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多肉植物有害健康吗会促进癌症?

2018-02-18 15:10
来源:
每天一堂玉石课
作者

春节临近,走亲访友、应酬饭局是少不了的,大家劳累了一年,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很多朋友就开始放飞自我,把饮食、作息自动切换成“过节模式”——吃喝玩乐停不了。可是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并不好,尤其是这6件事,春节期间一定要小心~
1过多常食用腌制食物
春节来了,各种腌制食物可少不了,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风味。但是腌制食物虽然美味,却千万不能多吃,熏制、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很可能让苯并吡、亚硝胺、黄曲霉素这“三大致癌物”有机可乘!
在熏烤食品中,脂肪、胆固醇等在高温下,就会形成一种叫“苯并吡”的物质,不利于健康,比如香肠熏制中,苯并吡的含量可比普通肉高60倍。所以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控制量,切不可贪嘴。
2喜欢喝烫茶、烫粥
虽然已经立春,但气温还没有很快回升。不少朋友会习惯地喝滚烫的水,或滚烫的粥。但是这是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因为温度过高的食物,会烫伤食道黏膜,长此以往,导致消化道反复地被烫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这就增加引发食道癌的概率了。
人体细胞从产生到老化,都是有规律的,如果打破这个规律,就会影响细胞生长的秩序,导致无规则大量增生,就容易发生突变,引发癌症。
3胡吃海喝,多肉少菜
到了春节,最需要注意饮食的还是年轻人,啤酒泡枸杞这种不靠谱的养生方法还是放弃吧,趁着过年放假好好养养。烧烤、海鲜、大鱼大肉都尽量少吃,不仅容易导致肥胖,更容易引发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
多吃蔬菜水果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健康身体的基本保障。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带走有害物质,如果摄入过少,不仅满足不了身体需求,还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呢!
4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
对于熬夜,宝姐深有体会,熬夜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了,但你知道吗?熬夜不仅仅是会损害身体机能,而且还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熬夜伤身,守岁也要量力而为哦~
因为熬夜会造成生物钟的紊乱,而夜间灯光则会破坏人体褪黑素的形成。褪黑素的形成,对于保证人体免疫功能至关重要,如果缺少了,很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找上门来。
5久坐少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是出门坐车,上班坐办公室,回家陷在沙发里,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到了春节放假,你却还是窝在沙发里,又和不放假有什么区别呢?
人体的免疫细胞数量,就是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才是久坐会降低免疫力的原因,免疫力降低了,就很容易患癌。
6过度劳累,压力太大
宝姐也没想到,淋巴瘤、肝癌、肺癌这些疾病,竟然有很多都是被“累出来”的!
其实这不是危言耸听,劳累并不会直接导致癌变,但劳累会让人的生理、精神,都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就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功能了,这时候,癌细胞就有更大的可能性,能趁虚而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癌症。
远离癌症诱发因素,你可以戴这些玉石
说到底,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啊,难得放假要抓住最容易犯的这6个点,好好调节一下。养生也是可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佩戴珠宝抗癌,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根据它们不同的作用点,长期佩戴,才能起到效果。
香味抗癌:木质首饰
能够以香味达到养生目的的,非木质首饰莫属。木料常常天然带有不同的香味,古人常常用木料做香薰,就是达到或宁神、或安眠的目的。
降香:黄花梨
黄花梨的降香,闻之神清气爽,可舒筋活血、降低血压,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佛香:紫檀
檀香之所以是佛家最爱,就是因为宁神效果最好,可稳定情绪,更容易闻香悟道。檀香可静心宁神、行气止痛、调中平肝。
清香:崖柏
崖柏的清香味性质平和,可醒脑安神清热凉血,使呼吸顺畅,还有降低血压,缓解失眠、头痛、头晕、目眩等问题。
香中之王:沉香
沉香之香,堪比香中帝王,可助于睡眠、安神醒脑,促进血气循环抗衰老,有益于人体心脏、肝脏、脾胃等器官。
矿物元素抗癌:宝玉石
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多种矿物元素,达到抗癌效果的宝玉石更多,因为玉石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各种矿藏的。
和田玉:含有钙、镁、铁、锰、锌、铝、钠等13种对人有益的微矿元素,这些微量元素能改善人体肌肤,促进血液循环。
翡翠:含有高硒、锌、锰等微量元素,可以净化排毒,提升抗体能力,更具有防癌功效,激活人体的胰岛素,保持生命活力。
有机成分抗癌:有机珠宝
珍珠:珍珠可以说是最有名的有机宝石了,它富含有机元素,比如角质蛋白水解生成的20多种氨基酸,能为人体补充营养,珍珠含有的铁、锌、镍、硒、锗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衰老作用,更能平肝潜阳、清热化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美容养颜。
蜜蜡:蜜蜡的前身是树脂,所以除了含有钙、镁、铜、铁等微量元素,还含琥珀酸和琥珀树脂等,这些有机成分能够加速新陈代谢,清除体内的毒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甚至杀菌益气,缓解衰老。
磁场抗癌:水晶、碧玺
水晶:有人认为水晶的磁场是一种压电效应,但不论如何,这种磁场只会保护处于磁场内的能量,而排斥外界的干扰能量,因而才形成了保护罩的效果。人佩戴就会与水晶的磁场融合,从而达到抵御外界负能量的效果。
碧玺:碧玺是“电气石”,这是它与生俱来的天性。碧玺能畅通血气,对气血虚、身体弱、手脚冰凉者非常适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记得三个月后来复查呀!”医生说完这句话,小刘就急匆匆的走了。小刘是长了肠息肉,医生强烈要求他切除,他软磨硬泡才跟医生说好,三个月后再来医院处理。等小刘再次来到医院的时候,离上次检查已经过了两年。“为什么现在才来?”医生生气地问。原来,小刘之前工作派遣至国外,这一呆就是两年,因为平时工作忙,小刘对身体出现的小症状都是硬扛,实在扛不住了再吃点药。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看完检查报告说:“已经癌变了,你做好心理准备。”小刘感觉天都塌,不只是小小的息肉吗?不是说癌症发展至少要十年吗?为什么会癌变这么快?癌症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要回答癌变速度的问题,我们得先知道癌症是怎么发生的。癌症的本质是基因变异导致细胞产生异常增殖,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种因素在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具体说来有十大类。在癌症诱因中,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最为主要。包括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环境污染、病毒感染、心理因素、药物滥用九类。吸烟、酗酒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这已是普遍共识,吸烟会增加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癌症的风险,酗酒则与消化道癌症发病有密切关系。一个人如果既吸烟又酗酒,患癌的风险更会大大提高。久坐不动也是现代城市人的通病,它会造成脂肪聚集,超重肥胖的问题,而肥胖对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肠癌等癌症都有诱发风险。饮食不当也是中国癌症发病的重要诱因。中国最常见的癌症多为消化系统癌,与居民饮食结构不合理、多肉少菜、高盐饮食、喜食腌熏煎炸烤类食物有很大关系。作息不规律包括熬夜、长期睡眠不足、长期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与癌症发病也有不少相关性。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也是癌症发病的重要诱因。大多数人容易接触到的因素是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水、土壤污染等。还有一些人因从事特殊工作,也常接触到辐射暴露因素,各种射线造成的电磁辐射、各种放射性粒子造成的粒子辐射、以及阳光的紫外线辐射,都是引发癌症危险因素。一些特殊细菌、病毒的感染也有致癌危险,比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相关;HPV病毒是宫颈癌的明确致病因素,与口咽癌、肛门癌;EB病毒与一些淋巴瘤、鼻咽癌等有相关性;幽门螺杆菌则容易诱发胃癌、胃淋巴瘤。心理因素被认为与癌症发病也有一定关系,虽然真正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的确可能造成机体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的问题,从而间接增加癌症风险。药物滥用也同样会带来内分泌失调的问题,从而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生。像乳腺癌的发病就与雌性激素有重大关系,长期滥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就可能带来乳腺癌风险。上述因素都是可以人为避免的,但还有一种遗传因素无法避免,比如乳腺癌、胃癌、大肠癌、卵巢癌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不过遗传因素只是遗传一种癌症易感性,并不等于具有遗传因素的人就一定会得癌,真正影响癌症发病的还是上面的9种人为因素。这10种因素都会作用于癌症的进程,所以癌症发展的速度,也和这些因素相关。一个人如果已经患有癌前病变,还继续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发展出癌症的速度往往也会更快。癌症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癌症发展的时间需要多久,也并没有明确答案,不同癌症的进展速度会大不相同。有一些癌症被称作“慢癌”或者“惰性肿瘤”,这类肿瘤的发展过程就很漫长。比如一些小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瘤等,10年时间可能都不会有明显变化,还有分化型的甲状腺癌发展也比较缓慢。而像一些低分化甚至未分化,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发展速度就极快,有时可能短短几个月内就能致命。所以,在发现有癌变风险的疾病后,就应该积极治疗或定期检查,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以为癌症不会太快到来。注意!5种小病可能发展成癌症有几类疾病特别需要注意,因为它们都容易发展成癌症。其一是肝炎,有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是从肝炎发展而成的。肝炎会导致肝细胞受损,-肝脏结构变化,经由肝硬化,最终发展成肝癌。所以患有肝炎一定要重视治疗,没患肝炎则要重视对肝炎病毒的预防。其二是胃肠道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有很高的癌变概率,若没有及时切除,很可能出现异常增生并侵入黏膜下层,最终引发胃肠道癌症。-其三是乳腺囊性增生,一般认为乳腺囊性增生是乳腺癌前的一个信号,虽然致癌几率只有3%~10%,但也要引起重视。其四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如果是单一甲状腺结节则恶性可能较高,发展为甲状腺癌的概率较高。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应注意定期随访。其五是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如果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会大大提高口腔癌的风险。所以不能因为只是小病就放任不管。参考资料:[1]重磅!2018全球癌症年报出炉!十大致癌因素,9个你能避开!.健康时报.2018年12月18日[2]什么病最易变成癌.生命时报.2015年1月5日[3]细数日常饮食中的18种致癌因素.人民网.2010年1月18日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致癌物名单再添新丁,加工肉类成为1类致癌物,红肉被归为2A类致癌物。这一下打击面实在太大,火腿、培根、腊肉、香肠不让吃还能忍,烧排骨、酱牛肉、烤羊腿也全部中枪,吃货们表示真的接受不了。加工肉类致癌?其实是情理之中!培根、火腿、香肠都是流传了千百年的美食,突然变成“致癌物”确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中式咸鱼早在1993年就已经被IARC判定为1类致癌物,而腌菜(亚洲传统做法)在同一年被判定为2B类致癌物。在更早一些的1987年,蕨菜也被判定为2B类致癌物。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过去不为人知的风险被揭示出来,这是很正常的。其实加工肉类列入致癌物名单并不那么意外,因为加工肉类往往要经过腌渍、烟熏、烘烤等处理。比如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冰岛人的胃癌高发与吃烟熏羊肉的习惯有关。培根的别名是烟肉,也是通过烟熏达到防腐保鲜的功效,同时获得浓郁的香气。火腿、香肠则是使用腌制、熏制、风干等工艺。这样的加工方式常常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亚硝胺等致癌物,因此加工肉类进入IARC的致癌物名单也许只是迟早的事。与砒霜并列?只是夸大其词!尽管被列为1类致癌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工肉类真的成为“和砒霜并列”的毒物。砒霜最广为人知的是其“急性毒性”,只需要0.2克即可致人死命,这显然是培根、火腿、香肠难以企及的。IARC将致癌物分为四类,加工肉类和砒霜确实同属于1类,不过致癌物分类的依据并不是谁致癌的能力更强,而是科学证据的确凿程度。越是致癌证据明确的,级别越高,而致癌的能力则与分级没有必然联系。比如研究人员估计,同是1类致癌物,摄入过多的加工肉类每年造成全球约3万4千人死亡,但相比而言,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吸烟,而有60万人死于饮酒。致癌物也有“量”的概念正所谓“万物皆有毒,关键在剂量”,即使是1类致癌物,导致癌症也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酒精是1类致癌物,谁都知道喝酒伤身,但偶尔喝喝无妨,如果长期酗酒则肝癌风险大增。烤羊肉串里有少量苯并芘是尽人皆知的,但偶尔吃吃却是件美事。加工肉类和红肉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研究发现每天吃6-8两红肉的人DNA损伤有增加的迹象,不过很少人每天吃这么多肉吧。风险与收益并存,请理性选择!肉类带来的健康风险与健康收益需要取得一个平衡。以1类致癌物紫外线为例,大量照射不仅会引起皮肤灼伤,还会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然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户外运动有益健康,除了运动本身,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可以促进钙吸收并发挥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红肉和加工肉类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虽然很难准确的计算出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少吃无妨,否则世界各国早就把它踢出膳食指南了。不吃红肉,癌症也不会消失致癌物并非一定导致癌症,而是存在一个概率(类似运气)。研究发现,每天多吃2两红肉或1两加工肉类的人,患癌概率高大约20%。2007年,中国城市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在10万分之30左右,这么算来,就算中国人从此不再吃红肉和加工肉类,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只能降低到10万分之25左右。你该怎么做?从流行病学证据来看,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确实不应该敞开肚皮来吃,但它们也并非洪水猛兽。一方面要控制合理的摄入量,同时和鸡鸭肉、鱼肉混搭。按照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成年人每天畜禽肉的推荐量是1两到1两半,英国国家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议也是将每天的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量控制在1两半左右。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天吃的猪、牛、羊肉约1-2两,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可能更多,不过相对于美国人平均每天吃4两的水平,我们还算健康。另一方面,既然烟熏、腌渍的加工工艺本身就不健康,在有条件吃新鲜肉的时候还是优先吃新鲜肉。此外家庭烹饪或在外就餐的时候也多选择蒸煮的方式,因为高温煎炸、烧烤等均可产生较多的致癌物,比如干煸牛肉、羊肉串、BBQ等要适可而止。内容转自|新浪微博@CFSA_钟凯主要参考柳叶刀IARC我国肉类消费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深圳市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分析世界和主要肉类生产国的消费结构分析英国国家健康服务机构官方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肉植物有害健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