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怎么办?

往期精彩回顾
育儿专家何丽雅
3招补铁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导语:婴幼儿因为其特殊的代谢特点,很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据了解,5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极高。哪些原因易造成宝宝贫血?宝宝吃什么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本期专家视点邀请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主任何丽雅为大家解惑答疑。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高发 和代谢特点有关
何丽雅主任介绍说,中国是全球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地区之一,婴幼儿更是重灾区。世卫组织的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东南亚地区高达六七成。
婴幼儿易发缺铁性贫血和其特殊的代谢特点有关。足月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能满足出生后4个月之需,4个月后,从母体所获铁耗尽,生长发育迅速,若辅食添加不及时则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6-24月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早产儿从母体获铁少,通常满足不到孩子生后2个月的造血所需,因此早产儿更易发生早期缺铁。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长得胖并不就意味着不会贫血,因为孩子胖,消耗同样也很大,同样也有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
5种原因易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
何主任指出,导致宝宝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储铁不足:包括早产、多胎、胎儿失血、孕母严重缺铁等,都可能造成宝宝缺铁;
2.铁摄入量不够:主要是婴儿在食物转换期没有及时补足强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3.生长发育过快:有的宝宝体重和血容量增长快,血红蛋白量需增加,但食物补充的铁并不能满足其需要;
4.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肠道病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铁吸收障碍;
5.铁的异常丢失:某些疾病会引起宝宝长期慢性失血,从而造成缺铁,如牛奶过敏、息肉、钩虫等疾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贫血
何主任表示,不能用统一的界限来判断小孩有无贫血。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不同,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界限,特别是0-6个月这个年龄段,个体发展快、差异大,还有疾病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数据来判断孩子是否贫血。但何主任建议,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是缺铁性贫血。
1.一般表现:宝宝皮肤黏膜苍白(唇、口腔黏膜、甲床明显等);宝宝易疲乏,不爱活动;年纪大点的宝宝会说自己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2.严重贫血会出现髓外造血的表现:部分患儿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3.消化系统:宝宝食欲减退,或出现异食癖;经常呕吐、腹泻;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严重者还会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4.神经系统:宝宝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低于同龄儿。
5.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脏扩大、心衰等症状。
6.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流行性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等。
7.上皮组织异常:指甲菲薄、脆弱、扁平、匙状甲,头发细黄,无光泽。
如何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易贫血,因此家长要及早从饮食方面入手,以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
1.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铁量高,能达到0.5mg/100g,而且母乳铁的吸收率高达49-70%,因此母乳喂养能保证铁的摄入量,建议妈妈们尽量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此外,早产儿出生后2个月应开始补充铁剂,建议尽早看医生,不要自行乱补。
2.合理添加辅食: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必须保证足够的铁摄入量,应及时引入强化铁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要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包括含铁米粉、肉泥、鱼泥等。对于不再吃母乳的宝宝,要均衡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鱼、肉类、菠菜、木耳、豆腐等。
3.多吃水果:维生素C、稀盐酸、果糖、氨基酸等,有助于使Fe3+转变为Fe2+,所以宝宝多吃水果也有助于铁的吸收。(文/Lancy)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婴幼儿贫血你还有什么问题?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合作邮箱:baby@mail.39.net联系电话:020-8一岁孩子缺铁性贫血,怎么办?贫血有什么症状?
19:06&&&&&&浏览10000次
病情描述:一岁孩子缺铁性贫血,怎么办?贫血有什么症状?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考虑一岁孩子缺铁性贫血,建议用健脾生血颗粒或者新血宝胶囊
指导建议:建议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缺铁性贫血,那就给孩子补铁,吃点儿速力菲,同时加点儿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贫血孩子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低,爱生病,有的出现异食癖,或者吃东西没有食欲!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你好,缺铁性贫血有头晕,乏力,易倦等症状。
指导建议:1岁宝宝需要多吃瘦肉类、蛋黄类、猪肝等食物,保证宝宝的充足营养,可以复查宝宝的血红蛋白。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一般缺铁性贫血多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以口腔,黏膜较明显,易疲劳,不爱活动年纪大一些的多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指导建议:建议目前首先是饮食注意,不要挑食,如果钩虫病应给予及时治疗,必要时可以口服铁剂比如硫酸亚铁等。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缺铁性贫血的孩子贫血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异食癖等症状,可以让孩子口服硫酸亚铁糖浆来治疗。
副主任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您好,缺铁性贫血,以食补最好。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多让孩子运动可增加食量。吃的有营养且充足的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减少患感冒等疾病。避免或减少服用影响造血功能的药品。如消炎药,退热药
指导建议:肝,瘦肉,鸡蛋,动物血,这些有丰富的铁。绿色蔬菜也是含铁食品。这些可以选择给孩子吃。其中动物血和鸡蛋是最易肖消化吸收的。常常换样,避免孩子饮食单一而厌食。贫血的症状有头晕、脸色苍白或萎黄等一些症状的出现,脸色偏黄,气色不好,经常没精神,记忆力下降,四肢乏力,刚开始是会有晕倒(瞬间),注意力不集中等。
副主任医师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导致贫血。这是由于铁吃得不够,吸收不行,生长消耗过多,利用障碍以及失血丢失造成(这5个环节任何一个出现都会造成缺铁)。缺铁性贫血病人血液中红细胞体积较小(血常规化验单中显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每个红细胞中血色素含量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减低),医生的专业术语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缺乏是缺铁性贫血发生之前的一种亚健康状态,是儿童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但是常常不容易发现。而长期铁缺乏或者缺铁性贫血可能造成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发育不可逆性的改变。虽然,铁强化的奶粉和食物的引入,让缺铁性贫血的儿童降低很多,但是目前美国的一项调查仍发现有4%的6个月儿童和12%的1岁儿童存在铁缺乏。1~3岁的儿童中铁缺乏的发生率在6.6~15.2%,所以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一些指南来加强铁缺乏的预防和筛查,希望重视儿童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
  如何发现宝宝的铁缺乏?
  (1)是否存在铁缺乏的危险因素(以下为铁缺乏的一些高危因素):
1、早产儿(怀孕37周以前出生婴儿),或者低出生体重儿。
2、1岁以前喝纯牛奶的儿童。
3、母乳喂养的孩子,6个月后仍未添加辅食。
4、如果奶粉喂养,但所用奶粉非铁强化奶粉。
5、1~5岁的孩子,每天喝710毫升以上的牛奶,羊奶或者豆奶。
6、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如存在慢性感染或饮食限制的儿童。
7、存在重金属暴露(如铅中毒等)。
8、青春期少女由于月经丢失,也是贫血高危因素。
  (2)缺铁性贫血或铁缺乏的一些体征或症状
1、皮肤黏膜苍白: 最明显的就是嘴唇、结膜(眼睑内侧的黏膜组织)以及甲床 (指甲粉红色部分)的粉红色变浅。
2、乏力易疲劳,虚弱。
3、贫血会影响到宝宝免疫功能的发育,导致容易感染生病。
4、可能出现舌炎或者口角炎。
5、异食癖(爱吃冰块,泥土,污物以及玉米淀粉等),这种儿童行为异常,随 着缺铁的治疗后逐渐好转。
6、一些孩子虽然没有贫血,但是存在铁缺乏,可能表现为食欲下降,易怒,精 神紧张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和社交能力发育迟缓,学校表现不佳等。
注意: 建议所有儿童1岁时都要做缺铁性贫血的筛查 ;如果发现孩子可能存在贫血情况,你应该先看医生,医生可能会给孩子做一些检查来判断贫血的原因,不要尝试没经过医生诊断自己用一些非处方药来治疗贫血,以免掩盖疾病的根本原因。
  如何预防铁缺乏:
  1. 小于1岁的婴幼儿是不应该给喝纯牛奶的,同时1岁~5岁的儿童每天喝纯牛奶,羊奶或者豆奶不要超过710毫升。
  2. 建议尽可能母乳到1岁以上,母乳中的含铁丰富,而且更容易吸收,如果不打算母乳喂养,那要给予铁强化的配方奶(100g配方奶粉中含4~12毫克铁)。4~6个月之前,吃母乳的宝宝,妈妈母乳中的铁能够满足孩子的生长,不需要额外添加。
  3. 4~6个月即开始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铁强化米粉,燕麦,肝脏,瘦肉等),如果辅食加的不理想(每天辅食不到2餐),可以添加一些铁剂。
  4. 对于早产儿或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额外的补充铁剂,至少每天2mg/kg。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以通过添加母乳强化剂来补充铁剂。
  5. 较大要鼓励他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蛋黄,西红柿,瘦肉,肌肉,鱼,豆类、菠菜和黄色水果,还有很多谷物类和燕麦都是富含铁的。
  6. 维生素C能够有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草莓、猕猴桃、西兰花、西红柿和土豆等帮助铁更好的吸收。
  7. 治疗铁缺乏时,也要注意铁过量的可能,所以补铁的药要在医生的嘱咐下使用,而且这些药也要放在儿童不能够着的地方,以免儿童误服。
  每天需要多少铁?
  本文参考:
  Uptodate| Iron deficiency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reatment
  AAP| www.healthychildren.org, Anemia and Your Child &AAP Offers Guidance to Boost Iron Levels in Children
  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 an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MAYOCLINIC| http://www.mayoclinic.org, Iron deficiency in children
  声明:刘华医生原创文章,分享是一种美德,欢迎转载,转载请先@儿科医生华少新浪微博! 科普不能代替医生诊疗,家长判断不了请及时就医。
  获取更多育儿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育儿百科(微信号:mryebk),只要你敢提问题,我们就敢给你找到最权威的医学证据告诉你答案。这就是我们的医学态度!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儿科医生刘华,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完成本科...您是不是想看:
、 、 、 、 ...
  缺铁性(iron deficiency anaemia,ID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我国2岁以下小儿的发病率为10%~48.3%。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故为我国重要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更多
  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婴儿时期,如果体内储存的铁被用尽而饮食中铁的含量不够,消化道对铁的吸收不足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的增加,即可发生贫血,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初生时机体铁的含量与贫血的关系。正常血容量约为85ml/kg,血红蛋白约190g/L,新生儿期体内总铁量的75%以上在血红蛋白中,约15%~20%储存在网状内皮系统,合成肌红蛋白的量很少,酶中的铁不过数毫克,因此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血容量与体重成正比,倒举一个3.3kg的新生儿与一个1.5kg的早产婴比较,其体内总铁量相差120mg。正常新生儿其体内铁的含量约70mg/dl,早产儿及出生低体重儿体内的铁量与其体重成正比,生后生理性溶血所放出的铁储存在网状内皮细胞,加上储存铁足够生后体重增长1倍的应用,故出生体重越低,体内铁的总量越少,发生贫血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胎儿经胎盘输血给母体,或双胎中的一胎儿输血给另一胎儿,以及分娩中胎盘血管破裂和胆带结扎等情况(脐带结扎延迟的,可使新生儿多得75ml血或40mg铁),都可能影响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母亲妊娠期间有缺铁性贫血,与并无肯定的关系,因为胎盘可将血清铁含量低的母体内的铁运送到血清欠浓度高的胎儿体中,无论母亲缺铁与否,或饮食的质量如何,输入用同位素标记的铁后,约有10%的铁进入胎儿体内,故出生时,无论母亲有无贫血,新生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的浓度并无明显差别,与母亲的血红蛋白并不成比例,即使母亲患中或重茺贫血,婴儿的血清铁蛋白仍可在正常范围内。
  2,生长速度与贫血的关系小儿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正常婴儿长到5个月时体重增加1倍,早产婴增加更快,1岁可增加6倍,若初生地血蛋白为19g/dl,至4.5~5个月时降至11g/dl左右,此时仅动用储存的铁即可维持,无需在食物中加铁,但早产儿则不同,其需要量远超过正常婴儿。正常婴儿体重增加1倍,保持血红蛋白于11g/dl,其体内储存的铁是足够用的,所以在体重增长1倍以前,若有明显的缺铁性贫血,一般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铁所致,必须寻找其他原因。
  3,饮食缺铁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此类食品中铁的含量极低,母乳铁的含量与母亲饮食有关系,一般含铁为1.5mg/L,牛0.5~1.0mg/L ,羊乳更少,乳类中铁的吸收率约为2%~10%,人乳的铁的吸收率较牛乳高(缺铁时人乳中铁吸收率可增至50%),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别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因此,在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否则在体重增长1倍后,储存的铁和完,即能发生贫血,母乳喂养儿于6个月后如不添加辅食,亦可发生贫血,根据北京儿童医院39例小细胞贫血的病因调查,65%为人工喂养,部分母乳喂养者都未及时添加辅食,较大儿童每因次饮食习惯不良,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而致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正常人体内储存的铁,为人体总铁量的30%,如急性失血不超过全血总量的1/3,虽不额外补充铁剂,也能迅速恢复,不致发生贫血,长期慢性失血时,每失血4ml,约等于失铁1.6mg,虽每天失血量不多,但铁的消耗量已超过正常的1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1岁以内婴儿由于生长迅速,储存的铁皆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扩充,好使小量的慢性失血,也能导致贫血,近年来发现,每日以大量(>1L)未经煮旨的鲜牛乳,喂养的小儿,可出现慢性肠道失血,此类患儿血中可发现抗鲜牛乳中不耐热蛋白的抗体,也有人认为肠道失血与食入未经煮沸的鲜牛乳的量有关,2~12个月的婴儿若每日摄入鲜牛奶总量不超过1L,(最好不超过750ml)或应用蒸发奶,失血现象即可减少。常见的慢性失血还可由于胃肠道畸形,膈疝,息肉,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钩虫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少女月经过多等原因。
  5,其他原因 长期腹泻和,肠炎,脂肪痢等,均可影响营养的吸收,急性和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好,也能造成缺铁性贫血。更多
  发病多在6个月至3岁,大多起病缓慢,开始多不为家长所注意,致就诊时多数病儿已为中度贫血,症状的轻征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贫血发生,发展的速度。
  (1)一般表现:开始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粘膜变得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此时可自述疲乏无力。
  (2)造血器官的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和淋巴结经常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理,病程越久,则肝脾肿大越明显,但肿大很少越过中度。
  (3)除造血系统的变化外,缺铁对代谢都有影响,从细胞学角度看,可导致细胞色素酶系统缺乏;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单胺氧化酶,乌头酸酶及α-磷酸甘油脱氢酶等酶的活力降低;并影响DNA的合成,由于代谢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增长减慢,舌乳头萎缩,胃酸分泌减低及小肠粘膜功能紊乱,异嗜症多见于成人,在小儿较少见。
  (4)神经精神的变化逐渐引起重视,现已发现在贫血尚不严重时,即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发现病儿,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婴幼儿可出现呼吸暂停现象(breath bolding spells),学龄儿童在课堂上表现行为异常如乱闹,不停的小动作等,此等现象于给铁的关系尚不很是了,但近年来有实验证明病人尿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高,给铁后迅速恢复正常,提示神经精神变化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降解代谢有关,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可由单胺氧化酶缺乏所致,此酶是一种铁依赖酶,在中枢的神经化学反应中起理要作用,现已测知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小板中单胺氧化酶活力降低,服用铁剂后很快恢复正常,为进一步肯定缺铁与神经精神症状的关系,今后似应多做动物实验的研究工作。
  (5)缺铁性贫血病儿较易发生感染,此类病人E玫瑰花结,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率皆降低,PHA等皮肤试验反应明显低于正常,说明T淋厂细胞功能减弱,有报告外周血T淋纠细胞亚群CD3CD4淋巴细胞降低OKT4/OKT8比值降低,亦有报道病人NBT试验低于正常,可能是含铁的髓过氧化酶减少所致,因而粒细胞杀攻能力降低,经铁剂治疗后,粒细胞杀菌功能多于4~天人恢复正常。
  (6)当血红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和杂音,此为贫血的一般表现而非缺铁性贫血的特有体征,由于缺铁性贫血发病缓慢,机体耐受力强,当血红蛋白下降至40g/L以一时,可不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但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力衰竭。更多
  仅凭症状不易做出早期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尤其应注意病因分析,则可早期得到诊断线索,如初生体重,有无经失血、胎盘早期剥离,生后体重增长速度,患儿饮食情况,每日鲜牛奶的入量。较大儿童应注意慢性失血和病,大女孩应注意情况。诊断困难的可用铁剂试验治疗更多
  1、铁剂治疗
  须继续应用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治疗后的反应:用药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的酶恢复,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进。36~48小时后,骨髓出现红细胞系统增生现象。48~72小时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4~11日达高峰。血红蛋白也同时迅速上升,治疗3~4周后贫血被纠正。心脏杂音于2~3周后减轻或消失,脾脏逐渐缩小。用药1~3月,储存铁达到正常值。注意:维生素B12、叶酸或肝精对于治疗无效,不可滥用。
    1)口服铁剂:口服无机盐:最经济、方便和有效多采用易吸收二价铁,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富马酸铁,含铁30%。为服用方便,多配成2.5%硫酸亚铁合剂溶液(硫酸亚铁2.5g,稀盐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100ml)。剂量应按所含铁元素计算,以4.5~6mg/kg?d,分3次服用为宜,(折后硫酸亚铁0.03g/kg/日;富马酸铁0.02g/kg/日;2.5%硫酸亚铁合剂1.2ml/kg?d),
  注意事项:
  (1)超过上述剂量吸收下降,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剂量过大可产生中毒现象。(2)应避免与大量牛奶同时服用,影响铁的吸收。(3)服药最好在两餐之间,既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4)服用铁剂的同时,服用可增加吸收,但要在服铁剂前4小时内服用。(5)反应强烈患儿,可改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亚铁(ferrous gluconate),或将上述铁剂减至半量,待恶心、呕吐、腹泻或胃部不适等症状消失后,再加至常用量。
  (2)注射铁剂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腹泻严重而贫血又较重的病儿常用的铁注射剂:含糖氧化铁,每ml含铁20mg,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每ml含铁50mg,肌注。副作用:局部可产生疼痛及荨,还可见发热、关节痛、头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还可发生栓塞性静脉炎。注射铁剂的治疗效应并不比口服快,故须慎用。
  2、去因治疗
  (1)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在药物治疗开始数天后,症状好转时逐渐添加辅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选择食物应根据小儿的年龄:1岁左右的婴儿可加蛋类、、肝和肉末等。幼儿与儿童必须纠正偏食,给予富含铁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另外,鲜牛奶的食用量减至每日500ml以下,或改用奶粉、蒸发奶或代乳口。
  (2)对肠道畸形、钩虫病等在贫血纠正后应行外科手术或驱虫。
  3、输血适应症:重度贫血或合并严重感染或急需外科手术者,血红蛋白的30g/L以下。原则: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或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每次2~3ml/kg。更多
  首先应做好婴儿喂养指导,母乳中铁虽不够,但其吸收较好,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选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或及早在食物中加铁,呼吁食品部门,进行工业化生产,制造强化铁的婴幼儿食品,可在牛奶,谷类,面粉中加入硫酸亚铁,如在1000ml牛奶中加硫酸亚铁0.06g等于纯铁12mg,就能满足婴儿的需要,铁的吸收若按10%计算,则小儿时期的推荐供给量为10~15mg/日,青春期女孩为18mg/日。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声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
  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750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对于儿童与成人,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我国农村以谷类,淀粉类饮食为主,有些地方流行,必须引起重视,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动物饮食,因即使在谷类中加铁,其吸收量亦不如动物食品。
  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定期进行贫血普查,以便早期治疗轻症病儿,对于血红蛋白在110g/L的正常低限的婴儿,亦应给予铁剂3mg/kg·d,共服3个月,实验证明,其中部分婴儿应用铁剂后血红蛋白轻度上升,说明这类婴儿中亦有存在轻度缺铁现象的,必须及纠正。
  预后良好,经用铁剂治疗,一般皆可痊愈,若能改善饮食,去除病因,极少复发,对于极重症患者,有时因抢救不及时,可能造成死亡,合并严重感染及消化不良常为致命的原因,对于治疗较晚的病儿,贫血虽然完全恢复,但形体发育,智力发育都将受到影响。更多
相关专家达人解答
11个回答最佳答案:家长您好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 心理咨询师9个回答最佳答案:你好,6个月到3岁小儿是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预防缺铁... 副主任护师10个回答最佳答案: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 儿科主任5个回答最佳答案:出现缺铁性贫血需要服用铁剂进行补充,11个月的宝宝不建议使用片... 主任医师9个回答最佳答案:你好,6个月到3岁小儿是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因此婴幼... 主管护师
提示:如果您没找到满意的内容,请到向专家提问吧。
还有更多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问题?
词条分类:
词条时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科
热门推荐文章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热门推荐:
  很多宝宝四个月开始选择添加高铁米粉之类的辅食,但是到了六个月体检的时候发现,宝宝还是缺铁,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仅靠蔬菜和稻谷给孩子补铁是完全不够的。因为人体对蔬菜和稻谷中的铁的吸收率仅为1%,而肉类食品中铁的吸收率比较高,可达10%―22%。如果植物和肉类同时摄入,还可增加植物中铁的吸收率。但是牛奶和蛋起不到这种作用。蛋本身所含的铁,吸收率也比较低,但蛋中铁的含量相对比较高,所以也是婴儿补铁的重要食物。宝宝在6个月以后,如果没有及时添加大量含铁的辅食,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是否贫血、缺铁,不能够从头发检验,也不能够从末梢血(指尖)检验,而是一定要抽取静脉血。血一定要通畅地流出,而不是挤了又挤,导致组织液渗入血样,冲淡血色素。
  一岁以下的婴儿,血色素在11克以下算贫血;一岁以上的幼儿,血色素在11.5克以下的算贫血。但是婴儿在6-10个月之间会经历一段血色素下降的不稳定期,如果孩子没有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睡眠不安、脸色指甲苍白等症状,就不一定判断为贫血。 是否缺铁性贫血,也需要抽取静脉血检验血中铁的含量。
  中国每两个婴幼儿就有一个缺铁
  中国每两个婴幼儿就有一个缺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WHO的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和48%。我国儿童缺铁患病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2008年《中华儿科杂志》发表的“中国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7个月-7岁儿童缺铁总患病率为40.3%,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7.8%,其中婴儿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4.7%和20.5%。
  为什么会缺铁?
  婴幼儿缺铁患病率这么高,与他们特殊的铁摄入方式,以及婴幼儿时期的辅食添加不当有很密切的关系。
  从十月怀胎到出生后六个月内,宝宝所需要的铁质都来自妈妈。孕晚期,胎儿会加速从妈妈体内摄取铁质,促进自己的大脑发育,增加自己身体里的铁储备。如果孕妇本身就缺铁,或宝宝是个早产儿、低体重儿,宝宝就无法获得足够的铁储备。
  出生后六个月内,这段时间通常为全母乳喂养。妈妈的乳汁里铁含量并不高,但胜在吸收率高,成为宝宝铁质的全部来源。所以孕期妈妈一定要注意防治贫血,一旦出现贫血症状就要及时改善,避免宝宝出生后也患上缺铁性贫血,怀孕期间一般都是依靠铁剂进行补充,常用铁剂为体恒健牌铁之缘片,同样这个也有儿童装的,宝宝在6个月之后贫血的话可以直接服用,若是在6个月之前,那么则由哺乳期妈妈服用比较合适,再通过母乳喂养给宝宝增加营养。
  下面介绍儿童补铁的六种食谱供大家参考:
  1、红白豆腐
  原料:豆腐200克,熟猪血块200克;瘦猪肉100克,熟冬笋15克;酱油10克,食盐3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2克,葱段5克;熟猪油75克,鲜汤、团粉适量。
  制作方法:把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入沸水锅焯水;洗净猪血块,切成同样大小的方块;把瘦猪肉切成丝,冬笋切成片。炒锅用旺火烧热,倒入猪油50克烧至六成热,放葱段炒出香味,放入鲜汤、豆腐丁、猪血丁、猪肉丝、冬笋片,加酱油、白糖、食盐,烧沸后,用团粉勾芡,淋入熟猪油,装盘,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此食谱中含蛋白质697克,脂肪911克,热量11677千卡,铁254 毫克。
  2、黄瓜炒猪肝
  原料:黄瓜100克,猪肝150克,水发木耳10克;辅料有植物油250克(实耗75克),酱油、食盐、白糖、团粉、葱、姜、蒜等适量。
  制作方法:将肝洗净切成15毫米厚的片,用适量细团粉、食盐浆匀。洗净黄瓜,切成象眼片。择洗干净木耳撕成小块;炒锅用旺火烧热,倒入植物油,油九成热时,即放入猪肝,用筷子轻轻搅撒,待八成熟时,倒入笊篱中,沥净油。把锅放回旺火上,放入油50克,待热后放入葱、姜、蒜末和黄瓜、木耳稍炒几下,即将猪肝倒入锅内,再放适量的酱油、食盐、白糖等,用团粉勾芡,随即将菜翻炒几下,即可出锅装锅。
  此食谱中含蛋白质297克,脂肪803克,热量8834千卡,铁442毫克。
  3、白烧菠菜 原料:菠菜500克,盐、葱、姜、蒜、香油适量,粉芡15克,豆油25克。
  制作方法:将菠菜择洗干净,切成33厘米长段,放开水锅内焯透捞出,用凉水泡凉,捞出备用,把葱、姜切成末备用;把锅放火上,倒入清油,待油热时,放入食盐煸炒几下,待菠菜烧透时,勾入流水芡,淋入香油即成。
  此食谱含蛋白质11克,脂肪13克,热量332千卡,铁7 6毫克。
  4、肝泥蛋羹
  原料:猪肝35克,鸡蛋1个(50克),香油2克,葱姜水、花椒水、细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肝切成片,放入开水锅中焯一遍,捞出,剁成肝泥。将鸡蛋磕入碗内,调成蛋液,将肝泥,蛋液掺合,加入调料,搅匀,上屉蒸15分钟即可。
  此食谱中含蛋白质137克,脂肪8 512克,热量1362千卡,铁99毫克。
  5、香椿煎豆腐
  原料:新鲜香椿50克,豆腐350克;辅料花生油60克,酱油、食盐、白糖、团粉等适量。
  制作方法:将豆腐切成长方形大块,把香椿洗净择去老梗,用开水稍烫,即浸入冷 水里冷却,捞起来控干,切成末;炒锅下油50克,烧至八成熟,先把豆腐一起轻轻滑下锅边,边煎边晃动,两面翻身煎黄后,放入酱油、汤和各种调味料烧熟后,把香椿末铺在豆腐上,开后即勾芡,淋熟油10克,起锅盛盘。
  此食谱中含蛋白质18 6克,脂肪180克,热量3609千卡,铁194毫克。
  6、糖醋芝麻肉丸
  原料:瘦猪肉50克,黑芝麻10克,鸡蛋10克,胡萝卜25克,淀粉5克,白糖15克,植物油7克,醋、酱油、葱姜水、花椒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肉剁成肉泥,放入碗内,将胡萝卜蒸熟剁成泥,与肉泥混合,加入葱姜水、花椒水、盐、酱油及鸡蛋液,湿淀粉搅匀,挤成丸子粘匀洗净,炒熟黑芝麻。将锅内放入油,烧热,下入肉丸炸熟捞出。
  此食谱中含蛋白质27 6克,脂肪255克,热量4391千卡,铁67毫克。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为大家提供健康资讯和咨询,健康一人,幸福一家
编辑精选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