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电话各大医院有无限制病人住院天数不超十五天?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976号建议的答复。就部分医院为了提高病床周转率而规定患者15天必须出院等问题,国家医保局和各级医保部门对参保患者住院天数无限制性政策,享受医保待遇也与患者住院天数没有关系。患者“15天被出院”乱象,被人大代表提出2021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提出了《关于治理“15天被出院”乱象 依法保护医保参与者医疗权益的建议》,建议对违规行为加强监督治理。林勇在调研中发现,国家、省和市都不存在类似规定,但很多民众反映,很多医院都存在“住院15天就得出院”的内部规定。“ 慢性病或者年纪大的病人,催着出院并不能解决问题, 转院后还得做再做一堆检查,不仅浪费国家医疗支出,甚至还会造成过度治疗,容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林勇说。“到达医保限额”和“病床周转率考核需要”是“医保患者被出院”的两大硬核理由,以避免一些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林勇建议,明确出院转院标准,打破“15天被出院”潜规则。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嘉城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也提出了《关于规范大病患者病床周转率政策的建议》,其中提到,现在有部分医院,为了提高病床周转率,规定患者15天必须出院。对此,国家医保局在3月4日的答复中表示,我国持续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补充医疗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国家医保局:加强监督考核国家医保局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督考核,持续增强参保患者获得感、幸福感。一是继续深入推进总额预算下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改革,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和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分值(DIP)付费,不断完善支付政策,调节医疗费用支出结构,将参保人“救命钱”用实用好。二是细化绩效考核指标,加大对实际医疗费用负担等指标的考核力度,重点防范推诿病人、分解费用、降低服务质量等违规行为,实现医保基金使用绩效和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本文消息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京报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2月7日下午做手术,2月9日早上被通知出院,内蒙古通辽市的张峰(化名)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做玻璃体切割术。“这样一个精细的眼科手术,住院3天就回家,安全吗?能不能在医院多住几天?”这不仅是张峰一个人的疑惑,有些患者为了多住几天院甚至托人说情。3月4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976号建议的答复,就部分医院为了提高病床周转率而规定患者15天必须出院等问题,国家医保局表示,该局和各级医保部门对参保患者住院天数无限制性政策,享受医保待遇也与患者住院天数没有关系。住院天数限制传言从何而来?医院不会让患者强行出院资料图 图文无关2月28日,张峰术后20天,拿着复查结果来到眼科门诊。听到主刀医生说的“一切正常”后,张峰如释重负。在出院回家的这三周,他总担心:“我是不是被医院‘撵走’的?万一有紧急情况,身边没大夫怎么办?”每次忧虑时,他又会想起出院前医生说的那句:“你要是还有危险,我们也不会让你走。”据《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2天,其中公立医院为9天,与上年比较,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减少0.3天。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医院发展的统计指标里,住院天数和病床使用率,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曾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医保政策从未规定过参保人员住院费用限额,只不过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次均费用有考核,对平均住院日有规定;医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总额控制,对于部分病种实行单病种限价,相应的病种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额,但这些都是针对医疗机构的,也就是说总量控制,并不针对单个病人。即使医院超过医保限额,也不会让参保人自付医疗费。不过现实中,有的患者住院时间过长,个别医院会要求病人出院,然后重新住院,这个情况是存在的。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曾在上海、四川等多家医院工作,他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虽然医院会有总体考核要求,但没有绝对红线,不会强制让患者出院。对于住院时间限制,国内某三甲医院肝移植专家深有感触,“管理部门考核的是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率’,目的是考核医院的资源使用效率,和绩效挂钩,医院自然会分解摊派到各专业科室来完成。某种程度上病人多的医院医生会选择难度系数相同时越简单越轻的病人收治。”该肝移植专家说,尽管如此,医生也会把患者是否符合出院标准,当作第一考虑因素。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王贵玉也告诉记者,在患者住院天数问题上,医保报销方面一直没有限制,但是各级医院确实要求符合标准的患者尽快出院,不让随意延长住院时间,执行很严格。“不过临床上还是要根据病情来,一些胃肠肿瘤患者需要做造瘘,住院时间也会更久,医院从不会为了降低平均住院天数让患者强行出院。”得益于微创手术的普及,大部分患者不需住院15天3月7日,为张峰做手术的眼科医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住院3天,并不代表这场手术很“随意”。恰恰相反,在患者住院前,大都经历了近一周到两周的门诊看诊和术前检查和评估,达到出院标准就可以回家恢复,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更多等待床位的患者看上病。之所以很多手术患者较以前能快速出院,还得益于近年发展的微创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山东省青岛市76岁的退休教师李桂芝(化名)到北京做心脏支架之前,一直以为要“开膛破肚”,甚至交代了遗嘱,没想到做完手术直接能自由行走,3天就能出院。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九病区副主任张海波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国际上早先开刀的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要卧床一周,住院要2周甚至更长时间。如今,外科手术方式一直在进展和突破,如心脏手术,以往全都必须心脏停跳切开、在体外循环下完成;体外循环下把心脏切开,才能修复或置换瓣膜。但现在很多是小切口的微创手术,甚至是微创介入手术,不用开胸、不用心脏停跳、不用体外循环。创伤越小,对全身影响就越小。所以这种微创介入手术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大多数两三天左右就可以出院,这在以往都是不可思议的。从前让患者很惊恐的开颅手术,如今也不再是“大刀阔斧”。“目前,开颅手术通常住院时间就是十天左右,有些恢复快的术后五六天就能出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党支部书记、神经外科副主任路长宇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只有特别疑难、复杂或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住院时间才会延长。武汉大学医院副院长李志强介绍,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在15天内完成检查、手术、术后观察,时间都是足够的。中南医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左右,绝大多数都能够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治疗。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副院长朱畴文介绍,“部分医院有限制住院不超过多少天的规定”的现象确实存在,但也只是部分医院的内部要求,而且不同层级的医院处理不同专科的病种,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充分发挥有限的医疗资源的作用,利用好入院前的检查评估、按需转下级医院或康复机构,以缩短在三级医院的住院天数,都是应该且可以采取的措施。从医30多年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也遇到过很多“可以出院但不愿意出院”的患者,因为医患双方对于出院标准的不同理解。医生手里掌握着患者各项生命指征数据,往往是基于患者体征作出的出院判断,但患者则是凭借自身主观性感觉,很容易出现矛盾。尽管患者不想出院,但医生清楚可以出院的病患继续住院对病人实际帮助有限,医院也不能无限制的收留已经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也有同感:“肺癌按照正常治疗,一张病床一个月可以住八九位病人,但如果一位病人完成治疗后不愿离开,甚至想等伤口疤痕都愈合才放心,其他排队的患者就会被耽误。”个别患者觉得在医院里安全,甚至把医院当成养老院,这是对其他患者的不公平。承担康复治疗的,不应该是三级公立医院李志强解释,一些患者认为,“开刀了就要等到拆线”“见血了就要等到伤口愈合”。但其实病情平稳后的康复期真正应该承接的不是三级公立医院,而是康复机构或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在提起住院时间和病房周转率时,上述某三甲医院肝移植专家向健康时报记者回忆起13年前去欧洲访问时看到的场景:那家医院里,所有骨科患者不住院,连关节置换都不住院。大医院只负责手术,康复锻炼和换药等问题留给社区。“归根结底是提高了优质医疗机构的床位和手术周转率。目的是提高疑难杂症患者救治水平和救治效率。”为了解决大医院住院天数的问题,多位专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医院的承接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医院住院难的问题。张海波举例,“如果患者术前达不到手术标准,需要住院调整两三周,就会建议患者来大医院门诊、专家门诊或特需门诊咨询一下专家方案,然后回到当地就近的医院调整心功能、营养状态等,这样既安全,又节省医疗资源。这也符合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各级医院各负其职,各自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技术互补,从社会经济学角度也会节省费用。另外,很多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也避免资源浪费。从患者角度,很多患者,尤其是外地患者,都有个体化康复的需求,所以心脏康复也是越来越多的刚需,这在欧美国家都已经是达到发展成熟的模式。”王行环也表示,大医院未来的方向一定是收治疑难、重症、相对风险高、需要高水平手术,等基层医院处理困难的病患为主。病人不仅要转上来,更要转下去,逐步形成成熟的分级诊疗格局。对于特殊患者,不应将住院天数与参保结算挂钩“住院不能超过15天”的情况确实存在。八点健闻2019年发布的文章——《一位89岁老人的最后44天:严重中风后被迫辗转四家医院》中提到,一位89岁老人突发中风后,因“医保规定住院不得超过15天”被迫转院四次。人民网2021年12月报道,在“领导留言板”中,也有网友反映医保住院每半个月要出院再入院问题。除了上述这类特殊患者,一小部分手术后出现感染等情况的患者也可能面临住院超过15天的情况。他们该怎么办?上述某三甲医院肝移植专家称,目前,还是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在术后多观察,医院在遇到这类患者时,应该予以特殊照顾。以肝移植手术为例,一位肝脏受者至少需要住院三次,一次是术前评估,大约2~3天,第二次是移植手术,正常是至少需要两周住院时间,有的更久,甚至一个月,因为排异反应要观察1~3个月,用药不稳定也会有紧急情况;第三次是术后复查,大约住院1~2天。因为有第一次和第三次的天数平均,肝移植中心的平均住院天数才不至于“拖后腿”。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晓提出《关于规范大病患者病床周转率政策的建议》,参保患者入院治疗、出院结算,本是惠民之举,但如果患者病重,需要持续在医院安稳救治,就不应将住院天数与参保结算问题挂钩。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林勇在调研中发现,“住院15天就得出院”的内部规则,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可识别的出入院标准。朱同玉也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除了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外,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出院和转院标准也很重要。医患关于出院问题容易出现争议,一方面是因为双方信息不对等,另一方面,相关标准和规定也不够完善。应建立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各定点医疗机构出入院标准及相关争议解决程序,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此外,现有医院考核指标应增加更多灵活性。如医疗机构现有考核评估中,平均住院天数、病床周转率等均为重要指标,对于有些复杂疾病和病种,如器官移植患者、肿瘤患者,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考核之外给予更多的关照。来源:健康时报流程编辑:TF022}
2023-08-31 07:04
来源:
深圳晚报
深圳晚报讯 (记者 许娇蛟) 最近,有网友反映某些医疗机构要求患者住院时间不能超过15天,如果住院天数临近15天,医生就会要求患者在未治愈的情况下办理出院手续,过一个星期再重新安排住院。那么医保部门真的有这种规定吗?
对此,深圳市医保局表示,国家医保局明确各级医保部门对参保患者住院天数无限制性政策。深圳医保从未发布任何限制参保患者住院天数的医保规定,享受医保待遇也与患者住院天数没有关系。
市医保局提醒,某些定点医疗机构假借医保规定的旗号,要求参保患者出院再入院,实则为“分解住院”,目的在于向医保部门申报更多费用,涉嫌欺诈骗保。由于分解住院将会造成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医保部门在定点服务协议中明确要求医疗机构不得要求未达到出院标准的参保人员提前出院或自费住院,若查实确属分解住院的将在审核中拒付第二次住院费用。
如果深圳群众发现医疗机构存在“分解住院”的情况,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0755-12345或发送邮件至:dajiqizhapianbao@shenzhen.gov.cn,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守护群众自己的“救命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电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