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中医治未病工程。如何能够做到?

您的位置: &
中医“治未病”三部曲
优质期刊推荐学习《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
&学习《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这里所说的&不治已病&,并不是说中医不接受治疗已经发生的各种疾病,而是强调注意力不应只注意已发生的病,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即将发生的疾病上。
&&&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已经总结出了健康养生。在中医学中,医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
&&& &不治已病治未病&表明了《黄帝内经》对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防重于治。在这种思想原则指导下,历代医家和明智的统治者,都注意从讲究卫生,注意劳动保护和开展防疫等方面防治疾病。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朱丹溪,在其著作《格致余论》中说到:&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这段话是说:与其有了病再去求助治疗,不如在病之前就注意养生。等到已经生了病而去依靠药物,几乎等于徒劳。所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的法则,未病先防,就是懂得了养生的道理。
&&& 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做到未病先防呢?
第一、提倡生活环境的卫生
&&& 追求生活环境的卫生是古今之人都在大力提倡的好习惯。无论是上层统治者或下层人民,无不向往美好的环境并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居处清洁卫生,以防疾病的感染发生。
&&& 在古代人们非常讲究环境卫生,首先注重水土环境的改善。知道水环境与人体健康及地方病的关系,注意到一方面努力保护已有的清洁水源,另一方面努力寻找更好的水环境。当时人们已知道凿井而饮,并有了定期淘井的习惯。有的还采用井口加盖,用水消毒,提倡饮用沸水。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靠近城市的饮水多受污染,用时需煮沸后停一刻,待碱性杂物沉淀后再用。茶叶的饮用,最早时人们不是像现在那样作为调节和品尝之物,而是为了提高用水的卫生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后来经过长期的饮用,人们才把它作为生活中茶文化的形式保留下来。
&&& 改善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人们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据有关史料记载,远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居住处污水排放的措施。如考古发现了战国时下水道排水设施用的实物&陶窦。史藉记载汉代时有人设计并制造了保持街道清洁卫生,防止尘土飞扬的洒水车,曰:&灵帝三年,毕岚作翻车,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我国古代就有了公共厕所,据《周礼》记载,当时一些帝王宫内,就建造有专供宦者及宫女用的厕所。及时清理生活垃圾也早已受到古人的注意,如《农书》记载:&凡扫除之土,燃烧之灰,级物之糠粃、落叶,积而焚之,沃以粪汁,积之灌之,不觉甚多,凡欲播种。。。。。。和匀种子。。。。。。待其苗长。。。。。。&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打扫卫生与发展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了。
第二、注意劳动时的卫生环境
&&& 注重劳动卫生保护和防止职业病,是&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汉代就有关于冶炼时发生灼伤及烟火侵害眼睛及鼻子的记述,告诫人们在劳动中要注意保护鼻子和眼睛。在公元七八世纪时,中医家就告诫人们,在有毒环境劳动时,要注意避开毒气,如《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道:&凡古井及深坑井中,多毒气,不可视入。五六月间尤甚。以其毒气盛故也。若事视必须人者,先下鸡鸭毛试之,若毛旋转不下,即是有毒,便不可人&。当时也有用动物测试劳动环境有无毒气的办法。
&&& 古代引起中毒的主要职业有开矿、打井、冶炼、和一部分从事化工性劳动,如调制漆等。如何防止和救治职业中毒。不少医家及科学家,如隋代的巢元方,明朝的李时珍及宋应星等分别在《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在长期的劳动中,古人还发现在某些作业过程中由于长期与不清洁的水接触,会出现手、臂皮肤破裂的现象,如造纸、捕鱼、漂染、施肥等。医家告诫人们劳动后要注意洗净手臂,或尽可能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 总之,《黄帝内经》&治未病&的原则,仍然是我们防止现代劳动给肌肤造成伤害的指导思想,关键的问题是对此要有高度的重视和切实的防治措施,并持之以恒。
第三、防疫是预防之要
&&& 疫毒致病,伤害极大,可在短时间内漫及人群,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2003年的&非典&想必现在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吧,其实当时有许多中医名家都提出了正确的预防措施,部分医家还准确预测出了非典的结束时间。
&&& 《灵枢。剌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针对防疫,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疫情的预防。疫情致病多与自然气候条件有关。《黄帝内经》认为,春夏秋冬的四季运转是有规律的,到什么季节,应有什么样的气候,如果该暖而不暖,该热而不热,该冷而冷,或者不该暖而暖了,或者该雨不雨,该晴不睛等,就可能滋生某种病气,流行于人群,身染病气,正气虚者很快发病。史载每到疫情发生,其势蔓延很快,死伤人数极大,染者十有六七,甚至全家不留。《黄帝内经》和历代医家告诫人们,当不正常的气候来临时,人们应当提高警惕,调适衣着及饮食,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发现有人感染应及时隔离以防疫情的扩散。(摘自养生新书:《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手册)
& & &&&&&&&&
更多肝病和健康知识请参看以下栏目的链接
媒体链接:&& && && &&
&&最后修改于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养生最高境界“治未病”
——访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刘爱华
本报记者 汪辉 于淼 通讯员 李尤佳 文 丁友明 图 名家话养生 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那么,何为“治未病”,如何能达到这一境界?昨日,记者特地采访了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河南省中医院体检治未病中心主任刘爱华教授。 上午11时,记者走进刘爱华教授干净整齐的办公室。虽然查了近半天的房,有些疲惫,但一进门,她就亲切地拉记者坐下,热情耐心地向记者娓娓道来。 她说:“‘治未病’是中医特色优势的突出体现,其特点就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传、愈后防复。” 名医档案 刘爱华,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糖尿病、呼吸分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科技巾帼女杰,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师,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河南电视台“养生堂”特邀嘉宾。 从医30年来,她一直孜孜不倦熟读经典,潜心钻研临床医理,不仅娴熟运用中医“辨病、辨证、辨体质”三辨思维辨治常见病,同时在辨治疑难杂症及慢病健康管理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治未病” 不仅是未病先防 “当然,‘治未病’不仅仅指人们常说的‘未病先防’这一个健康环节,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理念,深入到中医学‘预防—治疗—康复—养生’各个环节中。”何为“治未病”?刘爱华教授剖析说:“中医‘治未病’思想其含义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调理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即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以防止疾病的转变发展;三是瘥后防复,即在疾病痊愈后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康复与防止复发。” 她接着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为5%,患病者20%,而75%则属于以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者。故而,“治未病” 主要针对“未病之人”,即健康及亚健康人群。 “但愿这些事件能够唤醒世人对健康的重视,关注自身健康的状况与生命的质量。”交谈中,对于近期一些名人、明星猝死事件,她惋惜地说,“如果他们平时注重休息调养,通过‘治未病’的合理干预,来逆转亚健康发展状态,避免疾病的发生,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这些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 “治未病”是 健康最明智的投资 “上医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至高理念,我国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和重点目标也是预防为主。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早就调查提醒,投资1元钱用于预防,可节省8元钱的治疗费,100元的抢救费,但目前预防慢性病是健康投资的理念远远还未深入人心。”刘爱华教授忧心地说,当前人们宁愿花大价钱为健康投保,以获得病后、残后或死后的经济赔偿,也不愿意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花小钱定期到医院健康体检,不愿意以“治未病”的积极措施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亟待改善。 她表示,中医养生“治未病”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逐步唤起增强公众对健康的高层次需求感,给予健康保障一定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方面的投入,这才是对“人生之本——健康”最明智的选择。 “治未病”是 养生终极目标 以人为中心,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融合现代医学和科技,是发展我国“治未病”医学的必由之路。 作为河南省中医院传统医学诊疗、体检治未病中心主任,刘爱华教授表示,她最大愿望是,希望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治未病”能深入人心,未来人们到医院不再是以看病为主要目的,而是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听取医生有关生活方式、饮食、心理、锻炼等方面的建议,来及时进行健康调养,从而达到有效地预防、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实现 “不治已病治未病”,人人“健康长寿,尽享天年”的目的。 采访结束,她含笑而言:“用中医传统‘治未病’的智慧,造福今人的健康,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的现状,逐渐向以预防疾病为主导转变,重保健、治未病,必将成为今后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医治未病服务平台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治未病工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