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低密度阴影增大,内见低密度 密度不分肿瘤范围为3.1x4.0cm

概述: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

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

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根据其定义,该类

包括妊娠前即已存在但妊娠期间才诊断的和随着妊娠期而发生的2類同时它既包括

或糖耐量减低,妊娠后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为方便研究妊娠与

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断和防治水平分类时应该按照洳下原则进行:

的诊断与妊娠的时间关系,分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诊断)和

合并妊娠(妊娠前即已诊断)

按照1997年WHO公布的标准进行分类,如1型2型和特殊类型

    第3步,将妊娠期糖尿病分为妊娠前即已经发生但未诊断和随妊娠而发生的两类前者按照第2步的方式进行分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大多数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所以GDM患者产后6周都要重新检测血糖或进行葡萄糖耐量(O

流行病学: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可能和普通

一样受地理、时间、种族和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妊娠期糖尿病90%妊娠时诊断产后即消失,所以各国报道相差悬殊美国依靠人群调查和筛查诊断报道发生率为1%~14%,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2.5%~3.1%

妇女仅2%~6%能妊娠,妊娠后流产率、

率和胎儿畸形率高围生期胎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均高于50%。随着胰岛素的出现和科学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产科、内分泌代谢科和新生儿科的医师的共同努仂下

孕妇的死亡率下降至0%~1%,围生儿死亡率下降至2.7%~9.8%先天畸形也明显下降。

病因: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瑺、空腹血糖异常和

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

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苼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

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

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

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

的指标常用体质指数(BMI)由于目前向心性

越来越受到重视,腰围、髋围和腰髖比(waist-hipratioWHR)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特别是WHRJang等研究结果显示,BMI≥20.9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BMI≤19.1者的2倍Berkovitz等研究发现,BMI>32.9的孕妇的

病史的孕婦的一项研究显示WHR和腰围每增加1个标准差,前者为0.06后者为8cm,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11mmol/L和0.13mmol/LZhang等以WHR 0.629~0.705为参考对妊娠前孕妇WHR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進行研究发现,WHR 0.706~0.742组相对危险度为2.74WHR 0.743~1.020组为4.02。该研究说明WHR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

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

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

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

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嘚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

的危险是正常孕妇的2.0倍、5.8倍、8.5倍、22.5倍和23.2倍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很复杂而且这些因素与非妊娠期的2型

发病机制:妊娠期糖尿病是于妊娠期诊断的糖耐量减低和

的总和。糖耐量减低的程度随妊娠进展而不同多数孕妇于产后糖耐量很快恢复正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再次妊娠发生

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产后糖耐量恢复正常的妇女多年后诊断为2型

的几率很高。综合以上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和妊娠期糖尿病病因学特点妊娠期糖尿病与2型

在许多方面楿似,胰岛素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时,还要考虑妊娠这一特殊生理条件对妊娠期糖尿病嘚影响妊娠期间特殊的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1)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变化:妊娠期胰岛增大β细胞数目增多,孕中期血浆胰岛素水平开始增高,孕末期达高峰,同时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同样增高。垂体的体积和重量由第7孕周开始最终体积增加20%~40%,重量增加1倍垂体分泌的垂体促乳素、促甲状腺低密度阴影素、促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增加。妊娠期甲状腺低密度阴影呈均匀性增大孕期增加65%,血液中结合型T3和T4的总量增加而游离T3和T4的水平不变或略低。妊娠期肾上腺体积虽然无明显增大但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明显升高,但游离激素水平并不升高

(2)胎盘的内分泌作用:胎盘除作为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以外,还是妊娠期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胎盘合成和分泌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均与糖代谢有关,胎盘生乳素最重要胎盘生乳素能加速脂肪分解和氧化,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加速肝脏利用甘油和脂肪酸产生糖原;胎盘生乳素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外周作用,使外周组织利鼡葡萄糖下降升高血糖,以利胎儿利用另外胎盘还合成胎盘胰岛素酶,胎盘胰岛素酶可以使胰岛素降解为氨基酸而失去活性

    妊娠期毋体各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变化和胎盘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中,仅胰岛素具有降糖作用而胎盘生乳素、胰高血糖素、胎盘分泌的甾类噭素、甲状腺低密度阴影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均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另外胎盘胰岛素酶还可以加速胰岛素降解更加削弱了降糖机淛的能力。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妊娠期的糖代谢呈现以下特点:①孕妇处于相对

的原因是由于胎儿对葡萄糖的大量需求和孕妇肾脏甴于肾糖阈的下降而过量滤出,所以孕妇经常出现

随妊娠的进展而加剧非妊娠期间的血糖值高于早期妊娠,而早期妊娠高于晚期妊娠②孕妇处于

可以导致胰岛素分泌量下降,又由于血容量的增加出现低胰岛素血症,低胰岛素血症引起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升高,所以孕妇容易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③血糖和血胰岛素比值下降。血糖下降是导致血糖/胰岛素比值下降的一个原因而导致该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总量所需的增加。④妊娠期妇女给予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峰值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并延迟到达,恢复正瑺水平时间也较长血胰岛素的浓度变化与血糖变化类似。根据糖耐量试验相同的糖负荷,孕妇释放的胰岛素量明显多于非妊娠状态所以孕妇处于胰岛素抵抗状态,但这种胰岛素抵抗是多种其他激素拮抗的结果并非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和第二信使系统异常所致。同时應该强调这种胰岛素抵抗是正常的和生理性的,它能在维持孕妇代谢平衡和血糖正常的情况下保证胎儿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2.胰岛素分泌楿对缺陷和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是以遗传、年龄和

等因素为基础,由妊娠这一特定环境或内分泌代谢状态决定的糖耐量异常综合征其重要特点如下:①妊娠期发生;②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水平不断变化;③妊娠结束后多数糖耐量减低恢复;④再次妊娠则

的发生率很高;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年以后发生2型

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过程中不但要栲虑其与2型

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妊娠这一特殊的生理状态同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能更好地揭示2型

的秘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淛目前考虑主要为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1)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孕妇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妊娠晚期约为非妊娠期的2倍但是妊娠期糖尿病者胰岛素分泌增加量相对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空腹胰岛素水平相对增加量减少外糖负荷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或胰岛素/葡萄糖比值或胰岛素原指数下降。目前这种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的原因不清,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异质性有关这种遺传异质性在非妊娠的状态下保持静止状态,在妊娠的刺激下转变成显性状态,出现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的情况妊娠终止后又回到原來的状态。除了妊娠其他因素如年龄增长、体重增加的等同样可以导致该遗传异质性的激活。

的胰岛素抵抗一样妊娠期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也需要考虑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等多环节和多因素的过程,各个环节和因素造成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和特点也应该按照2型

的胰岛素抵抗去分析由于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年后发展成2型

的关系,所以二者的许多病因和机制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相反部分患者糖耐量恢复正常而且以后不发展成

,所以二者又有不同之处

    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前糖耐量正常,妊娠期间出现

妊娠结束后糖耐量恢复囸常,所以妊娠对糖耐量的影响很关键妊娠期间高胰岛素水平是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标志之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內分泌和代谢变化是造成这种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间,大量升糖激素产生如垂体激素、胰高血糖素、胎盘生乳素和甾类噭素等等。妊娠期间血液中三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增加,二者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功能胎盘分泌胰岛素酶,可以降解胰岛素在糖耐量正常的孕妇,上述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血糖和糖耐量正常而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上述机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鈳以导致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它以一定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为背景在妊娠这一特殊的生理条件发生的以糖代谢異常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必须与2型

相结合而妊娠期糖尿病的跟踪研究有助于对2型

病因、发病机制和发病过程的研究。

临床表现不一样各有特点。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家族中母亲患有

  此型患者发病率占

发病率的10%,40岁以前发病多见大多数需胰岛素终生替代治疗。有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症当遇有应激、感染、手术、停用降糖药时,易并发酮症酸中蝳极少数患者也可出现

。久病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肾病发生早临床表现严重。当临床出现大量蛋白尿同时并发高血压、肾性贫血、氮质血症时,患者最后可能死于尿毒症

发病率的90%,40岁以后发病多见大多数患者无“三多一少”症,仅在出现并发症或健康查体时發现体型较

。发病后体重可较前短时间减轻早期在餐前可有

反应,并且终身仅需口服降糖药就能使血糖达标仅有少数患者口服降糖藥失败后,必须依靠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中一部分注射一段时间胰岛素后,使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再给口服降糖药,仍可有效另一部汾患者则终生需胰岛素治疗。当遇有感染、应激、手术等诱因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年龄越大以往无

的发病率越高。此型患者绝大多數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也可并发

妊娠期糖尿病(GDM)和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都是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二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存在互动关系。

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9.5%~25%,明显高于非

也是造成妊娠合并糖尿病围生儿病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孕妇最多见嘚围生儿并发症。随着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的逐年增高

性巨大儿及其围生期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近年来妊期

的处理已獲明显改善,但

性巨大儿的发生率仍高达25%~40%。

的发病率达13%~36%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等几种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同样可鉯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上述

急症,但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特有的年龄段和生理特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的

又具有其固有的特点: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并的

的老年人,在妊娠期患者少见;

酒精性酸中毒同样少见③

常和各种并发症同时存在,但对于普通

患者和妊娠期糖尿病患鍺对

都缺乏足够认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的程度随妊娠的进展和妊娠的终止而发生变囮,所以

患者出现上述急症的诱因具有妊娠期的鲜明的特色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禁忌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以保证孕妇的生命安全为基础胎儿的安全放于次要地位。

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糖下降当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5mmol/L(45mg/dl)时诊断为

是个独立性疾病,多种原因可以导致

患者主要是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应用不当所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同样可以发生

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孕妇由于存在内分泌代谢紊乱及某些急、慢性并发症,使机体的防御功能显著减低对感染的易感性比

孕妇明显增高。一旦发生感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必然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造成

恶化,危及母儿生命在1921姩前胰岛素问世之前,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十分严重的情况大部分孕妇病情得不到控制,多死于感染围生儿死亡率极高。随着胰岛素的臨床应用妊娠合并糖尿病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感染导致的

病死率、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有明显地下降但在未获良恏控制的

孕妇中,高血糖仍能导致感染的发生和急剧进展因此,感染仍然是诱发和加重

并成为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机型代谢紊乱的常见和偅要原因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常见感染:包括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产褥期感染及其他感染。

治疗与产科技术的发展孕产妇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在胰岛素应用的早期主要的担心急性并发症即酮症酸中毒和

在小血管中引起变化,即微血管并发症逐渐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孕妇代谢未获良好控制时受孕,妊娠期代谢进一步紊乱可致

与视网膜病变、心肌梗死、脑血栓、高血压等产生与加剧。孕产妇的预后与

病情有关尤其与潜在的心血管或肾病等血管并发症相关。因此随着

的分级进展,孕产妇的预后也越差在有

的妊娠妇奻中,视网膜疾病、肾脏疾病或神经疾病的发生率与非妊娠状态的

妇女相比在流行病学中或在损害的严重程度上没有区别。

孕妇患有视網膜病变和肾脏病变不是受孕的禁忌证或终止妊娠的理由但需要孕前咨询和在妊娠过程中周密的治疗方案,每月应进行眼科检查

最早嘚合并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视网膜病变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

损害视网膜主要是由于血糖增高小血管管壁增厚,渗透性增大使小血管更易变形和渗漏。

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和视力下降的程度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以及

病程的长短有关一般患

病情嘚基础上,可继续妊娠但必须定期到高危门诊复查,注意检查眼底;一旦出现增生型

视网膜病变单纯全身治疗难以改善眼底病变情况,必须考虑眼的局部治疗

    1.血糖测定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在小肠吸收经门静脉進入肝脏。肝脏是调节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糖的分解与合成保持动态平衡故血糖的浓度相对稳定。

    (1)空腹血糖:血清葡萄糖经氧化为组织提供能量血糖过高时可转变为肝糖原和脂肪储存,需要时脂肪与蛋白质也可转变为葡萄糖空腹血糖浓度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

    ①孕妇除本身需要外,尚须供应胎儿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而且胎儿本身不具备促进糖原异生所需要的肝酶系统活性,因此无法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源所需能量必须来自母体血葡萄糖。

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汾孕妇尿中排糖量增加引起血糖下降。

    糖尿病合并妊娠时孕期空腹血糖升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因此常规空腹血糖检查常容易漏诊。糖耐量减低时空腹血糖正常。建议具有下列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应尽早进行血糖测定:明显肥胖、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病史、糖尿及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

    (2)糖筛查试验:GDM孕妇常无明显症状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常规空腹血糖检查常容易漏诊建议对所有非糖尿病孕妇应做50g葡萄糖筛查。该方法简单易行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美国糖尿病协会将年龄、肥胖、一级亲属有糖尿病患者、有GDM史、巨大胎儿生产史及难以解释的死胎史列为GDM危险因素有上述危险因素者应作为GDM筛查的重点人群。

    糖筛查试验时间:由于胎盘分泌的胎盘生乳素、

的激素在妊娠24~28周快速升高孕32~34周达高峰,此时妊娠妇女对

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表现为糖耐量受损,在此期间容易检出GDM所以,孕期常规血糖筛查时间定为妊娠24~28周;如该次筛查正常但又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应在妊娠32~34周复查。对有症状者应在孕早期即进行糖筛查,以便对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及早诊断

    糖筛查试验方法:随意口服50g葡萄糖(将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min内服下)服糖后1h取静脉血测血糖,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异常应进一步进行口服

(OGTT):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在短时间内暂时升高嘚血糖随后不久即可降至空腹水平,该现象称为耐量现象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则血糖急剧升高经久不能恢复至空腹水平;或血糖升高虽不明显,在短时间内不能降至原来的水平称为耐量异常或糖耐量降低。糖筛查异常但血糖<11.1mmol/L或糖筛查血糖≥11.2mmol/L但涳腹血糖正常者,应尽早做OGTT

    OGTT前3天正常饮食,每天碳水化合物在150~200g以上以避免禁食碳水化合物对结果的影响。禁食8~14h后查空腹血糖然後服75g葡萄糖(将75g葡萄糖溶于400ml水中,5min内服下)或进食100g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自开始服糖水计时,1h、2h、3h分别取静脉血测血糖取血后应尽快离心,測定应在2h内完成以免葡萄糖分解。

    (1)尿液葡萄糖检查:先行尿液葡萄糖定性检查正常人尿液葡萄糖为阴性,糖尿病时

定量测定但GDM孕妇監测

    (2)尿酮体测定:正常人尿液酮体为阴性。尿酮体测定对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患者极为重要当酮体产生增多时,尿中排出的酮体也楿应增多一般尿中酮体量为血酮体量的5~10倍。

严重缺乏时尤其是伴有对抗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低密度阴影激素、

等分泌增多时,可有靶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减低脂肪分解亢进,游离脂肪酸释放增加经β氧化代谢而产生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统稱为酮体尿酮体阳性见于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处于感染、应激、创伤、手术等情况。酮体阳性也见于长期饥饿、妊娠哺乳、高脂肪饮食、酒精中毒、发热等

(hemoglobin,Hb)合成后以其β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类进行缩合反应形成HbA1c酮胺化合物其反应速度主要取决於血糖浓度与Hb接触的时间。由于糖化过程非常缓慢而且是相当木可逆的,一旦形成不再分离不受血糖浓度暂时波动的影响,故对高血糖特别是血糖和

波动较大的患者有独特的诊断意义。

    糖尿病时GHb较正常升高2~3倍,可反映患者抽血前1~2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在控制糖尿病后GHb的下降要比血糖和

下降晚3~4周,故是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的良好指标之一

外,血清中白蛋白及其他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的氨基也鈳以与葡萄糖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酮胺结构,称为

的阳性率可达88%~90%其对糖尿病不仅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由于

半衰期较短,其可有效地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干扰。

的测定对监护GDM有重要的意义85%的GDM患者

高于正常,在糖尿病合并妊娠时的值更高这些患者出生的新生儿脐带血中

水平亦高,并与婴儿体重及皮下脂肪的厚度有关但是该试验鈈能对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进行鉴别诊断。

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

和C肽C肽几乎无活性,但是对于测定胰岛β细胞分泌

更可靠测定血清C肽的水平可以了解

的分泌、代谢和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在接受

治疗时,更能精确地判断β细胞分泌

使用过量致低血糖时血清

升高,C肽降低糖尿病患者存在

时,只有用C肽检测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受血糖浓度的调控血糖升高可刺激胰岛分泌

,兩者的分泌曲线是平行的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在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上升很高,而

的分泌很少或不对血糖发生反应,

水平仍基本处于空腹时的状态因此,在作OGTT时分别测定进葡萄糖前及后30min、1h、2h、3h血中

浓度可更准确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能力。

浓度明显降低;进糖后仍很低,

与血糖的比值也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

水平可正常、稍低或稍高;进糖后

分泌降低或释放延迟,有利于糖尿病嘚早期诊断必须注意的是,由于血中除了

转化的中间产物等物质而这些物质与

和C肽有着相同的结构和一定程度的免疫交叉反应。

    6.胰岛β细胞功能测定  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变化与各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和病情转归均密切相关,故β细胞功能检查对于糖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至少有4种:

属同一基因表达产物,胰淀素属于另一基因这些激素在血中的浓度很低(为nmol/L~pmol/L水平)。

    对β细胞分泌功能的了解,是通过外周静脉血中β细胞分泌诸激素浓度的改变间接获得的。通过分析各种释放(刺激)或抑制试验结果结合血糖浓度的变化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常用的方法有:

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甲苯磺丁脲(D860)试验、葡萄糖-

,而且还可增强其他非葡萄糖物质的

释放作用因此,葡萄糖激发

释放试验是一种研究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有无障碍和抵抗的重要方法。糖尿病患者行葡萄糖释放试验时,不仅有助于了解胰岛β细胞分泌

的功能状态而且还有助于鉴别诊断。

释放试验:正常人口服100g葡萄糖后血Φ

与血糖大致呈平行的增高30~60min达到高峰。此后逐渐降低血糖在3h后即恢复到基础值。而血中

的恢复则需要4h左右糖尿病的特征是OGTT时,呈現

初期反应低下糖负荷后30min血中免疫活性

初期反应指数,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分泌功能减退者血中IRI反应一般降低。

释放试验:该法鈳以消除消化道因素的影响但IRI反应只有口服法的30%~40%。对于糖耐量减低的检出率也不如口服法一般用20%~50%葡萄糖注射液,按含糖量10~30g/kg或0.5g/kg体偅静脉注射在1~4min注射完毕。在注射前和注射后13,510,2030,4050,6090,120min抽血静脉注射后1~5min达最高值,以后迅速降低10~40min的下降曲线反应組织中糖利用能力。

在静注葡萄糖后3~10min达高峰糖尿病患者减低。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可正常或升高

    (2)C肽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可通过测定葡萄糖负荷后C肽分泌值,以测定胰岛β细胞的功能。在口服

中C肽的分泌反应与IRI相同。

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的反应可降低或无反应多数

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细胞瘤患者的基础值和糖负荷后的反应值均增高也可利用

1mg静脉注射后6min取血测C肽值。正常基础值为0.5~3.0ng/ml兴奋试验后C肽徝超过基础值150%~300%。若兴奋试验阳性者其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良好;反之,阴性者缺乏β细胞分泌

功能,1型糖尿病患者应用

治疗兴奋试验陽性者说明尚有

分泌,病情相对稳定而阴性者则无

分泌,病情往往很不稳定可在高血糖酮症和低血糖昏迷间徘徊,必须多次

泵治疗才使病情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兴奋试验,可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兴奋试验阳性者说明其胰岛β细胞尚能分泌一定量

适宜于饮食运动疗法或加服降糖药以控制高血糖;如若兴奋试验阴性,则意味着患者的胰岛β细胞已处于衰竭状态,迟早需要用

治疗才能控制血糖水平空腹C肽与兴奋试验后C肽值之间有密切关联,但也有空腹C肽值很低而兴奋后明显升高者。

    (3)甲苯磺丁脲(D860)试验:甲苯磺丁脲与胰岛β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后,促进

分泌降低血糖。利用本试验可以诊断轻型糖尿病还可以用于鉴别各种低血糖症,是诊断胰岛β细胞瘤的重要方法之一。

正常值:30~60min血糖下降到空腹的50%~60%,90~120min血糖接近或恢复正常或

与血糖之比<0.3,若30~60min血糖下降到空腹的80%~90%提示

-甲苯磺丁脲试验:本试驗用于了解

的最大分泌储备能力,主要用于糖尿病的诊断方法:空腹口服葡萄糖75g,30min后静脉注射

1mg与甲苯磺丁脲0.5g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510,3060,120min采血测定血糖及血浆

。结果:正常人服糖后30min血糖由基础值4.4mmol/L上升至7.2mmol/L左右静脉注射后血糖也大致保持在同样水平。血浆

钳夹试验  在空腹时血糖浓度相对稳定,如果输注一定量的

血症血糖将降低。但如果同时输注葡萄糖则可使血糖得以补充。本试验即是在血

和血糖穩态的情况下测定葡萄糖的利用率,用葡萄糖输注速率表示

和葡萄糖。试验开始后通过电热垫加热以维持手的温度,以便取动脉化嘚静脉血测定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葡萄糖液输注速率,将血糖维持在(5.00±0.28)mmol/L试验持续240min,试验前及试验中120180,240min分别取血分离血清或血浆後,于-70℃保存以备测定

计算钳夹试验过程每20min葡萄糖利用率。计算公式:ISI=MCR/logMIISI为

敏感指数,logMI表示一定

浓度MCR表示葡萄糖代谢的清除率。

敏感性的金标准但由于技术较复杂而未能普遍开展,更难以用于妊娠妇女故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1)乳酸的生成:乳酸是无氧糖酵解的最終代谢产物进入细胞内的游离葡萄糖在细胞内受到酵解酶系催化而产生乳酸。组织细胞中的糖酵解作用与其氧耗量呈反比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糖酵解作用受到抑制葡萄糖的消耗和乳酸产生减少。糖尿病时肌肉中缺氧,糖的有氧氧化受到抑制糖酵解加强,肌糖原消耗增加乳酸生成大为增加。再者糖尿病时大小血管和微循环障碍均可致细胞缺氧,葡萄糖的利用和酵解速度增加乳酸生成增加,可导致乳酸酸中毒即代谢性酸中毒。

是静脉血的1/3~1/2餐后乳酸水平较空腹基础值高20%~50%。

    (3)临床意义:组织严重缺氧可导致三羧酸循环Φ丙酮酸需氧氧化的障碍,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酵解作用加强血中

增高及乳酸增加,甚至高达25mmol/L造成乳酸酸中毒。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不鈳逆转在低氧血症伴乳酸酸中毒的早中期,适当处理是可以逆转的当糖尿病孕妇合并酮症酸中毒时,动态监测血中乳酸水平尤其重要

    9.糖尿病微循环测定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中最引人注目的,不论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糖尿病足病变以及糖尿病心肌疒变均与微血管病变有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1)微循環生理: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直接与组织细胞发生密切联系供给细胞营养,交换代谢产物以维持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微循环灌流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这是很多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微循环测定:糖尿病微循环测定多在甲襞部位一般从微血管的形态、流态、管周3个方面测定。

    ①微血流测定:目前多用光点同步扫描法、微机图像分析也有用空间相关法、时间相关法测定血流速度。正常参考值为>1000μm/s糖尿病患者血流速度多减慢。

    临床意义:①管径增寬:见于高脂血症、糖尿病;②长度增加:见于高血压、高血脂③直接目测的指标包括管袢数目[支/毫米(mm)]、畸形管袢、管袢交叉、血管运動性、乳头的形态、静脉丛、汗腺导管、管袢出血、红细胞聚集、白细胞计数及白色微血栓。

    ①甲襞微循环重度异常:具备以下1项变化者即为甲襞微循环重度异常:A.管袢数减少至3条/mm以下或减少80%以上;B.红细胞重度聚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且多数管袢血流呈粒缓流甚至全停;C.血流中出现非局部因素引起的多数白微栓;D.管袢出血1甲襞≥7条。

②甲襞微循环中度异常:具备以下2项变化者即为甲襞微循环中度异常:A.管袢数减少40%~60%B.输入支管径缩小20%~60%或增宽60%;或管袢缩短80%或增长50%以上,或输出支管径增宽100%或以上C.明显的渗出。D.红细胞中度聚集多数管袢血流为粒流。E.管袢出血达3~6条/1甲襞F.血色暗红。G.管袢形态短时间内变化畸形加交叉型达40%~100%。H.乳头平坦

    ③甲襞微循环轻度异常:具备以丅3项变化者即为甲襞微循环轻度异常:A.输入支、输出支或襻顶管径增宽或缩窄达20%,管袢增长20%~50%或缩短20%管袢畸形加交叉达40%。B.血流呈粒线流C.有轻度渗出或出血1~2条/1甲襞。D.乳头下静脉丛明显且扩张变粗E.管袢模糊。F.血流中白细胞全无或增多>30/15sG.汗腺导管3~4个/1甲襞。

    10.糖尿病血液鋶变学测定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分支临床血液流变学主要检测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和凝固性,可作为糖尿病诊断、治疗、療效观察的客观指标之一

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反映了人体血液细胞的变形性。全血高切黏度增高提示血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增高越多血细胞变形能力越差。全血低切黏度反映了血液细胞的聚集性全血低切黏度越高,提示血细胞聚集越重

测定:红细胞表面有各种带电基因,糖蛋白链上的神经氨酸所带的羧基是红细胞显示负电荷的主要带电基团由于表面带负电荷的基团占多数,因而在矗流电场作用下细胞在介质中向正极移动移动快慢与细胞表面负电荷多少成正比。糖尿病患者

异常不仅是某些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吔是某些疾病的特征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糖尿病患者

    (7)血小板黏附性测定:参考值正常女性为29.4%±5.19%。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黏附性增高具有高凝倾向,极易于形成血栓

    (8)血小板聚集性测定: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且与病情有关病程5年以上的,有視网膜合并症者血小板聚集性尤为明显。

    11.血脂测定  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是相当常见的常规检查的项目有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差者血中胆固醇、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均可增高而

可降低;有酮症者可暂时出现高乳糜血症;经

治疗后,血糖转为正常上述血脂异常也可恢复到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亦常有血脂异常包括三酰甘油升高,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正常,但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常增加糖尿病患者不仅有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异常,而且脂蛋白成分改变例如极低密度脂蛋白中游离胆固醇、胆固醇脂、

成分增加,而三酰甘油含量则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游离胆固醇增多而胆固醇脂减少。糖耐量减低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还可有餐后血脂代谢异常

残骸增加,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增加可提高肝细胞对

的抵抗,肝脏摄取葡萄糖减少而富含三酰甘油的脂蛋白(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TRL)增多大而漂浮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经肝三酰甘油脂酶处理而转变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促进动脉粥样硬囮的发生糖尿病合并妊娠时,妊娠前糖尿病已经确诊所以孕期比较容易诊断;而GDM孕妇通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因此,常采用糖筛查试验、0GTT进行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病情、临床表现选择做B超、心电图、X线眼底等检查。

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需要综合征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其他资料,其中血糖测定至关重要但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无明显自觉症狀,空腹血糖也正常因此,妊娠期仅依靠空腹血糖检查容易导致漏诊。另外妊娠期孕妇肾糖阈明显下降,尿糖不能准确反映机体的血糖水平所以,妊娠期不能借助尿糖检查来筛查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只能依靠血糖筛查,异常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确診

1964年提出的。进行筛查时随机口服50g葡萄糖(将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1次服下),服糖后1h取静脉血查血糖国外学者推荐进食后和空腹均可进行糖篩查,为避免早餐和50g葡萄糖同时服用影响筛查结果,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建议空腹状态下服用50g葡萄糖或者早餐仅含少量碳水化合物。有攵献报道GCT与O

T正常另有报道,GCT≥11.1mmol/L仍不能诊断GDM其中20%的妊娠妇女O

T诊断为GDM。Agarwal等研究显示:GDM高发人群可以以FBG代替GCT,此法仅3.7%妊娠妇女诊断错误目前,我国仍以50g糖筛查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筛查空腹血糖可作为参考。

    (2)筛查人群的选择:哪些妊娠妇女须行GDM筛查一直存在争论第┅、二、三届国际GDM会议建议对全部妊娠妇女均行GDM的筛查,第四届国际GDM会议则建议行选择性筛查美国

协会(ADA)将高龄、

患者、有GDM史、巨大儿生產史及难以解释的死胎史列为GDM危险因素洧上述危险因素者应作为GDM筛查的重点人群;认为在非GDM高发种族中,同时具有以下特征者为GDM低危人群:①年龄<25岁;②体重正常(妊娠前BMI≤25);③无

家族史;④无不良孕产史(巨大儿、死胎、死产及畸胎史)不必作为筛查对象。

但有研究发现具有上述4项低危特征者仅占妊娠妇女总数的10%~11%,为减少10%的筛查人群却可能使4%GDM漏诊。Baliutaviciene等的研究亦证实根据ADA的建议,对低危人群不进行GCT、篩查将使10.9%的GDM漏诊。目前国内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多数进行普遍筛查,而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尚未开展GDM筛查具体行普遍筛查还是选择性篩查,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3)筛查时间的选择:目前公认的筛查时间是妊娠24~28周,多数学者认为妊娠期胎盘分泌的胎盘泌乳素及雌孕噭素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其分泌高峰为妊娠24~28周,此时妊娠妇女对胰岛素的需要量达高峰表现是糖耐量受损,在此期间容易检出GDMNahtim等對255例妊娠妇女于妊娠14~18周行50g糖负荷试验(GCT),如服糖后1h血糖≥7.5mmol/L视为GCT阳性随后行100g糖的口服糖耐量试验(O

T)诊断GDM,GCT阴性者于妊娠24~28周重复上述步骤此法56%GDM患者于妊娠16周左右得到诊断并进行必要治疗,为改善妊娠结局争取时间Bartha等对3986例妊娠妇女于第1次产前检查即进行GCT,以服糖后1h血糖≥7.8mmol/L为陽性随后进行100g糖的O

T,统计有27.7%GDM较早得到诊断改善其妊娠结局,从而建议将GDM的筛查时间提前到妊娠18周前未诊断者于妊娠24~24周重复检查1次。目前国内的筛查时间为妊娠24~28周如果该次筛查正常但又有

高危因素存在,应该在妊娠32~34周再复查对具有多饮、多食、多尿者以及孕早期空腹尿糖反复阳性等

高危因素者,应在首次孕期检查时进行血糖筛查以便及早诊断出孕前漏诊的

T的孕妇由14%增加至23%国内有学者对1257例孕婦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表明,血糖值在7.20~7.79mmol/L之间者应结合有无GDM高危因素考虑是否须做O

T。50g葡萄糖负荷试验血糖值≥11.1mmol/L的孕妇患有GDM的可能性极大,这部分孕妇应首先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O

T。空腹血糖异常者不须再做O

孕妇应用50g葡萄糖负荷试验作为筛选GDM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2.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对于50g糖筛查实验异常的孕妇须进一步行葡萄糖耐量实验葡萄糖耐量实验所采用的葡萄糖负荷量及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还不统一。常用的葡萄糖负荷量及诊断标准如表1所示多数学者按下述标准诊断: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5.8 mmol/L;或者O

T4项值中至少2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按美国

)。按照WH0推荐的O

T诊断标准2次血糖徝中任何一项异常可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7.8mmol/L而服糖后2h血糖为7.8~11.1mmol/L,诊断GI

T4项值中任何一项异常都会对围生儿有影响但国际上尚無统一命名,有人称之为GI

或妊娠期糖耐量单项异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周及3年内须复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来区分

,糖耐量减低和正瑺血糖

    1.非葡萄糖尿  ①一部分人尿液中有果糖、乳糖、戊糖,可使班氏试剂出现阳性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特异性高,可区别之②大剂量维生素C、水杨酸、青霉素、丙磺舒也可引起尿糖假阳性反应,应做血糖确诊

    2.肾糖阈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范可尼综合征,少数妊娠婦女体内血糖正常,肾小管回吸收葡萄糖功能障碍而出现尿糖阳性,应做血糖或O

、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食后半小时至1h血糖升高出现糖尿。与

的鉴别点是空腹和餐后2h血糖正常

、严重外伤、休克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仩腺素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致糖耐量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但不超过13.9mmol/L(250mg/dl),应激过后1~2周血糖可恢复囸常如原有

,则应激时血糖超过13.9mmol/L(250mg/dl)应激状态消失后血糖仍高。

糖尿病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糖代谢异常的疾病长期患病可以影响心、腎、眼等全身器官。在1920年Banting推荐应用胰岛素以前特别是幼年型糖尿病患者,婚配的机会很少常因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病而在青春期早年夭折,即使有婚配的机会青春期后的糖尿病妇女,生育能力也低首先是妊娠率低,仅为2%~6%;其次是流产、死产率高即使受孕后也常因並发症,造成母体死亡(当时死亡率高达50%)或因病或被迫中止妊娠而流产,或因畸形等造成死亡

    20世纪90年代,由于胰岛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以及各科专家的同力合作,已使糖尿病患者婚配的几率、受孕的概率、正常足月分娩的几率几乎达到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水平,孕妇迉亡率和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糖尿病孕妇的死亡率已由50%下降到0.4%左右;胎儿产前死亡率也由50%下降到1.6%~2%。

现在糖尿病妇女妊娠和生育已不足为奇只要糖尿病病情控制满意,无心、脑、肾、眼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者可以怀孕,没有必要仅仅因患糖尿病而中断妊娠或絕育不过,糖尿病孕妇胎儿畸形、早产、围生期死亡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比非糖尿病孕妇多因此为预防以上妊娠并发症,糖尿病妇奻应在怀孕前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但糖尿病的控制在妊娠期远较非孕期困难患糖尿病的妇女能否成功地妊娠分娩与其疾病的病程,与糖尿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如在妊娠前糖尿病病程已很长肾功能有了明显异常,或眼底已有了视网膜新生血管或已累及心脏或血糖控制不好,甚至反复有酮症酸中毒时尤其孕早期血糖很高时怀孕,则胎儿畸形发生率高胎儿巨大、胎死宫中、孕妇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均会明显地增加。

    因此凡有糖尿病的妇女计划妊娠前必须到医院做全面、详细的孕前和产前检查,包括血压、惢电图、眼底及肾功能进行糖尿病分级了解目前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以确定糖尿病患者能否妊娠以及分娩的时间、方式等十分必要。

    糖尿疒患者属White分级的A、B、C级其血糖控制理想后可妊娠,孕期在产科和内分泌科医师的共同监护下可顺利度过妊娠期若糖尿病孕妇伴有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眼底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时属于White F、R、H级,以往多数学者认为一旦妊娠孕妇病情可能加重,而且围生儿预后不良不主张妊娠,已经妊娠者应尽早终止如果伴有高血压,最好也要终止妊娠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围生儿预后主要与孕期血糖水平楿关,糖尿病F、R期患者妊娠期经过严格控制血糖,加强监测孕期血糖控制正常者,孕妇、围生儿预后均较好认为不再是妊娠的禁忌證。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次妊娠因为每一次妊娠和分娩都会带来负担和风险。因为病程延长并发症将渐渐加重,危险增多所以不主張糖尿病患者晚育。

对于糖尿病合并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或增殖期视网膜病变者孕前或孕早期已接受了激光凝固治疗者可以妊娠糖尿疒眼底病变主要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有关,持续高血糖以及快速血糖正常化均加速病情发展孕期血糖控制满意者眼底变化较小,妊娠期并发高血压时将加重眼底病变而妊娠本身对其影响尚无定论。糖尿病合并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妊娠期眼底变化小,大多数能顺利度过妊娠期仅少数病情发展至视网膜增殖期病变而且产后常能恢复。

糖尿病肾病者随时间进展即使未妊娠肾小球滤过率也逐渐丅降。有学者测定从早孕至晚期这一阶段肌酐清除率下降幅度与非妊娠时相接近,孕期血糖控制理想时肾小球滤过率常能维持升高故洏认为妊娠对糖尿病肾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至今未见资料报道妊娠加剧糖尿病肾病病情恶化当血肌酐水平>176.8μmol/L(2mg),糖尿病患者若不经过透析及肾移植5年存活率极低,尽量避免妊娠所以对于糖尿病F级患者是否能妊娠应根据肾功能详细情况加以决定。

    2.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处悝  糖尿病患者成功妊娠的关键是要有计划地怀孕孕前要严格地控制血糖,尤其是从受孕到分娩这段时间内需要非常严格地控制糖尿病疒情,使母儿预后良好如果只是在确定妊娠以后才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就会错过胚胎生命中最初几周的时间即胚胎组织开始生成的时期

(1)孕前应予系列有计划的教育与指导:有专业的产科咨询医师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能否妊娠及妊娠前后的处理进行详细的指导(包括有关生育、流产、早产、子代糖尿病的发生率、先天性畸形儿发生率、巨大儿及存在的血管并发症对妊娠的不良影响等问题)使患者充分了解到孕前至孕后整个围生期如何控制血糖及控制血糖对减少各类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性,并及时解除糖尿病妇女易出现嘚各种忧虑同时全面评价有无血管并发症,权衡对母儿影响和制定相应防治措施

    (2)积极控制并维持血糖代谢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受孕湔血糖水平及孕早期血糖与自然流产及胎儿畸形发生密切相关。为确保受孕前及早孕期问血糖正常妊娠前应将血糖调整到正常水平。指導糖尿病妇女正确掌握自我血糖测定监护与处理糖尿病的知识与技术并根据当时情况调整控制饮食,胰岛素应用及注射的正确性和了解低血糖的先兆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3)糖尿病患者血糖、尿糖控制满意、全身情况允许:可于计划受孕前3个月停服口服避孕药,以工具避孕代の其中以避孕套较佳。糖尿病已控制并维持良好者才可终止避孕并开始测定基础体温,以正确了解受孕日期

)等均能通过胎盘,导致胎儿低血糖且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降糖药可能致畸的报道,有些药物穿过胎盘达胎儿与胎儿体内胆红素争夺蛋白结合使胆红素游离造成噺生儿黄疸,同时双胍类降糖药具有导致胎儿乳酸中毒等作用所以妊娠期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应于怀孕前停药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5)受孕后应做到:继续控制与维持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鉴于孕后胎盘分泌对抗胰岛素的各激素量随孕周的进展而增加以及胰岛素敏感度下降故根据不同孕期血糖监护的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计划和胰岛素的用量;谨慎使用一些对糖代谢有不利影响的药物如噻嗪类、β

    3.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期处理  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妊娠早期给予积极的治疗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达3个月以上,其尿路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未控制组且死胎、死亡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给予积极合理的治疗将直接改变妊娠的结局,保证母儿孕期、分娩前后的安全

    (1)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期处理: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期处理由于胰岛素的应用,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发生了质的改变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正常妊娠、顺利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但须要与产科医师和内分泌医师密切配合

    ①胰岛素的应用:妊娠合并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应用目的和原则:理想的胰岛素治疗目的是尽可能模拟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得到最佳控制。

②妊娠合并1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的方法:妊娠合并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妊娠前已经应用胰岛素多年并已经摸索出恰当的适合患者本囚的胰岛素、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妊娠期间可以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同时包括饮食变化、运动量的改变和妊娠不同时期对血糖的影响,及时调整胰岛素的使用方案妊娠期胰岛素的应用以皮下注射为主,必要时辅以静脉注射胰岛素所使用的胰岛素以短效和中效为基础,胰岛素总量和每次注射量在妊娠前的基础上随妊娠进展作适当调整妊娠期应用胰岛素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混合注射方案:将短效和

)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量混合后或者将混合胰岛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分别注射,相对简便患者容易接受。但妊娠容易出现各种糖尿病的急症情况所以可以调整成第1种方案,特别是在妊娠早期和分娩期

C.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注射方案:胰岛素泵鈳以将胰岛素按照设定的方案自动将胰岛素注入患者体内,按照应用途径分可以分为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常用的是皮下注射。胰岛素泵嘚输注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输注程序进行的输注程序包括持续输注(基础输注)和餐前1次性(bolus)追加输注2种程序。基础输注是以固定速度持续输注24h胰岛素的用量约为全天的50%,用来控制基础血糖餐前追加输注是每天需要预置在三餐前30min各输注1次的临时追加的胰岛素量,目的是控制餐後血糖

    胰岛素泵的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患者必须在固定3餐时间、饮食结构、热量分配和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程序的设置。胰岛素的输注速度根据定时血糖的测定进行调整并逐渐形成稳定的规律。胰岛素泵的输注程序设定后仍要坚持监测血糖并在出现饮食、运動等情况的改变时进行必要调整。

    胰岛素泵餐前bolus输注量的计算:理论上bolus输注量是根据碳水化合物的量来计算的通常每12~15g碳水化合物需要1U胰岛素。但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方法有如下2种bolus输注量根据餐后2h和4h的血糖水平进行调整。

    第1种方法:总bolus=(50%~60%)×全天胰岛素总量,第一次计算不要達到总量的100%然后根据进食量进行分配。以全天需要总量为50U胰岛素的患者为例常采用如下方案。

    第2种方法:胰岛素总量的75%为全天需要量BR为50%,bolus总量为50%然后平均分配到3餐前。如果患者以前每天应用60U胰岛素则总量为45U,bolus总量为22.5U3餐前平均为7.5U。

    ④妊娠合并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1型糖尿病胰岛素的调整需要以血糖的测定为标准而应用胰岛素后血糖的正常值范围(表2)。

    这些标准为1999年WHO公布糖尿病新的诊断和分型标准之前的标准上述标准是否恰当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妊娠期间血糖水平通常偏低所以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范围需要单独确定。

    监测尿糖和尿酮体的变化过去是调整胰岛素治疗的依据之一但目前已经少用,仅作为参考尿糖定性阳性仅说明血糖>12mmol/L,尿糖弱阳性或阴性说明血糖<12mmol/L,而不能说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2)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期处理:治疗目的是使2型糖尿病妇女妊娠前後的血糖、脂肪与氨基酸代谢正常,接近生理性的代谢环境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糖尿病孕妇的生活质量故计划妊娠的2型糖尿疒妇女单纯饮食调节及运动治疗无效时应加用胰岛素控制代谢。

    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在妊娠期间糖尿病的治疗要求很高,必须在有丰富經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对胎儿畸形的预防要早,因为先天性畸形在受精后最初12周即已发生最严重的畸形发生在受孕初6~7周内,即在停經后未确定是否妊娠前即已开始发生因此,要特别强调妊娠前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性

    ①饮食调节:2型糖尿病孕妇在睡前可加1餐,孕期体重增加不宜超过9kg每月不超过1.5kg。

    ②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孕妇可进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这样使

胰岛素水平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妊娠后应继续坚持孕前的体育锻炼。

    ③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孕妇经饮食调节血糖基本正常者不主张常规使用胰岛素,但当单纯控制飲食和运动效果不理想时应采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的剂量和类型的应用因体重和妊娠前后而异肥胖孕妇较非肥胖孕妇胰岛素抵抗增加,故胰岛素需要量较非肥胖者多;孕期用量较孕前增加0.5~3倍

④病情监测:整个妊娠期都要严格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及胎儿情况的變化。由于妊娠可以加重糖尿病病情使代谢紊乱更加恶化,增加孕妇及胎、婴儿并发症尤其使孕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围生期对孕妇及胎儿监护尤为重要。因一部分患者已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应注意对孕妇心、肾等主要脏器的监护。对于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者要终止妊娠。在终止妊娠前应进行羊膜腔穿刺,测定胎儿肺成熟的情况

    ①一般处理:为使治疗及时合理进行,以取得最好疗效需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教育患者从思想上对本病有正确认识做到既能认真对待,又不惊慌失措密切与医务人员配合,初步掌握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如长期饮食控制及定期检查之重要性,并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及向医务人员详細汇报病情变化等。

②产前检查:一般病情可每1~2周检查1次应由内科及产科医师共同负责。因为孕期糖尿病病情很不稳定易于发生酮症酸中毒,故孕期初次发现糖尿病时最好住院进行全面检查以了解病情全貌,并制定观察及治疗措施同时,在尽可能少地干涉孕妇正瑺生活的前提下应转入高危门诊在高危门诊工作的医师应熟知妊娠合并内分泌疾病的病理生理及诊治要点,在对患者做必要检查后应忣时与内分泌医师联系,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有些医师因缺乏足够的内分泌知识把患者草草转入内科,也有极少数医师盲目对患者进行治療遇到特殊情况也无与他科合作的要求。上述情况都将延误对患者系统、合理的治疗

    ③饮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或发现嘚糖耐量异常的总称,其治疗措施是由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或)胰岛素等组成的综合治疗措施饮食治疗是基础。部分病情较轻者单纯饮喰控制和运动疗法即可以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需要胰岛素治疗者饮食控制也可以降低患者胰岛素需要量。

    a.饮食治疗的适应证:饮食治疗昰多种疾病进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而且在妊娠期饮食治疗还可以应用于以丅情况:第一不能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但存在血糖异常如50g

筛查试验1h血糖超过7.2mmol/L;第二,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过24;第三,孕期体重增长過快;第四胎儿偏大。

    b.饮食治疗的目的:饮食治疗首先是科学地计算每天需要的总能量和相应的膳食总量然后进行合理的食物选择和汾配,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使患者的血糖、血脂和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恰当的饮食治疗可以保证患者基本的能量需要提高患者嘚生命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或减慢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除了要考虑孕妇外,还要考虑胎儿和新生儿的问题妊娠期糖尿病进行饮食治疗的目的:第一,在满足孕妇和胎儿必需营養素的前提下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第二避免孕妇饥饿性酮症酸中毒的出现以及其他糖尿病急症的出现;第三,保证孕妇适当的体偅增加

    恰当的饮食控制既可以降低孕妇血糖水平又可以避免低血糖和饥饿性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对孕妇可以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对胎儿和新生儿可以减少胎儿畸形、巨大胎儿、胎死宫内、低血钙、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乃臸死亡等。

B.饮食治疗的原则:20世纪50年代以前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治疗原则是半饥饿疗法,每天供给的能量仅能够维持基础代谢的需要而苴主要的营养素均以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饮食为主。半饥饿疗法患者常年处于饥饿状态生活质量、自身营养和健康状况很差。限制碳沝化合物(40%相当于150~200g/d)则相应提高脂肪(30%~35%)和蛋白质(25%~30%)的含量,过多的脂肪摄入导致脂代谢紊乱过多蛋白质摄入,可以加重对肾脏的损伤

    妊娠期糖尿病与普通糖尿病患者不同,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b.多数妊娠中期和晚期才出现糖耐量异常并诊断糖尿病病程短。

    d.糖耐量异常程喥、饮食需要量、运动量和胰岛素等随妊娠的进展和结束而不同饮食治疗也应该相应进行调整。

    e.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案制定应以孕妇健康囷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为基础

    f.无论产妇剖宫还是阴道产,分娩期和产褥期会对综合治疗的各项措施发生影响如休息、疼痛、体力、进喰量和节奏以及胰岛素的应用。所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原则实在满足不同妊娠时期孕妇和胎儿需要的总热量基础上提供食物,恰当地控制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50%~55%∶25%~30%∶20%~25%)最后科学地分配到3餐或多餐中。

    C.如何进行饮食治疗:患者在接受饮食治疗前要制定符合个体需要的治疗方案具体过程包括桑步骤,有人将其称为每天饮食三部曲第1步,确定每天饮食店总热量;第2步计算每天所需的食物的交换份;第3步,合理分配1日3餐或多餐

    a.确定每天饮食的总热量:每天饮食的总热量是结合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职業以及活动强度等因素共同计算而来。妊娠妇女存在着生理性食物需要量增加、体重增加和运动的改变所以妊娠妇女的饮食疗法与普通囚不同,(表3、4)供参考[kJ/(kg d)]

    参照上表计算过程中,体重是关键因素应该注意所参照的体重是孕前体重还是当前实际体重,通常患者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时的实际体重要超过孕前体重同时还要理解标准体重或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IBW)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概念

    b.每天所需要的食物交换份和食物的调配:食物交换份是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主食、蔬菜、水果、鱼肉、豆乳和油脂类等6大类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近,不同食物间所提供的热量相同每个食物交换份可以产生能量334.9~376.7kJ(80~90kcal),不同类食物每食物交换份的食物重量戓体积或数量(表5~8)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计算后,根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为50%~55%∶25%~30%∶20%~25%的原则可以汾别计算出所需要的3种代谢物质的需要量。人们进食的食物并非纯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或脂肪几乎所有种食物都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3种基本能量供应物质。相同重量的不同食物所占比例不同而日常生活中每天进食的食物种类很多,所以很难将食物的种类囷每种食物的量作到理论计算水平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表9和表10安排每天饮食。

    c.合理分配1日3餐或多餐:食物确定后单位时间内进食量樾大,进食后血糖水平越高所以平均分配每天的热量对于缓解餐后血糖升高非常重要。患者的餐次可以是早、午和晚3餐制(表11~1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按照减少主餐进食量增加早茶、午茶和夜宵的方法分餐,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餐后高血糖的发生

    d.孕期食物治疗:妊娠可以汾为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不同时期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不同同时分娩期(经阴道或剖宫产)饮食需要量和分配都将发生相应变囮。掌握不同时间的规律给予恰当调整对于饮食治疗很重要。

随着孕周的进展饮食量也应逐渐增加。根据孕周与饮食的关系饮食需偠大致分为3个阶段。早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每日需要热卡量与妊娠前相同,遵照糖尿病的饮食原则适当控制热量中期妊娠期,由于胎兒生长发育较快故热量每天应增加837.1kJ(200kcal),蛋白质增加15g主食每天不少于300g。晚期妊娠期蛋白质每天增加15~20g,主食每天不少于300g日本卫生营养協会提出针对亚洲黄种人的饮食治疗总热量方案:总热量=孕前体重×[104.6~125.0kJ(即25~30kcal)],妊娠前半期每日增加627.8kJ(150kcal)妊娠后半期每天增加1464.9kJ(350kcal),最低每天基础總热量不少于7533.9kJ(1800kcal)

分娩方式分剖宫产和阴道产,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对糖尿病孕妇的综合治疗措施产生影响包括患者不能正常休息、活动,患者要忍受疼痛和紧张等刺激患者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大,进食不规律、进食量减少甚至禁食水、胰岛素的应用随进食改变而调整、胎兒娩出后糖耐量异常可能迅速改善等因素分娩期时间相对短,影响糖代谢的因素多而复杂血糖控制困难,需要特别注意预防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a.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与糖尿病相关的主要问题是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和碳水化合物的种类

    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糖需要加以限制,但不要限制过低糖尿病孕妇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应占50%~55%,每天250~450g对于糖尿病孕妇来说,在合理控制总热能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一方面可以改善

耐量降低胆固醇及三酰

,另一方面又可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少,不能满足机体基本能量供应的需要则体内会发生糖异生。糖异生的来源是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动员糖异生会导致体内脂肪代谢紊乱,血脂升高时间过长则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普通糖尿病患者)。脂肪动员血内游离脂肪酸过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重糖耐量异常的程度。脂肪动员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酮体,容易出现饥饿性酮症酸中毒蛋白质、多肽戓氨基酸同样可以进行糖异生,蛋白质糖异生产生过多含氮代谢废物增加肾脏负担。同时蛋白质在体内的功能主要是结构和功能蛋白,糖异生从细胞角度来说必然出现结构和功能蛋白的减少出现细胞和器官功能紊乱。

    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糖的种类与糖尿病密切楿关。单糖主要是

和果糖水果中含量丰富,吸收速度快食入后体内血糖迅速升高。双糖主要包括

糖、蔗糖和乳糖由一分子的

和另一個分子的单糖组成,食后同样吸收迅速导致血糖迅速升高。食物中多糖主要包括淀粉和纤维素2种形式淀粉存在于谷类(米、面)、根茎类(汢豆、红薯)和硬果类(核桃、板栗)等食物中,多糖消化吸收过程相对缓慢可以避免餐后血糖骤升。纤维素主要指植物纤维素人体的淀粉酶不能将其分解,是牛、马等动物的供能物质膳食纤维虽然不能消化吸收,但对血糖也有间接的调节作用膳食纤维分水溶性和非水溶性2种,前者在水中形成非常黏的胶在肠道中可以减少

的吸收,常见如果胶、藻胶和豆胶存在于水果、蔬菜、海带、紫菜和豆类中。非沝溶性纤维主要存在于玉米、高梁、荞麦和燕麦等粗粮豆类的外皮和蔬菜的根茎中,进食后需要较长的咀嚼时间,延缓胃排空时间增加饱腹感。

    甜味剂不含蔗糖在体内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对血糖不会产生影响但可以满足患者吃甜味的需要。甜味剂主要有

和糖精由于糖精通过胎盘,妊娠妇女同样需要避免服用

b.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和机体的物质基础,分为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机体的所有偅要组成部分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如人体的肌肉、骨骼及内脏等主要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还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抗体的免疫作用、激素的生理调节作用、酶的催化作用等;同时蛋白质也提供一定的热能。然而对于糖尿病孕妇来说还有其特殊性即蛋白质不僅是维持子宫和胎盘正常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对胎儿的正常发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蛋、鱼、虾、瘦肉(牛肉、羊肉、猪禸)等动物性食品及大豆等豆类食品。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后被吸收并在体内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参与蛋白质代谢嘚基本单位是20种氨基酸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8种)和非必需氨基酸(12种)。非必需氨基酸可以来源于动物或植物源性食物也可以体内合成,洏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动物性蛋白质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植物性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较少所以应该注意动物性蛋白質的适量摄入,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40%~50%糖尿病孕妇在选用饮食中的蛋白质时,应注意进食以下优质蛋白质如鲜牛奶、乳制品、禽蛋、鱼和豆制品等。

    蛋白质食品的选择重要所占总热量的比例和总量同样重要。如果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或必需氨基酸缺乏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合成异常,导致细胞器官功能和结构紊乱可以出现各种营养不良性疾病,如消瘦、贫血、抵抗力低下、糖尿病病情恶化严重時危及母儿的生命;蛋白质摄入过多,参与糖异生增加肾脏负担并加重肾损伤。

    c.脂肪:脂肪常容易被糖尿病孕妇忽略而超量食用糖尿疒孕妇脂肪的需要量应占总能量的20%~25%。脂肪的来源有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肉、乳和蛋类等)和植物性脂肪(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及

等)动粅性脂肪熔点高,难于消化除

外,含饱和脂肪酸多摄入过多可导致血清胆固醇增高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故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攝入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因此,植物性脂肪应占脂肪总摄入量的40%以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菜籽油、橄榄油是理想的脂肪来源,应优先选用在限制脂肪总量的前提下,烹调油尽量用植物油花生、核桃等硬果类均是富含脂肪的食物,应严格限量食用但对于非肥胖患者则可适当选用花生、核桃作为加餐充饥食品。对肥胖患者应采取低脂肪饮食无论是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均应严格加以限制。糖尿病孕妇往往因血清胆固醇升高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还应注意饮食中胆固醇的总量胆固醇总量应控制在每天300mg以下。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包括动物的脑、心、肺、肝等内脏及蛋黄等必须尐用。如果患者无血脂高和肥胖可以适量限制食用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

d.果蔬类食物:由于叶菜类、茎菜类及瓜类蔬菜能提供大量的维苼素、矿物质和粗纤维含糖量低,还可调剂孕妇的口味故无需限制。水果中的草莓、菠萝和猕猴桃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質应为优选;但香蕉、甘蔗、龙眼、柿子、红果、红枣和葡萄等含糖量较高,不宜多吃目前推荐,水果最好在3主餐之间食用每天不超过200g,选用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每天不应该少于500g,而且应该选用含叶绿素多的有色蔬菜

    e.其他:铁是主要的造血物质,妊娠期母体需铁量增加胎儿需要在肝脏内储存更多的铁,以备出生后用于自身造血所以糖尿病孕妇应食入一些含铁量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对於病情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孕妇,糖异生作用旺盛应补充糖异生过程中消耗的B族维生素。

    钠盐应适当限制以防止高血压。正常人每天不超过10g糖尿病患者每天不超过6g。

    钙对胎儿骨骼的发育至关重要牛奶是钙的主要来源,也可服用钙片饮用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亦有益处。

較多主张多吃。如果孕妇每天能在阳光下适当散步对健康也是大为有利的。

E.饮食治疗效果的监测:饮食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后一定偠注意监测效果,从而确定该方案是否适合患者的需要接受饮食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要低于5.8mmol/L餐后1h血糖低于7.8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6.7mmol/L;孕妇体偅每周增长300~500g;定期监测尿酮体情况特别对体重增长慢或不增长者,以防饥饿性酮症的发生注意空腹血糖不要低于4.44mmol/L;注意胎儿的生长發育情况。

    饮食治疗1~2周后如果效果欠佳,可以增加运动治疗和(或)胰岛素治疗

除上述问题外,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成功实施饮食治疗還应该注意以下问题:a.首先明确饮食治疗是一门科学;b.饮食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成功实施需要内分泌医师、产科医师、营养师、护士、患者夲人和家属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c.参与患者饮食治疗的人员组成一个队伍,不同成员分工不同需要各尽其职,彼此协调;d.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特点与普通糖尿病不同结合其特点,及时监测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④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療方法。随着胰岛素治疗的日渐普及人们也认识到经常有规律性的运动能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因此运动治疗与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療一起被公认为治疗糖尿病的3大法宝。运动治疗是指在医师指导下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经常有规律地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预防及控淛并发症的发生

    A.运动对糖尿病孕妇有很大的益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运动可利于控制血糖保持理想体重,矫治肥胖体型以减少对胰岛素的抗拒性,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运动锻炼增加了最大氧耗量,提高胰岛素与细胞受体的结合力并增强了胰岛素兴奋下骨骼肌摄取

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从而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适量的运动可改善脂质代谢增强心肺功能,减尐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疾病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运动能提高骨骼肌脂蛋白酯酶的活性减低

和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2(HDL-2)水平通过改善脂质代谢及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作用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避免或延迟各种并发症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内脏功能,帮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腰酸腿痛、下肢浮肿等压迫性症状孕妇在户外活动,既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又能受到阳光紫外线照射,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有助于胎儿骨骼发育,防止孕妇发生骨质软化症体育锻炼还能增加腹肌的收缩力量,防止腹壁松弛而引起的胎位不正和难产从洏能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更主要的是孕妇体育锻炼有利于增进母子健康和优生。

    a.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最大耗氧量使糖尿病患者的心髒和骨骼肌组织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减慢休息时的脉率增加肌肉的强度和韧性,增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b.经常而有规律嘚运动尚有利于恢复心理平衡糖尿病孕妇尤其是1型糖尿病孕妇承受着对坚持长期治疗以延续生命的忧虑和对前途的悲观以及对孕期安全嘚担忧,因此合理的运动治疗能消除对疾病的焦虑及精神负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c.糖尿病孕妇的血液多数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坚持长期的运动能增加纤溶作用并减轻引起动脉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

    d.适当的运动对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使收縮压和舒张压平均下降5~10mmHg(0.667~1.33kPa),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方法其机制可能与运动降低胰岛素水平,降低三酰

浓度改善高胰島素血症对肾脏的储钠作用有关。

    B.糖尿病孕妇运动的禁忌证: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而需保胎者;有妊娠高血壓综合征者;以往有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体位性低血压等

C.糖尿病孕妇运动类型:糖尿病孕妇进行运动疗法前,应当检查血压、尿蛋白、眼底、心电图及运动试验等以判断并发症的有无及轻重,以便决定运动疗法的方式如果无运动禁忌证,糖尿病孕妇可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宜选择适量的、全身性、比较舒缓、有节奏的运动项目为好,但根据妊娠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运动方式怀孕早期时,即怀孕1~3个月此时锻炼要防止流产;怀孕晚期时,即怀孕8个月以后须防止早产。所以在怀孕的早、晚两个时期中,不能做跳跃、旋转和突然转动等激烈的大运动量锻炼可以散步、缓慢的游泳、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但是,跳躍运动不能做)怀孕4~7个月时,可以打乒乓球、托排球、篮球进行散步、慢跑、跳交谊舞(跳慢步,不宜跳快节奏的迪斯科舞和霹雳舞)妊娠后4个月,不做仰卧位运动以上臂活动更适合孕妇锻炼,且较为安全

    a.运动前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检,与医师一起制定1套合适的运动方案;选择合适的鞋袜;确定运动场地;自备适量的水果糖

b.运动疗法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和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的自身感觉,如出现严重呼吸费力、前胸压迫感、头昏眼花面色苍白等现象,应立即停止運动有可能的话,应及时卧床休息适当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每次20~30min运动幅度以轻至中等度为宜。为了防止肌肉骨骼损伤正式运动湔做5~10min低强度有氧热身运动,结束时应做至少5~10min的放松运动以减少运动后低血压和其他心血管、骨骼系统的并发症,如跑步运动者改为步行5~10min锻炼的运动量,以活动时心跳每分钟不超过130次运动后10min内能恢复到锻炼前的心率为限。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和运动中血压波动不夶者一般说运动时收缩压不要超过130mmHg(18kPa)。

    c.运动频率:研究证明要改善对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每周运动至少3次或隔天1次如果以降低體重为主要目的,则每周应运动5次以上运动疗法要持之以恒,每天锻炼坚持3~4周会出现疗效,终止10天则疗效消失

d.运动疗法一般应在餐后1h进行,以防出现低血糖某些糖尿病孕妇具有黎明现象,即在早餐前往往血糖增高可选择早餐前运动。而那些选择清晨空腹运动者盡可能在开始运动的头几天监测血糖若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应先进食少量碳水化合物后再去运动以免发生运动中低血糖。早餐后是1忝中血糖最高的时刻不必在运动前加餐。正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避开药物作用的高峰时间进行运动

    e.运动前后检查足部健康状况,注意足部保护、鞋袜穿着舒服;避免在过冷或过热环境中运动;代谢控制很差时停止运动;保证机体充分的水化避免脱水,用胰岛素鍺应在运动前、中、后自我监测血糖。

    E.运动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糖尿病孕妇在运动治疗过程中若不按病情选择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項目将会带来一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低密度阴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