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和人格是专升本是怎么一回事事吗?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师是否有爱心 - 老杨树 - 学教交流园
- Powered by X-Space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师是否有爱心
& 16:07:28还没有开通?赶快注册一个窝吧!
文/黄国胜经常有人问我: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以后,剩下来的是什么?我知道他们想要的答案是:真面目。可是,我的回答总是令他们失望。答案一: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如果还剩下什么,那也是面具。答案二:如果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答案三:如果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剩下来的就是...
文/经常有人问我: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以后,剩下来的是什么?我知道他们想要的答案是:真面目。可是,我的回答总是令他们失望。答案一: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如果还剩下什么,那也是面具。答案二:如果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答案三:如果把所有的面具都去掉了,剩下来的就是“阴影”。根据荣格的定义,人格面具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如果不与人交往,是不是就不需要面具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人是社会的动物,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环境。即便一人独处,也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的影响。社会关系是一张无形的网,始终笼罩着我们。胎儿没有人际关系,所以没有面具。婴儿一出生,就与母亲发生联系,这是最早的“客体关系”。开始的时候,母婴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被婴儿“整个”记录下来,形成“客体关系表象”,后来渐渐分化,形成母亲面具和婴儿面具。母亲面具是母亲的行为表现的内化,婴儿面具是婴儿自己的行为表现的内化。婴儿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在母亲面具和婴儿面具的互动中展开。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多的客体关系,形成越来越多的面具。假设面具是一层一层地叠上去的,那么,把外层的面具都去掉了,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最原始的母亲面具和婴儿面具。如果把最原始的母亲面具和婴儿面具也去掉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退回到胎儿或刚出生的婴儿的状态。这意味着,人的社会性没有了。没有了社会性,人和动物就没有区别了。换句话说,去掉了所有的面具,人就变成动物了。荣格把人的动物性称作“阴影”。人不同于其它动物,不能把人的本性归结为动物性。换句话说,动物性不是人的本性,阴影不是人的本质。按逻辑学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也就是面具;按现象学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动物性,即面具+阴影。用想象法看自己的面具,开始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人,到了最后,会出现动物。动物出来了,说明面具已经基本上看完了。这是一个从面具到阴影的过程。在动物后面出来的人,往往是隐藏或压抑得比较深的面具。而且,最先看到的往往都是当前生活中的人,然后出现过去认识的人,甚至已故的人,接下来是不认识的人,有些还长得稀奇古怪。这个过程基本上符合“时间线”,从现在向过去回溯。不认识的人不是真的不认识,而是年代久远,被遗忘了,即使回忆起来,也是模糊的,甚至是变形的,所以显得稀奇古怪。总的说来,开始是写真,后来变成漫画;开始是现在,后来是过去;开始是现实,后来是虚幻;开始是意识,后来渐渐深入到无意识。最后进入集体无意识,回到远古,看到动物。从象征意义上讲,回到远古,就是回到子宫,回到前世。()
文/黄国胜,原题:《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包括三种情况:一、角色关系通常所说的家庭关系主要是指角色关系,例如父亲和儿子、母亲和女儿、媳妇和婆婆等。这种关系是建立在角色的基础上的,如果两个人的行为都符合角色期待,人际关系就会融洽。或者说,如果两个人的关系符合社...
文/,原题:《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包括三种情况:一、角色关系通常所说的家庭关系主要是指角色关系,例如父亲和儿子、母亲和女儿、媳妇和婆婆等。这种关系是建立在角色的基础上的,如果两个人的行为都符合角色期待,人际关系就会融洽。或者说,如果两个人的关系符合社会期待,人际关系就会融洽。这是因为,社会对角色有期待,对角色关系也有期待。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角色期待,那么角色关系就是畸形的。例如,爸爸如果不像爸爸的样子,那么父子关系就会乱七八糟。不同的人扮演同一种角色,个体差异是很大的。角色其实就是去个性化,把共性保留下来。因此,实际的家庭关系比角色关系要复杂得多,角色关系难以反映实际的家庭关系。二、情感关系同样是父子关系,可以很亲密,也可以非常敌对,这才是实际的家庭关系。所以,研究家庭关系,完全可以撇开角色关系,单纯从情感关系入手。情感关系主要有两种:亲密和疏离。后者也叫“独立”、分化。换句话说,家庭关系由两种力量所决定,一种是合心力,一种是离心力。当合心力大于离心力的时候,表现为亲密;当离心力大于合心力的时候,表现为疏离,或者独立。女性合心力比较大,男性离心力比较大。也有人把情感关系分为三种:友好,不友好,没关系。友好就是亲密,不友好就是对立或对抗,没关系就是疏离,实际上就是在“亲密”和“疏离”之间加进一个“对立”。有了对立,家庭关系一下子就复杂了起来。两个人在一起吵吵闹闹,像仇人似的,分又分不开,说他们亲密又互相排斥,说他们疏离又难分难舍。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敌对共生”,或矛盾性依恋。对立是关系不协调的表现。如果两个人的合心力和离心力是相同的,关系就是协调的。例如,两个人都是合心力大于离心力,关系就是亲密的;两个人都是离心力大于合心力的,关系就是疏离的。如果两个人的合心力和离心力不相同,一个人合心力大于离心力,一个人离心力大于合心力,一个要亲密,一个要疏离,就会陷入“追和逃”的关系。当一个人追得太紧的时候,另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犯,他会感到不舒服,用力把对方推开。对方被他推开了,人际距离远了,觉得不舒服,又会使劲地靠过来。最后,两个人处于一种胶着状态,远也不行近也不行,冲突不断。三、深度连接家庭关系不仅仅是亲和疏、远和近、友好和对立,还有一种神秘的联系,类似于“转世”、“附体”,或者感应。例如,某人性格很像某位前辈或祖先,甚至命运也很像。因此,家庭喜剧或悲剧会一代一代地重演。这种神秘的联系可以用古老的相似律和互补律来解释。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亚里斯多德发现了联想律,成为联想心理学的先驱。联想律主要有两条,即相似律和接近律。相似律是指,两个相似的东西可以产生联想,也就是从一个东西想到一个与之相似的东西;接近律是指,两个在空间或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东西可以产生联想,也就是从一个东西想到一个与之接近的东西。接触也是接近的一种,长期接触会互相配合,形成互补。因此,接近律也称接触律、互补律。后来,文化人类学研究发现,原始人的巫术所遵循的正是相似律和接触律。原始人认为,两个相同的东西之间存在感应,两个有过接触的东西之间永远存在联系,所以,对一个人的画像施法,可以伤害这个人,对一个人的头发或穿过的衣服施法,也可以伤害这个人。家庭成员之间的神秘联系是认同和互反。外国人喜欢给儿子取父亲的名字,或者给孙子取爷爷的名字。因为名字相同,性格也会趋同,甚至命运也很相似,譬如《百年孤独》。儿子像父亲,孙子像爷爷,这叫认同,也叫“相似作用”。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认同某个祖先。当一个人完全认同了某个祖先时,他就不是他自己了。他身在现在,心在过去。他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而是根据某种“模式”行事,强迫性重复。弗洛伊德把认同分为三种:丧失认同,权威认同,与加害者认同。丧失认同是指,一个人离开了,就被别人认同了。两个人长期在一起,容易产生分工,形成互补。现在,其中的一个离开了,留下的这个不得不把他的那份工作承担起来,变得像他那样行事,这就是丧失认同。丧失有助于认同。如果那个人一直在这里,完成了自己的那份工作,别人就不用代替他,不用认同他。正是因为丧失认同,许多人所认同的对象往往是已故的家人。互反也叫“互补性反角色”。因为分工,两个人会变得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同时,他们又是互补的,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例如,一个种田,一个织布;一个赚钱,一个照顾孩子;一个当主角,一个当配角;一个勤快,一个懒惰;一个当警察,一个当小偷;一个兢兢业业,一个好吃懒作;一个很爱面子,一个不知廉耻。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人某种“特质”非常突出,必有一个与之相反,并且与之配合的人。( 10:02:58)
朋友说,生活特别累。在社会上混,你不得不学会伪装自己,带上面具生活。朋友说,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只是不想改变,不想变得不像自己了。他还说,觉得自己世俗了。那些阿谀奉承的人,他学不来也不想学。于是我看到的结果就是,他在一直逃跑,期待换个环境,期待有一个地方可以开心、温暖,大家可以和谐...
朋友说,生活特别累。在社会上混,你不得不学会伪装自己,带上面具生活。朋友说,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只是不想改变,不想变得不像自己了。他还说,觉得自己世俗了。那些阿谀奉承的人,他学不来也不想学。于是我看到的结果就是,他在一直逃跑,期待换个环境,期待有一个地方可以开心、温暖,大家可以和谐表现自己而不必虚伪,可是他始终没有找到。性格面具就是你要在面前呈现出来的样子,类似于印象管理。你想通过刻意的做一些事情,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对你有个好印象。在职场上社会上再常见不过了,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通常能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也总是会遭到一些人的看不起。如果说改变,谁都不想改变。我们都想由着性子来,希望别人可以接纳这样真实的自己,自己就可以善良的敞开心扉,和谐的和别人相处。可是没有。我们探讨了很久什么是“真实的自己”。他认为,不主动,腼腆,不强势,不争强好胜,不计较,不受委屈,这就是真实的自己。那么相应的,明明讨厌一个人还要笑脸相迎,明明有人讨厌自己还要假装没事,明明某人在暗地给自己穿小鞋还要假装感谢,这些就不是真实的自己。在他眼里,有些人就是跟自己不一样,甚至是坏人。于是他扛着“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大旗来成功的与一些人疏离,当这些人过于强势的时候他表示既不愿意争斗又不愿意委屈,于是只好辞职离开。他只想做回真实的自己。聊着聊着,我发现他会把自己某一部分性格等同为全部的自我。也就是只有性格A才是真正的我,你只有接纳我的A性格你才是接纳我,我只有表现出A来那才是真的我。其他的都不是我。极端举例夸张的说就是,自私才是我的本性,可是我在社会上生存必须遮盖自私,戴上善良的面具强迫自己善良。善良的我就不是我,只是我学会了伪装。我还发现,他很聪明的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却不愿意改,因为他不想失去自我,变得不像自己了。也就是说如果性格B是适合社会生存的,他就必须学会B,学会B就意味着放弃A,于是他就成了B一样的人而不再是A一样的人了,他觉得委屈。在他的世界里,人只能有一种性格,非A即B。然后我讲了一个不是很好笑的笑话,他居然笑了。我出生在语言为中文的国度,我认为讲中文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所以我要坚持做自己,当我遇到美国人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语言不同,可是我又不愿意放弃我的语言使用英语和他交流。于是我们“道不同”。我又发现我不能很好的和人交流很痛苦,我意识到了我的问题就是中文是个缺点,我很挣扎要不要为了适应他们而放弃自己的语言,使用他们的。如果那样,我可以活得很好,但是我却不再是我自己了。所以即使痛苦,我也不愿意改变,我坚持原来的自己,使用中文,并远离那些和我语言不同的人。与此同时,我还很看不惯那些见风使舵的人,他们居然见什么人就用什么语言,只知道迎合别人,虽然他这样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依然对他们很不屑。他笑是因为,语言和自我什么关系。你使用什么语言都不影响你还是你自己,你使用其他语言不代表你就放弃母语了。自己讲不好英语还看不起别人讲的好的。那性格又有什么区别呢?不主动,腼腆才是自己的语言。外向、低头、捡别人喜欢听的话就不是自己了?就成了面具了?我们称之为面具,是因为我们不接纳自己是这样的人,然后又无奈于环境不得不做这样的人。归根结底我们还是不接纳的一种自我强迫。有原则的我是我,没原则的我也是我。内向的我是我,外向的我也是我。我的本质都没有任何变化。我只是多掌握了一种性格,在不同的人面前使用不同的性格而已,这些都是我。我在某人面前外向,不代表我就不再是内向的人了。我对某人讨好,不代表我就是一个没有尊严的人了。我的自我没有任何变化。我不仅可以拥有很多性格。而且这些性格全部不是我,当我被接纳,并不是只有我的某个性格被接纳我才是被接纳的。也不是我的某个性格不被接纳我就是不被接纳的。我妈妈不喜欢我搞心理,不接纳我的爱好,但这并不影响他喜欢我和接纳我的人。我只是拥有我的性格,但我不是我的性格。就像我拥有我的语言但我不是我的语言一样。性格也是习得的。不排除有些遗传的因素在里面,大部分都是后天习得的。你可能生在一个比较严厉的环境里,就会变得比较内向。可能在你的教育里要学会争取自己的利益因为没人会保护你,你就会习得强势。这是我们学会的比较习惯的性格,像我们的母语一样。我们长大了,可以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可以学习另外一种人生的活法,可以学习赞美别人,可以学习为了照顾别人的感受而说点谎,可以学习接纳和宽容,就像学习另外一门外语一样。我们习得这些,不会改变我们的本质。也不会使我们原来相反的性格没了。我们此时有了多种性格,我们的人生更宽更丰富了,技能更多了,我们懂得面对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性格来交往。这不是很好吗?所以无需改变性格,只是增加一部分内容而已。面对不同语言的人,就可以讲不同的话,使用不同性格了。也许你做不了他那么好,但也不代表你学不会。你们生来的环境不同,“母语”不同而已。但你依然可以学习到一点外语。我们每个人生来相同,都是同一宇宙生命力的见证。我们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只是环境和教育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同时,我们也可以发展出自己喜欢的性格。我们不需要期待别人来改变性格适应我们,就像不需要要求别人来学习我们的语言而和我们交流一样。据说光着脚走路的时候路会扎脚,国王就下令把全国所有的路都铺上牛皮,这样世界就可以为他改变了。可是聪明的国王后来还是接纳了这个建议:改变自己,穿上皮鞋。想让别人来迁就你的性格的语言,就像让所有的路都为你铺上牛皮一样。除此之外的不愿意改变,大约就是懒惰了。因为性格的习得,需要一点点努力和付出,就像学习一门新的外语一样。当然,你愿意只跟跟自己合得来的人相处,只跟和自己语言相同的人相处也无妨,无非是你只能见识到这个世界里的人,看不到其他的风景而已。而那些“没有原则”的人际达人们,他们并不是没有自我,只是比你多掌握了一门语言而已。( 17:09:02)
三十年前初识精神分析,立即被弗洛伊德的理论所折服。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日本人写的《青年心理学》,里面提到精神分析,本我、自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心理防御机制,我马上联想到《西游记》,猪八戒就是本我,孙悟空就是自我,唐僧就是超我,在此基础上渐渐形成人格面具理论...
三十年前初识精神分析,立即被弗洛伊德的理论所折服。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日本人写的《青年心理学》,里面提到精神分析,本我、自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心理防御机制,我马上联想到《西游记》,猪八戒就是本我,孙悟空就是自我,唐僧就是超我,在此基础上渐渐形成人格面具理论。当时觉得,精神分析来自西方,讲到很多希腊神话,不太适合中国人,需要做一番“本土化”的工作,于是对中国神话进行研究,找到了中国的俄狄浦斯,一个是哪吒,一个是沉香。哪吒杀父,沉香恋母。与俄狄浦斯不同,哪吒杀父不成,这是因为父亲李靖得到神仙的支持,拥有了法力无边的玲珑宝塔。玲珑宝塔是男性的象征,代表父亲的威严。可见中国的父权太强大了,哪吒无可奈何。其实中国神话里有许多哪吒式的英雄,他们反抗父权,但最终遭到镇压,他们是夸父、刑天、蚩尤、共工。后来接触到客体关系理论,感觉它是专门为中国人而设计的。中国人的特点就是人际界线不清,黑白分明(非黑即白,“分裂”),心智停留在婴儿期,与母体处于共生状态。中国文化讲孝,崇尚集体主义,强调人际关系,鼓励人们为别人而活,压制人性,否定个人意志,削弱独立思考能力,都是客体关系的体现。客体关系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意识形态也在推波助澜。国家也把自己的意志加于给人民(控制,投射性认同的一种),大力宣传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迎合),把人和事物分为黑的(坏的)和白的(好的),树立英雄模范和“坏人典型”。可是,客体关系理论虽然很适合中国,却难以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因为中国文化反对“分离-个体化”,反对婴儿长大,反对划清人际界线、混淆黑白(客观中立)。再后来,学了自体心理学,发现它更适合中国。自体心理学认为,人有三种需要:理想化的需要,反映的需要,另我的需要。这三种需要如果都得到满足,“自体”(可以理解为人格)就会渐渐整合,趋于完善。理想化的需要也叫理想化移情,就是把“理想化父母影像”投射到某人身上,觉得对方很厉害(无所不能),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把对方内化,变成一个有理想的人。反映的需要也叫反映性移情,就是把别人当成粉丝,满足“夸大的自体”的需要,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有雄心和抱负。另我的需要也叫另我移情,就是把别人当成另一个自我、镜像、双胞胎、知己,心心相印,“步调一致”。在中国人身上,这三种需要都非常强烈。中国人很容易把别人理想化,崇拜英雄,崇拜权威,喜欢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英雄和权威,等待英雄和权威来拯救。找对象的时候也会把对方理想化,或者非要找一个可以托付终生,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把自己照顾得非常好的人。中国人很要面子,喜欢听好话,这是反映性移情的表现。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愿意做违心的事,结果常常被别人忽悠。如果别人不认可,或者提出中肯的建议,他就会受不了。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反映性移情表现为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过高期待。来访者希望咨询师能够接纳他的一切,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事事顺从他,对他热情有加,不然的话,他就会受伤。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对我很失望,认为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中国人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高山流水》讲的就是“知音难觅”,文学作品中充斥着“知遇”的情节,而误解、歪曲、失信、欺骗、背叛是它的反面,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前不久在成长团体里,一名学员写了活动记录,结果受到很多人的抨击,因为他们认为他歪曲了他们的意思。记录者不是录音机,不可能做到一字不差,而从人际沟通的角度看,对于同一句话,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不是理解反了,稍微有点偏差,不必那么计较。再说,人家又不是故意的,何必这么认真?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一点点偏差都是不能容忍的,他们需要准确无误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由两个部分构成: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导致罪感,自我理想导致耻感。弗洛伊德强调罪感,轻视耻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西方人罪感强,耻感弱。中国人正好相反,罪感弱,耻感强。自体心理学认为,情况不是这样的。西方人耻感也很强,只是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耻感与自体有关。自尊是自体的一个表现。自体破碎的人是没有自尊的,自体如果不那么破碎,就会表现出自尊。自尊有助于自体的整合。自尊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别人尊重自己,二是自己尊重自己。自体还不是很完整的时候,别人的尊重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的表现就是爱面子,怕丢脸。当自体整合得比较好时,别人的尊重就不那么重要了,自己尊重自己就可以了。客体关系理论研究客体关系,目的是消除客体关系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与中国文化对立,会使咨询师陷入尴尬的境地。自体心理学利用自恋移情促进来访者的自体整合,符合中国传统,咨询师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自体心理学建议咨询师扮演精神导师、爱心大使、心理顾问,配合来访者,满足来访者的理想化移情、反映性移情、另我移情,帮助来访者获得理想、抱负和“技艺”,以及自尊和人生的意义(信念),成为自体完整的人。( 09:32:19)
人是由精神和肉体或心和身两个方面构成的。关于两者的关系,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一元论认为两者是一个东西,二元论认为两者是两个东西。一元论又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别。唯物论认为身是本、心是末,先有身、后有心,身是第一性、心是第二性;唯心论则认为心是本、身是末,先有心、后...
人是由精神和肉体或心和身两个方面构成的。关于两者的关系,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一元论认为两者是一个东西,二元论认为两者是两个东西。一元论又有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别。唯物论认为身是本、心是末,先有身、后有心,身是第一性、心是第二性;唯心论则认为心是本、身是末,先有心、后有身,心是第一性、身是第二性。二元论主要有笛卡尔的交感论和莱布尼兹的平行论。笛卡尔认为,心和身是两个东西,但是互相有联系,互相影响,保持协调;莱布尼兹认为心和身没有任何关联,各自按一定的程序运行,由于程序相同,因而互相“平行”,就像两只精确的时钟,总是报出相同的时间。除了平行论之外,一元论和交感论都认为心和身是“统一”或一致的,莱恩把这种情况称为“身体化”。身体化的心或“自我”与身保持一致,当身受到刺激的时候,心就会有相应的感受;当心有所动的时候,身就会有相应的反应。这样的心是活的,身也是活的。但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和身是分裂的,莱恩称之为非身体化。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有三个标准:自我是否统一,与环境是否协调,人格是否稳定。心、身分裂是自我不统一的一种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莱恩抓住了精神病的本质。非身体化的心置身事外,远远地看着身。当身受到刺激的时候,心没有感觉;当心有所动的时候,身没有反应。这种体验类似于“灵魂出窍”,或“人格解体”,偶尔也会出现在正常人的梦里。这个时候,身体变成了机器,虽然没有生命,但能正常运行,俗称“行尸走肉”,类似于僵尸,或机器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心、身分裂呢?莱恩认为,原因是生存性不安。当一个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是逃跑。如果身体逃不了,就只能“精神逃避”,譬如动用心理防御机制,或者直接“灵魂出窍”,出现“情感休克”。很多人都有过短暂性的心、身分裂,如果长期分裂,就离精神分裂症不远了。莱恩就是这样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的,他把“过渡状态”称为“精神分裂性”,以别于精神分裂症。莱恩把非身体化的心称为“内自我”,简称“自我”,它是纯精神的,而把那个行尸走肉就是假自我,也称“人格”。于是,自我一分为二,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一个真一个假,一个此一个彼,一个I一个me,一个“我”一个“它”,一个“自我”一个“人格”。假自我介于“我”和环境之间,代替“我”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环境作出反应。但是,它没有生命、没有自主性,仅仅是对环境的“反射”。它可能非常适应环境,与环境协调一致,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它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按程序运行的。病人通过假自我做环境要求他做的一切,他戴着各种“人格面具”,扮演各种角色。而“我”在后面冷眼旁观,不屑一顾,甚至非常鄙视。罗杰斯也把自我一分为二,一个是现实我,一个是理想我。现实我是“真我”,理想我是社会所期待的,同时也是自己希望达到的样子,相当于“假我”。正常情况下,现实我与理想我只有微小的差别,稍微一努力,就能重合,然后出现新的理想我,现实我继续努力与它接近。如果两者差别太大,现实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理想我,两者就分裂了。结果,只能按社会的期待行事,而内心很不情愿。霍妮所说的“应该的暴虐”也是这个意思。但是,罗杰斯认为“真我”即现实我是与身体相统一的,称之为“机体的智慧”,而理想我是与身体相违背的。换成精神分析的术语,现实我更接近“本我”,理想我则相当于“自我”,它通过心理防御机制与环境相适应。心、身本是一体,由于某种原因,譬如伤害、危险、教育、社会化,两者发生分裂。其结果是,心获得了某些新的东西,而身相对没有太大的变化。变化了的心无法改变身,但可以把身包装起来。这是因为,心本身没有行动能力,还得借助于身,使其为己所用。莱恩所说的假自我就是经过包装、被利用的身,它之所以假,是因为它被利用了,而利用它的恰恰就是那个非身体化的心,后者才是假的根源,或假本身。罗杰斯的观点接近唯物主义,莱恩的观点接近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心是第一性,身是第二性;心是真,身是假。与身分裂,就是返璞归真。所以,人必须清心寡欲,超凡脱俗,使灵魂获得解脱。莱恩认为,身体化和非身体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或者说各有优劣。身体化的人活得比较真实,同时也很痛苦,他被困在身体里,备受生老病死的煎熬,而非身体化的人比较超脱,也容易出现精神分裂。我倾向于身体化,反对非身体化。非身体化就是心理学化,过分强调心理调节,沉醉于“灵性成长”,其实是闭门造车,自欺欺人。非身体化就是异化,越修炼越远离自己的本性。非身体化就是合理化,理论一大堆,却没了真实的感受。()
成熟的咨询师分为三种类型:精神导师,心理顾问,爱心大使。这三种类型正好与三种自体客体对应。科胡特认为,存在着一种自恋利比多,如果针向自身,具有促进自我整合的功能,如果针对别人,就会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这样的“别人”就是自体客体,虽是客体,但为自体所用,不是独立的客体,而...
成熟的咨询师分为三种类型:精神导师,心理顾问,爱心大使。这三种类型正好与三种自体客体对应。科胡特认为,存在着一种自恋利比多,如果针向自身,具有促进自我整合的功能,如果针对别人,就会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这样的“别人”就是自体客体,虽是客体,但为自体所用,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依附于自体的。自体与自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叫作自体客体移情,或自恋移情,分为三种:理想化移情,另我移情,反映性移情。理想化移情就是认为对方无所不能,把对方理想化,使其成为理想化客体。另我移情就是把别人当作“另一个自我”、孪生兄弟或者自己的复制品,所以趣味相同、步调一致,心心相印,惺惺相惜。反映性移情则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要求别人围着自己转,认可自己,赞美自己。在反映性移情,主体也叫“夸大性自体”,客体就叫“反映性客体”。科胡特还把理想化移情的内在动力称为“理想饥饿”,理想饥饿的人很容易把别人理想化,发生理想化移情。另我移情的内在动力叫“另我饥饿”,另我饥饿的人非常渴望“知己”,很容易发生另我移情。反映性移情的内在动力叫“镜子饥饿”,镜子饥饿的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很容易发生反映性移情。精神导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别人的精神导师,是因为他境界极高,能够引导别人,拯救别人,这样的人就是理想和楷模,正好符合咨客的理想化需求即理想饥饿。所以,一个理想饥饿的咨客遇到一个精神导师,两个人就对上号了。有时候,即便不是精神导师,也会被咨客理想化为精神导师。有些咨询师,本来不是精神导师型的,但经不住咨客的理想化移情,最后也以精神导师自居了。心理顾问就是咨客的另一个自我,他的任务就是协助咨客的“自我”,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心理顾问通过共情和替代性内省,进入到咨客的内心,想咨客所想,感咨客所感,和咨客一起面对问题,陪伴他成长。爱心大使能够充分满足咨客的镜子饥饿。不管咨客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问题,爱心大使都无条件接纳。于是,咨客的“夸大性自体”被激活了,变得活跃、自信、“好表现”,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人一旦有了自信,精神面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焦虑和抑郁烟消云散,别的毛病也生不住了。咨客的自恋移情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最先出来的是理想化移情,其次是反映性移情,然后是另我移情,最后还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初诊接待,权威是必要的;在建立咨询关系的过程中,接纳是最重要的;咨询中期,通力合作是最重要的,咨询末期,“内化”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内化,咨客就会永远依赖咨询师,永远长不大,永远处于“饥饿”状态。( 15:39:43)
萧红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女人怎么这么命苦?她出生于地方家庭,生活条件应该不错,但是父亲性情暴躁,母亲早逝,加上重男轻女,她的童年非常不幸。16岁的时候,父亲把她许配给军阀的儿子,她极不愿意,于是跟表哥私奔。后来表哥抛弃了她,她走投无路,只好回家,与自己不爱的男人同居。这个男人后来也抛...
萧红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女人怎么这么命苦?她出生于地方家庭,生活条件应该不错,但是父亲性情暴躁,母亲早逝,加上重男轻女,她的童年非常不幸。16岁的时候,父亲把她许配给军阀的儿子,她极不愿意,于是跟表哥私奔。后来表哥抛弃了她,她走投无路,只好回家,与自己不爱的男人同居。这个男人后来也抛弃了她。当时她住在哈尔滨的一家旅店,欠了400多块钱的房租,老公跑了,旅店老板扬言把她卖到妓院去,她向报社求救,当时在报社当编辑助理的萧军过来救了她。他们一见钟情,立马坠入爱河。可是,萧军是个情种,一心多用,令萧红十分痛苦。他们经常闹矛盾,闹到激烈处,萧军还会拳脚相向。萧红无奈地哀叹:“我幼时有一个暴虐的父亲,他和我父亲一样了!”但是,她很爱他,没法离开他。他们交往了六年,萧军对她已经完全失去兴趣,只是觉得她可怜,不忍心主动抛弃她。这个时候,她遇见了端木蕻良,于是决定与萧军分手。萧军欣然同意。端木蕻良的性格与萧军截然相反,很包容,很温和,但太懦弱,还很小家子气,无法满足萧红的情感需求。当时他们在武汉。后来日军逼近武汉,他们逃到重庆,后来又逃到香港。当时的香港相对比较太平,可是不久后,日军进攻香港。卧病在床的萧红被人抬着逃难,最后死在一个简陋的临时救护站。不难看出,她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苦命人面具。人格面具理论认为,幸运儿面具、苦命人面具、讨好者面具和叛逆者面具是最基本的人格面具。幸运儿面具的特点是自我感觉良好,总是遇到喜欢的人和事,受人尊重,被人呵护,非常幸运;苦命人面具则正好相反,自我感觉不好,总是遇到可恶的人和不幸的事,被人欺负,被人抛弃。人格面具具有自我维护的功能。幸运儿面具不是总是遇到喜欢的人和事,而是无意识地寻找喜欢的人和事;苦命人面具也不是总是遇到可恶的人和不幸的事,而是无意识地寻找可恶的人和不幸的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萧红的悲惨命运是自找的。在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城,抗婚、私奔是要付出代价的。萧红一心想自由,却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等于自讨苦吃,自我蹂躏。她开始不愿意嫁给军阀的儿子,后来却跟他在哈尔滨同居,简直就是自我糟蹋。到头来人家不要她了,她还非要跟人家打官司,结果名声扫地。遇到萧军是一个转机。可是,萧军偏偏又是一个跟她父亲一样的人。她小时候遭受父亲的暴虐,现在遭受萧军的暴虐。按精神分析的说法,就是强迫性重复。她对萧军一见钟情,一定是萧军身上的某种特质吸引了她,而这种特质本来是她父亲所具有的。所以,萧军实际上是她父亲的“替身”。虽然她恨父亲,但这是意识层面的,而在潜意识层面,她是爱父亲的,这叫恋父情结。她小时候遭受父亲的暴虐,这成了她与父亲“互动”的一种习惯模式。在与萧军的互动中,这种模式重现。当她以与父亲互动的模式与萧军互动时,萧军身上的某种与她父亲相似的东西就会被激发出来,最后就像她父亲对她那样地对她,,这叫投射性认同。她把父亲面具投射给萧军,萧军接受(认同)了,变成了另一个父亲。她是怎么与萧军互动的?是怎么激发萧军的“父亲面具”的?萧军很花心,认识没多久,萧红就发现他另有所爱。本来,萧军就是主张“爱便爱,不爱便丢开”的,但萧红受不了萧军的不忠,很可能就是为了这些事情而跟他吵架。不知道萧红的父亲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人。萧红九岁的时候,母亲病逝,父亲娶了继母。在女儿的眼里,这就是父亲的不忠。恋父情结是一个三角关系,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两个女人之间是竞争关系。作为女儿,通常不认为自己是第三者,而把母亲当成第三者,予以排斥。父亲娶了继母,那就是“小四”了。她痛恨这样的男人。两萧相识时,萧军已有家室。萧红的最初身份就是“小三”。后来小三转正了,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小四、小五、小六。这样的命运也是她自找的,因为她找了一个多情的“三郎”。有人说,萧红是一个矛盾体,“她追求独立,却一直无法自立;她向往自由,却一直自我设限;她极其多情,又极其自私;她反抗父权,反抗专制,却成为男权的另一种牺牲品;她说‘成千上万的小孩饿死了,怎么看不见’,却任由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在蚊虫的叮咬中,全身冰冷,哭了整整五天。”其实每个人都是矛盾体,有A就有-A。A有多强大,-A也有多强大。对于一个平庸的人来说,A和-A都不会太强,所以较少自我矛盾,甚至看不出有矛盾。而对于个性很强的人来说,矛盾冲突就会非常强烈。萧红追求独立,却总是离不开男人。这是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独立的,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需要关系。同样,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活在关系中的,人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萧红那么渴望自由,是因为她在家里喘不过气来,因为家里太压抑了,继母太冷漠,父亲太压制。她需要自由,但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有限的、没有危险的、受保护的自由。所以,她需要一个男人。当她孤身一人的时候,尤其是生了病,卧床不起,也会想念故乡。这就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两股力量,一股是追求自由和独立,一股是渴望亲情和友情。一个人如果找到了平衡点,就是一个幸运的人。而不幸的人,要么没有自由而渴望自由,要么没有亲情而渴望亲情。而最最不幸的人是,一会儿没有自由而渴望自由,一会儿没有亲情而渴望亲情。萧红就是这样的人,原因是她的处境比较极端。家里太压抑,所以她不得不逃离;她太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必须依附于某个人。她一直在努力寻找那个既能满足亲情又能给她自由的平衡点。认识萧军的时候,她已身怀六甲。孩子刚出生,她就把他送人了。客观原因当然是有的,例如生活条件太差,连自己都很难养活,怎么养活孩子?孩子不是萧军的,留下来可能会成为障碍。如果从人格面具的角度来看,则是面具转换。苦命人面具是受害者面具的一种。受害者面具分为逃跑者面具、讨好者面具、反抗者面具、弃婴面具、苦命人面具、囚犯面具、罪人面具、病人面具。这些面具是相通的,可以互相转化。萧红虽然没有被父母真正抛弃,但是,她有三个弟弟,而且父母重男轻女,她肯定会有“被遗弃感”。这样一来,她就会形成弃婴面具。这个面具在她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使她一次次地被人抛弃,先是表哥,后来是军阀的儿子。离家出走算是自我抛弃,离开萧军也是自我抛弃。人格面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自己用,称为主体面具,二是投射给别人,叫客体面具。萧红年轻的时候,弃婴面具是主体面具,所以一再被抛弃。自己生了孩子以后,弃婴面具变成客体面具,投射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变成弃婴。她离家出走和离开萧军,也可以理解为抛弃父亲和萧军,也属于面具转换,就是把主体面具变成客体面具。同时,客体面具变成主体面具,自己变成了“抛弃者”。从某个角度看,这样的面具转换是心理幼稚的表现,说明内在的“界线不清”。有人发现,萧红散文里的父亲和小说里的父亲截然不同。散文里的父亲脾气暴躁、严厉、冷酷,而小说里的父亲都很温和,甚至有点絮絮叨叨,有很强烈的爱子之情。这让“红学家”们很犯难,萧红的父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般说来,散文是写实的,小说是虚构的。散文中的父亲应该是真实的父亲,而小说里的父亲是理想的父亲。一个越是缺少父爱的人越会渴望父爱,因而幻想出一个理想的父亲。一般人只是独自幻想,小说家可以把自己的幻想写成小说。如果作家的幻想与读者的幻想相同,就会引起共鸣,得到广泛传播。与此同时,缺少父爱的人会在生活中寻找父亲的替身。根据散文和小说的反差,可以推断萧红有两个“父亲”,按克莱因的说法,一个是好父亲,一个是坏父亲,这叫“分裂”。好父亲的原型是祖父,他性格温和,与世无争,特别宠爱萧红,每当萧红受到父母冷落或打骂,祖父就会出来救驾。坏父亲的原型就是父亲。萧红一生中所遇到的男人,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父亲型的,如萧军、骆宾基,一类是祖父型的,如表哥、军阀的儿子、鲁迅、端木蕻良。在小孩身上,分裂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常人3岁或6岁以后,会把好父母和坏父母整合,形成“情感性恒常客体”,知道父母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不是完全好的也不是完全坏的,既不理想化也不过分贬低。而在萧红身上,这种整合没有完成。所以,她始终以“全好/全坏”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非黑即白,爱憎分明,敢爱敢恨,大爱大恨。这样的人个性鲜明,比较容易吸引别人的眼球。他们的生活也常常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极不稳定。这样的人往往比较有才气。跌宕的人生与才气相遇,就能变成一部动人的小说。父亲型的男人给她带来痛苦,但她离不开他们;祖父型的男人给她带来安宁,但他们都抛弃了她。第一个抛弃她的人是祖父。她18岁时,祖父去世。然后是表哥和军阀的儿子。认识鲁迅以后,她深得鲁迅的鉴赏,没事就往鲁迅家跑,与鲁迅关系很不一般。但是,没过多久,鲁迅也逝世了。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端木蕻良在为生计而奔波,根本没有时间陪她,她因而老是担心他会抛弃她。虽然他最终没有抛弃她,但在她临终之时,他并不在她身边。她是死在骆宾基的怀里的。这说明,祖父虽然对她很好,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但是,祖父的去世激发了她的弃婴面具。从那以后,遇到祖父型的男人,她的弃婴面具就会被激活,因而老是担心他们会抛弃她。通过投射性认同,他们真的抛弃了她,譬如表哥、军阀的儿子、端木蕻良。至于她是怎么让他们投射性认同的,也许是一个无法揭开的谜。也许,她的个性就会让别人受不了。也许不是投射性认同,而是这些男人本来就没有责任感。虽然她把祖父描写得非常宽容、慈爱、勤劳,但是,作为一个地主,或者一家之主,他显然是不够负责任的。而表哥、军阀的儿子、端木蕻良都太年轻,还没有担当。鲁迅也许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但体弱多病,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有担当的人是父亲那样的人。萧军早已对她失望,但一直不离不弃,尽管不太专一。也许她需要的男人既不是父亲型的,也不是祖父型的,而是两者的结合。但是,她一直没有遇到这样的男人。也许不是她没遇到,而是被她错过了。在她的眼里,男人只有两种,她只对这两种男人感兴趣,而对其它类型的男人视而不见。这也是分裂的结果。( 15:00:10)
隐性面具也称潜在面具,通常情况下自己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一般的观想和感受不起作用,只能借助于理性分析。识别隐性面具的途径有以下几条:1、A和-A有一个面具,就会有一个与之相反的面具。老实人必有狡猾的一面,完美主义者必有邋遢的一面,热情好客的人必有吝啬的一面,超级粉丝必有抵触的一面。...
隐性面具也称潜在面具,通常情况下自己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一般的观想和感受不起作用,只能借助于理性分析。识别隐性面具的途径有以下几条:1、A和-A有一个面具,就会有一个与之相反的面具。老实人必有狡猾的一面,完美主义者必有邋遢的一面,热情好客的人必有吝啬的一面,超级粉丝必有抵触的一面。通常情况下,这一面是被压抑着的,有时候会冒出来,“自我拆台”。大多数情况下,它躲在暗处,对主导面具进行干扰,使人“身不由己”、“事与愿违”。或者,它被投射到别人身上,使人能够轻而易举地看到别人的这一面,例如,老实人特别容易看到别人的狡猾,完美主义者最讨厌邋遢的人,自以为大方的人常常非常计较别人的小气,粉丝们无法忍受别人对偶像的诋毁。2、向量图投射分为积极投射和消极投射。积极投射是指,把自己喜欢的一面投射给别人,因而非常喜欢对方;消极投射是指,把自己不喜欢的一面投射给别人,因而非常讨厌对方。向量图技术就是找出三个最喜欢的人和三个最讨厌的人,然后进行观想和感受。消极投射是压抑的结果,积极投射则比较复杂性,可能有压抑,也可能没有压抑。有的人喜欢别人,是因为别人和自己一样,这是没有压抑的投射。有的人喜欢别人,是因为别人和自己不一样,这就是有压抑的投射。许多人以为,特别喜欢或崇拜某个人,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其实,别人和你没有不一样,只是你没看到自己的这一面。换句话说,你崇拜谁,你的身上就有谁的潜质。所以,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开发自己就可以了。当然,以对方为榜样,“利用”对方开发自己,也是一种有用的方法。3、从恐惧入手俗话说,怕鬼有鬼。事实正好相反:心中有鬼,才会怕鬼。怕什么,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怕就是排斥和不接纳,怕会导致逃避和压抑。一般认为,人们最怕的是加害者。一个人不管有没有受到过伤害,都会害怕被伤害,都会害怕伤害者。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真正害怕的不是加害者,而是内在的受害者。“鬼屋”里的鬼90%以上是“受害鬼”,或蓬头散发、衣衫褴褛,或满脸是血、四肢不全,不是骷髅就是僵尸。如果它们不是鬼,而是人,理应得到同情。它们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不管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既然有这样的面具,就应该予以接纳。需要注意的是,接纳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二次创伤”。4、从梦入手梦是潜意识的反映。白天被压抑的东西,到了夜里,意识水平下降,就冒出来了。白天没有出来,只在梦里出来的“人物”都是隐性面具。从梦入手,可以认识自己的隐性面具。冥想和梦类似,也能带出隐性面具。一位咨客打坐的时候就会“看见”一个古代女子,坐在花轿里。她以为那是她的前世,其实是人格面具。另外,通过主题统觉测验(TAT,一种投射测验),也可以了解自己的隐性面具。5、反馈让别人反馈,也有助于认识隐性面具。人看自己,由于“角度”的关系,很难全面,常常会看不到某些东西,这叫“盲点”。把别人当作镜子,就可以看清“盲点”。问题是,别人告诉你了,你相信吗?通过上述方法“揪出”隐性面具,下一步就是观想和感受。通过观想和感受,对隐性面具有了“感性认识”,就能随时识别它们,对它们保持觉知了。( 18:50:45)了解更多人格面具相关理论,请点击右上角“加关注”,订阅我的更多文章。
& &我从网上连看了已热播过的电视剧《离婚律师》,个人感觉是国内比较有看头的一部剧,诙谐有趣,有内容和意义。之所以写《离婚律师》的人格面具,是因该剧反应的是人们最普通的婚姻生活,而透过普通的婚姻,可窥见人的面面人格,以及各形态的婚配模式。 人格面具是心理学常用的词,中性的,...
& &我从网上连看了已热播过的电视剧《离婚律师》,个人感觉是国内比较有看头的一部剧,诙谐有趣,有内容和意义。之所以写《离婚律师》的人格面具,是因该剧反应的是人们最普通的婚姻生活,而透过普通的婚姻,可窥见人的面面人格,以及各形态的婚配模式。 人格面具是心理学常用的词,中性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有些人格面具是人能意识的,比如阳奉阴违;有些人格面具深埋在人的内心,是无意识的,比如老好人。无论是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人格面具,都有优劣之别,即有些人格面具很常态很柔韧,有些人格面具很变态很幼稚。 实际上,小说影视里的人物都是作者人格面具的外化。但如果是被热捧或被广泛认可的作品,那它亦反映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人性特质。《离婚律师》里人物及其婚配关系,呈现了许多鲜明而隐匿的人格面具,下面从几对主角谈起。(1)池海东与罗鹂,优势拼凑的完美组合。他们代表了剧作者的理想面具。·池海东律师。池海东有许多理想面具的特质:英俊,睿智,高社会身份,特立独行,正直,单纯,包容,情感专一。这些特质不一定令男人倾慕,但肯定是女人心中的最爱。他拥有事业与财富的成就,以自己的能力实现着-自我价值。可上帝并未视他为完美宠儿,给他的情感之路无情地设下了妖魔怪兽:婚姻史上,岳群是袭击他男人尊严的一个怪兽,友情关系上,潘小刚是他背后捅刀的白眼狼。最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对情感的自信与优越感,连同他完美的婚姻,顷刻间被岳群这样的小三(也可以说被焦艳艳的背叛)摧毁,从此,他对情感的激情悄然退去,对婚姻的自信保持了冷却。 但即便这样,池海东身上的理想面具仍在,他依旧是讨女人喜欢、追求的对象。 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一个简单、犹如花瓶的焦艳艳,一个丰富、有才华的罗鹂,两类截然不同的异性,能够吸引他也能被他所吸引,这本身就体现了他的完美性,他是女人心中理想客体的外化。而他最终能摄取才貌双全的萝鹂的芳心,并非他的地位和财富,恰是他的理想面具——正直,纯真,甚至带有懦弱的宽厚。 池海东还有一个暖男面具。这个面具的特点是高大、成熟、刚柔兼具,听说韩剧里的都敏俊,国内剧的池海东,是暖男的代表人。他们是现代女性,尤其是小女生所崇拜或择偶的理想对象。从“暖男”的定义就看出,暖男是一个理想,一个慈父象征。这样的理想男人,仅活在我们的心目中,但也可以尽情地把“理想男人”投放给作品的人物身上。暖男作为一个完美面具,我们在都敏俊和池海东身上,看到了女人最深的需要。 ·罗鹂律师。罗鹂代表幸运儿面具,但跟池海东一样,也是作者的理想面具。辛运儿的特点是聪慧、活泼可爱、受宠、特立独行,遭遇风险也能化险为夷、峰回路转。这些特质,看上去已倾完美,但罗骊还有胜过池海东的理想面具,就是她的超级自信、敢爱敢恨、真实直接。或许正是罗鹂这些池所缺乏的特质,才重新点燃了池海东已淡漠的情感世界,重新升起了他已冷却的婚姻自信。 &有个90后的网络女作者(忘了她的名字 ),在《非你莫属》舞台上对徐志摩的几段婚恋(徐的5个异性)的解读,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与认同,她最后扬言“一切不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也惹得大家开怀大笑。这句话,很适合概括罗鹂的情感态度,她就是这样看待婚姻的,也是这样对待池海东的。幸运儿面具,约等于人类的完美化身,她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渴望。但女人的完美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男人具备吸引的同时是有杀伤性的。通过罗鹂我们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她之所以是剩女,之所以被业界泰斗律师吴文辉深爱或伤害,之所以被暖男池海东冷拒,又之所以能征服池海东…皆因她的完美面具。罗鹂就够理想型了,最后她与理想型的池海东结合,这像是天造地设的完美婚配。他们是否能完美到永远,我们只能幻想会的。正因为现实有残缺,我们才渴望完美。更大程度上,幻想以及写作或欣赏作品,似乎才可能足够好地满足内心渴望,或叫补偿现实的缺憾。(2)汤美玉与曹乾坤,完美的现实组合。他们是剧作者超现实人格面具的外化。 &·汤美玉的面具是万里挑一。这是她周围的亲朋好友赋予她的面具,也是别人在她身上投射出的一个完美意象。这样的万里挑一,只存在她愿否挑上别人。 &·曹乾坤代表草寇英雄面具。这个面具下藏匿的是早期“家境贫穷-不公平所生的嫉妒”,但它发展出了良好的面具特征:自信,自强,执着,忍耐,担当。他能在大学时,从众多强敌中“抢到”汤美玉,直到娶进门,可见曹乾坤深怀只有强者具备的征服力。 & 万里挑一的汤美玉能挑上曹乾坤,是“王子与灰姑娘”错位版本的神奇结合。或者说,骄傲的公主能下嫁草寇,那本身说明能征服骄傲的不在身份而在于本事。曹乾坤确有两大本事:为人真实,为婚姻忠实,凭这两本事他成就了他婚姻的神话。 他两,是对婚姻“最好是门当户对”的颠覆。婚后他们本来是相知相爱,相互信任的。中途,曹乾坤却稀里糊涂、被动“出轨”了,弄得他们差一点离婚。这出戏,不知编导想传达什么,是想对“门不当户不对”的结合一个打击,还是怀念“门当户对”更好,还是说没有什么“配对”是靠谱,凡是婚姻都免不了有人要出轨? 他们也堪称幸运的配对,连“彩票千万大奖”也侥幸降落在他们的宝贝儿子手上;就连他们关系中出现的不幸“劫难”,也是有惊无险。不过,这个完美组合的婚姻所遭的“一劫”,像是在表达,世上没有完美的婚姻,又像在说明,完美的婚姻是需要付出痛苦或代价的。而如果一定得出个什么劫坎,那也一定是出轨这样的背叛。这是否又说明,背叛是人性中最不能忍的痛?如果是,那么它折射了像母婴共生般的依恋需要,才是人们心里最柔软之处。 曹乾坤虽有骨子里的自卑、懦弱,但他具有的真诚、担当,足够说明他才是婚姻中令女人那最柔软处感觉温馨和安全的男人。 所以汤与曹的婚姻是完美的。他们体现了所有婚姻生活的可能性:很传统也很浪漫,很激情也很凡俗,很现实又不太现实,最终还是超越了现实的最实际的婚配。(3)焦艳艳与岳群,分裂的现实组合。这是剧作者幼稚化人格面具的外化。 & 我们每个成人身上都有儿童或幼稚的一面。区别在于是可爱或常态的,还是讨厌或病理的。焦艳艳和岳群,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病理性的人格面具。焦艳艳的面具是受虐和自恋,岳群的面具是施虐和自恋,他们的婚配堪称病理性的绝配。这两个面具有着典型的共同点:偏执,依赖,嫉妒,人际无边界,敏感多疑,情绪化。有这样特质的人,像是柔弱的婴儿,极度渴求他人的保护和爱,且是无条件的爱。这样的“婴儿”在亲密关系中,一旦敏感有被拒绝,或有分离迹象,哪怕是观念冲突,或对方因工作而晚回家,他们也会有被忽视的恼怒,甚至有被抛弃的恐惧和羞辱感。岳群对焦艳艳的每一次施虐,都是他婴儿似自恋暴怒下的发作。而焦艳艳,之所以每一次能忍受,或原谅岳群的施虐,也缘由她的弱者或受虐者身份,这些身份是无意识的,但决定了她有婴儿似自恋需求,她必须依赖岳群对她的情感依赖,她才会感觉自己是重要的是被爱的。两个病理性自恋的儿童走进婚姻,注定了有分裂样的冲突。现实中很多婚姻矛盾、家庭暴力,其实就是岳群和焦艳艳似的人组成的婚姻结果。(4)罗骊的父母亲, 中国特色的传统婚配。 罗父亲的面具是耙耳朵,这个面具听起来有点刺耳,但有“难得糊涂”的内涵。无论男女,人们对“耙耳朵”的看待历经了变迁,最早是鄙视的,渐渐予以了褒义,认为有对“婚姻稳定”之效。中国传统男人有两类典型,一类是大男子主义,一类是耙耳朵。罗父亲属于后者,且是那种包容女人任性的“耙”。他身上还有现代暖男的面具:温柔,择善固执,执意自我兴趣。综合这些特质,罗父亲在婚姻里是能够自我满足,也能给对方满足的中国传统男人。 罗母亲李春华的面具是虚荣。这个面具的主要特质是爱面子(其实就是自恋)、炫耀、很自我也很自卑。电视剧把罗母的虚荣弄得太夸张,看着让人起鸡皮疙瘩。现实地说,虚荣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女人的虚荣更是常态,只要不太过分不夸张,虚荣是实现我们价值存在的动力所在。记得电视剧《傻春》中傻春的母亲说过一句话:虚荣咋啦,我就是靠虚荣才使我这一生活得这么风光。 只是虚荣的李春华,面对耙耳朵的罗父亲,她会有内心深处的鄙视和失落。因为她也属中国传统型女人,传统女人的虚荣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男人的高大全而实现的。 有人说“猫喜欢吃鱼,但不会下水;鱼喜欢吃蚯蚓,但不会上岸…为什么上帝给你很多诱惑,却又不让你得到”?翻译过来,是想说人这一生是美丽而残缺的。《离婚律师》隐含弥补这一缺憾的企图,他所塑造的池海东和罗骊,正符合人们内心那个理想自我,他们绝配地“填充”了我们在关系中的自身不足。现实的残缺,我们何尚不是以理想化投射在弥补呢。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是以相似和互补,即认同或投射进行人际交往,才形成了亲密关系的“连接-分离-连接,或分离-连接-分离”的无限循环。而影视作品在更高意义上,体现了我们对优秀人格面具的向往,也充分自由的满足了我们(每个观众)内在人格的投射与认同的需要。总之,该剧的基调是正义胜过歪曲,善美大过私利。换种说法,该剧使用的人格面具是阳光、悦纳的正面,远多于阴郁、纠结的负面。该剧很喜剧的几点足可证明此结论:一堆离婚律师几乎都是离婚者,两个主角的离婚律师在打离婚官司中,走向的是反目标“撮合婚姻”;更离谱的一次,是以隆重的离婚典礼撮合了一对(董大海和苗景秀)分手的婚姻。然而,喜剧恰是人类调节苦难的最高方式。说专业点,喜剧是悲情的面具,从远古人们舞蹈时用的丰富面具,就看出人类天生具有娱乐自己,和应对恐惧不安的防御能力。所以,面具是现代喜剧的原型。也所以,该剧带有戏剧性的幽默,正是一种高雅的人格面具,因它能使人在开怀大笑中消解N多人生的无奈;该剧的拯救情结,不妨说也是一种常态优质的人格面具,因它能陶冶人的性情,满足人们正义、向善的价值需求。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 &熊 玲 &熊玲相关文章:缺损碍
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对象称为client,以区别于patient(病人),因为他们是正常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人。国内把client翻译为来访者、求助者、当事人、咨客。其实,求助者和当事人是不一样的,譬如一位家长带孩子来咨询,家长是求助者,孩子是当事人。这说明,有时候求助者和当事人不是同一个人。当然,...
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对象称为client,以区别于patient(病人),因为他们是正常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人。国内把client翻译为来访者、求助者、当事人、咨客。其实,求助者和当事人是不一样的,譬如一位家长带孩子来咨询,家长是求助者,孩子是当事人。这说明,有时候求助者和当事人不是同一个人。当然,如果是一个人为自己来咨询,求助者和当事人碰巧就是一个人了。不过,这个时候最好还是把他当作两个人来看,一个求助者,一个当事人,只是他们共用一个身体而已。用人格面具理论的术语来说,来访者有两个面具,一个求助者面具,一个当事人面具,求助者面具带当事人面具来咨询。求助者面具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他想改变,因而寻求心理帮助。他肯定会配合咨询师,认真完成咨询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当事人面具不一定愿意接受心理帮助,就像被家长硬拉过来的孩子,他往往不配合咨询师,对心理咨询有抵触。一位女士,因无法克制地乱买东西而来求询,医生诊断她为“病理性购物”,俗称“购物狂”。她的咨询目标很明确,就是消除乱买东西的行为。于是医生为她设计了一套消除乱买东西行为的方案,结果一一被来访者否定。来访者说,所有这些方法她都试过了,全部无效。原来,来访者的求助者面具和当事人面具一直在较量,求助者想尽办法抑制购物行为,而当事人面具总是寻找机会疯狂购物,有时候求助者面具占上风,有时候当事人面具占上风,此长彼消。由于求助者面具和当事人面具共用一个身体,咨询师很容易把他们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发现来访者前言不搭后语,反复无常,不可理喻,例如,你给他设计了一套方案,却被他一一否定,说明他很阻抗。如果你告诉他,他之所以有阻抗,是因为他还不够痛苦,或者他通过症状得到了某些好处,不如暂不治疗,等症状充分“发酵”,他又不同意。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把两个面具区分开来非常重要,具体做法就是把来访者当作两个人来看。首先,向求助者了解当事人的情况,她是什么时候开始疯狂购物的?什么情况下会疯狂购物?购物的时候心情如何?疯狂购物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行为分析。找出了购物行为的前因(诱发因素)和后果(强化物),就可以制定治疗方案了,具体做法就是去掉前因和后果,用惩罚代替强化。许多家长从咨询师那里学了一些方法,回家却实施不了,求助者往往也是如此。这个时候,咨询师就要跟求助者(家长)探讨为什么实施不了,是不是操之过急?为什么操之过急?如果放慢速度会怎么样?一个人如果不改变自己,是无法改变别人的;若想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而影响别人。如果别人改变了,自己也要跟着改变,不然对方的改变就不能持久。开始的时候,求助者只想改变当事人,自己没办法了,就找咨询师帮忙。这个时候,如果咨询师说,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你必须先改变,他肯定听不进去。如果咨询师教他一些改变当事人的方法,他可能就接受了。心理咨询通常反对“间接咨询”,即来访者为别人(譬如孩子、学生或朋友)来咨询,目的是帮助那个人。其实,间接咨询是可以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心理咨询都是间接咨询,因为求助者和当事人就是不同的人,只是碰巧共用一个身体。个案督导也是间接咨询。咨询师带着个案来做督导,督导师帮他分析个案的情况,帮他制定咨询方案,同时找出咨询师的不足,帮他改进。有时候,咨询失败的原因不在个案,而在咨询师,督导师就会把个案督导变成个人成长,督导的焦点从个案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同样,心理咨询也是先聚焦于当事人,然后把焦点转移到求助者。如果求肋者不改变,单方面要求当事人改变,咨询是很难做下去的。当然,成功的例子也有,通常问题比较简单。如果是复杂的问题,必须双方一起改变。但求肋者往往只看到当事人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以比当事人更不愿意改变。说到底,真正的阻抗来自求助者,而不是当事人。再拓展一下思路,将会发现,有时候求助者就是肇事者。当事人本来没有问题,求助者由于期望过高、方法不当,导致当事人出现问题;或者当事人没有问题,而是求助者的评价标准出了问题。上例“购物狂”就是这样,在咨询过程中,当事人的问题被层层剥开,求助者看到了当事人的内心痛苦,开始同情当事人,最后谅解了当事人,不对当事人太苛刻了。她领悟了,当事人之所以疯狂购物是因为缺爱,她想了很多方法让当事人获得爱。她知道疯狂购物有时候也是在报复某个人,于是也替当事人想了很多其它的报复方法。现在,她偶尔还会“疯狂”一下,但不会过分自责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升本是怎么一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