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健康

性生活不仅仅是属于年轻人的生活,中年人也应该积极主动去享受性生活,身体素质虽然在下降,但是可以巧取一些适合中年人的性爱技巧
在很多人眼中性爱好像都是年轻人的特权,年纪大的就不用性生活了,其实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老年人也有正常的性生活需求,只要适度,对于身体健康也是有益的。只不过和年轻人的性爱不同,他们在性生活的时间以及频率上不如年轻人
对于结婚数十年的老夫老妻来说,要想让性生活长盛不衰,需要遵从以下6个“性满意秘诀”。
根据调查发现,不是越年轻的性欲越强,30-40岁之间的性欲其实是最强的,但是有些到达性欲最强年龄的人却性冷淡了,该怎么办?都说女人40岁以后性爱如狼似虎,但总有些中老年妇女患上性爱冷淡。这种情况很是影响老夫老妻的感情,如...
尽管老年人还有一定的性能力,也需要正常的性生活,毕竟今非昔比,在性生活方面还是要多加注意
说到性生活,这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朋友也是需要进行性生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性能力逐渐的下降,那么老年人如何安排性生活呢?老年人性生活有哪些技巧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老年人性生活的技巧
随年龄增长,有不少中、老年男子性爱功能减退,出现阳痿或勃起不坚.如果发生于四十岁左右,妻子又年龄相仿,而此时妇女正是性高峰阶段,这样就会使妻子不易得到性满足,时间久长势必会影响夫妻感情,成为经常争吵的诱因.
有些妻子出于丈夫性欲强烈就像"毒瘾太强"一样的偏见,所以出于伤感和冷淡而拒绝性交.这种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
老年与性 :女人绝经后性爱要用润滑剂 我今年54岁,绝经后就没性欲了,阴茎插进去感觉很疼,丈夫也觉得不舒服。请问有没有解决的好办法? 一般来说,绝经后女性确实会出现无性欲或无润滑的现象。这时,就需要用润滑剂或雌激素替代了...
老年与性 :人到老年了还能不能享受性福呢 3月22日,本报报道遵义一位老人购买性药,被子女发现,家中引起一场风波。性用品商店现状如何,人们如何看待老年人的性福,老年人性生活应注意些什么,且看本报记者的采访。 老人性福欲说...
老年与性 :教你如何顺利度过绝经期的甜蜜生活 从20多岁的肤若凝脂,30多岁的风华绝代,40多岁的成熟妩媚,最后到50多岁的对美好时光的怀恋不少正处绝经期的女性蓦然回首,发现身材已无往日的苗条紧致,面额已爬上岁月的痕迹,...
老年与性 :人到老年如何防止性衰老 性生活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会日渐减少,这是器官功能客观的变化规律。但主观上有意识地作适宜的努力,会推迟性衰老的到来,有的夫妇到了花甲之年仍能保持良好的性机能,它对于维系家庭的和谐、愉快...
老年与性 :老年人渴望性就是老不正经吗 由于旧的传统思想和错误的性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不少老年人丧失了性乐趣和性能力,这对老年人的保健是不利的。为了使老年人晚年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既健康长寿又幸福美满,就必须端正以下几个...
性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和谐美满的性爱可以让人获得激素的活跃分泌,让人心情激动、产生清新愉快的感觉而得到生活的欢乐,对人体肌肤有保健作用,还容易促进睡眠.
适合中老年男子的性爱功能保健法下面的这套性功能保健操是根据中老年男子性功能变化的生理特点设计的.中老年男子如能在每晚睡前坚持锻炼,定能起到疏通经脉、升阳补肾、活血化瘀、增强性功能的作用.
性欲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少人认为:等到60岁后,人们就不再需要性生活。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
老年与性 :糖尿病与性生活 糖尿病人可以进行正常的性生活,性生活过程不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但当糖尿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则健康的配偶要谅解病人,不能勉强行事,否则有可能发生不良后果。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内分泌疾病,基本...
有些老年人错误地认为,禁欲保精可延年益寿.于是,到了60多岁就停止房事.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人长时间禁欲,将会导致性功能的丧失.因此,老人也需要适当进行性生活.
老年与性 :老年人性消费现象 时下老年人性消费大致有五大心理误区。 据来自警方的消息得知,近年查处的卖淫嫖娼案件中,老年人涉案比例增大,而且历年呈上升趋势,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涉案老人多为男性嫖娼,被称之为老人性...
老年与性 :中老年第二性爱黄金期 人们总说,青壮年是人生的第一个黄金期,因为此时人体各方面功能都处于巅峰状态;而中老年,则是人生的第二个黄金期,因为丰富的阅历、更多的闲暇时间让他们可以尽情去做想做的事。这个规律也同样适用...
在我国,对于性来说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但是国外就不一样了,很多国家对于性态度都十分开放,比如阿姆斯特丹就有着“性都”的美誉。这里有很多红灯区,甚至还有妓女博物馆,里面的各种展示也是让人看得脸红心跳
鱼水之欢浪漫加温激情,虽说跟心爱的人做爱做的...
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说的是女性欲望到了中年...
男人们一直深信爆菊不会让女人怀孕,毕竟精子通...
友情链接(QQ):关注 | 这个病堪称老年人“健康杀手”
很少人对它真的了解_新浪财经_新浪网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数据显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然而,很多人甚至是部分医师到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仍存在大量误区,导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和治疗率非常低。今天,让我们通过图解来认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认知普遍存在四大误区:误区一:老年痴呆是老糊涂,并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可能会有轻微下降,但绝不会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实际上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早期治疗;误区二:老年痴呆不会致命,只是记性差点。老年痴呆早期表现为忘性大、丢三落四、做不好家务等等,可能会引起各种灾难事故。患者逐渐出现迷路,不认识家人打人骂人常用物品等精神症状是晚期出现缄默不语,二便失禁,各脏器功能衰竭。误区三:老年痴呆没办法治,只能任其发展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连续谱——无症状临床前期、轻度认知损害期、痴呆期。临床前期和轻度认知损害都属于痴呆前期,这是最佳的治疗时期,此时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老年期痴呆中有一部分是脑血管病、代谢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脑积水等造成的,有些通过治疗可以逆转或延缓发展。误区四:老年痴呆不能早发现人们常常忽视中老年阶段出现的记忆力下降,当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认知水平可能已达到中度痴呆状态,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成套的认知功能测评对筛查痴呆具有较高敏感性,美国目前已被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记忆力检查。假如5年后你的祖父母、20年后你的父母、甚至40年后你的另一半不再注重穿着打扮,再也不会做饭,甚至经常迷路,你可能会伤心、懊恼甚至绝望,但只要有所准备,这些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当你爱的人有一天认不出你,你需要给予的是理解和耐心——这只是一种需要照顾的疾病,他/她还是那个你爱的他/她。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央视12套)将在9月21日上午10点至12点,播出特别直播节目《记得我爱你》,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更多新闻解读丨房价被谁绑架?限购 限贷 真的有效吗?注意 | 公检法出新规:办案时有权查看个人朋友圈、微博、网盘……真相 | “买傅园慧送胡歌”? 泄露明星航班信息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追踪 | 法院人员银行办案遭围殴 现场视频曝光 怎么回事?提醒 | 公安部曝光100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关注你家门口的安全(附名单)警惕 | 网购时好评率会影响你的选择吗? 看看商家“刷单”花样 你中招了吗?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侯振海编辑/王元?央视新闻关爱老人 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老年人饮食十大注意事项
核心提示: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老化,或者疾病缠身,很多时候在饮食上需要有所限制。那么下面,由慈铭专家为您讲解一下老年人吃饭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饭菜要香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所以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质量要好  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如多吃些、、、、、瘦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3.数量要少  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应以八成饱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  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C和,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5.食物要杂  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 健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种应保持10种左右。  6.味道要淡  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  7.饭菜要烂  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要做得饮一些。  8.水果要吃  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健康两餐之间应吃些水果 。  9.饮食要热
  老年人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于健康。  10.吃时要慢  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不完全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应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消化。另外吃的慢些也容易产生饱腹感,防止进食过多影响身体健康。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用于婴幼儿...[]¥17.9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百岁老人们都经历过生活艰苦的岁月,年轻时很少吃精白米面,如今即使生活条件改善了,喜欢吃粗粮的习惯没有变。
茶虽然有一定的功能作用,但对老年人而言,饮茶需讲究一定的原则。例如,饮茶不宜过浓,浓茶所含咖啡因往往过量,造成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生活质量提高了,平均寿命逐年增加,想要保持这状态,老年人就要懂得如何进行健康养生,别让健康的身体因为不正确的保健措施而受到伤害。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肺功能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现象,肺功能失常引起…… []
大多数夫妻的备孕都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尽量缩短备孕……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自立秋以来小编跟大家介绍过几道关于胡萝卜以及山药……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然而Bischoff-Ferrari博士认为一律减少维生素D的供应还是不可取的。根据调查,老年群体中有一半的人群维生素D摄入量达到了推荐的标准(20-30ng/ml),但仍有一半人群摄入量没有达标。中老年人健康指标
中老年人健康指标
1. 体温指标:
& & 测口腔温度一般在36℃-37.2℃为正常。若在腋下测量,正常值为36℃-37℃,一昼夜中,人体体温是周期性波动,从清晨2时至6时最低,下午13时至18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如腋下温度超过37.3℃为低烧。
2.脉博指标:
脉博也称心率,是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正常人安静心率在60-100次/分钟,成年男性脉博应为60-80次/分钟,成年女性应为70-90次/分钟,超过100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钟为心动过缓。体温每升高1℃,脉博约增加10-20次/分钟。
3.呼吸标准:
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呼吸应为16-20次/分钟,运动后或发烧时呼吸加剧,超过20次/分钟或不足10次/分钟都为不正常。呼吸与脉博之比约为1:4。测呼吸不仅测每分钟的次数,还应注意深浅和间隔是否均匀。如呼吸困难,要分辨是吸气困难、呼气困难还是吸气呼气都困难。如出现呼吸困难和其它异常,应到医院检查。
4.血压指标:
血压指心脏收缩时血液流经动脉对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正常血压: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毫米汞柱,舒张压≥110毫米汞柱;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
5.血糖指标: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应在3.3-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时血糖&7.8毫摩尔/升。
血糖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对胰岛素需求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好发于40-60岁,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糖尿病前期标准: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7.0毫摩尔/升和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11.1毫摩尔/升。糖尿病预警信号: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当空腹血糖超过该标准,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事件及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
6.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映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糖尿病人应该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4%-6.5%之间,老年人应≤7%-7.5%。
7.血脂指标:
血指指血浆中的指质浓度,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血脂正常值:TC&5.18毫摩尔/升,TG&1.7毫摩尔/升,LDL-C&3.37毫摩尔/升,HDL-C≥1.04毫摩尔/升。
血脂边缘升高:TC:5.18-6.19毫摩尔/升,TG:1.70-2.25毫摩尔/升,LDL-C:
3.37-4.12毫摩尔/升。
血脂升高:TC≥6.22毫摩尔/升,TG≥2.26毫摩尔/升,LDL-C≥4.14毫摩尔/升,HDL-C&1.04毫摩尔/升。
8.体重指标: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体重指数在18.5-23.9属正常;&18.5为体重过低;24.0-27.9为超重;≥28.0为肥胖。
9.代谢综合症指标:
⑴腰围:男性≥89厘米,女性≥80厘米;⑵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⑶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9毫摩尔/升,女性&1.1毫摩尔/升;⑷血压: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85毫米汞柱;⑸血糖: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
正常:1000-2000毫升/24小时;少尿:&400毫升/24小时,多见于饮水过少、脱水、肾功能不全等;无尿:&100毫升/24小时,多见于肾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疾病;夜尿量:指夜晚8时至次晨8时的总尿量,一般为500毫升,排尿2-3次。若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且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称夜尿增多;生理性夜尿增多与睡前饮水过多有关;病理性夜尿增多常为肾脏浓缩功能受损的表现,是肾功能减退的早期信号。
正常:粪便为黄、软。柏油样便:粪便黑色有光泽,说明上消化道出血。淘米水样便:应考虑霍乱、副霍乱。黏液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3天不大便称便秘;1天解便4次称腹泻。
2.肝功能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为5-40单位/升。谷丙转氨酶广泛存在于身体各组织,但在肝细胞中活力最高,是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ALT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心肌梗死、心肌炎及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管炎)等。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为8-40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在心肌和肝组织、骨组织中活力很高,当上述组织发生疾病时,AST会升高。AST升高见于心肌梗死、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心肌炎及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管炎)等。
13.肾功能指标:
尿素和肌酐均为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由肾排出,肾功能障碍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中的尿素和肌酐浓度会升高。
尿素氨(BUN):正常值为2.9-7.1毫摩尔/升,&60岁为2.8-7.8毫摩尔/升。升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尿路梗阻、肾恶性肿瘤等。
肌酐(Cr):正常成年男性为53-170微摩尔/升,正常成年女性为44-97微摩尔/升。升高常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脏损害、心功能不全等。
五项体检指标
超临界值需警惕
<span STYLE="font-size:18.0font-family:黑体; color:#C0-09-11
14:46来源:99健康网
本文导读:专家说,在体检报告单中,有五项指标的参考范围较大,所以不能只看有没有箭头来判断是否正常。那么我们要怎么看体检结果呢?
  体检报告单上没有箭头,不代表就是太平的,一些指标如果超出了相应的临界值,虽然看起来还在正常值的“参考范围”内,其实已经表示你的身体存在某些疾病的前兆,如果不重视,后果就非常严重了。
  其中最典型的有5大指标,分别是葡萄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血压指标。在体检报告单中,这5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往往比较大,很多人检查出来都没有箭头,其实自己的指标已经超过了健康临界值。究竟它们的临界值到底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看自己的体检报告单?我们现在来一一破解。
  血糖,也就是葡萄糖指标
  &#9733;参考范围:3.9-6.1(单位mmol/L)
  &#9733;临界值:5.5
  &#9733;警戒范围:5.5-6.1
  体检报告单上,血糖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3.9-6.1mmol/L,大部分人只知道血糖超出6.1
mmol/L是高血糖,事实上数值在5.6-6.1
mmol/L之间的人,已经属于血糖异常,也就是“空腹血糖偏高”。从2003年开始,美国等国内外医学界已经将数值在5.6-6.1mmol/L之间的人列入严密监控人群。因为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如果不积极采取干预措施,该数值中的8成人群会发展成高血糖。
  “血糖测验分为两种:一种是空腹血糖,就是餐后12小时以上进行检测;另一种是餐后血糖,是在餐后1小时内测验血糖。空腹血糖高于5.5的人,好比是‘右派分子’,一般我们都会建议他们再做一次餐后血糖测验,如果餐后血糖测出来的指标大于8,就属于异常人群,指标大于11,则可以确认为糖尿病人。”主任说。
  “大部分成年人的空腹血糖数值如果超过了5.5,餐后血糖测出来也是明显升高的,而且中老年人特别明显。为什么?因为不少人在体检之前都是会故意控制的,少吃点饭,少吃点糖,担心自己测出来指标不好。这种做法等于是掩耳盗铃。”据何炳荣主任介绍,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
  而且,高血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起糖尿病。糖尿病是不可逆转的,只会越来越差,最好的情况只是维持现状,一旦变成糖尿病,就相当于掉进了无底洞、掉进深渊了!你必须终生吃药,不吃的话,血液里面都是糖,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据调查,糖尿病人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7倍、糖尿病人脑血栓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的12倍,另外糖尿病性肠病、白内障、难于控制的肺结核、肾病糖尿病骨病等等并发症都有可能接踵而来。
  血脂3项: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9733;参考范围:0.34-1.9(单位mmol/L)
  &#9733;临界值:1.5
  &#9733;警戒范围:1.5-1.9
  高密度脂蛋白
  &#9733;参考范围:0.82-1.95(单位mmol/L)
  &#9733;临界值:女性1.2,男性1.1
  &#9733;警戒范围:女性0.82-1.2;男性0.82-1.1
  解释: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指标越高越好,女性指标应该大于1.2,男性指标应该大于1.1。
  低密度脂蛋白
  &#9733;参考范围0.36-3.36
  &#9733;临界值:2.6
  &#9733;警戒范围:2.6-3.36
  解释:低密度脂蛋白是“坏的”脂蛋白,其含量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指标越低越好。
  这三项指标,加上总胆固醇指标(正常值范围3.1-5.2mmol/L),通常用来作为高脂血症的诊断依据。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在5.2~5.7mmol/L的人称为边缘性升高。而事实上,甘油三酯超过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女性不到1.2,男性不到1.1)、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超过2.6的人群,都属于血脂异常,是潜在的高血脂病人。
  主任表示,高血脂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如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等。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很多疾病都是连着的,身体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会引起其他的病灶。”主任说,“血管病变引起的死亡率是所有疾病中最高的,大于40%,癌症引起的死亡率都不到40%。”
  血压指标
  &#9733;参考范围: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为高血压(单位mmHg)
  收缩压≤90和(或)舒张压≤60为低血压
  &#9733;临界值:130/80
  &#9733;警戒范围:收缩压在120-139和(或)舒张压在80-89人群,为高血压前期。
  一般认为,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是高血压病人,但是我们严格来讲,正常人的血压高于130/80毫米汞柱时他的血压已经属于异常状态。收缩压在120-139之间,舒张压在80-89之间的人群,我们国内叫“高正常血压”,但是美国的叫法是“高血压前期”,这个概念听起来可能更加直观、准确。收缩压每升高2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其危险性就增加一倍。
  得了高血压是一定要进行降压治疗的,因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如果高血压不进行治疗,3到5年内就会导致部分心、脑、肾损害,平均存活时间只有19年,比血压正常者平均寿命缩短20年。近些年一些国家领导人、演艺圈名人因为高血压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突然死亡的例子不在少数。
  有些高血压病人会觉得没有感觉,其实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有的人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四肢麻木、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如果你已经查出有高血压,你就要看自己是哪些因素引起的,比如食盐过多,口味过重,吸烟、遗传、肥胖、酗酒、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遗传等等,都是造成高血压的因素,要针对治疗。除了吃降压药,低盐、低脂肪、低热量的合理膳食可降低收缩压8-14毫米汞柱,另外戒酒、戒烟、运动、减肥、减压等都有助于降低血压。
  总结:看体检报告单的三条原则
  主任医师表示,看体检报告单,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
  第一,在医生的指导下来看化验单,这样可以全面、完整地了解自己的检验结果;
  第二,化验单要结合其他检查项目来诊断疾病,包括影像、超声、放射线等;
  第三,看化验单要与过去的指标比较来看,不能断章取义。因为影响化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有的项目指标高但是也不能表示一定有某种疾病,也要看临床表现、体表等现象。
指标不完全达标
老年人不必纠结
10:49:39 来源:
中老年时报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重要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会有所下降,老年人群的检测指标正常值范围与非老年组应有所不同,但多数医疗单位的化验结果仍使用同一个正常值标准,所以老年人不必要求自己的各项检查结果都要达标。
老人降压有自己的目标&
老年高血压是血管衰老的明确标志,因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会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而积极治疗则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等危险性。老年高血压有很多特点,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体位性血压变化、餐后血压变化等,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压。
年龄低于80岁的老年人,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150毫米汞柱,如患者一般情况好,能耐受,收缩压可进一步降低到140毫米汞柱以下。年龄大于80岁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别要注意舒张压不要低于70毫米汞柱,收缩压可控制在150毫米汞柱左右。而对于虚弱的老年人,是否需降压治疗则要由临床医生根据治疗效果来决定。
血糖指标也可适度放宽
老年人存在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合并症多、血糖波动大、易发生低血糖、治疗依从性差等特点。《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4》提出,老年患者应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遵循个性化原则。预期生存期&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8.0%以内。预期寿命16.7毫摩尔/升)。
肾功能指标须特别关注
在生理状态下,人40岁后肾小球滤过率(GFR)每10年约下降10%,在高血压等病理情况下GFR下降更为明显。由于老年人肌肉组织明显减少,内源性肌酐产生下降,肾小管分泌肌酐代偿性增多,肾功下降时血清肌酐不会明显增高,采用校正年龄、体重等因素后的GFR公式比单纯应用24小时肌酐清除率评价肾功能更为可靠。由于肾脏担负着体内重要的清除、排泄、分泌功能,特别是老年人会多重用药,尤其要关注肾功能指标。GFR过低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减小药物剂量。胱抑素C(CYSC)是最新发现的肾功能标志物。研究显示,CYSC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不受性别、肌肉量等因素影响,在评估老年人肾功能时更有意义。
老人降血脂不要严格限饮食
血脂异常会促进老年人冠心病进展,导致冠脉事件发生,应该鼓励所有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及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但不提倡过分严格控制饮食和过快减轻体重。老年人应根据个体特点选择调脂药物,如无特殊原因或禁忌证,鼓励具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体重指数≥28kg/m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从小或中等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剂量,以避免不良影响。与65岁以下的患者相比,相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可使老年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多降低3%~4%。&
2015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
LDL-C应小于1.8毫摩尔/升;糖尿病、慢性肾脏病(3或4期)、高血压+1项心血管危险因素者,LDL-C应小于2.6毫摩尔/升。
(据《健康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心理健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