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核酸今天做到几点?

3月1日,在文锦渡口岸,工作人员将标本运送到深圳市口岸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张焱焱摄

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标本接收区域。

在实验室内的试剂准备室,工作人员正在准备试剂。

在实验室内的扩增分析区忙碌的检测人员。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3月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周婉军2月23日0时,深圳在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沙头角口岸建设的3个深圳市口岸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3个实验室项目建设总历时仅1周,实验室投入使用后,相关口岸跨境货车司机入境核酸检测从采样标本送检到快速检测再到上报,90分钟之内完成。

采用快速检测的方式,是特殊情况下面对特殊人群采取的特殊的方式。深圳如何实现口岸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高效运转?3月1日,深晚记者来到文锦渡口岸的深圳市口岸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探访“深圳检测速度”背后的故事。

仅仅90分钟检测流程环环相扣

3月1日7时10分,送检司机张善国从文锦渡口岸检测工作人员手上接过当天的第一批8管核酸采样标本后,马不停蹄,一脚油门直奔文锦渡口岸的深圳市口岸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他必须在10分钟内将标本送到实验室。

7时20分,样本被放入实验室接收窗的同时,张善国摁响对讲门铃,通知实验室里面的工作人员取样,随后再一次坐进驾驶室,继续赶赴口岸采样点取样本。与此同时,早已在实验室内做好准备的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取走样本,争分夺秒进入检测流程。试剂配置、加样、核酸提取、上机扩增检测,到结果上传完成,时间刚过8时40分。

整个过程,90分钟。如果问跨境货车司机从香港进入深圳后,多久能出核酸检测结果?这就是深圳给出的答案。

而此前,从采样到出结果大约需要4~6个小时,这一“飞跃式”的提速,是如何实现的?

“为了有效应对深港疫情,提升口岸新冠核酸检测能力,加快跨境货车司机入境核酸检测报告速度,在市、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部署之下,罗湖医院集团收到了建设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沙头角口岸共三个口岸公共卫生应急实验室的工作。当时市里下达的工作部署中,一个重中之重的要求就是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包括上报的时间。”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副主任莫红梅说。

这是一项艰巨但必须完成的任务。

2月8日,在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由深圳市卫健委主办的“新冠病毒快检设备应用及口岸方舱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举办。深圳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林敏,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负责人及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等多个实验室的负责人齐聚一堂。

在那场聚集了深圳几乎所有检测专家的会议上,讨论只围绕一个诉求:让口岸新冠核酸检测快一点、更快一点。

“当时大家围绕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新规范做了很多分享,让实验室建设规范再次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最后,我作为罗湖口岸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了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新冠病毒快检设备、检测试剂等应用及与常规方法的比对情况,根据比对结果计算检测设备需求,提出了口岸方舱实验室的初步建设方案。”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副主任、罗湖口岸实验室负责人莫红梅表示,会议最后为口岸实验室快检设备的应用及方舱实验室建设形成了6条专家共识。

最终,市卫健委结合专家意见及防控要求,对口岸实验室的建设形成了工作指南,既满足对阳性样本快速发现,又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尽可能缩短标本运送时间、提高各环节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接效率成为“提速秘籍”,通过压缩压缩再压缩,最终全流程被控制在90分钟之内。“检测时间大大缩短,一旦发现阳性病例的时候,市里有关部门就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深圳的防疫压力。”莫红梅告诉深晚记者。

“我们义不容辞”一周内三座检测室拔地而起

在文锦渡口岸停车场5楼,一座“L”形的白色板房实验室矗立在停车场一角。楼外,不时有一辆辆跨境货车从深圳河对岸的香港驶来;楼内,穿着白色防护服的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来回穿梭,用最快的速度将检测结果上报。

这个仅用1周时间就建立起来的检测实验室背后,是无数专业工作者和普通人没日没夜的辛勤付出。

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实验室建设工作,确定建设方案后,罗湖医院集团立即抽调集团纪委、医学检验中心、后勤保障部、物流配送中心、人力资源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信息中心等各部门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火速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

2月16日至2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深圳的最低温度仅6℃。从天亮到天黑,再到凌晨的灯火通明,伴随着寒风冷雨,施工人员坚守在实验室建设一线。

“那时候我们连夜吊装方舱,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叫苦叫累,因为我们必须舍弃个人,全身心投入到这里。”说到建设时的点滴,莫红梅眼中噙满了泪水,“2月22日晚上,实验室验收完成后,我们又突然接到检测任务,那是最难熬的一个夜晚,我们必须保证每个设备和流程绝不能出一丝纰漏。”

2月23日7时20分,第一批标本准时来到实验室。“等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的心才终于真正落下了。”莫红梅说,“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分两班倒,每天从早上7时工作到次日凌晨1时,虽然加班加点是常事,但我们义不容辞。”

目前,文锦渡口岸、莲塘口岸、沙头角口岸的实验室核酸检测工作运行效果良好,核酸检测报告速率基本达标,为深圳口岸高效率、高质量的新冠核酸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深港边境筑起了一道坚强的防疫屏障。

}

郑重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不能代替医院和主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深圳与香港紧密合作,为跨境司机提供“三点一线”闭环健康管理。通过闭环管理,既能满足防疫要求,又能让司机快速往返深港之间。

  4月28日15时,香港货车司机吕师傅从位于深圳罗湖的跨境货车司机服务驿站出发,搭乘专用接驳车来到深圳文锦渡口岸。在位于口岸锦上花停车场的接驳点登记信息后,他进入口岸,与同事换班,将载满鲜活淡水鱼的货车开回香港。

  这17桶共20余吨活鱼来自中山市,被运往香港元朗、长沙湾、新界等地的鱼市场、酒楼,端上香港市民的餐桌。目前,文锦渡口岸日均验放运载供港鲜活产品车辆超过400辆。

  据了解,经深圳口岸运往香港的鲜活食品,占香港市场总量的90%。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条“绿色生命线”从未中断。

  与此相关,吕师傅等万余名货柜车司机,可能是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最多的人群:每天首次从香港进入深圳口岸,都需要采样检测一次。

  “吕师傅们”几乎需要每天穿行在深港之间,保障香港这个特大城市700万居民的生活日用。这也意味着,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吕师傅几乎每天都要接受一次采样检测。

  2020年2月27日至今,“外防输入”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作为口岸城市,深圳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设立6个专项工作组、9个现场指挥部和11个区级专班,构建了“1+1+6+9+11”指挥体系,一方面要保障香港物资供应稳定,进出口贸易平稳通畅;另一方面,要肩负“外防输入”的责任,织起一道严密的疫情防护网。

  400多天来,深圳口岸做到了疫情防控和通关保障的“两全”。

  如何在人员、货物保持频繁流通的基础上,精准排查、高效处置,将输入性风险降到最低?深圳“开门防疫”的背后,是坚持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的担当,展现了一座超大型城市治理的智慧,也凝聚了无数一线工作者的默默付出与牺牲。

  口岸外防输入压力大

  深圳口岸是全国疫情防控难度较大的口岸之一。

  当前,全球确诊病例数仍在不断增加。4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会透露,“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大。

  作为中国开放的前沿,深圳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共有15个。疫情发生以来,深圳湾口岸作为深港两地唯一正常开放的旅客通关口岸,也与皇岗、文锦渡、沙头角以及2020年开放的莲塘等4个口岸共同承担着深港间陆路货运通关任务。

  深圳口岸数量多,海陆空铁口岸俱全。客流量、货运量庞大,交通四通八达,连接全球。这意味着防控对象类型多样,普通旅客、国际航班旅客、深港跨境货车司机、跨境学生、港澳流动渔民、国际船舶船员、货运机组人员等15类防控对象,在不同时间段,隔离政策各不相同。深圳防控形势复杂,是全国防控难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2020年,在疫情防控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深圳湾、福田口岸曾开通跨境深港学生专用通道,保障5.3万余人次跨境学童有序通关复学。

  数据显示,2020年度,深圳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55万标箱,同比增长3.02%,居全球港口第4位;深圳机场货邮吞吐量139.9万吨,位居国内第3位,历史性进入全球前20位,全货机货运航点数量创历史新高,通达全球五大洲。

  深圳还是一座人口大市,常住人口达两千万。这里国内交通路网发达,乘坐高铁出发可以快速直达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与28个大中型及省会城市高效联通。一旦输入性风险进入城市,将有可能进一步传播,扩大感染。

  因此,口岸是外防输入的关键节点,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闸门。

  深圳是排名全国前列的外贸强市,稳外贸能够为经济稳定提供强大的支撑。同时,香港市场上约90%的鲜活食品经深圳口岸输入,稳定供应关乎香港居民的日常生活。口岸汇聚了“经济线”“生命线”,不能一关了之。

  既要严密防控,又要保持口岸正常运转,这是摆在深圳面前的一道考题。

  经历400多天的考验,深圳交出了一张出色“答卷”:日均2万车次进出,保持入境人员“零脱控”、卫生检疫“零漏检”、核酸检测“零失误”、工作人员“零感染”、现场管理“零事故”、负面舆情“零热点”。深圳口岸疫情防控被世界卫生组织写入考察报告,并获得高度评价。

  多措并举 精准防控

  精细化管理,精准防控,有多“细”?

  疫情一发生,针对“外防输入”的难点,深圳市防控疫情境外输入工作专班根据旅客入境方式、交通工具类型,梳理出八大类15种防控对象,并针对各类旅客风险点,逐一制定了各个类别的防控指引,做到全流程闭环管理。

  这其中的难点,是跨境货车司机群体。

  跨境货车司机当前共有1.45万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45万名司机出入深圳。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从香港到深圳的人员需要进行14天的隔离,但对符合条件的跨境货车司机采取特殊政策,即豁免入境隔离。

  深圳与香港紧密合作,为跨境司机提供“三点一线”闭环健康管理,以“粤康码”、要素报备码管理轨迹,实现跨境货车司机100%入境申报、100%核酸检测、100%扫码通行、100%集中住宿。通过闭环管理,既能满足防疫要求,又能让司机快速往返深港之间。

  “闭环”如何运作?

  当跨境货车司机驾车自香港驶入内地靠近口岸,遇到的第一道关是核酸采样验核。根据规定,司机在每日首次入境时,需要自觉接受核酸采样。截至目前,深圳各口岸入境货柜司机累计采样已超160多万人次,其中18人次初筛阳性、5人次确诊阳性,做到了精准布控、迅速响应、科学处置。

  4月23日零时起,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满14天的粤港跨境货车司机,可以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境,不再进行每日首次入境核酸采样。

  采样过后,司机需要进行测温及信息申报。在深圳湾口岸,这一步可以通过深圳海关研发的“驾驶员智慧验放设备”完成,全程只需10秒。

  司机点开手机上的“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就可以完成网上申报、扫码测温。经过设备时,智慧系统会自主进行人脸抓取、红外测温、申报信息初核和对接核酸检测结果。经后台人工审核后,正常的会自动起闸,异常情况自动报警。

  第三关是联检部门查验。海关对重点司机进行管控,边检对跨境货车司机实施豁免白名单管理,严防有人藏匿车体非法出入境,对不符合入境条件的实施退港。2020年底,深圳湾边检站将货车司机首次通关的备案信息采集点,从3公里外的旅检大厅,移到了货检通道前,实现即检即走。

  入境后,部分司机直接开车至作业点。货车上安装的GPS定位系统和手机上的跨境安APP,可以记录行程,查询轨迹。如有在作业点外超时停车,系统会发出预警。作业点内还有专职人员值守。

  另一部分司机,入境后将车交接给内地司机开至作业点。交接需要在口岸附近的接驳点进行。罗湖区在文锦渡口岸东侧锦上花停车场内设置接驳点,南山区在深圳湾口岸等地安排了3个停车场、近200个货车停车位,并有110名专职工作人员,包括街道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和第三方聘请人员等,全天24小时值守。

  完成交接后,跨境司机可以乘坐专车,来到服务驿站休息、睡觉、吃饭,直到换班。回程时,同样搭乘专车从驿站回到接驳点。

  常态化闭环管理保证了两地货运的持续通畅。2020年12月10日,深圳湾口岸货检开通24小时通关。深圳湾口岸日均出境货车由4000多辆增加到7000多辆,增幅达75%;截至今年4月28日零时,深圳湾边检站共查验跨境货车近70万辆次。

  一年多来,吕师傅一直往返于深港两地。经常是前一天晚上驾驶空车到深圳,交给内地接驳司机,自己入住驿站,第二天再取车拉着货物回港。“司机一般都是住一两天。除非没工开,才要一直住着。”

  在吕师傅看来,驿站订外卖、买东西非常方便,生活物资比较齐全。“整个流程是防疫需要,也成为了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觉得很正常,能够理解。”

  由于特殊原因,司机陈先生在深圳南山区的驿站居住超过20天,“每天都有水果、口罩和核酸采样,服务很周到。”

  在深圳,闭环管理充满了贴心的服务与关怀。

  每名来到南山区福泰酒店驿站的跨境司机,都能收到一份新鲜水果,并受到工作人员热心的接待。“无论他们多晚来,我们都全员在岗,等着他们。”在该驿站工作的广东中安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刘凯说,他们为有需要的司机配发理发器,派专车去到司机家中取换季衣服。

  罗湖区2家服务驿站为跨境司机准备了高频入住卡,固定酒店、固定房间,方便入驻。

  2020年11月,跨境司机张先生在罗湖锦上花接驳点等车时,突发胆结石疼痛,工作人员及时把他送到罗湖区人民医院救治。住院期间,罗湖区跨境司机运输保障专班工作人员和社区防控“三位一体”工作人员,每天跟进了解他的恢复情况。出院后,张先生想回韶关休养,通过专班的申请,他在驿站隔离14天后,回到了韶关。

  4月3日下午,住在罗湖区一家驿站的跨境司机王先生给前台打去电话,要定制一份晚餐。由于他牙齿不好,无法咀嚼食物,驿站厨房专门制作了水蒸蛋、蒸芋头等,送到他房间。王先生在送给工作人员的卡片上写道,“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这一些深港司机的关怀与爱护!”

  一幕幕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口岸上演。无数的问候、关怀和陪伴,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口岸“开门防疫”的背后,离不开海关、边检、公安、口岸管理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保安员的辛苦付出。

  疫情发生以来,众多口岸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假,春节假期仍然坚守岗位。深圳湾口岸货检开通24小时通关后,相关接驳点与驿站保持全天有人值守。

  全部1069名陆路口岸一线工作人员完成疫苗接种,4552名陆路口岸现场执勤、装卸作业和管理服务人员落实7日周期核酸检测。

  关键时刻,无数一线工作者挺身而出。

  当发现输入性病例,口岸要立刻启动应急处置。2020年3月26日,为做好核酸检测全覆盖准备工作,皇岗、深圳湾、文锦渡、沙头角连夜完成了货车司机核酸检测采样点及相应配套设施搭设,设计调整工作流程,共搭设帐篷89顶,设置核酸采样工位124个,临时调配核酸检测采样人员564人,确保了次日6时准时对所有入境货柜车司机实施核酸检测采样。

  深圳按照“一口岸一方案”“一对象一指引”“一事件一预案”原则,全领域、全流程、全场景制定防控措施。

  深圳市口岸办海空铁口岸处江军所在的深圳市防境外输入工作专班政策指引组负责参与编制指引文件。每当政策调整,各个口岸及八大类15种防控对象的防控指引都需要立刻作出相应变化。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对他和同事们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截至5月9日,深圳共印发政策文件和操作指引文件123份,编写材料近32万字,编制简报435份,编制防疫及通关专报880份。

  疫情发生初期,由于对疫情了解还不够充分,部分工作人员心存恐惧、担忧,不敢到口岸区域消杀。深圳市口岸办陆路口岸处薛华明带头进入口岸区域,打消大家的顾虑。“外防输入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安全。我们要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尽全力把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他说。

  在港口防疫中,引航员是冲在最前线的一群人。外籍船舶进港,引航员是第一个登船的中国人;出港时是最后一个离船的。面对较高的感染风险,深圳港引航站的引航员们没有退缩。

  2020年9月8日,“达飞佩雷斯”轮要从深圳港离港,船上有两名船员核酸检测阳性。同时,该轮长350米,出港要经过通航密度较大的铜鼓航道,一般需要两名引航员引航。为缓解人手紧张,引航员陶杰锋主动提出一人登轮引航。他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精湛的业务水平,独自引领该轮安全出港。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港引航站共安全引领来自疫区、船员身体不适、14天内曾更换船员等中、高级防疫风险船舶8593艘次,其中18艘船舶的船员有确诊病例,无一引航员受到感染。即使引航人手紧张,深圳港引航站没有因疫情拒绝、延误任何一艘船舶的引领。

  2021年3月2日,因香港疫情反弹,口岸入境加强核酸检测,导致皇岗口岸退港车辆大幅增加,排成了长龙。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造成拥堵,扰乱防疫秩序。

  这时,皇岗口岸管理处主任叶雄来到现场,抽调现场员工、保安员支援,与查验单位紧密协作,清理路障、散发传单、加印表格、开辟通道。从早上忙碌到黄昏,共填表1000多份,驾驶电瓶车指引515辆退港车辆出境。过程秩序井然,没有一位司机因为不满乱发脾气或乱鸣喇叭,口岸很快恢复了秩序。

  从2020年10月份开始,59岁的莲塘口岸消杀员詹增球,每天背着10公斤重的消毒机穿梭在莲塘口岸货检区域。对防疫废弃垃圾收集点、口岸出入境装卸货台、车辆通道、跨境司机专用洗手间、防疫方舱等区域逐一消杀,日均步行路程15公里。下班前,脱下全套防护装备,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在退休前,尽力站好最后一班岗,是他的心愿。

  在口岸核酸采样点,满是医护工作者忙碌的身影。炎热天气下,他们仍然需要包裹着厚厚的防护服开展工作。在沙头角口岸,罗湖医院集团的一位医护人员几次差点中暑,依然坚守岗位,“同事可以坚持下来的我也可以,如果我走了,这个岗位就需要其他新同事代替我,我应该担起这份责任,完成这次任务。”这位医护人员说。

  一位跨境司机注意到,有医护人员因为低血糖身体不适。第二天采样结束后,这位司机从车窗里向医护人员递来了一盒巧克力,“你们医务人员很辛苦、很负责,要照顾好自己身体。你们是最棒的,是我们的英雄!”

  为提升口岸核酸检测能力,缩短核酸检测结果检出时间,深圳湾口岸和罗湖口岸现场分别建设了医学检测实验室,减少了样本途中运输时间,有效缩短样本出结果时间。深圳湾口岸方舱实验室检测量5000—10000个/日,平均出结果的时间5小时。罗湖口岸方舱实验室检测量8000个/日,平均出结果的时间5小时,每个司机核酸采样需要的时间为40秒。

  每天超万辆货车进出口岸,港口装卸繁忙,货运航班飞往世界各地。这些场景都凝结着无数一线口岸防疫工作者的努力。他们冒着感染风险,超负荷工作,全心全意完成每一次任务,保持口岸的持续运转,让城市的每一天都平安如常。

  平凡的人们,不凡的付出,守护着城市的平安和繁荣。(来源:南方日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井做核酸检测几点下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