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百度是不是出问题了心理出现了什么问题?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出现了心理问题或精神疾患?
精神科医生或是心理医生究竟是如何判断与治疗疾病和障碍的,是不是也是吃一堆药?还是靠说一堆话呢?一个人出现了心理或精神疾患,究竟是“心”的问题还是“脑”的毛病?
  你们精神科医生到底是凭哪一点诊断这个人患有哪种疾病的?&
  这是一个不错的问题。通常如果我们身体不适,感冒发烧,内科医生首先会告诉你需要验血常规,看看有没有感染,如果你还有咳嗽咳痰,或许还需要拍个胸片。而精神科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询问、交流、量表评估。总的来说,就是我问你答,仿佛看不到任何医药的迹象。
  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做出合理判断的呢?医学界有许多诊断标准,症状标准、实验室标准、病理标准……在精神心理领域,更多使用的是症状学的标准,这不是一种完美标准,但确实是我们现在可以使用的唯一标准。
  这就会带来许多问题,由于缺乏大量客观数据的支持,不同的医生对于标准的理解很难做到统一。不同的医生面对同一个病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曾经有一位躁狂症患者,家属反映她挥霍无度。这位患者经常会给自己买一些千元左右的服装,而她每月的收入大约在两万元左右,我的判断是她没有挥霍无度。然而我们年过七十的老专家则完全不这么看,对于一生节俭的他来说,千元的服装是天文数字,月月都要添置新衣更是毫无必要,所以他赞同家属的诉说。这样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好在患者并非只存在这一种可能的症状,对于她的最终诊断我与老专家还是一致的。
  另外一种情况是,你很难去判断一个症状的真假与否。比如精神分裂症有许多症状,其中之一被称为妄想,也就是胡乱猜疑,无中生有。丈夫把妻子送入了医院,诉说了许多妻子不正常的地方,妻子则辩称丈夫有外遇才会做出如此举动。我们不能把访谈的重点放在鉴别他们谁是谁非上,因为丈夫是否有外遇是你作为医生永远无法探究到的真相。
  基于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诊断标准被不断地修改、更新,力求排除过多的医生个人的主观因素,才使得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更为大众及同行所信服。
  我们一般出现怎样的问题会去精神心理科就诊呢?&
  当然,如果你已经到了胡言乱语、肇事肇祸的地步,应该是不会主动走进医院的,但是相信关心你的家人或警察叔叔会帮助你找到我们。
  一个人的日常活动通常包括思维、情感及行为三个方面,这三者互为影响,互相作用。情人节当天,出于对恋人强烈的爱慕,使你迸发出了就在当天求婚的念头,于是开始了详细计划,最终你左手捧大把玫瑰,单膝跪地,右手拿出亮闪闪“鸽蛋”,仰头眼巴巴地望着公主般的女友,就在人流如潮的街道,旁若无人。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思维、情感、行为缺一不可。换言之,如果以上三者某一个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最终可能演变成一场悲剧。
  有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留意到自己是否出现了问题?&
  首先是睡眠,一般来说,无论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还是焦虑症、适应障碍,通常都会较早地在睡眠方面出现问题,睡眠的减少、睡眠质量的下降,而又缺乏与之相关的生活事件刺激。一段时间睡眠的缺失,对于情绪本身的稳定性就有非常巨大的影响。相信我们都有前一晚没有休息好,第二天工作不投入,或碰到小事容易发火的经历吧。
  其次是记忆力的下降或出错,说明你的注意力出现了问题,使你对事物的关注程度或持续时间不够,往往会导致工作上的失误,周围人可能会觉得你经常出神。
  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于家人与朋友的关心。毕竟精神疾病与心理疾病是一种缺乏自省力的疾病,不若感冒腹泻,要完全通过自己来察觉是很困难的。熟悉你的家人、朋友对于你言行、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往往会比你更早发现,在问题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接受他们的建议绝对是正确的选择。在这个传统的社会中,劝解他人去精神科就诊还是不能被大部分人接受的,所以当他们给你这些建议时,你要相信,他们也是需要鼓足勇气的。
  大部分人可能并不了解,精神科的治疗与心理治疗有着天壤之别。通常说,精神科靠药,心理科靠说。但其实此种说法太过笼统,也是很不科学的。一位非常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反复自杀未果,首先接受的治疗一定是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没有哪位心理医生会有把握说“我和他聊两次就能解决问题”;一位患有考前焦虑症的年轻人寻求心理医生的开导,相信他自己不会走进精神病医院吧。但是有许多疾病,游离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些疾病在不同阶段需要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所以,药物与谈话是我们手握的两种武器,如何选择搭配就可以显示出医生的高明与否了。
  精神卫生的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缓慢的,甚至受到了来自政治、宗教、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在今天,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当我们没有一颗健康的心,如何去迎接人生道路上那许许多多的未知?我想,在唯物论的医学界,有时候恐怕还是要接受一些唯心的论调的。
原文地址:
我的更多文章:
( 11:21:42)( 10:49:24)( 10:04:26)( 15:31:10)( 11:31:1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378|回复: 16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5826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275 小时威望0 金钱3434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5826阅读权限100UID233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吃糖,各种的糖,看见了就开心,一开始还没怎么样,知道上次牙疼去了医院,被那大叔碎碎念一堆后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吃糖吃的真的太多了点啊?人家是无肉不欢,我是无糖不欢,同事朋友都监督我不给我吃糖,这个周末去的超市,看到大润发各种糖,心里那个痒啊,碍于同事在一遍念我,还是没买。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吃糖就会开心,不开心就吃糖,好像是个恶性循环了了。。。。。。。马上又要到圣诞了,以前每年都会收到好多糖的,估计今年没戏了。同事说我是:不到牙齿掉光光不死心。这个也没那么夸张,其实我拔牙那会就说以后不吃糖了,可牙齿不疼了我就又开始想念我的糖了。。。。。这是心理出问题了吗
该贴已经同步到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41精华0帖子
实习生, 积分 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 积分
在线时间4 小时威望0 金钱125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41阅读权限10UID3988
应该是一种心理补偿吧,估计楼主压力山大。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5826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275 小时威望0 金钱3434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5826阅读权限100UID2334
Walker 发表于
应该是一种心理补偿吧,估计楼主压力山大。
也还好吧,我开心也喜欢吃糖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317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81 小时威望0 金钱1113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317阅读权限100UID2398
属于强迫症的一种,适当找些别的东西代替,毕竟糖吃多了不光牙不好,不要老想着这些,潜意识里面会给自己心理暗示。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5826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275 小时威望0 金钱3434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5826阅读权限100UID2334
黑白灰 发表于
属于强迫症的一种,适当找些别的东西代替,毕竟糖吃多了不光牙不好,不要老想着这些,潜意识里面会给自己心 ...
你是不是做心理医生的啊!!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30积分1441精华0帖子
组长, 积分 14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9 积分
在线时间59 小时威望0 金钱1144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441阅读权限30UID435
估计平常有点小压抑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5826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275 小时威望0 金钱3434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5826阅读权限100UID2334
飞雪连天射白鹿 发表于
估计平常有点小压抑
还好吧,我开心的时候也吃很多糖的啊,不只是不开心才吃糖的啊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317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81 小时威望0 金钱1113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317阅读权限100UID2398
小尾巴 发表于
你是不是做心理医生的啊!!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5826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275 小时威望0 金钱3434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5826阅读权限100UID2334
黑白灰 发表于
在哪家医院,我来给打个折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925精华0帖子
在线时间71 小时威望0 金钱1374 贡献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1925阅读权限100UID1052
黑白灰 发表于
你是心理医生啊,我最近也有病呢,症状是“看见街上漂亮的女孩子,忍不住要看2眼”以前看一眼就够了,求真相
Powered by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讨厌自己的孩子,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讨厌自己的孩子,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开始讨厌自己不到两岁的儿子了,一不开心就会对周围的事产生反感,包括我儿子,求解
我不开心的时候,压制不住也会对孩子发火,虽然知道这样不对,孩子是无辜的,尽量改变自己吧,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你这样的情绪,估计是产后抑郁症,应该多控制下自己的情绪,平时多出去放松下心情,根据你讨厌自己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反感来说,就是抑郁症的表现,要多调节自己的情绪才行,不然抑郁症很可怕,平时也可以跟朋友聊聊天。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是不是出问题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