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谁知道,在青海开展的icl青海省近视手术好的医院安全吗?

ICL真的好吗?先说结论,ICL真的挺好的,但是要是否适合你的,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先说ICL晶体植入好在哪里?ICL晶体的原理:ICL晶体是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又名可植入式接触镜,它的原理简单地说:通过手术将一枚与患者近视度数相匹配的晶体放置于眼球内并固定,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icl优势最明显的优势:1、安全 不切削角膜;2、可逆 不想要了还能取出来(很多患者觉得 如果以后有更好的方式解决近视 这是个可以后悔的方式;3、无干眼症 这是减法手术带来最明显是后遗症;4、视觉效果好;5、晶体本身材质可防紫外线 而我们眼睛很多疾病就是因紫外线而产生的。ICL适应人群:ICL可以矫正1800度以下近视、600度以下散光,相对来说ICL适应人群更广泛一些。尤其是对于那些因为角膜较薄、严重干眼、大瞳孔等原因而不适合做激光手术的患者而言,ICL植入都能做。什么情况适合做ICL晶体植入呢?情况─、基本情况满足和其他类型的近视手术—样惠者年龄最好是18-45岁,近2年度数稳定,增长幅度不超过50度,无眼科手术史,特别是角膜屈光手术史及眼部疾病;度数在1800度以内,散光在600度以内;术前检查合格,没有手术禁忌症,才可以进行手术,是为了保证手术安全和术后的优良效果。情况二、深度检查与激光手术不同,所以检查项目也有所不同,对于晶体来说,检查以下三个指标非常重要:指标─、前方深度>28mm正常的前方深度是2.5mm-3mm之间,而要植入晶体,则要求前方深度要在2.8mm以上!指标二、角膜内皮细胞数>2000个/mm2要视物清晰,角膜内皮细胞数很重要,它不可再生,但植入的时候总会有所损伤,数量减少到—定程度可能会导致角膜水肿,影响视力。指标三、视网膜结构完整正常高度近视人群(度数超过600度)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10%,确保视网膜结构的正常和完整,排除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术前至关重要的一步。检查的时候需要在暗室散瞳,通过特殊的检查来观察视网膜的结构,比如是否有视网膜变性、裂孔等。ICL晶体植入是否有风险?安全吗?01手术原理ICL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做“加法”的手术,通过在眼内植入一枚特殊的“隐形眼镜”,从而矫正近视。它不移除任何眼部组织,更不会破坏到眼底和视网膜,因此,从原理上来说,是非常安全的。02技术过关先科普下,不管是什么手术,在临床应用之前,都会经过无数次的临床试验和专业验证,最后才能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和推广。ICL手术也是一样。1997年获得欧洲“CE Mark”认证、2002年获得韩国FDA认证、2005年获得美国FDA认证以及于2006年获得中国SFDA认证。术后效果及稳定性,已得到临床验证,都非常好。03安全可靠ICL目前已经过四代产品革新,目前最新一代ICL被称作EVO-ICL。每一片晶体由欧洲瑞士精工打造,为每一个人量身定制,材质本身有40%含水量非常自然不存在排异现象。手术中,晶体摆放在前房安全区,且晶体本身仅仅50微米,可以说是非常安全可靠。手术过程也非常的快,有助推器一次性推进眼内,将晶体位置摆放好后,手术便结束了,整个手术过程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3分钟。ICL手术是微创手术,伤口仅2mm,不切断眼睛本身神经并不改变角膜原本曲率,术后更是不存在任何并发症。伤口小所以眼睛发炎感染的风险几乎不存在,而且恢复更比全飞秒还要快,一般术后两小时摘掉纱布,即可正常用眼了。04广泛认可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和技术沉淀,ICL手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全球已有超过80万例成功植入,覆盖70多个国家。包括格莱美最佳流行组合黑眼豆豆成员apl.de.ap、好莱坞明星A.J.库克、韩国巨星李宝英、日本国民组合AKB48成员指原莉乃、3届WWE冠军Eve Torres等名人,都曾通过ICL手术告别近视,ICL已被不断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技术。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ICL手术在技术上和安全性上已经可以保证,手术不会带来任何后遗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ICL手术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检测,术前检查可以确认能否手术,排除手术禁忌症;提供准确的手术数据;完善的术前检查,可以使医生在手术前更多更好的掌握近视患者的眼睛情况,同时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晶体型号。所以,如果你的度数符合做ICL的条件,但是不清楚自己适合做ICL晶体植入,带着你的需求和问题可以直接私信我或者维信来咨询。时间关系,暂时更新到这里,我是眼科医生陈鼎,对于近视眼手术,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私信问我,空闲之余帮助解答。希望大家都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享受高清的美好世界。}
2019-3-22自从写了该回答后,遇到了不少患者,我感谢那些赞同我的回答的朋友,但也让我反思自己的回答。我的回答仅供术前患者参考。术后患者就不要看了,好好享受不戴眼镜带来的便利吧。有一个患者质疑我的观点,因为她觉得我在推荐大家不要手术,大家做不做手术和我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我也不是医生,我不过是自己了解一点点icl的皮毛知识而已。我不希望大家问我要不要做,但我从我自己角度和经历出发,建议优先考虑不做任何手术。至于icl的风险,这些医生都知道,我觉得术前充分告知患者风险是医生该做的事,你们相信有医德有技术的医生的建议就行。2018-11-8我是一个icl术后2个月的患者,采用V4C晶体,不带散光首先,如下图所示,我们发现icl晶体在我们眼内后房的位置,临近我们自身的晶状体,我们通常需要做3个穿透整个角膜的切口,才能让晶体到达这个位置。通常,1个较大的切口(约3mm)用来植入晶体(当然现在也有少部分医院可以用激光开更小的切口,价格贵一些),另2个较小切口(约1mm)用来调整晶体位置。角膜的切口会慢慢愈合,但眼科医生依然可以通过裂隙灯发现切口。原因是尽管角膜的上皮组织可以愈合,角膜的基质层会依然留下疤痕,所以术后眼角膜对外力的承受能力会有所下降,更要避免外伤。毕竟是个内眼手术。眼内感染的风险肯定存在(只要术中做好消毒,术后早期滴眼药水,不进污水,则几率很低,可以参考白内障术后0.057%眼内炎的概率)。当然如果出现眼内感染,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同时,手术过程中对强光敏感,对麻药免疫,麻药过少,麻药失去时效,痛觉神经敏感等原因,都可能使得术中眼睛不自觉转动,从而导致手术切口较大,切口位置不好,出血多等情况的发生,当然一般眼白处的血晕1到2周后就可以消退。其次,手术必然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下降(角膜内皮细胞不可再生),我个人下降的情况很严重,下降了约400 800(由于考虑存在测量误差,因此取了多次测量后稳定的数值),和我一起手术的妹子内皮下降约300 700。大部分人的内皮下降不会那么多,甚至基本不变的也有,一般icl手术损耗的角膜内皮细胞应该在约300以内。这应该主要和术中医生手法,手术时间长短以及个体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有关。当然,由于角膜内皮镜的检测原理仅仅是选择角膜内皮中的极小区域进行测量,同时还有仪器差异,术后发现角膜内皮细胞反而上升也是可能的。相比自然损耗(下降约15个/mm2/年),术后的角膜内皮仍然会小幅度加速下降(约30到40个/mm2/年)。一般角膜内皮细胞少于2000就不建议做内眼手术了(如最常见的白内障手术),若继续下降到一定数值(约800以下)后就有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的危险,解决方案是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手术。icl术后还会有拱高这一项数据,拱高偏高偏低就说明晶体尺寸不合适,我的拱高只有100多,低拱高使得icl晶体容易接触到自身晶体,摩擦后可能产生白内障。对于我的情况,有的医生可能会直接建议更换大一号的晶体,通常大一号晶体会增加400左右的拱高;也有的医生建议观察,因为v4c中央带孔,会保持眼内房水流通状态,同时形成水泵效应,使得拱高不至于下降到太低,因此不容易发生白内障。但低拱高仍然会增加早期白内障的风险。同时,手术过程中碰触晶状体或者极小部分患者无法适应术中房水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或加速晶状体的混浊。关于白内障的研究,我在这里附上上海五官科周主任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患者采用的是V4晶体,如今改进为V4C晶体,但我相信仍有临床参考意义而高拱高可能导致眼压高(特别是对于前房深度较小的患者,通常来说度数越高,前房深度越大,所以通常超高度近视的人群,该风险会比较小),房角关闭,因此有青光眼风险,青光眼会比白内障更麻烦。当然,术后早期眼压高也可能是术中粘弹剂的滞留或者激素类眼药水的使用导致的。晶体大小不合适的几率大概5%,因为晶体大小是根据白到白的距离结合前房深度估算出来的,眼内的空间结构大小无法精准计算,并且晶体尺寸一共只有四种,所以必然存在不合适的可能。或者有些患者的情况是介于两种晶体型号之间,那么从侧面就提高了不合适的几率。晶体不合适,通常只能更换晶体,更换晶体也不能保证就拥有非常好的拱高,同时也增加了一次手术风险。我有认识拱高偏低的,更换了大一号的晶体后,拱高有所上升,但还是偏低。也有拱高高的换了以后还是偏高。但由于已经2次手术了,一般不会进行第三次更换,只能先用着再说。术后早期晶体有一定移位的概率,非散光晶体和散光晶体都可能移位,只是非散光晶体的轻微移位并不会影响视力,而散光晶体移位会影响视力,从而不得不进行手术调整位置。我术前戴眼镜从未发现飞蚊,但术后左眼出现了两处明显飞蚊,个人认为也许和手术有关,飞蚊症是由于玻璃体混浊导致的,也有术后几个月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尽管理论上说玻璃体混浊和脱离和手术没直接关系,但有资料显示,手术刺激可能导致玻璃体液化。手术切口的过程中会导致角膜弧度发生变化,所以术后可能会有散光增加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切口比较大的情况下。或者明明选择了带散光的晶体,术后验光却仍然发现散光。也有的人会随时间慢慢缓解。遇到2个患者,在将要植入过程中,晶体碎了,有个是植入到眼内后发现晶体有裂痕,不得不取出,下次再重新植入。我也认识一些icl的患者,他们的指标很正常,但就是感觉不舒服(比如头疼,脸麻等),所以不得不取出,虹膜变形,黄斑劈裂的案例也有(照片不便上传),当然几率很低,但也是客观存在的。此外,眼干(手术可能加重),眼胀(主要是前房较小的患者),视疲劳,有一圈圈明显光圈等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会发生在术后。也有患者在术后几年发生视网膜脱离(网脱),高度近视人群本身容易发生网脱,同时,多次内眼手术也是造成的网脱的原因之一。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也有差别,有的人可以恢复到1.5,有的只有1.0左右。甚至有人术后视力无法达到术前承诺的数值,原因不明。但绝大部分人会比戴框架眼镜效果好。但仍不能抱有术后视力一定能到1.2以上的希望。手术存在就必然有它的道理,它适用于超高度近视,因为这些患者的度数超过了激光手术的矫正范围,或者因为角膜厚度不够,角膜形态不好,有圆锥角膜等等。icl术前检查也会有一些指标,如果指标仅刚刚达标,如前房深度浅,角膜内皮细胞少,暗瞳大,那么就等于增加了手术操作风险,晶体不合适或者无法使用长久以及眩光的风险,所以严格的术前控制很重要,确实有患者在没有符合手术条件,又没有被告知风险的情况下进行了手术。眩光如下图所示。我暗瞳较大,为7.44 7.56,所以眩光比较明显,当然高度近视患者以及年龄偏大的患者,他们的瞳孔调节能力会比较弱,所以尽管他们的暗瞳不是很大,仍然可能眩光,眩光白天没太大影响,但会影响夜视能力。关于晶体使用寿命,我的医生告诉我理论上是可以用一辈子的。由于V4C晶体是2011年在欧洲上市的,在国内一共也就开展了约4年的手术,所以很难验证。有一个2005年植入的前房型晶体,在2017年取出,取出的原因是icl晶体混浊了(非自身晶状体),换句话说,我认为。就算一切指标正常,晶体本身使用寿命也很可能是有限的。对于要做手术的患者,我做一个大胆预测,目前的icl晶体,平均可以在我们眼内放10年左右。值得一提的是,icl手术最大优势是可逆,可逆的含义仅仅是icl晶体可以取出,但出现和icl晶体有关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取出的过程不会特别复杂,但通常切口会稍微大一点点,这是因为取出手术是把icl晶体调整到一定位置后,用夹子把一整片晶体夹出,而植入是通过针管注射卷曲的晶体进入,晶体到达眼内后会自然展开。同时,在取出手术中,取出晶体后,冲洗粘弹剂需要避免碰触自身的晶状体。总的来说,个人觉得,如果不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下),不建议做icl,不是超高度近视(1000度以下),慎重选择。超高度近视(1000度以上),结合自己的术前检查参数和摘镜意愿后再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海省近视手术好的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