡搅蛮缠。 原因之一是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人都希望得到重视,孩子也如此,一旦得不到或遭到破坏,他就本能地维护,和家长闹。 原因之二是孩子心里空虚。因为学习不好,老师要批评,同学瞧不起,回到家来还要接受家长的打骂。长久以来得不到一种被承认被肯定的感觉,心里难免会空虚。无形生命营养不良,就会转向有形生命去索求。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学习不好的孩子在生活上对家长要求越来越多,而学习好的孩子反而不在乎。关键是孩子的心灵是否充实。家长不知道孩子的这种心理,有时候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会处理不当。 “刀子嘴,豆腐心”反映了赏识教育的“跷跷板原理”。孩子在有形生命的那一端是高高跷起的,而无形生命那一端却严重下折,心里当然不平衡了。 有个笑话。一个孩子到另一个孩子家玩,这时孩子的爸爸回来了,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 做客的孩子羡慕地说:“你爸爸可真和蔼,哪像我爸爸,五大三粗的样子。” 小主人说:“什么呀,你等着瞧。”说着,趴在小伙伴的耳朵上叽哩哇啦了一番。 于是两个孩子在房间里又吵又叫。 门咚地打开了,文质彬彬的爸爸走进来,有点不快地说:“你们是好孩子,不要吵了,我在看书。”说罢,关了门就走了。 小主人对他的小伙伴说:“看到了吧,已经生气了,我们继续。” 吵得更凶了。 门咚地又开了,爸爸探个头进来,横眉冷对地吼道:“怎么还吵,不早和你们说过不要吵了。”怒气冲冲地走了。 小主人说:“还有更精彩的,我们快躲到被子里去。” 两个人躲在被子里吵得惊天动地。 爸爸像风一样冲进来,扑向那一床被子,噼哩啪啦一阵打。 声息消失后,小主人对小伙伴说:“看到了吧!” 小伙伴感叹地说:“原来你爸爸发起火来一点都不比我爸爸差啊!” 可见这“文质彬彬”的父亲平日里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教育孩子,纠正孩子的坏毛病,“刀子嘴,豆腐心”不能要。“豆腐嘴,豆腐心”更不能要,尤其是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事实上,说教育从教孩子吃饭开始也并不为过。多少家长在饭桌前为了孩子而大伤脑筋,苦口婆心,几乎是三十六计都使尽了,都一筹莫展,眼见得消瘦下去。 有一家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会做出这样的事:每喂孩子一口饭,便把孩子拎起来,在地上顿一顿,好像装麻袋一样。 还有一家,在餐桌上为孩子开辟出一条爬道来,孩子爬一圈,高兴了,就吃一口饭。 还有的家庭,大人做“牛”做“马”,孩子骑在背上,身后跟着端着饭碗的妈妈或奶奶。…… 真是饭桌百态啊! 事实上,吃饭就是吃饭,不吃是不饿。做家长的,一日三餐,营养平衡了,已尽职了,没必要那样一副样子,消耗那么多脑细胞以博得孩子一张口。孩子不肯吃正餐,若不是生理上的原因,则必然是得了“零食病”,而这零食病恰恰就是家长在豆腐嘴之后的豆腐心造成的。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孩子教育也容易出现“豆腐嘴,豆腐心”的情形。爸爸妈妈倒是想坚持原则,该出手时就出手,但爷爷奶奶不允许,只有一个小孙子,爱得不得了,夹在中间,孩子就找到了靠山,不怕了。家规不理,禁令照犯。比如写作业,本来说好了放学后先写作业后玩,但头脑一发热,玩到吃晚饭才回家。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会禀公执法:不许吃饭,写完作业再来吃。可是,孩子马上会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看着爷爷奶奶,这样一来,这顿饭就吃定了。 这样的事情多了,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没有“诚信”的概念。 与“刀子嘴,豆腐心”相反,赏识教育主张:豆腐嘴,刀子心。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遵循一个原则,士可杀不可辱,也就是态度要平静,原则要坚持,高压线,不能碰就是不能碰。态度平静,是要在保持理智的情况下教育孩子,才不至于情绪失控,让刀子嘴伤了孩子的自尊。理智的时候,家长才能让自己保持豆腐嘴,知道哪句话该说,哪句话不该说。 若家长让孩子气得半死,恨不得揍一顿解气,则最好走开几分钟,让自己冷静下来。在“豆腐嘴”的前提下,原则就一定要坚持,直到孩子意识到没有希望,是禁区为止,此为“刀子心”。 举几个例子。 有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很为孩子睡觉的事头痛。 小男孩每天晚上睡觉时,总要把胳膊拿到被子外边来,这样很容易着凉,妈妈和他讲了几次他都不听。一天,妈妈在临睡前拿了一根小藤辫进来,对孩子说:“今天再不听话,就要惩罚你了。”说着把藤辫挂在孩子床头。 十分钟过后,妈妈走进来,孩子的胳膊仍然放在外边,笑嘻嘻地望着妈妈。 妈妈也笑嘻嘻地走过去,拿下藤辫,对孩子说:伸出手来。然后抽了两下。 孩子一看妈妈动真格的,呜呜哭起来。 抽完,妈妈把辫子挂起来,搂着孩子温柔地说:“妈妈打你,是因为妈妈爱你,怕你生病。若你下次还犯,妈妈仍然会惩罚你,记住了吗?” 孩子抽噎着点点头。 第二天,果然不把胳膊放到被子外边了。 我们聋童幼儿园从其他康复中心转来一个孩子,特别具有攻击性,喜欢打别的小朋友,甚至打老师。 有一天我去幼儿园,遇到这个孩子对我进行攻击。我对他说:“你是一个好孩子,但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你打伯伯,伯伯也会疼的。”他见打了我,我不但不还手,而且态度平静地跟他讲道理,就更来劲了(以前打骂教育的痕迹),对着我的肚子又是一拳。这时我就对他讲:“伯伯最反对打人的行为了,如果你再有这种行为,伯伯就要打你的手心一下。”小孩子哪里相信,这么好的伯伯,整天笑咪咪的,怎会打人呢?过一会儿,他退后一个助跑,对着我的肚子又狠狠一拳。别看才几岁的小孩,打起人来还真疼呢!这一拳要打在其他小朋友身上,肯定吃不消。这下我依然笑咪咪地抓住他的一只手,说:“你又打人了。现在伯伯要惩罚你了。”他毫不在乎,笑嘻嘻地让我抓住他的手,我在他的手心上狠狠地打了一下。他一下子愣住了,两眼困惑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仍态度很平静地看着他,一点没有发火。他报复性地又给我一拳。我伸手去抓他手的时候,他大哭起来。我很坚决地抓过他的手,又是狠狠一下。他放手大哭,我让其他老师都不要去劝,让他哭。 哭了一会儿,他就偷偷地看着我,我知道他哭并不是因为手疼,而是因为他认为我不喜欢他了,伤心了。这时老师让小朋友们一起坐好吃饭。我发现他吃饭准备工作做得很好,连忙给了他一个大拇指。他见我依然注意他,还喜欢他,情绪马上好了。这时他看见地上有一个小纸屑,赶紧跑过去拣起来,故意从我面前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静不下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