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中医院龙港红绿灯抓拍的路口有哪些有设监控吗

刘春华)2月21日,94名阿坝州松潘籍务工人员搭乘“点对点、一站式”免费包机飞往浙江返岗务工,开启新一年奋斗之旅。当天,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春节后返岗务工农民工已达784万人,占春节前返乡农民工总数的102%。  “今年,全省返乡农民工全部返岗务工时间比预期提前。”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侯明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提早在春节前部署农民工返乡返岗服务活动,开展以农村劳动力为重点服务对象的“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真情”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扩就业稳就业。返乡农民工已全部返岗  “与往年相比,今年全省农民工出门务工的时间更早。”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副处长赵华文介绍,往年春节7天大假结束才会有农民工外出务工。从去年开始,正月初三就有农民工外出务工,而今年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脚步提前到正月初二。  据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仅今年正月初二当天,自贡、南充、内江等15个市有农民工返岗务工。正月初三,两辆挂着“‘春风行动’专车”横幅的返岗专车,载着100余名农民工从广元市剑阁县出发;正月初六,70名宜宾籍农民工搭乘免费包机飞赴广东省中山市……  为了更好服务保障川籍农民工返乡返岗,早在去年12月,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就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摸清农民工返乡返岗底数,按照“市建档、县建册、乡建簿、村建表”的原则,对农民工返乡返岗情况进行日调度,做到“人员信息清”“疫情底数清”“就业意愿清”。  正月初三至今,不断有专车、专列(厢)、包机从全省各地发出,截至2月21日,全省春节后返岗务工农民工784万人。全省累计开行农民工返岗务工专车9072辆、专列(厢)19趟、包机9架,保障了农民工按时返岗复工。提供255.2万个招聘岗位  2月21日,“海宁市—西充县”东西部劳务协作暨2022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在西充县举行。现场,58家来自四川、浙江的企业提供100余个工种8000余个岗位供求职者选择,16家企业通过网络直播全方位展示招聘信息。  为促进农民工就业,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去冬今春服务保障农民工5件实事时明确要求各地要开展就业招聘服务,确保农民工稳定就业。在春节等农民工返乡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线下线上招聘会,集中开展直播带岗等视频招聘活动,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充分就业。  1月28日,以“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真情”为主题的四川省2022年就业春风行动,在全省拉开帷幕。活动以因疫情滞留就业地的务工人员、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返乡返岗农民工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将持续到3月31日。  正月初一,广元市朝天区举办2022年“春风行动”网络直播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酒店服务、家电制造、汽车制造等6000余个岗位。  自春节以来,全省就业春风行动不打烊,除了线下招聘会外,还密集开展线上招聘活动,通过远程招聘、直播带岗等方式实现岗位靶向推送。截至2月21日,全省已开展专场招聘会2909场,提供就业岗位255.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9.3万人。  “稳住农民工就业,就稳住了全省就业基本盘。”省人社厅厅长胡斌介绍,农民工是庞大而特殊的就业群体,今年四川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2500万人左右。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张天宁 涂炜)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2022年,宜宾市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坚持把组织开展好“春风行动”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 “春风行动”,通过“双清”“双减”“双向”“双线”四项举措多渠道、多形式为企业和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开展“双清”行动,摸清岗位和人员底数。翠屏区主动走访联系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区、翠屏区重点企业和“两新”企业212家,收集到企业空缺岗位4.3万余个,做到“企业用工需求清”;另一方面定期收集镇(街道)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建立台账,一对一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等精准服务,做到“劳动者底数清”。截止目前已收集3400余人就业需求信息,全面开展精准服务,16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开展“双减”行动,减少政策和信息壁垒。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开辟农民工服务绿色通道,设置就业创业政策、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咨询点,切实“减少政策盲点”;通过四川公共招聘网、宜宾零距离、宜宾爱心网、三江翠屏等媒体平台,推出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宣介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切实“减少信息壁垒”。目前已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开展宣传83次。开展“双向”行动,铺开横向和纵向宣传。一方面,“横向”开展氛围营造。通过LED屏,在车站、机场、商场、医院、场镇等人员密集地方滚动播放关爱农民工标语暨就业招聘信息;在交通要道、醒目地方悬挂张贴横幅和标语;另一方面,“纵向”进行信息推送。在镇(街道)、村(社区)级人社服务平台信息公布栏发布招聘信息;制作智能终端企业招聘展架,发放招工信息DM单;每月1号、15号在村(社区)常态化开展微型招聘和企业用工信息宣传;加强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两新”企业招用工第5代超文本标记语言数字产品(H5)的全覆盖宣传推广工作,确保岗位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在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悬挂张贴就业创业宣传横幅、标语、招聘海报等2000余条(张),印制发放宣传资料20万份,发放宣传实用小礼品5000份。开展“双线”行动,举办线上和线下招聘。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结合疫情防控要求,一方面开展“线下”招聘:在三江新区、长江工业园区适时开展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各镇(街道)和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另一方面开展“线上”招聘:结合“直播带岗”,持续开展今冬明春农民工和脱贫劳动力充分就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失业人员专项等网络招聘活动,实现就业岗位和求职人员无缝对接。目前已累计开展256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其中线上131场次,“送岗位信息下乡”村社区微型招聘118场次,大型现场招聘会7场次),共计555家用人单位提供8万个就业岗位。现场招聘会入场超2.6万人次,线上招聘会网络点击量达11万人次,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人数7600余人,已实现就业3500人次。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记者 史晓露)2月23日下午,绵阳市三台县景福镇白沙湾村,1200亩油菜已经扬花,田间点缀着点点金黄。趁着天气放晴,11台植保无人机飞入田间,开始播洒农药。  惊蛰将近,当前正是抓好小春作物田间管理、大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防治病虫害、准备农机具、开垦撂荒地……连日来,全省各地抢抓时节攒足劲,处处一片忙碌景象。2月19日,广安市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村民正在冒雨取土压实农膜。 张启富 摄(视觉四川)小春田间管理紧 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这是油菜菌核病。”2月21日一早,站在田野里,三台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彭丽华抓起一片油菜叶查看长势。油菜叶上,一片水渍状的黄褐色病斑异常显眼,“立春后阴雨连绵,田间湿度较大,随着气温回升,油菜容易发病。”  四川是油菜生产大省,油菜产量常年居全国第一。确保油菜高产稳产,抓好病虫害防治是重中之重。作为全省油菜生产第一大县,三台县已整合项目资金1100余万元,全面启动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正是如此,近期景福镇的油菜田里,每天都有10余台无人机同时作业。“一台无人机每天可防治200—300亩,效率是人工的50倍以上。”三台县广联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开广说,今年合作社整合106台无人机,聘请90名无人机飞手,承担了14余万亩油菜的统防统治工作。  小春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也进入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拔节期。  在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石狮村,春节后半数村民进城务工,但田间小麦却长势喜人。原来,全村1500亩土地全部交给专合社全程托管。中江县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滔介绍,全程托管就是针对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从耕地、播种、飞防、收割到烘干的一条龙服务。收获的粮食归农民,村里只需支付600元/亩的托管费用。今年,合作社全程托管土地面积达8000亩。  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小春,四川小麦播栽面积875.5万亩、油菜播栽面积2118.3万亩,均较上年增长。综合研判,目前全省土壤墒情良好,粮油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略轻于上年,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大春扩种粮食忙冲刺稳住“主力军”  查看机油、检查水位、拧紧螺丝……2月23日一早,常滔就钻进专合社农机大棚,检修旋耕机、拖拉机等农机具。  大春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八成以上。春耕起步阶段,我省加快了复垦复耕撂荒地、推广新技术等工作。  治理撂荒地,措施要硬。2月23日,在中江县永太镇长河村的坡地上,3台挖掘机正挥舞着长臂,将坡上的杂树清理干净,乱木丛生的荒地整理平坦。中江县农技站站长兰汉军介绍,当地列支了专项经费治理撂荒地,予以每亩补贴150元。  扩种大豆,重点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技术新模式。根据规划,今年四川将完成3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目前,任务已分解到市州区县,完成情况将纳入市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  为推广新技术新模式,近日我省组织9个豆类杂粮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分赴各市州对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基层农技员、种植大户和农场主开展技术培训。“下周行程已排满。”作为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成员,一天辗转两市开展培训成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最近的日常工作。2月21日上午刚结束遂宁市的技术培训,他又赶往巴中市恩阳区。接下来,他还要到眉山、自贡、雅安等地开展培训。  “今年要大干一场。”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光明村的种粮大户苟天明流转了180亩土地。春节前后,他购买160多斤玉米种子、300多斤大豆种子和5吨复合肥,准备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话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既要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  记者:当前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雍太文:想要多产粮食,稳定增加面积实现藏粮于地是主要方式。对于四川来说,重点是攻克农村撂荒地这个难点。一方面,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土地产出。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对丘陵山区进行宜机化改造,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不管当下还是未来的农村,都需要直面“谁来种田”这个现实问题。我的看法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提高种粮补贴和增加补贴的精准性,让留在农村的人愿意种田、能种好田。  记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作为该项技术的发源地,四川如何让该技术进一步生根发芽?  雍太文:这需要藏粮于技。首先是农技培训。这是新技术,需要培训。目前,省级培训已结束,下一步要重点对各市县、乡镇的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开展技术培训,让承担示范推广任务的种植主体能种、会种、种好大豆。其次,要做好保障。当前,种子、肥料、机具是重点。我们的团队已建立了清单,下一步会及时把适宜的品种、农机推广出去。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省农机研究院等单位将加强合作,加强农机具攻关研发,补齐该项技术推广中的农机化短板。

洪瑜2月18日记者从省水产局获悉,近日,达州市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在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和渠县开展了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联合执法检查。  据悉,此次联合执法检查主要围绕“四清四无”的落实、非法捕捞整治、市场清查监管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等方面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组先后暗访了沿河乡镇6个、检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水产品批发市场4个、涉渔餐馆10家,电话调查退捕渔民12人。检查中发现1家以“河鲜”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的涉渔餐馆,已移交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立案查处。  检查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思想政治意识,深刻认识长江禁捕退捕的极端重要性,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积极排查涉渔风险隐患,常态化开展禁捕退捕宣传和违法行为打击整治行动,做到对非法网具应清尽清、对“三无”船舶应拆尽拆、对垂钓等涉渔活动应管尽管,斩断非法“捕运销”黑色链条,统筹推进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和水生生物保护修复,确保“禁渔令”在达州落地落实。

鄢怀林  2月22日,海拔1320米的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道路边、山林间还能见到一些残雪,气温逼近零度。  室外冰天冻地,但曾家镇便民服务中心室内却温暖如春。得益于朝天区高寒山区乡镇集中供暖工程的实施,中心新安装不久的暖气片正源源不断地散发着热量。前来办理社保认证的前卫村83岁老人李满贵一走进大厅,就感觉到了变化,他一边仔细观察暖气装置,一边啧啧感叹:“这个实在是太安逸了,又安全又热和,空气还不干燥。”  交流中,李满贵老人告诉笔者,他们小时候一下雪就只能关在屋里围着火塘烤柴疙瘩,柴疙瘩烧起来烟雾大、烟灰大、火焰也高,烤起来不但呛人,而且一会儿满头都是白色的烟灰,稍不注意的话眉毛头发还经常被火焰燎到;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煤炭取暖的越来越多,但煤烟子还是大,一整个冬天,人的鼻孔都是黑黢黢的。忆苦思甜,舒心的笑容在老人脸上慢慢绽开成一朵花:“现在可好了,我们山上好多地方都已经通了天然气,又清洁又方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你看,这不连便民服务中心都集中供暖了嘛,感谢党委和政府,时时刻刻想着我们群众。”  曾家山平均海拔1400米,属高寒地区,常年气温偏低,冬季时间长,属高寒台地,多年来,冬季取暖问题一直困扰着曾家山的干部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我们坚持在‘细’处着力,在‘小’处作为,在‘实’处见效。”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针对曾家山独特的气候特点、建筑特征、热负荷特性和能源状况,该区按照“因地制宜、节约集约”原则,选择了能兼顾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的安装暖气片取暖的方式,将位于曾家山的曾家镇、李家镇、两河口镇、麻柳乡、临溪乡5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纳入集中供暖范畴,给高寒山区群众提供了温暖的办事环境。  集中供暖“温民身、暖民心”,前来办事的群众严仕敏对此感受特别深刻:“以前,便民服务中心主要靠电取暖器取暖,只有‘一个沓沓’有点儿温度、其他地方还是像冰窟窿一样,而且冬天电源不稳定,经常出现取暖设备不能使用或使用效果差等情况,群众办事极不方便。哪像现在集中供暖这么暖和,办完事大家都不想走了,还经常在一起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既办了事还交流了感情。”  “现在,我们便民服务中心采用的是‘冷凝式模块炉’集中供暖,由室外‘模块炉+耦合罐+暖水罐+储水罐’和室内‘供热管道+散热片’两大部分构成,取暖方式安全又环保。”据曾家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马闻隆介绍,曾家镇便民服务中心面积200平方米,共计安装了15块暖气片,于去年年底正式启用,暖气片可以让室内温度达到20℃以上,但考虑到有的办事群众离家很远,室内外温差过大,群众进出易感冒,再加上节能考虑,就保持在恒温18℃。  截至目前,曾家山5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集中供暖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进行集中供暖,曾家山群众办事彻底告别了“冷冰冰”的历史。

彭珍  近年来,邛崃市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通过梯次培育入库、逐一指导提升、严格过程管理、推动标准认证、强化证后监管等方式,确保全市“三品一标”培育认证持续健康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据介绍,该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从严从紧,积极稳妥”的原则,严把产品准入,严格认证程序,严审申报材料,确保认证质量和效率。2021年以来,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新增23个,总数累计103个,历年来首次突破百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1个,绿色食品13个,有机农产品23个,地标6个。  在农产品市场品牌化、国际化的竞争格局下,邛崃市培优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品质,将不断培育发展更多的“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擦亮邛崃市特色优势农产品金字品牌,促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阚莹莹2月22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2022年度国家级和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名单,全省共393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500个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建设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是调控生猪养殖规模,稳固我省生猪基础生产能力,有效防止生猪生产大幅波动的重要方式。  去年年底,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明确分级建立产能调控基地,依托全国生猪规模养殖场监测系统,对年设计出栏育肥猪1万头及以上的规模猪场和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建立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对年设计出栏育肥猪3000至9999头的规模猪场、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年设计存能繁母猪300头及以上的种猪场建立为“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昌松 摄2月23日,气温逐渐回升,遂宁高新区七彩花海景区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游人前来踏青观花,打卡拍照,享受美妙春光。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涂田)为坚守“零种植”“零产量”两道防线,有效遏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活动,持续巩固禁种铲毒工作成效,坚决防止反弹,推进2022年禁毒铲种工作,景福镇及时部署采取行动。一、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禁毒工作小组,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担任禁种铲毒工作组长,制定2022年禁毒重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完善禁种铲毒工作第一责任人制,逐级签订禁种铲毒工作责任书,针对重点村社发放告知书,与非法种植重点户签订禁种承诺书,确保禁种铲毒工作责任落实到乡镇、村居(社区)和个人。二、 深入开展宣传,努力消除盲区。通过广播、宣传栏、宣传单、村干部走村入户等方式,广泛开展禁种宣传,让群众了解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特征、禁种铲毒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等,切实增强群众禁种意识,营造禁毒宣传的良好氛围。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胡秀春)近日,新德镇组织镇村干部,按照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统筹兼顾的原则,采取信息核对、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式,对申请低保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核实。据悉,该镇将根据对申请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信息核对、入户调查的情况,对其是否纳入低保提出初审意见;按照公开公示、民主评议、材料上报、动态管理等程序,扎实开展此项工作。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世杰)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认定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通知》(农办种〔2021〕5号),将评审通过、拟认定的96个制种大县和2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2月15日至2022年2月21日(公示期已满)。邛崃市拟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此次全国共有96个制种大县和2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入围拟认定名单。开展该认定工作,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决策部署和有关任务,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和保护,推动制种基地提档升级,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种保障能力。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周红权 杨雪松)大竹县市场监管局高穴所在“春雷行动2022”专项行动中,针对辖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等场所的冷冻食品、副食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共检查超市11家,农贸市场5个,餐饮店6家。检查中在一超市内货架上发现摆放有售卖的“川汉子麻辣牛肉干”2包超过了保质期,执法人员当即对过期食品进行扣押,并进行调查取证,目前该案件已经立案,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下一步,该局将加大对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禁过期食品、“山寨”食品、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四川新闻网消息 春节假期后上班,雨城区纪委监委驻区水利局纪检监察组人员就赶到望鱼镇顺河村,了解群众用水情况。“春节期间,水够用吗?”“以前一到冬天就经常停水,现在终于不缺水了,打开水龙头随时都有干净的水……”顺河村村民刘守全高兴地说道。得知此消息,大家都觉得很有成就感。2021年8月,在一次对农村饮用水日常监督检查中,驻区水利局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纪检组”)听到望鱼镇顺河村有群众反映饮水困难,出现“水浑浊,供水不足”的问题。经过了解,顺河村常驻人口1200余人,该村所用的饮用水水源主要是从几条小山沟里面取用的地表水,受季节性影响较大,雨季来临时小山沟涨水裹挟大量泥沙导致水源浑浊,而冬季枯水期小山沟里的水又很小,无法满足当地群众正常用水,尤其是顺河村1组场镇段经常出现水质浑浊和停水现象。如何解决水源问题,保障顺河村群众能够喝上水、喝好水成了一个现实难题。纪检组将情况向区水利局负责人反馈,并督促区水利局深入实地调研,制定实施方案,统筹项目资金,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同顺河村干部一起到多个点位实地查看,最终在距顺河村村委会4公里郑阿地(小地名)找到了一处新的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澈,完全可以满足顺河村群众用水需求。经过充分论证和项目设计,由望鱼镇人民政府担任项目业主,区水利局安排项目资金30万元对顺河村供水工程进行提升改造。2022年春节前夕,顺河村供水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当地群众终于喝上了安全、甘甜的山泉水。(供稿:雨城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侯东)选种、刨坑、栽植……2月21日,旺苍县水磨镇广福村乌天麻基地里,六组村民秦光美一边熟练地栽种乌天麻一边热情地和记者摆谈。“现在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看家里的孙孙,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哟。”秦光美说,自从春节后通过水磨镇宝玉劳务专业合作社在当地顺利找到活儿干。60岁的秦光美因老伴身体不好,她靠着在家里种地、喂猪维持家用。2021年旺苍县宝玉劳务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负责人吸纳她加入合作社,并为她在村里找到了务工岗位。这样她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就近务工。几个月下来,她的家庭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水磨镇,像秦光美这样加入合作社务工的村民还有300多人,这些村民大多因为年老体衰、照顾家人等原因没办法外出务工,家庭增收受到影响。去年,针对镇上留守人员、闲散劳动力较多的实际情况,水磨镇建立了劳务专合社,下设10个分社,涉及木工、砖工、小工、种养殖技术等班组31个,带动312名村民就近务工增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我们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实时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和务工需求信息,实现辖区内劳动用工实时精准对接。”该镇副镇长杨开勇介绍说,各村驻村干部和村委班子下村入户进行劳动力资源调查核实,建立农村劳动者技能信息调查台账,对辖区内在家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形成劳动力资源台账,做到应排尽排。近年来,旺苍县以劳务专业合作社抱团式发展、班组长带头、三方型运营为抓手,建好用活劳务专合社,切实解决企业用工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该县依托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资源库,分类筛选出中部现代工业、北部林果药、西部高山有机茶、南部茶文旅领域“土专家”“田秀才”380余名,按照“以老带新、边学边带、上岗即熟工”培养模式,聘请各片区专业技能领军人才担任班组长,定期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分行业、工种组建班组784个,培养建筑、种养殖等专业技术能手900余人,精准高质满足各类用人单位(项目)用工需求。据介绍,旺苍全域建立劳务专业合作社23个、村(社区)劳务专业合作社分社257个,县内60余家企业(项目)“用工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该县还充分利用茶叶、羊肚菌、乌天麻等特色产业经营主体吸纳闲散劳动力,创新采取“企业(项目)点单+镇专合社派单+村社接单”方式,灵活调度专合社“点对点”组织劳动力转移,实现就近就地就业,预计今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何鑫 记者 常坚 文/图)近日,在眉山市洪雅县人社局院坝里,27名农民工坐上了由洪雅直达江西景德镇的返岗专车。当天下午,农民工们早早来到了县人社局院坝里,将行李放好后,他们领到了县人社局为他们准备的返岗大“礼包”,礼包中有口罩、面包、矿泉水、饼干等物资。随后,农民工们按要求统一佩戴口罩,有序上车。农民工返程现场 供图 洪雅县委宣传部“政府组织的农民工返岗专车不仅免费,还准备了出行礼物,为我们出门打工提供了便利,节约了出行费用,让我感到很温暖。”农民工姜元均说,“过去,每年出去打工,又要排队买票,又要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转车,很麻烦。”据了解,春节后是农民工返岗高峰期。该县人社局通过前期的精准摸排,从运力保障、健康防护、旅途服务等方面作了全面安排,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模式,为农民工提供专车服务。此次是该县护送的2022年首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本月内,还将护送50名农民工前往上海务工。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毛春燕)近日,内江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全市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传达省、市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会精神及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对全市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威远县作为全省11个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试点县进行交流发言,该市应急局就《四川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要点(试行)》进行了培训解读。会议指出,以片区为单元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总牵引和主抓手,不仅可以形成“后半篇”文章的聚力点,还可借助片区内“多规合一”,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增强片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社会共治能力,有效推动基层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会议要求,各县(市、区)要正确认识应急体系专项规划对推进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按照“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主体、乡镇参与”工作原则,组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管负责同志、牵头股室、目标任务、职责分工、时间进度和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协调联动,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要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工作方案基础上,与省、市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有机结合,主动融入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中,探索“多规合一”,实现片区内部统筹协调;强化工作保障,建立会商会办机制,各县(市、区)工作专班要定期听取专项规划编制、审核、融规等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安排阶段性重点工作;要做好经费保障,落实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经费和专班集中办公场所,确保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任务按期完成。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底数  全省现有农村铁索桥共788座,分为三类,包括服务群众村内出行,服务田间作业,以及由企业自建通往旅游景区、水电站的改造  存在安全隐患的176座铁索桥,因群众通行需求较大且无适宜绕行路线,合并建设改为171座公路桥  存在安全隐患的30座铁索桥,因无人通行予以拆除  安全状况良好且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的507座铁索桥,加强管理和养护,以保障安全水平  旅游景区、水电站等企业自建的75座专用铁索桥,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管护”原则,由原实施单位负责管护或改造  (记者 王眉灵)“听说我们这座铁索桥要拆了修公路桥,大家伙都高兴得不得了!”2月16日,指着童口河上由铁索木板组成的简易桥梁,乐山市夹江县华头镇福兴村党总支部书记赵莉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童口河铁索桥是全省171座“索改桥”点位之一,新修的公路桥将于今年开工,最迟明年建成。全省今年将有100座这样的“索改桥”建成,彻底消除临河群众出行隐患,这已纳入省委省政府2022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  这件民生实事,源于我省启动的“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三年行动”,同时将对全省700余座铁索桥进行长效管养。曾经“有人修无人管”的农村铁索桥将如何治、如何管?达州市万源市白沙镇牟家坝铁索桥达州市万源市白沙镇牟家坝铁索桥改公路桥项目改后效果图摸清底数共有788座农村铁索桥超200座存在安全隐患  童口河铁索桥连接了两岸村庄,福兴村六七百名村民常年由此通行。其实,到河对岸有通村公路,但要绕行,开车得半小时以上,孩子上学、村民看病不方便,这座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的索桥,就成了大家的便捷之道。赵莉蓉介绍,前些年有娃娃从桥上滚下去,后来就用绳子做了简易的护栏,麻绳、木板易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修一座公路桥要好几百万元,没有政策支持,单靠自己集资是很困难的。”  还有的铁索桥已成危桥。省交通运输厅下属的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何弘还记得,去年对全省农村铁索桥现状进行调查,他走访的马边县下溪镇石龙门村新房组铁索桥已被列入了危桥,“以前有村民从桥上赶猪过河,猪都掉下桥了。”村民不得不绕行3公里到对岸。  四川铁索桥不少,不属于公路网范围,主要由乡镇政府负责监督管理,建设标准低、投用时间久、管护不到位,通行能力逐渐减弱,安全保障能力也越来越低。去年,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对全省铁索桥进行了全面摸底。“全省现有农村铁索桥共788座,大多位于盆周山区的机耕道或村内道路上,主要为解决临河地区群众长距离绕行而修建。”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铁索桥分为三类,包括服务群众村内出行,服务田间作业,以及由企业自建通往旅游景区、水电站的。  农村铁索桥有三大问题:修建时未明确管护主体,大部分桥梁日常管养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大部分是人行桥,建设标准低,桥宽仅1—2米,车辆无法通行,不能适应眼下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需要;受暴雨洪水侵蚀,部分桥梁桥基桥面受损严重,桥侧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低。  去年12月,《四川省2021—2023年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专项推进方案》明确把推进农村铁索桥改造与管护同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因桥施策、分类处置,并对改造、管养予以政策支持。  经过评估,存在安全隐患的176座铁索桥,因群众通行需求较大且无适宜绕行路线,合并建设改为171座公路桥;存在安全隐患的30座铁索桥,因无人通行予以拆除;安全状况良好且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的507座铁索桥,加强管理和养护,以保障安全水平;旅游景区、水电站等企业自建的75座专用铁索桥,则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管护”原则,由原实施单位负责管护或改造。“一句话,所有铁索桥‘有人管’‘有钱养’。”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说。宜宾市筠连县乐义乡板板桥。一桥一方案为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71座公路桥的改建最为迫切,如何推进?  2月17日下午,已是下班时间,何弘和同事们还在开“索改桥”的项目审查会。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承担了130座桥梁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和施工图勘察设计。130座桥梁分布在12个市州、38个县,战线长、分布广,上百名勘察设计人员分为若干小分队进驻现场踏勘、测量、拟订方案,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前期工作,目前正配合业主单位对所有项目进行审批、审查。  “既要改善出行条件,也要为农村发展服务。”咨询监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索改桥”项目设计坚持两个原则——为方便群众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为群众的致富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农村铁索桥本为解决长距离绕行而建,改建的公路桥自然也要方便出行。“这里原有的铁索桥是通往新华镇的通道,很多上学的孩子从这儿过,但下桥后要走两公里才能到新华中学。”翻开达州市宣汉县新华镇中河大桥设计图,咨询监理公司勘察设计二院副总工程师宋雷说,项目最终选定的桥位靠近新华中学,减少绕行距离约1.5公里。  桥位选址,安全是重要考量,为此,项目设计不惜多方案对比,优中选优。甘孜州白玉县章都乡拥学中桥跨越欧曲河,上游20米处就是一处泥石流沟,项目设计最终选择在既有铁索桥下游45米处,最大限度避开泥石流沟,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改建公路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巴中市南江县关坝镇鲜家坝大桥是典型代表。既有铁索桥连接的关坝场镇,地势平缓,其地块开发纳入了当地长远发展规划,项目组在得知这一背景后,充分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结合场镇规划资料,确定了改建公路桥的桥位,桥梁方案也前瞻性地预留了发展空间。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桥一议、一桥一方案,高质量的项目设计,让交通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可有力服务农业发展,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达州市宣汉县清溪镇铁铺索桥有人管有钱养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建立完善长效养护机制  翻开《四川省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建造技术要点》,“技术标准”一栏明确,“原则上新建桥梁按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执行”。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说,拟改造的农村铁索桥连接道路大多为村组道路、机耕道等,多位于农村边远山区,交通量小,因此,建造原则上因地制宜、因桥制宜,符合群众和发展需求即可。  据介绍,农村铁索桥改公路桥标准宽度为5.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步建设必要的排水、挡防和安保设施——这意味着改后的桥梁要具备车辆通行能力,能为生产生活运输提供助力。桥型结构方案的选择上,则鼓励综合考虑桥型、造价、施工组织等因素,推荐采用标准跨径、技术成熟的简支梁板桥梁——对于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种桥梁建成后一劳永逸,其后期管养费用极低,不会带来额外成本。  省级财政还拿出专项资金,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补助。171座改建的公路桥,总投入逾5亿元。按照进度安排,今年,“索改桥”项目将全面开工,2023年底前全部建成。  长效养护机制也在建立完善。为公众提供出行服务的507座安全状况良好且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的铁索桥,具备保留使用价值。我省明确,加强改建公路桥和保留铁索桥的管理和养护,并将管护职能移交到交通部门实施。  “去年底,我们县域内要保留的65座铁索桥已经全部排查了安全隐患,并和村上签署了保养协议。”乐山市峨边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县日常保养交由铁索桥所在的村社,有专人负责,县交通运输局派出片区技术人员,对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定期督查、指导。  省交通运输厅要求,按照“一桥一档”原则建立铁索桥信息档案,定期开展铁索桥技术状况专项检查,对需加固维修的桥梁及时纳入专项工程,指导乡镇政府、村委会或相关单位加强日常维护和巡查管理,确保铁索桥正常使用。  日常养护怎么做?省交通运输厅编制了《四川省农村铁索桥管理养护技术规程》并下发到各市州。“这相当于一本具体的操作指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说,结合铁索桥的特点,技术规程对每一个关键结构该怎么检查、怎么养护等都做了规范性表述,并参照现有公路桥的标准,对日常养护提出要求。比如,对桥面系、结构部件及附属设施的技术状况,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巡视检查;日常养护要填写记录,发现吊索等系统出现松动、锈蚀应立即上报进行专项养护等。  资金保障有支持。我省明确,每年拿出450余万元进行日常养护,其中省级财政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市、县财政配套相应资金。省交通运输厅也将把铁索桥管护资金保障及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有人管、有钱养,到2023年,全省农村铁索桥基本实现责任、改造、管护“三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铁索桥100%拆除或改为人车两用的公路桥,桥梁管护和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出行条件极大改善。

2月17日上午,南充市顺庆区金台镇万佛桥村,南充众兴粮油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刚购回的全自动裹面机正全力运行。“有了这台机器,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最多的一天能卖4吨面。”公司负责人冯任奇高兴地说,“这都多亏了坝坝会。”  原来,48岁的冯任奇曾是万佛桥村一名外出务工人员。为了就近照顾双亲,2019年,他回乡经营面坊,在农贸市场售卖。当他想要拓展销售渠道时,却发现只有专业的全自动裹面机才能达到超市的入场要求,可这类设备售价高达十余万元,他目前负担不起。  在不久前金台镇纪委牵头召开的返乡农民工专场坝坝会上,他向镇纪委书记黄开羽吐露了自己面临的这一难题。  顺庆区农民工服务中心在研判后,确认冯任奇的情况符合由区人社局牵头发起的“南充润德农民工关爱专项基金”申请条件。短短1个工作日后,冯任奇领到数万元的专项基金,顺利将设备购回。  今年春节以来,顺庆区纪委监委以先后在全区7个乡镇和5个涉农街道组织返乡农民工专场坝坝会,收集返乡农民工急难愁盼问题132件,并督促当地及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整改、解决问题111件,其余问题也在陆续整改解决中。

力争全年粮食播面达到850万亩、产量318.7万吨(记者 蒲南溪)“注意坡度,太高了不行。同时要保证2.2米的种植带,玉米和大豆的间隔是60厘米……”2月16日,在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南充农科院大豆所所长吴海英一行来到春耕现场,指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抢抓农时,自立春起,南充田间地头已经处处是劳作的身影。旋耕机在翻耕水田,农民在为刚刚播种的玉米种子覆膜。  去年,南充粮食总播面、总产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今年,南充已定下目标——全年粮食播面达到850万亩、产量318.7万吨,实现“八连增”。  高位起跳,南充如何发力?近日,记者走进当地春耕现场寻找答案。王玉贵 摄拓面积鼓励经营主体复垦治“荒”  近日,在阆中市水观镇,永安粮油专合社理事长张全安指着身后大片黄土地说,去年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土地专合社承包了这800亩荒山荒坡后,花大气力进行了复垦,种植小麦和水稻,今年就该进入收获期了。  像“永安”这样主动承担起撂荒土地复垦的专合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阆中有214家。  截至去年底,阆中的撂荒耕地存量从去年3月的60439亩下降到了8000多亩,综合治理率达85.5%。治理的关键就在于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治“荒”主力军。  为调动“主力军”活力,阆中想出了既“推”又“逼”的办法:明确方案和具体的奖补措施,同时严格监管,撂荒2年以上的土地不纳入补贴范围,倒逼农户自行复耕、委托代耕或流转复耕。  不仅是阆中。去年以来,南充紧盯耕地保护不放松,积极推动20.1万亩撂荒地复耕,各区市县纷纷拿出实招硬招。一年来,全市撂荒地复耕复种面积达19.8万亩,超过年初治理目标14.1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蓬安县也定下了确保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达95%的目标,将复耕任务落实到乡镇,并出台规定,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挂钩,促进土地流转、撂荒地村集体共管等政策,强化技术及气象服务,全力防止土地再次撂荒。  发展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也是防止土地撂荒的一大“后招”。“比如永安粮油专合社,他们用种植的高粱进行酿酒,销售也不愁。”阆中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静说。王玉贵 摄增产量技术攻坚服务送到田间  “今年南充要扩种26万亩大豆,主要通过推广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来实现。”2月16日,正在龙蟠镇现场指导的吴海英告诉记者,套种技术可以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多收近400斤大豆。  这项技术的关键就在于春玉米播种时就要把种植大豆的空间留好,“五六月份收获玉米时,正好播种大豆。”吴海英解释说。  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被南充视为“增产量”的重要抓手。“带状复合套种是保障大豆产量的关键点,水稻育秧方面我们从去年开始也邀请了专家来现场指导。”南充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杜晓宇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水稻栽培专家任万军团队在南部县寒坡乡开展示范田建设,突破育秧、插秧、田间管理这三大机械化生产的难点,水稻产量提高了10%。3月份是水稻种植的关键期,任万军团队还将到南充示范育秧技术。  更多的本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已“撒”向田间地头。从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开始,南充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刘利和同事们就进入了“打仗一样的状态”,天天在南充各地到处跑。2月14日这天,刘利来到了南部县南隆街道石宝地村和大山湾村。  “老乡,现在正是小麦壮苗的时期,要注意追施拔节肥。”这两个村都是典型的深丘村,因为地形起伏,每块田地在供水、肥力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同的情况,刘利和同事挨个儿查看,给村民们解答疑惑。王玉贵 摄做支撑以园区建设推动规模化运营  2月18日,位于仪陇县双胜镇的仪陇县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绿油油的麦田成片,长势喜人。  “县农技站专家给我们带来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科学化种植,小麦长势非常不错。”仪陇县勇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勇旗介绍,他今年种植的800余亩小麦,预计亩产能达到350公斤。  “通过实施田间管理精细化、生产过程科技化、助农服务社会化的方式,推动粮油种植大户培养和小春粮食生产示范点建设,达到我县粮油产业规模发展、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仪陇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建华说。  提升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南充粮油产业园的共同目标。今年南充计划完成48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并且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做到“良田粮用”。  “去年我们在主要交通要道和沿江区域启动了粮油安全产业带的建设,今年将进一步落实,预计‘十四五’期间达到300万亩的体量。”杜晓宇介绍,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运、土壤肥、无污染、高稳产,将是产业带的“高标准”标配。  在即将通车的顺蓬营一级公路旁,营山县东升镇朝阳村的高标准农田内,油菜花已经开放,正是粮油产业安全带建设的一部分。营山县农技站站长胡强介绍,大园区环线建设一共13万亩,目前朝阳村核心区已建成4万亩,预计今年水稻产量将达到2.2万吨。

实现片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做好片区规划编制优化片区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四大任务”落地落实●抓实“五个一批”: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镇村探索一批改革路径打造一批先进示范  (记者 李丹)目前,我省县域内片区划分全面完成,共划分乡镇级片区809个,设置700个中心镇、128个副中心镇,架构起全省县域内“主干牵引、干支联动”的“四梁八柱”。  下一步,片区规划如何编制?资源如何配置?如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2月22日,记者采访了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据透露,下一步,我省将重点做好片区规划编制、优化片区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四大任务”落地落实三个方面工作,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乘势而进、行稳致远,以改革新成效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资料图片科学编制规划 突出做到“五个要”  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厘清规划编制思路,提升规划编制质量,切实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权威性。  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下一步要做到“五个要”,即底数要摸清、对接要充分、底线要管控、程序要严格、实施要严肃,坚持与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相衔接,与“十四五”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24个专项方案相衔接,确保规划编制在新的片区空间中承载落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合理框定乡村开发边界,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着力守好粮食生产“命根子”、环境保护“生命线”、未来发展“留白区”。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梯次合理的镇村体系  “重塑县域经济地理版图,就是要围绕片区功能定位优化布局、配置资源,加快构建梯次合理、衔接有序、城乡融合的镇村体系。”该负责人说,片区划分和规划编制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实现片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要突出发展导向,着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一批生态环保建设项目,加快推动片区功能化发展,做强区域经济板块,构建片区协同发展新格局。  要坚持中心集聚,引导人口、产业、服务等资源要素向中心镇集中,提高中心镇引领辐射带动能力,确保中心镇能够承担起为其他乡镇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要注重集约高效,防止盲目重复建设,统筹处理好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的关系,整合各类设施、盘活闲置资源、提升利用效率,引导市场要素合理分布,切实解决乡村公共资源投入不足和闲置浪费并存的问题。  要坚持利民惠民,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设施,下放一批基层亟需且能有效承接的便民服务事项,推动片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强化统筹兼顾,积极培育做强片区功能和中心镇,加快形成重要的人口集聚中心、交通枢纽节点、经济发展极核和公共服务高地,推动形成中心引领、功能衔接、互促互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抓实“五个一批”持续巩固改革成果  该负责人表示,在做好编制规划的同时,我省将统筹重点工作,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四大任务”各项部署细化落地,推动产生更强综合效应,释放更大改革红利。  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对接“5+1”现代工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和“4+ 6”现代服务业体系,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片区产业布局、整合片区产业资源、加强片区产业协作,引入一批经营大户和龙头企业,推动优势产业片区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形成“一片区一特色”新局面。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聚焦群众所期所盼,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工程,升级改造片区内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区域性服务功能的中心学校、医院、养老院、文化站等,持续夯实片区发展基础。  培育一批特色镇村。将培育做强特色中心镇村作为支持片区发展的重要任务,持续做强县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支点”,量身打造一批农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美食小镇、治理示范镇等,创建一批旅游名镇名村,集中力量培育一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探索一批改革路径。深入总结前期改革经验,重点在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健全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优化片区教育卫生布局等方面,着力形成一批行之有效、可借鉴的新办法新举措。  打造一批先进示范。围绕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谋划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产业示范园区、基层治理示范点位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港红绿灯抓拍的路口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