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感冒了,要怎么缓解感冒的方法好的快,求高见?...

→ 你好,去年立秋后我感冒好了之后就一直没好
你好,去年立秋后我感冒好了之后就一直没好
健康咨询描述:
你好,去年立秋后我感冒好了之后我们一直都没好去打针吃药也没有用就一直没好,感觉喉咙里面有异物,但是不影响吃饭,昨天天气有点变化,好像有点受凉了,喉咙有点痛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妇科炎症,月经不调,支气管炎,阑尾炎
帮助网友:9876称赞:82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07次
&&&&&&病情分析:&&&&&&你好,你这种情况可能是咽喉炎的情况,可能与卫生方面或者是饮食方面等等有关的&&&&&&指导意见:&&&&&&平时注意保暖,不要受凉,看一下咽喉有没有红肿,扁桃体是否肿大,多喝水,可以吃点清开灵片,吃点梨子炖冰糖看看的
擅长: 擅长于呼吸、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如上呼吸道感染、
帮助网友:8115称赞:59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74次
&&&&&&病情分析:&&&&&&考虑是慢性咽喉炎来的,于是感觉喉咙里有异物,受凉了,容易造成刺激加剧的,于是喉咙有点痛。&&&&&&指导意见:&&&&&&这需要适当用点抗炎的、清热解毒的、凉血利咽的药物,比如阿奇霉素、清开灵、板蓝根颗粒。
擅长: 正常分娩、孕期保健、妊娠监护、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征
帮助网友:5460称赞:25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75次
&&&&&&病情分析:&&&&&&根据你说的情况,考虑感冒迁延不愈,导致慢性咽炎的症状,天气变化受凉感冒后会导致加重复发。&&&&&&指导意见:&&&&&&建议你慢性咽喉炎,平时要注意多饮热水,预防感冒,感冒后要积极抗病毒消炎治疗。饮食要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忌饮酒。忌熬夜劳累,多吃蔬菜水果。&&&&&&以上是对“你好,去年立秋后我感冒好了之后就一直没好”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月
帮助网友:3381称赞:11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28次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叙述,感冒一直没好彻底,考虑还是跟你自身免疫力有关系。&&&&&&指导意见:&&&&&&建议:首先,喉咙疼要忌食辛辣油腻生冷有刺激性的食物。其次,通过饮食调节自身免疫力,感冒就会不击而退了。祝你健康。
帮助网友:7895称赞:110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40次
&&&&&&病情分析:&&&&&&根据你提出的情况考虑你这是感冒引起的慢性咽喉炎症状&&&&&&指导意见:&&&&&&根据你提出的情况建议你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服用银翘解毒丸利咽解毒冲剂慢咽舒宁进行治疗
疾病百科| 感冒(别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发烧,发热,伤风)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流清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畏寒、易疲乏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参考价格:35
参考价格:9.8
参考价格: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解热镇痛。本品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
参考价格:¥9.9
本品适用于治疗和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四...
参考价格:¥6.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好, []|
立秋三分潮 祛湿防寒避感冒
[导读]往年立秋燥气上升,昼夜温差加大,多注重祛暑清热;今年立秋多地却是雨季蔓延,湿气依旧很重,在祛湿防潮的同时,更应该多注意早晚温差变化。气温的变化和潮湿加重细菌的滋生都可能引发感冒。
利用空调来除湿我们都知道不少空调都具有除湿的功能,在天气特别潮湿的时候,把空调调到除湿档,开放一两个小时,让它帮忙祛除家里的湿气,可减少病菌的滋生。香薰功效可不小天气潮湿想要祛除家里的霉味,同时又想增加抵抗力,可以用艾草条来做香熏。这样不但可以去湿,还能祛除家中的霉味,更重要的是艾叶是非常好的感冒预防药。腾讯微博达人评论:这个熏完了屋里的烟味超级大啊~~~~~
【6种有毒食品】①鲜黄花菜极有毒,干品无毒。②无根豆芽可致癌。③腐烂的生姜能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黄樟素,可引起肝细胞中毒和变性。 ④棕色心的甘蔗,是受了串珠镰刀菌感染并产生了毒素所致。⑤发黄的银耳,是受黄杆菌污染所造成,可引起头晕、腹泻。⑥长斑的红薯,是由于感染黑斑菌所致
【网传可乐可除锈不假 专家称对人体无大碍】近日,网上出现了一段关于可乐饮料可以除锈的视频。三伏天里,冰镇可乐是很多人的首选饮料,网传可乐除锈是真是假?饮用可乐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分享自 (@qqlady) )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xux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日,顶级内衣维多利亚的秘密2013年度新品发布。
时尚视频高清大片
情感服饰美容口碑榜
115180条评论
212732条评论
311662条评论
410252条评论
59889条评论
67668条评论
77268条评论
86390条评论
96259条评论
105888条评论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立秋习俗禁忌和养生方法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立秋有什么习俗呢?有什么样式方法呢?下面一起来了解吧!  2016年立秋时间:日 09:52:58,农历2016年七月(小)初五。。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季节属金;也是七月的开始,月建为申;也属金;大六壬月将还是午,奇门遁甲阴遁二五八局。立秋卦象为天地否卦,阳上阴下,阴阳不交,阴气伏藏,阳气在上。人体外阳内阴,是出汗排毒除湿的最佳时机,千万不要贪凉闭塞毛孔使湿邪内侵,穷人身体康健就是因为没有空调冷饮。立秋一般代表秋季开始,但立秋期间还处于伏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所以这一段时间在中医看来还属于长夏。 民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立秋时间在上午的话天气立马凉爽,今天立秋时间在下午所以天气还要热上一阵。这一段我们就要顺应天时,遵循规律,特别是在七月十五之前结夏安居,闭关修行,方可百事无虞。  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部分地区“秋脖子”长,立秋前后仍处于炎热之中。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暑气尚未完全消退,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中医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所以秋季的养生尤为重要。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  肺属金,应秋季,主收敛。  《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立秋后阳阳消阴长,人体亦应之,因此,秋季养生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处坤申启土主事阶段,坤土主事则阴充盛,肺行肃降之用,承坤未之土性于坤申之土中以枢转火金之气,行“从革”之令。  2015乙未年立秋节处于四之气阶段,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易致肺金肃降之用受损、肾难行收纳之功,使上半年浮游于外之精血阳气不得内敛,而脾阴不足或为焦土,形成“肝肺失和,肺肾失交”的坤申启土格局,使本应于坤未承土中枢转火金之气的坤申启土受相火生长之非时之气影响而枢转不利。  因此,乙未年立秋节生活起居、运动、饮食、出行、中药膏方及中医外治治疗应以滋养肝肾、健脾补肺、清泄相火为原则制定方案。  1.情志调护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内应于肺,素体精亏之人,逢四之气客气少阳相火,煎灼肺之气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君火不藏则相火亦泄,故多见心烦、失眠、多梦、焦虑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多有血压波动、心慌胸闷等不适;儿童多动症、癫痫、抽动等多发。可多听“羽”、“商”调音乐,如古典名曲《阳春白雪》《平湖秋月》,民乐《鸿雁》《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以收敛神气,宁静内心,复秋“容平”之气。  2.起居指导  立秋后,相火加临致出现“秋老虎”天气,耗气伤阴,“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人体恢复元气。立秋后暑热未尽,但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往往是白天酷热、夜间凉爽。阳虚体质者晚上睡觉时使用空调易出现头痛、身乏、腹泻等症状,因此,睡眠时注意保暖防凉。  3.运动养生  人经过漫长的炎夏酷暑,耗散了大量的精血元气,立秋以后,人体处于虚空松弛之态而表现为“秋乏”。运动以舒缓柔和为佳,防汗出伤阴,阳气随之而耗。  养生功――立秋七月节坐功  每日清晨盘坐,上体前俯,两臂伸直以撑地,两臂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含胸缩体,屏住呼吸,耸身向上,重心前移,稍停,还原。如此反复36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补虚益损、调畅气机,改善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等不适。  4.饮食养生  原则:少辛增酸《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因此要少吃姜、韭、辣椒等辛味食物,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杨梅、柚子、杨桃等以收敛肺气。  立秋,天气由热转凉,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一个过渡性季节,此时的时令主气为燥,燥易伤肺,所以立秋的养生重点应除燥养肺。  8月8日,立秋。感觉酷暑才刚开始,就到秋天了。  今年立秋撞上了三伏天,想凉快应该还有点早。立秋后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潮热的苦夏。避热纳凉很重要,立秋之后防晒防中暑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后,该如何养生呢?如何预防立秋多发疾病?  早睡早起 养心养肺  一般来说,秋季适宜晚上9-10点入睡,早上5-6点起床。  秋季早晨空气很清新,可以出门散步锻炼,可以排出体内的浊气,呼吸新鲜空气,让肺保持很好的状态。  莫贪凉 防受凉感冒  立秋正是“三伏”中“末伏”的开始,还可能遭遇“秋老虎”的袭击。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伤风感冒。另外,在户外活动后,要及时擦干汗。  专家提醒,中老年人、慢性病者、抵抗力较差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夜间凉爽,晚上盖好被子,不要长时间吹风扇,空调不要开得太低,不要整晚开空调,注意通风换气。  立秋进补 少辛多酸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  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  那立秋后要选哪些蔬菜和水果最好呢?  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  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  不过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早晨喝粥 健脾养胃  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要记得给身体补水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不过心脑血管患者慎重。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以后,可根据秋季特点科学饮食。依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和你说说立秋养生的事儿。  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调理脾胃  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谨防秋燥  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食品、衣物需防霉变  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  需防“空调病”  立秋后,容易患上空调病,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最好不开。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还可经常喝点姜茶。  谈“防”  1、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在人体的表现为口干、鼻干、咽干、皮肤干甚至皲裂等。肺喜润而恶燥,在秋天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怎么养阴防燥呢?元代医家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秋天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湿邪  秋季从立秋到霜降有6个节气。此时,夏天的暑气还没有结束,秋天的雨水已经很多了,此时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要是早秋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  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3、防贼风  秋夜凉风习习,早晚温差较大,有的人爱开窗而睡。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阵阵凉风吹起地面尘土以及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被中医称为贼风。受到夜间贼风侵袭,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病症。  一方面,要注意穿衣盖被,另一方面,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秋要冻,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  4、防秋郁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会低沉消极。  5、防“气象过敏症”  当天气变化剧烈时,人体需要适应的时间不能满足,就会导致“气象 过敏症”的发生,而秋季是这种气象条件变化显著的季节。一方面,与夏季相比,秋天的气温和湿度有所降低,气压则有所升高,这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摄氧量。另一方面,秋季的冷暖空气时常交替入侵,气象要素变化比较剧烈和频繁,使人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焦虑、困倦乏力、头痛眩晕、失眠多汗等,这便是“气象过敏症”。  民间有句俗语叫“春困秋乏”,其实这也是“气象过敏症”的表现。“秋乏”是指当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时,许多人都感到四肢无力,昏昏欲睡,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秋乏”是精神萎靡的表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克服“秋乏”应该从调节人体规律入手,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在日常起居作息上做有针对性的合理调整,包括起卧、饮食、运动等。  谈“吃”  1.凉性食物要适量食用,如瓜类水果西瓜、香瓜等。老百姓常言,“秋瓜坏肚”也就是这道理。夏季刚过,人的脾胃受炎热天气影响,功能较弱,还未完全恢复,因此刚刚入秋养好脾胃很重要。瓜类多属凉性食物,瓜类蔬菜丝瓜、苦瓜、冬瓜等都要适量食用。  2.清热解暑要继续。清热解毒类食品既能消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粥、莲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处。  3.中医讲秋属燥,而燥气通于肺,最易伤肺,所以秋天最需要养肺润肺。养肺的蔬菜包括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豆腐等。水果如秋梨、山楂、苹果、猕猴桃、荸荠等。果仁类如核桃、杏仁、花生、松子、芝麻等。其中杏仁养肺最好,它的维生素A含量最高,还有蜂蜜是秋季养肺润肺的最好食物。  4.“少辛增酸”益肝肺。爱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们要克制一下了,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后要适当减少。因为秋天要收肺气,而辛辣太盛则伤肺。“增酸”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肝脏的功能,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橘子、柠檬、猕猴桃和番茄等。  5.秋天干燥易便秘,应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要多喝水,清晨5~7点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候,此时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通畅。  6.秋天易得口腔溃疡,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香菇、紫菜、番茄、豆芽、豆角、豌豆、油菜等。  7.秋冬是进补的大好季节,入秋之后,人体对食物的吸收率会逐渐增高。但像羊肉、狗肉在入秋之初还是要少食,因为秋初炎热未完全退尽,过多食用大热食物羊肉、狗肉不利于健康。  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中午天热的时候应减少外出,可以喝点清凉解暑的绿豆汤,记得遇事保持心平气和,少生闲气。  附立秋养生方:  立秋这个节气我们适合于清热、排湿,可以用五味食物熬点粥喝,也就是百合二十克,银耳四十克,莲子十五克,糯米可以放五十克或者可以加大一点,差不多熬好的时候可以放一点冰糖进去,因为百合能够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能够润肺生津。  还有一种就可以用鱼腥草、白梨(梨子)、冰糖炖汤喝,因为鱼腥草能够提高我们肌体的免疫力,而且能够清热、利尿、解毒,立秋的时候我们经过了整整一个夏季的闷热,所以身体里面积聚了一些热火、一些湿气,所以到立秋这个时候容易犯牙痛,容易心烦失眠,所以就喝鱼腥草白梨汤也是很好的。  立秋这个节气里面还有一个就是最好能够通一通膀胱经,就是做那个摇篮式,你仰卧在地上,两腿弯曲起来,手抱住,头往上抬刚好就形成一个弓,一个摇篮,前后这么摇动几下,你这个头往后仰,然后它会自己往前这个样子,就很舒服应该是,如果方法正确的话。而且它能够刺激到我们两条重要的经络,应该说是三条:中间是督脉,两边是两条膀胱经。督脉就是总督一身的阳气,当然做这个摇篮式是下午三点钟,气血经过膀胱经的时候做是最好了,尤其是那些腰酸背疼、腰肌劳损,做做这个是效果挺好的。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医不如求己 感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