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癫痫常常在睡眠中发作?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一种脑脊液过度积聚在脑脊液系统的颅部,主要位于一个或多个脑室的病理状态。脑积水的发病机制是颅内液体包括脑脊液、脑(间质内和细胞内液体)和血液成分(bloodcompartments)的流体动力学(hydrodynamics)损害的结果。

营养代谢缺乏疾病病变的相关证据如有烟酸维生素B1和叶酸缺乏的营养不良史,营养代谢缺乏导致相应功能异常的症状和体征,这些可以作为营养代谢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条件。

正常人小肠黏膜内有多种二糖酶,如乳糖酶能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及葡萄糖;麦芽糖酶能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及异麦芽糖;异麦芽糖酶能将异麦芽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葡萄糖;蔗糖酶能分解蔗糖为葡萄糖及果糖;还有海藻糖酶能分解海藻糖为两个分子的葡萄糖。因为某些原因使二糖酶缺乏,从而二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导致腹泻。临床此病并不少见,但常不被重视。

对于孩子来说,充足的营养才是健康的保障,如果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家长应该从饮食方面做调整,多给孩子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通过改变喂养方式让孩子多摄取营养食物,引导孩子爱上吃饭。

如果孩子的日常饮食不当,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出现时,就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营养,或者带着孩子去医院的儿科进行检查治疗。

}

睡眠中发作性症状的鉴别:癫痫or睡眠障碍


 编者按:中国目前有900万癫痫患者,其中2/3患者未得到正确治疗,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癫痫缺乏正确的认知。实际上,只要对癫痫患者给予规范、正确的治疗,80%的患者的癫痫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本报总第189期刊登了三个特殊的癫痫病例,本期的病例将关注癫痫术前评估、鉴别诊断等问题,吴逊教授作为主编亲自撰写了点评。希望通过这些典型病例,能让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癫痫诊治的要点。

主诉   患者,男,34岁,主因睡眠中发作性发笑30年,睡眠中发作性四肢乱动伴哭泣2年。

现病史 患者于30年前(4岁半)无明显诱因于睡眠中出现发作性发笑,叫之能应,无口咽及肢体自动症,无肢体抽搐,持续2~3 s缓解,突发突止,以夜间多发,几乎每晚均有发作,多成簇出现,5~6次/晚,未予诊治。2年前(32岁)出现睡眠中发作性四肢乱动,在床上打滚,扭动身体,出声,呈哭泣声,叫之不应,持续3~4 s缓解。发作前感觉周围环境混乱,全身起鸡皮疙瘩,心慌。均在睡眠中发作,10余次/晚。此外,患者睡眠中多梦,惊醒后出现发作性幻视,有时为金鹏展翅,有时可见有人双手举塔,有时为恐怖的画面,难以形容,持续约3 s后缓解,也以夜间多发,约每2 d发作1次。

既往史 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正常,生长发育及智力正常,无热性惊厥史。高血压病史4个月,最高血压140/100 mmHg ,否认家族中有癫痫病史。

查体   神清语利,无神经科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头颅MRI:右侧侧脑室旁小缺血灶。视频脑电图:发作间期:额颞导联散在可疑尖波。发作期:全导低幅快波、慢波。

癫痫发作or非癫痫事件?

该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患者为青年男性,幼儿期起病,病史共30年。(2)发作多在睡眠2期出现。(3)发作症状相对刻板,有时有先兆。(4)发作持续时间短,为3~4 s,成簇发作,10余次/晚。(5)视频脑电图:发作间期额颞导联散在可疑尖波,发作期脑电图全导为低幅快波及慢波。

患者的症状具有短暂性、刻板性、反复发作性的特点,而且发作前均无任何诱因,结合脑电图有额部导联癫痫样放电,因此考虑是额叶癫痫,给予卡马西平0.3 mg/(kg·d)治疗后,上述发作性症状明显缓解。

睡眠中发作性症状并非罕见,区分这种症状是癫痫发作还是非癫痫事件(如睡眠障碍),有时较为困难。发生在夜间的癫痫发作(如夜间额叶癫痫)常表现为异乎寻常的行为,与睡眠行为障碍非常相似,而一些睡眠障碍疾病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症状,又与癫痫发作相类似。

因此,充分认识夜间癫痫发作和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结合发作期视频脑电图监测,对二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夜间额叶癫痫与睡眠障碍鉴别要点

夜间额叶癫痫(NFLE)主要表现为三组症状(表1)。NFLE患者很少仅有一种发作形式,偶有继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其发作频繁,以夜间发作为主,34%的患者偶有白天发作。患者精神运动发育正常,头CT和MRI可正常。50%病例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可正常。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治疗有效。

睡眠行为障碍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表2)。NFLE容易与非快速动眼睡眠期(NREM)唤醒障碍相混淆。NREM唤醒障碍易在儿童早期发病,4~8岁达到高峰,青春期后发作逐渐减少,成人已很少见。症状出现是在NREM睡眠中的慢波睡眠期,通常发生在夜眠的前1/3阶段。其发作时间较长,通常>5 min。发作频率少,通常是每月1~3次。脑电图表现为:发作性高波幅δ波。

意识模糊性觉醒患者不能由睡眠中迅速清醒过来,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意识模糊阶段。这时患者存在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语速减慢、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行为不当;有严重的顺行性和逆行性遗忘。

睡行症患者突然从睡眠中坐起,意识朦胧,做一些无目的的动作;或缓慢起床,不停地往返徘徊,又复上床睡眠;也可下地后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穿衣、进食、打扫卫生或外出游逛,问话不答,但可喃喃自语,能够躲避障碍,受到限制时可有狂暴的冲动、逃跑或攻击行为,事后常完全遗忘。

睡惊症患者突然从床上坐起,发出尖叫或哭闹,表情十分恐惧或焦急,同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表现为心跳过速、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散大等。

夜间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突然从睡眠中睁眼凝视,后续伴随有更加复杂的动

作,如躯干和骨盆节律性扭曲动作,出声,强直或

肌张力障碍样姿势,持续2 min以内。 发作性睡行

突然从睡眠中觉醒,然后发生夜间发作性肌张

力障碍,接着从床上跳起,离床活动(多表现为坐

立不安),尖叫、放声大笑或发出其他声音,有时 

伴有自动症(可能较为剧烈),持续约3 min。

睡眠相关的癫痫与睡眠行为障碍的鉴别,临床上有时比较困难。要充分认识夜发性癫痫和睡眠行为障碍不同疾病的临床特征,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进行发作期视频脑电图监测和多导睡眠生理图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二者具有重要意义。

}

1、癫痫是怎么引起的?

2、为什么小孩容易得癫痫?

4、癫痫是一种遗传病么?

1、  怎样预防癫痫病的发生?

2、  癫痫病人怎样预防癫痫发作?

3、  注意:看电视会诱发癫痫

1、癫痫的常见发作形式有哪些?

2、癫痫是不是有先兆以及常见的先兆包括哪些?

3、癫痫发作的特点与值得警惕的症状

1、癫痫与精神行为异常

1、癫痫的诊断应注意些什么?

2、有哪些信息需要在看病时告诉医生?

1、癫痫患者需要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2、  癫痫外科治疗前必须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吗?

3、  做脑电图检查对人体有损害吗?

4、  已经做了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为什么还要做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

5、  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前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

6、  做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要求?

7、  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需要做多长时间才可以下机?

8、  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期间需要停用抗癫痫药物吗?

9、  为什么做过了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还要二次上机?

10、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必须要抓住发作吗?没有发作可否下机?

11、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期间已经有过发作,为什么还要继续监测?

1、  “抽风”就一定是癫痫吗?

2、  发作性的症状是否就一定是癫痫?

4、  小孩儿夜里一阵阵哭闹是癫痫吗?

5.    服抗癫痫药时可以同时吃其他药吗?中药和西药可以同时吃吗?

10.如何对癫痫患者进行心理调节

11. 如何正确认识难治性癫痫?

1、  癫痫患者生活中注意什么?

2、  癫痫患者发作时,家属要注意什么?

3、  癫痫病人选择工作时应注意什么?

4、  癫痫病人能不能吸烟、喝酒?

5、  癫痫病人可不可以游泳?

6、  癫痫病人性生活应注意什么?

8、  患有癫痫的女性,如果怀孕,应注意什么?

9、  癫痫患者会有哪些心理障碍?

10、癫痫儿童应如何接受学校教育?

11、面对癫痫儿童,父母应如何正确对待?

12、患癫痫的孩子能打预防针和做手术吗?

癫痫俗称“羊角风”、“抽风”,是指因多种因素引起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突然而短暂的脑功能失调,常表现为突然性肢体抽动、意识不清、精神和行为异常等。癫痫不仅由脑部疾病引起,全身性的许多疾病也可以导致癫痫,发作性、重复性为其特征。由于癫痫病程很长,所以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害。

癫痫是神经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癫痫的发病率是指每年每10万人口中有多少新发现的癫痫病人,国外报道的数字为(17~50)/10万人。也就是说,世界上每年会出现约3.5万新癫痫病人。患病率是指凡是一生中患过癫痫的人数占群体人数(1000人)的百分比,约为0.5%,即1000人中有5人患癫痫。根据1983年我国六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癫痫的患病率为4.4‰。据此推算,我国至少有癫痫病人500万,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各个年龄组及各种职业,癫痫尤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因为很多人得了癫痫不愿说出来,所以流行病学调查有一定的误差。国外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5%的正常人一生中可能出现一次或多次的癫痫发作。

1、癫痫是怎么引起的?

我们可以把大脑比做一台由电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脑细胞间是通过由电的冲动相互联系和交流的,但当电路异常,脑内出现异常放电时,就会导致癫痫发作,如果电活动的紊乱仅局限于脑内的某一区域,就可导致部分性发作。当全脑受累时可导致全身性发作。癫痫可以有许多原因引起,有明确病因和脑器质性病变的称为症状性癫痫;无器质性病变并具有遗传倾向的一组称为原发性或器质性癫痫;无器质性病变并具有遗传倾向的一组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癫痫;还有一种隐源性癫痫,其可能的病因虽经各种方法也不能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有更多的隐源性癫痫能够找出其发作病原因。相近的病史、临床发作的类型及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在加上日益增多的先进技术(CT、MRI、SPECT、PET等)可能对癫痫的病因有更多的发现。

2、为什么小孩容易得癫痫?

儿童的大脑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阶段,其生理、解剖、生化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神经细胞本身就不稳定。神经递质释放不平衡,对刺激和惊厥易感,所以癫痫多见儿童。因其局部定位、扩散程度及病因都有年龄依存性,有很多的癫痫综合症及特定的发作类型仅见于儿童。因为小儿脑的可塑性较强。惊厥本身对不成熟脑的损伤较对成熟脑为轻,所以只要没有难治的病因,惊厥前没有神经系统的缺陷,只要积极控制了发作,较少遗留后遗症,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大脑发育的成熟,大部分癫痫都是能够缓解的

  女性体内雌激素可以增加对发作的敏感性,引起月经期癫痫的发作,而孕激素可以增加抑制件补经逆质的活性,使神经细胞的兴奋件下降,从而起到抑制发作的作用。从月经前期开始,孕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值逐渐上升,故此阶段为发作高峰期。月经来潮后10天,孕激素水平达到高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值下降,故此阶段为发作的低峰期。 

4、癫痫是一种遗传病吗?

很多人认为癫痫是先天遗传的,是一种不治之症,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癫痫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大部分癫痫是症状性的,也就是后天获得性的。一部分癫痫确有遗传倾向,但遗传性并不十分肯定。从临床上来说,有遗传倾向的癫痫(如父母幼时有高热惊厥或抽搐史)一般比较容易治愈并有较好的预后。相反,后天获得性的癫痫,如外伤、脑炎后遗症所致癫痫则相当顽固,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的癫痫,如结节性硬化、苯丙酮尿症是很少见的病症,一般预后不良。

1、怎样预防癫痫病的发生 ?

  癫痫病的预防非常重要。预防癫痫不仅涉及医学领域,而且与全社会有关。预防癫痫应着眼于三个层次:一是着眼于病因,预防癫痫的发生;二是对已有发作者,防止癫痫症状的出现;三是减少癫痫对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2、癫痫病人怎样预防癫痫发作?

对于癫痫患者来说,最可靠的预防就是按时、按量地服用抗癫痫药物。一旦确诊了癫痫,就要控制发作,预防惊厥的再发,越早治越好。因为发作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对原有癫痫灶的增强。有些癫痫病人和家属对抗癫痫药物副作用的顾虑大于癫痫发作本身,宁可发作几次也不愿意吃药。其实发作一次所造成的损害比起药物副作用来要大不知多少倍;另外,我们也要预防引起癫痫的原因和诱发因素,如头外伤、脑部感染、全身性炎症、孕期感染、近亲结婚、怀孕期间饮酒、吸烟、高热等,如果两个人都有确诊的癫痫,就要避免结婚及生育。对于慢性的癫痫病人来说,除了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痫药物以外,同时还要避免促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睡眠剥夺、精神压抑、感染疾病、受凉发热等。

3、注意:看电视会诱发癫痫

除了遗传、脑损伤等常见的原因会引起癫痫以外,近年来发现,电视、电脑、视频游戏以及照相机的闪光灯等视觉冲击也会诱发癫痫,这在医学上称之为光敏感性癫痫。

  光敏感性癫痫的易感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人数约占所有癫痫病例的5%~10%,近年来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对于光敏感性癫痫的患儿,首先应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不能避免接触者则应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比如看电视尽量选择小屏幕、液晶电视;注意保持一定距离(至少3倍于电视机屏幕的宽度,一般在3米以上);视线与电视屏幕平行,不要形成观看视角;在电视上放个小灯,以缓冲电视光源;尽量使用电视遥控器,以减少靠近电视机的机会;电脑屏幕安装护目镜,以隔绝强光及反光。

除了生活中注意,光敏感性癫痫患儿还应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定期脑电图(包括闪光刺激诱发试验)检查,药物治疗的关键是不能过早停药,应在发作完全控制后维持用药2至4年。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儿的预后良好,基本能控制癫痫发作。

1、癫痫的常见发作形式有哪些?

1、全身性发作,表现为病人突然大喊一声,跌倒在地,随即发生全身肌肉抽搐,抽搐持续1分钟至数分钟即自行停止。此后转入昏睡或躁动不安,有的立即清醒,有的约20-60分钟后清醒。发作前部分病人有先兆症状,如:难受的感觉、异常感觉、出汗等。

2、失神发作:俗称小发作。只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表现为两眼呆视,说话或动作中断,呆立或呆坐不动,手中物品掉落,呼之不应。清醒后对发作中的事有的能想起,有的想不起来。小发作多见于儿童。

3、部分性发作:表现为,面部或一侧肢体抽搐或感觉异常,发作时病人意识清晰。

4、精神运动性发作:表现为短暂的意识混乱或精神失常,可做出毫无目的的动作或错乱行为,甚至伤人、毁物或跑到外地。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事后不能回忆。不发作时精神正常。

5、植物神经性发作:出现恶心、呕吐、耳鸣、头痛、皮肤知觉异常等植物神经性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6、点头状癫痫(婴儿痉挛):出现在某些脑部患有病变的婴幼儿。表现为手脚肌肉抽动,脑袋哆嗦着前屈。这种发作在1天之内常常反复多次出现。

每个病人的癫痫发作表现各不相同。一个人可以有多种发作形式并随病程而改变。

2、癫痫是不是有先兆以及常见的先兆包括哪些?

很多癫痫在发作前是有先兆的,有的病人会告诉周围的人:“我要犯病了”。孩子发病前也会有先兆,如突然害怕,跑过来抱着大人的腿等等。先兆是指发作的最先感觉,它是发作最开始的部分。先兆发生于意识丧失之前,记忆仍完整的时候,此时从外表可能看不出有任何异常,病人是清醒的,是有记忆力的,先兆往往持续数秒到数分钟,随即出现癫痫发作的症状和体征。过去认为先兆只是和发作有关,其实当先兆出现时癫痫发作已经开始。

癫痫的先兆包括很多种:①躯体感觉性,常见的为麻木等异常感觉;②视觉性,一般为闪光、彩色亮点或黑朦;③听觉性,经常为耳鸣等;④嗅觉性,包括闻到烧焦了的橡皮味等;⑤味觉性,口中有特殊不舒适的味道;⑥情绪性,包括焦虑、不安、压抑等,恐惧是最常见的一种;⑦精神性,包括错觉、幻觉及其他场景,常见的有似曾相识感和生疏感;⑧其他有眩晕、上腹部不适等感觉。

3、癫痫发作的特点与值得警惕的症状

突发性、一过性和复发性是癫痫发作的特点。其最常见的症状是抽搐和发作性的意识障碍,其他值得警惕的症状是:①一个月或几个月的孩子突然双眼发直,口唇发青;②一岁以内的孩子点头样发作;③突然的表情变化,惊恐或不自然的发笑;④头眼向一侧偏斜,面色发红或发青;⑤突然出现幻觉,如幻视、幻嗅等。总之,如有短暂的突发性症状,并反复出现,就应该及时到专科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1、癫痫与精神行为异常

近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癫痫患者与特殊性格行为改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癫痫儿童出现性格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达28.6%,伴脑损伤者高达58.3%,癫痫儿童的行为问题5倍于一般人口,3倍于其他慢性病。癫痫儿童精神行为异常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任性、暴躁、好激动、胆怯、多疑、破坏和攻击等行为,但以忧郁、社会退缩、强迫性、多动、违纪、残忍等因素居多,智能低下及癫痫发作未能完全控制着尤为显著,但另一方面,缺乏教育、家庭关系紧张者出现行为问题比较多见。癫痫儿童行为异常大约有25%是环境应激而促发。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促发因素是考试,其次是家庭冲突、家长过分关注、忽视都会使症状持续,有个别患儿在某种程度上能自行诱发或控制发作。癫痫病人的精神行为异常要及早引起家长注意,严重的情况下应求助于精神科医生。

 长期服抗癫痫西药,对患者外貌有很大的影响。有些药品长期服用可使女性皮肤变得粗糙,嘴唇变厚,面部和头皮皮下组织变厚,鼻子变宽,面部多毛等。长期服用苯妥英纳可引起牙龈增生,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并补充叶酸以防止牙龈增生。有的可使体重增加,如丙戌酸钠,特别是剂量较高时,对已经超重的肥胖妇女服用丙戌酸钠尤其要特别注意。

1、癫痫的诊断应注意些什么?

癫痫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患,一旦确诊,其抗癫痫治疗一般要持续2~3年甚至更长,还会增加病人和家属心理上的负担。因此,癫痫的诊断应该是及其慎重的。应详细询问病史,根据脑电图所见、癫痫发作的类型制定治疗方案并观察随访。详细确凿的病史资料是诊断的基础,医生如果能亲眼看到患者的发作则对诊断更有帮助。脑电图是诊断癫痫不可缺少的指标,当常规脑电图结果阴性时,不能轻易地否定癫痫的诊断,应延长描记的时间,做蝶骨电极并采用多种诱发试验,特别是睡眠诱发、剥夺睡眠以提高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的阳性率。病人发作时的样子和脑电图如能同时记录下来对诊断极有价值,所以我们现在使用录像脑电图来进行监测,短时间不行就长时间监测,如是夜间的发作,我们就进行全夜监测。现代先进的仪器可以进行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监测,捕捉到的癫痫发作和放电有助于对癫痫病灶的定性及定位。

2、有哪些信息需要在看病时告诉医生?

  完整的发作史是准确诊断癫痫的关键。癫痫患者就医时需要注意提供以下信息:

大发作前是否有“先兆” 即刚要发作前的瞬间,患者自觉的第1个感受或表现。

  发作时的详细过程。

有几种类型的发作,发作的频率,尤其是近1~3个月的每月发作频率,既可评估发作的严重程度,也可作为今后评估疗效的较好基础。

发作有无诱因,如睡眠不足、过量饮酒、发热、疲劳,女性是否和月经有关等。是否应用了抗癫痫药物治疗及其效果。

  另外,出生史、生长发育史、热性惊厥史、家族史等也是病史资料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他疾病史:包括是否有头颅外伤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明确的脑部损伤或者病变的病史,能够提示癫痫的病因。 

  1、全身性惊厥性发作;强直阵挛性(大发作),原发性或继发性;强直性,阵挛性。
  2、全身性非惊厥性发作:失神小发作;肌阵挛性小发作;失张力性发作。
  3、局限性(部分性)发作;单纯体感性;单纯运动性;扩延性(杰克逊氏型);其他感觉型;混合型。
  4、复杂性部分性;精神运动性或颞叶-边缘性发作。
  5、婴儿痉挛症; 

6、变异性小发作或类小发作(Lennox综合症);
  7、间脑性自主神经性; 

  10、其他(包括反射性或诱发性癫痫)

1、癫痫患者有可能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脑电图脑电图是诊断癫痫发作和癫痫的最重要手段,并且有助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分类。

  CT 多在急性发作时或发现大脑有可疑的钙化和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应用。

  MRI 对病因诊断有很高的提示价值,特别是对难治性癫痫的评估。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辅助难治性癫痫手术术前定位。癫痫源在发作间歇期为低灌注,发作期为高灌注。还有脑磁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但不是常规检查。

其他实验室检查 ①血液学检查:能够帮助找寻病因。还可以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检测,包括血常规和肝、肾功等。②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⑧脑脊液检查:主要为排除颅内感染等疾病。除常规、生化、细菌培养涂片外,还应做支原体、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囊虫病等疾病检查。④其他检查:针对临床可疑的病因,可以根据临床需要或者现实条件进行相对应的其他特异性检查。

2、癫痫外科治疗前必须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吗?

决定对顽固性、局灶性癫痫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最重要因素是在对该患者进行外科前的评估,不同评估方案对致癫痫源区的判断结果一致。这些评估方案包括:癫痫发作症状学、发作间歇期脑电图、发作期脑电图、神经影像学、与病灶相关的全部神经心理学检测等。长时间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能同时提供患者的临床发作表现、发作间歇期脑电图和发作期脑电图,在癫痫外科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癫痫外科术前检查不可或缺的环节。

3、做脑电图检查对人体有损害吗?

脑电图检查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法,自问世以来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我们知道,人体在正常或疾病状态下都会产生不同的生物电,而大脑也不例外。我们将电极安置在人体的头皮上,不是向头部通电,而是将脑细胞群自发性、节律性的微弱电信号,通过电极、导线引导出来,经脑电图机放大、滤波和信号处理等加工,反映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脑电活动的不同图形,从而对患者脑部情况做出判断。因此,我们懂得了脑电图的工作原理和检查机理,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脑电图检查不但对人体没有任何损害,而且对了解患者病情、及时治疗和恢复健康都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4、已经做了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为什么还要做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

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是影像学检查,只能分辨脑结构上有无异常,影像学检查发现的损害区并不等于癫痫灶。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能分辨出脑功能上有无异常,可直接发现癫痫灶。脑电图检查发现的癫痫灶有时需要经过CT或MRI的证实,才能准确定位。所以对癫痫灶的定位,两种检查缺一不可。

5、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前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

(1)医生通知患者做视频脑电图检查,告知其检查目的、上机时间,将检查要求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除患者的顾虑,以便让患者能充分理解、配合检查,并提供相关病史资料。

(2)检查前患者应将头部清洁干净,必要时剪短头发。不可涂抹发油、发蜡、摩丝等物质。

(3)患者进入视频监测病房后需要亲属陪护,帮助患者在发作时报警并观察、记录和描述患者发作时的表现和医生要求的相关信息。

(4)患者和陪护人员进入视频监测病房后应将手机、电脑、电玩等关机,以免电磁波干扰影响脑电图检查的准确性。

(5)对于年龄太小或不能合作的患者,必要时给以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

6、做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要求?

(1)患者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过程中床边护栏一定要支起,以免发作时发生意外受伤。

(2)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的全过程,患者所有的活动应控制在摄像镜头范围内,并保持电极导线连接可靠以确保V-EEG监测的质量。

(3)在监测病房内不可嬉戏、喧哗和打闹,保持病房的安静和舒适。

(4)陪护人员不可与患者同睡。患者发作时陪护人员应立即按铃报警,不要按压、拉拽病人,不要遮挡摄像镜头,同时掀开患者的盖被以利于观察患者发作时的表现,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及时详细记录患者发作时状况和时间。

(5)患者发作时护士应立即到位观察情况,并掀开被子注意是否挡住镜头,密切观察发作及临床表现,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同时将病人头部转向一侧,去掉枕头,以防患者呼吸道阻塞。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6)患者发作后应立即给予吸氧,情况危急时则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7)脑电图监测人员应经常巡视监测病房,及时了解病人发作的情况,检查电极导线的连接状态。

(8)脑电图监测人员应对患者和各项记录进行持续、密切、直接的监视,以便能够快速地识别出发作性事件以及脑电图记录中的技术故障。遇有特殊和可疑的情况要做好记录,由此而获得的有效、详细的检测结果将对癫痫的诊断和致痫区定位有重要的意义。

7、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需要做多长时间才可以下机?

提高脑电图诊断阳性率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延长记录时间。有些癫痫患者只在夜间发作;有些患者的发作及脑电图异常表现主要出现在晨醒后或刚要睡醒时;还有些患者只是在睡眠时出现癫痫式样放电。不常出现的发作间期癫痫式样放电可能通过睡眠得以激发。所以原则上说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一般要做24小时以上并包括睡眠过程。癫痫术前评估的患者有时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监测,以便捕捉多次习惯性发作。

8、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期间需要停用抗癫痫药物吗?

在癫痫外科手术前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时,必须记录到2-3次甚至更多的习惯性发作以便为术前定位提供参考。对于发作较频繁的患者可不用停药,对发作稀少且不能耐受长时间监测的患者,必要时可通过减药、停药以诱导发作达到监测目的。但减药、停药可能会改变原有的发作形式和癫痫式样放电,故原则上具体情况应遵照医嘱。

9、为什么做过了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还要二次上机?

前面说过,在癫痫术前评估时,患者的临床发作表现、间歇期脑电图和发作期脑电图评估结果一致时才能准确定位癫痫灶。但有些癫痫患者发作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发作间歇期和发作期脑电图也有多种形式,根据一次上机所得到的资料不足以对致痫灶进行准确的定位。故需要二次甚至多次上机,必要时需进行侵入性的颅内电极(视频)脑电图监测,以达到准确定位癫痫灶的目的。

10、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必须要抓住发作吗?没有发作可否下机?

对于行癫痫外科术前评估的患者,原则上至少要捕捉到2-3次或更多次的习惯性发作。对于那些发作频率很低、在长时间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中未能抓住发作的患者,如果其临床表现刻板,发作间歇期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能够帮助准确定位的,可以在没有发作的情况下下机。

11、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期间已经有过发作,为什么还要继续监测?

临床上更有意义的是捕捉到和平时一样的发作,称为习惯性发作。只有捕捉到至少2-3次习惯性发作才能对癫痫灶的定位有意义。

1、“抽风”就一定是癫痫吗?

很多人认为抽风就一定是得了癫痫,其实并不然。遇到突然发生的意识障碍或伴有肢体的抽动,病人和家属都非常紧张,认为一定是得了癫痫病。常常不知所措,到处求医问药,有时误诊为癫痫,服用抗癫痫药物达数年之久。其实抽风并不一定是癫痫,如高热惊厥、缺钙、低血糖等均可有抽搐发作,必须搞清楚诊断才能进行治疗。此时应该到有经验的专科去接受必要的检查,特别是脑电图检查,有时不仅要做清醒时的脑电图,还要做睡眠时的脑电图。个别病人一次脑电图正常并不能排除癫痫,还需进行重复检查。因此,癫痫的诊断必须是十分慎重的。

2、发作性的症状是否就一定是癫痫?

癫痫的症状是发作性的,但并不是所有发作性的症状都是癫痫,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抽搐或发作性的意识障碍。据癫痫专科统计,在就诊的病人中约有20%为非癫痫性的症状,如发作性的头痛、头晕、晕厥、腹痛、肢痛或发作性的睡眠异常等。如果确定是非癫痫性的,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是没有必要的。还有些情况是属于生理性症状,如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梦中抽搐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