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你最爱的人身体素质下降了

当前位置: >
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
每天锻炼一小时有点难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 宋辉&&
&&& 4月底,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配齐体育卫生设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据记者了解,目前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学生肺活量、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不断增高,眼睛近视率居高不下,青少年身体状况亟待改善。●各类学习& 挤占了锻炼时间&&& 去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公布。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搜狐网上最新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有78%的人认为作业太多挤占了锻炼时间。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造成青少年运动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锻炼时间的确很少。&&& 今年六岁半的小雨,9月份将正式入一年级。小雨的母亲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进入北京的重点小学,一年前就给孩子报了奥数学前辅导班,每个周末小雨都要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学习。小雨的母亲对记者说:“进入重点学校并不简单,孩子要进行几轮的测试,但我希望孩子能够进入重点学校,那里的教学水平相对高一些,孩子在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中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对她的将来也是有帮助的。”&&& 宝宝是记者一位朋友的孩子,在北京某小学读三年级,和许多孩子一样,宝宝每周都要参加钢琴辅导班、数学辅导班以及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除了学校的体育课,宝宝平时锻炼身体的机会很少。&&& 记者问:“你觉得累吗?”“累,我还有一堆家庭作业没写完呢。”宝宝的回答非常直接。“那你喜欢弹钢琴吗?”宝宝的回答更让记者感到一个孩子已经产生的逆反心理,“不喜欢,弹钢琴弹得手指都僵了,坐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宝宝的母亲没有在意孩子的回答,而是补充说:“我觉得宝宝弹钢琴已经有模有样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尤其是即将面对高考的学生,除了每周两三节体育课,其他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几乎不可能。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也希望孩子身体健康,也希望有时间能让他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但是如果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比较而言,我更担心孩子的学业。”●体育设施& 成为一种摆设&&& 搜狐网站另外一项关于“您认为能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4%的人认为,应该增加学校体育课时,增加学校体育设施投入。那么,学校能否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是不是真的缺乏体育设呢?&&& 北京某中学教务处一位老师向记者谈了体育课的现状,她表示,学生每周上三节体育课,每节课45分钟,内容大都是做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健身练习,比如踢毽子,组织体育游戏活动等,大多数体育项目都是以娱乐性为主,学校一般不会轻易安排器械类的体育项目供学生健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现象更令人担忧,现在许多中学生除了正常参加体育课外,很难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比如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是学生自由安排活动的时间,但大部分的学生只是聊聊天而已。一些中学生告诉记者,体育课少,课余时间又没有适合自己的运动,所以很少参加锻炼。这让记者想起了过去在学校里风靡一时的打沙包、跳皮筋等课间游戏活动,现在已经基本在校园里看不到了。&&& 一位中学生和记者谈到跨栏、跳箱等器械类体育项目时无奈地说,“连摸都没摸过,更别提亲自体验了。体育课就是跑步、跳远、打球、做游戏,而那些能够带来新鲜感受的体育器械都在器材室里锁着,只供校队的运动员训练使用。”&&& 一些学校老师则表示,“不使用器械类项目主要是害怕学生发生意外。”另外,现在的中学生体质普遍较弱,完全不能跟十几年前相比,比如说跑步跳远这些常规项目,还经常会出现受伤情况,玩一些运动量大、有些技巧的体育项目,身体条件也不允许。器械类的项目容易受伤,危险性相对较大。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体育器械甚至学校体育场都成了一种摆设。●让每天锻炼一小时& 成为必修课&&& 从事20多年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李教授告诉记者,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在许多中学根本做不到。许多中学男生喜欢打篮球,但是不少学校的篮球场馆不对非校队的学生开放,全校集体组织课间操,并不能改善学生身体状况,只有从学生本身的素质考虑,让他们有机会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他认为,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就必须把它当做必修课程,长期实施才会有效果。如果学校因为场地、器材等原因,则可以分批进行。&&&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博士建议,把每天锻炼一小时也变成学校的课程,如果学校条件有限,就让学生分批、分时段地锻炼身体。此外,体育课也要改革,多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让他们由被动锻炼转为主动锻炼。学生家长因为担心学生参加锻炼耽误学习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除了要求学生,还要让家长转变思路。参加体育锻炼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还会对学习有所帮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会更高。&&& 一些专家希望,全社会都要热忱关心和大力支持青少年体育运动。要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社区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卫生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学校和家长片面追求学生学业,不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这样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改变思路。
责任编辑:
投诉电话:010--
投诉邮箱:
中国消费网新闻热线:0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8号 邮 编:100048
中国消费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90
中文域名(中国消费网.中国,中国消费网.cn)
Copyright & 中国消费网 版权所有谁能告诉我人到中年性生活是不是很重要,如果体质下降怎么办?_百度知道
谁能告诉我人到中年性生活是不是很重要,如果体质下降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性身体非重要仅愉悦我情绪能令男性增加力激情体质降补充些保健品作辅助秦根系列产品药制剂没副作用价格高尝试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觉比较重要吧没经验哈要注意锻炼身体性要主要频率
人到中年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体育及格线下降 学生体质也在降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体育及格线下降 学生体质也在降
  记者从教育部网站看到了刚刚公布的《关于开展2008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监测工作的通知》,在今年新增的几个项目中,有一项耐力测试指标:小学年龄组测试指标为50米×8往返跑,中学和大学年龄组测试指标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在实行大课间活动、中考增加12分体育分之后,加上这次的调整,再次让逐年下降的中小学生体质成为关注的焦点。
  军训才半个月
  十几个孩子被送回家
  学生不锻炼,近六成学生因为没时间,近两成是由于家长反对
  在今年的两会上,民盟厦门市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改善和加强我市中小学生体质的若干建议》。
  提案的背景源自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的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2007年6月,民盟厦门市委员会的课题组对我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组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因学习紧张无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57.87%,因锻炼辛苦及家长反对占17.5%。
  政协委员罗文明是集美中学学术委会员副主任,一说起学生的体质,他很感叹:“新生军训才半个月,就有十几个孩子被送回家,现在孩子的体质实在让人担心。”
  究其原因,罗文明认为中学生的体质比较虚弱,主要是学校和家长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视体质要素对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这种现状与目前的教育制度有关,有不少学校甚至把体育课挪去上自习或其他课。即使有的学生不能达标或体育不及格,但为了保证升学率,有关部门也都一路绿灯。”
  他说,有的家长以为用单纯吃好东西就可以代替孩子的体育锻炼,这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体育课只挑好玩的项目
  学生耍赖逃课,女生常拿“例假”搪塞,老师只好记下每个女生的经期
  初中的体育课是按常规上课,跑、跳、投等项目都有,高中自2006年9月开始,体育课采取模块教学,即老师开课让学生选择。
  “如果六个老师开课,其中一个老师上的是田径类的运动,他的课肯定没有学生选。”体育老师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怪现象,是因为学生觉得田径运动太累。“现在的孩子吃不得苦。”最后的结果,是把田径设为必修课。尽管这样,这项必修课在总分为11分的体育课学分中,也仅占了1分。
  11分中,有9分完全由学生凭兴趣选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球类。”体育老师说,因为不管是大球还是小球,球类运动毕竟娱乐性比田径要强得多,再说还可以进行多人运动,这种小群体的运动让那些想偷懒的学生比较容易找到逃避的空档。
  平时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活动,而体育课上,老师们又不敢上大强度的运动,因为学生体质不如从前了。厦门一中的校医蔡老师说,从前的孩子活蹦乱跳,经摔,现在的学生动不动就骨折了。再加上家长的维权意识太强,所以只要有一丁点风险的运动项目,都被剔除在体育课之外。
  “跑山羊不能做,怕孩子摔倒;铺着垫子做翻滚也不敢,怕孩子受伤;单双杠也做不得,孩子体质差手臂没力气啊。体育课上了几十年的铅球项目,自2002年就被取消了。现在剩下的就只有羽毛球、排球等比较轻松的活动了,即使这样,还有不少学生打几下球就坐在地上休息了。”
  相对男生来说,女生体质下降更严重。“男生毕竟好动,从上课时的活动情况来看,男生都在打球,而女生中断活动的占了多数。”科技中学的体育教师钱平说,她曾找女生们谈话,想知道女生喜欢什么样的运动,但她们却说不知道,“其实她们是根本不想知道”。
  女生躲避运动有一个“法宝”――例假。“我一说跑800米,女生就跟我说:老师我例假。这周例假,下周还例假,现在我只好把每个女生的经期都记录下来,这节课不跑下节课总该跑了吧。”钱老师说,女教师对付这种情况还比较容易,如果遇到男教师,一点辙都没有了。
  达标线越来越低
  1000米、800米不停下来,慢跑都可以及格
  当了12年体育教师的钱平,对学生体质下降有自己一套应对的做法――每学年加测一次800米。
  “这几年学生体质下降太厉害了,每年的体质综合评价标准都在降。前几年高中女生800米的成绩30分(即达标线)为4分20秒,60分(即及格线)为3分50秒,现在及格线已降为4分23秒。”钱老师说。
  高中毕业如果没有体育成绩无法参加高考,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毕业,她只能一次次提供补考的机会,“像女生800米和男生1000米,一个班的不及格率大约在20%左右,我会给他们补考七八次。”及格线已经是很低了,只要不停下来慢跑都可以达标。
  现在的高中课上,这慢跑也能及格的考试项目也被另一项更简单的项目取代了――台阶试验。这项运动是在一个高35厘米至40厘米的台阶上,以规定的节奏两脚上下互换连做3分钟。因为这项运动太简单,钱平担心学生从此放弃跑步,每年还是安排了一次数800米的测试。
  钱平曾把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训练,虽然强度不是很大,只不过比别人多跑一圈,但体能增强很明显,仰卧起坐项目一名女生第二次测试比第一次多做了8次。
  竞技成绩并不代表学生的整体素质
  大课间能否“助长”体质,体育老师不抱乐观
  “中小学竞技水平成绩上升很快,但整体体质下降了。”作为体育老师的郭文蓬,对体育比赛似乎并不抱有赞同,“只在乎金牌的观念,使大部分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到了竞技项目,通过几个比赛项目就武断地认为这是代表了学生的整体水平。”
  同时,他对学生的“懒”也另有看法:“现在的学生个性比从前的学生强得多,布置下去的任务不肯配合完成,他们一般只肯完成老师要求的70%,再多就会觉得吃亏,这是处于青春期的一种逆反心理。”
  这样的“懒”,间接造成了学生体质下降的现状。
  郭文蓬老师说,体育分数其实反映不了学生真实的体质情况,因为作为合格的那个标准已降低了。那么在这个已经降低了的标准上,是不是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呢?
  从新学期开始的大课间活动,把学生们逼到了操场上,但是体育老师们似乎并不乐观:只要高考、中考不改,家长一样不会看重体育。初三开家长会,各科老师都到场等着家长咨询,班主任特别讲了增加体育课、每天保证一小时锻炼时间的事,可是最后惟一被冷落的还是体育老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不是就这样离开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