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栾加芹学养生在不生病的智慧中提到的夏季补心防...

不生病的智慧4-栾加芹
资料价格:免费
文件类型: (rar)[]
文件大小:2.2 MB
上传时间:
标&&&&&&&签: &
论文写作技巧
不生病的智慧4-栾加芹
您可能需要的
[] [] [] [] [] [] [] []不生病的智慧4_PDF图书下载_栾加芹_在线阅读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不生病的智慧4
出版时间:2009-1&&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作者:栾加芹&&页数:210&&Tag标签:无&&
您大概不知道吧,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众多被芸芸众生奉为救命养生的圭臬之书,它们里面的医理实际上都是从被称为“有字天书”的《易经》之中脱胎而来的。《易经》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按照“同气相求”的原则被归纳到八种基本类型中去,同一类的事物都具有某些特定的共性、气场;不同类的事物既独立存在,又相生相克(只要一种物质增强了另一种物质的力量,这就是相生;一种物质削弱了另一种物质的力量,这就是相克),不是彼消,就是长,但不管如何变化,都在天地这个大气场的控制和影响下。古人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意思是说,只有通晓《易经》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因此,治病时,我一直努力把“同气相求“的易理与各种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在深入钻研《易经》《黄帝内经》等经典的过程中,综合古代各大医家的医案,再加上庄礼兴等当代中医名家拨云见日的教诲,以及自己多年以来的临床实践,我发现,只要遵循《易经》“同气相求”这一大道至简的原则,用同属性的食物、药材去补益、调理同属性的脏腑,治病养生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您对药物的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特性很熟悉,按照《易经》同气相求的原理,您自己也能够很容易地推导出药物的真正药效,而且,用起来更为广泛和准确。比如说我吧,古往今来,从没哪个地方记载过桑葚子能治疗咳嗽的,可是,我便从桑葚子的生长特性里,推导出它能治疗风寒导致的咳嗽,且只用这一味药物成功地治愈了很多人的顽咳。对于其他的药物,我向来也是先研究它的生长特性,然后再推导出它的功效灵活运用。至于这药物传统上的药效,我向来只是当做参考而已。这样的做法,使我用不着去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药物就能够把它的应用领域据展得无限宽广。中国古代有一位因擅用外治疗法而名满天下的大医家,他的名字叫做吴师机。传说他给人治病时,盛况空前,“凡远近来,日或一二百人,或三四百人,皆各以时聚……自来医未有如此捷简者,月治数千人”。另外,像艾灸、拔罐、扎针、推拿等体外刺激的方法,都属于外治疗法的范畴。比起其他内治的方法,外治疗法具有更安全、见效快(一般不到10分钟就有效果)、成本低的优点,这是我要向大家介绍、推广它的根本原因。在这本书里,我没有对《易经》理论做过多的阐释,而是在略讲易经内病外治疗法的精髓——选择与经络和脏腑“同气相求”的药物和恰当的穴位后,直接进入各种家庭治病养生方法的介绍。因为《易经》的理论涉及方方面面,比较复杂,我们只需要牢记对我们身体有用的“同气相求”养生原则和外治方法就够了,有效就是硬道理。当然,如果大家还想进一步弄明白《易经》与养生祛病的关系,我建议去看《黄帝内经》和吴师机大师的《外治医说》等医学经典,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大家来我的网站共同探讨。我研究易经内病外治法十几年,里面的奥妙真是一言难尽啊。在这里,我乐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经验,希望这些心得体会能让大家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好。最后,我还希望从中受益的您能把这些方法送给更多为病所苦的人,得健康之道,送健康之术,享健康福报,我想,普天下人人都乐意为之吧。栾加芹2008年12月于问医阁
本书是“国医健康绝学”系列丛书的第十一本,它是“医易相通”的中医学博士栾加芹继《不生病的智慧2》《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后又一本奉献给大众的自我养生保健之作。在书中,她把《易经》中的“同气相求”原理与中医内病外治疗法结合在一起,并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实践,独创了疗效奇特的“易经内病外治法”。
本书为您献上:
一、146种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外治医说》及“易医”栾加芹多年临床实践的独特内病外治方法,可广泛用于各种常见病的家庭防治。
二、8大药物归经保健法,只用一味药物、一个穴位、就能好好养护您的脑、脾、胃、心、肾、胆、肺、肝这8大系统,让您由内到外都健康。
栾加芹,笔名易医、食医、问医阁主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师从针灸学著名前辈庄礼兴教授。已出版《不生病的智慧2》《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等大众健康书籍。  在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的基础上,栾博士又对《易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深
愿易经内病外治法天天带给您健康和好运第一章
有效就是硬道理 1.《易经》中的哪些话能让我们终生受用 2.易经内病外治法是家庭治病养生的首选之法 3.易经内病外治法有何妙意 4.易经内病外治法中涌现出的英雄之穴 5.使用易经内病外治法时的八项注意 6.古人使用外治法时是如何选穴的 第二章
上了岁数,该好好享福了——中老年常见疾病的外治法  1.治脂肪肝有一个很巧妙的方法 2.糖尿病虽然是顽疾,健好脾就可以控制 3.治高血压,除服药外另有好法 4.颈椎不好何苦求人,自己动手能保平安 5.遇上阴雨天就要犯的病怎么办 6.痰多不要怕,此处有真法 7.失眠有7种,一招就搞定 8.中风发作时,请在十指指尖放血 9.自制养骨膏,治骨质疏松最好第三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肠胃常见疾病外治法 1.甘草一贴香袅袅,梁丘、神阙建功德——急慢性胃痛的外治祛根法 2.白参片配极泉,天下哪有这么好的“健胃消食片” 3.绿豆、黑豆、甘草,位卑未敢忘救难——吃豆类食物中毒后的缓解法 4.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呕吐、腹泻的家庭处理法 5.艾灸内关,专治肠胃敏感 6.老是觉得饿咋办——扑灭过盛胃火,您才饮食有节 7.胃口大开,福气才来 8.无便一身轻 9.胃病从治肺开始 10.腹中电闪雷鸣,药到清凉无声第四章
五官清爽,心里坦荡——常见五官疾病的外治法 1.清除口腔溃疡,双英各展所长 2.牙痛起来要人命,谁是我们大救星 3.爱流鼻血的人,请多闻人参 4.有鼻炎,嚼人参就会好 5.鼻孔老发干,银翘、侠溪来救难 6.金银花,鼻子生疮就找它 7.我用耳尖放血法来治麦粒肿 8.多点侠溪和光明,可消淋巴结肿大 9.没有治不好的咳嗽,只有没用过的方法 10.不管井穴、荥穴、原穴,能治咽喉痛就是好穴 11.防治扁桃体炎,尺泽一穴足矣第五章
不生病,才美丽——女性常见疾病的外治法 1.经期小腹爱胀痛,艾灸神门好轻松 2.经前乳房胀痛,原是胃气不通 3.天麻填肚脐,乳腺不增生 4.腰酸也是病,艾灸两至阴 5.手把手教您防治慢性盆腔炎 6.输卵管堵塞后,用两种外敷法调理 7.对付卵巢囊肿,有血海、中封、三七花 8.子宫有肌瘤,芡实贴石门 9.治排卵期腹痛,甘草加足三里 10.元气充足,月经就会如约而至 11.三七花一朵,止崩漏没错 12.阴痒令人难堪,马上治好不难 13.治带下病,用乌贼骨配阴交穴 14.怕冷不是阳虚,雪莲、肉桂解寒第六章
毛病虽小,不治就大 1.一点落枕穴,脖颈好熨帖 2.中暑很好办 3.对付头晕的两种外治法 4.天麻粉,治伤风真神 5.心跳过速,有白参、膈俞 6.新鲜生姜片,巧治五心热 7.劳累过度,靠太白来补 8.治疗腰扭伤,拔罐最有效 9.脚踝扭伤,要用对称点来治 10.久坐后背酸痛,白参一片可解 11.外敷劳宫,既能发汗,又能止汗 12.皮肤发痒,最怕生姜 13.用杏仁、何首乌治湿疹,没有哪次不灵 14.艾灸手指,药洗患处,白癜风落荒而逃第七章
心病更需外药医——常见心理疾病的外治法 1.生气就是生病 2.易怒之人,必有后患——祛邪火用少商加百合 3.想得太多,会伤身体 4.经常莫名烦恼,找三七花和大敦一治就好 5.让懦弱和悲伤随风而去——悲伤之情伤肺后的补救方法 6.人人都有抑郁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求莲子和少冲第八章
近忧也可除,远虑亦可祛——常见外感疾病外治法 1.除了“望、闻、问、切”,诊治外感有秘诀 2.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伤寒疗法 3.贼风不足惧——风邪引起的疾病如何外治 4.天凉好个秋——燥邪引起的疾病如何外治 5.湿邪伤人于无形——伤湿引起的疾病如何外治 6.烈火炼真丹——伤火引起的疾病如何外治 7.感染寒、风、燥、湿、火后的饮食宜忌(外感后必须禁忌的)第九章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1.人有旦夕祸福,人参不离不弃 2.艾灸足三里,治病养生两相宜 3.老天是公平的,让我们在衰老的时候去艾灸关元 4.五脏六腑八大外敷养生法后记
1 序言古人说,“不知易,无以为大医”“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意思是说,只有通晓《易经》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因此,治病时,我一直努力把“同气相求“的易理与各种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目录序言——愿易经内病外治法带给您健康好运精彩书摘(1)精彩书摘(2)——颈椎不好何苦求精彩书摘(3)——人参不离不弃精彩书摘(4)——伤寒疗法1精彩书摘(5)——伤寒疗法2读者评论2 第一章
有效就是硬道理在我看来,古代青史留名的大医家扁鹊、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等人为什么治病如神,就是因为他们都掌握了《易经》中“同气相求”这个养生治病的大原则。1.《易经》中的话让我们终生受用2.家庭治病养生的首选3.易经内病外治法的妙意4.易经内病外治法中的英雄之穴5.八项注意6.古人是如何选穴的3 第二章
上了岁数,该好好享福了——中老年常见疾病外治法脂肪肝及糖尿病的治疗高血压及颈椎病的治疗治风湿及去痰的办法失眠有7种,一招就搞定中风急救及自治骨质疏松4 第三章上天有好生之德——肠胃常见疾病外治法急慢性胃痛的外治祛根法胃胀的治疗吃豆类食物中毒的缓解法呕吐、腹泻的家庭处理法治疗肠胃敏感扑灭过盛胃火,您才饮食有节无便一身轻胃病从治肺开始腹中电闪雷鸣,药到清凉无声
可以说,2008年是我的幸运年,一年之中,我的三本书先后出版。《不生病的智慧2》告诉大家疾病自有来路,每个人都能找到源头,祛病除魔,做自己的药师佛;《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则把人的先天体质与《易经》八种卦象相联系,为您献上养生最重要的原则——“同气相求”;岁末年终,我的第三本书《不生病的智慧4——易经内病外治法》也要和朋友们见面了。“易经内病外治法”是我多年钻研《易经》并将其义理与中医内病外治疗法相结合的一点小小收获。我曾经说过,做这方面的课题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不仅是为了我的父亲,更是为了所有在疾病中挣扎、看不起病和看不好病的人。所以,“易经内病外治法”甫一成形,我便将其中一些已经成熟的东西发到我的博客上。很快就有人说,要是能有这样的一本书,该有多好啊!朋友们的赞美让我汗颜,同时也让我下定决心将这些方法写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一来是为了方便更多的朋友学会这些不仅简单而且极为有效的小方法,二来也是想请前辈、同行提出一些宝贵意见。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反馈是我不断向前的动力,感谢所有的读者朋友们,是你们让我每天都不敢懈怠。我也衷心地祝愿看到此书的每一个人,愿您都在《易经》的指引下最快拥有“不生病的智慧”。栾加芹2008年11月于问医阁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何其有幸,有栾老师这样的医者,教我们自医、医自己、医一切可医之人。“易”字,在古体中即“上日下月”之合体。日为阳,月为阴,阴阳相会而成“易”。阴阳相合、消长为万物发生、发展的本质和源泉。栾老师能将它贯穿于养生治病的全过程,使其无处、无时不在,真是功莫大焉。博士的善意和无私,一定会让无数人受益,我也是受益人之一。养骨膏我母亲才用了7天,脚跟的骨刺就基本好了,又可以去晨练了。衷心地谢谢博士!又看到易医博士的文章了,真是高兴,朋友们都惊叹和感动博士的精力和无私!《不生病的智慧》2和3真是好书,篇篇都是故事,有理有据,好懂好用。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真是无人能及,把传统的易经文化与古老的中医结合得恰如其分,如此璀璨的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珍惜。
《不生病的智慧4:易经内病外治法》编辑推荐:神穴一通惊天地,灵药外敷泣鬼神!秋水共长天一色,上苍降众生无数祛病良药,落霞与孤鹜齐飞,人间自有诸多返老还童方,如果找到它们,我们便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封妻荫子,快活受用,人体有神穴,天地生灵药。  上天有好生之德,降无数灵药于苍茫大地,人世有神穴在身,相逢后喜得返老还童方,“医易相通”的中医学博士栾加芹愿助您一臂之力。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找到的妙法,《易经》曰:同气相求,万法归一。古人说,只有通“易”的医生才能叫“大医”。于今,就有这么一位“医易相通”的当世大医栾加芹博士悬壶济世,普度世人。她先是将《易经》八种卦象与人的脏腑、体质相联系,利用“同气相求”原则,找同卦象的食物补益同卦象的脏腑、体质,写出《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而后,她又将《易经》“同气相求”原则与古老的中医外治疗法相结合,独创了“易经内病外治法”,将常见的药物外敷在身体的穴位上,来治病养生。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起效迅速,使用安全,成本低廉,不需要什么专业手法等优点,最适合普通大众在家中自助使用。栾加芹博士已经为人们的养生找到“同气相求”这个法门,这里她又为人们找到了一种对付疾病的神奇武器,强强联手,真是善莫大焉。金银花的主要生长季节在夏秋两季,具有兑泽之性、清火之功;而兑在人体对应于肺,所以金银花清肺火。而肺经直接通肺,因此在肺经的合穴——尺泽上外敷金银花,就能让金银花的清凉之气通过穴道深入肺经,帮助肺脏清热祛火。这样,药物和脏腑同气相求,强强联手,小小的肺火焉有不消之理?我的母亲曾经有多年的泛酸病史,自从我教给她这个方法后,每次泛酸的毛病犯了,她便马上揉几分钟两太渊穴,很快就能止住。母亲还把这个方法教给她的一帮朋友,真的解决了不少人的泛酸问题,那时,没几天她就开心地给我打电话,说又治好了某某某,言下颇为得意。要是遇上有人打趣,说她也成了半个医生,她就更是兴奋不已。这么一个小小的方法就能让母亲高兴起来,真是做女儿的幸福啊。除了杭白菊外,所有在秋天仍然生机盎然的植物都有祛除煤气的本事。比如,在秋风中不断抽出新芽的桑叶,一咬脆生生的萝卜、胡萝卜,在秋天仍然青绿两相依的香菜、菠菜等,它们都可以用来外贴穴位或服食,治疗燥气引起的不适特别好。随书特别赠送一张“全彩国家标准经穴部位挂图”,方便您随时查找穴位,自助疗病祛邪。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总计20条)
&&&&很好,理论很容易接受,比健康教母马悦凌写的好,说实话,马的观点有点不靠谱。栾家芹的观点比较系统,有实践性。
&&&&太让人失望了,买了6本书,有两本是旧的,尤其这本,旧的不行了,书页严重发黄,封皮了破了!!!315刚过,我就收到这么一份大礼,真是赶紧不尽啊,本来要送人的,这下可好,亲爱的卓越,您以为我是收藏家呢,太不讲究了,枉我相信你们这么多年!!!不胜气愤!朋友们,卓越有风险,购书需谨慎啊!
&&&&栾博士的几本书都看了,觉得各有特点,举例有重复,但切入角度不一样,大家可以看目录找适合自己的。2是一般的保健入门,3是针对先天体质的保健,4是针对不同人群的保健。要再有兴趣深入了解背后的原理,看她的《用易经开方》,专业性比较强。但她的书一个总体特点是坦诚,为病人着想,教大家的都是容易操作不麻烦费用也不高的,这个很难得,大概和栾博士的学医经历有关。
&&&&但是为什么没有图片。之前三本已经买了。真的受益匪浅。很好~这本不知是不是我想买的那本。很担心呢!希望快点上传图片啦~
&&&&非常适用的一本好书。内容可操作性强。
&&&&很喜欢这本书,对我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书本内容很实用,多学习,少生病
&&&&很好,非常不错的养生书籍...
&&&&没有期待中的好,内容较少
&&&&我妈很喜欢,送货超快,老太太研究得很起劲儿。
&&&&有用。很好的日常外治法
&&&&都看会了,长命百岁!
&&&&帮朋友买的书,健康很重要哦
&&&&里面有很多的方法很实用省了去医院看病
&&&&内容正在看,有等追评,是别人介绍的
&&&&不错挺实用不错挺实用
&&&&不生病的智慧4:易经内病外治法,好
&&&&东西很好,送的也很快很准时
&&&&便宜一点会好点
&&&&《不生病的智慧4:易经内病外治法》读后感及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 2016中医数据库
&&>&&>&&>&正文
医家荟萃:转帖:《栾加芹-不生病的智慧㈣》
来源:本站原创
不生病的智慧㈣1&查看评论&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栾加芹 & & 江苏文艺出版社  ,源于肝脏元气不足  药物:桑葚子  穴位:两侧太冲穴  方法:取一粒桑葚子(新鲜的或药店买的都可以)捣烂,贴在两脚的太冲穴外,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睡觉时贴上,早晨起床后取下。  脂肪肝是爱吃大鱼大肉的人才会得吗?事实上,有些很瘦的人或长期吃素的人也会患上脂肪肝。治疗这种病的时候,我采用以上方法,一般2~3个月内患者的病情就会有好转。依照中医理论,脂肪肝的根本病因其实是肝脏本身的元气不足了,以至于维持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它与人的胖瘦没有直接的关系。当然,患脂肪肝的朋友在使用外治法治疗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找一找日常生活中造成您肝脏精气不足的原因。比如,是不是经常熬夜导致肝气受损?是不是爱生气、吃喝无度让肝气消耗过大?要知道,肝的自行修复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您好好对待它,它永远都会无怨无悔地为您服务。  ,健好脾就可以控制  药物:白参片  穴位:左侧极泉穴  方法:取一小片质量好的白参,贴在左侧极泉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前贴,早晨取下。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压,每天至少20下。  现在,糖尿病被看成是无法治愈的顽疾。其实,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就是脾气亏虚引起的,只要把脾养好,糖尿病就能够控制。  在中医里面,糖尿病属于症的范畴,顾名思义,就是患者总是有一种口渴的感觉。明人李■曾在《医学入门?消渴》中明确指出:“养脾则津液自生。”因此,我主张将益气健脾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法则。  我采用白参片外贴左侧极泉穴或者直接按压左侧极泉穴的外治方法。  在本书中,我将多次用到这种药材。人参按产地分,有东北参、高丽参以及几个品种。其中东北参和高丽参按制作工艺,又能分成白参、红参、糖参等类型。直接以太阳光或热风自然晒干的,称为“白参”;蒸熟后再晾干的称为“红参”;刺成蜂窝状后用糖水浸泡再晾干的称为“糖参”。  有糖尿病的朋友在治疗时,最好使用白参,红参也可以,只是效果没有白参好。本书中需要用到人参的地方,请大家尽可能使用白参,千万不要用西洋参或来代替。  糖尿病人的饮食宜忌  糖尿病人在日常饮食上有很多禁忌,少吃糖、少喝酒等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另外,从《易经》的角度来分析,我发现患糖尿病的朋友还不宜吃、豆芽、、凉粉、等食品;另外,烧烤煎炸的食物、散发出浓烈气味的蔬菜(如、、、等)和导致内热的虾和等也是不能吃的。不过,东北产的非常适合糖尿病人用来煮水当茶喝,还有土豆、大白菜、青菜、大米、、等平和的食品最适合糖尿病人日常多吃。  治,除服药外另有好法  穴位:两侧三阴交穴、悬钟穴  方法:患高压高的高血压时,用小保健锤敲击两侧三阴交穴;患低压高的高血压时,用小保健锤敲击两侧悬钟穴;若血压急剧升高,则立即在两耳尖放血。  我本人就曾经治过多例高血压。有一个是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曾经服用过两三年的降压药。在找我求诊时,我分析了他的症状,发现他的情况就是中医所说的肝经气郁,于是采用中医处方。他服用了3帖后,血压就完全恢复正常了,此后病情也没再反复。另一个是位四十多岁的妇女,她已经有近15年的史了。我当时给她用的方法是扎针,隔天针一次,每次留针大约两小时,只针两个三阴交穴,半年左右,她就不用再吃降压药了。  在这么多年为人诊病的经历中,我发现有两种方法治高血压的高压高和高血压的低压高很有效。  治高压高的高血压:敲击两侧三阴交穴  刺激三阴交的降压效果实际上比服很多降压药都要好,还没有副作用。在人体上,此穴是足部三条阴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风云际会的穴位,而这三条经都与高血压有着莫大的关系,肝藏血、脾统血,而肾藏精,精又生血。所以,多数患有高压高的高血压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三阴交这个穴位特别敏感,用大拇指一按,马上就有痛或者酸胀的感觉。如果您每天按揉时没感觉,那您可要留神了,这种情况说明您的这个穴位正在慢慢“失灵”,所以,您要适当加大力度,每天按摩10分钟以上,让它重新恢复活力才行。  治低压高的高血压:敲击两侧悬钟穴  悬钟穴是胆经上的穴位,它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髓生血”,所以这个穴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能特别强,堪称人体天生的降低压。  三阴交和悬钟这两个宝贝穴位您一定要每天都敲,一次至少10分钟,而且敲打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太小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如果穴位没有酸痛感,那您更要加大力度。[ 本帖最后由 知恩 于
09:34 编辑 ]-----------不生病的智慧㈣&查看评论&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栾加芹 & & 栾加芹&&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颈椎不好,自己动手能保平安  药物:白参片  穴位:两侧太渊穴  方法:白天一有空就按摩两侧太渊穴,每次5分钟。另外,晚上睡觉前取一片白参捣碎,贴在两侧太渊穴,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起床后取下。  我周围的很多朋友普遍颈椎都不好,他们不是颈肩酸痛,就是头晕恶心,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连正常生活都受到影响。仔细为他们检查后,再用《易经》来分析,我发现,他们所患的十有八九都是自身肺气亏虚造成的。于是,我建议他们用按摩两侧太渊穴,或用白参片外贴两侧太渊穴的方法来治疗。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大补肺气的要穴,具有补气之功的白参之药气在它的导引下,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入。太渊穴,古人形容它状如深渊,上通天穹,下达地渊,是天、地、人三部之气交会的地方,所以也叫脉会。当肺脏发生疾病时,症状会在这个穴位上首先显示出来,因此,通过这个穴位的各种异常变化,就可推知肺脏的盛衰,正所谓落一叶而知秋也。  白参片是入肺补气的良药,与大补肺气的要穴太渊合用,补肺气的效果当然更好。另外,我还建议他们多吃主食,多喝鸡汤,最好用补气的、党参与鸡同炖。多管齐下,效果更明显。  很多人都认为颈椎病是自己长期伏案、坐姿不当引起的,但我认为,这些原因只是引发颈椎病的因素之一,最重要的还在于很多人主食吃得过少,以致肺气亏虚。  主食是供应人体肺气的最佳食品,如今,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使得人们每天主食吃得越来越少。如果您本身肺气就亏虚,再加上长期坐姿不当,颈椎病不找您找谁呢?所以,朋友们要想治好颈椎病,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以外,还得平时多吃主食以保持肺气充足。肺气补足了,颈椎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遇上阴雨天就要犯的病怎么办  药物:白参  穴位:左侧阴陵泉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左侧阴陵泉穴,然后将从药店买回的白参捣碎,取一些敷在此穴位上,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有很多朋友的病是每到阴雨天就犯和加重,比如、、浮肿、关节炎等。怎么办呢?我在治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与湿气有关。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湿气过重,脾脏就容易出问题。所以,祛湿也要从补脾入手。遇到这种情况,我推荐朋友们使用按揉左侧阴陵泉穴或在此穴位上外贴白参粉的方法来调治。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张仲景等大医家自古以来就在使用的祛湿要穴。所以,把大补脾气的白参贴在此穴就是祛除脾湿的终南捷径。  湿气最容易阻碍人体气血的流通,所以,我选补气的白参贴于此处,求的就是增强人体元气来帮助除湿。  《》里说“风能胜湿”,而风在《易经》中对应巽木,所以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在日常饮食中还要多吃属于巽木的绿色叶类蔬菜和仁。用熬粥、煲汤、泡茶都行,每天一两,坚持食用,也有助于人体增强抵抗湿气的能力。  痰多不要怕,此处有真法  药物:  穴位:右侧丰隆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5分钟,然后把从药店买回来的甘草锤扁、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休息12个小时再贴。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自古便是各派医家祛痰的大宝穴。甘草生长在沙土里,味甜,色黄,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恰好就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选。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湿痰自化。  痰多的朋友,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古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肉吃多了,尤其是猪肉吃多了,是很容易生痰的,所以痰多的朋友应减少自己的食肉量,多吃些清淡的食品才行。  日常饮食之中,消痰的效果比较好。您可以把芝麻炒熟了,磨成粉,每天吃点儿。当然,如果能买到纯正的芝,那就更好了。把芝麻油当作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痰消病灭。  几年前,我治疗过一例顽固的,当时,我仔细查看了病人的症状,发现她的病因主要是体内有痰湿淤结。于是,我采用甘草敷右丰隆穴的外治方法,并嘱她回家后自己也照此法调治。由痰导致的失眠,通常患者脸上或身上的皮肤会明显泛黄,所以,如果您失眠并伴有皮肤泛黄的症状,最好试试由制成的中成药温胆片。  2-----------不生病的智慧㈣&查看评论&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栾加芹   栾加芹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失眠有7种,一招就搞定  治思虑过度伤脾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  穴位:神阙(肚脐)  方法:取一粒归脾丸捣碎,填入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思虑过度会伤脾,所以治疗这种类型的失眠,我首先是补脾。归脾丸是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中医名药,最能治疗思虑过度导致的种种脾伤症状。脾好了,当然就不失眠了。  肚脐位于任脉之上,中医称为“神阙”,它是一个很特殊的穴位。神阙穴是任脉的经气之海,也是五脏六腑的根本,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这就意味着,在神阙一穴外贴药物就可作用于全身。同时神阙临近脾胃,我把中医补脾的名药归脾丸填在肚脐里,就能迅速调节脾胃之气,让人可以睡得香香甜甜。  治悲伤过度伤肺导致的失眠  药物:子  穴位:左侧太渊穴  方法:买些枸杞,取其中一粒捣烂,贴在左侧太渊穴上,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即肺中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也就是说,肺气都是从此穴源源不断地流出抵达全身各处的。所以,在这个穴位上外贴药物,就能够最有效地促使经络中的肺气回归肺脏中潜藏,以补肺气之虚。  而枸杞子味甘性平,是补肺润肺的最佳选择。我把它贴在太渊穴上,其药性便能通过肺经的传导,进入受伤的肺脏。当肺能藏魄时,我们的睡眠自然就恢复正常了。  治过于生气伤肝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桑葚子  穴位:左侧太冲穴  方法:买些桑葚子,取一粒黑色的、成熟的捣烂,贴在左侧太冲穴上,外面用医用纱布和胶布固定。  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里有火发不出来,老是憋着,于是,晚上就失眠了。这种失眠是怒气伤肝导致的,治疗时,要先补肝。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寒,有补血滋阴、补肝益肾等功效。而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即肝经元气汇集、留驻的地方。因此,我在太冲穴外贴桑葚子就能补益肝气,修复肝脏,让“魂”回到肝中。  治惊恐伤肾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白参片  穴位:左侧太溪穴  方法:取一小片白参,贴在左侧太溪穴处,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睡觉时贴,早上取下。  人受到惊吓后,不仅会做噩梦,严重时甚至无法入睡。这是因为过度的恐惧使肾脏受到了伤害,以致“志”不能归于肾。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肾脏元气居住的地方,它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的功能。而人参最能补人的元气,对五脏六腑都有益处,所以我一般选用白参搭配太溪穴的方法来治疗“恐伤肾”后的失眠。  治忧虑过度伤胃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  穴位:左侧内关穴、神门穴  方法:在药店买些麦芽和麦冬,取几粒麦芽(生熟均可),除去麦壳,只取里面的芽,弄碎,贴在左侧内关穴处,再取一粒麦冬捣碎,贴在左侧神门穴处。都是睡前贴,早晨取下。  如果您由于暴饮暴食、饮食没有规律或者吃了生冷的食物导致胃气受损,也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内关是手劂阴经的络穴,它主管脾胃附近风气的运行,而“胃不和”多半由于受到风邪的侵扰,所以通过内关穴将风气转移走,问题就能解决。而麦芽可以健脾开胃,这两者相搭配,失调的胃气便能回归正常。麦冬滋心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将麦冬贴在神门穴上就相当于吃了一味,能很快为心脏补充正气。而心属火,胃属土,火能生土,补心之火气,就是间接补胃。把侵袭胃的风气驱赶走之后,赶紧补充胃气,让胃恢复正常,胃一和,卧自然就安了。  治心神不安或得流感后导致的失眠  药物:干  穴位:右侧阳辅穴,左侧神门穴  方法:取干荷叶一小片揉碎,贴在右侧阳辅穴处;再取麦冬一粒捣碎,贴在左侧神门穴处,都用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这种失眠是本该运行在胆经和三焦经中的火气蹿入心经引起的。所以,治疗时要一方面收束火气,使其回归本经(胆经和三焦经),另一方面,要调理失衡的心气。阳辅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胆经中运行的火气,正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荷叶是散火的,贴在右边阳辅穴上恰好可以泻掉这些惹是生非的过多火气。麦冬贴神门能补心气,心气足了,神志就能听心控制,失眠也就治好了。  治导致的失眠  伤风导致失眠的典型伴随症状是出汗,如果您某天吹了风,并且出汗、失眠,那么不妨试试汤。另外,这种失眠是脾被风伤、意不安于脾造成的,所以,用思虑过度伤脾后导致失眠的治疗方法也有效。  3-----------不生病的智慧㈣&查看评论&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栾加芹   栾加芹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风发作时,请在十指指尖放血  工具:采血针  穴位:十宣穴    我们平时一定要多多观察家中的老人,力争在其刚刚发病时就争分夺秒地抢救。在拨打过120电话后,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间里,您不妨采用中医的一种急救法:在十宣穴上扎针,然后挤出血来。  十宣穴其实就是我们十个手指的指尖,它们都是人体气血比较薄弱的地方,很容易产生阻塞,所以把指尖疏通开,就能减轻头部的压力。  除了中风以外,、、、癔病、惊厥等急症,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急救效果相当不错。  自制养骨膏,治最好  名称:养骨膏  原料:黄土1公斤、优质1公斤、生0.5公斤。  使用方法:每次取适量膏药,放在医用纱布上,然后贴在骨头病变的部位,再用医用胶布固定。12个小时后揭下,休息12个小时后继续敷贴。    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是折磨中老年人的可怕病症,多发于颈、腰、膝等全身重要关节处,同时还伴有刺痛、僵硬的感觉,行动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在经过多年的行医实践后,我研制出一种膏药,把它贴在骨头病变的部位,坚持几个疗程,就能减缓症状。平常贴上也能防止骨质老化。这里,我姑且就叫它“养骨膏”吧。    制作养骨膏    这个方子里的黄土需要的是地面3尺以下的洁净黄土。现在城市里有许多高层建筑,在打地基时会挖得很深,从那里挖出来的就是我所说的洁净黄土。这种深层的黄土质地致密,是很好的药材,也是养骨膏的主要原料。注意:必须是黄土,不要用颜色发黑、质地疏松的土。  生白术在一般的药店都有出售,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买浙江产的优质生白术。制作养骨膏必须要用纯正的天然蜂蜜,无论哪种花型的都可以。    养骨膏的制作过程    (1)准备稍大些的铁锅一只。  (2)把黄土敲碎,和白术一起放入铁锅中翻炒,要用小火,炒到白术微微发黄就行了。  (3)从锅里去掉大约2/3的黄土,把剩余的黄土和白术一起用粉碎机打成末状。有一些药店有加工中药粉末的服务,如果您家中没有粉碎机,去药店粉碎也是很方便的。  (4)准备稍大些的不锈钢锅一只,将1公斤蜂蜜倒进去,加100毫升清水,用大火烧开,直至翻泡,然后把火逐步调小,保持锅里有大量密密麻麻金黄的小泡翻来涌去的状态。注意小泡上方的水汽――刚开始水汽较多,然后会逐渐减少。  在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碗盛一些清水放在旁边,然后用筷子在锅里搅一搅,再把筷头上的蜂蜜滴入碗内清水中,如果立即散开,那么继续熬煮;如果入水不散,那么熬制成功。  (5)把前面制好的黄土白术粉末放入熬制成的蜂蜜中,搅拌均匀,膏药即成,冷却后收于瓶中备用。    养骨膏的起效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而肾与坎水相对应,因此骨头也与坎水相关连。在五行关系里,土克水,属于坎水的骨头之所以能维持致密的原状、不变得疏松,就是因为有艮土之气的制约。  在人体里,艮土对应胃,那么,骨质疏松等骨头上的毛病就是胃气亏虚的缘故,所以,我用白术和黄土补益艮土之胃就会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有朋友可能会问:水不是流动的吗,骨头那么坚硬,怎么会属于坎水?我说,这是水的结构问题,就像坚硬的金刚石和松软的石墨实质上都是碳原子构成的一样。骨头在胃气(艮土之气)的制约下,能够保持致密、坚硬的特性,而一旦失去胃气的固束,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骨头上的毛病就都来了。  说到底,这些都不是骨头本身的问题,而是胃气亏虚造成的。因此,养骨要从补胃开始。    养骨膏的使用方法    去年,有一位患多年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病人来我这里求诊。老人家已经六十几岁了,十多年前就已经确诊为骨质增生,两侧膝关节非常疼痛,越到晚上疼得越厉害。他甚至不能下蹲,上下楼梯都得两步一阶。  我让老人家在膝关节处敷贴我研制的养骨膏,不到3个疗程,老人家已经能行走自如了。  起初,我熬制养骨膏是为了治疗家人的骨质增生,但后来意外发现它对骨质疏松、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病也都有不错的疗效,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在这里郑重地推荐给大家。-----------不生病的智慧㈣&查看评论&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栾加芹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5  肠胃常见疾病外治法  甘草一贴香袅袅,梁丘、神阙建功德  ――急慢性胃痛的外治祛根法  药物:甘草  穴位:右侧梁丘穴,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些甘草,取一小截捣碎,贴在右侧梁丘穴处,或者直接按摩右侧梁丘穴,每次5分钟。慢性胃痛,去药店买些甘草,取一小截捣碎,填在肚脐内,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上取下。    胃痛是当代人生活中频发症状,有很多人深受其害却不以为然,常常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病,以为挺一挺就过去了,仍然继续着原来的不良生活习惯。殊不知,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在伤害自己的后天之本。  造成胃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吃饭时间不固定,工作、生活压力大,心情紧张、忧思过度等。总之,任何一种原因都会影响到脾胃,让人气血受到损伤,由此产生胃痛、泛酸、等病状。  胃痛发作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急性胃痛时,用甘草外敷梁丘穴  胃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对于急性胃痛(没有征兆,突然发作的胃痛),我经常使用下面的方法:取一小截甘草捣碎,贴在右侧梁丘穴处,或者直接按摩右侧梁丘穴,每次5分钟。  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郄穴是各条经络上都有的一个特殊穴位。它的功效用一句话就能说透――急病寻郄穴,急性的胃痉挛、腹泻等症发作时,处理胃经的郄穴会迅速见效。所以,如果你胃痛突然发作,就赶紧在足阳明胃经上的郄穴梁丘上外敷补益胃气的甘草来治疗吧,效果真的不错。  两年前,我的一个患者朋友在睡梦中被胃痛痛醒。三更半夜的,他突然想起“急病寻郄穴”这句话,便赶紧用手使劲按揉梁丘,至今已有两年了,胃痛再也没有在他身上发作过。  其实,如果他那时手头有甘草的话,止痛的效果会更快。    慢性胃痛的朋友,请用甘草填肚脐吧  有慢性胃痛的朋友,胃部常常感到烧灼、疼得厉害,很多人都是苦着脸向我咨询这种病痛的根治之法。而我在多年的行医实践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吧。  在临床上,不管是处理急性还是慢性的胃痛,我都会用到甘草,为什么呢?  第一,甘草是补胃的贤良之药,而且不寒不热,性质如谦谦君子一样平和;第二,它和中补土,有“缓急止痛”的急公好义之德,所以,治胃痛,无论急性、慢性,我都毫不犹豫地推荐它。  还有一种食物叫,也叫麦芽糖,虽然不起眼,但补胃护胃的功效特别好,我常常建议有慢性胃痛的朋友经常买些来吃。如果是液体的,每天取30毫升冲水喝;如果是固体状的,直接当零食吃,每天随意吃几块。  别小看这个在大家眼里是零食的小玩意儿,我的一个患者就靠每天吃几块,两个月后,多年的老胃病再也没犯过。    白参片配极泉,天下哪有这么好的“”  药物:白参片  穴位:左侧极泉穴  方法:用大拇指指肚使劲按压侧极泉穴,连续按20下,胃胀很多就会得到缓解。然后把捣碎的白参片贴在此穴上,再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贴12个小时,休息12个小时。    极泉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之上,极是高处的意思,泉是,就是说心脏是以这个穴位为起点往全身源源不断地供血的,它就像人体的一个泉眼一样。此穴位位于胳肢窝中间,就是小时候让您痒痒、逗您笑的那个地方。  极泉穴是我新发现的一个消化大穴,使劲按它,可以促进体液循环,增强消化能力,对任何原因引起的胃胀都有效果。  中医认为“胃如釜”,胃能消化食物是因为有“釜底之火”――胃火。不过,胃火是有一定量的,当过量的食物入胃以后,用于消化的胃火就不够用了,于是人体便会调动心火来救急。可心火进入胃中后,非但帮不上忙,还会导致胃胀。怎么才能让它撤走呢?  我选择敲打心经的左侧极泉穴,人为地干扰心经;心经自身不保,就会赶紧把支援胃部的心火撤回自救,这时胃胀自然就可顺利解除。  这个方法我曾经给很多患者使用过,一般贴后半个小时,效果就出来了。  另外,我还意外发现,白参片贴在极泉的方法不仅治胃胀有效,对于喝茶后的胃痛、腹泻也有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人吃莲子后感觉不舒服,我也推荐他们用这种方法,反应都很好,其治疗医理同重按极泉穴的方法一样。  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暴饮暴食,还有不少其他因素。所以,在您使用白参片外贴极泉穴的方法起效后,还必须要好好找找导致胃胀的根源,看看到底是外邪还是情志过度使胃不舒服的。  治病要治本,只有找到这个本源,标本同治,才能使胃胀不再发生。-----------不生病的智慧㈣&查看评论&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栾加芹   、、甘草,位卑未敢忘救难  ――吃豆类食物中毒后的缓解法  药物:甘草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些甘草,取一小截捣烂,填入肚脐中,外面用医用胶布固定,12个小时以后取下。一般不需要贴第二次。  四季豆、、、等豆类蔬菜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常吃的东西,但它们都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如果没有煮熟就吃下去很容易使人中毒,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若情况不是很严重,仅仅有些恶心和轻微的呕吐、腹泻,就在家用我的外治方法自行解决好了,没必要去医院受洗胃之苦。  肚脐,中医称为“神阙”,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它是任脉上的穴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密切联系,人体六条阴经的经气全部聚积于此穴。  也可以说,任何药物的药性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到达五脏六腑。  甘草是中医自古就在使用的解毒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品,南朝陶弘景甚至将它尊为“”,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所以,我把有如此功效的甘草贴在肚脐上,当然能够有效处理不太严重的豆类食物中毒。  前不久,我的一个患者吃了单位食堂的四季豆后,出现了腹泻、恶心的中毒现象,拖了几天后,仍然没有好转,她便急急找到我求诊。  我嘱咐她用甘草贴肚脐,才贴了不到半小时,她的恶心症状就大大减轻,12个小时以后取下时,症状已经彻底消失了。  如果您不习惯在肚脐处敷药,或者因为皮肤过敏等原因不能使用外敷法,那么就用甘草煮水喝吧,同时加入绿豆或黑豆一起煮,效果更好。  曾经,我有一个患者在吃了半生不熟的扁豆后恶心不止,我让她用生甘草9克、绿豆25克煮水,不必等到绿豆熟,煮到水开就取出来喝。她当时只喝了一碗甘草绿豆水,恶心症状就没了。  甘草、绿豆和黑豆是中医从古到今都在使用的解毒之物,不仅能解豆类之毒,对于其他不太严重的食物中毒都有效,所以,居家过日子,您最好在家中常备一些。    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呕吐、腹泻的家庭处理法  药物:十滴水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多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十滴水是一味常见的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干、、、、、桉油和酒精,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需要提醒您的是,任何疾病,预防才是根本,特别是夏天,切莫过贪寒凉,更不能以为自己身体好就放纵口腹之欲。毕竟,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伤了它们,培补起来是很难的。  艾灸内关,专治肠胃敏感  药物:  穴位:左侧内关穴  方法:从药店买回整根的清艾条,点着,对着左侧内关穴灸。注意距离,要以温热为度,不要烫伤了皮肤。    有些人的肠胃相当敏感,饮食稍微不注意,偶尔吃点凉的、酸的、辣的,立刻就腹痛、腹泻。  遇到这样的病人,我一般都是用艾灸左侧内关穴的方法来处理,标本同治,让他们从此摆脱这种烦恼。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也是中医治疗胃痛和腹泻的常用穴位,从古用到今,效果都不错。  最初我想起使用这个方法,是因为它在医理上可行,后来,我给多个肠胃敏感的患者治疗,他们有的是疾病刚起,有的是腹泻多日未见好转,有的甚至是多年肠胃敏感,用尽中药西药、土法偏方,还是久久不愈。  但不管哪种情况,我都用艾灸内关穴的方法来处理,所有人都是艾灸一次即好。  当然,大家也不必非得到肠胃不舒服的时候才想起它,平时没事就按摩按摩这个穴位,也有预防肠胃过于敏感的作用。  江苏文艺出版社-----------我尝试栾老师的养生法,很有效的-----------不生病的智慧㈣&查看评论&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栾加芹   江苏文艺出版社& & 7   胃口大开,福气才来  药物:健胃消食片或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有些人看见好吃的东西没胃口,吃饭时间到了也不想吃饭,经常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厌食症。当他们忧心忡忡地来我这里求诊时,我发现,其原因都是胃气不足。  所以,治疗的时候,我都让他们先补足胃气。方法就是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  任何时候,人的饥饱都是由胃气来控制的,胃气足时,人体不用您瞎操心,自会知道什么时候饱,什么时候饿。  由于肚脐上的经络直接和胃肠相通,因此,在肚脐处贴上补中益气丸或健胃消食片等补胃气的药,就能将胃气补足,让自己饥饱有常,饮食有节。  当然,如果您在使用外贴方法的同时,能够按照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合适的粮食熬粥喝,或者用其他适宜的食材熬汤,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无便一身轻  穴位:12个经穴,大肠俞,腹泻点  方法:对于长期慢性的和腹泻,按揉12条正经的经穴,在感觉酸痛的那个穴位上贴相对应的药物。晚上睡前贴,早晨取下。偶尔便秘时,每天早晚按揉支沟穴5分钟,再敲打大肠俞5分钟。偶尔腹泻时,按揉腹泻点8~10分钟。    中医一直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说法。其实,五脏六腑出问题也都能导致人便秘或腹泻。  中医认为,大肠是人体废物的一个排出通道,而人体各个脏腑都有相应的经络直接通向大肠,所以,任何一条经络的气血不正常,都有可能导致便秘或腹泻。  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能宣通腹部的气机,清理肠道,大肠俞能促进胃肠蠕动。这两个穴位治各种便秘都有效。  腹泻点在手背中央,是一个经外奇穴。对于不太严重的腹泻,按揉此穴就能缓解。  这两种方法对偶尔发生的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便秘、腹泻都非常有效,而且起效会很快。而长期便秘、腹泻的人,我还是建议您使用在12条经络的经穴上贴药物的方法。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祛病除根,一劳永逸。  请大家记住一点:如果腹泻次数多,量很大,必须立即去医院,以防。除此以外腹泻,则可以使用我的方法。  一般说来,在各条经络的经穴上外敷药物就能治好很多类型的便秘与腹泻。不过,我还要强调一点,无论是治便秘、腹泻,还是其他什么疾病,都要先去生活中找原因并加以避免,否则就算暂时治好了,以后还是容易复发。比如有人一喝牛奶,就腹泻,那么就要停喝牛奶;有人喜欢喝,老是便秘,那就别喝了,诸如此类。生病后,一定要多去排查一下饮食、环境等原因,祛了根,才叫真正治好了病。  胃病从治肺开始  药物:白参片  穴位:两侧太渊穴  方法:先在两侧太渊穴按摩,然后贴上白参片,或者直接就把白参片捣碎,敷在两侧太渊穴上,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烧心”的体验,就是总感觉胃中有一股酸水往上泛,严重时,酸水还会直冲喉部、口腔,非常不好受,这种现象中医通常称为“泛酸”。在劳碌焦心的人身上,泛酸这种症状出现得比较多。  这时,用以上的方法治疗泛酸比较好。  肺主一身之气,肺气畅则诸气皆畅,脾胃升降有序。若肺气不畅,那么胃气就容易凝滞,出现泛酸等症状。所以,从表面上看,泛酸是胃部的毛病,但其实是肺气亏虚造成的,因此治疗时要以补益肺气为主。  太渊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在手臂内侧、大拇指一边的腕横纹上。它是肺脏元气驻留的地方,刺激它最能补肺。所以,在这里贴白参片,能让白参温补元气的功效最快通过肺经,直达肺脏。  我的母亲曾经有多年泛酸史,自从我教给她这个方法后,她每次泛酸的毛病犯了,便马上揉几分钟两侧太渊穴,很快就能止住。母亲还把这个方法教给她的一帮朋友,真的解决了不少人的泛酸问题,那时,没几天她就开心地给我打电话,说又治好了某某某,言下颇为得意。要是遇上有人打趣,说她也成了半个医生,她就更是兴奋不已。  这么一个小小的方法就能让母亲高兴起来,真是做女儿的幸福啊。  平时容易泛酸的朋友在日常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新鲜的食品,不要吃经过发酵的食物,如馒头、豆豉、油、酸奶等;另外,也别吃剩饭,上一顿做好的米粥到下一顿就别再吃了;另外,很多人认为红薯能通便,但泛酸的朋友不要吃。还有,平常工作、生活中都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劳累。-----------不错,谢谢!-----------不生病的智慧(四)&查看评论&大洋新闻 时间:
来源: 广州日报   栾加芹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清除口腔溃疡,双英各展所长  药物:、  穴位:右侧中封穴、侠溪穴  方法:对于长在下唇内壁的溃疡,到药店买些桑叶,取一小片揉碎,贴在右侧中封穴处;对于长在舌头两侧的溃疡,从药店买一小片地骨皮,贴在右侧侠溪穴处。都是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早晨取下。  口腔溃疡分很多种情况,分别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我们逐个来看。  口腔下唇内壁溃疡  长在下唇内壁的口腔溃疡是,郁而化火导致的,那么治疗时必须疏肝行气。  我在临床上遇到这种类型的口腔溃疡时,不管是多年反复发作的,还是偶尔长了一次,都用桑叶配右侧中封穴的方法来治疗。  中封穴是肝经的经穴,能疏散在肝经中郁结的经气。  的叶子也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医书上说,它能“利五脏,通关节,下气,利大小肠”,所以我用它来打通肝经,疏散肝脏的郁气,消除溃疡。而且,把桑叶贴在右侧中封穴处,两股力往一处使,治疗效果当然更快。  舌头两侧溃疡  有些患者朋友的溃疡就长在舌头两侧,中医认为,这是肝胆郁火引起的。所以治疗时,要釜底抽薪,务必使热退毒尽。  舌头两边是肝、胆二经循行经过的路线,与肝经比较,胆经郁火更容易导致溃疡的发生,所以,我选择在胆经的右侧荥穴侠溪上贴清火的药物地骨皮来泻火。  荥穴是主管人体热病的穴位,凡是由于热毒引起的病症全都可以用荥穴来治。因此,胆经郁火导致的问题,我就选用胆经的荥穴侠溪。侠溪穴能够通能清热,正好用来泻掉胆经郁火。  再说外敷的药物地骨皮,大家可能对它不太熟悉,但是,枸杞子肯定多数人都知道。枸杞子是枸杞树的果实,地骨皮就是枸杞树树根外面的表皮。  地骨皮是中医最爱用的一味功效显著的退火药,虚火、实火通通能退。明代大医家李时珍最喜欢用它,说:“世人但知用、,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黄檗、,苦寒以治下焦阴火,谓之补阴降火,久服致伤元气。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予尝以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人所未喻者。”临床上,我曾用地骨皮贴右侧侠溪穴的方法治好过无数例患舌边溃疡的患者。  说到底,口腔溃疡还是上火引起的,因此,易患口腔溃疡的朋友尽量不要吃任何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也要少吃甜食,要尽可能地多吃新鲜的叶类蔬菜。溃疡出现后,您也可以用中成药霜喷剂喷洒患处,或者用根煮水当茶喝。味甘性寒,善于清热利水,导热下行。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非常适宜日常保健,这可是久经考验的中医古方呢。  牙痛起来要命,谁是我们救星  药物:鸡蛋白,云南胶囊,大蒜泥  穴位:与疼痛牙齿同侧的合谷穴、经渠穴  方法:牙疼突然发作时,取一小块蛋白,直接贴在与疼痛牙齿同侧的合谷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或者取一粒云南,倒出里面的药粉,直接涂在疼痛的牙齿处。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牙疼,把大蒜捣烂成泥,敷在与疼痛牙齿同侧的经渠穴上。  突然发作的牙痛  治疗牙痛,古人常选用合谷穴,而且是与疼痛牙齿同侧的合谷穴。牙痛时,先用手掐或者按摩同侧合谷穴,通常情况下,牙痛立即就能减轻。然后,再用上面的药物外贴方法就会彻底治愈。取一枚生鸡蛋,带壳煮熟,剥去鸡蛋壳,取一小块鸡蛋白,直接贴在与疼痛牙齿同侧的合谷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10分钟更换一次鸡蛋白,直到牙齿完全不痛为止。  牙痛,一般情况下是劳累过度引起的,用中医的话说,就是劳累过度引起虚火旺,于是就造成了牙痛。所以,您在采用上述方法的同时,一定要好好地休息,常吃用东北大米熬制的新鲜米粥以补益肺气。肺主皮毛,当肺气充足时,皮毛的散热功能正常,虚火就会自行熄灭。鸡蛋白能清热解毒,适合虚火上炎的人来用。但体质较差的病人和孕妇不宜使用这个方法。  此外,还可以打开一粒胶囊,把里面的药粉直接洒在疼痛的牙齿处。云南白药以云南特产为主要成分,在止血愈伤、活血散淤、消炎去肿、排脓祛毒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毒、妇科血症、发炎肿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药品,对虚火上炎引起的牙痛当然也有效。  长期反复发作的牙痛  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牙痛,先用手按揉与疼痛牙齿同侧的经渠穴,看牙疼是不是减轻了,如果有减轻,那么把大蒜捣烂成泥,敷在这个穴位上,几个小时后,这里会起一个小泡,挑破这个小泡,牙痛便会痊愈。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栾加芹学养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