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肾结石不停的有?

肾结石发作,看样子疼痛难忍,不停的“哀嚎…”……

真的有这么难以忍受吗?真的需要这样“哀嚎”吗?

疼痛,那是肯定的,听说过好几个人,谈论自己的经历,是非常要命的。但我没有亲身经历体验过,是不知道那感受。

可是,有些人就是这样,喜欢“叫”!很怕“疼”!别人能够坚持,忍受下的,他就是不行!

比如打针,扎进来那一瞬间,是有点疼的。他会大叫,很痛苦难以忍受的样子。

我开玩笑的说,《红岩》里的江姐,你应该知道,再回忆下,会减轻你的痛苦!

}

3月26日发病,输尿管上端结石1.6cm,当天做的碎石,有粉末物排出,之后仍然有痛感,肾内有积水,4月2日复查又做了碎石,第二天感觉像有物在输尿管内运动,但不见有石排出,以后数天什么感觉也没有,3月9日(昨天)复查,肾仍有积水,又做了碎石,我水也喝了,也不停的蹦了,可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不见排石。 曾经的治疗:以前没发过病,所以没有治疗。 想得到帮助:我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该怎么办,应该吃什么药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根据你目前的情况来看碎石还是有一定效果,之前有粉末物排出就是击碎后的结石,但是考虑结石比较大,中心位置相对较硬,需要多次碎石是正常的,不要过于心急。目前的情况昨天已再次碎石,建议配合排石药物治疗(口服肾石通,肌注黄体酮),平时多喝水。

建议积极对症治疗,一星期后复查。禁辛辣,刺激性食物。祝早日康复!

你好你的情况不用担心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碎石后如果没有疼痛说明效果很好碎石后如果不服用药物击碎的结石排出较慢

这种情况建议多饮水服用点如排石冲剂治疗一定不要饮酒饮酒后会有尿液的浓缩造成结石加重的尤其是醒酒后

}

  据中央气象局预报,今天全国多地将持续35度以上高温,其中北京、上海、浙江、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将达37度至39度。而荆州今天的最高温度也到达了35度,在炎热的天气下,荆州究竟有哪些天然的纳凉点呢?

  上午11点钟,还不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但是记者已经感觉到每一个毛孔都在冒汗。在沙市文湖公园,让我们用手中的红外线测温仪来测一下,温度在35度左右。

  在树荫下,红外线测温仪上显示,气温是29度,与刚才在阳光直射下的温度整整差了6度。

  在文湖公园的长廊中,很多市民在此休息。而在一旁的竹林中,一群京剧爱好者正在唱戏。

  相比各游园,社区里也有不少可以纳凉的好地。采访过程中,市民也给记者推荐了几个天然纳凉点。

  京剧爱好者1:堤上江鱼城,还有中山公园都比较凉快。

  京剧爱好者2:有江风,还有树,天然空调。

  洪垸小区居民:东门城墙乘凉最好。

  除了这些室外纳凉点,超市、商场、书店、游泳馆这些室内场所,也是市民纳凉不错的选择。

  荆州新闻网消息:最近,一篇非洲留学生在长沙中暑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连日来的高温天气确实让人有些受不了,特别是武汉、重庆等号称火炉的城市进入“烧烤模式”。荆州也是持续高温,不知道这些热带国家的留学生们有没有感受到荆州的火热呢?

  5月底,一网友在中南大学贴吧发帖称:“今天中南一非洲留学生中暑了,他说:‘长沙比非洲热……’笑趴我了”。此帖一发,顿时引起了网友的共鸣,大家纷纷吐槽天气太热了。荆州也有很多从热带亚热带地区来的留学生,现在放暑假了,一部分选择留在荆州,他们的理由,竟然是为了避暑。

  现在30多度的高温,已经让荆州的市民感觉受不了了,可在这些留学生看来,这个温度却刚刚好。

  在我们看来,巴基斯坦部分地区50度的高温简直难以想象,但是当地人已经习以为常,多数人仅靠头上一块头巾防晒。

  因为电力供应紧张,当地不少家庭经常停电,一些人只有跑到河里消暑降温。来到荆州一年多,这些外国留学生已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在荆州也结识了很多朋友。

  不论留学生活多么精彩,大家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亲人和朋友,隔一段时间,他们就通过网络视频,和亲人通话。

  暑假期间,大家都比较清闲。而现在恰好是伊斯兰教的斋月,根据习俗,教徒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并且白天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所以在这一个月里,大部分穆斯林白天都在休息。

  漫长的假期,当然不能全呆在家做宅男宅女,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已经有了各自的安排。

  目前,长江大学共有680多名来外国留学生,暑期留在学校的将近一半,而最让校方担心的还是大家的安全问题,在宿舍楼下的公告栏里,张贴了不少安全提醒,希望这些留学生们都能在中国度过一个安全又充实的暑假。

  一周特别策划:夏天,没有忘却的记忆

   今年春天的阴雨,是否意味着今年夏天的炎热,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随着天气日趋变热,热感冒、腹泻、夏季皮炎,包括夏季空调使用不当等引起的高温病,苦了大热天的荆州人。每天,因为高温产生的疾病,导致8000荆州人涌进四大医院。

  在我们的城市被热浪席卷其中时,我们所感受到的炎热,既是气象台数据的提示,也是每个人走在户外汹涌热浪中的切肤感受。有人说,现在的夏季平均气温,要比十年前高一些。也有人说,其实纵向比较下来也高不了多少。但大家为什么总是觉得,现在的夏天比过去热呢?究竟是真的比以前热,还是我们的耐热力在减弱,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不管这是一种多么奇怪的逻辑,可这就是事实。气温缓慢升高,城市人对高温的耐受力迅速下降,越来越多、越来越频发的高温病,让都市人的夏天着实比冬天难捱!

  调查:九成以上市民得过高温病

  胃肠道疾病居各大医院夏季诊单榜首

  近日,《荆周刊》发起了夏季高温病调查,有124人通过调查问卷和荆州新闻网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市民遭遇过高温病。

  1.您认为夏天患病的几率和其他季节相比是?

  A.高于其他季节33人

C.低于其他季节21人

  2.夏天里您患过高温病吗?

  3.您患过以下哪些高温病?

  B.伤风感冒91人

  C.季节性皮肤病38人

  D.肠道性疾病109人

  E.心脏病、高血压51人F.其他43人

  4.您认为夏天里患病的原因主要是?

  A.饮食不当81人

  B.空调使用不当82人

  C.天气太热,情绪不佳61人

  D.蚊虫太多59人

  E.紫外线太强77人

  5.您身边最易遭遇高温病的人群是?

  6.您认为高温病严重与否?

  A.不是什么大病31人

  B.可大可小58人

C.不能轻视,要小心警惕35人

  平均每天8000人进医院市民纷纷被“热倒”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不少市民纷纷被“热倒”。高温天气使医院的门诊、急诊病人急剧上升。《荆周刊》从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州一医、荆州二医、荆州三医等四家医院了解到,7月以来,这四家医院平均每天的门诊量共高达8000人次。

  在各医院输液室里坐满的正在输液的患者中,大部分还是感冒或胃肠感染患者。其中胃肠感染患者增幅最大,比入夏前增加了20%。荆州一医的当班护士表示,7月以来,每天来院就诊的患者中接近一半是“高温病”患者。

  因高温诱发的各种疾病容易高发,各家医院一般实行门急诊数据日报制,可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如适当加强急诊医疗力量等。目前,各医院都采取措施加强门急诊一线力量,确保夏季高温天气医疗救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荆州人10大高温病排行

  酷暑来临,市几家大医院的就诊出现了一个高峰。但是,真正中暑的病人不多,倒是一些“反季节”的疾病高发,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凉”造成的。《荆周刊》从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州一医、荆州二医、荆州三医等四家医院就诊情况中,选取就诊人数排在前十位的夏季常见高温病,整理出了荆州的10大高温病排行榜。

  NO.1胃肠道疾病

  NO.7急性关节炎

  嘴巴太“放肆”肚子闹“革命”

随着炎热夏季的来临,人们体内的水分失去得多,身体抗病的能力也减弱,这些因素使得人体的健康问题受到极大考验。近日,不少医院门诊输液室都坐满了病人。夏天容易吃坏肚子,而很多人为了“解”热又喜欢在大热天吃很多生冷的东西,脆弱的肠胃可受不住这些刺激。一些来医院的患者说,冰棍、冷饮之类都是整箱整箱地往冰箱里放,甚至有些女性为了减肥把西瓜当饭吃,如此就造成了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节节攀升。

  病例:夏天拉肚子的人“伤不起”

  李凯是名高三毕业生,高考结束,成绩也比较理想的他,按理说应该正享受“大解放”之后的快乐才对,可李凯却十分难过后悔。原因就是前几天李凯光顾着解放嘴巴,结果这几天正遭遇肚子“闹革命”呢。这不,李凯只能眼睁睁看着同学们在外面聚会,他自己却只能呆在家里,哪都不能去。前阵子李凯不太注意饮食,用他妈妈的话说是“太放肆”,一个人在家里上网的时候拼命吃些冰的冷的。“每年到了夏天家里冰箱里总缺不了冰棒,只要我在家,就吃得很快,有时候一天能吃四、五根。”李凯说,冰西瓜也是一次就吃半个。结果,一天晚饭后,李凯就开始觉得恶心,接着就不停地呕吐,最后开始腹泻。被送进了荆州市中心医院的李凯接受了三天的治疗,每天挂盐水,也没有什么食欲和精神,别提有多难受了。现在,妈妈限制李凯外出用餐,更不让他碰冰箱的门。经过病痛折腾和无限后悔的李凯只能不停感叹:“夏天拉肚子的人伤不起啊!”

  专家点评:“西瓜病”、“冷饮病”、“火锅病”都是胃肠道疾病

  荆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胡勤明介绍,夏季各种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而人们喜食生冷食物,因此最易引发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急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同时,不少市民喜欢在夏季饮用冰冷饮品,但冰冷饮品可使人体的肠胃道温度突然下降,毛细血管骤然收缩,从而诱发胃肠炎。

  对于网上流传的“西瓜病”、“冷饮病”、“火锅病”、“卤菜凉菜病”等新鲜病种,胡医生表示,这些病其实都普遍存在于市民的夏季生活中,它们都是由于饮食不当而造成的胃肠道疾病。

  胡医生说:“西瓜当季食用非常好”。但是,胡医生同时也指出了把西瓜当饭吃来减肥,确实会带来不良的后果:首先,西瓜中含有大量糖分,虽然水分多但是热量并不低;其次,西瓜有利尿的作用,晚上食用容易影响夜间的睡眠;最后,西瓜性凉,寒性体质、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食,尤其不宜多吃冰西瓜,吃多了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拉薄便等肠胃疾病。

  “冷饮首先比较冰,温度较低,会对肠胃有物理性刺激。”胡医生强调,冷饮中含有大量的奶油、糖等高热量的成分,孩子饭前食用容易导致胃口下降。胡医生也表示,大量冷饮进入胃中会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导致食欲下降、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不少人都觉得“在空调房吃火锅很惬意”。那么,夏季吃火锅到底好不好呢?胡医生说,“夏季吃火锅可以出汗降温,但也要分个人的体质,热性体质的人夏季吃火锅容易上火。”胡医生指出,不少人吃火锅还会喝啤酒,而在夏季,冰镇的啤酒混合热的火锅容易对人的肠胃造成物理性刺激,肠胃不适则极易拉肚子。夏季开胃爽口的凉菜毫无疑问受到不少市民的追捧,而胡医生也接诊了不少吃东西吃坏肚子的病例,其中不少是卤菜凉菜引发的。“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吃隔夜的食物很有可能造成拉肚子。”

  预防建议:冰冷要适宜“混搭”需谨慎

  胡医生提出,夏季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另外,夏饮热茶也是不错的选择,绿茶、乌龙茶等具有解热、抗氧化的功能,不仅防暑,对身体也是有益的。另外,熟食要烧透,“凉菜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醋,醋作为一种调味品,有杀菌的功效”。除此之外,胡医生也建议夏季食用一些酸味、苦味的食物,“酸的食物有酸肝化阴、生津的作用,苦的食物有清热的效果,夏季酸梅汤、苦瓜都是不错的清暑解热的食材。”

  夏季的西瓜特别热销,胡医生提醒市民,在购买西瓜后切忌将西瓜切开后放入冰箱,冰箱的温度虽然低,但也有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厨房卫生也要搞好,生熟食所使用的砧板、菜刀一定要分开,防止二次感染。

  “腹泻患者就诊时间多为晚饭后至凌晨3点之间。”胡医生分析说,这些就诊的患者多数人是在用过晚餐或食用过多油腻食品后,马上吃一些冰镇的水果、饮料或过于辛寒的食物,肠道受刺激后导致腹泻。胡医生介绍,腹泻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水泻(无细菌型的);另一种有细菌感染的腹泻,大便成果冻状有黏液的。如果是后者就急需来医院就诊了。一旦出现腹泻,不要盲目吃抗生素,以免造成胃肠菌群紊乱,应多注意补水。

  在腹泻期间禁服牛奶、豆浆、水果和一些甜食,多以粥、酱菜等清淡食物为主,同时需服用一定量的盐开水。最后胡医生提醒,加强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提高抗病能力。

  酷热里也能“冻”出病

进入7月以来,随着气温逐渐走高,前来医院就医的患者明显增多,不少青壮年也渐成急诊科病人主力。高温天气,比起真正中暑的病人,倒是一些伤风感冒的患者更多,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凉”造成的。现在家庭、办公室和商场都有空调,有时空调打得过低,室内外的温差过大,或者空调几乎一开就是一整天,导致热伤风患者不断涌现。

  病例:热伤风,夏天感冒真难受

  市民戴彬打着喷嚏,不停用纸巾擦鼻涕,神情痛苦地来到荆州中心医院门诊部:“大热天感冒最难受了!”身体一向很好的戴彬怎么也病了?医生一番询问,原来是空调惹的祸。“白天这么大的太阳,看着就不想出门。周末我就在家上网玩游戏,反正开着空调凉爽得很。”一般空调开几度?“一般26℃,实在太热就24℃。”戴彬说,晚上睡觉也觉得太热,就连着开了几夜空调,结果某天早上起床后开始呕吐,脑袋摸上去有点热。“连续三夜开着空调入睡之后,竟然感冒了!”最后戴彬到医院一查,原来已经发烧38℃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大热天里,医院接诊最多的应该是中暑的病人,而实际情况却是感冒的病人超过中暑的病人。最近像戴彬这样被空调吹感冒的病人特别多,在荆州城区各大医院急诊部,内科都挤满了感冒病人。在荆州市中心医院门诊部输液室,当班护士介绍说,来挂水的六成都是感冒发热病人。

  专家点评:贪凉易患热伤风

  荆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马经平介绍,酷暑天得的感冒,老百姓叫“热伤风”,医学上称热感冒,中医称为“暑湿感冒”。天气炎热,大家都比较贪凉,容易受风寒,加之夏季人体出汗较多,抵抗力减弱,感冒病毒容易乘虚而入。“这几天热感冒患者扎堆出现,不少人都出现了高烧症状,大人、小孩都很多。”马医生说,患了热伤风,其典型症状为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病情较重的常有高热,并伴有头痛、倦怠无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但热伤风不会传染。除了伤风感冒,眼下常见的“空调病”就是因享受空调而吹出来的。马医生说:“空调病的表现症状与感冒差不多——发热、发烧、腹泻、恶心、呕吐,或引起支气管哮喘。”马医生还提醒,“空调房里空气不流通,密闭环境易传染,容易引发感冒;其次,不少家庭空调设备清洁不当,造成细菌滋生;另外,有些家庭夏季设定温度过低,再加上室内外温差较大,也很容易引发发烧感冒。”而除了常见的发烧感冒外,空调对着一个部位,在冷风的刺激下也容易引发关节炎,造成关节疼痛。“老年人的调节功能相对差一些,也就比较容易中招,一不小心,吹空调就吹成了热伤风。”马医生如是说。

  预防建议:高温天,要防“冻”出病

  高温酷暑下空调、凉席成为了家庭降暑必备。马医生建议,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6℃,不然会加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引起神经调节紊乱。使用空调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6℃以上;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即对着空调冷风吹;不要长期处在空调的环境中,最好在空调开机1—3小时后关机;长时间呆空调房的办公族应适当增添衣服,比如披件长袖外套,同时还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早晚各开一次门窗换气;日常生活注意合理饮食,多吃一点苦味蔬菜。

  另外,马医生还建议家庭中父母要注意空调气温的调节,虽然夏季炎热、酷暑难耐,也要让孩子有出汗的机会,不宜整天呆在空调房中,多一些出门活动、运动的机会更加适应人体的自然规律。除此以外,老年人吹空调也要注意,长期吹空调会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夜间睡眠时开空调更要注意,“可能没睡着的时候感觉不到冷,但往往睡着之后就会着凉。”马医生提醒。

  “烤”、“闷”、“晒”皮肤受不了烈日当空,无论外出或郊游,爬山或戏水,我们都会较长时间沐浴在阳光之下。阳光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有益于内脏的功能活动。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过度或不适当的日晒可引起日晒伤和皮肤慢性损伤,夏季细菌、真菌、蚊虫等活动增加,人们患皮肤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如皮炎、湿疹等,再有夏天炎热容易引起痱子等。

  病例:痱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我家宝宝天气一热就长痱子,身上、脸上、脖子上,全身红红的,怪心疼。孩子痒的时侯用手挠,现在都连成一片了,上次去药店医生说买一盒痱子粉就好了,结果这些都没用。”抱着孩子的杨素珍一脸无赖地诉说着她2岁女儿的病情。杨素珍说,孩子去年也是一样,刚开始皮肤发红,然后密集成片,但是没有今年这么严重。“小孩子特别爱哭好动,整天都不停歇,而且汗多,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出汗,有时候一晚上要洗几次澡。”

  专家点评:高温容易滋生皮肤病菌

  荆州一医皮肤科主任刘进先介绍说,高温下人体汗液不能及时蒸发,外加粉尘的堆积,造成毛囊口堵塞、摩擦,引发皮炎。刘主任说:“尤其婴幼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就比较容易发炎。”一旦汗毛孔发炎就必然会妨碍排汗,在孩子的皮肤表面可以见到密密麻麻的,红色小米粒一样的疹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痱子。“除了痱子,被虫咬引发的,因日晒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也很多。”刘主任补充道。除了儿童,夏季皮炎患者诊治中,中青年女性也较多,女性防晒护肤方法不当也是引发皮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刘主任说道,夏季的皮肤病主要集中在湿疹,原因是许多人穿一些紧身的衣服,做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或室内开空调不注意通风换气,这些都是湿疹发生的原因。青年人夏季的皮肤病主要是内分泌旺盛,脸上爱出油,如果再抹油脂多的化妆品,就特别容易长粉刺,而老人则集中在因为皮肤搔痒而引起神经性皮炎。

  预防建议:皮炎患者有五忌

  刘主任表示,其实夏季皮肤病的预防并不困难,平时只要多注意环境的通风及衣服的舒适,保持身体清洁干爽,就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女性朋友要特别注意所佩戴首饰的清洁度,还有皮带上的铁环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刘主任说。

  刘主任还特别提出“皮炎患者五忌”,即忌搔抓;忌热水烫洗;忌肥皂洗,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忌刺激性食物;忌盲目用药,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刘主任说,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

  热天也是老人的一道“坎”,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夏季的到来其实是件好事,因为温度的升高,导致血管扩张,血压有所下降,心脏前后负荷减轻,但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也容易使潜在和原有的心血管病人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病方面掉以轻心,加上夏季气温升高,人在高温状态下,兴奋度增高,心率加快,以至于每年酷夏,荆州城区各医院心脑血管疾病都会出现“反季节”的高发。

  病例:冬季高发病,夏季也要防着点这段时间,七一一厂的李先发找医师也找得勤了,他说“前阵子因为天气热,呆在空调房,这下子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了。”李先发患有高血压,自己平时生活还挺注意的,就是这几天胸口瞬间有轻微疼痛,但是找不到具体疼痛的位置,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没什么感觉,“早晨锻炼的时侯疼痛感不是很明显,就是休息的时侯有痛感。”最后,李先发到医院一查才知道,原来是他的老毛病犯了。

  专家点评:容易被忽视的高温病

  荆州一医科学教研室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金立军说:“每年冬、春两季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使得不少患者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症者的症状会相对稳定一些。”金主任表示其实不然,夏天气温升高较快,一旦补水不足,就可能出现血液粘质增加,加上血压控制不好,波动也容易形成血栓、栓塞。这个气候,特别是高血压病人,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高温闷热天气情况下,许多人是因高血压控制不好,病情出现反复和波动,患慢性冠心病复发,出现心律不齐,心衰的病人也比平时大大增加,比如高血压病人易头痛头晕,冠心病人易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衰病人易乏力、气息急促。”金主任表示,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大多数,“夏季对他们也是一道坎!”

  预防建议:重言行,放宽心

  在谈及夏季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预防时,金主任提醒,应尽量减少进出空调房间次数,避免一冷一热对人体血管尤其是脑部血管反复收缩而发生意外,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最好不使用空调,以手摇扇取凉为好。

  平时如高血压患者等应按时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患有高血脂的病人则要控制胆固醇饮食,限制热量,服用降脂药;患有糖尿病的人,应该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同时要合理安排生活,做到有规律性。“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主任说,现实生活中因过度愤怒、过度紧张或生气而突发心梗、脑出血的病例并不鲜见。

  特别提醒:这些高温病也磨人高温不仅使感冒、胃肠道、心脑血管三大“顽疾”如期而至,也让一些其他病症突然降临。在荆州各医门诊部,就有这样一些同样磨人的高温病。

  急性关节炎:啤酒+海鲜,结果痛风了

  夏季到来,路边的大排档、烧烤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市民享受着大排档上吃油焖大虾,喝啤酒的快感。荆州一医门诊部就接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市民晚上和三五好友聚会同饮,酒足饭饱,没想夜里会突然觉得关节很痛,还会肿起来,皮肤也变红、发烫。原以为是油焖大虾有问题,挂了消化内科的号,结果发现是喝啤酒喝出的问题。医生解释说,这位市民患的痛风是一种急性关节炎,其产生的原因就是嘌呤代谢异常从而导致了高尿酸。“不仅啤酒是高嘌呤的,肉类、海鲜也属于高嘌呤食物,啤酒中的核酸也会分解成尿酸,加剧痛风现象。”除了痛风,备受青睐的冰啤酒也会对肠胃造成物理刺激,不利于肠胃消化。

  红眼病:泳池畅游后的痛苦

  红眼病即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眼病,俗称“红眼”或“火眼”。荆州一医门诊部当班医生介绍,高温下,最容易引发炎症感染,比如红眼病等。另外,由于妇科疾病隐藏性强,许多症状又时有时无,因此不容易被重视,但在夏季,细菌活跃,再加上夏天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加快,人的抵抗力下降,病菌便乘机作乱。夏季外出游泳,或洗澡不注意,公共场所存在卫生隐患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妇女受炎症感染疾病困扰。

  肾结石:不要小看了喝水这件事

  夏季出汗多,又不愿意多喝水,可能导致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荆州一医泌尿外科门诊就接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30多岁的市民下班回家后觉下腹部疼痛不适,腰痛剧烈。经检查后证实是泌尿结石引发的肾绞痛,经过止痛解痉及超声碎石后,才逐渐缓解绞痛。医生建议,夏季是结石高发期,除了规律饮食外,还应该多喝水和运动。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多运动则有利于肠道蠕动,这样可以帮助把代谢物排出体外。“结石患者80%都不爱喝水。”医生把肾脏比作一个“滤网”——大量喝水,加快尿液的排出,才能把肾脏中沉淀和积聚的钙质、杂物排出体外,有效地阻止结石的形成。

   “光脚病”:体寒女性易致痛经

  夏天出门,尤其女性大多赤脚穿凉鞋或凉拖。但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感觉到,在办公室、商场、超市等空调环境,赤脚穿凉鞋凉拖很快就“凉从足底生”。体寒阳虚的人,不仅不能在空调房里赤脚,而且连空调房里的金属椅子坐久了都觉得凉。

  荆州一医内科主任医师何长华表示,在高湿度时,环境温度达30℃即可使安静状态下的人体体温升高,脉搏加快,汗蒸发率下降,35℃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有医学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增高,死亡率会显著增加,总的来说35℃是个警戒线。以疾病类型计,呼吸系统、脑血管、心血管、损伤与中毒分别为33℃、35℃、35℃、34℃。

   “高温病”预防从细节入手

  何主任建议,在盛夏高温期间,应合理安排劳动、工作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适当增加休息次数。从事室外工作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同时,适当多喝茶水,或喝些盐开水。发现“高温病”人,应尽快让其脱离高温环境,喝盐茶水,服用解暑药,如人丹、十滴水,涂清凉油、风油精等,如病情较重应速送医院抢救。

  盛夏高温期间,应注意控制室内温度。晚上开窗通风降温。室内洒些清凉水或放置一些冷水,让其蒸发降低室温。“空调世界”工作或生活的人们,也不应掉以轻心,进出不宜过于匆忙,尽量减少出入次数,防止“空调病”的发生。

  “老弱病幼人员应减少户外活动,要注意多饮水以补充身体水分。”何主任介绍说,高温天气,人体内钠、钾随汗液的排出而大量丢失,可引起电解质平衡失调;人体内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随汗液的排出而丢失,可引起营养素的代谢紊乱;人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可引起能量消耗的增加。因此,保证高温天气下,人体营养需要与膳食合理,对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代谢活动和电解质平衡,适应高温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保障身体健康,均至关重要。

  夏季,气温在36℃~38℃环境下,从事室外体力劳动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10L~12L;从事室内工作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2L~3L。补充水分宜量少次多,以免影响食欲。另外,大量出汗同样会引起无机盐丢失,故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应补充无机盐。同时还要注意,应增加维生素C、蛋白质、能量的摄入。

  冬病夏治:高温也是治病好时机,入夏后的天气让不少人感受到了夏天的威力,不少高温病席卷而来。7月18日是2012年头伏的首日,入伏之后天气还会持续高温。看来,大家又要开始经受高温的压力了。不过,在市民们叫“热”连天的同时,高温天也并非“毫无良心”可言。原来,高温天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也是预防和减少一些疾病在冬季发作的好时机,这也就是“冬病夏治”。但是,“冬病夏治”的治病机理是什么?哪些人群和疾病适合这种疗法?如果错过头伏首日最佳时机怎么办?甚至有不少年轻人询问:能否通过网购敷贴药膏,自己操作?

   “冬病夏治”是什么?

  荆州市中医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医师张维介绍,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张维说:“夏季治疗冬病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的过敏状态,可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张维说,每年三伏期间,荆州市中医医院每天接待专门来“冬病夏治”的市民达2000多人,最高峰时一天就有超过3000人前来敷贴。

  “冬病”为何要“夏治”?张维解释,“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医疗之一,“冬病”是指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鼻炎、咽炎、冻疮、中风及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糖尿病病发症等疾病。之所以好发在冬季,主要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而造成疾病反复发作。本着中医“春夏养阳”的治疗理论,故冬病重在夏治。“夏治”就是在三伏天,或夏至至秋分的阶段,利用夏季气温高,运用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冬季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或复发,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哪些病症适合“冬病夏治”?张维介绍说,“冬病夏治”范围很广,近几年来广泛用于成人和儿童咽炎、鼻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冻疮、中风及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以及阳痿、早泄、前列腺炎等虚症和亚健康人群的治疗与预防,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特色。

   “冬病夏治”的方法是什么?

  “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疗法,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类:

  内服:即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选用不同的药物内服或食物疗法;

  外治:亦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选用一定的中药在伏天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针刺、穴位注射、拔罐、刮痧等治疗。故又称“伏贴法”、“伏针法”等,其中以“伏贴法”应用最广,想了解的人也最多;内服、外治联合应用。

  “优贴法”何时开始,疗程如何?何时贴敷效果最佳?

  每年“伏贴法”治疗从进头伏的第一天开始贴第一次,此后每隔十天贴一次,贴三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贴三至五年,症状严重的需继续贴敷、巩固疗效。

  冬病夏治应该注意什么?

  1.贴敷时宜穿透气性能好的宽松衣衫;

  2.每次贴敷时间应在4个小时左右;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无不适,建议成人可适当延长时间。

  3.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忌烟、酒、生冷、甜食、油腻、海鲜及刺激性食物。

  4.贴药期间不宜剧烈运动,也不宜待在空调房间及顶风吹电扇,最好是在自然通风的地方。 5.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皮疹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出现小水泡,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小水泡已破,可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消炎膏;大水泡应到医院接受治疗;个别局部反应大者,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适当调整。皮肤高过敏者不宜进行该项治疗。

  三皮罐、大蒲扇、竹床、躺椅、蚊帐、凉虾、石花籽……

  这是我们熟悉的荆州夏天生活,而今这些元素还有多少?它们什么时候离我们渐行渐远?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回忆起我们儿时的夏天?

  时间有多少年,就有多少个夏天。2012年的夏天,正在沦为我们又一年关于夏天的记忆。只有真正感受了时间度过,我们才更有存在感,那种与时光抗争后渐渐成长变化的感觉,便是回忆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想起那首有着浓郁夏季情结的歌:

  让时钟停在那年的夏天

  歌名叫《那年夏天》。你是否还记得妈妈亲手做的凉虾、石花籽,喝时再点上一点薄荷?你是否还记得坐在满天星斗下的竹床上,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奶奶亲手用碎花布缝出来的罗汉衫?除了夏日蝉鸣不止,江边戏水嬉戏,蜻蜓早立荷头,我们记忆中的夏天还剩下什么?

  八成市民更留恋儿时的夏天

  记忆中夏天的夜晚,没有了白天阳光的灼热,夜晚变得凉爽宜人。那时候,左邻右舍都搬个小凳子或者竹床出来,一人拿一把大蒲扇,开始闲聊。孩子们也被放了出来,开始了无忧无虑的游戏时光。那时的夏天,没有空调,没有网络,而那样的时光,你会想念吗?近日,《荆周刊》发起了关于夏天生活回忆的调查,有156人通过调查问卷和荆州新闻网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市民表示想念小时候的夏天生活。

  关于儿时的夏天,您觉得快乐吗?

  A.无忧无虑,很快乐

  B.比较艰苦,很难过

  C.虽然条件不好,但很充实很有意思

  D.没什么特别感受11人

  记忆中的夏天,您最怀念什么?

  A.冰棍雪糕、凉虾、薄荷糖块和橘子汽水

  B.捉知了、和小伙伴玩耍

  C.夜晚纳凉与邻居、家人聊天

  您觉得现在夏天的炎热程度与儿时相比

  以下哪项最适合形容您小时候的夏天?

  D.无忧无虑65人

  以下哪项最适合形容您现在的夏天生活?

  D.没有特点39人

  与如今的孩子相比,您觉得谁的夏天更有幸福感?

  A.以前的夏天比较淳朴、充实、快乐

  B.现在的条件好,当然现在的夏天更幸福

  C.网络游戏、暑期培训太多,现在的孩子没有快乐的夏天32人

  荆州人夏天回忆10大排行

  NO.3凉虾、石花籽

NO.10摘荷花、采荷叶

  承载记忆的消暑良品

  一个城市的夏天,总有这个城市最独特的气质。荆沙地区的夏天属于凉虾、石花籽、凉粉、酸梅汤、三皮罐……在悠长岁月里,这些代表物定格为记忆抹不去的画面,那份清凉与闲适演变成一种念念不忘的情怀。庆幸的是,记忆并非只留在过去,美味仍在延续。

  如今,品牌“速饮”店越来越多,在可乐、奶茶的席卷之下,传统饮品的身影显得很是零散,它们多半处于并不起眼的菜场里、小巷中。

  一张简简单单的桌上放着两盆浸泡着冰块的凉虾和石花籽,旁边还有一罐装满白糖的瓶子,再加上薄荷和香精,这便是李章灿姨妈的凉虾摊位。李姨妈的摊位摆在荆州区人民路,工业学校对面。每天早上8点,李姨妈的摊位一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市民。每当有人来买凉虾时,李姨妈就用漏勺将盆中的冰凉虾舀进碗中,加好白糖和食用香精后,又将一根蘸有薄荷的筷子放在碗中轻轻地一点,这样便可以加强清爽口感。蝌蚪大小的米虾掺在白糖和薄荷的糖水里,喝上一口,凉意霎时从心底滋生,驱除了夏日的暑气,顿时让人神清气爽。

  李姨妈说:“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基本没有零食,而夏天里母亲常会做凉虾给我和几个兄弟姐妹解馋,同时也可以消暑。如今,我自己做凉虾还时常会回忆起当初的那种温馨的感觉。”李姨妈从1988年时就开始卖凉虾,一直到现在。但其实,以前很多家庭主妇都会在家中自制石花籽和凉虾,或者大清早起来烧壶开水,冲一大罐三皮罐供家人畅饮,但现在却很少人自己做了。李姨妈说,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喝饮料,吃冰淇淋,老人们做起来也麻烦,所以很多人都来她这里买一点解解馋。

  微微泛着琥珀色的石花籽清凉爽心,白净细滑的凉虾解渴消暑,这些本土饮品也承载着不少荆州人的记忆。常在李姨妈摊位吃凉虾的一位老人说,她觉得凉虾是最价廉物美的消暑饮品,虽然现在夏日饮品很多,但她最爱的依旧是凉虾,平常没事的时候,总爱来上一碗。

  随着现代饮品店的“入侵”和罐装饮料的推陈出新,传统饮品的单一口味似乎已经不再受到青睐。“当一碗薄荷清凉、晶莹剔透的石花籽摆在年轻一代人面前时,他们也许不太认识,但只要试试,他们都会爱上的。”李姨妈很有自信地说,凉虾、石花籽并非没有消费者。“我的生意越来越好,来买石花籽、凉虾的市民一年比一年多,我很高兴。”李姨妈开心地说,“我家丫头还要我去开一家专营店,建立品牌,把凉虾、石花籽制成一杯杯的饮品分装销售,到时候她来接着做我这份生意”。凉虾、石花籽作为荆沙地区传统的解暑饮品,是许多人儿时的回忆。现如今再尝到时,很多时候,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有其附加值——也就是大家对它们的一份记忆。正如李姨妈所说:“可乐、雪碧都是舶来品,只有凉虾、石花籽才是我们本土的东西,充满着独特的夏天回忆。”

  夏季回忆录之饮品目录

  荆沙本土三大解暑“圣品”

  凉虾:生粉熬成糊状,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冷却即可食用。头大尾细,形状似虾。

  石花籽:将石花籽兜在纱布里再放进水中挤压,水里形成的冻子即可食用,是一种消炎利尿、消暑解渴的夏季保健食品。

三皮罐:原产荆州的一种天然茶叶,学名“湖北海棠”。在市场买几两三皮罐茶叶,开水冲泡就成。茶叶就放几片,茶水最好不要隔夜。

  曾经属于“的确良”的夏天

  夏天的色彩很多样。不像冬天,天空灰得让人沮丧;不像秋天,如一张放得太过久远的照片,只剩下泛黄的记忆;也不像春天,群花妖艳,非得把整个大地渲染得又红又紫。但是,多年前的夏天,也有一段单调的岁月,那时人们的穿着几乎是千遍一律的素色,不是白的就是灰的,不是蓝的就是黑的,有的干脆就穿着绿军装。

  熊大成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裁缝,从14岁起就开始学习裁缝手艺,现在已经整整40个年头。这些年来,熊师傅从来没有离开过身旁的缝纫机,放下过手中的剪刀。熊师傅深情地看着老式的缝纫机,喃喃自语:“那个年代衣服都是扯布做的,裁缝特别忙碌,上世纪90年代初是裁缝生意最好的时候。”

  熊师傅回忆起当年夏天人们的穿着说:“当时缝纫制衣款式单一,夏季人们就做短袖、短裤、汗衫,女装的款式更少,刚开始基本上没有裙子,只有上衣和裤子。那个年代人们穿衣服讲究的是要刚刚好,太宽松不行,太紧身也不行。由于款式单一,走在大街上一瞧,大家穿的衣服都差不多,这也是那时的夏季特色了。”

  不过,当年有一种名为“的确良”的布料,还真是掀起了夏天的一股流行风潮。的确良这个名字似乎命中注定为夏天而生。的确良,读起来就有种爽劲儿,何况它还真有另一个名字——“的确凉”。熊师傅说,的确良流行的标准周期应该是40年前,“不知道具体是哪年夏天,的确良的布料开始风行,家家户户都喜欢买它来做衣服。一时之间,马路上都是的确良的喇叭裤、的确良的衬衫,的确良彷佛一夜之间便成了一种时尚潮流。”熊师傅说,耐磨、不走样、容易洗、干得快,就像“的确良”这个名字一样,的确是非常优良。

  “的确良通常用来做短袖衬衫,这种布料能够染制出鲜艳的颜色,对于那时熟悉了粗布粗衣、颜色单调的人们来说,夏季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是非常时髦的事情”。熊师傅还讲诉起了那时男孩子的标准形象——脚踏一双白球鞋,穿条蓝布裤,加上一件的确来良衬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帅哥”,而女孩们一进夏天就穿上了的确良白衬衣,到了可以穿裙子的季节,一条白的确良裙子是必不可少的,为防止走光,还要套上一层衬裙,走起路来裙角飞扬。”说到这,熊师傅还想起一个的确良的笑话:上海女人爱打扮,70年代时,的确良衬衫一出来就抢着穿,哪知夏天一下大雨变半透明的了,于是个个捂着胸跑生怕胸罩被看见。

  其实,岂止是上海人爱的确良呢?当时,全国上下恐怕没有不喜欢的。熊师傅说:“谈恋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的确良裙子,可不亚于现在送金银首饰。”

  如今,时代不同了,社会发展了,人们的思想也解放了。街上的服装店越来越多,衣服款式、颜色也越来越多,夏天里女人的穿着更是丰富多彩。那时夏季流行的的确良早已“退隐”了,作为裁缝师傅的熊大成也潜居于北菱社区的一个小巷子里。现在的熊师傅依旧一脚一脚地踩着缝纫机,一刀一刀地裁着布,但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熊师傅说,找裁缝量身定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有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每个月的收入不足一千块钱。虽然现在做衣服人的越来越少,但熊师傅觉得只要踩几脚缝纫机踏板,心里才安稳踏实。熊师傅说:“的确良是一个被夏季抹去了的符号,但人们对的确良时代的情感记忆会长久地持续下去。谁又能忘记第一次拥有的确良时的那份激动呢?”

  夏季回忆录之穿着目录

  的确良衬衫:的确良是从大庆的石油中提取出来的、学名叫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面料。耐磨、不走样、容易洗、干得快。

  红裙子:上世纪80年代,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红遍大江南北,全国的女孩子夏天都流行穿红裙子。

  白球鞋:白球鞋是学校的学生的必备装备。

  大墨镜: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时髦人士就多了一样新潮的舶来品——塑胶太阳镜,那时主要流行的是“茶色”眼镜,夏天里,很多时髦妇女都会戴上墨镜穿着洋装在大街上穿梭。丝袜:上世纪80、90年代,女人,包括学生,穿裙子都要穿着长丝袜,而穿凉鞋也同时穿着丝袜。

  虽然已经立秋,但天气还是很热,依旧是夏天纳凉时。若倒退若干年,你会发现,在傍晚走出家门到户外纳凉的街坊邻居中,不少人随手摇着一把大蒲扇。这些大蒲扇,不知摇了多少年,终于把我们摇进了一个纳凉的新时代——电器化时代。如今的夏日,人们好像已经离不开空调、电风扇,仿佛缺了这些夏天就没法过了。那过去的夏天人们是怎么过来的呢?

  “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家住七一一社区的张义生老人的一句打油诗,道出了过去扇子在夏天的重要性。张大爷说,在过去,不论你是富是贫,是官是民,夏夜全凭扇子降暑驱蚊。多少个日夜,多少个酷暑,都是拿着一把蒲扇,轻轻地扇风,拍打身上的蚊虫。

  一把扇子可以用好长时间,远不止一个夏天。“摇着扇子纳凉,是夏天的一种享受。那时候哪里有空调,连空调这个词也没有。”张大爷说,那时的夏天夜晚,邻里街坊就会聚在一起纳凉,海阔天空地聊着,手里的蒲扇摇得呼呼直响。孩子们玩起捉迷藏、丢沙包、听老人讲故事等,累了困了,便躺在空地上早以铺好的竹床上,然后一边拿起扇子赶蚊子、一边扇凉风。张大爷说,自己小时候的第一把蒲扇是家里卖鸡蛋的钱买的,“买来的蒲扇先清洗,再用艾水熏一下,晾干后小心谨慎地压平,再包上花布边。不仅美观、耐用,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那时,有的孩子们还在在扇上画个小猫小狗什么的,生怕被人拿走认不出来。而即便扇子破了,也舍不得丢掉。一般人家生煤炉时,常常用的就是这样的破扇子搧煤炉。

  张大爷说,那时,要是家里来了客人,拿出一把干净的扇子,交到客人的手上,让客人边聊天,边自己摇扇纳凉,也是一种“礼遇”了。有的时候,客人还要客气两声:“不用不用!我不热!”而即使接过那扇子也不能拼命用力搧动,因为那样是不礼貌、不文雅的。

  说起那时的夏天,竹凉床也是乘凉的最佳工具。竹凉床表面光洁油亮,人躺在上面倍感清凉。乘凉的时候人们就把竹床般出来,放置在家门口,用清水擦一遍,往往还没吹干,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爬上竹床,感受那沁人的凉爽。有的家庭还会把井水里浸泡了许久的西瓜拿出来,一家人就坐在竹床上享用。张大爷说,最初,可只有那些有钱人家才有竹床的。而家里没有竹床的就坐马扎或者把门板下下来搭一个床。张大爷说:“经过了一天的劳累和酷热,晚上乘凉时和邻居聊天,然后在竹床上摇着蒲扇安静地入睡了,是一天中最享受的事情了。”

  此后,人们有条件开始购买电风扇了,而全家人共用一个电风扇,相信是不少人共同的夏季回忆。张大爷回忆说,他们兄弟几个小时候很懂事,知道在外面玩耍可以不和大人抢电扇,那时的条件是艰苦的,全家人只有一台电风扇,而父母也总是不舍得吹,都让给孩子吹。“我们当然也心疼父母,就干脆出来和小伙伴们玩,虽然没有电扇吹,但心里是舒服、凉快的。”

  后来,家家户户相继有了电风扇、吊扇,告别了夜半乘凉的日子。现如今,空调早已走入平常百姓家。而张大爷说,每每在享受空调的舒适凉爽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时的蒲扇、竹凉床。“小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手中的蒲扇仿佛不会停,一直这样摇着,为孩子们摇来凉风摇走蚊虫。当我们能够为母亲摇蒲扇的时候蒲扇却消失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蒲扇解凉了,但那个年代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清凉,更是一种关怀。”张大爷如是说。城市的高楼渐渐多了,生活条件好了,空调也越来越多了,竹床阵自然渐渐消失了。它像夏夜洒在地上的凉水一样消失在时光的蒸腾里,不再成为一道风景。市场上少见人买卖竹床,如今即使在乡下,大部分竹床不是缺膊断腿、被人丢弃,就是久卧楼上、无人问津。然而,竹床上的夏天却永远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忘不了童年夏天的滋味

  童年的时候,在夏天人们时兴露宿,由于大家都在一起纳凉,晚上睡在竹床上还可以听旁边的大人聊天和讲故事,有时候,边听故事边仰望着满天的繁星,小小的脑袋瓜儿不知不觉就漫无边际地遐想着。童年的夏天是没有空调的,小孩子也许白天疯得太疲劳,晚上也不知道热,懒懒地摇了几下蒲扇就进入了梦乡,而扇子悄无声息地滑落在了竹床下。

  “如今,儿子的玩具架上,有益智类的、仿真类的、趣味性的等各式各样的玩具,我一边羡慕现在孩子幸福的同时,一边又有点可惜孩子没有经历我们那个时候的乐趣。”作为妈妈的王安媛感叹道。王安媛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放暑假的情景时,那些和邻家的孩子捉迷藏,吹肥皂泡泡,养蝉宝宝,跳皮筋,玩弹弓的画面依然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而看见现如今孩子们放暑假后,投身于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英语、学画画、学舞蹈、学钢琴……过着一个忙碌的“第三学期”,王安媛越发觉得,自己小时候那些简单淳朴的夏天,似乎也不错。

  外婆手中的大蒲扇、玩伴们最爱的水枪、阿姨叫卖的冰棍和汽水……“儿时的夏天,没有空调,我们也能拥有最惬意的凉爽。”王安媛说,在长江里玩水、光着膀子下棋、抱着茶壶喝茶、顶着毛巾出门、小孩当街洗澡、睡竹床阵,都是那个年代人们度夏的方式。每到太阳落山时,各家各户都会把自家的地盘(好像约定成俗似的,每家纳凉的地方都是固定的)泼上几盆水,让地面的热气慢慢散去,然后,大大小小的竹床就纷纷“出笼”。傍晚时候,是院子里最热闹的时候,孩子穿梭在落日渐渐暗淡的金红里。

  王安媛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捉迷藏,那时候院子有很大的空,孩子们分好组后就立即一闪,有的躲到了衣柜里,有的钻进被子里,有的爬上了院子里的树上。“18、19、20……数完了!然后开始找,我每次躲着的时候都屏住呼吸,身子纹丝不动,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除了捉迷藏,玩水枪也是很有人气的。晚上小伙伴们会出来玩打仗游戏,长枪、短枪、木头枪、铁皮枪、水枪都上阵。可谓是枪声大作,但都是有声没弹。唯有水枪可以来“真”的,双方近身之后互相对射,几乎是水不虚发。王安媛说:“那时最开心的就是玩得满身是水,那叫一个凉快!”

  对于男孩子,弹弓也是必定有的,个个神气的别在腰间。虽说是个女孩子,但谈到弹弓时,王安媛也是很在行的。“找一根丫字型的树枝,然后用自行车内胎皮,将皮筋的两端用细铁丝固定绑在刻出的凹槽上,皮筋的中间部分作为弹兜。男孩子拥有了这样一把的弹弓,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也可以自得其乐的找目标攻击。”除此之外,陀螺也是一种最常见的玩具。王安媛说,那时候都是自己做的,不止是陀螺,她自己制作过的玩具数不胜数,而现在,王安媛自己的儿子,却完全没玩过这些玩具,有的连样子都没见过。

  “那个时候最期待就是傍晚时分,推着自行车叫卖冰棒的人。”王安媛说,当时还流行汽水,玻璃瓶、金属盖、冒气儿的橘子味。那时街边小店的售货员拿起瓶子“呲儿’的一声撬开,一股白气儿就从瓶口冒出。说起儿时的夏天,王安媛说每到夏天她最喜欢的事就是洗澡,“坐在澡盆里,里面滴上几滴花露水,洗澡就开始了。妈妈一边帮我洗澡一边和我聊天,这样朴实又温馨的场景现在恐怕很难找到了。”王安媛说,虽然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有淋浴也有浴缸,但那种“澡盆情结”是非常珍贵的,也是无法抹去的美好记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反复肾结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