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受损者在何处可以配到合适的瑞声达助听器官方网站?

大众点评>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听力达到什么程度可以选配助听器平均听力损失在40分贝以上就要及时佩戴助听器了,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会越来越严重,若不及时干预,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如果听力检查结果证明听力有下降,而且到了需要助听器的程度,那就应该尽早选配助听器,听觉是一种高级的、综合的、主观的感觉,因此,“需要”同样是一种信号。老年人一旦在生活中感到聆听困难,也意味着需要助听了,应该早选配助听器。说点什么吧...}
重度听力损失是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平均听阈在61dB HL和80dB HL之间的听力损失。重度听损患者更趋向于:1、 听力损失时间较久;2、 有助听器佩戴史;3、 言语分辨率较低;4、 噪音环境中交流困难。重度听力损失的特点60dB HL是单纯外毛细胞损伤和内外毛细胞共同损伤的分界点,内毛细胞受损预示着重度听力损失,这类患者的频率选择能力降低,在相关频率范围内难以分辨两种声音。这是噪声环境下交流困难的主要原因。简单来说,频率选择能力越低,自身降噪能力越差,噪声下识别信号的能力也就越差。选择合适的放大策略反馈抑制:这项技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减少啸叫的效果。指向性麦克风:有指向性功能的助听器可以明显提高信噪比(SNR)。现在自适应指向性麦克风广泛地应用于大功率耳背机中。对于噪声下言语交流困难的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选配带有指向性麦克风的助听器效果显著。听力学家对重度听损人士的指向性麦克风做过获益度测试,发现平均言语识别能力提升了14%。重度听损患者使用指向性功能时必须保证一定低频增益,否则他们会感觉声音不够洪亮。宽动态范围压缩线路(WDRC):如下图,白点是重度听力损失患者的辅音识别得分,黑点是轻度至中度听损患者的辅音识别得分;每位受试者佩戴四通道的耳背机,验配采用NAL公式;测试言语声强度分别为50dB SPL、65dB SPL和80dB SPL;比较WDRC和线性输出压缩限制(CL)两种线路的得分。等分位于对角线附近代表两种处理方式效果相似,得分位于对角线上方表示WDRC线路效果更好,而下方则表示CL线路效果更好。对重度听损患者来说,输入轻声和中等声时WDRC线路比CL线路效果更好;输入响声时两种线路的区别并不大。所以使用WDRC线路可以获得比CL线路更高的言语识别率。压缩速度:压缩越深可听度越高,因为患者可以听到更宽的声音响度范围。快反应压缩(起效和释放时间很短)可以降低元音(响度较大)增益并提高辅音(响度较小)增益,从而提高可听度。所以理论上来讲,对于重度听损人士,使用多通道助听器、低压缩拐点、高压缩比、音节压缩,可以最大程度提高验配效果。但压缩越深就意味着有声音失真越大,音节压缩丢失了重要言语信息,导致辅音分辨不清。若要保留这些信息,则需要慢反应压缩(起效和释放时间较长)。最好的情况是在提高可听度的同时还保证信号不失真,但目前很难实现,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是最佳的选配方案。上图为一组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选配快速和慢速WDRC线路的言语识别率对比。在输入声级为50和65 dB SPL时,快反应压缩线路的受试者得分明显比慢反应压缩线路的受试者差;在80 dB SPL输入声级下则并无明显差别。对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患者来说,无论何种输入声级,两种压缩方式的得分都没有明显差别(并未在图中显示)。对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来说,可听度比其他任何信息都重要,快反应压缩线路效果比慢反应压缩线路更好。综上所述,在使用多通道WDRC线路助听器前提下,一定程度的可听度是必须的,在这个基础上要追求最低的失真(最低的压缩比以及最慢的压缩),才能达到最好的验配效果。我们经常会遇到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应该找到适合他们的验配策略并提供心理和生理咨询。助听器选配的效果受到外周及中枢听觉系统的能力限制,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很少能在噪音环境中听清。但是,通过仔细的验配和回访调试,我们依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体现了听觉系统的复杂性,提醒我们仅仅增加增益对提高患者交流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2016-01-10 14:59
来源:
亳州惠耳听力中心
目前市场上经常见到的三种助听器盒式、耳背式、定制式各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盒式助听器比较便宜,但有外形太大,使用不便,且功能较少等缺点。
2.耳背式佩戴于耳朵背后,外形比较小巧,轻便,有多种档次和不同功能,目前使用者很多。
3.定制式助听器其主要优点有:外形小巧,隐蔽性好;按照耳道形状定制,佩戴舒适,不会掉;不易进水,进汗,利于助听器保养。
盲目的购买助听器,只会加重自身耳朵的负担,为生活带来不便利。在充分了解自己耳聋的性质和听力受损程度能大大提高选择正确助听器的几率。按照国际卫生组织(WHO-1997)将听力损失分级,平均听力损失≤25 是分贝正常;≤26~40 分贝是轻度听力损失;≤41~60 分贝是中度听力损失; ≤61~80 分贝是重度听力损失;≥81 分贝是极重度听力损失。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听阈、不舒服适响度级()和听觉分辩率。
听损严重该怎么选助听器?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大功率的线性助听器,这类助听器中采用提供高增益的方法提供足够的放大量以获得言语可听度。
二、极度重听力损失特点
极重度听力损失最重要特点是:听力损失不光表现在灵敏度下降方面,而且影响到处理各种声音的能力;虽然可听到声音但不能有效地从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
三、处理方法
1、线性放大在过去,只有线性助听器才能提供所需要的增益50~70 dB)和声输出(130~ 140 dB SPL )来满足患者所需。因此很多佩戴10~30年助听器的患者使用的是线性超大功率助听器,该助听器采用削峰这种最直接的输出限制方式。近些年,一些超大功率高质量助听器进入市场,使用的是更清晰的输出控制电路。输出压缩系统的设计是通过高度压缩信号的方式限制放大量和接收器的电大声输出。
这种压缩方式的优点是在限制时不会引入削峰产生的失真。但是临床表明超大功率助听器使用者对这种压缩系统带来的看似更好的效果却反应并不良好。因为最小的失真可以保证良好的信号质量只是听力正常人的观点,而压缩则改变了超大功率助听器使用者习惯多年声音的性质。另外,采用声输出限制压缩在最大增益和最大输出处减小1~2 dB ,而这个微小的变化会对有些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带来收听上的负面影响。
2、非线性放大全自动非线性放大患者对轻声言语信号获得更好的可听度,对中等及强声提供更好的声音质量,随着听力损失的加剧,相应地需要增加一定增益和压缩将全范围的言语放入到残余动态范围中。按此类推,将整个言语范围放入到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的残余动态范围中则需要很大的压缩率。
但是提供更多的增益和压缩以匹配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动态范围是有局限性的,原因是在有些频率点的信号对使用者来讲是无法利用的。快速压缩系统是最大程度减小信号瞬间幅度变动带来的影响,正常听力耳可以从压缩信号中提取有用信号,但是听力严重受损耳则不能很好处理如此压缩的信号。全范围语音信号被压缩在很小的残余听力范围内,这种平坦信号轮廓不能被一些极重度听力损失耳所利用,因此试图采用宽动态压缩解决极重度听力损失者的助听器选配问题成功率受到限制。非线性放大用于解决这类听力问题还受到制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瑞声达助听器官方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