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挫伤恢复到什么地步了 弱视七日升 斜视 近视 视野1/2 …

58cv网址导航目录1 拼音ruò shì 2 概述眼部无明显器质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的下降和不断矫正或矫力低于0.9者均为弱视,可以于一眼或两眼。弱视(amblyopia)中最重要的为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两者关系如马车的两个轮子,则象车轴,它粘结着两个车轮。弱视可以形成斜视,斜视可以导致弱视。弱视除与斜视有关的斜视性弱视外,尚有屈光异常、等所形成的弱视。有屈光异常者不能得到矫正,就是增加照明或增强注视目标的对比度时,往往也不能使得到改善。3 治疗措施根据弱视程度和注视性质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如下:
㈠中心注视性弱视
一致主张采用主导眼全遮盖法即遮盖法(conventional
occ-iusion),强迫弱视眼注视,并嘱在家做些描图、穿针、穿珠子等训练(精细的工作),以促进视力提高。
㈡旁中心注视弱视
各家意见不同,有些学者主张仍用主导眼遮盖法,认为弱视眼经强迫作注视眼后能自动改变旁中心注视为中心注视,并增进视力。亦有学者主张手术前宜先使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才能在术后正视位,采用的方法有:
1.增视疗法:采用有闪光装置的后像镜,以强光束照射以外的视网膜(假黄斑),闪光前以镜中直径为3度或5度的黑色圆点遮住黄斑区,不使黄斑受强光照射,然后嘱病人看白色屏幕上黑色“+”的中心点,待产生负后像,即见一照亮的中心被一暗圈围绕着,借以训练正常黄斑注视,经多次治疗后,将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凹注视,以达到增视的目的。治疗期间弱视眼必须遮盖,直到中心凹注视重立,待视力增至0.6~0.7时,可用进行双眼视训练或手术矫正眼位后进行训练。
2.光栅刺激疗法:不同空间的黑白条纹或手术矫正眼位后进行训练。刺激治疗机,最容易使视觉轴突得到活化。
刺激治疗机有一个旋转的光栅,上方置一块透明图案板,让患儿遮闭健眼在描绘趣味图案的过程中接受背景潜在的光栅刺激,使视,达到治疗效果,治疗后不必遮盖健眼。
㈢红色滤光片疗法
由于典斑区锥状对红光较敏感,因此在弱视眼镜上加一红色滤光胶片(波长620~760mm),同时遮盖主导眼,能促使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当注视性质转变后,可取消红胶片,继续用传统遮盖法治疗。
游走性和黄斑旁注视眼用红胶片疗法尤为适宜。
㈣疗法(penalization)
1958年Psandl和Pouliquen分别介绍此法。治疗原则是利用及方法减弱主导眼视力,同时促进弱视眼的功能,因无需遮盖,患儿容易接受,常使用的方法有下列数种:
1.主导眼看近:方法是主导眼每日滴1%,戴矫正镜片,弱视眼戴过矫+2.00D镜片,迫使弱视眼单独进行阅读或做近工作,适用于严重弱视,有或无旁中心注视者。
2.抑制主导眼看远:方法是主导眼每日滴1%阿托品,戴过矫+3.00D镜片,只能看近,弱视眼戴矫正镜片,迫使单独看远,适用于轻度弱视或防止弱视复发及治疗异常视网膜对应。
3.选择性压抑:方法是主导眼点阿托品,戴矫正镜片,弱视眼给过度矫正+2.00D,采用双光镜片,促使看近并消除,适应症是弱视已基本纠正,但有调节性集合过程看近时有内斜者。
4.交替压抑:方法是配二付眼镜,一融使右眼过矫+3.00D,另一副使左眼过矫+3.00D,不滴阿托品药水,每日交替换镜,适应症为双眼视力已基本相等,但异常网膜对应尚未纠正者;或因某种原因暂不能进行手术者,对年幼斜视初期可预防弱视和发生异常网膜对应。
弱视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1.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者。
2.进步:视力增进二行及二行以上者。
3.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者。
4.痊愈:经过三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
注:若有条件,可同时接受其他视功能训练,以求恢复双眼。4 病因学一、斜视性弱视
发生在,患儿有斜视或曾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其由于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三、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为双眼性,发生在、及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
四、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期,由于,角膜混浊,或因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妨碍或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五、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
由于出生时黄斑,导致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5 临床表现一、视力和屈光异常
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此外,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如果弱视眼无器质性改变,而其视力在0.01以上,0.2以下者,多伴有固视异常。
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占的经重多,+2.00D轻度远视占弱视的37.7%,近视出现轻度弱视的多,故弱视与远视程度高者有密切关系。
斜视性弱视的重度弱视光斜视比外斜视多见。可能由于较外斜视发病要早的缘故。
二、分读困难
或称现象。
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
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分读困难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认为长期持续的存在着斜视致使锥体细胞群发生局限的轴向变化。看视标呈现向一侧歪扭而与其方向的视标相重。
三、弱视只发生在幼儿
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缔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四、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
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五、固视异常
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弱视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2:27:05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共同性斜视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共同性斜视
本词条由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声明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撰写医学词条。
所谓共同性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互相平行,又不能同时注视一目标,以致一眼正位时,另一眼位偏斜。即用任何一眼注视时,斜度就集中到另一眼上,但度都是相同的。这是一种涉及双眼的现象。当然,如果只有一只眼,就不存在产生共同性斜视的问题了。患者无双眼视,无眼球运动障碍。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少年儿童斜视患病率已超过1%,斜视同近视和等眼病一样,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一大病症。
1.解剖因素
眼外肌先天发育异常、眼外肌附着位置异常、肌肉鞘膜异常、眼球筋膜与眼眶发育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引起眼外肌力量不均衡,继而导致眼位的异常。由于这种异常是很轻微的,肌肉间日久产生调整和代偿性变化,逐渐表现为共同性斜视。
2.调节因素
视近物时,晶状体增加弯曲度,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这种为看清近距离目标而改变双眼屈光力的功能称调节。在调节产生的同时,双眼内转,以保证物体成像于双眼黄斑中心凹,这种现象称为辐辏。调节与辐辏存在协同关系,调节越大,辐辏越大。但在屈光不正的病人,调节与辐辏间失去了正常的相互平衡的协调关系,而且屈光不正越严重,二者愈不平衡。远视眼的病人可能导致内斜视。近视眼的人可能导致外斜视。
3.融合功能异常
融合功能是视中枢将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综合为1个物像的能力,包括知觉性融合与运动性融合两个部分。知觉性融合是将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的物像合二为一,运动性融合则是将两眼非对应点上的同一物体的两个物像重新调整到对应点上,从而使两眼的两个物像融合为1个物像有了可能。融合功能是高级视中枢的功能,人类在刚出生时,并不具备这种功能,只有在出生之后,在正常的视觉环境中,经过无数次反复的应用,才逐渐产生、发展和巩固。婴幼儿时期,融合功能非常脆弱,任何不利的视觉环境,如屈光不正、屈光参差、较长时间的遮盖单眼、外伤、发热、惊吓及遗传性融合功能缺陷等,都有可能导致融合功能的紊乱或丧失而引起斜视。先天性斜视常被认为是融合功能缺陷所致。
4.神经支配因素
人类在深睡或昏迷时,其眼位接近解剖眼位,是外斜状态,而在清醒时,只要注视物体,其眼位就要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如看近时需要集合与调节,看远时需要分开等。只有神经功能正常才能使双眼在任何注视方向保持双眼视轴平行一致,形成双眼单视。
5.感觉障碍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某些原因,如、、玻璃体混浊、黄斑发育异常、屈光参差过大等,造成视网膜成像不清,视力低下,双眼无法建立融合反射以保持眼位平行,从而导致斜视。出生时或生后早期视力低下者,由于此时调节、辐辏和融合等功能尚未发育,多造成外斜;幼儿时期失明者,由于此时调节、辐辏、融合功能发育处于旺盛阶段,易发生内斜;成人失明者,由于调节辐辏功能减退,多导致外斜。
6.遗传因素
共同性斜视有一定的家族性。
7.诱发因素
双眼视觉是在先天性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眼的组织结构的正常发育,在日常不断地使用中,逐步建立起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活动,这些反射要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巩固,如果在视觉发育过程中,幼儿受到惊吓、高热、脑外伤、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干扰,就可能影响这些高级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导致斜视。1.眼位偏斜
共同性斜视的眼位偏斜可以是单眼性的,即眼位偏斜经常固定在一眼上。也可以是双眼交替性的,即有时右眼偏斜,左眼注视;有时左眼偏斜,右眼注视。但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通常把健眼注视目标时斜眼的偏斜角称为第一斜视角;而斜眼注视目标时,健眼的偏斜角称为第二斜视角。共同性斜视的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这一点与非共同性斜视不同。
复视和混淆发生在斜视初期。但由于共同性斜视发病较早,常在幼儿时期发病,此时,视觉正处在发育阶段,双眼视觉尚未牢固建立,复视和混淆这些视觉紊乱很快就被整个视觉系统的一系列调整和代偿所消除。而且幼儿尚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这些视觉紊乱的自觉症状,故常常没有复视的诉说,只有在双眼视觉已经比较牢固建立的年龄较大的儿童,突然发生急性共同性斜视的时候,才会主诉复视。
但共同性斜视的复视与非共同性斜视的不同,共同性斜视的复视距离不随注视方向的改变及注视眼别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无论向任何方向注视,或者用任一眼注视,共同性斜视的复像距离都是大致相等的,复像的关系都是一致的,其复像距离仅与注视目标的距离远近有关。
3.斜眼抑制
斜眼抑制是眼位偏斜以后,产生复视与混淆,为避免这些视觉紊乱的干扰,视中枢就主动抑制产生斜视眼物像的反应。抑制的方式有3种,即固定性抑制、机动性抑制和非中心注视。固定性抑制是抑制固定发生在斜视眼。抑制不仅在斜视眼偏斜时存在,而且在斜眼处于注视眼位时也存在。长时间一眼固定性抑制的结果是必然导致该眼黄斑功能下降,即产生所谓的抑制性弱视。斜视发病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抑制就越深,弱视也就越严重,这种抑制多发生在恒定性单眼斜视的病人。
单眼视即眼位偏斜后,斜视眼的视觉功能被抑制,患者总是以一眼视物,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物体,没有相互配合和协调的机会,如发病较早,就必然影响双眼视的发育。有的病人可完全没有双眼视觉,如果用同视机检查时,仅能看到一侧镜筒的画片,不能同时看到两侧镜筒的画片,即便能同时看到两个画片,但不能把两个画片重叠在一起。有的病人可有同时视功能或融合功能,甚至可有一定的立体视觉,但这些双眼视不可能是正常的双眼视,如果用同视机检查时,其重合点的位置不在正常范围,内斜者往往在过度集合的范围内重合;外斜者则往往在过度分开的范围内重合。
5.交叉注视
有明显内斜的幼儿,尤其是先天性内斜视患儿,向正前方注视时,两眼可交替注视,而向侧方注视时,则用右眼注视左侧视野的目标,用左眼注视右侧视野的目标,这种现象称之为交叉注视。由于向侧方注视时,眼球不需要外转,日久外转功能被抑制,外观上好似外直肌麻痹一样,其实并非真正的外直肌麻痹,如果遮盖一眼数小时,外转功能则恢复正常。或者将患儿头部突然快速向对侧转动,即可看到眼球正常的外转运动。
6.双眼注视野改变
视野就是当眼球向正前方注视不动时所见的空间范围。双眼视野相互重叠的部分称为双眼视野。这是双眼视功能形成的基础。双眼视野不相重叠的部分在颞侧,称为颞侧新月,颞侧新月仅能被同侧眼注视到。眼位偏斜以后,双眼视野则发生改变,内斜时,斜眼视野向鼻侧移位使双眼相互重叠视野范围扩大,颞侧视野范围缩小,总的视野范围缩小。1.眼部一般检查
包括远,近视力和矫正视力的检查以及眼外,屈光间质和眼底的检查,以便了解有无弱视,有无明显的屈光异常,有无其他眼病造成斜视,有无假性斜视等。
2.斜视性质与斜视方向的检查
常用遮盖法进行检查,遮盖检查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的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眼位偏斜的性质及方向,测定不同注视眼位时眼球偏斜的特征,判断斜视眼的固视状态,发现眼球运动有无异常,确定复视的类型与特征,若加上,尚能确定斜视的准确度数,遮盖检查有双眼交替遮盖及单眼遮盖,除遮盖检查。
3.眼球运动检查
通过对眼球运动的检查,了解肌肉力量的强弱,有无明显的肌肉麻痹或肌肉力量过强,双眼运动是否协调一致,检查眼球运动时,应分别进行单眼运动和双眼运动的检查。
4.双眼视功能检查
通过双眼视功能检查,了解双眼视功能是否存在及其级别,从而提供治疗方案,估计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等,双眼视功能根据其复杂程度,将其分为3级,即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
5.视网膜对应的检查
视网膜成分向空间投射有一定的方向性,黄斑中心凹向正前方投射,黄斑以外的视网膜成分向各自相反的方向投射,两眼视网膜上向空间投射方向相同的点称为对应点,外界物体只有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才能被视中枢感知为1个物像,眼位偏斜以后,物像不能落在视网膜对应点上,因而就不能被感知为1个物像而产生复视或混淆视,为克服复视与混淆视,中枢产生斜眼抑制或建立新的对应关系,即健眼黄斑与斜眼黄斑外的一点建立起对应关系,称之为视网膜异常对应,视网膜对应状态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有同视机法,后像法,后像转移试验法等。
6.屈光检查
在共同性斜视中特别是调节性内斜视,屈光不正是其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发病因素,故对于共同性斜视的病人,都应做屈光检查,对有比较明显屈光不正的病人,应配镜矫正,定期观察屈光矫正后眼位的变化,以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屈光检查分为主觉检查与他觉检查,对于婴幼儿,不能进行主觉检查者,客观检查尤为重要。
7.牵拉试验
牵拉试验用于成人或大龄儿童,检查前用1%丁卡因进行眼球表面麻醉,通过牵拉试验了解眼外肌运动状态,手术矫正斜视后有无复视及对复视的耐受情况。
(1)主动牵拉试验 眼球表面麻醉后,用固定镊或齿镊夹持眼球偏斜侧近角膜缘处结膜,嘱患者向对侧转动眼球,若眼球能转向对侧,则眼外肌无明显麻痹,如一内斜视患者,用镊子夹持鼻侧结膜,嘱患者向颞侧转动眼球,镊子能被拉向颞侧,则外直肌无明显麻痹。
(2)被动牵拉试验 用镊子夹持靠近3点钟或9点钟角膜缘的球结膜,将眼球向眼位偏斜之对侧牵拉,若有阻力,眼球不能顺利地被牵拉,则说明眼位偏斜是由于机械牵引或局部组织粘连或肌肉挛缩所致。
(3)复视耐受试验 通过牵拉试验来了解眼位矫正以后能否发生复视,判断复视性质及视网膜对应状况,方法为于眼球表面麻醉后,用有齿镊钳夹住靠近角膜缘处的结膜,将眼球牵拉正位,观察患者有无复视产生,若无复视,则可能为正常视网膜对应或单眼抑制,若有复视,则可能为视网膜对应异常或融合无力,若为异常视网膜对应,当斜视矫正后可能出现矛盾性复视,所谓矛盾性复视即复像与原来眼位偏斜方向应该出现的复像相反,例如,内斜术后出现交叉复视,外斜术后出现同侧复视,矛盾性复视一般为暂时性的,术后数天,数周或数月后,复视均可消失,其复视消失的途径有三:一是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二是建立新的异常视网膜对应;三是产生抑制而形成单眼视,融合无力性复视是患者双眼融合力极低,融合范围极窄,真假物像相距颇近,但又重合不到一起,互相干扰严重,甚至有的病人完全不能耐受,对于这种复视,术前应进行增强融合力的训练,待融合范围扩大后,再考虑手术矫正眼位,如果训练无效,复视又不能耐受,则手术应视为禁忌。根据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1.保守治疗
共同性内斜视主要因复视及内斜而就诊。应该常规神经科会诊除外神经系统疾患。如内斜度较小,复视干扰不大者可以观察,或先采取保守治疗,用最低度的三棱镜底向外,分别戴于双眼以中和复视。如果是因融合功能暂时遭到破坏,由本来的内隐斜变成内斜视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内斜视和复视可以消失,因此也可以观察,并保守治疗半年至1年。如内斜度数较大,待症状稳定后(以6个月以上为好),可采取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定量与方法和普通斜视相同,可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或单眼内直肌后退加外直肌缩短术,但在手术过程中应用Maddox杆加三棱镜反复调整手术量,直至复视消失。最好是看近保留少量外隐斜,看远保留少量内隐科,这样比较符合生理状况,如术前融合功能较差,需经同视机进行融合训练,融合力达10△以上时再手术,这样术后消除复视的效果更为可靠。根据病情的程度,有的病例术后仍有复视,所以术前应作牵拉试验或三棱镜消除复视试验等,以预测术后复视的情况,如果术前牵拉试验复视消失,则术后效果较为可靠。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当前位置: &
& 斜视性弱视个性化治疗
龙心光医生信息页
斜视性弱视个性化治疗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一、通常,大多数斜视患儿都伴有弱视,引起斜视性弱视,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发育,应及早治疗。二、斜视性弱视的特点是: 1、内斜比外斜的弱视发生率高;2、恒定性斜视比间歇性斜视弱视发生率高;3、斜视是弱视的原因,弱视是结果,是功能性的,是可逆的。尽早矫正斜视是弱视治愈的关键措施。4、斜视发生的越早,持续时间越长,弱视的程度越深。一般发生在3岁前的斜视性弱视,不易治愈。三、斜视性弱视个性化治疗方案:1、确定阈值视力:根据小孩的年龄,能识别的图形,测试小孩的阈值视力,具体方案如下:1.5岁-2.5岁,使用五官阈值视力表2.5岁-3.5岁,使用动物,手指阈值视力表3.5岁-4.5岁,使用手指、E字形4.5岁以上,使用E字,C字2、斜视性弱视儿童选用专用治疗仪1、如果小孩年龄小,不肯合作,可选用头罩式双眼单视仪,也称盘式同视机,具有两大特点:(1)、拥有同视机所有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功能:如进出、搏捉、侧移法训练同时视、脱抑制或纠正异常对应;辐辏、开散法训练融合力,散点图秒角变化训练立体视(2)另有三大先进性而优于同视机:①转盘式训练图片:可整盘更换图片(每盘14图),并可连续移动图片,移动精确度可达1度以下(确保训练高精度,高效率)。②语音提示操作,使操作更简易:小孩可独立完成;③模块式训练方案:提供一般病例训练模块和严重病例个性化定制模块(可在8小时内定制好寄出);④价格仅为同视机的1/10,适合家庭使用。2、选用眼博士“眼罩式”4-5代高精度弱视治疗仪4-5代高精度的弱视治疗仪是治疗斜视性弱视最好的仪器,具有强化增视功能:(1)移动色光,移动视标,在运动中刺激视细胞,可360度兴奋更多视细胞;(2)多焦视标:在调节运动中训练提高视力;(3)多阈值多方位视标:分一级、二级、三级阈值视标,精细度更高,视标分为“十”字型、“米”字型,防小孩记住;(4)防近视:(1)调节灵敏度,防止调节滞后;&&&&&&&&&&&& (2)远化境,抵消后离焦;&&&&&&&&&&&& (3)多焦视标,提高眼灵敏度(5)视知觉记忆,利用图像联想方法,提高对视标记忆,防止弱视复发来源:刘东光教授网
给龙心光医生留言:
给龙心光医生的留言列表
&&&&anl&& 00:00
提问:近视200多度,平时走路是否应该戴眼镜?
所患疾病:
近视眼200多度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者女,16岁。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1、有什么办法,在不做激光手术的前提下,使眼睛恢复正常?
2、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比如在生活上或学习上,应注意什么?)
医生回复:&&&&&&&& 00:00
近视200多度的话,平时走路如果看得清就不用戴,看不清就戴。目前的话,除非通过手术,别的没有办法治愈近视。生活、学习上,注意用眼,别长时间看近,电脑、电视尽量少看。
&&&&lj7ovel-08-29 00:00
提问:唉..18了,还有救吗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我远视400度,闪光250度,唉.我听医生说可能不能开车,我很着急啊,今年18啦。请问有得治疗吗? 我彻底崩溃,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医生回复:&&&&&&&& 00:00
视力能矫正的话开车就没什么问题。你有戴眼镜吗?请问你矫正视力多少?
&&&&jixenliuecao&& 00:00
提问:我18啦。不知道还有得治疗不
所患疾病:
我远视400度,闪光250度,唉.我听医生说可能不能开车,我很着急啊,今年18啦。请问有得治疗吗?
医生回复:&&&&&&&& 00:00
视力能矫正的话开车就没什么问题。你有戴眼镜吗?请问你矫正视力多少?
&&&&zbyiaom123&& 00:00
提问:先天性斜视弱视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小时候已经手术了,现在还存在斜视和弱视闪光,一直在广州中山眼科医院治疗,小时候手术的那个医生说眼底不太好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已经好了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对于我这种情况可以怎么治疗?
医生回复:&&&&&&&& 00:00
你可以先看下这篇文章。一.治疗难点及解决方案 &&& 难点一:视力很差,常等于或低于0.1,使用常规弱视治疗仪,因最大的增视图标都看不清,导致疗效极差,容易耽误治疗。 && 解决方案: &&& 1.定制针对性的个性化增视图标弱视仪,个性化图标中阈值视标0.6=正常0.1图标。 &&& 2.附加辅助增视镜,提高辨识阈值视标的等级 &&& 3.手术后尽早(常为术后1~2月)做人工散瞳验光,配镜充分矫正屈光不正。 &&& 难点二:单眼视力很差,另眼视力正常或较好: && 解决方案: &&& 1.尽早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 2.戴足度矫正镜 3.盖健眼:4岁以下,有几岁盖几天开一天;4~5岁岁以上翻2~3倍盖;6岁后可盖一月开一天。盖眼必须彻底,最好全黑盖或黑透气硅胶罩盖。小孩盖眼需防摔倒受伤,家长应严格监护,待其逐步适应后方可自由活动。 4.定制个性化视力阈值视标,让小孩脆弱的视力象爬细小台阶一样逐渐升高。 5.使用飞点视标:360度移动增视,剌激中央区视锥细胞,并刺激周围区视杆细胞,扩大视野。 6.使用多维RGB移动色标训练。&&& & 难点三: 常伴有以下并发症 1.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 2.白内障合并斜视 3.白内障合并其它眼部异常解决方案 &&& 1.尽早手术植入人工晶体 & 2.术后尽早验光(2月内):睡眠下人工验,查到人晶后初始屈光状态。有可能,1年后重验 3.术中处理好后发障隐患 4.术后处理好后发障,至少保持中央区1.5mm以上透明,透明度达70%以上。 5.斜视性的按单眼白内障人晶术后定制个性化阈值视标,如有健眼可盖健眼。 6.眼球震颤者:配戴眼镜个性化(详见眼球震颤配镜要求);治疗时姿势个性化,复查视力个性化 & 难点四:白内障术后后发障 &&&& 1.影响视线区透光度:人工晶体中央透明区&1.0mm,透光度&50% &&&& 2.影响验光检影:不能检影 &&&& 3.视力极差。常&0.05 &解决方案: 1.术中处理好后发障隐患(可选用最先进的防后发障术式或人工晶体) 2.术后处理好后发障,至少保持中央区1.5mm以上透明,并且透明度达70%以上。 3.术后尽早做睡眠下散瞳检影,查出人晶后初始屈光状态,以后如有后发障,在去障后再检影对照并针对性配镜。 4.后发障出现后尽早激光或手术去障。 5.视力达0.1或以上,定制个性化阈值视标弱视仪。 & 一.治疗难点及解决方案& & &&难点一:视力很差,常等于或低于0.1,使用常规弱视治疗仪,因最大的增视图标都看不清,导致疗效极差,容易耽误治疗。 &&&解决方案:& &&& 1.定制针对性的个性化增视图标弱视仪,个性化图标中阈值视标0.6=正常0.1图标。 &&& 2.附加辅助增视镜,提高辨识阈值视标的等级 &&& 3.手术后尽早(常为术后1~2月)做人工散瞳验光,配镜充分矫正屈光不正。 &&& 难点二:单眼视力很差,另眼视力正常或较好: && 解决方案:& &&& 1.尽早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 2.戴足度矫正镜 3.盖健眼:4岁以下,有几岁盖几天开一天;4~5岁岁以上翻2~3倍盖;6岁后可盖一月开一天。盖眼必须彻底,最好全黑盖或黑透气硅胶罩盖。小孩盖眼需防摔倒受伤,家长应严格监护,待其逐步适应后方可自由活动。 4.定制个性化视力阈值视标,让小孩脆弱的视力象爬细小台阶一样逐渐升高。 5.使用飞点视标:360度移动增视,剌激中央区视锥细胞,并刺激周围区视杆细胞,扩大视野。 6.使用多维RGB移动色标训练。&&& & 难点三: 常伴有以下并发症 1.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 2.白内障合并斜视 3.白内障合并其它眼部异常解决方案& &&& 1.尽早手术植入人工晶体 & 2.术后尽早验光(2月内):睡眠下人工验,查到人晶后初始屈光状态。有可能,1年后重验 3.术中处理好后发障隐患 4.术后处理好后发障,至少保持中央区1.5mm以上透明,透明度达70%以上。 5.斜视性的按单眼白内障人晶术后定制个性化阈值视标,如有健眼可盖健眼。 6.眼球震颤者:配戴眼镜个性化(详见眼球震颤配镜要求);治疗时姿势个性化,复查视力个性化 & 难点四:白内障术后后发障 &&&& 1.影响视线区透光度:人工晶体中央透明区&1.0mm,透光度&50% &&&& 2.影响验光检影:不能检影 &&&& 3.视力极差。常&0.05 &解决方案:& 1.术中处理好后发障隐患(可选用最先进的防后发障术式或人工晶体) 2.术后处理好后发障,至少保持中央区1.5mm以上透明,并且透明度达70%以上。 3.术后尽早做睡眠下散瞳检影,查出人晶后初始屈光状态,以后如有后发障,在去障后再检影对照并针对性配镜。 4.后发障出现后尽早激光或手术去障。 5.视力达0.1或以上,定制个性化阈值视标弱视仪。
&&&&sdhonzozdxz&& 00:00
提问:激光治疗信息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近身200度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没有接受治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激光治疗
医生回复:&&&&&&&& 00:00
你可以到当地医院去检查,只要符合手术指针就可以做。
龙心光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龙心光 医生,或者
龙心光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龙心光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龙心光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anl 给留言
提问:近视200多度,平时走路是否应该戴眼镜?
患者 lj7ovel9729 给留言
提问:唉..18了,还有救吗
所患疾病:
患者 jixenliuecao 给留言
提问:我18啦。不知道还有得治疗不
所患疾病: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广霁律师事务所
公司总机:010-6912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视七日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