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是不是有一例亲冠病患者?

泗洪县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六次会议

  1月14日下午,泗洪县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第六次会议。杨云峰、杜陆军、张继银、易冰、尤洪法、朱刚、陈飞等县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副县长易冰汇报了我县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就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人群聚集、市场交易等活动增加,疫情防控工作迎来重大考验。

  就切实做好我县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云峰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部署要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加大返洪人群登记排查力度,严防疫情输入;要加强宣传引导,向群众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提高自我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要强化督导,对疫情防控过程中履责不力、工作失职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我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平稳有序。

}

为切实抓好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强化防控措施落实,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关口,确保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现通告如下:

1. 在外人员非必要不回洪。如果确实需要返回的,要提前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居)或相关单位报备。鼓励返乡人员在洪创业就业。

2. 在洪人员非必要不外出。提倡使用微信、视频、电话等非接触方式拜年。减少聚集,家庭聚会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外出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有流感等症状不参加聚餐。

3. 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要发挥带头作用,春节期间不出省。如果确需出省的,应提前向所在单位报告,回洪后按要求做好相应措施,各单位要做好在洪员工服务保障工作。

4.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县,如果确实需要出县的,必须提前向所在学校报告,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有国(境)内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在集中隔离期满后:境外回洪要严格进行14天居家隔离观察,在此期间不得离开居住地,居家隔离观察期满以后,开展7天的健康监测管理,期间要做到“四个不”(即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对随行物品消毒;不组织或参加会议、聚餐等各类聚集性活动;不从事学校、培训机构组织的线下教学授课或其它集体活动;不进入歌舞厅、浴室、电影院、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境内中高风险地区回洪人员进行14天居家隔离观察。所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居)按照“五包一”要求,落实人员管理责任,加强人员健康监测。

6.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的低风险地区来洪返洪人员,应主动向社区(村居)报告,并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不能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要经专车转运至采样服务点开展采样检测,并在规定地点等候,检测结果阴性方可有序流动。

7. 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切实减少大型会议、文艺演出、展览展销、聚餐联欢等人员密集性活动的举办,尽量采取线上方式进行。确需举办的,报主管部门审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8. 提倡文明新风,红事缓办、白事简办、聚会不办、流水席不办。确须举办的,须提前向所在单位、社区(村居)报备,严格控制参加人数。餐饮单位接待3桌以上聚餐的,要向市场监管局报备,签订疫情防控责任承诺书,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9.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影院剧院、网吧、餐馆、酒店、汽车客运站等人群聚集密闭场所,要加强出入人流量控制,严格落实入场体温检测、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公共区域消毒等措施。不戴口罩的可以拒绝进入。浴室等密闭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得超过接待量的50%。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10. 广大群众要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一米线”、用公勺公筷等习惯。自觉不与解除集中隔离未满14天的人员接触。

11. 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不从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网购、海淘物品。在接收快递或清洗冷链食品时,要佩戴好手套,对外包装和物品消毒后再使用。

12.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咳嗽、鼻塞、发热等症状,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做好个人防护。

泗洪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

今天是小年,满打满算,离春节也就还有六天的时间。尽管有疫情的影响,但这几天水产品价格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很多个鱼虾蟹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这是养殖户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了,然而好不容易等来的大范围涨价,又让一部分养殖户为难了,到底是继续等涨价还是及时地出手?

最近涨价的品种真的不是一个两个,四大家鱼鳜鱼黑鱼对虾大闸蟹......都涨价了,这还是比较普遍的涨价。比如说四大家鱼里的草鱼,最近一阵子价格都很高,3斤左右的草鱼很多地方都涨到了6元/斤出头,导致很多人现在就开始在联系草鱼苗准备来年养草鱼了;

鳜鱼价格也从之前的23元/斤慢慢涨到了26-27元/斤了,2月4日有人开出了最新的价格,统货达到了27.2元/斤。总体的存塘量不大,养殖户看到涨价就更不肯卖鱼了,未来的价格可能还继续上涨。

黑鱼也涨价了,2斤以上老鱼价格最便宜也要8.3元/斤,一般都是8.5元/斤,高的要8.7元/斤,而且塘口价格这几天比较混乱,有的流通商因为价格上涨转而开始大量装新鱼了,价格相对便宜点。

对虾的疯劲儿就更不用提了,20多条的大规格南美白对虾,最高直接卖到了50元/斤;20多条的日本对虾,这两天日照地区涨到了300元/斤以上。

去年囤河蟹的很多朋友亏惨了,今年是真的捞着了,以泗洪地区45公蟹(38规格)为例,1月29日的时候还是60元/斤,今天已经涨到了68元/斤,其他规格也都有1-2元/斤不等的涨幅。

其实涨价的品种不止上面这些,还有在局部地区还有更多的品种涨价了,比如说曾经也红极一时的黄鳝,前几天一直在31-32元/斤的范围,这两天基本涨到了33-34元/斤,质量特别好的最高能卖到35元/斤,像湖北仙桃先锋市场上黄鳝的交易量也达到了18-20万斤,种种迹象表明春节前黄鳝市场开始提速了。

涨价是好事,养殖户可以多卖钱,从市场的反馈来看,稍微涨价的品种市场能接受,毕竟要过年了,这个涨价那个涨价,鱼虾蟹涨价也很正常,但涨价太凶太狠的品种,市场销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有的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昨天一个朋友问我牛蛙价格怎么样了,年前还能不能涨了,年后还能不能涨,这两个问题恐怕不止一个养殖户想问了。但确实没办法回答,年前这几天掉价的可能性不太大,但年后行情怎么走,谁能估计那么远呢?真有这么神的预测,早就自己悄悄地根据行情囤货甩货了。

不少养殖户朋友对这个春节有很高的期望,尤其是这几天涨价之后,不想卖鱼的人又多了,俗话说的“卖跌不卖涨”现象又出现了,今天涨5毛,明天就想涨1块,后天就想涨2块,这都是很自然的心理,都是可以理解的,估计没有哪个养殖户不想这么涨的。

越到这个时候,越有炒股的感觉。在股价持续上涨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普通的散户,你如何在最高点或者最高点之前抛出,这是很大的考验。养殖业也是一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管什么品种,涨价肯定有个极限的,不可能一直涨价下去的,所以何时出手就很关键了。

具体到水产品来说,虽然说水产品消费在国民膳食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远没有到今天不吃鱼虾蟹就过不下去的了,目前国民消费最大的还是猪肉蔬菜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周或者一个月不吃肉不吃蔬菜,估计能熬的下去的人很少,但长时间不吃鱼虾蟹可能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这就涉及到是不是必需品的问题了。

个人认为,水产品离“老百姓的必需品”还有不短的距离。这就是为什么猪肉价格再高也有人吃,大不了就是少吃点,但不会一点不吃;而鱼虾蟹涨的太凶,吃的人肯定会减少,涨到一定的极限,肯定会把销量打压到最低的,那时候就是真正的有价无市了。

所以在鱼虾蟹涨价的过程中,并不是说谁卖到最高的价格谁就最牛,那只是个运气或者什么的而已,可遇不可求,但能在涨价过程中及时出手、落袋为安的人,值得大多数人学习。养殖想赚钱,并不是靠总是能卖最高价的,功夫都下在了平时。成本控制好,别人不赚钱的时候你赚钱,别人普遍赚钱的时候你赚大钱,不管别人赚不赚钱,你一直在赚钱,这才是牛人。

不从模式上优化控制成本的人,未来肯定会有麻烦,至少2021年是这样。首先就是饲料价格全面上涨,而且还不知道开春后饲料会不会二次涨价,总之,2021年饲料成本低不了;其次就是其他综合成本也在成本,光说人工的话,每年都会涨的吧,好的塘口租金也在涨价......所以不能简单地指望动不动就卖高价赚钱了,这个很大程度上需要运气,而你如果把赚的希望寄托在运气上,你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称,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受到新冠疫情沉重冲击

2021年2月2日,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一份报告称,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冲击,由于封锁措施影响整个产业的供需,2021年的形势可能更为严峻。

粮农组织召开的渔业委员会第三十四届会议对这份题为《2019冠状病毒病对渔业和水产养殖粮食体系的影响》的报告进行了重点讨论。

该报告指出,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2020年鱼类供应、消费和贸易收入估计都出现下降,全球水产养殖产量估计减少了1.3%左右,是该产业数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玛丽亚·海伦娜·塞梅朵说:“由于生产中断,供应链受阻,消费受到各种封锁的限制,疫情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广泛冲击。”

“防疫措施引发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许多变化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

虽然食物本身并不会使人感染新冠肺炎,但报告强调,渔业和水产养殖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很容易因疫情防控措施而受到破坏或中止。

根据鱼品价格指数测算,2020年大多数贸易种类的总价格同比下降。许多国家的餐馆和酒店关闭也导致对鲜鱼产品的需求下降。

塞梅朵副总干事说:“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那些拥有庞大非正规部门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小规模手工渔民及其社区依靠渔业保障粮食安全和生计,他们首当其冲地受到防控措施的影响。“

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水产养殖业中,产品滞销将导致积压的活鱼数量增加,增加饲养成本和活鱼死亡风险。鲑鱼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行业无法针对需求变化迅速做出调整。

据估计,2020年全球野生渔业捕捞量也略有下降,因为总体来看,针对渔船船员采取的疫情相关限制措施以及糟糕的市场条件导致捕捞作业有所减少。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偏好发生了转变。一方面对鲜鱼的需求有所减弱,另一方面,由于各家各户希望囤积不易腐烂的食物,消费者对包装产品和冷冻产品的需求出现增长。

疫情暴发之前,该产业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8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不包括水生植物)达到近1.79亿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捕捞渔业总产量为9640万吨,占总量的54%,水产养殖总产量8210万吨,占46%。过去几十年来,鱼类消费量大幅增长,人均消费超过20公斤。

粮农组织呼吁最大程度减少针对粮食贸易的破坏性边境限制措施,保障粮食安全。报告呼吁行业组织和区域组织共同努力,做好疫情期间的渔业和水产养殖管理工作,采取就业保护支持措施,确保在不损害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推动行业快速复苏。

身为食品生产者、加工者、商贩和照料者的女性身处弱势地位,因此也应该考虑疫情对女性的影响,政府应该为鱼类价值链中的女性提供支持。

各方面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疫情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的不确定性,继续主导着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前景。

今年的渔业委员会第三十四届会议将纪念《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通过25周年,这份准则是粮农组织成员国通过的一份里程碑式的文书,长期以来为世界各地促进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提供指导。

面对疫情等问题给渔业部门带来的不确定性,准则中各项原则的重要性空前突出,是确保渔业部门效益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出处:联合国粮农组织)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一例新冠肺炎是哪里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