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16路公交车中医院是否停靠?

  同/分口、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

产品名称:16串锂电池均衡保护模块

主要功能:过充保护功能、过放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过温保护功能、

应用领域: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

工作电压和电流可根据需要调试。

}

求:对芜湖地区军事设施及军事历史的介绍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现在的军事设施属国家秘密,是不能公布的,现代的知道解放军空军有个芜湖基地就好了。

向您介绍下另外几个军史知识吧:

晚清时期驻扎芜湖的军队

清顺治二年(1645)设参将一员,顺治十一年(1654)改设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芜采营于清宣统三年(1911)奉命撤销。

1864年,清长江巡阅使彭玉麟奏清朝廷增设长江水师于芜湖、当涂上下设置提标(由提督统辖),古营名为芜湖营。

驻芜湖而控制繁昌、无为两县江面,有官兵共362名。

光绪二十一年(1895)裁为304名。

芜湖营分三哨二十个队。

民国元年(1912)全营撤销,改编为水上警察。

清光绪十九年(1893),商民筹款请皖南道宪设立保卫营,招募兵士二百名,由道宪委任统带(统辖一标即一团的长官)。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裁撤,其成员大多数改编为警察。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徽省挑选组织陆军,在皖军的精建、武威两军中挑选安徽籍人编为新军,客籍人改编为巡防营。

皖南设统领(称协即旅的长官)一员,驻今芜湖市,统辖四个营,每营301人。

清宣统元年(1909)创办随营陆军学堂,有学员80人,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

1911年11月,芜湖革命军起义,全营裁撤,分别改编、遣散。

历史上曾驻扎芜湖的军阀军队

1911年10月20日,芜湖军政分府成立后,将巡防营两个营扩编为两个团。

1912年春,芜军改编为皖军第三旅。

1912年秋,皖军第三旅核实整编为两个营,并入陆军第十五师,仍驻芜湖。

十五师师部于1919年2月来芜(驻今北京路)所属部队驻扎在芜湖、合肥、寿县、正阳关。

1919年底,陆军第十五师缩编为安徽陆军第二旅。

四、安徽陆军补充旅二团

1924年10月20日,安徽省督理马联甲,将补充团扩编为陆军补充旅。

11月6日,全团离芜。

五、安徽陆军第三混成旅

1924年10月29日,安徽陆军第三混成旅进驻芜湖,下辖一、二、三团、补充团、炮兵营。

一团于12月9日移驻安庆。

二团由当涂移防芜湖,三团(原补充旅二团改编)、补充团(原省卫队营改编)驻大通,后移防当涂,炮兵营驻兴国巷。

1926年12月17日,皖军总司令陈调元兼师长,师部设在商校。

七、陆军第四旅四十八团

1926年12月10日,陆军四旅四十八团来芜,驻一天门,12月18日离芜。

历史上驻扎在芜湖的国民党军队

一、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路军

1945年8月日军投降,第三战区第四路军一支队于8月16日进驻芜湖。

二、国民党整编第一五二旅

1947年2月驻芜,5月21日离芜。

三、国民党整编第六十三师

1947年4月该师驻芜,接替一五二旅防务。

四、国民党整编第八十八师新编十三旅

该旅于1947年12月驻芜,1948年3月接替六十三师防务,1948年9月26日离芜。

五、国民党青年军第二零三师第二旅

1948年5月16日,该旅驻芜,旅部设在华盛街61号,下属四、五、六团,1948年5月22日离芜。

六、国民党第八十八军第一零九师

1948年8月16日驻芜,9月24日,接替新编十三旅防务,随该师进驻芜湖的还有八十八军特务团。

1949年2月,该师离芜。

1948年10月20日,该军在芜设立办事处,同年11月,该军军部移住芜湖。

一零六军二八二师驻守芜湖至荻港的江防线上,师长张奇,参谋长范克昌,辖八四四团副团长马万超、八四五团团长李怀德,1949年2月,该师起义,1949年2月第一零六军离芜。

八、国民党联勤运输指挥部芜湖办事处

1948年10月31日,该处驻芜。

九、国民党联勤总部第三休养总队第二组

1948年11月,该组组长佘信,率伤病员800余人来芜。

1949年1月,国民党暂编第一纵队来芜(司令廖运泽)改编为第一一零师。

该师1949年3月离芜。

1949年3月上旬,该军由江苏龙潭、下蜀驻芜,担任芜湖、澛港、三山街等地沿江防御。

第二十军受第七绥靖区司令张世希指挥,军长杨干才、副军长陈亲民。

该军1949年4月23日离芜。

十二、国民党中央训练团第二十、十三军官总队

1946年初,第二十总队抵芜,1947年2月离芜。

1947年2月,第十三总队抵芜,1948年初离芜。

十三、国民党国防部爱国青年训导第五总队

1948年10月,该总队抵芜,1948年12月离芜。

1946年10月,国民党宪兵独立第三营驻芜。

1947年5月,宪兵第十六团驻芜。

1947年12月,宪兵第三团驻芜,1948年6月离芜。

1948年6月,宪兵独立第二营驻芜。

1948年8月,宪兵第二十三团来芜。

该团三营负责市内勤务。

1948年3月,宪兵学校第25期军士大队来芜训练,该大队于1948年12月离芜。

十五、国民党第五后方医院

1945年12月国民党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十三后方医院来芜驻青弋江南岸二多桥至大江口一带,1948年初改编为第五后方医院。

1948年4月18日,国民党海军“威海”号军舰驻防芜湖,停靠招商局五号码头。

1948年9月,“营口”号驻防芜湖。

1949年1月,“楚云”号舰驻防芜湖,接替“营口”号防务。

暂驻芜湖的舰艇还有安东旗舰、新鸿、民权、美享、灵甫、美珍、联荣、联胜等舰。

1949年4月23日,楚云、楚同、吉安、太厚等舰和几艘炮艇在芜湖港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驻芜湖述要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控江带水,素称江城。

战略地位十分显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

解放战争时期的芜湖隶属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专署治辖,芜湖及其附近重兵云集,尤其在我大军渡江前夕,更是重重设防。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芜湖驻军象走马灯似地换防不迭,名称繁杂,番号多变,现就手头资料略作归纳,简要介绍如下:

一、蒋介石统治大陆时期芜湖地方军队的演变

1、国民党首都卫戌司令部芜湖指挥所。

1947年4月1日,首都卫戌司令部江芜区警备部在芜湖成立。

指挥官由驻芜湖的整编第152旅旅长雷秀民兼任,第六行政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杨绩荪兼任副指挥官。

该指挥部主要负责地方治安、江防、水陆交通维护,清剿“匪患”,协助民众组训。

10月20日,京寻段江防指挥部在芜湖成立。

指挥官由整编第63师副师长李宏达兼任,隶属江芜区警备部。

1948年3月1日,国民党首都卫戌司令部江芜区警备部撤销,仍保留京寻段江防指挥部,隶属首都卫戌司令部。

3月12日,京寻段江防指挥官由整编第88师新编第13旅旅长许午言兼任。

9月5日,国民党首都卫戌司令部芜湖指挥所在芜湖成立,下辖皖南11个县。

指挥官由整编第88师师长马师恭兼任,参谋长由该师参谋长欧阳秉琰兼。

指挥所设在海关,内设参谋、政工2个处。

10月8日,增设政务、经济2个处。

11月24日,该所撤销。

2、国民党京沪警备司令部芜湖城防指挥部。

1946年初,芜湖军宪警联合稽查处成立,处长陈颖。

1947年4月1日,该处处长由整编第152旅副旅长黎天荣兼任。

4月9日改由152旅旅长,江芜区警备司令部指挥官雷秀民兼任。

该处设:秘书室、总务组、稽查组。

5月21日,该处处长由整编第63师师长林湛兼任。

1948年3月12日,改由整编第88师新编第13旅旅长许午言兼任。

9月23日,由第88师预备第2旅旅长王延嘉兼任该处处长,芜湖指挥所副参谋长李瑞青兼任副处长,成员有袁岱(第六行政区保安副司令)、罗辉(芜湖县宪兵队长)、陈浙民(芜湖县警察局长),该处隶属首都卫戌司令部芜湖指挥所。

11月24日,首都卫戌司令部芜湖指挥所撤销,仍保留芜湖军宪警联合稽查处。

12月20日,该处改名为芜湖城防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国货路联合商场,指挥官由第106军军长王修身兼任。

1949年3月,指挥官改由第20军副军长陈亲民兼任,副指挥官廖传薪。

4月24日,陈亲民在湾沚被我活捉。

3、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

1946年初,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在芜湖成立,司令由第六行政专员杨绩荪兼任,副司令袁岱。

该部下辖11个县自卫大队,其中芜湖县自卫大队长是奚乃辉。

1947年5月12日,县自卫大队改编为县保安警察大队,大队长奚乃辉,又改为李松岩。

12月,县民众自卫总队设立,总队长朱世珩(县长兼),专职副总队长王意诚,负责组训,监督各乡镇自卫大队。

各乡镇民众自卫中队长、中队副由乡镇长、分队副兼任,所有办事员,传令兵均由乡镇公所调配。

班、队长由甲长兼任,自卫队员每队以30人编为一组,年龄为26—45岁的男性公民,队员要轮流受训。

1948年3月3l日,总队长由县长谢汝昌兼任。

6月,县民众自卫总队增设副总队长李松岩。

6月18日,县保安警察大队改编为县民众自卫常备大队,大队长王意诚。

是月,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对各县民众自卫总队作如下规定:

县民众自卫总队统一指挥地方武装;县民众自卫总队增设总队副1人(县军事科长兼),指导员1人,文书1人;总队部原编制人员一律改为专职;县长兼民众自卫总队长,负责总队的指挥、训练、作战、经济、人事、卫生等。

12月3日,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奉命抽调各县一个民众自卫常备中队(共4个中队)来芜湖集中编组,成立区保安大队,大队长封孟飞。

并规定,大队部经费、粮食由区筹拨。

各中队经费、粮食由各县在绥靖费中筹拨。

12月10日,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司令部将各县、市民众自卫总队一律改编为民众自卫团。

并规定民众自卫团一律由县、市民众自卫总队改编。

自卫团长由县长兼任,副团长由副县长兼任,县、市民众自卫总队的大、中、分队一律改为团、营、连、排。

原任总队长、总队副改任团长、团副。

每县自卫团辖3个营,每营4个连。

原有重机枪连、迫击炮连,均编为团直属队,否则合编为团直属机炮连。

县自卫团经费,除原有支出外,不足部分由县绥靖费筹拨。

12月27日,芜湖县民众自卫总队改为民众自卫团,团长由谢汝昌兼,副团长李松岩、席日霖,团副奚乃辉。

下辖3个营:一营长王沁一,副营长刘彦清;二营长金敦厚,副营长黄继芳均驻芜湖;三营长刘步云驻方村,每营约500人,共1500余人。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成立,司令由新任专员沈光武兼任,副司令刘格非。

4月23日,芜湖解放。

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除刘格非向我起义外,余均撤离芜湖。

22日,县民众自卫团长谢汝昌率全团向我秘密起义,由我第30军接收改编。

二、国民党军队在芜湖演变情况

1、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路军。

1945年8月,日军投降。

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路军所属第一支队于8月16日进驻芜湖劫收。

2、国民党整编第152旅。

1947年2月来芜湖。

旅长雷秀民,副旅长任少武、黎天荣,政治部主任张赡。

该旅由第152师整编而成。

3、国民党整编第63师。

1947年4月来芜湖接替第152旅防务。

师长林湛,副师长李宏达,参谋长宋健文,新闻处长李克煌。

1948年3月12日离芜湖,但仍在芜湖留有联络处,驻三圣坊7号,主任钟伟,副主任谢绍忠。

4、国民党整编第83师新编第13旅。

1947年12月,该旅进驻芜湖。

1943年3月,接替63师防务,旅部驻大华旅店,旅长许午言,副旅长苏桂菁,辖34、35、36三个团。

该旅于1947年9月成立。

隶属陆军整编第88师建制。

5、国民党青年军第203师第2旅。

于1948年5月16日进驻芜湖,旅部驻华盛街61号。

下辖4、5、6三个团。

6、国民党第88军第109师。

9月24日接替新编第13旅防务,师长王延嘉。

该师系10月5日由整编第83师预备第二旅扩编而成。

随军进驻芜湖的还有88军特务团,1949年2月离芜湖。

7、国民党第106军。

1948年10月20日,该军在芜湖设立办事处,处长何兆琪。

同年11月该军部移驻芜湖,军长毕书文,后由王修身接任。

第106军下属的282师驻芜湖至荻港的江防线上,师长张奇、参谋长范克昌。

该师下辖844团,副团长马万超;845团,团长李怀德。

1949年2月,282师起义后,106军即撤离芜湖。

8、国民党联勤运输指挥部芜湖办事处。

1948年10月31日在芜湖设立,主任程庶。

9、国民党第110师。

1949年1月来芜湖,副师长刘希文,参谋长盛燮勤,全师8000余人,辖328团,团长储培基;329团,团长朱振亚;330团,团长张普庆。

10、国民党第20军。

1949年3月上旬由江苏龙潭、下蜀开来芜湖,接替110师防务。

军长杨干才,副军长陈亲民,参谋长任敬修,副参谋长胡显荣。

辖79师,师长杨汉烈(杨森之子,驻重庆);133师师长景家谟,副师长肖传伦,参谋长席应信;134师师长李介立,副师长朱泰安,参谋长吴文光。

该军120个连队2万余人,皆是美式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号称蒋军“主力中的主力”,“王牌中的王牌”,是蒋介石嫡系部队,隶属第七绥靖区司令张世希指挥。

于1949年4月24日,在湾沚地区被我25军歼灭,军长杨干才被当场击毙,全军覆没。

11、国民党第99军。

1949年4月21日,奉汤恩伯之命来芜湖增援,军长胡长青,副军长刘建修。

辖92师、99师及268师(师长李慎言)。

24日,军长胡长青,师长李慎言,分别在宣城被我军击伤生俘。

1949年初,国民党陆军第13纵队司令洪维达,在芜湖县境内相继成立海山、江淮、交警队、3843、6671等杂牌部队,亦称新生部队。

国民党陆军12军238师师长徐有成驻湾沚、宣城一线,该师713团新兵一营于1949年3月13日,在宣郎广地区起义。

国民党6671部队6团2营,于1949年4月10日于黄池向我秘密投诚。

13、国民党芜湖宪兵。

1947年5月,国民党宪兵第16团驻赭山,团长娄鉴民。

宪兵第3团进驻芜湖,团长莫中令,该团系1948年1月,由宪兵教导第3团改编而成,8月离芜湖。

1946年10月,国民党宪兵独立第3营驻芜湖,营长廖遥能,1948年6月,宪兵独立第2营驻赭山,营长唐育之。

8月,宪兵第23团来芜湖,团长魏育民,该团第3营负责城内勤务,营长刘震川。

1948年3月,国民党宪兵学校第25期军士大队来芜湖训练,大队长吴征朝,该大队于12月离芜湖。

解放战争时期驻芜国民党军的主要将领均是将介石的嫡系部队或控制的主要力量,也是国民党统治大陆22年的军事支柱。

解放芜湖之战,我25军全歼敌20军,重创敌99军;驻芜湖国民党军的主要将领都未能逃脱灭亡的下场。

解放后芜湖地区的军事机构

一、芜湖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1949年4月24日芜湖解放,4月27日,奉华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电令,成立芜湖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第三十军长谢振华任军管会主任,李步新、刘中华任副主任。

委员:江靖宇、朱辉、江干臣、吴大林。

即日,奉三野九兵团命令组织芜当警备司令部,谢振华兼司令员,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吴大林任副司令员。

4月28日,三十军进军上海。

二野三兵团十军进驻芜湖。

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军军长杜义德任军管会主任,李步新为副主任。

委员:朱辉、江靖宇、彭成清、江干臣、吴立奇、郑家琪、范朝利、许梦侠。

同时组建华东军区芜湖市警备司令部,第十军副军长范朝利兼任司令员,原芜当警备司令部撤销。

1949年8月底,第十军进军大西南,9月15日,李步新任军管会主任,副主任石坚。

委员江靖宇、朱辉、万振西、罗白桦、吴立奇、李友白。

撤销芜湖市警备司令部,成立皖南军区芜湖市警备处,处长李友白(该处于1950年4月23日撤销)。

1950年4月,皖南军区司令员刘飞兼任军管会主任,副主任石坚,委员孙宗溶、杨建新、胡明、刘奎、苏然、江靖宇、方力。

1953年9月15日,军管会主任由市委书记姚克兼任。

二、芜湖市人民武装部——芜湖军分区

1949年12月,成立芜湖市郊区人民武装部,直属皖南军区。

1951年3月24日,芜湖市增设环城、长街、新芜、河南四个区人武部;属皖南军区。

1952年5月,成立芜湖市人武部,环城、长街、新芜、河南、郊区人武部改属芜湖市人武部,市人武部属芜湖军分区领导。

1952年11月28日,取消芜湖市及所属的环城、长街、新芜、河南四个区人武部,保留郊区人武部的编制。

1954年8月,成立芜湖市兵役局,恢复市人武部,两块牌子,一个机关,一套人员,隶属芜湖军分区。

1956年9月1日,市兵役局、人武部改属安徽军区。

1958年7月18日,市兵役局、人武部又改属芜湖军分区。

1959年初,取消市兵役局,仍属芜湖军分区。

1961年市人武部直属安徽省军区。

1962年3月,市辖区(镜湖、新芜、马塘、四褐山、裙溪口、郊区)均设立区人武部。

1965年市人武部改属芜湖军分区。

1973年5月,市人武部直属省军区领导。

11月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芜湖市中队,编制76人,归芜湖市人武部建制领导。

1975年12月3日,市革会与市人武部联合成立芜湖市中队交接领导小组,负责中队移交公安部门的工作。

1976年8月10日,成立芜湖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1978年11月21日,市人武部增设人防科。

1980年5月10日,芜湖县人武部改归市人武部领导。

1982年芜湖市人武部由原正团级单位升为正师级单位。

1983年9月,繁昌、南陵、青阳县人武部划归市人武部领导。

12月1日,市人武部扩编为芜湖军分区。

新芜、镜湖、马塘、四褐山、裕溪口、郊区人武部由营级升为正团级单位。

1984年5月,分区教导队成立,属正营级单位。

1985年10月分区机关科撤销。

1986年5月14日,市成立县(区)人武部改归地方交接领导小组,组长赵衡蘧。

交接工作于6月底结束。

感谢,能不能介绍下芜湖飞机场的情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芜湖市506路公交停靠站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