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有名老中医气老中医诊所吗?

他以仁爱之心为引,以精诚之术为水,炼百草为良方,驱病魔于万里,是上虞中医界的“泰斗”级人物。他本可以颐养天年,却心系病患,83岁高龄仍坚持坐诊。他读经典,精岐黄,望闻问切善施治;勤耕耘,携后学,传道授业守初心。杏林六十载,韶光易逝;资深老中医,风华正茂。他就是刚刚获评“越医名家”称号的上虞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李钧烈。传承中医精髓 岐黄之道挽沉疴步入杖朝之年的李钧烈仍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谈吐中既能感受到一位老中医的儒雅,也能品味出其气质里散发出的深厚国学底蕴。他熟读经典,尤其对中医的痰病学说深入探讨、应用临床。无论是养生还是疗疾,他首当从“痰”辨证施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胃肠道、呼吸道等疾病中取得良好疗效,救治了无数病患。经验方研制成“南天竺子合剂”治疗外感后遗咳嗽;“益智化痰开窍汤”治疗脑外伤;“健脾益肾浓煎剂”用于亚健康人群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李钧烈悉心研习、博汲精要,总结了不少中医药的良方。1998年,他还被评为“浙江省级名中医”。疑难杂症,多缠绵难愈,其机因复杂,治疗中往往需要超越常规,另辟蹊径。对此,李钧烈有着自己鲜明的辨证思维和独特的见解。多年前,曾有一位脑挫伤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常常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其主治医生原本希望李钧烈通过中医治疗手段,帮患者止泻。但李钧烈经过仔细望诊后,认为患者宜升清阳、降浊阴,故反其道而行之,以泻药助其化瘀通腑。升清降浊法犹如午后雷雨,助患者恢复神志。30多岁的张某因常年咳嗽,辗转多地医治无果。经李钧烈叩诊后,发现张某心脏偏大,通过B超检查,张某左心房的一颗肿瘤正是引起咳嗽的“真凶”。“胃镜、B超、CT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李钧烈说,疾病的处治不能只盯着个体病灶,而要按照五脏六腑的生理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辨证论治。利用现代先进的检查仪器,可以实现中医诊断的现代化。癌症是现代医学十分头痛的疾病,李钧烈运用脾胃学说对待此类病,以中医扶持正气、驱逐癌毒的治则,治疗肺癌、食管癌、肝癌等,有效改善病人症状,延长生命,以至机体康复,为众多癌症患者重新点燃生命之火。他曾治过一位60多岁的胃癌晚期患者。当时患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至淋巴,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心有不甘的家属得知李钧烈正在家附近义诊,将奄奄一息的患者用推车带到了他的面前。李钧烈用扶正祛邪法对患者进行调理,将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现在患者情况稳定。“奇迹”般的疗效在群众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许多杭州、宁波、余姚等地的病人都慕名而来。践行仁心仁术 大医精诚赤子心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问题,医者孙思邈在100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大医精诚”,“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李钧烈足以担得起“大医”之名。上虞人民医院中医妇科副主任中医师陶瑞萍评价他:“李老师身上既体现了一代良医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当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德艺双馨’四个字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见人疾如己疾,见人忧如己忧,是李钧烈的行医风格。他将病人放在第一位,遣方用药处处体现对患者的呵护。正如他所说:“患者生了病,已是痛苦之事,用药要精心,要让患者易于接受,贵在坚持,才能体现疗效。”不少患者都表示,李钧烈的方子都很精简,而且确实便宜,往往是药简效彰。常常有肿瘤患者脸色阴郁、甚至是哭着走进李钧烈的门诊,却神色舒缓地走出来。因为李钧烈不仅治疗疾病,还治愈人心。针对那些心情悲观的肿瘤病人,李钧烈一直鼓励他们:“回去以后心情要好,要相信会慢慢好起来的!”早年间,因通讯不便,他总是骑车前往章镇、崧厦等地,上门了解患者情况。因李钧烈医术精湛、愈患无数,多年来,门诊都是“一号难求”。为了帮助更多患者,他经常推迟下班时间,为挂不上号的病人加号、加班。面对超负荷的门诊量,李钧烈没有一句推脱之词。每周一三五上午专家门诊,二四六上午査病房及会诊疑难病例,是他雷打不动的工作安排。杏林传道,培养后学。李钧烈也十分关注中医的传承与发展,他将自己几十年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人员,传、帮、带各级医师分析疑难杂症、专题讲座,培养青年中医师。在他看来,中医要发展、要取得好的疗效,首先要有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行医养德只为救死扶伤,李钧烈代表了医者的风骨,他继承绍派遗风,以一片丹心济越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虞有名老中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