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肝气郁结的症状的中药

11、月经不调―― 肝气郁结型
  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以及其他病邪的侵扰,伤及肝脏,使肝气郁滞,气血失调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经期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有血块,小腹胀痛,胸闷不舒,乳房、胸胁胀痛等。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宜从疏肝理气入手。
  陈皮麦芽汤
  【源出】《颜氏验方》
  【材料选用】陈皮15克,生麦芽12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陈皮、麦芽洗净,放入锅中,然后按1∶1的量加入适量的水和黄酒,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温服,一日2次。
  【功效】疏肝解郁,调理气血。
  【适应证】适用于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的月经不调。
  【食疗解义】
  中医认为,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果一个人心情抑郁,就可能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血液在脉中的循行是有赖于气的推动的,气机郁结,自然会导致瘀血内阻,血行不畅,那么月经也就很难再按正常的规律来临。所以,要想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疏肝理气。
  陈皮,实际上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橘子皮。然而在传统医学中,三年以上的橘子皮才能称之为“陈皮”,而且认为陈皮越陈,就越昂贵,故有“陈久者良”,“他药贵新,惟此贵陈”之说。这其中的因由,与陈皮的药性有关。新鲜橘皮药性比较燥烈,副作用较大,而贮存数年后,其燥烈之性就会逐渐消失,气味变得纯正浓郁,不烈不燥。陈皮味辛、苦,性温,气味芳香,可谓具备了理气药的所有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此作了充分的解释,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意思是,橘皮味苦,所以具有泻肺邪、降逆气、燥脾湿的功效,味辛,所以有发散的作用,性温,所以能和气血。也正是因为陈皮有这些特性,因而被《本草汇言》誉为“调气”之首选。
  麦芽是人们公认的行气消食之品,同时还是疏肝妙药。诚如近代中医学泰斗张锡纯所言,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用《本草求原》中的话来解释就是:“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也就是说,大麦发芽之后,就具有了升发的特性,可以条达肝脏,制化脾土,所以能消食导气。因此,在很多疏肝解郁的方子中都离不开麦芽这味中药。本方中,将其与调理气机的陈皮同用,再佐以疏通血脉的黄酒,可共奏疏肝解郁、调理气血之功,从而达到治疗肝气郁结型月经不调的目的。
  当然,麦芽除了能行气消食、疏肝解郁,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功效,就是回乳消胀。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本品。
  玫瑰花膏
  【源出】《饲鹤亭集方》
  【材料选用】玫瑰花蕾(初开)300朵,冰糖500克。
  【制法】将玫瑰花蕾去芯蒂(如果是从药店或茶叶店买的干品,由于干花蕾的花苞比较紧密,里层花瓣的颜色不容易浸出,所以可将花蕾用手碾碎后再熬制)放入清水中煎煮,水沸腾后转小火煮20分钟。滤去花渣后,用小火继续熬煮,直至成为浓汁。然后加入冰糖,熬成膏状。稍凉后,存于瓷瓶密闭保存或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用法】每次取两匙,用温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可长期服用。
  【功效】行气解郁,活血养胃。
  【适应证】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吐血,月经不调等症。
  【食疗解义】
  提起玫瑰花,人们可能会立刻想到它红艳的形态、芬芳的气味,尤其是它那醉人心脾的香气,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殊不知,玫瑰花除了“又红又香”,还是养血调经的“花中皇后”,特别适合肝郁体质的女性应用。这是因为玫瑰花入肝经,有疏肝理气的功效。而肝气郁结型月经不调,病根就在肝,用玫瑰花治疗乃对症下药。
  此外,玫瑰花还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药性考》称其能“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肝气郁结,自然导致瘀血内阻。血瘀就得化瘀,玫瑰花恰好具有这个功效。所以,在这里,玫瑰花是一种药物发挥了两种作用。
  那么有人要问了,疏肝理气之品颇多,为什么这里单单选用玫瑰花呢?如果您是一位中医爱好者,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无论哪一本医书典籍,在介绍玫瑰花的时候,都有味微苦、性温这几个字,也就是说,玫瑰花的药性是平和的。而妇科疾病不同于其他,常常会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乱用活血药,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但用玫瑰花就不必有这方面的担心。
  冰糖是砂糖的结晶再制品,不但口感好,而且有去火的功效。将其与性温的玫瑰花搭配,使得药性更加平和,阴虚火旺体质者就不用担心过食会上火了。当然了,这个配方我们也可以视个人情况而定,比如体内有寒者,可将冰糖改为性温的红糖,这样效果会更好。
  最后,做玫瑰花膏时滤出的花渣丢掉是很浪费的,您可以把它密封保存在冰箱里,每天冲泡些玫瑰花茶饮用,味道非常浓郁。
(责任编辑:韵琳)
支持键盘← →键翻页
秋冬季节交替时期,儿童过敏性咳嗽的患儿明显增多,让许多爸妈担忧不已……
[]阴囊部位发炎不一定是睾丸炎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三个偏方
[]警惕三大伤害眼角膜的行为
合作商内容推荐省辛增酸以养肝气_养生指导
当前位置: >
> 省辛增酸以养肝气_养生指导
省辛增酸以养肝气_养生指导 中国鹤峰网
  在这方面,唐朝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撰写的《千金食治》里,归纳总结了四季调“五味”的经验,至今仍然值得人们在生活中参考。其原文为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注 省同减的意思,季月十八日为每季最后一个月的后十八天。)   秋季当“省辛增酸,以养肝气”。肝是人体内五脏之一,根据藏象、经络学说,肝的功能有五 一是肝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二是肝主疏泄,指肝气需要疏通畅达。三是肝主筋,指筋的运动功能与肝的养筋作用有关。四是肝气通于目,指肝与目有内在联系。五是肝经脉与足厥阴经、与足少阳胆经有表里关系。  秋季3个月90天,要在前72天时间里注意生活饮食,要讲究调食物“五味”中 的“辛”和“酸”二味。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一些食物时,应该有意识地少食用些“辛”味的食物,而适当增加些属于“酸”味的食物,“以养肝气”。这样有利于“五藏”之一的肝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可避免肝气郁结而致的种种疾病,有利于肝气和调,双目能辨“五色” 有利于食气入味,散精于肝,滋气于筋等。(编辑:叶落)
· · · · ·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评论0条,查看全部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网友评论:
网友观注排行栏目类: |
原创(、) |
09-2807-2006-25
BTV养生堂王国玮巧驱伏邪护肝脏
日期: 7:0
  口苦是春季常见症状。有些人因上火导致口苦,好好休息口苦的症状能得到改善。还有些人,嘴中长期有口苦的感觉,刷牙、吃完甜的东西症状也没有好转,这种情况则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前期征兆。
  大家都知道胆汁是苦的,中医认为肝胆相表里,两者关系密切。肝主疏泄,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一旦肝失疏泄,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泄,胆汁的苦味就会上逆,出现口苦的症状。出现了口苦的症状,并伴有两胁疼痛,这种现象往往与肝有关。
  肝主疏泄的功能不但会影响胆汁的排泄,还会影响全身气机流动。气在人体内,应当运行畅通。如果肝失疏泄,气机就会在体内郁结,形成肝郁。肝郁的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脾气大、急躁易怒。据统计90%的女性患肝病,都和肝郁有关系。专家提示,做头皮保健操,可以缓解肝郁。详情请看本期节目。
  出现了肝郁的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病情还会继续发展。肝和脾胃同属中焦,肝气郁滞会影响中焦气机的正常运转,导致肝气横逆侵犯脾胃,影响脾胃消化吸收。所以长期的肝郁有可能发展为肝郁脾虚。
  中医认为春季属肝,草木在春季萌发,肝胆经脉在春季最活跃。此时容易出现肝疏泄不及或太过的情况,导致眼睛干涩发痒、食欲减退、脾气急躁。因此春季应当重视养肝、护肝。本期节目中,王院长为大家带来了茶饮 方----疏肝顺气茶,适用于爱生气、脾胃胀、食欲减退、眼睛干涩的人群。适应症、禁忌、注意事项等请收看本期节目。
主持人:刘婧
现场分析肝主疏泄、排泄胆汁
肝郁的症状
肝郁脾虚的症状
现场观众互动
慢性肝病的特点
《沈氏尊生书》中对肝病的记载
介绍王鸿士肝性肝病治法
嘉宾提示:春季养肝正当时
推荐疏肝顺气茶
&&&精彩内容载入中,请稍候...
不允许匿名评论,请
赞助商链接
&&&&精彩内容载入中,请稍候...
赞助商链接
&&&&精彩内容载入中,请稍候...您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与肝气郁结
发布时间:02-28-2011
&&&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均寿命的延长,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迅猛增加,并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比健康老年人群明显增高,尤其是以抑郁表现最为严重,其次是焦虑症状和行为障碍(1~3)。祖国医学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就认识到情志不遂和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认为长期的肝气郁结,疏泄失常,郁而化火,火热炽盛,上灼肺津,中伤胃液,下耗肾水,而诱发消渴病。并提出&节喜怒&&减思虑&,调节情志舒肝理气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 一.老年糖尿病社会心理问题
&&& 任何躯体疾病都可引起患者一定程度的心理反应,但反应的严重程度、性质及持续时间的久暂,依疾病的性质、个性特点和社会支持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异。不少学者认为除生物学因素外,人格、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4)。以往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人伴有大量的心理社会问题,表现为社会孤独、抑郁症、自杀倾向、认知功能受损、性心理过程异常、生活质量下降(5,6)。各种生活事件的刺激通过下丘脑-植物神经系统或垂体-内分泌的情绪通路,而产生躯体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促使病情加重。同时长期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对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相乘的危险性(7)。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老年人不良情绪的刺激(如退休之后失落感,经济收入的减少、医疗费用的短缺、丧偶的悲痛孤独等)使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发生糖尿病后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单位领导和同事对患者的态度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制约等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及病情控制产生影响。邓文等(8)临床调查了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60~81),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是否存在抑郁障碍,结果显示抑郁症发生率为41.6%,明显高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0.16~6.4%,。王莉等(9)为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况、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及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对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56~78)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调查,并和年龄匹配6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心理社会因素,其精神症状、神经质、生活事件的发生均明显高于正常老年组,而社会支持评分则低于正常老年人。任桂英等(10)采用SCL-90、Zung氏自评抑郁、焦虑量表及简明精神症状检查(MMSE)对8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62~76岁)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定。其中18例用胰岛素治疗;35例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单纯饮食控制28例;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SCL-90结果显示胰岛素治疗组在抑郁和恐怖二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组抑郁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单纯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Zung氏自评抑郁、焦虑量表结果表明胰岛素治疗组、口服降糖药组的焦虑及抑郁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单纯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简明精神症状检查(MMSE)结果比较,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除计算力分项的得分外,定向力分项、语言能力分项、记忆力分项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进一步对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病程越长,抑郁越严重;胰岛素治疗者,女性患者焦虑水平更高;文化程度低的及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MMSE的成绩偏低。关念红等(2)对188例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60岁以上)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其心理状况,结果证实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程度较高,主要表现为睡眠饮食障碍和精神病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与退休后是否参加工作、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老年糖尿病患者退休后闲置在家,精神无所寄托,感到孤独、失落,幸福度下降,甚至多疑、敏感、焦虑等心理反应,且疾病越严重,心理状况越差。而退休后重新融入社会者则心理状态较好,病情控制良好。
&&& 二.肝郁和老年糖尿病社会心理问题的关系
&&& 早在《内经》就有 &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的记载。《灵枢.五变篇》曰:&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刘河间.三消论》谓:&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此乃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载:&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陈修园同样认为消渴病的源由当责肝木, &一身中惟肝火最横,燔灼无忌,耗伤津液,而为消渴也&。郑钦安亦持同一观点:&消渴生于厥阴风木之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肝脉上行贯肺,肝郁易从火化,上灼肺津故渴不止;胃气以降为和,赖肝之疏泄,肝郁木气不达而致胃气不降,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气机不利,郁而化火,胃阴被灼,食入即化,消谷善饥;肝肾同源,肝火下竭肾水,累及肾气,摄纳不固,精微外泄,小便量多而甘。同时还影响着消渴病兼证的发生和发展。如肝郁化火,伤及阴津,目失所养,可见&内障&、&失明&;肝火上炎,肺阴被灼,复感外邪则见&肺痨&、&肺萎&;木郁火燔,气血壅滞易发痈疽疮癣;肝气郁滞,血行不畅,心脉闭阻导致&胸痹&;肝火竭阴于下,阳亢于上,风痰上扰,清窍不利出现&偏枯&等消渴兼证。可见七情失调,肝气郁结是消渴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病机之一。尤其是人到老年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使老年人难以适应,而这种不适应又以郁怒为其主要形式作用于人体,终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灼津耗液,发为消渴。临床发现糖尿病诊断前不少患者以灾难性生活事件作为先导,还常常可见到糖尿病患者因晋升调资不遂、家庭关系不和、失业下岗等不良因素的纷扰引起病情恶化,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精神紧张、焦急忧虑、生气恐惧等因素可引起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使糖异生及糖原分解加快,肝糖输出增多,导致血糖显著增高,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及利用减少,堆积过多则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总之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不佳者血糖控制差、血压不稳定、并发症重;心理状态良好者,血糖控制好,并发症出现相对较晚(1)。这充分说明了心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和祖国医学肝气郁结致消的认识不谋而合。
&&& 三.舒肝理气以干预老年糖尿病社会心理问题
&&& 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有机整体,生物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糖尿病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又会影响糖尿病的代谢控制,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单靠降糖药物是控制代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及药物调理。首先要教育老年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做到&恬淡虚无、高下不相慕&。避免不良因素刺激,怡情悦志,胸襟开阔,保持肝气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鼓励患者要正确对待疾病,明确消除疾病的措施,唤起积极情绪,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缓解或减轻心理压力,改变患者的认知和情绪状态,学会处理日常生活的应激事件与人际关系,帮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还可辅以舒肝解郁,调畅气机的药物治疗。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消渴》中就有用顺气散(川楝子、枳壳、赤芍、大黄)治疗消渴的记载,王肯堂《证治准绳.消瘅》中告诫人们调畅气机,疏通血脉在治疗消渴中的重要性,谓:&然消渴之病&&.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和而不涩,则病自已矣&。王旭高医案记载&五志郁极,皆从火化&&肝郁无疑&擅用川芎、白芍、建兰叶等药治疗消渴。我的导师祝谌予教授最早提出血瘀贯穿糖尿病的始终,并认为血瘀是肝气郁滞之后果,故创立了理气活血方(由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组成。原名,802为协和医院内部制剂)用于治疗由于气滞导致血瘀的糖尿病患者。在随师学习期间临床遇到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心情郁闷,悲伤欲哭、血糖控制不满意者,就给予802片加逍遥散治疗,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善,血糖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还有报道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消渴病肝气郁结证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
&&& 四.结语和展望
&&& 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糖尿病属于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发病与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正常人的情绪随外界环境以及自己的认识活动的变化而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心境平和,情绪稳定有赖于肝之疏泄功能的正常,如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会产生急躁易怒、紧张惧怕、绝望悲伤等情志变化。上述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的控制,增加了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的危险。而肝气郁结是其主要病机,因此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时舒肝理气治疗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文献检索还未见到对于老年糖尿病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与肝气郁结的关系以及舒肝理气对其影响的前瞻性研究。未来的研究应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选用信度、效度较好的量表,既要考虑到心理问题对糖尿病代谢的影响,又要注意到肝气郁结证候变化与心理状态的关系,尽量排除各种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干扰,以确立舒肝理气在老年糖尿病心理健康问题治疗中的地位,为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水平提供客观证据。
1.&孙景昶,周晶,李广贺. 老年糖尿病的社会心理学(附60例临床分析). 医学综述 ):565~566
2.&关念红,张晋碚,唐济湘,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 ):456~547
3.&张帆,李洁.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会心理问题分析. 医学与哲学 ):207
4.&于晓群,叶绍玲.糖尿病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12~13
5.&左玲俊,徐俊冕.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55~156
6.&刘炳仑,林勇强,张献共. 九十年代糖尿病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杂志 ):60~62
7.&马建东,查彩慧,周中华.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 健康心理学 ):209~210
8.&.邓文,周咏明,曲伸.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障碍的检测.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413~414
9.&王莉,王长虹,任明芬.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健康心理学杂志 ):137~139
10.&任桂英,方耀奇,金星,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04~306
11.&杨晓晖,吕仁和. 四逆散加味治疗消渴病肝气郁结证-附34例临床分析.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7;(5):11~13
作者:梁晓春教授
上一篇:[ 02-28 ]
下一篇:[ 02-2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气郁结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