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癌晚期治疗介入治疗的效果如何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发表关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综合介入治疗可提高生存效果”的评论
最新关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综合介入治疗可提高生存效果”的评论
无锡虹桥医院是一家新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汇聚了上海中山、瑞金、华山、曙光、长征等各大医院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妇科、产科、血液科、胃肠科、泌尿外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009513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06号 |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03106
Copyright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锡新传媒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抗癌健康网
栏目关注:
肝癌的综合治疗中,目前首选介入治疗,因此肝癌的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已为临床所接受。有条件的医院都在应用介入治疗,对肝癌进行治疗
  的综合治疗中,目前首选介入治疗,因此肝癌的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已为临床所接受。有条件的医院都在应用介入治疗,对肝癌进行治疗。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时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治疗前的血管造影,对造影的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的观察、分析中晚期肝癌引起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血流循环动力学改变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考虑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介入治疗双灌注问题,耐药性等问题,下面是肝癌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血管造影
  中晚期肝癌经临床和影像学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明确后,仍需要进行血管造影。这时治疗前的血管造影(最好是DSA),不仅有协助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外,更重要的目的是:①明确肝癌供血动脉的起源及变异情况;②了解肝脏双血供(肝动脉、门静脉)血管形态学改变的情况;③了解肝癌引起的血流循环动力学改变的情况;④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分配灌注药的量。
  对于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血管造影时一定要注意造影的顺序,因为肝癌的供血动脉可发生变异。为了不漏掉起源变异或可能参与的供血动脉,不要只做腹腔动脉或超选择肝动脉造影。应先作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膈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的需要再做超选择的供血动脉造影。
  肝癌引起明显的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门脉血回流受阻,门脉显影时间明显延长。因此在作间接门造影时、设置造影时间时应相应延长,持续曝光20秒左右。肝动脉超选择造影、曝光时间10~20秒即可,以显示供血动脉,瘤血管、瘤染色、动-静脉分流的情况。
  肝癌DSA的表现(血管造影表现)千变万化,分析肝癌造影表现出时,不仅要注意双血供(肝动脉、门静脉)血管形态学的改变,还要动态观察肝癌所引起的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情况。
  二、双血供血管形态学的改变
  肝脏是一个双血供器官,中晚期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门脉参与周边部的供血。肝癌不仅引起肝动脉形态学的改变(供血动脉增粗、瘤血管、瘤染色、动静脉分流等),而且引起门脉血管形态学的改变(瘤栓、压迫、推压移位、瘤区门脉不显影、门脉主干延迟显影,不显影等)。在动态观察双血供血管形态学改变的情况下要注意肝癌的大小形态;血供多少;门脉内有无瘤栓;肝动脉-静脉分流的情况。
  三、中晚期肝癌引起肝脏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
  中晚期肝癌不仅引起双血供血管形态学的改变而且引起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腹腔动脉DSA时肝脏显影的时相发生明显的改变
  正常肝脏腹腔动脉DSA时,肝动脉肝内分支显影(称肝动脉期)后,进入肝窦内的造影剂被肝窦内不含造影剂的门脉血(占3/4)所稀释,肝实质不显影。腹腔动脉DSA时,随脾动脉血进入脾脏的造影剂经脾静脉进入门脉及肝内分支,使肝内门脉分支显影(称为肝门脉期)。随门脉血进入肝窦的造影剂被肝窦内不含造影剂的动脉血稀释,但稀释后的造影剂浓度仍能使肝实质显影(称为肝实质期)。脾-门循环时间为5~6秒。中晚期肝癌时,腹腔动脉DSA、肝癌供血动脉显影后,瘤实质显影,非瘤区不显影。瘤区门脉不显影,门脉主干显影延迟,或不显影,脾&门循环时间明显延长。
  2.动脉、门脉供血比例发生改变
  正常肝脏门脉血供占3/4,而肝动脉仅占1/4,因此肝动脉&脾动脉。肝癌时,肝动脉明显增粗,肝动脉&脾动脉。腹腔动脉造影时,瘤区由于动脉血供增大而出现瘤染色等。
  3.血流方向发生改变
  正常肝脏、肝动脉血进入肝窦,汇集后进入肝静脉,流入右心房。肝癌可引起肝动脉血流方向的改变,肝动脉血向静脉分流(肝动脉&肝静脉分流、肝动脉&下腔静脉分流、肝动脉&门分流)。在瘤区发生肝动脉&门静脉分流时,周围门脉分支显影,甚至逆流使门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逆行显影。
  四、观察中晚期肝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
  观察肝癌引起的血流循环动力学的改变,对临床诊断、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栓塞剂量
  栓塞的剂量要根据门脉显影的情况来决定。间接门脉DSA发现门脉延迟显影或不显影时,对肝癌栓塞时就要慎重。肝脏是双血供器官,肝癌往往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病,肝癌亦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门脉压力升高,使门脉血回流受阻,甚至发生逆流。肝脏的门脉血供障碍时,肝脏对肝动脉血供的依赖性增大。栓塞时,过量栓塞会导致肝动脉的栓塞闭塞,从而导致肝功能衰竭。因此判断门脉回流受阻的程度,是决定栓塞剂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间接门脉造影,肝内门脉分支显影良好,栓塞可以大胆进行,不至于引起肝衰。
  如果门脉显影不好,根据情况,不进行栓塞或进行瘤血管部分栓塞。
  2. 制定介入治疗方案
  ①栓塞动静脉瘘口(肝动-肝静脉、肝动-肝门脉、肝动-下腔静脉瘘口),切断肝动脉的异常引流,提高癌肿局部灌注的有效药物浓度,提高疗效。
  ②堵塞肝动脉-门静脉瘘,以降低门脉压,预防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
  ③当超选择插管有困难时,可利用血流的虹吸作用,将栓塞剂带入肿瘤组织达到栓塞的目的。
  3.对判断预后,判断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五、制定介入治疗方案时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肿瘤的大小形态,血供多少,瘤栓的大小及部位,动静脉的分流情况,肝功、血象、身体潜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是否适合介入治疗。如果介入治疗是首选方案,根据患者具体的造影情况选择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案。如果造影发现肝癌为少血供结节型,介入治疗效果不理想,应推荐别的治疗方法。如进行射频、微波、或局部酒精注射等。
  六、双灌注治疗
  中晚期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门脉参与周边部的血供。潜在的肝内转移病灶,门脉亦参与供血。因此单纯作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疗效亦难尽人意。因此,提出肿瘤双介入治疗的方案,即在作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同时,行门脉穿刺进行灌注化疗栓塞。但由于费时费力,亦难普及。我们在实践中根据血供特点,对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夹层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即超选择插管至肝癌的供血血脉,将化疗药总量的2/3经动脉灌注,随后进行超液态碘油乳剂栓塞治疗(碘化油加一种化疗药的1/3量制成乳剂)。栓塞结束后将导管先端退至腹腔动脉,再将余下的两种化疗药的1/3量进行灌注。这时因肿瘤血管已被栓塞,原来由于虹吸作用,进入瘤区的动脉血液重新分布,使非瘤区的动脉血供有所改善。如果仍有残留的病灶或潜在的转移灶、动脉参与供血时,在腹腔动脉灌注的化疗药可通过肝动脉血供进入病灶,杀灭瘤细胞。另外,肿瘤血管栓塞后,使腹腔动脉分流入肝动脉的血流量减少,而进入脾动脉的血量增多。腹腔动脉灌注的化疗药,一部分随肝动脉进入肝脏,而更多的化疗药进入脾脏,随之经脾静脉、门静脉再进入供血的瘤区,起到双灌注化疗作用。
  七、耐药性
  目前对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能取代化疗。如手术、热疗、放疗等,都存在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问题。因此化疗在肝癌的治疗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经过几次介入灌注化疗后,由于癌细胞对化疗药产生耐药性,使化疗的疗效降低。如何克服耐药性的问题,很多专业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性低于正常的组织,42.5℃~43℃即可杀死癌细胞。正常组织细胞可耐受的温度为45℃。所以一定温度的热盐水即可杀死癌细胞,而且加热可以起到增敏的效果。介入性热化疗栓塞治疗,即利用介入治疗的化疗栓塞技术,将加热后的化疗药灌注到肿瘤组织。由于加热而增加了耐药癌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因此大大提高了化疗药的杀伤力。
  药溶液加热,进行灌注化疗,同时将栓塞的碘化油加热进行栓塞治疗,这样称为介入性热化疗栓塞治疗,它集热、化、栓塞三为一体,大大加强了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同时由于热的增敏作用,亦可增加对耐药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介入性热化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应用。
本文相关推荐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
你关注,我送礼,体温计免费送!
人参皂苷RH2
参考价格:?1088元当前位置:
> 介入治疗
肝癌知识目录
肝癌 介入治疗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科室:介入科
& & &原发性肝癌既往有“癌中之王”之称,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肝癌在发现时只有1/5左右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剩下4/5的患者往往只剩3-6个月生存期,因此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呼。介入治疗通过血管栓塞技术、局部消融技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灶发展,门静脉支架技术、粒子植入技术又能解决门脉癌栓的难题,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则能解决肝癌、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状(如呕血...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科室:介入科
1. 什么是肝癌?& & &我们常说的肝癌,主要指的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 。它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往往预后较差。& &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病理类型,这其中HCC占到90%以上。本文重点介绍中晚期HCC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2. 肝癌如何分期,什么是中晚期肝癌?& & &...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科室:介入科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公认的不能切除肝癌的首选疗法,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或减轻患者痛苦。虽然该方法属于微创治疗,但仍然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如果对并发症处理不当,不仅严重影响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还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综述各种肝癌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提高介入科医师对其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常见并发症1、栓塞后综合征:•&&&&&&&& 原因...
职称:住院医师
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科室:肿瘤与血管介入科
根据美国癌症治疗指南,介入治疗已经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经肿瘤血管栓塞等方式集中杀灭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恶性肿瘤数量、体积),并结合靶向药物等,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并可逆转部分患者肝癌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例转化为可切除的肝癌病例。下列是一例我院的患者:患者,肖XX,男,45岁,因 “反复上腹痛4个月”就...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科室:介入治疗科
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大多数病例发现时已无外科手术指征,能够外科手术切除者仅占28%,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3-6个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是公认的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其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TACE治疗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下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耐药以及术后肿瘤侧枝循环的生成等,造成其远期疗效并不理想。由...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
科室:医学影像科
1&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晚期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目前常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以通过肿瘤供血动脉给药提高肝癌病灶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化疗效果;而无选择的全身化疗对全身细胞破坏较大,不良反应多,因此肝癌化疗常结合肝动脉栓塞进行,全身化疗已很少用。& & 治疗方法是在病人的股动脉上穿刺插入导管,在DSA透视下和血管造影剂的引导下通过肝动脉达到病灶,用栓塞剂进行栓塞,后注入化疗药物,肿瘤因缺血...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科室:介入科
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目前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血管性介入治疗临床应用最多。主要是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治疗,选择性肝动脉栓塞,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其主要生理学基础是正常肝细胞的血液供应20%-25%来自肝动脉,75%-85%来自门静脉。而原发性肝癌的血液供应90%-95%来自肝动脉,这就为肝癌血管性...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介入治疗科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大肝癌,生存期短,治疗棘手,素有"癌中之王"之称。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中42%出现在我国大陆,已占我国肿瘤死因的第2位。自从上世纪80年代使用介入治疗肝癌以来,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相对较少的特点,很快就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20多年来的临床结果显示,介入治疗肝癌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肝癌的介入治疗就是在...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介入诊疗科
& 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介入治疗方法较多,不同时期的肝癌临床表现不同,介入治疗方法也不同,所以在肝癌治疗过程中,如何应用好各种介入微创治疗技术已成为关键。& 早期肝癌肝内病灶:&&&&&&&&&&&&&&&&&& 1 肿瘤消融术,如射频、冷冻等&&&&&&&&&&&&&&&&&&& 2 动脉化疗栓塞术&&&&&&&&&&&&&&&&&&& 3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 中晚期肝癌肝内病灶:&&&&&&&&&&&&&&&&&&& 1 肿瘤消融术,如射频、冷...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
科室:肝胆外科
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我国现阶段,由于对肝癌高危人群、早期诊断等方面的意识尚有不足,筛查工作远未普及,肝癌早期发现率仍有待提高,大肝癌(最大径大于5厘米)仍然是最主要的肝癌类型。
大肝癌具有鲜明的临床特点:常伴有周围卫星灶、门静脉分支栓塞甚至肝内外转移,癌灶的范围较大,远大于CT或核磁共振显示的病灶范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背景,肝功能...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京地坛医院
科室:肿瘤介入科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简称HCC)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全球每年新患HCC人数为62.6万人,因HCC死亡者高达59.8万人,而新发HCC病例中约50%发生在中国。手术切除及肝移植被认为是HCC可能的治愈方法,但只有15%左右的患者能够最终受益。近10年来,应用局部微创方法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发展迅速;肝癌射频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肝...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科室:肝肿瘤内科
&& 通常认为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转氨酶应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但我们的经验发现,转氨酶升高在5倍以内,接受介入治疗还是安全的。因而可适当放宽对转氨酶的限制,但如转氨酶超过5倍,仍需先行护肝治疗,待肝功能好转,再考虑介入治疗。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科室:肝肿瘤内科
&&& 通常认为明显的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大于34&mol/L,不宜行介入。但如果患者合并的是梗阻性黄疸,肿瘤单个、边界清楚,位于肝门区压迫肝内胆管,而肝内胆管尚无明显扩张。这种情况,仍可考虑先行肝癌介入,介入后用B超监测肝内胆管扩张情况,一旦扩张明显,则及时进行PTCD。如一开始就有明显的肝内胆管扩张,一般应先做PTCD,待黄疸稍下降再做肝癌介入。如患者合并的是肝细胞性黄疸(即本身肝功能不好)且...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科室:介入医学科
&&&&&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猛发展,介入治疗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在介绍各种疾病的介入治疗,其中很多介绍是关于肝癌的介入治疗,提到了介入治疗肝癌效果很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很多不能手术的晚期患者通过介入治疗也起到了很好的疗效。那么介入治疗是如何达到这样好的效果的呢?
&&&& 介人治疗肝癌的原理是这样:正常肝脏有两套血液供应,一是门静脉...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医科院肿瘤医院
科室:介入治疗科
&&&&&&&&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3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门诊病人手术切除率不到20%,肝癌术后5年复发率大肝癌70%,小肝癌35%左右,有大量不能手术切除病人等待非手术综合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已成为原发性肝癌主要治疗方法。肝癌介入方法还有射频治疗,无水乙醇注射,埋置化疗药盒,冷冻治疗,电化学治疗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不做一一介绍,其中...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科室:肿瘤介入科
方法很多,主要看病人适合哪种方法了?单纯手术治疗适应证:早期、中期和局限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优&& 点:手术是一种机械手段,能暂时去掉大的肿瘤,不存在化疗耐药、放射抗拒等问题。缺&& 点:创伤性较大,有些部位手术难度大,对于亚临床转移灶无效,在治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彻底的消灭癌细胞,在一定的时间内癌细胞还会再长。
单纯介入血管栓塞治疗
适应证:&70%肝脏...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科室:介入科
&&& 目前有许多的方法可以治疗原发性肝癌,但是各种治疗方法均不能普及应用于每一个患者,临床上也很少采用单一的方法治疗肝癌。各种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而不断完善。微创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以其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好被广泛推广,治疗效果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外科手术。下面介绍科室目前开展的微创治疗。&&& 一、血管性介入治疗;在肝癌中,血管性介入治疗临床应用最多。主要是选择性肝动脉灌注...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二炮总医院
科室:肿瘤放射诊疗中心
  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从形态学分类为弥漫型、块状型、结节型及小癌型,镜下分为肝细胞癌(约占85%)、胆管细胞癌(约占7.4%)、混合型(约占7.6%)。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一确诊已经中晚期,中晚期肝癌自然生存期仅有2—6个月。
  手术治疗肝癌的局限性
  近几十年以来,虽然肝癌的外科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新诊断出的肝癌患者中只有10%一15%适合手术,同时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很高,肿瘤...
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
科室:放疗科
&&& 肝癌为我国癌症中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肝癌患者就诊时,多数都是晚期了,也失去了手术机会。因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众多疗法中已成为除手术外治疗肝癌的首选疗法,又称放射介入治疗,目前习惯上常把这一疗法都俗称介入治疗。但实际还有许多其他介入治疗方法。那么肝癌介入治疗的优缺点。
放射介入治疗得以产生并有了飞跃发展,我国肝癌介入治疗也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世界各国病例数最多者。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介入门诊
&&&&&& &早期肝癌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肝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患者就诊时多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成功率低,多采用非手术治疗。随着血管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作为主要方法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经成为公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TACE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插入肝癌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及灌注化疗药物,栓塞主要的肿瘤血管,以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坏死,并灌注化疗药物以杀死肿瘤细胞,...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科室:普外科
&&& &介入疗法是肝癌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因其能直接注射药物到肿瘤局部,或者对肿瘤供血血管进行栓塞而直接起到治疗作用或使肿瘤发生坏死,临床应用普遍。&& &一位肝癌晚期患者,已住院接受第九次介入治疗,患者的主治医生说:“我用介入治疗的患者中,你是治疗次数最多的一位,也是进行九次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患者。”但是,介入治疗是不是次数越多生存率就越高?&& &其实,介入治疗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科室:介入科
一、&&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TAC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TACE包括肝动脉化疗及肝动脉栓塞
两种治疗方法。
1、肝动脉化疗(TAI):抗癌药物杀伤癌细胞的疗效是有药物浓度与时间的乘积决定的,药物浓度增加一倍,可杀伤癌细胞10~100倍。TAI可减少化疗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使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超选插管可提高血药浓度25倍。极大提高治疗的疗效。由于局部给药,全身循环浓度降...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科室:介入科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微波凝固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肝动脉超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后或两次介入之间行微波凝固治疗。结果:21例患者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12例,总有效率(CR+PR)95.2%。结论:介入化疗栓塞加微波凝固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不失为临床选用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介入化疗栓塞,微波凝固,原发性肝癌
&& 我院自2003年6月...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岳阳医院
科室:放射介入科
&&&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病例发现时已无外科手术指征,能够外科手术切除者仅占28%。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3~6个月。虽然肝动脉灌注化疗(HAI)和栓塞(HA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被公认为是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但是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9.0%~16.2%。肝癌的介入治疗在我国虽然已开展了近20年,但很不...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科室:中西医结合科
&&&&&& 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目前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
&&&&& 在肝癌中,血管性介入治疗临床应用最多。主要是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治疗、选择性肝动脉栓塞、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正常肝细胞的血液供应20%-50%来自肝动脉,75%-85%来自门静脉。而原发性肝癌的血液供应90%-95%来自肝动脉,这就为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疗肿瘤...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科室:介入科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肿癌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亦较高。介入疗法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方法,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和术后复发的肝癌,取得良好的效果。
介入疗法已被公认为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和术后复发肝癌的首选方法。
肝动脉化疗栓塞具有以下作用:(1)阻断肿瘤的血供,是肿瘤体严重缺血坏死而缩小,有助于手术切除;(2)提高局...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科室:感染科
&&&&&&&&&&&&&&&&&&&&&
&&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仍然首选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然而由于我国肝癌并发肝硬化、全身状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较差的患者居多、肿瘤数目较多、位置等原因,适合外科切除的仅占25%左右。
&&& 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又一种具有肿瘤治愈潜力的新型治疗技术,主要应用于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肿瘤的治疗。该技术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后将1根或多根射频针穿入肿瘤组织,通过射频电流导致肿...
职称:主治医师
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科室:肿瘤介入治疗中心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李睿大夫您好,我是沈阳的郝嘉,之前曾向您咨询过我父亲的病,您给我的建议是伽玛刀更适合他,于是我父亲去北京做了伽玛刀治疗,现在我想再请您帮忙看下复查的CT,看看接下来还应如何治疗,在沈阳的医院说这次的结果挺好,所以我特别信任您,请您再为我指条明路,万分感谢! 共上传三张CT,1018是最新的,下面两张是之前的。他的甲胎蛋白检查为276。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厦门市第二医院
科室:肿瘤科
肝癌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缩小,有利于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控制转移;(2)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出血及动静脉瘘;(6)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职称:副主任医师
医院: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科室:感染科
肝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适应症、禁忌症
肝癌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
&&& 正常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供,肝动脉供血量入20%—25%,供氧量占50%,门静脉供血75%~80%,供氧50%。肝动脉和门静脉的末梢分支均终于肝窦,两者之间尚存在着广泛的吻合,因此当动脉和门静脉任何一方受阻,另一方血流便会代偿性增加。单纯阻塞两者中的任何一支的近端.所供血的肝组织都不会坏死。原发和转移性肝癌的血供几...
职称:主任医师
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科室:感染内科
      HBV感染在中国肝细胞癌患者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且多存在肝硬化基础,因此其抗病毒治疗应综合患者ALT、HBV DNA、肝硬化代偿情况以及肾功能等因素决定治疗方案。
     对于合并HBV感染的肝细胞癌患者,外科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可导致HBV复制活跃,加重肝功能损害,可视肝功能代偿情况来选择病毒治疗。IFNa既可抗病毒又可以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可延迟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如患者能耐受IFN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癌晚期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