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人怎么处理看《佛度有缘人》这本书是不是对病情有好处…

《佛度有缘人》 王宇【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iPhone/iPad/Mac
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通知出版社:
没有Kindle设备?,或者下载免费 。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第1版 (日)
平装: 29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23.2 x 16.8 x 2.2 cm
品牌: 中国物资出版社
ASIN: B001HZCZFU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图书商品里排第65,179名 ()
人之第一智 心中有佛,与佛结缘1. 用禅心化解生活中的烦恼2. 笑对人生,知足常乐3. 不要接受别人给予的痛苦4. 安静——人生的美好境界5. 没有永恒的快乐与痛苦6. 万物自有定数,故遇事不可强求而行7. 只有适当的舍弃,才会享受到财富8. 不要拿别人的思想来左右自己的生活9. 少嫉妒,少羡慕10. 既要有勇气拿得起,更要有肚量放得下11. 敢于放下,坦荡生活人之第二智 慈悲待人,尔即成佛1. 爱心是生命的源泉2. 因为慈悲,人生路更宽3.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4. 要善于与人和谐相处5. 报复,等于往怨恨的烈火上浇油6.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7. 把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才会得到更多8. 用善心装点人生9. 以德报怨,修心是福人之第三智 心正成佛,心邪成魔1.一恶之念堕地狱2.福祸由心生3.放纵是人生最大的悲哀4.浪子回头金不换5.莫以恶小而为之6.善有善报,恶有恶报7.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8.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9.走好人生每一步人之第四智
珍视亲情,感受幸福1.真爱是佛2.行孝悌者得人心3.百善孝为先,及时尽孝心4.爱到深处是亲情5.越不珍惜的东西,往往就是最珍贵的东西6.回头看一下,也许爱情已经追随你千年7.用心构筑爱的城堡人之第五智 持之以恒,登峰造极1.若想改变命运,先要改变心态2.遇事不失望,更不绝望3.无论输赢,把自己的姿态调到最佳4.有始有终,不轻言放弃5.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6.勤奋努力可以克服一切障碍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8.超越自我,全力以赴心中的梦9.心诚则灵,功到自然成人之第六智 知恩重义,活出真谛人之第七智 以德立身,宽容致福人之第八智 踏实做人,谦虚做事人之第九智 减去欲望,减去负担人之第十智 放弃自我,回归真我
4.3 颗星,最多 5 颗星1 星0与其他买家分享您的想法留言者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书本不错?质量好,推荐!留言者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这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叫人受益匪浅啊留言者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没有内容,只觉得封面的一段话就最好!留言者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这是一本很好的书用最简洁最易懂的语言来描述佛,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佛的智慧,为什么是4分,那就是内容没有让人有很深的感触留言者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看了“佛度有缘人”从中领悟了许多哲理。人要从善不要只停留在嘴上,要付诸于行动。留言者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购买了此书,还在运送中,非常期待,至少我是它的有缘人吧留言者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这是我一直认为好的书 故事完整全面 送给我的团队阅读了留言者
版本: 平装|已确认购买是我想要买的那本,物流速度也很快!赞一个!
按发表时间排序
查找其它相似商品
佛度有缘人 [平装]
库存中仅剩 1 件(更多商品正在运送途中)。
此商品可享受图书满59元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已经找不到了, 还有其他店铺销售此图书。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佛度有缘人2
我的图书馆
佛度有缘人2
第027智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  佛对人说:"你的心上有尘。"人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人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要记住:我就是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绝不雷同的我。人只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只要自己有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标准,没必要事事都做给别人看,不必要每个人都欣赏你。因此,我们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守住自我、守住本性,就能够活得精彩活得自在。因此,多做给别人看,获得的称赞都是因为虚荣,不过因为脸上那张薄薄的皮,因为那颗虚伪的心。佛劝我们还是做真实的自己吧,最起码到暮时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歇息的壳。  没有失败的成功者,只有成功的失败者。做人首先要肯定自我,学会重视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就肯定自己。佛说:"你只要认为你是佛,你就是佛。"  有一日,知智禅师和慧空禅师在讨论佛性。知智禅师问:"猪有佛性吗?"  慧空禅师答道:"猪是有佛性的。"  "牛有佛性吗?"  "牛是有佛性的。"  "为什么这些动物是有佛性呢?"  "因为它们都是众生,众生均有佛性。"  "既然这样的话,那么你认为你有佛性吗?"  "我没有佛性。"  "那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  "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是佛吗?"  "我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么?"  "我不是一个'什么'!"  慧空禅师反过来问知智:"荒天没有水,瘠田没有肥,能耕吗?"  知智答道:"不能。"  "往荒田里注水,往瘠田上施肥,就一定能种出粮食吗?"  "恐怕不能吧!"  "香里有没有佛?油里有没有佛?"  "没有。"  "买香油,买油烧能烧出佛吗?"  "当然不能!佛到底是什么?"  慧空禅师最后说:"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作为,不是烧香磕头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圆,处处空寂,无争执,无欲望,一切都可以放下或者牺牲。这就是真佛!自我就是佛,佛就是自我。"  这则佛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外在的一切原因都构不成自我,只有自己才是自我的惟一主宰。  世人不自由,因为总是太在乎一些外在的目光。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为人处事不可完全遵从形式。  高山禅师未修禅之前曾一度追求功名。有一天,有人对他说:"做官还不如做佛。"于是他就来到一家寺院,请求方丈收留。  可是方丈老禅师不肯收留他,对他说:"每个人都有因缘,你的因缘不在我这里,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于是,高山就来到了克谦禅师那里,克谦禅师收留了高山,命他每日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一做就是好几年,高山从无怨言。  有一天,克谦禅师命大家除草,让大家都回去拿除草的工具,可是高山却拿了一把剃刀。克谦禅师看他已经开悟,便为其剃度。  又过了一段时日,高山去见方丈老禅师,感谢他指点之恩。他直接进入大殿,骑在祖师的圣像上,众人大惊,急忙向方丈禀报。方丈出来看到他这样,欢喜地说:"自然如水!"从此,高山即以"流水"为名。  严冬的时候,大雪纷飞,天气异常寒冷,寺中没有足够的木材了,高山便把大殿上的木雕佛像丢入火种取暖。众僧纷纷斥责丹霞对佛大不敬!  高山说道:"我是在烧取舍利子,而不是在烧火!"  众人厉声斥责说:"木刻的佛像里怎会有舍利子?"  高山说:"既然是木头,拿来烧火又有何妨?"众人哑然。  有一回,一个衣衫褴褛的穷人来到高山禅师面前,向他哭诉:"我们家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师父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一家人将感恩不尽,永远记得师父的恩德......"  突然,高山禅师看到身边的佛像,佛像身上是镀金的,于是他就毫不犹豫地攀到了佛像上,用刀将佛像上的金子刮了下来,用布包好,然后交给穷汉,说道:"这些金子,你拿去卖掉,换些食物,救你的家人吧!"  那个穷人看到禅师这样,于心不忍地说道:"我这是罪过呀,逼得禅师为难!"寺中其他的弟子也忍不住地说:"佛祖身上的金子就是佛祖的衣服,怎可随便拿去送人!这不是冒犯佛祖吗?不是对佛祖的大不敬吗?"  高山禅师义正词严地回答:"你说得对,可是我佛慈悲,他肯定愿意用自己身上的肉来布施众生,这正是我佛的心愿啊,更何况只是他身上的衣服呢!的确,佛救人尚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和既定的形式,何况世人为人呢?  佛说:"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如果自己不给自己一个理由,别人并不能替你决定什么。好好享受自己的世界,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人生是由大大小小的壳组成的,钻完一个壳,还有下一壳在等着你。每个人都要留一些日子给自己,就好像为自己留一个壳一样。
第028智 淡化利欲之心,方能得到一切  佛经有云:"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没有欲望则会少很多烦恼。中国有一句俗语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不计众苦,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是说希望心能够正,欲望愈少愈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欲多则仁心亡,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争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之心的心理。相对于现代人而言,更要学会淡化利欲之心,修心是福。  利欲之心人皆有之,甚至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一旦快接近了极限,就要及时抽身,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了一切,否则就只会跳入自己给自己挖的坟墓中。  有一对弟兄俩非常潦倒以至于连床也买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两张长凳,他们两个每天晚上就在长凳上睡觉。  一日,佛祖实在不忍心弟兄俩如此潦倒,就悄悄对他们俩说:"过了后山,再翻一座山就是太阳山,你们可以去那里挖一些金子回来,但是你们必须在太阳升起之前就要赶快出来,否则太阳一升起,你们就有可能被晒死。"兄弟俩非常高兴连忙向佛祖致谢:"肯定会在太阳升起之前就赶回来。"  第二天,兄弟俩起得特别早,一人拿着一个袋子就向太阳山奔去。一到太阳山,兄弟俩就开始往袋子里装金子。弟弟对哥哥说:"如果这里所有的金子都归我们所有就太好了。"哥哥说:"太阳要升起来了,咱们快下山吧。"弟弟终是不肯,看到满山的黄金,哪里还想到佛祖的教诲。没办法,哥哥只好自己下山去了。  哥哥带着自己挖到的仅有的一点黄金,下山后做起了小买卖,没几年的时间也发了财,并娶了媳妇,一家人过得甜甜美美。然而可怜的弟弟永远留在了太阳山上,当日,当弟弟发现太阳已升起来之后,正准备要下山时,整个山已开始融化,就这样他也被融化了。  终归是一个"贪"字,佛祖既是帮他,却也是害了他。世人看欲望,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应该尽力克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欲望少一点,情趣多一点,人生会更有意义。佛家讲缘分,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争也是白搭。  所以,多在意修身养性,保持淡泊人生、知足常乐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穷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梦中境界。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剩则偏执。面对当下名利之风渐盛的现实生活,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才是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  欲望一旦膨胀起来,常人是无法控制的。当你无法控制你的欲望时,它也就成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有个学僧问老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老禅师说:"是人的欲望啊!"  学僧摇摇头,表示不明白。  老禅师说:"那你就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商人想要买一块地养老,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向人打听:"这里的地怎么卖呢?"  当地有一个人向他透露说:"只要交10两银子,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这个商人心里盘算着:"那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圈很大一块地,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一个卖地的人签订了和约。  第二天,太阳刚出现在地平线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卖地旅程,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回头已经看不见出发的地方了才拐弯。他的脚步一刻钟也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向前疾走着,心里想:"忍受这一天没什么,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欢悦了。"  贪心的商人终于回头看时,太阳已经快要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土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又疾走向起点赶去。终于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时,他的力气耗尽了,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地终归是他的了,但是又有什么用呢?生命至以结束,有了那么一大片地还有什么意义呢?  老禅师讲完故事后,就又开始参禅了,当然,学僧也终于领悟到了老禅师话中的玄机。  佛说:"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意思是说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人性最大的缺憾也正是如此。自古以来,仕途多变,正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乌纱,甚至丢掉性命。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整日提心吊胆,这样的人生是毫无乐趣可言的。在今天,同样如此,只有淡化利欲之心,才能积极人世,超然出世。
第029智 走好人生每一步  佛说:"用心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避免误入歧途。"  世人大多都贪图享乐,无法控制好自己的贪念,以致使人生的道路出现差错。正因为贪图享乐,人才会失去自我,最终被享乐所吞噬掉。人生就是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你必须慎重,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必须做好紧要处的选择。  一个信徒满脸困惑地站在禅师面前,问道:"我现在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而且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但我还是丝毫感觉不到快乐,我想要拥有更多的东西,但却想不出自己到底还想要什么。禅师,您能帮我解开心结吗?"  禅师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给他讲了个故事。  三百年前,有两名商人各自带领着自己的商队,收集好自己的所有钱财,买了许多粮草以及帆船,决定去世界各处找寻各种不同的人生体验。  他们两派人,分别扬帆起航,向大海深处驶去。终于,两个月后,他们所要找寻的宝岛出现在了眼前。那个岛上有数之不尽的珍宝和美女,这些使得他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一个商人见到此景,随即对随行人说道:"我们好不容易来到此地,这里拥有我们想要的所有东西,美女财宝应有尽有,人生一世,若能享受到这些,足矣!"于是,他们留在了岛上。  另一个商人见到此景之后,十分平静。对下人说道:"虽然这里有数之不尽的财宝和美女,但我相信这些都犹如过眼云烟一样,不会长久。我们取些财宝,继续上路吧。"  众人听罢,都犹豫了起来。恰在此时,一天女飞过此处,心中十分怜悯这些商人。便在空中对众人说道:"你们虽然在此地能够暂时得享受到一些快乐,但这一切是不会长久的,过不了多久,这个小岛就会被大海所吞没。你们最好还是继续上路吧。"说完便消失了。  过了一会儿,一魔女也从此经过,对商人说疲乏:"这个小岛上拥有无尽的宝藏,你们会在这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人生乐趣。一旦失去了这次机会,那么,以后永远都不会再有机会来到此处。"说完也消失了。  第一个商人对下人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宝岛,怎么会被大海所吞噬掉,那个天女分明是在妖言惑众,大家不要听,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在此地生活,享受人生之极乐!"  而另一个商人,则对手下说道:"这里只是我们出来以后所到达的第一个地方,大家在此暂且休息一会儿,在此备些粮食,我们继续上路吧。"  果然,第二个商队走了没几天,小岛便消失了,第一个商队的所有人全都在那里丧生。  会神禅师前去拜见佛祖,佛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会神答道:"没从哪里来。"  佛祖问:"为什么不回去?"  会神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会神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会神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佛祖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会神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佛祖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会神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会神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佛祖说"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的。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痛与不痛,又能怎样?无法摆脱躯壳的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源?"  佛祖又说:"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源只有你自己能够看到,因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来问我有没有看见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问我见或不见?"  会神默默礼拜合十。原来,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  佛曰:一念上天堂,一念下地狱。  在人生道路上,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懂得要有一个度,保持心灵的明净。凡事适可而止,迈好每一步路,决不可贪得无厌,更不能被内心永远无法填满的欲望而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境地。否则,只会走入没有尽头的死胡同里,迷失掉自我,甚至失去最宝贵的生命。
第030智 真爱是佛  佛曰:"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心陷入了极度的困惑之中,问:"圣明的佛,请您告诉我,什么才是真爱?"  佛没有立即回答心的问题,而是给心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向佛的王子,但他放不下感情的包袱,因为有一个很爱很爱他的女孩。有一天,他问我该怎么做,我问他那个女孩是不是真的很爱他,他说是的,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一样爱。我告诉他,有一个方法可以证明女孩对他的爱有多深,他去做了,结果,他很失望。我用法力将他变成了一个女子。爱她的女孩见他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英俊的王子,便含泪离开了他,他也从此大彻大悟,因为她爱的是他的人,而不是他的心。最后,王子便彻底归依了佛门。  故事中的王子,便是后来世人所称的"观世音"。  心顿时彻悟。佛微笑着说:"所以,不管对方是什么人都去爱的才叫真爱。只要有真爱,又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呢?地位、年龄,乃至性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真爱,不仅仅是要爱他的人,更是要爱他的心。"  古时,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儿子长到二十几岁之时,迷上了如何修仙成佛的事件上。由于年轻人的心思都在烧香念经上,所以家里地里的活儿都落在了年迈的母亲身上。有一天,年轻人听说在千里之外的龙山上有一个开悟的和尚,是天下最有智慧的得道高僧,世上没有难住他的事儿。年轻人便想:我每天都这样虔诚地烧香念经,为何却见不到真正的佛?我得去龙山请教一下开悟高僧。  于是,在某个清晨,年轻人瞒着母亲,偷偷地打点好行囊,悄悄地去了龙山。年轻人翻过了一座座高山,趟过了一条条河流,终于来到龙山,见到了那位高僧。年轻人虔诚得像见了佛祖一样纳头便拜,希望高僧能够给他指点迷津,以期见到真正的佛。  年轻人问高僧:我每天都在磕头烧香,整天念经祷告,然而,我却一次也没有见过神圣的佛,我想问一下,世上到底有没有佛的存在?  高僧答曰:有,当然有!  年轻人忙迫不及待地问:那如何才能见到佛祖呢?  待高僧问明年轻人的情况之后,得知他确实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修炼者,便说:其实佛无处不在,关键是你的眼睛是否能看得到。  年轻人说:我的眼力很好,即使在漆黑的晚上,也能够看到百米以外的东西。  高僧善意地看着年轻人,说:找到佛其实很容易,就是那个为你赤脚开门的那个人!  从此,年轻人又重新踏上了寻佛之路。每天夜晚他都去敲旅店和客店的门,但是,每次出来给他开门的人都不是赤脚的。转眼过了一年,年轻人还是没有找到赤脚为他开门的人。他很失望,想,也许这世上根本没有佛,就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村子之时,已经是夜深,下着大雪。他敲响了自家的门:娘,快开门!我回来了!  话音刚落,门便被打开了。母亲满脸泪花地站立在年轻人的面前,激动地说:我儿,真的是你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年轻人低头一看,惊呆了,原来母亲正是赤着脚为自己开门的人......  一天深夜,寺院里有一中年男子与佛对话,佛坐人站。  中年男子:神圣的佛,我已是个已婚之人,但是,我现在却狂热地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我陷入了混沌之中,不知如何是好。  佛:你现在能够确定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惟一的也是最后的一个女人吗?  中年男子:是的。  佛:那么你就离婚吧,然后娶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  中年男子:但是我的爱人不仅温柔而且善良又贤惠,我这样做是否太残忍太不道德了?  佛:没有爱存在的婚姻才是最残忍和不道德的,既然你现在已经不爱她了,离开她才是正确的选择。  中年男子:可是我的妻子很爱我,她真的很爱我。  佛:那只能说明她是幸福的。  中年男子:如果我与她离婚,而另娶她人,她肯定会很痛苦,又谈何幸福?  佛:在你们的婚姻里,她还拥有她对你的爱,而你在婚姻中已失去了对她的爱,因为你爱上了别人,其实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一方才是痛苦的,所以痛苦的人应该是你。  中年男子:不是,是她失去了我,她应该才是痛苦的,我怎么会痛苦?  佛:你错了,其实你只是她在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而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就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在婚姻中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所以,她才是幸福的那个人,而你却是痛苦的。  中年男子:她说过,此生只会爱我一个人,她绝不会再爱上别人。  佛:这样的话你不是也说过吗?  中年男子:我--我--我......  佛:这里有三根蜡烛,哪根是最亮的?  中年男子:不知道,三根好像是一样亮。  佛:可以把这三根蜡烛看作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百万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怎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惟一的最后的女人呢?  中年男子无语。  佛:现在你拿着三根蜡烛一一对照,用心看看到底哪根最亮。  中年男子:最亮的当然是眼前的这根。  佛:现在你再把它们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  中年男子:我分不清。  佛:拿在手中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就会用心去看,自然会觉得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惟一的爱,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还是一场空。  中年男子:我明白了,原来您并不是想要我与妻子离婚,而是在告诉我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  佛:看破不说破,回去吧,真爱在等着你。  中年男子:我知道我真正爱的人到底是谁了,她就是我现在的爱人。  佛:阿弥陀佛!  佛曰:真爱难遇!  何处才能找到佛?其实,佛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丝丝的善念,温暖的真爱,那就是佛的化身。拥有了世上最爱你的人,那么,你就找到了佛。
第031智 行孝悌者得人心  严父慈母的恩情比山高,似海深。佛向性中做,莫朝身外求。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不能尽孝,如何礼佛?不能奉亲,如何悯人?只有先尽了孝道,才可修得佛道。  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都会比平常更加快乐。实不应以生日为欢乐,当知生我之日,即生母极苦之日,能作如此想,必可不作忤逆。若有拂逆母意处,使母生不安之念,那就很容易堕落。人生最幸福的事,便是父母在堂。人生的幸福,是以父母的存在为标准的。  父母之恩有数之不尽多,难以报答。家中有二尊佛,即父母之谓。应以供佛之心孝顺父母。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真正懂得做人,在佛法当中说,你才不失人身。此生你得人身,来生还能不能得人身?就看你会不会做人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就是"孝悌",因此,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一直是以"孝悌"为中心的教育。  古人对"孝"的解释便是"善事父母",其中关键就在于"善"。心中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因为父母对于儿女的照顾一直都是无怨无悔的。对于"孝"的具体说明,在儒家的《孝经》,佛门里面的《地藏经》,所以《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在《地藏经》里面,地藏菩萨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模范。  "悌"是指要善事兄长。因为兄弟姊妹乃是同胞骨肉,是一身!如果兄弟姊妹不和睦,这就是大不孝。因为这样会让父母操心;兄弟和睦,父母才会欢喜。一个善事父母的人,一定要善事兄长,兄弟姊妹一定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心里便会难过。所以,一定要能够尽到悌道,做到兄友弟恭。  "能尽孝道的其心和,能修弟道的其心顺"。凡夫迷,本性迷失了。迷失之后,就是这两种人:一种人是求凡、求福、求慧,这是君子。所以君子之人尽得孝悌,尽是在家里修孝道、修悌道,能够利益社会、能够利益大众。由此可见,得孝道乃是万善之源!  《说文解字》载:"仁,从人二合一,与人亲爱的。"这是《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这个字在六书里面是属于"会意",两个人相亲相爱,这是造字的时候取这个意思。在《掾书》里面讲:"仁者,忍也。"在佛法里面讲忍辱。孟子说:"仁之实,事亲之也。"可见,"仁"与"孝"是相通的。仁的实质就是事亲,仁与孝是相通的。  从性上讲是仁,从修上讲是孝,这是"学者必为知",必须要通晓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谚语,一个人能读书,父母看到心里便会欢喜!这就是行孝,也就是求仁。  "为仁,正是为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不孝弟,由于甘心为禽兽。若不肯作衣冠禽兽,必孝弟以为人。为人,即仁义礼智自皆具足。故孝弟,是仁义礼智之本。盖孝弟,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无论做什么事情,要能叫良心得到安稳,心安理得,这是仁道;做一桩事情,心里面不安,仁道就失掉了。没有善根的人,就是没有良心的人,这种人佛都没办法救。从"孝"字来看竖穷三际,从"仁"字来看横遍十方,孝仁一如也、大本也,仁心表现在事物上就是孝。仁爱不兴,皆由不孝不悌起。不讲究孝悌,就会使世界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其中"上"就是指我们自己。你做生意买卖是个老板,你从本身做起,你手下的那些伙计也会效法;在佛门里也是一样的,你一个寺院的方丈,自己本身能这样做,底下统统都会效法。行孝悌,需从自身做起。"孝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治所由生也"。天下太平一定要从本身做起。  "佛之发大誓愿,普度众生,以众生皆过去之父母六亲也。孝弟之至,报恩之大,无过是矣。"有孝悌之心并不是就拥有了仁。仁是事物的本质,孝悌是仁的表象。通过实践孝悌,可以走向仁的境界。人之初,性本善。通过孝悌,只是恢复人本来面目的方法之一,而且是走向仁的境界最根本的方法。做到孝悌,能够站稳脚跟,终究会大悟,发现大道之本源。拥有了仁,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佛曰:孝养父母如供佛福等无异。  古往今来,关于孝悌的故事可谓是举不胜举。"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对于明事理的人如雷贯耳、忠实饯行;而对于麻木者则是熟视无睹、听而不闻。杀父弑母者,有之;追星卖屋,逼父自杀者有之;自住高楼,父母住车棚者有之......林林总总,让人心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天下的儿女须牢记:行孝悌者才能得人心!
第032智 百善孝为先,及时尽孝心  佛曰:"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德意德意愆,卒难陈报。"  讲究孝道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古训云:"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应该说,"孝"是人伦之始,立人之本,人类有了基于"孝"的人伦后,才开始迈向"家"的天地,从而走向文明。"孝"乃是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的内在柱石及精神支柱。  到底什么才能够称之为孝道?古人云"善父母曰孝。"这里的"善"意指"善待"、"敬爱"。中国古代的孝道有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曰敬养,孔子云:"今之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是表示,后代不仅要对前辈赡养,而且要敬爱,否则就和"养犬马"没什么两样了。第二境界曰不辱,其典型表述见《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是孝的开始。第三境界曰大孝,《荀子》:"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此孝道古人认为是最高境界,但是发展到后来变味了,成为"忠君"以及"亲亲尊尊"的封建孝道,是应该被我们嗤之以鼻的。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腐朽之说,也早已被世人所淘汰掉。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孝道也愈来愈被社会、人们所重视所提倡。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敬爱的人,怎么去爱他人、爱社会。孝敬父母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孝敬父母,家庭就一定不会和谐,不和谐的家庭必然会对和谐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才能拥有和谐美满的家庭,才会促进社会的和谐,才能与社会融合为一体。  秋时期鲁国人仲由,字子路、季路,乃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其为人性格直率勇敢,最重要的是对父母十分孝顺。由于早年家中贫困,仲由便常常去采野菜做饭食,然而,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用以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绵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很欣赏仲由的孝顺之德行,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佛经十分推崇孝道,佛对于父母,对于师长(燃灯古佛),对众生,无一不关怀备至。佛经中有"父母恩报经"说的就是要孝养父母,它告诉我们,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得不易。  世界上有很多事都可以想办法去弥补,然而,错过行孝的机会则永远也无法弥补,只能空留遗憾,追悔不已。有些人在父母生前不好好照顾,却在老人去世后大操大办,礼仪周全,甚至铺张浪费,试问,这又有何意义呢?  一位妇人从29岁便开始守寡,带着一双儿女艰难度日,始终没有改嫁。儿子长大之后便去外面闯荡,在另外一座城市里落了脚,他一直盼望自己的境遇好些后再把母亲和妹妹接来。为此,他早已为母亲准备了几套崭新的衣服和母亲喜欢穿的软底鞋,只盼着团聚的时刻到来,但总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错过了一次次的机会。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接到妹妹发来的电报,才得知母亲因脑溢血而突然去世,当他匆忙赶到并亲手为母亲穿上衣服和鞋子时,那种悔恨刺得他遍体鳞伤。凡事根本没有什么完美存在,如果自己能够及时行孝,那么就不会让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和悲哀的事情!其实,每天都是尽孝的良辰吉时。人进入老年之后,最感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因而有许多回忆和感慨需要倾诉,言之滔滔,不厌其烦。同时,由于老人深居简出,社交能力降低,渐渐便会产生寂寞孤独之感,说话难免重复和乏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希望得到子女们思想上的亲切关怀,精神上的热情安慰,感情上的亲近,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尊重。他们需要与社会、与子女思想共鸣,心灵相通,在热闹和亲情洋溢的气氛中生活,在子女的孝敬中延年益寿。精神上的渴求,必须用精神食粮和精神甘泉来解决。子女在双休日、节假日应尽量回家与老人团聚,或陪老人逛逛公园,转转商场。没有时间回家时,也应打个电话向老人问安祝福,有时哪怕是一封简短的信,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温暖和滋润老人那颗柔弱的心。  佛曰:"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不孝也。"  俗话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每当要离开家的时候。耳边总会响起父母亲的话:"以后要记得经常回来,回来时不要买东西,多陪我说说话就够了。"作为儿女,再忙也别忘了常回家看看父母,及时行孝,平时多陪父母聊聊天,让老人在晚年生活中,体验到儿女的浓浓亲情。
第033智 爱到深处是亲情  佛曰:"爱情是一种宿命。"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一直把爱情比喻为世间最美好最伟大的感情,从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来宣示爱意开始,赞美爱情的诗句便层出不穷,从"冬雷阵阵,下雨雪,乃敢与君绝"到"忽寝寐而梦想兮,魂若君之在旁";从"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长恨歌",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是流传千古,成为绝唱。  烦恼问:圣明的佛,请您告诉我,为什么当别人爱着一个女孩时,她在他的眼中是最美丽、最完美的?而现在我虽然爱着一个女孩,但我却觉得她并不漂亮,而且发现比她长得漂亮的女孩大有人在呢?  佛问:你敢肯定她确实是你爱的那个女孩,而且你是这个世界上爱她最深的那个人吗?  烦恼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在这个世上我是最爱她的那个人!  佛说:恭喜你,这说明你对她的爱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理智、真诚而且深切。  烦恼有些惊讶:为什么?  佛接着继续说:她虽然不是这个世上最美的女孩,甚至在你深爱她的时候,你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这个事实。但你还是依然那么得爱她,这是因为你爱的不只是她的青春靓丽,要知道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你对她的爱已经超越了这些表面的东西,也就超越了岁月。你爱的是她的整个人,是她那颗独一无二的心。  烦恼忍不住说:是的,我的确很欣赏很爱她的清纯和善良,喜欢她的孩子气,她总能让我于不觉中产生爱怜之情。  佛笑了笑:这说明你们的爱情已经经得起任何时间的考验,考验对你们的爱恋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烦恼问:可是,为什么我们在一起后,两个人反倒没有了先前的那种激情,而更多的则是一种相互依赖的感觉?  佛说:那是因为,在你的心里早已在潜移默化之中,将爱情升华成为了亲情。  烦恼摸了摸脑袋:什么,亲情?  佛说:爱情会于不知不觉中升华成为亲情,你会逐渐将她看作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会对她多一些宽容和谅解,也只有亲情才是你从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别无选择的,所以你后来做的,只能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出生时多么高贵,你都要不讲任何条件的接受亲情,并且善待亲情,对亲情负责。  烦恼想了想,点头说道:对待亲情,确实应该是这样的。  佛笑了笑:爱情是从相互欣赏而起始的,因为心动而相恋,因为互相依赖而结婚,更重要的一点,则是需要彼此宽容、谅解、习惯和适应,这样才会携手走完一生。  烦恼沉默了:原来爱情是一种宿命,最终会被亲情所取代。  爱情就好比是一杯美酒,能够让你心跳,让你沉醉。当爱情到来的时候,是一种激情的展示。激情过后,总会平静,就像大海有咆哮的时候也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不可能一辈子永远生活在激情里面,再热烈的激情最终也会趋于平淡、走向自然。所以爱情会转化成为一种更长久、更稳定的情感,这就是亲情。"爱到深处情转薄",爱情浓似乳,亲情淡如水,水乳交融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夫妻深厚情感的升华,是激情过后的一种成熟。  仅就一个"亲"字,包含了多少感动,包含了多少爱的永恒!夫妻关系走到亲情的地步之后,就预示着双方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人说,摸着老婆的手,好比左手摸右手。爱情经过岁月的磨练就会演变成至善至美的亲情,夫妻双方就好像是一个整体的左手和右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情是存在的、不可分的、理性的。夫妻相伴到老,要经历风风雨雨漫长的岁月十分不易,虽然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但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失去和得到中度过的。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生活让夫妻的情感有了质的变化,这个质变,就是由爱情变成了亲情。最难以割舍的是亲情,能够与自己相伴终生的也是亲情。  佛说:"当爱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亲情的。"  亲情可谓是最高贵的爱情。在爱情告一段落之时,爱情会面临不知去向的处境,可能灰飞烟灭,可能升华为亲情。爱情犹如鲜花一样,浓香醉人;但爱情犹如鲜花一样,易枯易谢。惟独亲情会像涓涓细流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淌过你的一生一世。终有一天,你会于不经意间发现这细细的流水竟储满了汪洋大海,那时你所感到的不会仅仅是惊讶,还会泪流满面。升华了的爱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夫妻之间的爱情,在多年生活中相濡以沫,彼此依存,最终成为父母亲情的继承,成为下半生最亲近的亲人,这就是爱情的升华,这就是真正的爱情。
第034智 越不珍惜的东西,往往就是最珍贵的东西  佛曰:"珍惜眼前人。"  人生在世,人们总是会追求得不到的东西,觉得那才是最珍贵的。对于已以拥有的东西,总觉得是不值一提,不值得珍惜的。由于际遇的不同,有的人生活清苦却感到幸福,有的人则过着富裕的生活仍感到苦恼。而更多的时候,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幸福,是因为当幸福来临之时,却浑然不知,无论别人投来多少羡慕的目光,还是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反而任由幸福从自己的手指间白白溜掉,给自己空留挥之不去的痛苦。  在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横梁上,有个蜘蛛在上面结了张网,由于蜘蛛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渐渐便有了佛性。千年之后,蛛蛛的佛性增加了很多。  佛主光临这座寺庙时,看见这里香火那么旺盛,十分高兴。在离开寺庙之时,看见了横梁上的蛛蛛。于是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一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片刻,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听罢,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过了一千年的光景,佛主又来到寺前,再次蜘蛛问蜘蛛:"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的回答和先前依然一样。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下个千年,我会再次来这里找你。"  又过了一千年,有天,忽然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的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日子。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的回答还是和先前一样。佛主说:"既然你一直这样认为,我带你到人间走一趟,让你经历一段美好姻缘。"  佛主施法让蜘蛛在一个官宦家庭投胎,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名叫姝儿。姝儿长大后,出落得十分漂亮、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在姝儿十七岁那年,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上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宴会上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姝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甘鹿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才艺大现,在场的所有少女都为之倾倒。惟独姝儿没有,因为她心想,这便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无须诧异。  姝儿与甘鹿在寺院再次相遇,姝儿对甘鹿表达了爱意,然而甘鹿却对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喜爱之情。姝儿感到很纳闷,既然佛主安排了这段姻缘,甘鹿却对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  几日后,皇帝下召,新科状元甘鹿与长风公主完婚,而姝儿则与太子芝草完婚。这对姝儿来说犹如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到,佛主竟然这样对她。于是,整日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即将出窍,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得知此事,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姝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苦哀求父皇,他才答应了将你许配给我。如果你有什么三长两短,那我在这世上又有何意义。"说完,便拔剑准备自刎。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佛主来到了姝儿身边,对即快出窍的灵魂说:"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就是当年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足足守望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此时姝儿才恍然大悟,对佛主说:"我明白了,原来世间最珍贵事物,就是把握住现有的幸福。"佛主笑着离去了,姝儿睁开了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打落了他的宝剑,与太子深深地抱在了一起......  佛曰:"世上最珍贵的是珍惜眼前。"  生活中,人们想要得到更多的东西,而同时其实也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人很奇怪,每每要等到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其实,幸福早就放在你的面前,对于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学会珍惜。如果不懂得珍惜,就会轻易地失去所得,而这轻易失去的看似不值得珍惜的东西,往往就是对我们来说最珍贵的东西。
第035智 回头看一下,也许爱情已经追随你千年  佛曰:"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  千年经历的苦难和痛苦的回忆,只为求得一次浪漫的邂逅。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一种没有尽头的强烈思念。  有位出身豪门的女孩,由于家产丰厚,而且自身美丽动人、多才多艺。因此,有很多人托人说亲。媒婆把她家的门槛都快踩烂了,但她却一直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得还没有遇到她真正想要嫁的人。  直到在庙会里,于万千人来人往的拥挤人群中,她忽然看见了一个令她怦然心动的英俊男子。虽然只是一眼,但是女孩却认定了那个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结果。可惜,庙会过于拥挤,她无法走到男子的身边,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心仪之人消失在人群中。后来的两年里,女孩四处去寻找那个男人,但他却像在人间蒸发了一样,无影无踪。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祷,希望能再见到那个男人。最后,她的诚心终于打动了佛祖。  佛祖问:"你真的想见到那个男人吗?"  女孩说:"是的,哪怕只能再看他一眼!"  佛祖:"如果是这样,你必须放弃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以及幸福的生活。"  女孩:"只要能见到他,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佛祖:"你必须从现在开始,修炼五百年道行,这样,才能见他一面。你难道不会后悔?"  女孩:"是的,我不后悔!"  佛祖把女孩变成了荒郊野外的一块石头,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苦不堪言,但女孩却觉得这是值得的,而难受的便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没有看见一丝希望。  就在这五百年的最后一年,来了一个采石队,看中了她的巨大,把她凿成一块巨大的条石,运进了城里,他们在建造一座石桥,女孩便变成了石桥上面的护栏。  就在石桥建成的那一天,女孩终于看见了那个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好像有急事要办,很快便从石桥正中走了过去。当然,他肯定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此时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  佛祖出现在了女孩的面前,问:"你满意了吗?"  女孩:"不,我不甘心!为什么我只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我就能碰到他,这样我就能够触摸到他!"  佛祖:"如果你想要触摸到他,那么你还需要修炼五百年才行。如果到时,他能够在离开之时,回头看你一眼,你们便会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女孩:"我愿意再等五百年!"  佛祖:"可是,你已经吃了那么多的苦,不后悔吗?"  女孩:"我无怨无悔!"  这次,佛祖把女孩变成了一棵矗立在大道旁的大树,女孩每天都在观望人流,这其实更令人难受,因为无数次满怀希望的看见一个人走来,却又无数次使希望破灭。如果没有前五百年的修炼,很难想象女孩能够熬过去!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在最后的一天到来之时,女孩知道他该来了,此时,她的心中已经不再有激动存在。  来了!他终于来了到了女孩的身边!他依然穿着那身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急匆匆的走过,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一棵大树,那浓密的树阴很诱人,休息一下吧,他这样想。走到大树脚下,靠着树根,微微的闭上了双眼,他睡着了。女孩终于触摸到了自己等待了一千年的爱人,他现在就靠在她的身边!但是,她却无法向他倾诉这千年来的相思之苦。只有尽力把树阴聚集起来,为他挡住毒辣的阳光,挥发自己千年的柔情。男人只是在她身边小睡了一会儿,因为他还有事要办。在离开之前,男人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树干,大概是为了感谢大树为他带来清凉吧。然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因此,这位真爱他的女孩将永远不会再出现在他的生命里,追随他千年的爱情,他最终没有得到。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只有前生经历过五百次的凝眸,才会有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用一千年漫长的等待,默默地酝酿孤独的情感,慢慢地折磨敏感的灵魂。千年的时间,能孕育出伟大的爱情,然而千年的漫长,更能煎熬一切,毁灭一切,从而将一个痴情的人雕琢得凌乱不堪。前世的缘分换来今生相守,错过的缘分则只空留下千古悲歌。爱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是一种缘分,说不清也道不明。
第036智 用心构筑爱的城堡  男子问:在这样的一个浮躁的当今社会,我是否一定要一直辛苦地去只爱一个人。如果这样做,值得吗?  佛说:你自己觉得呢?  男子思索了半天,无言以对。  佛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既然选好了路,从此就不能再怨天尤人,你只能无怨无悔地去爱你所爱之人。因为爱就好比砖瓦,只有一块一块细心地堆砌,才能筑造起牢固的家庭城堡。  男子长吁了一口气,他用坚定的目光看了佛一眼,没有再言语,因为他已经懂了,知道今后该怎么办。  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家,好比是一个坚实的城堡,其中的一砖一瓦都充满着爱;家,是一个终点,无论你怎样忙碌最终还是回到那;家,是梦想的起点,是疲惫心灵的休憩地。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年少轻狂,不识家为何物;高举双手,向天寻求独立;高谈阔论,讲述摆脱家庭的束缚,获得自由的美好。  每个人都曾经试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城堡,不屑于和已身处城堡中的人交流;每个人都曾经试图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城堡,却不屑于去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城堡。时间飞逝,再次用双眸注视自己所处的城堡之时,可能会发现它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而城墙上的裂痕正是他的功勋以表彰他的成就,几乎覆盖了整块墙面的老滕就是上天献给他的最高奖赏;城堡里的人双鬓斑白,静静的坐在那嘎吱嘎吱响的摇椅上,似睡非睡,安详而幸福地享受着来自城堡的浓浓爱意。  如果对方是你最爱的人,你们共同筑成了家的城堡。那么,用心爱她,让她活得幸福和快乐,就会被你视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还会为了她生活得更加幸福和快乐而不断努力。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极限,所以你的努力也将没有极限,绝不会停止。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可能会活得很累,其实这只是表象,因为你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而且做这些事的过程中,精神上是愉悦的幸福的。  古时有位穷苦的书生,和未婚妻早已定下婚约。好不容易盼到了自己的大喜之日,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承受不了这种打击,从此一病不起。在一次拜佛之时,请求佛祖为他指导迷津,于是,佛祖把他带回了前世。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从这儿路过的人,都会看上一眼,然而摇摇头,走了。其中有一个路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又路过一人,在女尸旁边挖了一个坑,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掩埋了。书生不解地望着佛祖,不明白为何让他看这些。佛祖解释道,其实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那个未婚妻的前世,而你正是那个路过她身边,给她穿上一件衣服的路人。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便是最后把她掩埋的那个人,那人便是她后来所嫁之人......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当你与爱人执子之手时,就是前世残存的记忆在提醒你了,前世埋葬你的人,就是如今在你身边,与你相濡以沫的爱人。  忽略了家庭生活,生命就会存在缺憾。工作好比是一个橡皮球,如果它掉下来,还会再弹回去,然而,家庭则是个玻璃球,一旦掉下去,便会遭到磨损,甚至会粉碎,将永远恢复不成以前的模样。  生命,本来就是一种轮回,你为之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家,是一个最完美的见证,只有家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无私的付出,那么就会获得更多无私的回报。  佛曰:"今生你嫁的人,是前世葬你的人。"  既然有缘走到一起,共筑爱巢,就要用爱去铺垫。月光下的大海,泛着粼粼的波。和你的爱人去看看月光下的大海吧,在大海的最深处,也许就藏着你前生的记忆。俗语说:"一男一女一枝花,多男多女是冤家。"爱,不是索取,而是感恩,是无私的奉献。用感恩之心去爱自己的另一半,用奉献之心去浇注爱之花朵,用心去经营自己爱的城堡--家庭。那么,幸福将跟随你一生一世。
第037智 若想改变命运,先要改变心态  佛曰:"命运不是天生注定,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想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是改变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成功永远只属于心态积极并为改变命运而付出努力的人。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态,没有健康心态的成功,迟早会出现漏洞,甚至会走向黑暗的深渊。  众所周知,世上最温驯的动物便是兔子,因为它只知道吃青草,对谁也构成不了伤害。然而,它却时常被很多动物伤害:狐狸、狼、老虎......这太不公平了!有一天,兔子向佛祖诉苦,请求佛祖能够改变一下它的命运,不再做兔子。  佛祖非常仁慈,看着兔子痛苦的表情,便答应了兔子的请求:"好吧,你想变成什么?"  兔子说:"我想变成一只鸟儿,这样我就能够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样,谁也抓不住我了。"  于是,佛祖便把兔子变成了鸟。但是没过几天,鸟又来诉苦:"仁慈的佛祖,我再也不想做鸟了!我在天上飞,老鹰能抓住我,我在树上筑巢,树上的毒蛇会咬死我。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活。"  佛祖又把鸟变成了人。然而,又过了几天,人又来向佛祖诉苦,说:"太可怕了!到处都在流血,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废墟......我根本没法存活下去!"原来人类发生了战争,数以万计的士兵在互相残杀,无数的平民百姓在遭受流离失所的苦难,甚至很多人由于饥饿和寒冷而悲惨地离开人世。  佛祖不免叹了一口气,问:"那你想要怎样?"  人说:"我想要到另一个完美世界去生活,请把我变成万能的佛吧!"  佛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可能把你变佛,因为你根本改变不了心态,永远都在怨天尤人,这样是永远成不了佛的。"  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自然是件好事,但改变不应该只追求表面上的变化,首先应改变自己的心态。只有心态改变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美好人生。  很多人都会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拥有的越来越多,然而快乐却越来越少;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答案是"心态"。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拥有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塑造健康的心态,塑造知足、感恩、达观的阳光心态,获得健康的人生,释放强劲的影响力。点亮一盏心中的灯火,从而塑造出阳光的心态。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够使别人喜爱自己,更可以让命运从此得到彻底改变。  如果消极心态占了上峰,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不良的情绪状态。塑造阳光心态的目的就是要把兴趣和愉快情绪调动出来,使自己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当中。因为好的心情会使你产生向上的力量,使你喜悦、生气勃勃、沉着、冷静,缔造和谐;坏的心情会使你沉沦,使你忧愁、悲观、失望、萎靡不振,甚至颓废。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就会跟别人发脾气,不愿意配合别人的工作,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改变态度,享受过程,活在当下,情感独立,正所谓境由心生,压力过大之时,要懂得适当弯一下腰。  放下生活中的不如意,放下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压力,静下心来正视自己,阅读自己。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发掘一直向往而且追逐着的东西是否就是幸福源泉?是否就是我们所要追逐的最终目标呢?让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人生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再担忧未来。不再执著现在。让心灵得到平静。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风风雨雨,心中就会充满阳光;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只有心性通达乐观,放眼看世界,才会觉得人生是如此美好。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好的心态,可使能力增强;坏的心态,则会使能够减弱。心态就具有这么大的力量,从里到外影响着你。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消极心态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梦寐以求的生活,要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做起。只要心态是积极正确的,那么,世界自然也是光明的。
第038智 遇事不失望,更不绝望  佛学可谓是一门深奥而严谨的哲学,它能够教人把握内心世界清静,并且可启发人们去改变自我。每个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宁静的心,有了宁静才有清静,有了清静才有开放的心,有了开放的心,才有自在的心,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处事。  人生失意时最忌讳停下脚步、不思进取,处在人生的低谷,悲观、痛苦、怨天尤人都没有用,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面对逆境,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古人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反省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弱点与缺点,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不应该存在失望和绝望,世界是美好的。不要总是因为一点小事而失去生活的希望,不要轻易发脾气。对生活应该充满希望,因为生命中有很多人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努力去争取。不要再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不要一直陷入困境的泥淖中无法自拔。只有活在希望之中,才会拥有最终的成功,才能拥有光明。  一位参禅达一年之久的佛门弟子,不解地问自己的师父:"师父,我已经参禅了这么长时间了,但是为何还是没有看到一丝光明和希望呢?"  师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疑问,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它们都是盲人,整日弹琴卖艺来维持日常生活。一日,父亲自知时日无多,便将儿子叫到床头,紧紧攥着儿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有一个秘方能够让你重见光明,我把它藏在了琴里。你只有在弹断1000根琴弦之时,才能把它取出来,这样才能够起效。"说罢,便离开了人世。  从此,儿子便将父亲的嘱咐记在心底,充满希望地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弹琴。在弹断第1000根琴弦之时,他已经步入了垂暮之年,历经人世的沧桑,成为了一位很有名望的音乐家。当他取出秘方之后,别人却告诉他,那只是一张白纸。老人禁不住泪流满面,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说罢,禅师问:"现在,你看到光明了吗?"弟子默默地点了点头。  只有充满希望,以一种积极正确的处世态度,以宽容、接纳、豁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所遇之事以及周边的世界。才能看到光明,走向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享受人生的愉悦,追求快乐,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乐的,处处充满欢声笑语。然而,现实生活却远没有真空状态,简单纯一,遭遇不如意的事情在所难免的。人们种类各异的不快乐,一部分是根源于外在社会环境,一部分根源于内在的个人心理。面对现实的经济状况,以及面临生存的竞争,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快乐的状态,使乐观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维他命,用以滋养自己的生命。  人们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往往会产生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一定要拒绝失望,远离绝望,平时注意改变自己性格上的弱点,看其是否是导致悲观情绪的元凶。大抵上,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大元凶:欲望、心瘾和固执。  欲望本是人之天性,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如果不懂得把握尺度,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便会导致放纵、虚耗和破坏能量,变成纵欲,这样欲望将影响我们的命运,变成拖累命运的阻力。相反,若我们懂得操控和管理欲望,它便能够成为我们自我提升的原动力,从而拥有正确的人生追求。  心瘾是由于欲望时常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下,在不自觉间演变而成的一种惯性,是无意识的行为,是后天形成的陋习,跟意志薄弱和惰性变强有关。心瘾有时反过来还会再度勾起欲望。若有所失,找不到原因,你觉得是自然的"需要",这便是心瘾的特性。总想着实现某一个心愿,一旦受挫,就会开始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对于错误的选择,却总是固执地想要使其得到实现,那么只会越陷越深。总是使自己处于合理化状态,放任固执,一成不变,拒绝现实,从面导致最终的绝望发生。  欲望是人的一种天性,能够自控,使之转化为能量,在乎觉知。心瘾是人的一种惯性,也可以转化能量,在乎定力。固执是惰性和自傲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在于放下,以修身养性。  事在人为,把握人生的志向,锤炼一颗高贵的心,衰神本来就不存在的,无论何时,只要把心放宽,失败的城墙就不攻自破。你要知道有一种生活叫做快乐,有一种生活叫做幸福,更有一种生活叫做知足;有一种生命叫做希望,有一种生命叫做激情,更有一种生命叫做诗情话意;有一种生活叫做挫折,有一种生活叫做坎坷,更有一种生活叫做贪心;有一种生命叫做暗淡,有一种生命叫做无聊,更有一种生命叫做失意;这就是人生,苦辣酸甜,五味俱全。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得必有失,只在摆正自己的心态,才可以过五关,斩六将,找到生命的真谛。  在遭遇失败之后,应尽快调整心态,克服自卑心理,逐步恢复自信,这样才能不再让悔恨吞噬心灵。正如一位名人所说:"逆境中要记住自强不息,要把坎坷和困难变成前进的动力,千万不要让它成为背上的大石头。"要知道曾经的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学会面对,勇敢地走下去,就会发现失败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而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开端,是命运让我们做个新的更好的自己。  佛曰:"别人能帮得了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真正帮得了你一世,这就是你自己。"  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把人生中的感受和人的生存状态区别开来,将人生看作是一种体验,一种心理感受,即使人的境遇由于外来因素而有所改变,人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也能够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失望,更不绝望,要知道,只有自己帮自己,别人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你的问题。
第039智 无论输赢,把自己的姿态调到最佳  佛曰:"没有永远的输,也没有永远的赢,输赢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历程。"  人生的输赢,不是一时的荣辱所能决定的,今天赢了,不等于永远赢了;今天输了,只是暂时还没赢,不代表以后就不会赢。人生最多不过百秋,凡事千万莫强求,淡泊名利度时光,无忧无虑无忧愁。人自从诞生以后,就注定在得失之间作一个抉择。得与失永远是生活天平上的两只标准砝码。  笑看人生中的输赢得失,坦然享受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俗话说:"你得其利,就得承受负面之弊。"人不可能得到了你想要的,就永远不会失去。你真正能得到的只有人间的亲情和真情,自于权利、金钱、财富都不是永远属于你的,它们总有一天会失去。  人生最优雅的处世态度便是时刻保持低调。因为低调代表着豁达,代表着成熟和理性,它是与含蓄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乃是人类个性中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之一。  无论输赢,都保持低调,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学会低调做人,就要不喧闹、不矫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自认为才华横溢,能力比别人强百倍,也要学会藏拙,莫锋芒毕露。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用,也不要一味地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因为那是最肤浅的行为。  虽然那些有品位的人并不一定都是低调的人,有内涵的人也不一定低调,成熟的人也可能会不屑于低调;但是,反过来说,低调的人会更有品位,更有内涵,也更加成熟。低调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经济短缺时期所谓的"朴素",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低调,在更多时候,是一种做人的最高智慧。  一只青蛙与两只大雁交上了朋友,关系十分密切。然而,秋天来了,大雁需飞回南方过冬,三位好友恋恋不舍,不想分开。大雁对青蛙说:"唉,如果你也能飞上天该有多好,那样我们可以不用分开,还能经常在一起。"青蛙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它让两位好友各自衔住一根树枝,然后它自己用嘴衔在树枝中间,三位好友便一起飞上了天。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叫绝。这时有只青蛙禁不住问:"是谁这么聪明?居然想到了这样奇妙的方法。"飞上天空的青蛙,听到后,很得意,便忘乎所以想要表现一下自己,于是大声说:"这个妙法是我想出来的......"还没等它把话说完,就从空中坠落下来,摔死了。  得与失在我们心中,只有一线之隔,当你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能够悟透得失的人,才会有快乐的人生。其实,人生就是得失循环的过程,适时地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获得更珍贵的东西。  人之所以会觉得自己不开心,原因就在于他们很少能想到自己已经拥有的,却总是想着自身所没有的。轻视乃至忽视自己拥有的,抱怨自己所没有的,当然就无法快乐起来。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快乐的人却不会将这些装在心里,他们没有忧虑。所以,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一个笑看得失的人,总是深信自己和自己的潜能足以实现任何梦想,真正有效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筑在别人的失意上;能够笑看输赢的人,总是非常乐意去帮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他知道从内心里献出的东西,依旧会从内心里产出来。他就像自己的一个能源工厂,生产力很高,永远能提供给自己最大的满足。  一个能够笑看输赢得失的人,乃胸怀宽广者,乃淡泊名利者,更是个智谋者,他们深信自己和自己的潜能注意事项人和梦想,他们认为积极美好的心态是做是成功的精神食粮;一个能够笑看输赢得失的人,他们深信自己和自己的潜能足以实现任何梦想,认为一个成功者周围就必须倒下千万个失败者是不成功的,真正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是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  太多的欲望是人生的一杯苦酒,人生不必背负太重的责任,只要向着阳光,阴影就留在你背后;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让乐观主宰你一生。一个乐观的人,在生活中能笑看输赢得失,而不是只看最终的胜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很喜欢表现自己,稍有一点成就,便想要所有的人都知道。以显示自己有多聪明多能干。却忽略了"胜不骄,败不馁"的古训。坦诚而平淡地看待自己,没有人把你看成是卑微、怯懦和无能的弱者,反倒会因为你一直在努力前进,而对你产生敬佩之情,而在匍匐前进中,你可能会收到意料之外的成功。不要把输赢看得太重,否则会给人一种输不起的感觉。无论输赢,都要调整好姿态。  佛曰:"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不在乎输赢,并不是由于心灵发生了错位,而是希望自己能够超脱而潇洒地活着,做个超脱的角色。不可能有永远的顺境存在,当然,也就没有永远的胜利存在。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保持一种最佳的生活姿态。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世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让佛给予你一个纯洁而安详的心灵世界,从容快乐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得失及取舍,勇敢而坚强地去奋斗。
第040智 有始有终,不轻言放弃  佛曰:"不放弃,就会有希望;不放弃,就能面对追求过程中更多的磨难;不放弃,就能看见在风中游舞的春光;不放弃,人生就能知足常乐;不放弃,就能更好地把握住每一天。"  一旦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就要咬紧牙关,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对于社会偏见和风言风语不要理会,持之以恒,就能获得成功。因为,只有吃尽苦中苦,方可成为人上人。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很多人都做过甩手游戏,就是把手使劲往前甩三百下,再往后甩三百下,但要求每天都这么做,但是能否赢得游戏,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下去。甩手的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要每天坚持甩三百下,却着实不是件易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后盾。因此,很少有人能够胜出。它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如果我们能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够达到想要达到的目标。世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敢于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希望的顶点。认准自己努力的目标,不轻易放弃,不断地鼓励自己,最终定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收获的快乐。  在想要做成某件事或确定某个目标之前,要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不管为之付出多少代价,多少努力。所有成功人士都是那些把某种明确而特定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方向,集中所有的力量,向它发起攻击,并确信自己一定会获胜,并为之坚持不懈的人。其实,办不好事情,有时并不是由于做事能力差,而是因为没有认认真真把事情做到最后,如果能一心一意做事并坚持到最后,那么,定会把事情做好做成。  在人生之路上,遭遇崎岖和坎坷在所难免,然而,在这些阻碍面前,决不能止步不前,应鼓起勇气奔向成功的彼岸!不要轻易放弃,放弃了就再也回不来。不要轻易放弃生命里的一点一滴,不要放弃人生中的每时每刻,要知道一旦彻底失去,将会造成的就只有遗憾!任何事物都有其极限,在未达到其极限时,怎能轻易放弃。学习,不能放弃;机遇,不能放弃;生活,更不能放弃。放弃学习,等于放弃生命的活力和新生的事物;放弃机遇,等于放弃生命的色彩和绚丽的事物;而放弃生活,等于放弃生命的一切。即使走向顶峰的道路异常艰险,但只要你不放弃,你勇于面对,一切都可成为可能。  要想真正干出一番成功的事业,成就辉煌人生。人生的成功,事业的发展,取决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王安石认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些名言启示我们:勇往直前,是无往而不胜的必要前提;百折不回,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可能风景如画;退一步,可能遗憾终生。做事情、干工作,应该有一种韧劲和执著,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不为困难所吓倒,不因干扰而动摇,义无反顾地将追求进行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成功,也没有人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成败的结果取决于过程,取决于自己,只要自己全力以赴,坚持不懈,永不言弃,那便无悔于天地。让我们一起努力地坚持,努力为之而奋斗。  查德威尔是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但她并不满足,决定超越自己,她想从卡塔林那岛游到加里福利亚。旅程十分的艰苦,刺骨的海水冻得查得威尔嘴唇发紫;连续十六小时的游泳使她的四肢像千斤一样的沉重。查威得尔感到自己快不行了,可目的地还不知有多远,如今连海岸都看不到。  越想越累,她感到自己一丝劲儿也用不上了,于是对陪伴她的艇上的人说道:"我放弃了,快拉我上去吧。"  别人告诉她:"只有一公里就到了,坚持!"  她说:"我不信,如果只有一公里,我怎么看不到海岸线,快拉我上去。"  最终,查威尔被小艇上的人拉了上去。  小艇飞快地向前开去,不到1分钟,加利福亚的海岸出现在眼前--因为有大雾,它在半公里范围内才被人看见。  查得威尔后悔莫及:"为什么不相信别人的话,再坚持一下呢?"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在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往往仅仅一点点的差距,前面大部分的困难已使人筋疲力尽,这时即使一个微小的障碍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胜利便近在眼前。  佛曰:"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对失败下的结论都太早,当遇到了一点点挫折时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甚至半途而废,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只有经得起风雨和各种考验的人才是最终的胜利者。因此,不到最后关头就决不放弃,坚持到底。
第041智 对自己有坚定的信心  佛曰:"佛法是心地法门,信心是第一资源和动力。"  只有学会欣赏自己,相信自己,才会寻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才会发现自己的特长,生活会因此变得丰富多彩,只要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走了自己该走的路,就会拥有别人所拥有的东西,人生便会很充实。不要在内心深处为自己的能力设限,只有抛开所有的顾虑和杂念,对自己的信心坚定,从而全力以赴地向前冲去,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自卑是一种病菌,它吞噬着人们的心灵,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把自卑从你的字典里删去,自信就有了它本来的光彩!人的一生,只要意志的翅膀不断,那么挑战生活、征服命运的飞翔就永远不会停止。  人之所以自卑是因为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也就是"我不行"。正如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自卑往往是源于多年来的"积怨",甚至是"童年阴影",要将不自信转化成自信,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立刻行动、马上开始,一切消极情绪都会消失于无形。  人如果长期被自卑情绪笼罩,就会产生一方面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逐渐形成了敏感多疑、多愁善感、胆小孤僻等不良的个性特征。自卑使他们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消极应付工作和学习,不思进取。因为总是把自己当作弱者,所以无意识去争取成功,只是被动服从并尽力逃避责任。自卑不仅会使心理活动失去平衡,而且也会引起人的生理变化,它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然而,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人心理变化,从而更加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自卑的枷锁呢?  首先,看待事物时要客观全面。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这就需要你努力提高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尤其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而不是妄自嗟叹、妄自菲薄。  其次,自身的不足就要在积极地进取中弥补。有自卑心理的人大都比较敏感,容易接受外界的消极暗示,从而愈发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倘若能够正确的对待自身的缺点,把压力变成动力,奋发向上,就一定会取得成绩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摆脱自卑。  再次,成功的自我形象还需从成功的回忆中建立。当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被自卑感所困扰的时候,不妨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吸取氧分,来滋润你的信心。切不可沉溺于对失败经历的回忆,把失败的意象从你脑海中赶出去,因为那是你不友好的来访者。失败绝不是你的主要方面,而是你偶然存在的消极面,是你心智不集中时开的小差。你应该多强调自己成功的一面。一连串的成功,贯穿起来就会构成一个成功者形象。它会不时地向你暗示,你是具备决策力和行动力的,你能导演成功的人生。  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都不会完美无瑕,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不会十全十美。上帝是公平的,给予你这方面优势的同时,你也得为其他方面不懈努力,这样的你,生活才会充实有意义,才会更有拼搏的动力,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美好人生。能够放下自卑的人,才能迈向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曾经受到自卑的困扰而感到烦恼,也许因为生活贫困,也许因为长相平凡、也许因为能力不够出众。然而许多时候的自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往往是自己施加的压力而造成的。这时候,只要你放下包袱,好好地正视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那么,心中的"结"就自然而然地解开了,自卑也就不再存在。当你远离了自卑,那么你会发现你离成功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华严经》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惜很多人就在这最初一道门槛前退却了。一定要相信自己,永不放弃,抓住机会,在前行时,记得用自己的左手来温暖冰冷的右手。  坚定信心,利用负责任,勤于做事,注意仪表来为成功铺路。时刻以成功为念,避免想到失败。你必须不断的提醒自己:"我会成功的。"你心里的成功意念越强,你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成功的速度也就大大加快。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你能不能在失败的地方再爬起来。一个人所经历的事,所做的事业不可能都一帆风顺,谁没有失败过,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失败了不要悲观,挫折了不要气馁,成功就一定会属于你!  佛曰:"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卑只会给人生带来巨大的不幸。有些人利用自己的天赋来创造美好的事物,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有些人则根本没有生活目标,信心不坚定,凡事缩手缩脚,浪费了天生的资质,到了晚年只能苟延残喘。本可以创造出辉煌的人生,却因为自己不自信,而与成功失之交臂,乃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第042智 勤奋努力可以克服一切障碍  佛曰:"勤奋多一些,懒惰少一些,实现梦想早一些。"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文学大家韩愈就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也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惟有勤奋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报酬,武装自己的头脑。拥有了勤奋,就拥有了成功人生的敲门砖。  勤奋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勤奋能克服成功征途中的障碍,使人变得聪明,是实现理想的基石。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是勤奋。勤奋,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勤奋,还有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需要顽强的毅力去持之以恒地坚持。  要学会给自己加重,这样才能不被打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改变不了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自己心灵的重量,这样我们就可以稳稳地站住脚。当你跌倒时,不要等别人来拉你,你先要自己站起来。不要为目前的处境寻找失败的借口。而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很多事是可以做成的,但由于当时犹豫不决错过的时机,或由于考虑太多而放弃了去做。如果下定了决心,那么,就要立刻去做,认真去做,用勤奋来激发你的潜能,实现梦想。  勤奋是中华民族一直所颂扬的美德,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千古,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人们所向往。命运和机会就在勤奋之中,关键是当机会来临时,你是把它看成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机会的等待,而让机会从自己的手中溜走,还是用自己更加勤奋的工作,牢牢抓住机会成就伟业?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界因素确实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有一份劳动,就会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出现。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姿奇佳的雄鹰也只能望塔兴叹。但只要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异常迟缓的蜗牛也可以登上塔顶,置身于万里云雾之中。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勤奋努力,但我们在勤奋的同时,也要正确理解勤奋的含义。首先,勤奋不是让人机械地去埋头苦干,而是用心学习,总结经验。其次,勤奋不是要你马不停蹄地做事,这样只能让你筋疲力尽,效率降低。最后,勤奋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勤奋通向成功,而成功可能会成为勤奋的坟墓。所以在取得成功之后,千万不要放松,而要继续努力,永不停息。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被懒惰吞噬了心灵,他们根本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误以为是运气之类的东西,别人发财了是幸运,知识广博是天赋,深受众望是机缘,一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殊不知,只能通过勤奋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勤奋不仅能够给你带来成功,还会使你增加许多宝贵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成长发展的机会,当然随着机会到来的还有财富。  一份耕耘,才会一份收获。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只要我们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欧立希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失败了几百次试验后,制成了药品坤凡纳明。马克思经过40年的努力写出了《资本论》。袁隆平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培育出杂交水稻。古今中外,有名之士,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获得成功。勤奋来自于个人。只有自己,才能使理想实现。许海峰为了让中国甩掉射击史上的零,去奋斗,去实现理想。因此,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会实现心中的理想。  佛曰:"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人天分,人依靠勤奋而将天分变为天才!"  俗话说:"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亦没有掉馅饼的事。那些庸庸碌碌的人,永远只能对别人胜利的果实垂涎欲滴,而自己却尝不到果实的味道。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其实,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它们之所以能登上塔尖,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勤奋!
第043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佛曰:"世上无难事,因为困难根本不存在。"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那种遇到难办的事只知道说"我不行"而不努力实干的人,怎么会取得成功?如果胸中怀着一个不倒的信念:事在人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努力,再努力,艰辛的劳动总有一天会结出硕果,每个人都可以浇开幸福的成功之花,在花开的那一刻,你会发现喜悦和笑容比花儿更加辉煌灿烂!正所谓:"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难成,事难成,事事难成事事成。"  事情的难与不难,其实都是相对而言,并不是绝对的,就看你是如何对待它们的。  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失败过一次或几次,便丧失了原有的士气,觉得想要获得成功实在太难了,自己这一生根本不可能会事业有成。却忘记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至理名言。人生的精彩在于积极地态度,人生的可贵在于永不言败。只要你用积极的态度处理一些消极的事情,不惧怕失败,那么你就会发现世上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只要有心,难事也就不存在了。  人生的路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别人的路不是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了,才会有了自己的路。面对一些坎坷时不要退缩,不要气馁,一次不行,可以两次,两次不行也不要灰心,要记得,大不了,我们从头再来,从零开始。  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而放弃从头再来的勇气。殊不知一花的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殊不知,一次的成功也成就不了整个人生,成功的背后也许隐藏着巨大的陷阱。宠辱不惊,笑看云淡风情是生活对每个人的要求;从头再来,正确面对人生,是每个人对自己的渴求。不要放弃,从头再来将带你踏上成功的旅程!  我们都见过一种叫做"不倒翁"的玩具,"不倒翁"的重心在下面,所以无论你怎么推它、捅它,只要一松手,它立刻又会直立起来,因此,它永远都不会趴下。人生正是这样,由于不断地经受磨难,人才能变得更坚强。你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你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但是,没有人喜欢失败。因为,失败大多是一些令人痛苦的经验,甚至是让你的人生受到重创的体验。然而,无论是什么人,一生顺利且从未尝过失败滋味的人,是不存在的。不管你有多伟大,有多么的不同凡响,只要你是一个人,只要你是一步一步地走着你的人生之路,那么你就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失败,只不过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当然,你也可以不承认这一点,你完全可以说自己从未失败过,因为你的人生之路非常顺畅,你从未遭受过任何打击与一点点的失败。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你的人生毫无意义,你所谓的成功也是一种虚幻,因为,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是枯燥的,是缺乏真实意义的,甚至说是不可能存在的。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承认自己有过失败经历的人。因为在人生旅途中,失败是正常的,不失败才是不正常的,重要的是你面对失败的态度是什么,是否能够反败为胜。如果你因为一时的失败就一蹶不振,那么,不是失败打垮了你,而是你那颗失败的心把你自己打倒了。所以我们要豪迈地从头再来,战胜失败。  佛曰: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对于害怕失败的人,即使再容易办到的事情,对他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对于勇于向前,敢于挑战极限的人来说,世上根本不存在办不成的事情。"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亦;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难事,而取决于创建一个基于你自己技能和热情的领域。然而,你也必须知道你的局限。如果能够做到,那么,就不会存在办不成的事情。
第044智 超越自我,全力以赴心中的梦  佛曰:"人生最大敌人乃自己。"  在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敌人,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这些却都不是我们前进途中最大的敌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不能超越自我,那么根本不可能会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能战胜自我者,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超越了自我,便能为人生重新打开新的一页。  古时,有一位一心向佛的和尚--明智。他为了能够获得正果,便整日住在深山中的一座庙里专心修行。  然而,令他想不通的是,不知为何,每次打坐之时,眼前都会出现一只乌鸦,在那里乱飞乱叫,跟他捣乱,使他静不下心来修行。  明智和尚因此心中十分苦恼,便向祖师请教解脱之法:"师父,每当我入定这时,就会有一只乌鸦来扰乱我,不管我怎样赶都赶不走它,请您为弟子指点迷津。"  祖师听罢,十分平静地说:"在下次入定之时,你可以这样做,拿一支笔,等到乌鸦出现的时候,在它的肚子上画一个圈,看看到底是什么怪物在阻挠你,我便可为你清除眼前的孽物。"  明智和尚听从了师父的引导,在入定之时,备了一支红笔,乌鸦一出现,他便飞快地在其身上画了个圈。乌鸦受了惊,仓皇地逃走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病人怎么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