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现头脑闷涨反应迟钝 心情描写烦乱的词语 思想不集中 全身…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及与状态焦虑问卷的相关性研究论文.pdf 全文-在线文档 5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9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山东中医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及与状态焦虑问卷的相关性研
姓名:夏鹏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医内科学
指导教师:齐向华
目的:编制具有中医特色的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为临床评定失眠症烦躁状
态提供有效的测查工具。方法:以导师提出的“失眠症心理紊乱状态’’概念为指导,
借鉴现代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和手段,编制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通过文献研究、
专家咨询、区分度检验,筛选出64个条目。选取1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初
步测试,对量表进行修正,再用21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临床测试,用SPSSl1.5统计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正式量表并对量表的效度、信度进行科学性考评。选取106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症患者进行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与状态焦虑问卷的相关
性研究。结果:所编制的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包含7个因子,具有30个条目,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07,折半信度为0.8902,并且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
内容效度,能够为临床评定失眠症烦躁状态提供有效工具。对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
表与状态焦虑问卷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二者相互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表明
失眠症烦躁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相反,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也容易失眠。
关键词:失眠症;烦躁状态;评定量表;状态焦虑问卷;相关性
ofScaI eforI nsomni awi
ththeStateof
i aandtheRel ati Me
Atyp Dysphor
Researchwi thState
etynventory
nternaIMediCiBeofTOM
SpeciaIity:I
Author:Xia
Tutor:Prof.0iXi
a“ScaleofInsomniawiththe
objectiveDeveloping
StateofAtypical
characteristicsof
Dysphoria&with
Chinesemedicine.Toa
provideobjective
effectiveclinical
evaluationstandardfor
insomnia withthestate
ofatypicaldysphoria.Methodthe
of“theStateof
sorder&conceptproposedProf.Qi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圣严法师:动静皆自在--学佛网无明频道
圣严法师:动静皆自在
2:03:54&&&nbsp
热度:613 &&
圣严法师:动静皆自在
  禅的修行与证悟
  禅学与正信之佛教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禅与精神健康
  禅与现代生活
  禅与心灵环保
  禅修与环保生活
  宗教.禅.佛法与邪魔
  无我与真我
  妄念不起.万缘不拒
  妄念.杂念与正念
  明心见性
  平常心
  心如日轮在虚空
  零缺点
  从有到无.从无到有
  共修的力量与共修的功能
  平常人的禅
  禅修之道
  中国禅宗的修行,是最人性化的。
  中国禅宗的观念,是最人间化的。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最人格化的。
  中国禅宗的风格,是最平易近人的。
  中国禅宗史上的许多祖师,都以为平常日用即禅。不论出家在家,若能将禅宗的观念和方法,用之于日常生活,纵然处身于万丈的红尘之中,也会体验到安定洒脱又活泼自然的人生境界。
  中国的禅宗,不是宗教的信仰,不是哲学的理论,更不是神奇古怪的法术;乃是生活的智慧、身心的修养、开发精神领域的指导原则、影响环境净化的不二法门。
  中国正统的禅宗修行,不以神迹显灵作号召、不以身心的异象为着眼、不以急功好利作目标,乃以平实的人生为基础、少烦少恼为宗旨,轻松自在过生活。对于过去,无怨无悔;对于未来,积极准备;对于现在,步步踏实,这些便是修 习中国正统禅法的好处。
  二十多年以来,我写禅、讲禅、教禅,主要是为了修学禅法、实用禅法,固然利益了不少的弟子、学生、读者、听众,获益最多的,应该是我自己。所以年届古稀,依旧乐此不倦,而且越来越觉得自己获得的太多,付出的不多,所以对三宝感恩,也对成就我的师友大众感谢。又由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所知所学所能极其有限,佛法的大海深广无底无边,所以不敢师心自用,自以为是的大言不惭。虽然我以现代的语言文字,将禅法介绍给现代人来应用,但是我的观点,必定不敢离开佛言祖语的源头依据。不像一般野狐禅客,动辄超佛越祖,满口狂语,连篇诃骂,俨然古佛再世,那不仅使禅宗蒙尘,也让众生受害。
  本书是由法鼓文化的编辑群策画集成,是就我自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八年之间,发表于《人生》及《法鼓》两份月刊的文章中,将跟禅及禅修指导有关的各篇筛选出来。其中大部分的篇章,在刊出之前,曾经我的修润,也有不少篇章,因我抽不出时间,弟子们就将录音带上的原味抄录成稿,刊了出来,未免过于粗疏,而且文义不清,讲出时的现场听众不致误会,阅读时可能引生错乱,故于出版成册之前,亲自做了补救的工作。
  关于禅修系列的书,英文的我已出版九种,其中数种已被译成十来种欧亚语文,在世界各地流通,而仅两种译成了中文。禅修系列的中文著作,也已出版了十种,其中仅有一种译成了英文。并不是因为我在东西方所传的禅法有何差异,乃由于用中英两种语文,同时不断地出版新书,就无暇再去做交互翻译出版的工作了。
  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迄今我的各类著作,已出版了六十多种,禅系列的诸书,不仅畅销,而且常销。我的英文禅修指导诸书,原先是由我们纽约的法鼓出版社(Dharma Drum Publications)发行,今(一九九八年)起,已有ShambhalaPublications,以及Double day Publications等著名出版公司,主动要求出版我的禅修书籍。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自序于纽约东初禅寺
  禅的修行与证悟
  一、禅是什么?
  「禅」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禅」是不着语言、不立文字的,能够用语言文字来解说的,就不是禅。若真要说禅的话,我一站上台就应该立即下台的。因为「禅」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一经书写或口说即成废话。
  然而我却不得不说,因为禅门有个「以指标月」的譬喻:对于一个从来不知月亮为何物的人,在苍茫的星空中,不知那一个叫作月亮,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认识月亮的人,用手指着月亮说:「那就是月亮!」。
  所以,语言、文字只是个标示工具,真正的「禅」是要靠自己去体会的。
  如果说此刻我是手指,那么,请问诸位:月亮在何处呢?
  「无处不在。」(听众回答)
  「该打!」(作者回答)
  「第三十层楼。」(听众回答)
  「这个答案也不对,因为动念即乖,开口就错!」(作者回答)
  二、禅学的基本概念
  (一)「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楞伽经》
  上一句话是说,佛所说的法是告诉我们,一切以心为根本,句句都是从清净的心性中流露出来的;语言是虚假的,唯有心性才是真实不变的。
  下句指出,欲达开悟见性的境界,应以「无门」为入门的方法,所谓「无门」是指没有特定门路的意思;如同有些学校并没有特定的大门,要走入校园内,四通八达,并不一定得要通过某个特殊的大门一样。
  宋代有一本慧海禅师编集的公案书就叫《无门关》,里面记载的都是以无门为入门,因而开悟的故事,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参阅。
  (二)「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六祖坛经》
  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门路,但是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是:对内需胸无成见,不得执着,对外不能有任何的分别心。这种情形叫作「无念」。
  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这个「心」,内不受自我所束缚,外不被环境而动摇。以此为基准,就能够找到一个修行的门路了。
  (三)「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六祖坛经》
  禅学与世间一般的学问不太一样。一般的学问乃至哲学,是要靠自己的思考,以及知识经验的累积而成。「禅」却是要在放下内在及外在的一切知见之后,才能激出无漏的真实智慧,那即是开悟。
  所以有人主张,最笨、最懒于做学问的人,应该来学禅,因为禅宗既不需要世智辩聪,同时也不要求博学强记。
  但是相反的,也有人认为只有聪明利根的人,才够资格问津禅学。因为有大智慧的人,可以随时吸收,随时放下,因而得以日新又新。这样的人,才可能开悟。
  (四)「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六祖坛经》一般求道学法的人,总以为「道」或「法」是实有之物,因此,不断向外寻求,不是向佛求,就是向师求。但是禅宗却要人打破这种观念上的牢笼,直指本心,禅宗认为心外别无一法。
  (五)「离性别无佛」、「见性成佛」-《六祖坛经》
  中国的禅宗特别重视开悟见性,然而「自性」是什么呢?六祖惠能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指出佛与凡夫的不同,只在前者悟,而后者迷罢了。如果能够到达「无念、无忆、无着、内外不住,来去自由」的境界,即是「见性成佛」。
  三、禅宗如何修行?
  (一)静坐不是禅,枯坐也不会开悟
  释迦牟尼佛在证悟之前,曾于雪山下坐了六年,而达摩祖师初入中国之时,也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由此可见打坐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初期的禅师们,都仍沿用印度的传统方式,特别偏重禅坐的工夫。这种情形一直沿袭到惠能大师,尤其是南岳怀让禅师时,才出现了一番变革,那就是重悟不重定。
  有一个公案便是个中代表,当年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岳怀让座下的时候,十分用功,整天都在蒲团上打坐。但是怀让看在眼里却颇不以为然,于是捡起一块砖头,到马祖面前用力的在石头上磨起来;由于声音很大,惊扰了正在打坐的马祖,开口问说:「和尚磨砖作什么?」
  南岳说:「磨来作镜子啊!」
  马祖失笑说:「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
  南岳反问:「磨砖不能作镜,打坐又岂能成佛!」
  马祖听了这些话,当下便开悟了。
  开悟在于放下自我执着,打坐只是身体不动,如果内心思绪汹涌如波涛起伏,或如躲在黑山鬼窟,无所事事,坐得再久,也是白费工夫。
  (二)静坐时能觉察心中有烦恼,便是修行
  《圆觉经》中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但也切忌抗拒烦恼,希企开悟,否则,喜静厌闹,欣净拒染,便不能悟。
  (三)平常生活即是禅的修行
  禅宗有一个故事说到,有一天有位僧人向赵州请法而问:「学人迷昧,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也未?」
  僧答:「吃粥也。」
  州云:「洗?;去。」
  这也就是说,该吃粥时去吃粥,吃完了粥应洗?,该如何就如何,便是佛法。
  许多发心学佛的人,常误以为,只有在佛前上香、礼拜、诵经,或是到深山古洞去闭关打坐才是修行,殊不知生活就是修行。禅宗主张应该将修行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日常一举一动的每一个念头,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管是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待人接物都是修行。
  所以,有一次有源律师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慧海禅师答说:「用功。」
  又问:「如何用功?」
  禅师云:「饥来吃饭困来眠。」
  有源律师问:「一切人总如同师用功否?」
  慧海云:「不同。」
  曰:「何故不同?」
  慧海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可知,心无杂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杂念妄想,打坐也不能开悟。
  (四)执着修行便不是真修行,不注意修行更不是真修行
  现在我们再回到「磨砖不能作镜」的公案上。马祖知道执着于形式上的修行没有用,因而开悟。那么,是否便意味着,不曾练过打坐,或从来不注意修行,也一样可以开悟?当然是不可能的!
  许多年轻气盛的人,往往以为:「成佛也不过如此,开悟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对我而言,开不开悟,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一旦困境现前,烦恼缠绕时,就不免于挣扎之苦了。
  (五)经常保持一直心和平常心,便是修行
  《维摩经》中有两句话:「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所谓直心,就是平常心,也就是完全没有主观的分别和执着,但有超越主客观的清净心,那就是有大智慧的人。经常保持直心,当下就是在清净的佛国里。不过要有这种工夫颇不容易,所以,需要不停地练习。
  有些人会自以为他们的心,已经不具任何主观意识,也不带半点分别执着,其实这很可能是自欺欺人。因为凡是没有大彻悟的人,都还有我执未消融,自然会有人、我之别,乃至不免于内在感情的冲动。
  (六)清清楚楚的不思善、不思恶,便是修行,便是开悟
  远在四祖道信的时候,他就曾提出如下的看法:「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他认为不用任何方法,不须行善去恶,该怎么就怎么,不作主观的分别,当下就是佛性的显现。
  又《六祖坛经》里也有一段有趣的公案:当初六祖惠能为了避开夺法争衣的纠缠,向南潜逃,却被惠明追到。六祖于是对有意夺他衣?的惠明说:「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便于言下有悟。
  (七)参话头,坐疑情,破疑团时即为开悟
  我有个学生是澳洲人,他经过长达八年的修行,功力已达某种程度,可以连续打坐数小时而不起座。他自以为已入无我之境,因此十分自得且执着。直到有一天看到我所写的书,才惊觉原来他对自我的执着仍然牢不可破。因此,特地到台湾,跟我打了一次禅七,我教他用参公案的方法来淡化自我;七天下来,他觉得自我的意识果然比较淡了。
  所谓参话头、参公案,就是用紧迫盯人的工夫,把参禅人的心逼得进退无路,而又非走不可;无开口处,却又不得不开口。所以,参公案就是叫人生起大疑情,把妄想杂念,通通逼进死巷,继之一网成擒,兜底捣成粉身碎骨,便是悟境现前了。
  四、禅宗如何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禅宗的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请法云:「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云:「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与汝安心竟。」
  诸位也可以参一参这种安心之法,先把身体坐直,轻轻靠着椅背,将全身肌肉放松,脸部放松,眼球放松,头脑也跟着放松。
  然后注意你的心在想什么?能否不想?不想的时候,你的心在那里?正在做什么?是不是还有一个「心」呢?如果没有了心,不就成了死人;若还有心,便是妄念。
  无心不是死亡,有心不是妄念,不生亦不灭,才是安心。如果大家全都同慧可一样,觅取不宁的妄想心而了不可得,那就是开悟了。尽管这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经由不断的练习,人人都可能从分别执着的不宁心,逐渐到达没有分别执着的无心。
  (二)心无所住便开悟
  中国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祖师,是第六祖惠能大师,他是听到《金刚经》里的两句话而豁然开悟的。这两句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心已经没有了分别和执着,但仍有其随缘度化的作用。
  惠能了悟一切万法不离清净的自性,未悟时以万法为烦恼的渊薮,悟后则以万法为行道的工具。
  (三)心无所求便开悟
  大珠慧海禅师求见马祖道一时,马祖问他:「从何处来?」
  答说:「越州大云寺来。」
  「来此拟须何事?」
  「来求佛法。」
  马祖说:「自家宝藏不顾,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
  慧海作礼又问:「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
  马祖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自识本心。
  (四)不污染即开悟
  南岳怀让参六祖经八载,忽然有悟,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
  祖曰:「作么生?」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问:「还假修证否?」
  曰:「修证则不无,污染则不得。」
  祖曰:「o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
  在禅门中,类似的公案很多,有的须经过长期的苦修,仍是不得力,却往往在不经意的x那,因为听到一句毫不相干的话,或是见到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动作,突然开悟了。所以,击竹、渡水、看花,都可以开悟,闻雷鸣、受喝斥,乃至闻青蛙入水声,都可以悟道。
  例如:古代有一位灵云禅师,是见到桃花怒放而开悟的,另有一位禅师是在扫地之际,听到,飞石击竿的声音悟道。至于我的师祖虚云老和尚则是在接热开水之际,因茶杯摔落地而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也有一位禅师在经过多年的修行还没有见性,一天清晨,在起床的时候,不小心让鼻头撞到了门框,因为突如其来的剧痛,使他不觉失声大叫说:「哇!原来鼻子是向下长的!」当下,他开悟了。
  五、禅宗的棒喝功能
  (一)德山棒打新罗僧
  有一个新罗僧渡海到中国,依止德山禅师座下。德山一见到他就说:「今天不许发问!」这个韩国和尚就趋前下拜。
  结果德山说:「赏他三十棒。」
  新罗僧急急抗辩:「我并未出声啊!」
  德山喝说:「你未离开新罗之前,就该先吃三十棒了!」
  这位新罗僧在挨了三十棒后,究竟开悟了没有,书上没有记载。假如他因此开悟,尽管挨了三十棒,其实还是很划算的。打的功能是在于逼得参禅者的攀缘妄想心,没有躲避处,结果就能帮助你的悟境现前。
  (二)云门文偃参睦州道明禅师
  道明禅师一见云门便把门关起来。云门扣门。睦州问说:「是谁?来作什么?」
  云门说:「有事理不明白,请师开示。」
  睦州开了门,见是云门,便又「呼」的一声,将门关上,云门于是不断扣门。
  一直到第三日,睦州又开了门,云门赶紧夺门而入,一只脚跨进房里,这个时候,书上记说:「睦州遂掩门,损师一足,师忍痛作声,忽然大悟。」
  虽然打断了一只脚,但是因而得以大彻大悟,一点也不冤枉。
  不过大家不必害怕,上述情形只是特例中的特例,不是工夫到了家,也还用不上这个方法。禅师更不会随便动手揍人,否则的话,禅堂岂不成了疯人院,那里还是修行的地方?
  (三)临济三问三遭打
  临济义玄往参黄檗希运,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话声未了,棒子便落在身上,他问了三次,挨打三次。于是告别黄檗禅师,临走前,黄檗指示他去参访马祖的嫡法孙大愚禅师。
  义玄向大愚禅师细述三问三遭打的经过。
  大愚听了说:「黄檗怎么老婆,为汝得彻困,犹觅意在!」
  义玄听了大悟,便向大愚肋下打一拳。大愚说:「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义玄回到黄檗处,被问:「何回太速?」
  义玄说:「只为老婆心切!」
  黄檗云:「这大愚老汉,待见与打一顿。」
  义玄说:「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打。」遂鼓黄檗一掌,黄檗哈哈大笑。
  (四)临济遇着便打
  临济义玄的宗风,是能活用禅机,棒喝并行。在《天圣广灯录》卷一○里有如下的记载:
  一僧来见,师举拂子,僧礼拜,师便打。
  一僧来见,师举拂,僧不顾,师亦打。
  一僧来参,师举拂,僧曰:「谢和尚见示!」师亦打。
  此皆以这些人的心中有物有碍,所以遇着义玄禅师,便是遭打。
  六、结语
  今天,我在这里放了一把「星星之火」,待它燎原后,再让高明者来「救火」。谢谢贵校的邀请,谢谢Zysk教授的安排,谢谢诸位老师及同学们的出席指教,并为大家祝福。(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五日,讲于美国纽约大学,游果育整理)
  禅学与正信之佛教
  一、禅即是佛教
  佛教的产生,起源自禅修,故有「从禅出教」及「藉教悟宗」两种说法。(一)从禅出教:一般人均存有错误观念,以为修禅是专为禅宗而设的法门,只有禅宗才需要禅修。实际上,原始佛教和佛教理论的出现,都是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透过修行禅定而创立。直至后期,历代祖师们亦同样经历着深厚的禅修基础和体验,实证实修,新的见地不断涌现,才分支出各种宗派的理论和修行方法。
  因此,禅便是佛教,禅修亦非禅宗专有的法门。(二)藉教悟宗:藉教悟宗是指依据教义理论指引的方法、观念而修行、开悟;如果缺乏方法和理论,修行便显得无从着力。
  佛陀在成佛以前,曾经体验诸多的修行方法而致开悟,之后则继续在当时的印度说法。佛陀曾说过,在有佛法的时期,没有人能够不依据佛教的教理和修行便能开悟。因此,如果有人主张不需依据佛法也能开悟,并且自称是佛教徒,甚至吹嘘自己已经开悟成佛,这都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或佛教,只能称为附佛法外道。真正的佛教徒,必定以佛经、佛教的观念及方法,作为标准和修行。
  二、佛教的基本原则
  某些宗教名义上宣扬佛教,但偏离佛教的原则和理念,这是其他宗教自己的理论而非佛教。同时,如果只空谈佛法,研究佛经、引用佛经却缺乏实际禅修的基础和体验,则是在数他家宝。
  至于如何分辨是否合乎佛法原则,可用「三法印」来印证,「三法印」分别是:(一)诸行无常:一切心理的行为都在不停的变动。(二)诸法无我:是指一切的生理、物理、自然、社会等现象及至心理现象,均没有不变的自我存在。(三)涅寂静:「涅」是不动、空的意思,也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空」是指一切现象皆由于因缘的不同在不断变化,在变迁不已的当中,唯有「空」永恒不变。所以,「涅」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静止不动。
  佛法的基本,必须合乎「三法印」的原则;实践修行,则应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方针。
  「戒」是生活的规范,作用是保护身心不受污染;能够持戒清净,便不易落入魔障;从持「戒」达到内心安「定」而产生「慧」。
  由于禅宗是以心为本,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因此真正的禅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表达。但是,禅仍然需要以文字来指导修行,就如同以手指指月,手指虽非月亮,但能让我们循着它看见月亮;只有明心见性,真正开悟的人才能完全不需要文字。
  三、正统的伟大宗教
  一个正统的宗教,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历史悠久的背景:有史以来,地球上有不少的宗教产生及灭亡,其中许多宗教只局限于某一个区域或某个时间,幻起幻灭,不能源远流长。也有些宗教只是随创始人而兴起,当创始人过世后,其宗教亦告没落消失,经不起时间及空间的考验。凡此种种,皆不能称为伟大的宗教。(二)历久常新的教理:所有的教义及方法,随着时间的增长,无论在任何时刻,仍能不断产生新的观念及方法,而不违背基本的原则。(三)适时适地的道德:伟大的宗教,必须不论处于任何时间、地点,均能合乎当时、当地的道德标准。
  健康的宗教精神还应包括人间性、关怀性、理智性和超越性。人间性、关怀性、理智性是属于人间层次;宗教层次则再加上超越性,也就是包容而不执着。
  四、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一)不是世俗化,但是人间化: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真诚关怀,但不会情绪化和涉入私人感情的恩怨是非。(二)不是鬼神教,但有人天教:承认和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不依赖鬼神。知道人死后能生天界,但不以生天为依归。无论在人间或天上,均须合乎相当的道德标准。(三)不是厌世的,但是出世的:无限制地对社会付出关怀、贡献,但不期待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馈。(四)不是恋世的,但是入世的: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参与社会世间的一切,但不贪恋执着。
  世间、出世间、入世、化世、救世的层次,也就是人间、天神、阿罗汉、菩萨和佛五个层次。
  人间是从做人的基础开始,履行应尽的义务,合乎人间的道德标准;如果一切贡献和付出超越于人的层次,便可得生天界的果报;阿罗汉虽然付出对于社会的关怀,但是从不寄望自己的成就有所报酬或回馈,并且也不执着、留恋这世间,因此证入涅,从此不再生于人间,称为出世。
  菩萨由于慈悲的愿心,发愿生生世世在人间帮助、关怀一切众生,因此并不以小乘的涅为依归;直至慈悲与智慧修行圆满,也就是菩萨道的完成,便成佛道。
  因此,要发愿成佛,首先要尽人的义务,把做人的本分做好,从人间的层次顺次提升;否则,人间的责任尚未完成却终日指望生天或成佛,那是不切实际。
  由此可知,行菩萨道的开始,是以尽人的责任为目标。因此,菩萨会以种种不同的身分示现;而且菩萨是入世的而不恋世,所以他们只管承担责任,不断努力提供世间所有人的便利和度脱各种苦难,不在乎一切权利和物质的享受。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必须要接受的,接受了亦无妨,例如今天我被安排在这高位置上,是因为演讲的需要,而我本人却并非为了追求这个位置而来演讲的。
  佛与菩萨都是从帮助众生而成的,没有众生,所有菩萨终不能成佛,因此,行菩萨道的人会对被他帮助的人心存感激,感谢被帮助的人成就自己的修行。假如一个家庭,其中一位成员发菩提心,修行菩萨道,这个家庭必然很有福报。
  五、佛教的禅修方法及目的
  许多慢性病,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透过禅修,能令身心放松、平衡和促进健康。简单的禅修方法为:(一)放松身心:采取自然舒适的坐姿,身体放松,双手垂下放大腿上,脚部平放地上。闭上眼睛,眼球不要用力,身体靠往椅背。让脸部肌肉放松,然后,慢慢往下移,放松肩膀、双手、大腿,最后是小腹,以至身体全部放松。心中不存任何念头,轻轻注意呼吸,但不刻意控制呼吸,只是享受这种很舒畅的感觉。(二)统一身心:当身体的感觉不再构成内心的负担,只是知道身体的存在,但不在乎身体所引起的反应;对于周围环境感到很亲切、和谐,如同与整个宇宙合而为一。这时候,自我中心仍然存在,唯有进一步放下身心,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三)放下身心:放下并非放弃,身体、念头依然存在,正常运作,只是不再执着自我中心。这是从修行的经验上,逐步渐修而进入无我的境界,与观念上的无我不大相同。现代人往往追求速成效果,希望能从知识及观念上的认知,达到顿悟、开悟。其实,在观念上认识「无我」,只能有助于经验上实证「无我」,但无法代替修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因此如果要实证佛法,必得要经过修行,否则,仅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正确的修行态度与观念应该是重视内心的自在,但是,现今社会上依然有很多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着迷于神通本领。
  曾经有一位喇嘛,希望到西方国家弘法,他的师父劝告他要先修行神通力以便接引信众,弘法较为方便。于是,他夜以继日努力,终于练就了一种「神通」本领,可以帮人把遗失的物件寻回,原意是以此作为弘法方便的工具;不料很多人纷纷慕名而至,目的只是为了从他施展的神通当中获得个人的好处,而非为了听闻佛法,这就是本末倒置了。(一九九五年四月三十日,讲于佛州Tampa南佛大学USF管理学系,李果嵩整理)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一、佛法、佛教、佛学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所说的,包括成佛的观念、成佛的目的,以及如何成佛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后,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所发现的宇宙人生道理告诉别人,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他的弟子,而这些弟子们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这就是佛教形成的过程;因此,佛教就宗教的形式来说,包括了信仰的成员、团体的制度,以及团体成员所做的事情。
  为什么在释迦牟尼佛涅之后,佛教还能够继续在我们人间流传那么久?甚至流行于全世界各地?因为它具备了三个条件:1.有一个人格非常健全的教主释迦牟尼佛;2.有相当高深的理论基础和教理;3.有高度道德标准的信徒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说,因为佛教具备教主、教理、教团这三个要素,所以才能够成为一个可大可久的宗教。
  佛学就是对于佛法、佛教的内容,以及它的教徒、教理、教团的哲学思想、行为现象及其历史文化的各种研究。佛学有点类似西方的「神学」,凡是研究西方基督教理论的学问,都属于哲学的范围;因此,佛学也可说是以研究佛教为主的哲学。不过,现在佛学探讨的领域越来越广,凡是研究佛教的学问都可以叫作佛学。
  佛法、佛教和佛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否则,佛教就不能成为一个可大可久、世界性的伟大宗教。从历史来看,凡是对于世界有贡献的佛教徒,他一定不仅仅是位宗教家,同时也是一位学问家、一位大修行人及社会工作者。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受到广大世界的欢迎和重视。
  二、禅与净土都是整体的佛法
  禅,在印度就是禅定,在中国才形成禅宗。其实不管佛教的那一宗、那一派,禅定都是共同修行的项目,凡是能够使心清净及安静且生出智慧的,那就是禅。
  净土则是佛教对这个世界教化的理想境界。以宗教的信仰来说,除了我们人间的净土之外,还有天上的净土和佛国的净土;而在佛国的净土之中,也有许多不同的佛及不同的净土。净土的共同性是没有犯罪的行为,也没有烦恼的现象。至于另一种自心净土,则是在各人内心的体验。
  我在美国南方弘法时,曾经有一位怀抱移民美梦的旅馆老板告诉我,他经营这个旅馆非常辛苦。我说那是很正常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辛苦的地方;老板娘则很感叹地说,美国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是一个娑婆世界,一样非常的辛苦。
  那么,在佛国净土是不是也很辛苦呢?不会的!因为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必以工作去换取。在净土中只有精神体而没有肉体,所以很多因肉体才有的问题都会消失。不过这种净土的景况,当信仰非常坚定,并且有工夫把心安定下来的时候,在我们人间也可以体会得到。
  三、禅与净土都是佛学
  禅宗和净土宗都是以佛法为根据,而且都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却各有不同的理论和修行方法,很多人都在研究,所以也算是一种佛学。
  经常有人在介绍我的时候,都会提到我有一个博士学位。但是也有人批评说:「做个和尚那里需要博士学位!」或是说:「那里需要那么多学问啊!」其实,不但在今天或是在历史上,凡是很有贡献的出家人,多半都有很好的学问。如果我没有学问,或许今天我就没有办法对诸位知识分子做这样的演讲。
  也有很多人认为禅宗不立文字,所以不需要学问,而且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个不识字的人,其实,这未必是事实。因为《六祖坛经》中就引用了至少五、六种以上的佛经;由此可知六祖虽然不是一位学问家,但他对佛教的经论却是懂得很多。事实上,虽然禅宗不立文字,但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之中,禅宗留下的文字著述最多,这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另外,也有人说:「既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净土宗也就不需要有什么学问,一句阿弥陀佛,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这些都是懒人讲的懒话。净土宗的很多大德,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修行人,都留下了许多的文字,引经据典说明净土是非常重要、非常可靠的修行方法;净土宗的经典,甚至有很多是需要对照梵文才能够理解的。因此,净土宗也有很高深的学问。
  我是一个研究佛学的文学博士,对佛学各宗派不敢说全懂,不过我也出版了一册《念佛生净土》,欢迎诸位参考。
  四、禅的修行方法
  禅的修行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五停心观」,让我们的心先安定下来,进而达到解脱的目的。
  第二类是用中国禅宗「参话头」的方法,把我们的妄想心全部粉碎,在去掉自我中心后,智慧就会显现出来,这便是开悟。
  不论是用那一种,禅的修行方法,首先要让身体、头脑和心情放松,然后才能够安定下来。我常常教人简易的放松方法,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在紧张的时候、有烦恼的时候都可以因此得到纾解。这一简单的方法在平常的生活中已是够用的,但是如果要继续深入,则要请老师另外指导。
  五、净土的修行方法
  净土念佛而独立成宗,是只有中国和日本才有的;它重视信仰、发愿以及修行;修行的方法又分两种:一种是专心念佛,一种是要修发菩提心等三种清净的福业。
  信,是信阿弥陀佛发的愿,即任何人相信且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就能够去。修行的方法,就是要专心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听你自己在念佛的名号,让你的心不断专注在佛的洪名圣号上,这和禅宗看呼吸的方法是类似的。
  但是除了念佛以外,自己在这个世界身、口、意的行为也要清净,还要修三福净业,否则仍然是不能去净土的。当然,如果修行不足,光靠愿生,即使因为佛的慈悲而勉强去了西方净土,还是不能立即面见阿弥陀佛。
  很多人以为,修净土法门只要念佛就够;事实上,还要做很多慈善事业。而且佛教的精神就是要学佛和成佛,如果要学佛,就要先从菩萨做起。菩萨的精神就是不为自己享福,只是帮助众生离苦。因此,为求生净土,首先就要发起这种利他的菩提心。也就是说,先要尽力照顾人间,同时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比较可靠。
  过去,欧美西方人士愿意接受禅的修行方法和观念,但是很不容易接受净土宗,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似佛国净土的基督教天国思想和信仰;可是依我所解释的净土思想,相信西方人士也可以接受的。因为念佛可以使心安静下来,使身体减少痛苦,进而生出智慧;有了智慧便能消融烦恼、排除困难、解决矛盾冲突。所以,念佛虽然能生西方,但不一定为了生西方才需要念佛。
  曾经有一位婆婆老嫌媳妇不孝顺,常常数落儿子和媳妇的不是;她的媳妇听了很烦,所以也常常诉说婆婆的不领情以及顽固,甚至想要把婆婆请出去,让她一个人自己住。结果,她们两个人一前一后都来见我。
  我劝那位婆婆从今以后不要再叨念儿子和媳妇,越念会越倒楣,要念还不如念阿弥陀佛,念佛会愈念愈有智慧、愈有福报。
  至于那位媳妇来找我抱怨婆婆的时候,我也劝她不要老是埋怨她的婆婆,要念就念阿弥陀佛。后来,由于婆媳都念佛,两人从此相安无事,可见念佛是可以化解烦恼,得现世利益的。
  法鼓山<四众佛子共勉语>的最后一句话是「声声阿弥陀佛」,如果你把对别人讲坏话、说闲话的时间,都用来念「阿弥陀佛」,你一定会有很好的人缘、很高的智慧,也就没有烦恼了。
  六、禅和净土都是实用的法门
  禅和净土都是实用的法门,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已经可以得到很大的身心利益。过去,很多人都误解,以为学禅就是为了开悟,不开悟就等于白费;修净土就是为了了生死,未去极乐世界之前就以为没有用。
  其实,不管是学禅还是学净土,都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得到好处,而且也能开悟,也能往生到净土。
  开悟的人一定可生净土,未开悟而愿生净土的人,也可以生净土,生到净土的人也必定能开悟。
  七、法鼓山的理念
  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这与今天的主题有关。因为在我们未成佛之前,先要把人做好;在未到西方净土之前,必须先做好关怀人间社会的工作。法鼓山用各种方式的教育来做好关怀的工作,同时以关怀人间社会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的目的。
  我们这个娑婆世间不是净土,常常有暴力、犯罪、灾难的情况;如果自己不得已遇到一些不幸的事件,那正是让我们成长的因缘,得到更多经验的机会。不过我们也不要老是只关心自己的安全与幸福,而忽略了社会的安全与安乐,还是要照顾别人。更进一步,我们除了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帮助,其实也应该学一学佛及菩萨,让别人遇到我们,也像遇到佛、菩萨一样,而得到帮助。
  我们佛教徒,不管是修禅还是净土,都是在学菩萨、学佛,否则的话,就不能开悟、就不能见佛成佛。也就是说,对他人和社会大众没有关怀、没有慈悲,想要修行佛道成功是不可能的。所以,信佛就是学佛,终究要使自己的人格和佛一样。学习佛的智慧与慈悲,才是信仰佛教的目的。
  佛教是以学法为目的,法是佛所说的,例如禅和净土等的修行观念及修行方法。而法是从佛而来,再经过僧团的人一代一代从印度传承到现在。如果有人说他自己没有传承,自己就是佛,那是有问题的;那也许是另外的一种新宗教,但绝不是佛教。
  我则是经由我的老师传授和证明,把佛所说的修行方法和修行观念介绍给大家,这才是佛法。(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九日,讲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中部大学,曹永祥整理)
  禅与精神健康
  一、物质的享受不可靠
  物质的享受是永远无法使人的心或精神感到满足与安定,但是,人们却经常都是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企图让自己感觉安全和可靠;而所追求的内容,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男女感情等。偏偏这些东西追求越多,给人们增加的麻烦和困扰也越多。
  这就像口渴的时候用盐水或海水来解渴,越喝越渴,越渴越想喝;虽然喝盐水止渴这种经验大多数人没有,但是生活里感觉不安全和不满足却是事实,否则大家今天晚上也不会来听这场演讲了。
  我有一位信众,他有两幢房子,在没有买房子以前,生活过得很快乐;现在有了两幢房子,他变得非常担心。尤其最近房地产走下坡,他很想贱价卖掉房子,但又舍不得;不卖呢,贷款的负担又很重;于是患得患失,内心充满了不安,毫无安全感可言。所以说,追求物质的享受,绝对是不可靠也不究竟的。
  二、心灵的追求不容易
  我们应该把生命的重心朝精神层面追求,因为那会使我们感觉有依靠、有寄托;但要在精神层面求得安全的保障,也是不容易的。
  例如:有些人信仰宗教非常虔诚,也有人对自己的哲学思想深信不疑,有了这种精神上的依靠和寄托,是可以让他们安身立命、身心健康。
  当有的人在艺术方面,或在工作上有很大的成就、很顺利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生活的安全和生命的充实。但如果这份成就在他的生命中并未得到客观环境的肯定,他还会感觉到生命是很有意义的吗?这就值得怀疑了。
  我认识一位很优秀、很努力的艺术家,但是他的画就是不卖钱。我对他说:「你的画很好,或许是现在的人还不懂得欣赏,你千万不要失望。」
  他很沮丧的说:「我不知道自己的艺术生命将来会不会有人欣赏?」
  我说:「没有关系,等你死了以后,也许就会有人懂得你的画,像梵谷那样不是也很好吗?」
  他说:「像梵谷那样很可怜,自己没有发财却让后人发了财。」
  可见这位画家并未肯定自己的努力,所以在不顺利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怀疑。
  三、禅法即是安心的方法
  禅法,就是用来安心的观念和方法。释迦牟尼佛年轻时,因为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之苦,不知如何解脱,所以出家修行,悟得安心之道;他说法四十九年,都是专为人类做安心的服务。他告诉我们,身体需要物质来帮助,需要医药来治疗,但心要依靠佛法的救济。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如果心理不健康,即使外表看起来健康,也仍是一个有病的人。通常自认为身体健康的人很多,因为他们不知道身体是否有病,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就认为是健康的;可是,自以为心理完全健康、完全没有问题、很正常的,恐怕就没几个了。
  如果想要身体的健康必须要有适度的运动,可是心理的健康正好相反,必须要有适当的安静;身体最好每天都有运动时间,心灵则最好每天都有安静的时候;通常,人们可能每天有运动的习惯,却很少有让心安静一段时间的习惯。
  禅的心理治疗,即是为人安心的方法,其中包括两项:一是放松身心;二是放下心中的牵挂。这需要练习,如果仅是知道而不去练习,是没有用的。但是,这种放松和放下也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因为一般人做不到一次放下就永远放下,可能可以放下一、两分钟,但之后还是放不下。不过,人们多半需要先练习暂时的放下,然后才能永久的放下;也就是说,永久的放下,通常是从暂时的放下开始。
  中国禅宗有顿悟与渐悟之说,「渐」是经由方法的不断练习而让心理越来越健康;而「顿」是不需要用方法,一下子就开悟,一下子就放下牵挂,所以很多人喜欢「顿悟」。
  不需修行而突然顿悟是有的,但非常稀有难得,一般人还是需要在平常生活中练习方法。例如:在一天中找出几个时段,或者当知道自己心理发生问题的时候,就用放松身心的方法来帮助自己。
  四、禅宗的安心故事
  顿悟虽然不容易,但它却是非常的迷人。一个人顿悟以后,他一定是个心理健康的人。中国禅宗有很多有名顿悟的故事,例如:
  曾经有一位出家人去向曹洞宗的第二代曹山本寂请法。那位出家人说:「弟子通身是病,请和尚替我医。」
  曹山本寂说:「我不医。」
  那位出家人说:「你为什么不医。」
  曹山本寂说:「我就是要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于是这位出家人就开悟了。
  这个故事的涵义是什么?求生求死,就是有生有死,是两个极端,如能既没有生也没有死,那还要医什么病?
  云门文偃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云门宗第一代祖师。他还未开悟以前,内心很不安宁,有一天他去参访他的老师睦州道明禅师,希望得到帮助,但是当云门敲门,道明禅师开门一见是云门,马上就把门关起来,一连数日都是如此;到最后,云门学乖了,当道明禅师一开门,他马上把一只脚跨进门里,道明禅师就抓住他说:「你说!你说!」那时候云门不知要说什么好,道明禅师就赶他走,但他不肯走,道明将门用力一关,结果把他一只脚关断了,就在那一刻,云门心中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看起来好象很容易,被门关断一只脚就开悟了,其实云门心里本来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经过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答案,当他想请求禅师帮忙的时候,禅师却把问题交回给他自己去解决,由此令他发现,想求得一个安心的法门是多余的。
  所以他的开悟并不是因为脚断了,但如果脚不断,他却也开不了悟。
  这个故事里的云门是渐悟还是顿悟?有人说渐悟,有人说顿悟,两种都对,为什么?依故事的事实来看,他是顿悟;但这之前他心中的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甚至在他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因为有问题,所以才到处寻访明师来帮助他,一直到遇到睦州道明禅师时,才得到了解决,这也不能说不是「渐」。
  五、安心的基本态度
  从禅的立场来谈心理治疗,也就是安心的方法与过程。人们心理不安定的原因,其实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如果长大后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心理完全没有病的人是没有的,既然大家会来听这场演讲,就表示你自己或他人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从这点来看,你已经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
  基本上当你发现自己有问题、有病,而不隐藏自己的问题和病,这种态度就是一种健康的行为。
  平常生活中,禅如何教人安心呢?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无论遭遇何种状况,都不会认为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如果已经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能让它不发生是最好的;如果它一定要发生,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忧虑不仅帮不了忙,可能还会令情况变得更严重,唯有面对它才是最好的办法。
  经常有一些患了癌症的病人来看我,因为医生已经宣布他们的生命快结束了,他们好象是来向我求救,又好象是来向我告别。
  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一,不要怕死;二,不要等死。需要治疗就要接受治疗,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吃什么就吃什么,过正常的生活;不勉强自己,也不要对自己的生命完全失望,这种态度就是禅的态度。
  生活很重要,生命很可贵,不要被别人吓坏,也不要自己吓自己。偏偏很多人情况明明没那么糟,或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能面对接受,还要担心忧虑,结果反而是被吓死的,或忧愁而死的。所以,用禅来安定心的方法,就是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禅宗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次,赵州在寺里见到一个僧人,就问他:「你在这里住了很久吧?」那僧人答:「是的。」赵州说:「那你喝茶去。」然后他又见到另外一位僧人,问他:「你在这里住了很久吗?」那僧人答:「不,我是新来的。」赵州说:「那你喝茶去。」寺里的院主看到这情形很不明白,就问赵州:「怎么和尚对于旧住众、新来众,都叫他们喝茶去?」赵州就跟他说:「你也喝茶去。」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赵州茶」公案。这个故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人都在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因为那时候刚好是喝茶时间,赵州禅师遇见任何人都请他去喝茶。也就是说,生活就是生活,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体验生活,享受生活,认真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六、禅宗的安心层次
  从渐悟的法门来看,修行过程中禅的安心方法是有层次的。首先要把许多复杂的念头从外面、从各种各样的对象上收回来。这好比两个人在吵架,要有第三个人把他们分开,或把其中一人拉走。
  曾经有位居士住在我们寺院中,这位居士经常发脾气,我的一位出家弟子每次看到这位居士发脾气,就马上注意自己的呼吸,马上注意自己的心为什么会觉得很烦?这就是把心从外面的对象收回来。
  当你不想跟别人吵架,对方偏要找你吵架的时候,无法避免,逃也逃不掉的时候,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注意自己的呼吸,注意自己的心念。当然,如果你很喜欢吵架,或认为吵架是一种享受,那就另当别论了。
  今天我从报上看到一则报导,有一对八十岁的老夫妻,每天都吵架。他们二十岁的时候就结婚,到现在已经吵了六十年,他们认为吵架是一种健康的沟通。如果不能像他们一样,对吵架有另外一番看法,那么最好还是用收心的方法,把心从外境收回来。
  当你把心收回来后,就要令它平静。令它住于方法,这叫作摄心。摄心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数呼吸、参话头和只管打坐。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吸,随时随地都在呼吸,因此数呼吸是最好用的方法,至于参话头和只管打坐则属于禅宗的专修法门。
  当你经由修行,而令自己的心安定之后,必须连这个安定的心也不要执着。因为如果只是一味令心安定下去,到后来可能变成一个很消极的人,可能随时随地只希望打坐,不想跟任何人接触。唯有能够做到连安定的心也不执着,也能放下的时候,才算达到真正的心理健康。
  这个从收心、摄心到放心的修行过程,也就是从散心、专心、统一心到无心的过程,可以用人骑马来作譬喻:
  (一)散心修:第一阶段,骑马的时候,知道有马,知道马很不好骑,因为那还是一匹未经训练的野马。这里所说的马,是指我们充满杂念妄想的心,这些杂念妄想一刻不停,不受控制,正如一匹野马。(二)专心修:逐渐地,进入第二个阶段。骑马的时候,知道有马,但马已能够听从自己的指挥。这表示你的心已比较安定,表示你已能够照顾自己的心,如果有人找你吵架,或批评你,让你感觉不舒服,你也已能够做到不太受影响。(三)统一心修:第三个阶段,骑马的时候,不再感觉有马。这就像最好的骑士骑在马上,马跑得很快,人已忘了马,马也忘了人,而到达人马一体的境界。修行到这个阶段,周围环境里的任何人、任何事对你来说都是一体的,不是分割开来的。这时候,你对一切人、一切东西都感觉到很亲切,因为它就是你,你就是它。(四)无心修:但到达了统一心,还不是最好的,第四个阶段叫作无心修,这时候,不觉得有马,也不觉得有人。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不执着心理的安定或不安定。但是,这并不等于什么事都不做、什么事都不管了,而是生活就是道场。这时候,你会活得更正常、更平和、更有爱心。
  黄檗希运禅师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只是那么自然的生活着,这就是自在,就是得解脱。
  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态度来生活,来适应我们的环境以及环境里的人,我们便会减少很多麻烦;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立场,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立场,例如:我是一个和尚,没有老婆才是对的;你们是在家居士,有老婆则是对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应该被尊重。人与人之间有许多问题的发生,多半是因为我们经常站在自己的立场而否定别人的看法和想法,才引来很多的困扰,最后演变成心理的不健康。
  七、问答讨论
  问:如果一个人对心灵方面的追求,已经有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但仍然觉得内心充满烦恼。他该怎么办?是否应该继续追求下去?
  答:烦恼原来是虚妄的,心中无执着,烦恼便消失。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观念不是那么正确,方法不是那么有用;也可能烦恼事实上已减少了,但自己却不知道,或对自己的进步不满足。
  我借用一个譬喻,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如果觉得一片漆黑,可能离天亮已经不远了。(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六日,讲于纽约台北剧场,听众全为西方人士,朱碧玲整理)
  禅与现代生活
  禅是智慧的、安定的、清净的。智慧是不被环境所困扰;安定是不被环境所混乱;清净则是内心不随外境的杂乱而杂乱,不随外境的污染而污染。
  一、禅修与忙碌的现代生活-忙而不乱,享受呼吸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的懒散者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
  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只是为了个人糊口,或为家庭生计,或为事业打拼,少数有理想抱负的人,几乎都是为社会大众的安全幸福而忙。不仅是为目前,也为未来。
  我是一个非常忙的人,但不会忙得心头发慌,心慌则烦乱,心乱即烦恼。从禅的立场来看,如果处理得当,忙也可以当作消除烦恼的修行方法。所以菩萨越忙,道心越高。
  一般人在不忙的时候,不是空虚无聊,就是胡思乱想;可是忙的时候,又觉得头昏眼花,甚至手忙脚乱,那也不好。所以当你正忙得起了烦恼时,不妨用禅修的基本方法,放松身心,注意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享受呼吸、体验呼吸,没有多久,就能够心平气和,头脑清醒了。
  二、禅修与紧张的现代生活-放松身心,体验感受
  现代人的生活,无时无刻、无方无处,不是在紧张中度过。不论是吃饭、睡觉、逛街,甚至到海滩游泳、山上渡假,都是紧紧张张的。
  最近我去了一趟罗马,吃午饭时由于要赶时间,必须在半小时内,进出餐厅、点菜、吃饭,可是等饭菜都到齐之后,时间已所剩无几,只得草草了事将食物往嘴里塞,那已经不是在咀嚼、欣赏、品味,而是将食物囫囵吞下肚子里去。
  现代社会中,需要看心理医生的人越来越多,主要原因就是使人紧张的情况太多了。例如:家族间的关系,轻松的时间少,紧张的时间多;在工作场合、社交场合,与人相处的关系也是轻松的时候少,紧张的时候多;即使在休闲活动、出外旅行时,随时随地都会让人担心安全没有保障,害怕可能被喝醉酒的人驾车撞上,担心一个不小心皮包可能会被人抢走了。举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族,乃至人与自己身心状况的不平衡,都会造成身心的紧张,轻者觉得无奈无助,重者变成焦虑恐惧,躁郁症的精神病现象,便很普遍地发生了。
  容易紧张的人很可怜,可是偏偏我们多数的人只要事情稍多,时间较少,或者工作较重而又所知不多时,就会开始紧张了。如果是有精神病倾向的人,更难放松他们的身心,不论白天或夜间,可能都是紧绷着的,严重者必须靠镇静剂来帮助精神暂时得到舒缓。
  因此从禅修的立场来看,只要在平常生活中发现有紧张状况时,便应随时将头脑放松、肌肉放松;假如无法放松身心,也可以转而将自己放在客观的立场,体验身体的情况,感受心念的状况,也可达到放松的目的。
  三、禅修与快速的现代生活-赶而不急,动中有静
  现代人的生活,样样都是快速的。乘的是快速度的飞机、船只及车辆,用的是快速运作的工具及机械,吃的是速制速食的快餐,连结婚、离婚也都是闪电式的。
  「快」究竟对不对呢?虽不能说有错,但是一般人在赶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是紧张的,会失去自我主宰而变得随境而转,只知道跟着环境的人事物,快!快!快!并未思考为什么要跟着大家那么快。虽然工作的效率快,竞争力就会提高,但在快速之中,可能也会着急,一急之下,情绪容易失控而生气,一生了气,就很可能捅出漏子来了。
  不过,人在一生之中,纵然活到一百岁,也仅三万六千五百天,一天之中能工作的时间也是很有限的,想把工作做得既多且好,不快不赶也是不行的。如能计画明确、步骤清楚的赶工作,就不会紧张;唯有毫无头绪、急急忙忙的抢时间,才会造成紧张。因此我主张:应当忙中有序的赶工作,不可紧张兮兮的抢时间。
  禅修者的生活态度是精进不懈、为法忘躯,愿度无边众生,愿断无尽烦恼,愿学无量法门,愿成无上佛道,那得赶、忙、快的进行,但仍须经常保持轻松愉快。
  我有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弟子,一位是慢手、慢脚、慢脾气,不论是双手的动作及走路的动作,都是慢慢吞吞的,永远不急也不生气,但是,他的工作效率并不差。另一位弟子则是整天看他忙东忙西,忙得团团转,而且老是在埋怨着说他只有两手两脚,工作又这么多,因此,经常是又焦急又生气,工作品质也只是普通。第一位采用的是禅修者的心态和方法,另一位对禅修方法,尚未用上力。
  对这两种状况,我的建议是,能够做到赶和快而不着急,当然很好,否则宁可工作效率低一些,也要保持身心的轻松愉快。
  四、禅修与疏离的现代生活-人人是佛,血肉同体
  疏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互不关心、不相往来。譬如说,现代家庭的夫妇,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孩子在不同程度的班级读书,甚至一家人都在外地就学、就业,不仅白天不易见面,连睡觉或休息的时间,也有差异,一天之中夫妻俩可能讲不到半句话。父母和幼小的儿女之间,也好不了多少,孩子被送到托儿所,或由褓母照顾,能每天早晚相聚已很难得,有的在一星期之中仅见数面。至于住在高楼公寓中的现代人,对隔壁的邻居是谁漠不关心,能于上下电梯中相见打一声招呼,已觉多余,彼此姓什么?做什么?更无暇知道,古代守望相助的邻里感情已不再见。
  最近我在乘飞机的途中,有一位服务了十二年的空中小姐,希望我替她算命,让她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婚。她是找错人了,但是我问她说:「你天天在飞机上飞来飞去,接触的人那么多,怎么会遇不到一位可以嫁的人呢?」其实,她每天面对的对象虽然不少,却都是陌生人,没有一位是她认为可以谈心的人。
  若以禅修的立场来看,应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在佛国净土中佛和菩萨的关系一样。我们虽然有认识及不认识的不同,但是互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世界上,连彼此的呼吸都是息息相关的,虽不是血肉相连,却是声气相通的;如果心中产生这样的亲切感时,接触到任何一个人,岂非都像是自己的亲戚和朋友?
  若能再进一步用禅修的方法,将小我扩大提升到大我,便会知道,所有的人都跟自己密不可分,那么,对任何人都不会觉得是那么疏离而陌生了。
  五、禅修与物质的现代生活-需要不多,知足常乐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生活环境却因此而变得极为复杂。因为物质越丰富,人类的欲望就越强烈,见到人家有的,自己也希望拥有;已经便利的,希望更便利。由于这些欲望,使得我们的生活被物质所引诱,而丧失独立自主的判断力和自信心。
  有人形容物质文明和人类欲望的关系,就像一个人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因为一下来就会被老虎吃掉,他只能骑在虎背上,老虎跑得越快,骑在虎背上的人也越紧张,但无论如何紧张,也不敢让老虎的脚步停下来。作为一名现代人,似乎经常是处于这样的心情中。
  对物质丰富的现代环境,不必努力抗拒,而要做到不受诱惑。如果用禅修的观念来过生活,就不会由于物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苦恼。因为禅修的目的,是重于精神的自在和解脱,而且如能从中获得平安,便不会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作为生活的指标。所以应该从精神层面多深入、多体验、多努力,对于物质条件的诱惑,便有免疫的能力了。
  我曾提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这两句话,「想要」是贪欲的烦恼,「需要」只是生存的最低条件;「想要」的可以不要,「需要」的不是问题。禅修的人因为内心不会感到空虚不安,欲望必定减少,就能「少欲知足,知足常乐」了。
  二十多年前我在台北出席一项重要的会议,与会的人士都是有钱的商人及有地位的官员,开完会之后,服务人员来问我:「请问法师,您的车子停在那儿?我们代您把司机请来!」
  我说:「我的车子停得满远的,你叫它来,它是不会来的,因为那是公共汽车!」
  这位服务人员替我委屈的说:「法师!您怎么没有自己的车子啊!」
  当时如果我真的认为参加这样的会议,非要有一辆自己的车子不可,岂不就是受了环境影响,而失去自我了吗?
  六、禅修与污染的现代生活-知福惜福,净化环境
  大家都希望这个世间的环境,能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清净、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有安全的保障;可是由于大家只知道追求个人环境的美好,却忽略了整个地球的环境正在急速的遭受破坏。
  生活环境中的污染有四大来源:1.每个家庭每天都要制造很多的垃圾;2.医院的医疗处理之后,也会产生很多的垃圾;3.为了农产品的化肥、用药及养植,使得土地环境受到污染;4.工业生产与科技开发,使得地球的地下资源、空气资源、水资源等,都受到严重的破损污染。大家都知道这些问题必须改善,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是束手无策,纵然有改善,但改善的速度却远不如破坏的速度。
  其实,若要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不被污染,最重要的根本,是在人类的心念,建立惜福俭朴的观念,生活单纯,物质欲望减少,心灵受到的污染也就少,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也会减低了。除了少欲知足之外,还当用禅修的方法,随时保持安定、平静的心灵;心不平衡,身体及语言的动作就会变得暴躁粗鲁,自伤伤人,像一颗定时炸弹,若非自暴自弃,便成愤世嫉俗,困扰家人,破坏社会,不仅为社会环境、大众心灵带来污染,也为他们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就像在饥饿的鸡犬群中,忽然又闯进一群饥饿的狼,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如果用禅修的观念和工夫来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使人人都能生活在安定的、平衡的、清净的环境之中,那就是人间净土。
  七、禅修与焦虑的现代生活-本来无事,万事如意
  由于现代资讯传播迅速,带给人们焦虑的梦魇也相当多,只要社会中、世界上、国际间,有一些风吹草动,不论直接或间接,不论是为自己、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为政治、为经济生活、为宗教信仰,凡是牵连到自身安危利害得失成败的状况,都令人无法高枕无忧。
  昨天有位居士来见我,他的焦虑很多,起先只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和睦,为了他的太太而焦虑,后来太太带着孩子不告而别,他又为孩子的平安焦虑,弄得每天整夜失眠,白天心神恍惚,情绪陷于失控,于是又担心如果连工作都做不好,那该怎么办?我只能劝他:「以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
  前天我也接到一封信,有一位太太她先生过世才不久,独生的女儿又被不良少年诱拐跑了,在此同时自己身上又长了恶性肿瘤,必须及时开刀,可是她上班的公司老板却希望她马上回去复职,否则饭碗就不保;但是医生告诉她,如果不赶快开刀,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她若开刀又无医疗费可付,虽然手上还有些股票,可是现在正是股票下跌到了最谷底的当口,她又舍不得把仅有的股票卖掉,况且医生告诉她,开刀也只有一半痊愈的机会&&凡此种种让她非常的焦虑,于是写了一封信来向我求救。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象正被困在火海之中的人,来向我求救。通常我会倾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所焦虑的是什么,但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
  我给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原则:对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即使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应用时间来化解、淡化;如果真是无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它,既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再为它担心,应该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着:「我怎么办?」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该怎么生活就怎样生活。
  如果用情绪来处理感情的事,用理论来处理家族的事,如同以刚克刚,以火救火,事情会越弄越糟。尤其在处理人际问题之时,必须要有慈悲心,多为对方设想,否则不但会得罪对方,连自己都可能无路可走。
  处理事物问题之时,要有智慧,将问题客观化;问题客观化了之后,便能看清如何处理才是最好的。如果鱼与熊掌只能选其一,应先把轻重缓急弄清楚了,应舍即舍,能取即取。
  佛法告诉我们:诸法虚幻,无自性故;舍除我执,无常故空。禅法即是佛法,以禅修的方法观照,便能超越自我的执着,超越「空」「有」的对立,也才能觉察到,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可让你忧虑的;能知天下本来无事,便是万事如意!(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九日及十一月二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整理)
  禅与心灵环保
  一、人类的生活环境
  人类的生活环境大约有四种:(一)物质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教育和娱乐等设施。(二)精神的生活环境-属于形而上的,超越物质的心灵活动范围。(三)人际关系的社会环境-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间的人际关系。(四)人类所依的自然环境-山河大地、森林、原野等自然资源。
  不过上述四项都不是今晚所要讨论的重点。诸位或许不免疑惑,我们的主题不就是上述的第二项吗?怎么又说不是?因为,今晚所要阐述的,偏属于禅修者的心灵领域,这与世俗所说的精神生活大不相同。
  二、禅修者的内心环境
  (一)常人总是向心外的环境追求和抗争
  一般人总以为自己时时刻刻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所以只有自己最认识自己,最了解自己。然而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大多数人只存活在自己的心外,而不是心内,能够生活在自己心内的人极少。我们的生活所需泰半来自身外,所以就误以为所有的烦恼困扰也都来自外界,于是不停的向心外的环境追求和抗争。
  骄慢心重的人,喜欢伸张自我、操控外境;缺乏自信的人又常觉得个人渺小无能,有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因此也不断向外驰求。现代人常常抱怨生活范围的局迫,觉得空间太小、时间太短,这都是由于生活在心外,身、心无法统合的关系。
  (二)禅修者发现内心世界广大无垠
  天文界利用精密的高科技望远镜,接二连三发现了许多新的星宿;似乎我们所探触到的范围,已经够深够远了;但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深广辽阔,又何止于此。我们经常感受到外界种种的压迫和束缚,例如:空间太小、活动范围狭窄、时间老是不够用、责任没完没了&&,总之,既不自由,也不自在;要想摆脱这些障碍并非不可能,只要深入开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自身臻于禅境,就能达成目标。
  所谓的无限是指:
  1因愿心和决心而潜力无限
  也许有人会说:「这恐怕不容易吧!」其实只要真有愿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潜在的能力无限。所谓的潜能,包括智慧和影响力,两者并存时,时空便可以延伸至无限。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了解的事,但是确实是可以做到的。
  2定中能够经验到时间与空间无限
  时间和空间的长短,只是内心的一种体验。时间固然有着客观的依据,但若取决于主观的感受,便没有一定的标准。有人在定中过了三天,当他入定之时,宛如进入无限,一旦进入无限,时间于他,已经不存在了;出定之后,又觉得入定的时间x那即逝,而x那即逝的感觉,又表示了时间的快速流转。
  前者是无限量的长,后者则是无穷尽的短。换言之,在定中时间可以无限的绵延,出定后则觉得怎么才合一下眼,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
  3放下自私的立场,便发现心量之大,可以包容无限
  当我们走出狭隘的自我中心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小,而心量却很大,大到可以包容宇宙间所有的人、事、物,所谓:「心包太虚」即是。
  4开悟之后即能体会到超越一切的无限
  5内心之大,大于身外的宇宙,内心之深,深过无垠的宇宙
  不过,要做到开悟者的境界「心包太虚」,却不是那么容易,得透过种种的方法。因此,下面要介绍禅修者如何开拓心境,以及保护自己的心灵。
  三、禅修者如何保护心灵环境
  (一)身体要动
  一般人以为禅坐完全是静态的,其实不然。正确的坐禅姿势能使身体健康,放松全身肌肉、关节、神经,使得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正常运作,这是身体在静态中的活动。
  有些人为了松弛肌肉,常常求助于按摩师,殊不知坐禅的效果比按摩更佳,因为禅坐能令我们身心彻底放松,而当你在接受按摩时,心情可能仍是紧张的。
  禅坐对高血压、风湿症,以及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有相当可信的疗效。当然,禅坐不是外科手术,更非仙丹妙药,乃是让你的健康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今天演讲的翻译王明怡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十九年前,他苦于剧烈的头痛,无法专心读书或工作,为了纾解压力,他求助于禅坐,大约只经过半年的练习,恼人的头痛就不治而愈了。当然,他的头痛也算是个善巧的因缘,于他、于我都有益,如果不是头痛的缘故,他就不会来学佛,而我就少了一位得力的翻译。
  所以有病在身不见得不好,即使刚开始让你痛苦难安,但是假如有善因缘来帮助,经过妥善的处理,结局反倒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好。因此,逆境来临时,不要抱怨,好好的面对它、处理它,也许就能够将痛苦化为助缘,而开创出一番新的局面。
  禅修的人除了静坐之外,也有许多运动的姿势和方法,例如印度的瑜伽术、中国禅宗的少林拳以及道家的太极拳等。现代人把瑜伽术、少林拳当作一种纯粹的体操或武术,而忽略了与之息息相关的禅坐,实在是本末倒置。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武术教练和瑜伽教师,在到达某种程度后,常感其中有所不足,而渴求禅修。其实不论是瑜伽术或少林拳,都是因静极而后动的工夫;因为禅坐一久,杂念顿除,内心凝定,乃在静中引发身体的自动,从而发展出有规律的拳法或体操。
  一般人听到禅修,脑中浮现的都是深山古洞或寺院道场,殊不知古代的山里,没有水、电、瓦斯,禅行者的生活作息少不了担水搬柴,如果你问山僧:「山上何所事?」他一定告诉你:「无非担水搬柴!」而这些担水搬柴等,无一不是修行。唐朝的百丈禅师就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的工作就是耕种,耕种就是禅修;若以专司管理的职事僧来说,与信众的接触谈话,就是禅修活动。因此,经常有人问我:「现代人的生活步调这么紧凑,要如何修行?」我都会告诉他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就是修行。」
  也就是说,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说话的时候要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劳动的时候,心也不离开手和脚,不但散步、旅行、驾车乃至上厕所,都是修行。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就是禅修。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则禅七中发生的小插曲,不妨引来博君一笑。我们在禅七期间均会分配禅众一些工作,有一次有位禅众专司厕所的清扫,他在刷洗的时候,因为太过投入,以致物我两忘,把守在门外等候用厕所的人们也都遗忘了。一位苦候多时的同修忍不住问他:「你快要好了吗?」
  他浑然忘我的说:「啊!慢慢来吧!我正在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另一个人也插嘴问说:「你究竟什么时候才做完啊?」
  他说:「我希望永无尽期的做下去。」
  第二天清早,正在用餐的时候,他看到放在餐桌上的一把水果刀,忍不住失声大叫:「这个东西怎么会放在这里?」
  我问他:「怎么回事?这把小刀不是用来切水果的吗?」
  他着嘴巴说:「我昨天就是用这把小刀来刮厕所便槽上的污垢呀!」
  没有人责骂他,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不会注意到这把刀是不可以拿进厕所的。不过诸位大可不必担忧,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不太可能发生类似的例子,心念要到达像他那样集中的状态,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禅修。常人能做到心不二用就已经很好了,例如开车时,就专心开车,这样车子一定可以开得很好;不过我通常还是会建议刚打完禅七的人,如果心念统一,在两天之内避免开车,否则可能会步上那位禅众的后尘,一时分不清楚东西南北。
  (二)心灵要静
  我们坐禅时要先练习静心,静而后能安。
  面临外境困扰时,先要想到那是外境不是我,但是要知道自己心情和心念的状态。许多人欠缺智慧,明明知道问题不在自身,而在外境,却偏偏受影响,而变成了自己的问题,这是非常愚痴的。尤其在人际往来中,总不免会受到他人的非难、诬蔑和抨击,偏偏有很多人遭遇这些境界时,明知已受伤害,往往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任由怒气和烦恼生起,造成第二次伤害。
  我在每次演讲之后,总会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些人给予赞叹鼓励,也有一些人提供建议批评。对于这些意见,我通常都会静静的聆听,然后告诉自己:「哦!他们这么说&&」也许他们都可以作为我的老师,但是这么多意见相左的老师,我究竟何去何从?总不能无所适从地跟着许多种不同的批评团团转,而失去了自己的主张吧!因此,经过仔细过滤后,如果确实可行,我一定从善如流,实在是无法接受的话,我也不会生烦恼,说他们是无理取闹。
  如何随时随处练习心静?《六祖坛经》说:「_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并非身体不工作,而是心中无对象可_,无对象可爱,此即是无心,所以也无烦恼。
  前面提到的百丈禅师每日忙着工作,有一次弟子云岩禅师即问:「和尚每日驱驱为阿谁?」
  百丈禅师说:「有一人要。」
  云岩又问:「因什么不教伊自作?」
  师答:「他无家活。」
  每天工作只是做人的本分,不是为自己争取什么。既然不为己求,做什么事心都安静。
  又例如:黄檗禅师不为求佛、不为求法、不为求僧,却仍经常礼拜。
  (三)心灵清净环境也清净
  《维摩经》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说:「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第一句是说心若能不受内外环境所困扰,虽然生活在人间,也等同于生活在佛国的净土。第二句话是说,若能放下自我的私心,为一切众生做不求回馈的服务,内心平安欢喜,也等于生活在佛国净土。
  事实的确是如此。且拿雨天做例子,当我们心情愉快的时候,风声、雨声都觉得声声悦耳,而当心情恶劣时,就会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触了。
  我也曾经目睹一对夫妇,因为出发点的不同,而对幼儿的哭闹有着截然不同的两极反应。做爸爸的显然招架不住儿子的哭声,气咻咻的叱喝道:「哭!哭!哭!就是会哭,没看过这么坏的小孩!」而刚从房间走出来的母亲却喜孜孜的说:「啊!这孩子有这么大的哭劲,表示他很健康哩!」夫妇俩对于孩子哭声的感受竟然如此不同。
  如同这位母亲一样,假如我们心中有爱,时时关心着付出和助人,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和众生,都会是温暖可爱的。
  因此,我常建议人要练习着以禅修者的健康心灵来看待世间。1.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顺利的事有它发生的原因,不顺利的也有它的原因,不知道原因也是一种原因。所以要有「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胸怀,得志时不必兴奋,失意时毋需沮丧,一切终归无常。2.世界一切现象都是新鲜的:好的是新,坏的也是新。深夜将尽的时候,天色可能是最黑暗的,不要厌恶,因为黎明快要到了,黑暗不过是个过程。在过程的转换当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新鲜的。3.世间所有现象都是美好的:成功是美好的结果,失败也是美好的经验。或许有人要问,怎么可能两面都是美好的呢?其实只要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告诉自己:「成功是美好的结果,失败是美好的经验。」便没有一样事会让你生烦恼,生活就会变得很有意义。
  四、问答讨论
  问: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公平又无可奈何的事,例如战乱,就令许多无辜者遭殃,我们怎么可能把这些当作是美好的事物?
  答:这些是惨痛的经验,历经战火之后,人类的智慧往往有所提升。战火固然可怕,但是这个经验可以提醒人类,不要去重蹈覆辙。所以当我们面对苦难时,最重要的是去改善处理,而不是坐在那里痛哭流涕。我有两句话奉赠诸位:「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如果仅为受难者哀伤是无济于事的。
  问:当我们听到噩耗时,可能会十分哀伤,接到喜讯时,也不免兴奋不已,但是您又说在散步或呼吸的时候,每一分钟都可以充满喜悦。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点矛盾。
  答:问题发生时,只有大彻大悟的人,才能既有慈悲又没有烦恼。常人免不了情绪波动,若说完全毫无哀伤或兴奋,大概不可能,但是事情既已发生,也只好用方法来疏导情绪,使之不致太过哀痛或兴奋,若能化为淡淡的愁绪以及轻微的喜悦,才不致有后遗症。
  体验散步或呼吸的感觉只是一种方法,是藉此来调整心境。但是这个方法并非一蹴可几,而需要反复不断的练习。
  问:平常专注于呼吸走路时,有喜悦的感觉,请问这种喜悦本身,可不可以达到高深的境界?
  答:不容易!因为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训练。如果你已有深厚的禅修基础,散步也就可以不离高深的禅境了。
  问:作为一位出家师父,您认为美国的在家居士和老师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有一群人,经常固定在一起练打坐,这样可否取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答:老师有两种作用:一是以正确的观念和安全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二是在形象上影响人,有一类的大修行人,学生只需要见到他们的生活威仪,便会感受修行的好处。所以有师父在旁指导,与没有师父在旁指导是截然不同的。当然,有的老师只是告诉学生应当怎么做,而他自己不一定也这么做,这对学生可能有害。
  所以如果你们有一个小团体,成员互相学习也没有什么不好。主要是带头的这几个人,在禅修的知见方面是不是很清楚?有没有开悟倒是其次,正知、正见却非常重要。
  问:这个世上有许多充满_心怨毒的人,他们有的是天生,有的是环境所逼。但是这些人既不会打坐,也不知道修行。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让这些人比较觉醒?
  答:除了多给他们爱护与关怀外,别无其它办法;我们只能用信心和愿心来为他们祈祷,这是属于宗教信仰的层次。以禅法来化度,恐怕一时难以广泛地收效。但是假如你能主动接触他、关怀他的话,也许可以逐渐影响他;不过,那需要付出极大的爱心和耐心。(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七日,讲于纽约台北剧场,游果育整理)
  禅修与环保生活
  禅的修行就是佛法的修行,佛法的修行一定是身、心、环境三项配合,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只重视内心的、个人的修行,对社会是有一些帮助,但帮助不大。
  有的人觉得只要靠少数人修行的力量,就能感得护法龙天、诸佛菩萨来护持;可是如果我们周遭大多数的人内心险恶,行为乖张,或是生存在这个环境之中的大众,在过去世形成了重大的共业与定业,那么就可能会产生种种灾变-天灾、地变、水火灾难,即使持咒、诵经也不一定能够幸免。
  定业不容易改变,这好象定时炸弹一样;但是定时炸弹也不一定会爆炸,虽然说定时炸弹已经订了时间非炸不可,可是如果有人知道炸弹中的信管怎么拆除,那么这个定时炸弹就不会爆炸了;如同定业也未必绝对无法改变。
  一、环境清净
  修学佛法的人,内心的清净是很重要的,可是环境的清净也同样重要。不能只是自己关起门来修行,独善其身,就认为是在救世界、救人类。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积极在人间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才能使得世界改变,众生得救。
  因此对修行禅法的人而言,内心清净固然是最重要的,但环境清净也很重要。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提升人的品质」是要从每个人的人格修养做起,「建设人间净土」是要每一个人把自己的人格建立起来,同时也协助其他人把他们的人格建立起来,人间净土便可以实现了。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弘扬佛法,不能仅仅把门关起来打坐,就叫作心清净,应该要从人心的纠正、环境的清净做起,照顾自己的身心,照顾大家的环境,才是一个禅修者的基本态度,如果仅仅只做到个人内心的清净,而不照顾环境的清净,结果环境中的垃圾越来越多,最后我们就会生活在垃圾堆里,那便是不切实际、不负责任的人,岂是拥有优良人品的人呢?。
  例如:我会要求学禅修行的人,一开始不可以在脏乱的房间里打坐,如果房间中的空气混浊,东西放得横七竖八,打坐时的心一定不容易宁静。必须把环境整理得清净整齐,打坐的时候,心才容易安定。
  或许有人说,只要「心净国土净」就够了,没错,这是源自于《维摩经》的「唯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我们心中若能真正清净,没有烦恼,则我们看到的世界即是佛国净土;可是当我们的心还没有真正清净以前,说这句话便是昧于事实。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凡是出家人所住的地方,都是简单、朴素、整齐、清洁、规律、宁静的,这也是自古以来寺院修道的生活环境,我们希望能把这样的生活环境,扩大到寺院以外的每一个角落。诸位如果到农禅寺来学打坐,便要把农禅寺的禅修精神带回家去,不仅仅是一星期到农禅寺一次,过两个小时简单、朴实、清净、宁静的生活而已,应该也要使平常的生活都跟在农禅寺一样。
  二、内心清净
  内外是相呼应的,除了不要制造环境的垃圾,也不要制造内心的垃圾,环境中有了垃圾就当把它立即清除,内心中有了垃圾也要立即消除。
  所谓消除内心的垃圾,就是将心调柔,一旦心能调柔,烦恼就会减少。如果烦恼很多,那表示心中的垃圾很多,看到的世界就会是一个五浊恶世,也就是充满脏乱、痛苦、无可奈何的三界火宅;如果我们心中的垃圾减少,那么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就会像人间净土一般。
  可是我们也不能在心中自我陶醉,自己骗自己,外在的环境本来没有这么好,也把它说成那么好,或是只有你自己觉得很好,而其他人觉得这世界并不好。因此,我们应该要帮助其他的人,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世界是美好的,那才是真正的净土。
  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是可以实践的,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完成,要靠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和生活的环境做起,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清净、简朴、少欲、知足,这个世界才有可能一点一点转变成净土。
  禅修的生活跟我们日常的生活是相应的,当自己的内在心性清净了,也要带动、协助外在环境清净,以达成内外的清净──身心清净和国土清净,这才是我们修行的真正目标。
  我们要把这样的理念传播出去,希望全台湾,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能有这个共识:从内心到环境,随时保持整齐、清洁、宁静,那么,人间净土很快就能够出现!(一九九四年一月三十日,讲于农禅寺)
  宗教.禅.佛法与邪魔
  宗教是属于信仰的层次,只要相信,就能产生效果与反应,不一定非得要有什么道理,也就是说不论信仰的对象为何,只要信得虔诚,就会有功能发生。纵然神灵存在,可是你不信它,它对你就没有功能;相反的,假如没有神灵,但是你相信它的存在,也会因为心理的因素而产生一些反应,当很多人因相信拜它会灵而跟着去膜拜时,它对这些人就会「灵」,这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因为信心可以产生力量。
  佛法的法是成佛的方法、道理与观念,以佛的观念厘清个人的问题,以成佛的方法帮助我们调整个人的身心。法师则是能用佛法帮助自己,也用佛法帮助他人的人。各位来禅修营,我教诸位面对现实的方法,就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我们要面对现实,但不要逃避现实,逃避是违背因果的;要接受现实,但不是别人打你就让他打,还是要处理它。事情已经处理好之后,不论在过程中曾经饱受委屈,或是曾经威风八面,都要放下它,心中不要留下痕迹,不要再有牵挂,这就是用佛法面对现实的态度。
  禅是什么呢?禅是智慧与安定,有智慧的人不见得会滔滔不绝的讲话。智者是大智若愚,可是不受环境所困扰和诱惑,心中清楚明白,胸中极为坦荡,身心是安定的,身体不轻举妄动,心里不心浮气躁;有智慧的人能不受环境的威胁、利诱、困扰与刺激,尤其是能不要非分之财,能不抢虚名,能不沾酒色与权势。
  修行时如不能放下名、利、男女欲望的追逐,便很容易修成魔的眷属;凡是与自然的法则及社会规律相违背的现象,皆是邪门。
  魔与神在人间是不易区分的,开始时都是教人行善、修德,但邪魔一旦势力扩展,信徒增多,就会强调自己是个自在、解脱的人,与凡人有异,可以不受世间道德与法律规范,可以享受特权,超越人间道德标准,为所欲为,这些人一旦卷入魔性、很快就会灭亡。但是真正的明师是不会制造个人崇拜,不会自我吹嘘,不会花天酒地。
  总而言之,打坐、静坐不见得是禅,许多人用禅、佛之名,内容却不关禅、佛,真正的禅是不能脱离释迦牟尼佛的教示,不能脱离佛法的。(第十七次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联谊会开示,陈美莉整理)
  无我与真我
  一、前言
  许多人认为「我」最重要,也有些人认为「我」并不重要,这两者都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认为「我」最重要的,就会经常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取、抗争,不愿考虑他人的得失,反正只要我自己获得利益就好,这是「自私」的我。
  如果只从字面上了解「无我」,就会有人以为,既然我是「假」的,是「空」的,那就是什么都没有,活在世界上又有何意义,于是放弃拥有的一切,美其名是「看破红尘」,实际上是逃避现实的世界;也有一些人持着「生不如死」的观念,总以为「我」是假的,活着也是毫无意义,不如一了百了算了。凡此种种都不是正确的「无我」观念。
  佛法所谓的「无我」,是要超越「自私的我」,若执于「自私的我」必然会否定他人,乃至于否定自己;然而我们无法否定既有的生命和既有的环境,因此要善于运用生命和环境。
  曾经有位老太太带着身怀六甲的媳妇来见我,其目的是希望我为胎儿祝福。我问她的媳妇说:「希望生男孩或女孩?」
  这位少妇说:「男女都很好,只要乖巧就好。」
  她的婆婆急忙说:「不行,不行,请师父加持让她生男孩。」
  由此可见,婆媳间的想法颇有出入。就媳妇而言,她已超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生不生男孩不是大问题;而婆婆「重男轻女」的观念则牢不可破,仿佛媳妇不生男孩就对不起列祖列宗,便断了宗族的后代。
  从这个故事便可以说明,「超越」的意思是:「不坚持一定需要什么,能有什么就接受什么。」所以,不执着「我」的主张,是相当重要的事。
  可是,完全没有「我」的主张也很麻烦。例如:我有一些弟子,当他们遇到问题就毫不考虑直接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应该提供意见呀!」
  有些人会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所以请师父裁决。」
  另一类型的弟子是每次来请教我之前,他自己早已决定好事情的处理方式,他会说:「师父,事情是如此,如此&&」
  当我问:「你希望我这样处理吗?」
  他会告诉我:「当然,师父您一定要这么办,我可是全替师父您着想的哦!
  何况这也是师父的意见啊。」
  我很讶异:「哦!我并没有指示你要这么做!」
  他会说:「师父,弟子是为师父考量很久了。」
  我的这两种弟子都各执其一,或许有人会说,一个是「无我」,另一个是「有我」。但事实上,前者是不负责任,过于保护自己,怕说错话受师父责备,所以不愿提供参考意见;后者是胸有成竹,早已设计妥当,只是希望师父按照他的方式来执行。所以两者皆非「无我」,都是「有我」在作怪。
  二、自我的涵义
  从佛法看「自我」是什么:
  (一)从因果看自我是「有」
  「善因有善报,恶因有恶报」,这是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烦乱的词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