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需要什么2岁了需要学些什么知识?

请教: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都学什么了?
玩乐的水水
帖子26&精华&积分100&金钱100 &贡献0 &在线时间6 小时&
该帖被浏览& 841&次,回复&10&次
请教: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都学什么了?
水宝马上两岁了,话说得很好,也能跑了,就是小便时自己不会提前说,还有不会双脚跳。
前一段时间,水水每天都有新进步,要不能背个诗,要不能讲个简单的故事,要不能数数了,可是最近两个月,教什么都不学,还给我打岔,在她玩的时候教她背儿歌,她按照儿歌的高低音给我瞎编,弄得我哭笑不得。
奶奶的做法是:想要。。。。么?那先给我背个。。。。!我觉得这样会不会让她产生厌学心理?小时候这样教还可以,都大了,有自己思想了,老是被威逼利用着,是不是不妥?
大家2岁左右都教什么啊?怎么教才能让她感兴趣呢?
帖子506&精华&积分1,566&金钱1,366 &贡献200 &在线时间310 小时&
这么小的孩子,都是在玩中学的,主要就是玩,否则非培养出逆反心理不可
帖子819&精华&积分2,306&金钱2,056 &贡献250 &在线时间253 小时&
学东西,太早了吧,玩吧,从玩当中就能学到很多。
帖子3,968&精华&积分17,008&金钱10,558 &贡献6,450 &在线时间915 小时&
我同意楼上两位妈妈的回帖,支持在玩中学习。:)
玩乐的水水
帖子26&精华&积分100&金钱100 &贡献0 &在线时间6 小时&
玩的也不少呢!有时候我都想不出来去哪玩了,看很多蒙氏的书所教授的在玩中学习的游戏,都试过,不见什么效果。我觉得玩中学是对的,但是学什么呢?
帖子493&精华&积分1,120&金钱1,070 &贡献50 &在线时间340 小时&
引用:原帖由 maolei2000 于
16:45 发表
玩的也不少呢!有时候我都想不出来去哪玩了,看很多蒙氏的书所教授的在玩中学习的游戏,都试过,不见什么效果。我觉得玩中学是对的,但是学什么呢? 给你转个帖子,你就明白了。
帖子493&精华&积分1,120&金钱1,070 &贡献50 &在线时间340 小时&
小橡树客座张教授的帖子
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去观察和探索自然,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要。现在绝大部分父母和幼儿园、小学和其他教育机构。都很重视“教”孩子。这种“教”大都是把成人学习的知识系统“教”给孩子,讲给孩子。或者以成人理解的方式“教”给孩子。在幼儿园上科学课,老师问孩子们,“大家知道企鹅是什么啊?”,有些孩子马上回答:企鹅是鸟!妈妈告诉我企鹅是鸟。今天晚上离开幼儿园时,一个妈妈领着一个3岁多的小朋友在门口水果摊上买水果,摊主找给妈妈钱时,只听妈妈很耐心给孩子讲,给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这是减法!妈妈们的苦心可以理解,但这种方法却是不合适,不仅没有多少效果,而且还有很大的副作用。为什么?简单讲讲。
&&首先要分清“知识”和“能力”。很多父母认为教给知识,就能提高孩子的能力。知识和能力是不能等同。打个比方,一个人把医学书都能背下来,所有的疾病诊断、治疗、如何用药,书中讲的知识都能记住,也能说的头头是道。他能当看病,能当医生吗?肯定不行。你也不敢找他看病。因为他必须在临床中去一点点去实践,去理解,才能慢慢把书中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医学院的学生时间很长,在校学习有很多实验,见习,最后要至少要实习一年以上,国外的医学生要实习好几年才能毕业。毕业后必须在医院工作一年,才能考证。如果要真正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基本工作能力,至少要在毕业后在临床上干5到10年,才能把学到的部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能够做一个基本称职的医生。因为中国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我们各个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绝大部分人毕业后,有一定的知识,但能力很差。
&&儿童教育,特别是学龄前教育。必须把能力教育放在第一,知识教育放在第二。对幼儿来说,公鸡和企鹅是不是鸟不重要,什么是鸟也不重要。但是孩子能不能去观察公鸡,孩子自己能去观察公鸡的各种特征,并且能把公鸡的各种特征去和其他观察的物体去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差异特征和共同特征。这种观察、比较、分类就是一种能力,他能去观察、比较公鸡和鸭子的各种特征,并能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特征的差异和共同性。孩子也能会去观察、比较其他物体。很多父母教子心切,给孩子讲各种知识,但很少去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 &如何让孩子获得这种能力?是父母把关于公鸡的各种特征都告诉孩子,给孩子讲如何去比较公鸡和鸭子不同。这种做法也是知识性的“教”。他也能按照你说的知道公鸡和鸭子有那些特征。但最终还是缺乏观察能力,因为这些特征不是他观察出来的,不是他自己动脑筋比较出来的,他不具备加工能力。是父母加工好后喂给他的。你告诉他什么,他知道什么。你不告诉他,他就不知道。他不知道主动去探索他未知的事物,他也不知道如何去探索,甚至就缺乏去探索的动机。这就是我们现在绝大部分中学生、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这就是长期进行知识性教育为主的副作用。
&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有接受性观察训练,也有探索性观察训练。什么接受性观察,你把孩子领到公鸡和鸭子前,告诉孩子,鸭子的嘴巴是扁的,公鸡的嘴巴是尖的。鸭子脚掌上有鸭蹼,公鸡没有。公鸡有鸡冠,鸭子没有。公鸡不会游泳,鸭子会游泳等等。让孩子一点点去看、去对照和观察。这就是一种接受性观察。探索性观察是什么,就是让孩子具有主动意识和动机、独立、自主的去观察,去发现公鸡和鸭子有什么特征,自己去比较。细心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自己独立、自主的发现一个什么现象,会特别兴奋,会持续很多天一直去观察,去做这件事。也特别有成就感。即使在大人眼里会不屑一顾,但孩子仍然特兴奋和专注。对幼儿这种独立、自主的观察动机和能力特别重要。比你告诉他你认为很多的知识都重要的多。
&&有些父母不喜欢知识灌输性为主的教育,就排斥任何“教”。认为孩子就是玩就可以了。这种观点也不合适。第一要给孩子创造一种丰富的学习环境,是首要的“教”,孩子根本就见不到公鸡、鸭子、燕子等等。他就不可能去观察和比较,仅仅靠书上画的和动画片、电视里根本不能让孩子去观察。第二必须要有系统性,人类的知识和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的积累,形成了各个系统。比如观察蚯蚓、青蛙、蛇、螃蟹、乌龟、鱼、鸭子、燕子、狗、猫等。为什么我们在幼儿园科学课有不同的设置,就是知识的系统性,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比较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昆虫类、哺乳类等形成知识系统。第三要有目的性。目的首先就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差异性和共同性,培养孩子的分类能力。其次才是知识获得。第四,是方法。你直接告诉知识不好,直接告诉孩子去观察什么也不好,完全放任让孩子自己去观察也不合适。什么方法最合适,这就是目前在儿童教育中主张的引导式自我建构法,通过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促进儿童去独立、自主探索的方法。
&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很专业的技术。是需要大家去认真学习。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学校。看了赞赞妈妈的博客,赞赞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很专注,也很努力,花费了很多心血去教育赞赞。希望这点讨论对你的疑惑有帮助。
帖子493&精华&积分1,120&金钱1,070 &贡献50 &在线时间340 小时&
确实需要有合适的指导方式和观念
确实需要有合适的指导方式和观念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观察和探索能力。环境因素可能还不是第一因素,合适的指导方式非常重要。上次举的关于鸡、鸭、燕子的例子,确是需要环境。在小城镇和农村不存在这方面问题,在北京可就比较麻烦。但是在很多方面,环境因素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父母要有这方面的观念和意识,再则就是一套系统的指导方式。
&&比如今天K1班的科学课,是关于光线的折射。是科学课中光学部分中的一次课。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孩子观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产生好奇心去探究和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为了给孩子建立一个直观的认识,曹老师一开始从台球引入。问小朋友们看过打台球没有。用台球杆把台球打到台球桌壁上会怎样?有的说会掉到洞里,有的说会沿着桌壁跑,有的说会不动,有的说会撞的到处跑。小朋友们讨论了一气。曹老师拿着出一个弹球当作台球,放到地板上,用一个棍子去推弹球。推之前先问小朋友,从左边(曹老师在的一边)推向墙壁,弹球会朝哪个方向跑。大部分孩子都说会沿着墙壁下跑到门口,19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能说对。(因为根据物理学原理,如果推力集中在球的中心点,墙面是平的,折射角和入射角应该是相等。球不会沿着墙壁下在90度移动)。孩子们讨论后,曹老师实验,孩子们仔细观察后,发现从左边推球,球会跑到右上面某个地方,从右边推,球会跑到左上面。如果是垂直推球,球会沿着直线又弹回来。因为球的轨迹是可以看见,能给孩子们建立直观的认识和观察。然后曹老师拿出镜子和手电筒,站在左边位置,镜子放在曹老师的右前方。问小朋友们,如果用手电筒照镜子,照到镜子上的光线会到什么地方。孩子基本上是不知道,讨论了一气,也说不对。最后曹老师进行实验,对面墙的右方一下出现了光圈。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马上说:和弹球一样啊!孩子们兴趣就更高涨,自己做实验。40分钟的课结束了,吃饭时间到了,孩子不愿意下课。最后给孩子们哄了半天,曹老师许愿下一次再和大家玩,一直到同意把镜子和电筒放到K1班教室里,吃饭后他们再实验,才同意下课吃饭。
&&其实从光线折射的观察、认识、思考。仅仅靠幼儿园里一、二次课远远不够。因为孩子们需要反复去实验,才会慢慢的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让孩子们去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不仅需要孩子反复多次的实验、观察,也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哪怕孩子花较长的时间去发现都可以,不要直接告诉孩子)。
&&昨天去听S班某个老师讲科学课中消化系统。课后和老师讨论,不能直接告诉孩子舌头有什么作用,一定要让孩子去观察、体会。老师说舌头有搅拌作用。对4、5岁的孩子,“搅拌”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啊,就是知道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在口腔里是什么作用。如果我们给孩子里口中放一块苹果,说,舌头不能动,把苹果嚼碎。孩子们马上发现,舌头不动是不能嚼苹果的。
&&老师告诉孩子说,舌头上有味蕾,有味觉功能。也没有必要去直接告诉孩子。用一根棉签蘸上糖水(或盐水),让孩子嘴巴张开,棉签给嘴唇擦一下,给口腔里面粘膜上擦一下,给牙齿擦一些,让孩子感受有没有味道。孩子肯定会感受到没有味道。哪再给舌头上擦一下,马上就感受到甜味,孩子就知道口腔里只有舌头才能感受到味道。再给孩子舌头中间,后部、前部边缘部分擦一下,孩子就会感受到,舌头的前面靠边缘部分味觉更强,更敏感。实验做完了,孩子会自己反复去实验,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吃东西,他都会自己去实验,比如拿一块苹果在自己嘴巴里到处放,去感受不同部位的味觉。
&&以上两个例子,不需要特殊环境,也不需要花父母多少时间。孩子玩的可开心。培养了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也学习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孩子的探索精神和科学兴趣。不仅在科学方面,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包括数学,语言和阅读,空间能力,构建能力,推理能力等等方面都是这样。
&&一方面父母确实需要有系统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父母的科学素养。所谓的科学素养不仅仅是知道多少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发现、探索和科学思维能力,能够和生活实践去紧密结合。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科学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只注重科学知识的讲授。如果父母们从小都是用上述的探索方式去学习,就不会只知道给孩子讲“知识”。甚至连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去讲。我们都知道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创造力强的人才。再有二十年,这一代孩子们长大的时候,我们国家就会完全像现在的欧美国家一样,只有创造力强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具有优势。国家的强盛,也必须有更多创造性人才。像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要培养出很多创造性人才,真的是非常困难。
&&如果采用上述的学习方式,无论孩子在幼儿园、学校,还是在家里,大家就不会一再去讨论,孩子是不是以学习为主,还是孩子应该玩为主。
帖子493&精华&积分1,120&金钱1,070 &贡献50 &在线时间340 小时&
帖子819&精华&积分2,306&金钱2,056 &贡献250 &在线时间253 小时&
玩乐的水水
帖子26&精华&积分100&金钱100 &贡献0 &在线时间6 小时&
打印下来,仔细学习!受益匪浅!
曾经一段时间,我家水一直认为“马”是“鸟”字,怎么也纠正不过来,水爸说,你让她看看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结果水水知道了区别,两个字都记住了!后来发现比较的方法很好!现在也在培养她的观察能力。但是始终觉得教育孩子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点,之后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
也在学习教育方式,现在的专业书都改成各种教育书籍了,各种观点也看了不少,有时也很晕,所以在论坛里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谢谢兰天妈妈!希望今后一起讨论。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当前位置:
>>>阅读下列漫画,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这个小男孩的做法正确..
阅读下列漫画,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这个小男孩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分)(2)在现实生活中,男女生交往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题型:开放性试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小男孩的做法不对。因为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男女生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团结合作的氛围。(2)男女生交往应该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防止过于亲密,要有分寸,把握交往的“度”。试题分析:(1)仔细阅读漫画中小男孩的话语,他说他不能帮助小女孩辅导功课了,怕人家说闲话,这是错误的认识,同学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要正视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男女生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团结合作的氛围。因此判断出小男孩的做法是错误的,理由根据知识点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益处来回答。(2)男女生交往应该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做到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防止过于亲密,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把握交往的“度”。所以主要根据知识点男女生交往应注意的问题来回答。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漫画,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这个小男孩的做法正确..”主要考查你对&&青春: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青春: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
解读青春的含义:青春不仅表示着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以及健美的身姿更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世界;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如何理解青春是幸福的? ①在青春期,我们会有许多苦恼,也许会一个人流泪,有时甚至怅然若失。但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 ②因为拥有青春,我们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追寻。 ③因为拥有青春,我们不怕失败,相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④青春的这种幸福需要我们仔细体味。 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青春的价值和使命是什么?怎样认识青春?)(粤教版)  因为青春是人生的朝阳期、人生的转折期、人生事业的奠基期。每个人都拥有青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把握青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青春,把握青春的美好时光,让自己的青春更加鲜艳美丽。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人教版: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迅速长高长大、长宽长壮。 ②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不断成熟。 ③性机能的成熟。性器官发育和成熟。陕人版: ①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外型的变化(进入青春期,人的身高每年可增长6—8厘米,体重每年可增加5—6千克) ②身体内部器官的完身体内部器官的完身体内部器官的完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善善善(心脏功能、呼吸机能明显增强;大脑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已经成熟,进入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③性机能的成熟性机能的成熟性机能的成熟性机能的成熟(体内激素分泌增强,使得男女的体型出现明显的差别;第二性征出现,性成熟开始)。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的主要表现:人教版: ① 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 ②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强烈; ③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有两极性; ④性发育加速,性意识萌动。教科版:性心理的萌动:①对异性产生好感,愿意与异性同学交往,想了解和接近对方;②但又感到害羞,有意回避甚至故意疏远或排斥异性。出现“青春期闭锁心理”:①开始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不喜欢向父母、老师等成年人袒露自己的内心。②又渴望与他人交往,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希望摆脱孤独与寂寞。独立意识增强: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我们渴望父母、老师把我们当做“大人”。开始从依赖走向独立。陕人版: ①性意识觉醒,关注自己的外部形象; ②自认为是成人,独立意识强烈; ③对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④重视同伴间的友谊,从众倾向明显; ⑤依赖父母与想摆脱父母的心理并存; ⑥情绪表现相互矛盾。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心理会充满哪些矛盾?原因及因对态度:苏教版: ①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我们,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渴望受到尊重与理解,但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经济上还不能独立,还需要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和指导。②自制性与冲动性的矛盾;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们的自觉性和自控性得到一定的加强,但有时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往往缺乏恒心,鲁莽行事。③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我们的正确态度:对于这些矛盾,我们不必烦恼,而应该勇于正视、认真分析,积极解决。北师大版: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决定青春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怎样使我们青春永驻?决定青春最重要的因素是心境。要想让青春永驻,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坚定意志,热爱生活,追求梦想,还应拥有信心和爱。进入青春期,我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有: ①经常拿别人的生理变化开玩笑; ②认为个性独立就是标新立异,误把逞强当成长; ③对男女同学间的关系过于敏感,经常谈论和猜疑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怎样认识心理冲动的危害?怎样消除心理冲淡? ①青春期的心理冲动若解决不好,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利影响,也会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 ②当我们出现心理冲动时,应想一想道德规范、法律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通过自我暗示、目标转移、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青少年如何追求美?无论自己的体态、容貌如何,青少年都应该努力追求美。人的美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体现自己的外在美;更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培育美的心灵,使自己更句魅力。 为什么要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些内心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上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当然,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长妨碍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是很重要的。 怎样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青春期心理矛盾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调控好心理矛盾。 面对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如何呵护青春)(苏教版)?①要注意青春期生理保健。如:讲究卫生;饮食适量;营养平衡;戒绝烟酒;生活有规律;适量的运动等。 ②重视青春期心理健康。学会进行“心理按摩”。心理按摩的方法如:能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能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行为举止得体;加强行动的自控能力;有理想、有目标;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他人,学会尊重信任、友爱,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热爱集体;敞开心扉,学会倾诉,遇到郁闷会调节,遇到矛盾会解决,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怎样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人教版: ①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当这些烦恼和苦闷出现时,我们应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和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②当我们出现心理冲动时,也可以尝试当自己的“心理医生”,想一想道德的规范、法律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通过自我暗示、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 ③还要不断丰富自我。多读书,多参加科技、文体活动,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教科版: ①我们要坦然地面对,正确对待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②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③参加集体活动,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好奇心理; ④找好朋友、家长、老师或者心理辅导老师倾诉。陕人版: ①对不能改变的现实,如长相、生理缺陷等,不必自卑,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最可取的办法就是坦然接受,难过、抱怨只能增添烦恼。 ②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议论,正像你更多地注意自己的事情一样,别人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注意你。 ③无论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困惑面对任何困惑,都要拥有一份自信,这是最具魅力、最具吸引力、最持久的人格力量。 ④正确认识,顺其自然。学习有关青春期的科学知识,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对自己生理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心理变化,既要顺其自然,又要时时提醒和约束自己,避免做出令自己遗憾的事情。 ⑤远离不良诱惑。远离不健康的游戏、录像,不看不健康的读物,多读一些能激励斗志和启迪思想的文学作品,加强自身修养,以此来冲淡内心的躁动,顺利度过青春期。 ⑥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约束自己,不为成长的烦恼和个人情感而分心,使身心和谐发展,从而让青春的旋律更加美妙。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青春?青春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是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我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勤奋努力地读书学习,我们应该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快乐地学习。只有这样度过自己的青春,将来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学习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集体、为人民多作贡献,我们的生命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珍惜青春(粤教版) ?   ①树立奉献意识;②努力充实自己;③珍惜时间;④从生活小事做起。 闭锁心理的表现: ①放弃对外界的接触; ②拒绝与他人沟通,缺乏自信; 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个人空间里。青春期闭锁心理的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苏教版):原因:①由于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增强;②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危害:出现闭锁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使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任其发展下去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如何克服青春期心理闭锁: ①青少年要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相信父母和老师; ②有想不通的问题应大胆向别人倾诉,不让某些问题长期困扰自己; ③要积极参加集体文娱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心情; ④也可以写日记来倾吐、宣泄等; ⑤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⑥要积极交往,在交往中分享友谊,培养自己活泼开朗的性格。 男女同学交往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交往? ①男女同学交往有益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 ②男女同学交往要以自然适度为原则,以真诚尊重为前提,要广泛交往,避免一对一。 如何正确认识“追星”现象(苏教版)? ①“追星”现象的原因:青少年对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有着美好的设计和想象,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可以仿效的人物。追星现象就因这种心理而产生。所以明星崇拜是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常见的现象。②“追星”现象的影响:正确追星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有益的,而不正确的追星对学习、生活、思想都是有害的。③如何正确地“追星”(苏教版):心目中的偶像要尊重,但也不可盲目崇拜;我们要欣赏明星的闪光点;我们更倡导追那些为人类、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明星;在追星的同时,我们更需要认真地欣赏自己,发现自身的美好与独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成熟。(人教版:)树立正确的追星意识:在“追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星光”的魅力不应该简单的表现为华丽的外表、狂热的掌声和媒体的追逐与炒作;要知道真正的“星光”应该是汗水的闪烁和内在美的光华;在追星时,可别望着天上的“星星”,却掉进地上的“坑”里;要学习明星们的优点,不要盲目追星等。如何克服烦恼,悦纳自己(苏教版)? ①要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我们只有如实了解自己,才能战胜自卑,愉快地接受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②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克服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制力。只有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有力量挖掘自己的潜力,充满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与人沟通的技巧(苏教版):善于体谅、创造机会、认真倾听、主动道歉、主动交流、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讨论问题、达成协议 如何看待面子问题(苏教版)?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和面子根本没有关系,比如我们的身高长相等,其实青春期的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韵律和节拍不是一样的,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先横向发展有的先纵向发展,只要我们注意营养,加强锻炼,相信自己也可以成长为青春美少年。而且我们应该全面的认识自己,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独特的,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以己之长补己之短,我们一样很有“面子”!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漫画,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1)这个小男孩的做法正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418987706173497762491917541691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岁宝宝需要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