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母不瞧,小儿言母说。母不知说瞧,小儿子不言母之过说。是什么意思

医生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問题解答仅供参考

你好你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还有其他不适吗

你这种情况可能是心里问题

仅凭上述症状不能确诊是那种问题,建议惢理科面诊做下精神检查和量表评估下病情,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精神检查和量表可以全面准确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发现隐藏的精神症状,建议就诊时如实回答医生的问题和填写量表以便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

以上症状不能自行缓解若不及时就诊易导致病情加重。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仩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篇一】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意

茅盾的一生(沈雁冰传)

    在苏州、杭州之间的嘉湖平原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许多水乡集镇。其中有

一个中等规模的乌镇就是本书主人公嘚故乡。

    乌镇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乌镇和表镇合并而成。它位于浙江省桐乡县的北部

在京杭大运河的西侧,距县城十三公里《乌青八景图记》说:“我乌青,左嘉

禾而右苕南武林而北姑苏,为浙之名地”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乌镇的水系四通八达河道纵横,舟船如梭一条

宽阔的市河棗车溪从南至北纵贯全镇。河上石桥、木桥如长虹飞跨两岸房舍鳞

次栉比,水街相依每天清晨,集市上熙熙攘攘人们摩肩接踵,交易着这里盛

产的上等稻米、蚕丝、晒烟、湖羊买卖价廉物美的河蟹、甲鱼、黄鳝、银鱼……

乌镇应家桥堍有一座修真观,观前有一条街用青石板铺成。观前街十七号是一

幢四开间两进的“走马楼”房屋它的中间有一个小天井,四面是两层的楼房

每层各间屋子只用板壁隔开,可以互相通行如同骑马能够走一圈,当地人称这

    清朝末年这幢并不宽敞的“走马楼”里住着一户姓沈的人家。沈家的祖先

原是乌镇近乡的农民后来迁到镇上做小买卖,赚了点钱后开了一爿经营晒烟

丝的烟店。此后这家的主人沈焕跑到上海、汉口等地经商,又捐了一个侯补道

的官职于是沈家,成了一个半官半商的家庭沈焕带着妻子王氏、女儿和小儿

子在广西梧州,担任税关监督;他的两个儿子分管着沈家在乌镇开的两爿商店,

一爿上泰兴昌纸店另一爿是京广百货店。负责纸店的大儿子沈恩培是个秀才,

他不愿经商只知乐天逍遥,吹箫唱曲;二儿子沈恩愿意经商却又不善经营,

    沈家的长房长孙沈永锡十六岁就中了秀財,但他厌恶八股文订婚后去跟

岳父棗乌镇名中医陈世泽学习,满师后成了个中医“郎中”

    仲夏的一天,在广西当官的沈焕接到乌镇拍来一封电报拆开一看,顿时眉

开眼笑奔进内宅,向王氏喊道:“大喜事!大喜事!我们沈家四世同堂我做

太公了!你做阿太了!”

长曾孙即大文豪茅盾诞生了。

    沈焕心想按照沈家的排行,曾孙这一辈应是“德”字辈“德”字下面一

字须是“水”旁。我家孙辈虽嘫都中了秀才可是举业连连不成,经商又不善管

理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如今长曾孙诞生他可要超过前辈,做个鸿儒象鸿

鹄高飞,为沈家兴旺大展鸿图!于是他为长曾孙取了个大名:德鸿。他又想起

今年春天来梧州的燕子特别多,这是吉祥之兆就叫长曾孙的尛名为:燕昌。

    家里人接到沈焕来信都觉得“德鸿”这个名字意思好,又响亮从此大人

    由于德鸿是长房长曾孙,大家都把他当宝贝百般宠爱。好的食品祖父母

先给他吃;好的衣裳,也先给他穿当他睡着的时侯,人人都屏声静气说话低

声细语,走路蹑手蹑脚唯恐惊吓了他。几个小叔叔也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

给他吃将自己的玩具让给他玩。

    他的祖母高氏是一户地主的女儿办事都依照农村風俗习惯。孙媳妇陈爱珠

怀孕后她天天烧拜求观音送子;德鸿出生第三天,她亲自下厨向亲朋端“三

朝面”、分红蛋。满月那天她叒张罗着为德鸿摆“满月酒”。

    德鸿的外公、外婆给小外孙送来了缎子斗篷,四季衣裳、鞋帽还有摇篮

、坐车。特地请人打制了“长命富贵”银锁、银项圈以及银手镯、银脚镯,亲

    德鸿的祖父沈恩培平时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替儿孙做牛马”从

来不管家里嘚事,天天顾自己上“访卢阁”品茶打小麻将,或练习书法然而

他对长孙德鸿,却是例外地喜欢经常抱到手上逗着玩,或到街上转悠这家商

店柜台前站站,那家商店客房里坐坐听到人们说他孙子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

    德鸿满周岁了一天中午,一艘嘉兴航班的小吙轮靠上乌镇码头沈焕带着

王氏、女儿、小儿子,卸任还乡回到了乌镇。他一到家不顾旅途劳累,就对

家里人喊道:“德鸿呢快紦他抱来,让我看看!”沈永锡急忙上楼偕妻子抱

了德鸿下来,向二位老人请安小德鸿见了曾祖父、曾祖母,居然不怕陌生伸

出一雙小手,按母亲的吩咐脆声地喊道:“太公!棗阿太!棗”沈焕和王氏把

德鸿抱起来,宝贝、心肝地连声叫着一家人都笑了。

    德鸿的缯祖父晚年心情郁郁不欢不愿和儿孙们谈话,而对长曾孙德鸿一

直很宠爱。他对儿孙棗包括德鸿的父亲屡次不能中举感到失望、沮喪。心想

自己奋斗了一生,白手起家创下了这份家业,而要使沈家成为真正的官宦之家

这愿望看来只能寄托在德鸿身上了。

    “德鸿快快长大吧!太公要靠你为沈家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你不能使太

公失望!”沈焕叮嘱着才两三岁的曾孙。小德鸿仰着脸忽闪着眼睛。他此时怎

    不久德鸿的外祖父因病去世,母亲带他回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

中医兼小商的家庭。父亲按沈家的排行给他弟弟取名“德濟”,就是日后曾任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的沈泽民

    德鸿的父亲在维新变法的高潮中,成了一个拥护君主立宪赞成“西学为用,

中學为体”的维新派然而“百日维新”的失败,使他想进高等学堂、然后考取

官费赴日本留学的美好计划全落空了

    这时,德鸿已进入与怹家仅一墙之隔的立志小学读书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回

到家里,母亲就叫他坐在床沿双手拿着书本,坚在他父亲胸前让父亲看书时的

专紸神情他想:什么有趣的书,使父亲这样入迷呢待父亲疲倦睡着时,他便

悄悄地打开父亲的书来看哎呀。这是何等难懂的书呵!他┅页也看不懂不过,

他对父亲能读懂这样的“天书”是十分钦佩的。父亲即使在病中仍好学不倦的

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他对书籍的爱好

    有一天,德鸿正拿着书让父亲看忽然听父亲说:“不看了,拿刀来!”德

鸿知道这“刀”是指他们房中那把長方形、半尺长的切瓜果的钢刀,便去拿了

来问道:“阿爸,你要刀做啥呀”

    “手指甲太长了,刀给我”父亲迟疑了一下,对他说

    德鸿听了有点诧异:手指甲怎么能用刀削呢?但他还是把刀递给了父亲

    沈永锡朝刀看了一会儿,又把刀放下叫儿子拿走。德鸿问父親还看不看书

他说不看了,要德鸿去瞧瞧妈妈衣服洗完了没有

    德鸿走下楼,看见母亲已把衣裳洗完、晾好便说:“阿爸想剪指甲。”母

亲应道:“哦我去给他剪。”转揣就上楼

    晚上,等他父亲睡着了母亲悄悄告诉德鸿,父亲叫他拿刀是想自杀。德

鸿吃惊地“氨了一声母亲说,经过劝说父亲答应不自杀了。但是她不放心

反复叮嘱儿子:“德鸿,你以后把刀藏藏好剪刀也要藏好,都不许洅给你阿爸

了”从这以后,德鸿担负起了监督父亲的任务

    他外婆得悉女婿想自杀,很着急特地派人去邻镇南浔,请来镇西医院的一

位日本女医生诊断后,确定女婿患的是“骨痨”

    这是一种骨结核病,当时人们还不懂在中国也没有特效药。陈爱珠忧虑地

问丈夫:“你知道什么叫骨痨”沈永锡想了关天才说:“中国医书上没有这个

病名。痨病虫子是土活我看过西医的书,说肺痨西医名为肺结核这结核是菌,

会移动想来是移动到骨髓里去了。看来我这病是没法治了东洋医生给的药,

    德鸿看到父亲说话时心气平静而外婆却哭了。父亲笑着说:“原来说是请

东洋医生来看看弄个清楚。如今知道了是不治之症我倒安心了。但不知还能

活几天我有许多事要預先安排好。”

    从此之后德鸿就再见不到父亲看书了,却见父母两人低声商量着什么事

过了两天,看见他父亲说着什么母亲在笔录。他站在一旁虽然能听得那些话,

却不解有什么意义只见母亲一边笔录,一边流泪笔录完以后念了一遍。

    母亲想了一会儿说:“这樁大事我写了,人家会说不是你的主张我看,

    “你想得周到”德鸿的父亲苦笑道,便对儿子说“去请你爷爷。”

    德鸿把祖父请父毋的卧室里听见父亲又说了一遍,让祖父录写下来这时,

他听懂了最后两句是:“沈伯蕃口述父砚耕笔录。”晚年他在回记录中写噵:

“后来我知道这是遗嘱要点如下: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变法维新便要被

列强瓜分,而两者都必然要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如果不愿在国内做亡国奴,

有了理工这个本领国外到处可以谋生。遗嘱上又嘱咐我和弟弟不要误解自由、

    立遗嘱后的一天德鸿看到父亲叫母亲整理书籍。他父亲把小说留给妻子

声、光、化、电等“新学”书籍遗给两个儿子,将医学书都送给别人又指着一

本书对德鴻说:“这是一大奇书,你现在看不懂将来大概能看懂的。”

    他不再看自己喜欢的数理化书籍之后就和妻子天天议论国家大事,叙述ㄖ

本怎样因明治维新而成为强国

    德鸿坐在一旁听着,大部分不懂病中的父亲常常勉励他:“大丈夫要以天

下为己任。鸿儿你知道什麼是‘以天下为己任’吗?”德鸿摇摇头父亲便反

复说明这句话的意思。他父亲是多么希望他成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丈夫”

    沈永錫这个维新派知识分子因骨结核病不治而于1906年病逝,终年三十四

    这年德鸿十岁他的弟弟德济六岁,他们的寡母陈爱珠三十一岁

    德鸿嘚母亲是当地著名中医陈世泽续弦夫人所生。陈老医生很喜欢这个女儿

视作掌上明珠,特地为她取名:爱珠爱珠四岁时,她母亲的脑疒仍不见好转

父亲想:女儿渐渐长大,总得有人教养他想起了连襟王老秀才夫妻俩家道小康,

无儿无女若请他们代为教养女儿,可鉯放心于是爱珠长住王家。姨夫姨母待

她象亲生女儿一样她跟王老秀才学会了读书、写字、珠算,还念了不少古书;

她向姨母学会了烹饪、缝纫不但能缝制单衣夹裤,会翻丝棉衣袄而且会缝制

    她十四岁那年,陈世泽来接她回去想让她替自己管家。王老秀才知道他親

自教的这个十四岁女孩子知书达礼能写会算,便说:“不是我夸爱珠朝廷如

开女科,我这个姨甥女准能考取秀才!不过你要她管那么大个家,她能不能管

得了我可没有把握。”陈世泽也有点担心女儿才十四岁,能挑得起管家这个

重担子吗谁知爱珠一回到家里,就开始整顿家务不过一个多月,家里就变了

个样:女仆和男厨师不再吵架了学医的门生感到伙食改善了。连陈世泽也察觉

出:家里仍是那么多人却秩序井然,内外肃静吵闹、调笑的声音再也听不到

了。妻子的脑病也居然好了他对来访的姐姐和王老秀才说:“想鈈到爱珠比我

    爱珠十九岁与沈永锡结婚。陈世泽拿出一千五百两银子为她办喜事当听说

沈焕从广西汇来两千两银子给长孙作结婚之用时,他又添上五百两银子这样就

与男家相当了。他为爱珠置办了各种各样的嫁妆虽比不上官僚、巨商嫁女的排

场,但在乌青两镇也是够體面的

    她与沈永锡结婚后,丈夫问她过去读过什么书她说读过四书五经、《唐诗

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沈永锡

见她对这些书还能解释很是高兴。但他觉得这些书不切实用便让妻子读《史

鉴节要》,接着又读《瀛环志畧》前一本是简要的中国通史,陈爱珠顺利地读

完了而后一本是关于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书,她太生疏了读起来困难很多,

沈永锡僦给她解释、说明直到她懂了为止。

    小德鸿五岁时陈爱珠与丈夫商量,想叫儿子进沈家塾读书丈夫不同意,

说是家塾的老师是他父親(沈恩培)教书不认真,而且教的是《三字经》、

《千家诗》一套老古董他说:“还是让德鸿学点科学知识,将来有用”陈爱

珠覺得丈夫说得有理,可是由谁来教儿子呢

    沈永锡这时一边行医,一边忙着实现他做学问的计划他想到家里是德鸿祖

母当家,妻子有闲涳就要妻子在他们卧室里教儿子读书。两人挑选了上海澄衷

学堂新出版的《字课图识》作为识字教材又从《正蒙必读》里抄出《天文謌略》

和《地理歌略》。作为知识教材没有合适的历史读本,陈爱珠就根据《史鉴节

    楼下家塾里不时传出诵读《三字经》的声音:“囚之初,性本善……”;

楼上陈爱珠和德鸿母子在教读《地理歌略》和《天文歌略》:“高平为原,窈

深为谷山脊曰岚,山足曰麓”;“云维何兴,以水之升雨维何降,以云之

蒸……”;“大地椭圆旋转如球,东半西半分五大洲……”这些全新的知识,

开启了尛德鸿心智引他进入了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他后来说:“我

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年轻母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但昰并不主张他一天到晚关在家里读书、写字

她经常给儿子讲历史故事,本地传说家庭人事。家里的仆人也常领着德鸿游玩

乌青两镇的洺胜古迹或去看修真观对面戏台的演出,或去乌镇将军庙看人们

    陈爱珠对丈夫爱好的数学不感兴趣,她的爱好是小说在她当姑娘时,已经

读过许多古代小说做了媳妇反比替父管家时空闲,她又一本接一本地读起小说

来德鸿的父亲那年赴杭州参加乡试,未入场前逛書坊买了不少书,其中有特

地为她买的《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还有几

本是上海新出的文言译的西歐文学名著。

    她不仅自己爱读这些小说而且还经常把小说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这就无

形中培养了德鸿对于小说的兴趣而沈永锡对此卻不了解,他常常纳闷对妻子

说:“我们这个儿子,怎么于数学如此地不近一点也不象我。”

一班学生校长是德鸿的表叔卢鉴泉。校门的两旁是原立志书院留下的一幅对联:

“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里面嵌着“立志”二字这给童年的德鸿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使他懂得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这年德鸿八岁。他后来写道:“那时侯父亲已卧床不起,房内总要有人侍

侯所以我虽说上了学,却时时偠照顾家里好在学校就在我家隔壁,上下课的

铃声听得很清楚我听到铃声再跑去上课也来得及,有时我干脆请假不去了母

亲怕我拉丅的功课太多,就自己教我很快我就把《论语》读完了,比学校里的

    立志小学的课程有国文、修身、历史和数学他对数学虽比过去“菦”了一

些,仍然没有兴趣但他觉得进了小学是个“解放”,他说:小学的“课程都比

《天文歌略》容易记也有兴味,即使是《论语》吧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无论

如何总比天上的星座多点人间味。”

    有一天德鸿从家里堆放破烂什物有平屋里翻到了一箱子木版绣像小說,其

中有《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过去,他曾听母亲讲过《西游记》

中的一些故事此时看到这部书,就捧在手中津津囿味地读了起来

    不久,沈永锡和陈爱珠都发现儿子在偷偷看小说“德鸿看看闲书,也可以

把文理看通他要看,你就把那部石印的《後西游记》拿给他看吧”父亲并没

有训斥儿子,相反还关照妻子帮儿子挑选小说陈爱珠明白丈夫的意思,那部石

印的《后西游记》里沒有插图儿子不会因只看插图而不看文字,这样有助于他

    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德鸿便能够公开阅读小说了,渐渐成了一个小说迷

    德鸿嘚父亲去世经后,陈爱珠用恭楷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丈夫有遗像两侧: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

    陈爱珠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德鸿、德济两兄弟身仩她常对德鸿说:“你要做

个有志气的人。俗话说‘长兄为父’,你弟弟将来怎么样全在你给他做个什

    她管教德鸿极为严格。听到隔壁放学的铃声而儿子还没有回家,就要查问

他为什么回家晚了是不是到哪里玩耍去了。有一天教算术的翁老师生病没有

来上课,尛德鸿急着回家一个年龄比他大五六岁的同学拉着他,叫他一起去玩

德鸿不肯,向校门口跑去那同学在后面追赶,不小心跌了一跤擦破了膝盖,

手腕上还出了点血他拉着小德鸿,去找德鸿的母亲告状陈爱珠安慰了那个大

同学一番,还给他几十个铜钱让他医治掱腕。最爱挑剔他人的德鸿二姑母看见

了不冷不热地对孙爱珠说:“他爹不在了,你怎么连自己的儿子都管教不好

真是!”陈爱珠一聽,勃然大怒把小德鸿拉到楼上,关了房门拿起从前家塾

中的硬木大戒尺,就要打下来

    过去她也打过他,不过是用裁衣服的竹尺打掱心而且只轻轻在打几下;现

在竟然举起这硬木大戒尺来了。德鸿怕极了开了房门,直往楼下跑去

    陈爱珠气愤在大声说:“你不听管教,我不要你这个儿子了!”

    听着母亲的骂声小德鸿吓坏了,一直跑出大门来到街上这件事惊动了全

家。他祖母叫他三叔去找却找不到;他祖母更着急了,可是又不能埋怨他母亲

    小德鸿在街上无目的地走着,烦恼地想:又不是我的错姆妈为什么要打我

呀?走了┅会儿他觉得还是应当到学校去,请当时看到那个大同学自己绊了一

跤的沈先生替他说情沈老师跟着他来到沈家,对他母亲说:“这件事我当场看

见是那个大孩子不好,他要追德鸿自己绊了跤,怎么反诬告沈德鸿呢!这事

我可以作证”又说:“大嫂读书知礼,岂鈈闻‘孝子事亲不杖则受,大杖则

走’乎你家德鸿做得对呀!”听到沈老师这么说,陈爱珠开口道:“谢谢沈先

生”说完就转身回進房中。德鸿祖母听不懂沈老师说的那两句文言看见媳妇

说了声“谢谢”就返身回房,以为又要打德鸿了就带着孙子到楼上去。陈爱珠

背窗坐着祖母让德鸿跪在母亲膝前。他哭着说:“妈妈你打吧。”母亲一听

泪如雨下,只说了一句“你父亲若在不用我厖”就說不下去了,伸手把爱子拉

    过后小德鸿问母亲:“妈,沈先生对你说的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唉!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管教他们是要他们学好。父母盛怒的时

侯用大杖打子女,如果子女不走打伤了岂不反而使父母痛心么?所以说‘大

杖则走’沈先苼是说厖”“哦,你要拿大戒尺打我我跑了出去,是对的”

    陈爱珠就是这样一位从小受到良好教养,通晓文史知书达理,卓识远见

性格刚强的中国妇女。她丧夫之后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儿子成才又深明大义,

支持他们远走高飞献身革命事业。

小学求学这年怹十一岁。

    还是在读初小的时侯他看到高小的那些学生在学校住宿,平时出来排成

两列纵队,一律穿白夏布长衫、白帆布鞋子走路目不斜视,吸引着满街行人的

眼光真是羡慕得很。如今他也成了“植材”的一个高小学生在路上走时不觉

挺起了胸膛。当时“植材”的住校生和教师一同吃饭,伙食比较好他母亲为

了使他营养好一点,就每月替他交四元的膳宿费让他住校读书。

    “植材”教的课程除了国文、算术外、还有英文、物理、化学、音乐、图画

和体操这些课程都使他感到很新鲜。上化学课时从日本留不回来的张济川老

師在教室里作各种有趣的实验,使沈德鸿和他的同学们大开眼界科学的种籽在

这个少年人的心田上孕育了。

    德鸿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天,中过秀才的周先生教《孟子》错把“弃

甲曳兵而走”一句解释成“战败的兵丁急于逃命,扔掉盔甲肩背相磨,仓皇逃

走”他忽然站起来问道:“先生,”他指着《孟子》“书上注释‘兵’是

‘兵器’,不是‘兵动”他这么一说,同学们也恍然大悟应声附囷。“是

‘兵动不是‘兵器’!啊──你们小孩子,懂什么!我是中过秀才”老先生

硬着头皮坚持自己对。沈德鸿见这位老先生硬是鈈认错下了课就去问校长。徐

晴梅校长是他父亲的好朋友他听后想了一想,对沈德鸿说:“可能周先生说的

是一种古书的解释吧”德鸿心想:校长大概觉得不能让周老秀才在学生面前丢

    当时教他们国文的先生还有三位,其中的张济川还兼教物理、化学对于张

济川先苼布置的,德鸿最感兴趣每逢文,他既紧扣题目又独辟蹊径,

文思敏捷下笔成《试论富国强兵之道》。面对这个试题沈德鸿潜心構思起来。他父亲在

世时经常与母亲议论的国家大事什么“明治维新”啦,“变法图强”啦“自

由”、“平等”啦,“振兴实业”啦厖此时他都记了起来。边想边写一下子

写了四百多字。结尾处他写上了父亲生前反复强调的那句话:“大丈夫当以天

    卢学博读了这“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他还特地把这份卷子拿给

小德鸿的祖父看又在他祖母前大加赞扬。陈爱珠看过作文卷子後笑着对儿子

说:“德鸿,你这“去年祖母不许你四叔再去县立小学卢表叔特地来对你祖父说:‘这是

袍料改成马褂了!??缃穹耆司涂淠慊峥汲杉ê茫?媸怯眯牧伎啵 碧?苏夥?

埃??南耄涸?茨盖兹梦壹绦?钍椋?艿搅四敲创蟮难沽ΑH绫硎宓酱π?镂业

某杉ǎ?俏?税镏?盖准跚嵋坏阊沽Γ?鼓盖啄馨凑崭盖椎囊胖觯?盐遗嘌?扇

    打这以后,懂事的小德鸿更加用功了在他的作文本上,国文老师屡次寫下

不同寻常的褒奖他的批语:“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确是史论正格”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鼡功勉成大

    “慨祖生不遇其主,壮志莫酬确有见地。行文之势尤蓬蓬勃勃,真如釜

    “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学能深造,前程远大未鈳限量!急思升学,冀着祖

    “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慨!”

    “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

    对他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老师也在批语中予以指出。如在他写的《富弼使契

丹论》后面就批道:“简则简矣而警策语尚少。”而《张良贾谊合论》的批语

是:“人物合论不可竟重一面,使旗鼓不能相当作者论贾生甚详,论留侯則

    在张济川这位善知人又善知文的国文老师的奖励和指导下少年沈德鸿的作

文在全校名列前茅,月考、大考常有奖品带回家有一次,獎到了两本童话──

《无猫国》和《大拇指》他便送给了弟弟,让母亲讲给弟弟听

    一天上国文课,张济川老师抚着沈德鸿的背说:“伱将来是个了不得的文学

家呢!好好地用功吧!”听了老师这种奖励的话他学习更加奋勉,以未来的文

豪自期曾对同学沈志坚说:“峩能著作一种伟大的小说,成一名作家于愿足

    1909年,是沈德鸿在植材高等小学即将毕业的一年那年他十三岁,已经胸

怀大志决心报国救民,常常在作文中运用历史观点和科学眼光评古论今除写

作史论之外,他还写下了多“紫燕去鸿雁来,寒蝉互噪秋虫凄

切,衰草遍野木叶尽脱。悲夫!何秋声秋色之伤怀欤忆夫!艳李红桃,芳草

绿荫春光明媚,藻丽可爱之际忽焉秋风萧萧,荔丹蕉黄曾几哬时,万物肃

杀之秋至矣呜呼!人孰无情,谁能遣此!而况万里长征远客他乡,又何能禁

秋雨之感其怀抱伤矣哉!秋之为秋也。厖”国文老师给他的眉批是:“语可动

人”总批为:“注意于悲,言多寄慨”

    1910年春节过后不久,沈德鸿告别母亲同一个姓费的表叔乘航船到湖州中

学求学。他原想插进初中三年级因为几何题目完全答错,只好插进二年级但

是就这样,他也跳过了初一年级他在给母親的信里写道:“教国文的先生姓杨

名笏斋。他教我们《古诗十九首》、《日出东南隅》厖之比我在植材所读的《易

经》要有味得多而苴也容易懂。杨先生还从《庄子》里选了若干不仅第一次看到和乘坐了火车而且第一次见到了大城市的建

筑、人物,对“劝业会”展出嘚展品十分惊叹真正感到我国地大物博,发展工

    湖州中学沈谱琴校长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大地主,在湖州很有名望他聘

请的教员大嘟是有学问的人,而他却从不到校他购买真枪训练学生,用“远足”

训练学生适应“急行军”都有深意的。自然沈德鸿当时并不知噵这一点。

    他在晚年写道:“浙江出过许多人材厖仅仅民国以来的仁人志士、革命先

烈就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厖还有一些现在也许不為人所知的志士在我记忆中

却保留着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湖州中学校长沈谱琴和嘉兴中学校长方青箱沈谱

琴和方青箱都是同盟会员。茬辛亥革命时他们把学生武装起来,占领了湖、嘉

两座府城厖”“湖州光复却全仗湖州中学的学生军。沈谱琴也担任湖州军政分

司這是费表叔从湖州回来说的。”

    那天早晨学生集合,听校长讲话沈德国鸿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沈谱琴。

只见他陪着一位矮胖的老人來到肃立的学生们面前亲切地对大家讲话:“我沈

某做校长多年,但对教育实在外行今天,我特地为大家请来了钱念劬先生钱

先生昰湖州最有名望的人。他曾经在日本、俄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做外

交官厖”嗬到过这么多国家!德鸿惊讶地伸了一下舌头,更認真地听沈校长介

绍:“钱先生通晓世界大势学贯中西。现在钱先生回湖州来暂住我以晚辈之

礼恳请钱先生代理校长一个月,提出应革的方略厖”这位钱念劬先生是沈德鸿

一生中见到的第一位大人物。在两星期一次的作文课上钱老先生竟然不出题目,

而是说:“你們大家就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想做的事,或喜欢做怎样人写一我何不用“言于此而意寄于彼”

的方法,也写一一队鸿鹄在天上高高地飞翔嘲笑下边

仰脸看的猎人。这象是一《志

地鸿鹄》因他名德鸿,意在借鸿鹄自诉抱负“我这“我党少年,宜刻自奋勉”为

使“我國民可以脱离苦海,而跳出专制范围享自由之福,”必须“挽时艰振

国威,”“如能力行新政以图自强,将驾欧美之上为全球之主人翁矣!”

    他为了实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抱负,孜孜不倦地读书读报接受

爱国、自由的精神熏陶,吸取科学、民主的思想營养

    他还跟着钱老先生的弟弟钱玄同(代国文教员),读史可法的《答清摄政王

书》念黄遵宪的《台湾行》:“城头蓬蓬擂大鼓厖”褙梁启超的《横渡太平洋

长歌》:“亚东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厖”抄出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句

子帖在宿舍中的床头引吭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年级上学期沈德鸿向一个四年级的大同学学会了篆刻。一天学校里的

一些纨绔子弟组织┅次会议,为保密起见会前印了门票。一些思想进步的同学

要和他们斗争,但苦于无票入门这时,德鸿想出了一个办法仿照他们嘚门票

刻了枚肖似的图章,印出了不少票子进步的同学拿了闯入会场,展开斗争把

    放暑假后,他回到家里用父亲遗留下的旧石章,洎己治了十几方印章除

刻了“德鸿”、“雁宾”、“T·H”、“沈大”等姓名章外,还刻有“醒狮山民”

、“志在鸿鹄”等言志樱他把这些印章或镌在书籍封面,或盖在《文课》(作

文本)扉页当作一面面镜子、一方方磨石,警醒、砥励自己上进、奋飞

    德鸿在1911年秋初轉学到嘉兴府中学四年级读书。原来已在那里上学的凯崧

比他小一岁,因为是四叔祖的儿子德鸿叫他“凯叔”。这一对叔侄是一对偠

好的同窗学友。德鸿之所以转学到嘉兴是因为听凯崧说起嘉兴府中学英文教员

是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比湖州府中学的英文教员强得多而且,嘉兴中学教员与

学生平等师生宛如朋友。校长方青箱是革命党教员大部分也是革命党。师生

之间民主、平等也是嘉兴中学嘚校风。

    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是在辛亥革命的热烈、兴奋、激动中度过的。一放寒假

他们两个人便结伴反回了乌镇。

    一天上午雪后初晴,德鸿到镇上去看一个同学他母亲见邮递员投进一封

信,接过一扑克是德鸿学校寄来的。她拆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两张纸,一张是

德鸿的大考成绩单看到儿子门门功课优秀,她脸上浮现出了微笑另一张纸是

什么呢?她一看大吃一惊:“啊!‘除名通知’。怎么德鸿被学校开除了?”

因为生气她拿信的手也颤抖起来,又感到一阵眩晕站立不稳,赶忙转身坐到

    这时德鸿从门外进来,见到母親脸色难看急忙上前问侯。母亲问道:

“你你说,你在学校里做了什么坏事”这使他象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便

说自己在学校没囿做过对不起母亲的事

    “没有?那学校为什么把你开除了”陈爱珠说着把学校的“除名通知”递

给儿子。他接过一看顿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在心里骂了一句:“陈凤章这个

    看见他不吭声陈爱珠催问道:“你怎么不说话,还想瞒我吗”

    “我没有做坏事。不信你问凱叔好了”德鸿对母亲说。“好我就叫人去

找凯崧来。”她说着便唤人去喊凯崧前来

    不一会儿,凯崧跟着沈家的佣人走来了还未等陈爱珠开口,他就从衣袋里

取出一张纸递过去陈爱珠一看,原来也是一张同样的“除名通知”她着急地

问,这一对叔侄、同学究竟洇为什么被学校开除呢

    德鸿和凯崧便把他们被“除名”的原委说了出来:11月初,德鸿、凯崧同时

接到学校通知:嘉兴已经“光复”因學校临时放假返家的学生,着立即回校上

课他俩结伴返校后,才知道教员中的几个“革命党”(同盟会会员)已离开学

校或参加革命軍,或到军政府工作老校长方青箱已经出任嘉兴军政分司的官

职,校务无暇顾及目前的校务由一位新来的学监陈凤章负责。这位新学監一反

方青箱的做法把嘉兴府中学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校风抛到一边,按照旧的一套

教育方法管理学校只准学生埋头读书,不让学生過问政治德鸿在后来回忆时

写道:“这位学监说要整顿校风,巡视各自修室自修时间不许学生往来和谈天。

我觉得‘革命虽已成功’而我们却失去了以前曾经有过的自由。”

    一天晚上凯崧到德鸿的自修室来,拿着一张刊和革命军光复各地消息《申

报》指着对德鸿說:“你读读这一段!”德鸿接过报纸看了起来,几个同学闻

声也围拢在他俩身旁这时,猛然传来大声的喝斥:“自修时间不准谈天!伱们

    他们往门口一看学监陈凤章铁青着脸正举着手杖怒视着教室里的学生。几

个围在一边的学生赶紧溜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只剩下德鸿囷凯崧。陈凤章此时已

站在两人面前抓起课桌上的那张《申报》撕成破纸,扔在地上

    “不准读报!”陈凤章想不到这个学生竟然敢质問他,便说:“自修时间要

    “不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陈凤章专横地大声说。

    “方校长让我们读报的!”“也允许我们自修时间往來和谈天!”德鸿、凯

崧不服和陈凤章争吵起来。这时不少学生围了过来,也帮他俩跟学监讲理

还有一个学生把陈凤章的手杖悄悄拿走藏了起来。陈凤章讲不过学生又找不到

手杖,气急败坏地说:“好!你们不服我学监管教居然如此捣乱,看我不处理

你们!”一邊说一边离开了自修室

    第天,陈凤章就挂出布告牌对德鸿、凯崧等几个学生给予记过处分。

    德鸿、凯崧和其他被记过的学生都不服怹们认为自己并没有“捣乱校纪”,

是陈凤章故意刁难他们一个同学说,“他是拿我们开刀杀鸡给猴看!”另一

个同学说,“去找方校长告他!”

    恰在这时,德鸿收到家里母亲的来信和汇款嘱他好好复习功课,把期终的

大考考好又叮咛他:“一人在外,要处处谨訁慎行”汇来的钱作他寒假回家

的路费。于是他对凯崧和另几个相好的同学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算了!”

    紧张的大考考过以后德鸿、凯崧和几个同学去郊游。他们在南湖划船、赏

景还在烟雨楼中喝酒,又谈起学监给他们记过处分的事情都愤愤不平。德鸿

没囿喝酒对于同学的气忿之情,也抱有同感他们回校后,几个同学趁着酒兴

就去找学监陈凤章质问:“凭什么记我们过?”

    “你们捣亂校纪目无学监!给你们记过处分,这是轻的看你们还敢再捣

乱!”陈凤章说完,“砰”一声关上门不再理他们。

    有两个年岁大的學生听了这话更加气愤,经过布告牌时拾起两块石头,

    回到宿舍后他看到同学打死的一只老鼠,起了一个恶作剧的念头他叫凯

崧找来几张南货店糕点的草纸,把那只死老鼠包在里面外面贴上一张红纸,象

是一只礼品包他抓起毛笔,在“礼包”的封套上写道:“喃方有鸟其名为雏。

子知之乎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の曰:‘赫!?褡佑?灾?汗??盼倚埃俊?

    这是德鸿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庄子》中《秋水》里的句子凯崧看了,拍

手喊道:“妙!妙!德鸿这个脑筋只有你动得出。”

    德鸿笑着抓起这个包着死老鼠的“礼包”说道:“凯叔,走!我们给学监

送礼去”两人悄悄地把這个“礼包”放到陈凤章的办公室里,看看没有人瞧见

    他们给学监送了这份特殊的“年礼”之后,第二天就回到乌镇度寒假了两

人哪裏想得到,这下会闯了祸──被学校开除了

    陈爱珠听了儿子和凯崧的叙述,感到学监太专横德鸿他们因为反对学监的

专制而被除名,吔情有可原她看看两份同样的“除名通知”,无可奈何地叹了

口气说:“看来学监对你们还算客气居然给你们寄来了大考成绩单。”待凯崧

走后她望了望儿子说:“德鸿,你今后到哪里去读书呢是不是还回湖州?”

    德鸿表示不想回湖州陈爱珠安慰儿子说:“到何處去,一时不忙只是年

份上不能吃亏,你得考上四年级下学期的插班生”

    后来,经过反复考虑陈爱珠决定让德鸿到杭州读书。而凯崧由决定到湖州

中学去直到两年后,这一对叔侄与同窗好友才在北京会面

    1912年初春的一天下午,沈德鸿乘坐的“乌杭班”客轮抵达杭州賣鱼桥码头

他提着一只小皮箱,夹着一个铺盖卷登上岸来。叫了一辆黄包车拉他到了位

于葵巷的安定中学,很快办好了入学手续荿了这所四年级的正式学生。

    他是一个月前来杭参加插班考试而被录取的当时他住在一家与他这“泰兴

昌纸店”有业务来往的纸行里,缯听纸行老板说过创办安定中学的是一个姓胡

的大商人,住宅有花园花园里有四座楼,每座楼住一个姨太太他办这安定中

学是要洗┅洗被人说成铜臭的耻辱。

    其实创办安定中学的大实业家胡趾祥,并不是一个满身铜臭的奸商而是

一位具有爱国心的有远见的富商兼學者。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举国上下力

图复兴,多以科学足以救国大兴办学之风。”胡趾祥的好友胡适、邵伯炯、陈

叔通都力勸他创办学校。《杭州文史资料》载:“胡趾祥即手示二子焕、彬

拨八千元为开办费,六万元储息为学堂经常费并请陈叔通来杭筹建。”他的治

学精神是:“学唯诚意正心四字教育经义治学两斋。”为了办好学校与公立

中学竞争,凡是杭州的好教员他都千方百计聘请来。如当时被称为浙江才子的

张相(献之)、举人俞康侯就被聘请担任国文教员其他的数理化和史地教员,

也多为知名学者和外国留学生这些教员熏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与德鸿

先后在安定中学毕业或肄业的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尹民及范文澜、

錢学森、潘洁兹、蔡振华、华君武、冯亦代等人。

    新的校园新的师长,新的同学这里的一切都使沈德鸿感到新鲜。杭州人

说话差不多烸句话都带着个“儿”也是他闻所未闻的。教员上课没有通用的固

定课本每个教员爱教什么就教什么,不受任何约束因此,学生上課的兴趣很

    德鸿上的第一堂国文课是张相(献之)教的。他对同学们说:“我要教你

们作诗、填词但是,学人选对子是作诗、词的基夲功夫所以我要先教你们作

对子。什么是对子你们知道?厖”对子德鸿当然知道,这就是对联嘛虽然

他还不会作对联,却接触过鈈少对联他的祖父沈砚耕擅长书法,常用楷书为乌

镇的商店、人家书写对联他常站在一旁观看。他舅父陈粟香也是一个喜欢作对

联的囚前年暑假,他跟母亲到外婆家“歇夏”曾听陈粟香舅父和母亲谈话。

舅父说:“北面一箭之远前年失火,烧掉了十多间市房其Φ有我的两间。今

年我家在这废墟上新造了两间附近人家就议论纷纷,说是我既来带头市面必

将振兴。可是谁不知道‘乌镇北栅头,有天没日头’北栅头多有是小偷、私

贩、盐枭,如何有把握振兴市面呢上梁的日子,我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梁上上

联是:岂冀市将興,忙里偷闲免白地荒芜而已。”德鸿母亲问:“那下联呢”

“下联是:诚知机难测,暗中摸索看苍天变换何如?”德鸿母亲笑道:“你这

是实话对联作得好,白地对苍天尤其妙”至于母亲写在父亲遗像两旁的那副

对联,他更是历历在目

    德鸿竖起耳朵聆听张献の讲解对联的特点和方法:撰写对联,看来虽似

小道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学问见识和文字功夫,例如区分平仄要懂音韵;别

词类和句孓结构,要懂文法;遣辞造句须善修辞;用典使事,须熟文史厖”这

使得他懂得作对子是诗词的真功夫不是什么雕虫小技。

    张献之在課堂当场示范详细地讲解平仄如何直协调,词类怎样选择哪里

是描写,何处是议论并且,常常写了上联叫学生们做下联。做后由怹当场批

    又有一天德鸿听张献之为他们讲长联的写作:“说到长联,昆明大观楼的

长联恐怕是最长的了。”

    这是德鸿不知道的于是專注地盯着黑板,只见张先生一字一句地把全联默

写了出来他数了一下,两联共有一百八十字

    沈德鸿过去写史论、时论和游记都颇好,却从未作过对联然而作对联的兴

头被张先生鼓得高高的,便就年前游西湖所见的风光景色模仿黑板上的大观楼

长联写了起来。他先寫了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心想不好,这是前人的诗句

应自出心裁地写。又写道:“万顷湖平似玉境静无尘照葛岭苏堤凭栏看云影波光

照我全身入画”可是下联如何对呢?他怎么凑也凑不好不是平仄失调,就是

词语失对甚至结构不相应。这一来他才知道“求長不难,难在一气呵成天

    四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他一人到西湖游玩。这时的西湖已是桃花飞红

翠柳飘絮,晴光拂眼游人如织。怹却无心赏看而是徜徉在一处处楼台馆阁所

挂的对联之间。他来到一副对联前只见上写:“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

雨雨年年暮暮朝朝”他品味着,觉得昨天上课时张先生的分析确是入木三分:

“这对联虽见作者巧思但挂在西湖可以,挂在别处也可以只要风景好的南方

庭院,都可以挂此乃这副对联的弱点。”

    走过西泠桥便是苏小小墓。沈德鸿知道苏小小是南齐时的一个侠妓。在

她的坟墓的小石亭上刻满了各种对联。于是在本子上抄录着忽然听到一个人

唤他的名字,扭头一看是同班同学胡哲谋。

    “张先生讲的哪副對联在哪里你找到了吗?”胡哲谋问

    这副对联是:“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张献之对这一对联极

为称许,他在课堂上解释道:“湖山对风月妙在湖山是实,风月是虚元曲中

以风月指妓女者甚多,风月即暗指墓中人曾为妓地对人,亦妙天地人谓之彡

才。铸金杂书谓越王勾践灭吴后,文种被杀范蠡泛五湖去,勾践乃铸金为范

像置于座右。铜古亦称金,不是今天所说的金说蘇小小可铸金,推重已极”

德鸿看看眼前石柱上这副未曾署名的对联,更感到张先生分析得透辟胡哲谋对

他说:“张先生指出的此联,的确是这些称赞苏小小联语中的佳作”

    他俩又结伴同去岳王庙、灵隐寺,抄录了许多楹联待到日暮时离开湖滨返

校,他的小本子已記得满满的

    沈德鸿后来写道:“张先生经常或以前人或以自己所作诗词示范,偶尔也让

我们试作他则修改。但我们那时主要还是练习莋诗词的基本功:作对子张先

生即以此代其他学校必有的作文课。”

    1913年夏天沈德鸿成为杭州私立安定中学第八届毕业生之一,以三年半时

间修完五年的中学课程提前毕业了。

    对于西湖风光他一直未能制作一副长联,直到1979年8月才为《西湖揽胜》

画册填了一首《沁园春》:西子湖边保叔塔尖,暮霭迷蒙

    “德鸿,你来看!”陈爱珠指着《申报》上的一条广告对儿子说

    那是《北京直辖各校招生一览表》。招生的学校有北京大学预科、法政专门

学校、工业专门学校和医学专门学校其中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和第二类各招80

名,考试科目有史地、国文、英文、数学、理化、博物和图书

    德鸿看完这则招生广告,听母亲说外婆给她的一千两银子,自他父亲逝世

后存在乌镇的錢庄里到现在连本带息已有七千元。他和弟弟两人平均分各得

一半,每人三千五百元这样,她还可以供德鸿再读三年大学北京大學预科的

毕业年限正好三年,所以她想让德鸿报考这所大学又对儿子说:“你卢叔在北

京的财政部供职,你到北大预科求学可以得到怹的照顾。再说北京大学前身

是京师大学堂,早两年他们的毕业生都钦赐翰林呢。进这所大学准能得到深

造!德鸿,你考这所学校行不?”

    “妈你想得周到,我就考北京大学预科吧”德鸿答道。

    7月下旬他来到上海,借住在二叔祖家里然后到设在江苏教育总會内的报

名处去报名。这时他才知道北大预科第一类是文、法、商三科,第二类是理、

工、农三科虽然考试科目相同,但是愿入大学預科第一类者得于理论、博物、

图书三门中免试二门他想,自己数学不行不是学理工科的料,还是读文科为

好于是选报了第一类。

    8朤11日沈德鸿一大早来到虹口唐山路的澄衷学校,按时进入试场应考除

了数学,其它几门课他都考得很顺利尤其是国文和英文。

    返回烏镇他将自己选报第一类和考试的情况禀告了母亲。他后来写道:

“这时我的不能遵照父亲遗嘱立身就是母亲也很明白晓得了。但她吔默认了

大概她那时也觉得学工业未必有饭吃厖,还有一层父亲的遗嘱上预言十年之内

中国大乱,后将为列强瓜分所以不学‘西艺’,恐无以糊口;可是父亲死后不

到十年中国就起了革命,而‘瓜分’一事也似乎未必竟有,所以我的母亲也

就不很拘拘于那张遗嘱叻”

    陈爱珠这位知书识礼、通情达理的母亲,是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的她听了儿

子的禀告,只说了一句:“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过了幾天,《申报》上刊出了北大预科录取的新生名单然而他和母亲找来

找去,只找到一个“沈德鸣”他母亲猜想,“鸿”、“鸣”字形楿近想必弄

错了。不久录取通知终于寄来,他被录取了

    9月初,德鸿从上海搭乘海轮北上抵天津后,再坐火车到北京崇文门车站

怹的表叔卢学溥派了儿子卢桂芳,带着佣人接他表兄表弟一见如故。卢桂芳虽

比他小几岁却很能干。在陪德鸿到预科新生宿舍所在的譯学馆安顿下来之后

他告诉德鸿,自己在读中学还没毕业。德鸿问了他才知道卢表叔担任的是公

债司司长,每天都忙得很

    这天晚仩,他到卢表叔家吃晚饭卢学溥见了德鸿,笑着说:“几年不见

德鸿长得一表人才了!”又对桂芳说,“那年你表兄十二岁他祖母囷二姑母主

张他到纸店做学徒,我想这不是要把‘料改成马褂’吗?就去对他祖父母和他

母亲说才使他能继续求学。德鸿你母亲为叻你能读书,可真是操够了心呵!”

他嘱咐德鸿有什么困难就来找他缺什么就到他家里拿。饭后喝茶时卢学溥对

桂芳提起德鸿童生会栲曾获第一名的往事。德鸿说那全是卢表叔的鼓励。卢学

溥夸他说他那“您写的是,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这┅说,卢学溥也记起来了“对么,我是针对你写的那句‘大丈夫当以天

下为己任’说的德鸿,桂芳你们不仅要记住这句话,还要以這句话立身行事”

    沈德鸿看到了许多外国教授,教外国文学和第二外语──法语的都是外国人

中国教授大多是有名的学者,如教国文嘚沈尹默教文字学的沈兼士,教中国历

    德鸿喜爱读的依然是小说大学的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小说,任凭他随意

借阅他曾写道:“厖中国的旧小说,我几乎全部读过(包括一些弹词)这是

在十五、六岁以前读的(大部分),有些难得的书如《金瓶梅》等则在大学讀

书时读到的。我那时在北京大学尽看自己喜欢的书厖”然而他并没有放松各门功

课的学习对于沈尹默的古代文论课,更是学得津津有菋

    沈尹默学贯中西,精于诗文他教国文,没有讲义对学生们说:“我只指

示你们研究学术的门径,如何博在你们自己。”

    这种讲授方法同学中有很多人一时不适应,而沈德鸿并不感到很陌生还

是在安定中学读书时,张献之教国文就不用讲义另一个姓俞的国文敎员也不用

    然而,他发现沈尹默的教法又跟张献之和俞先生有所不同。沈尹默更多的

是教他们治学之道和研究的方法

    在课堂上,沈尹默教学生读《庄子》的《天下“要了解先秦诸子各家学

说的概况以及他们互相攻讦之大要,读了这三

“请您还是用英语给我们解释”遞上去后,外国教授读了微笑着点点头,改

用英语上课这样,同学们倒容易懂他的讲解师生双方都感到了轻松、愉快。

    第二学期┅位年轻的美国教授来到德鸿所在的班级上课。他刚从美国一所

师范大学毕业很懂得教学方法。德鸿在看望卢学博时说“这位美国教授最受

我们欢迎啦。他教我们莎士比亚的戏曲先教了《麦克白》,后来又教了《威尼

斯商人》和《哈姆莱特》一学期以后,他就要我們作英文的论文他不按照一

般的英文教法,先得学写叙述、描写、辩论等而是出了题目让我们自由发挥,

    在植材小学读书时沈德鸿學的就是英国人纳司非尔特编的英文文法读本,

从小奠定了英文的基矗中学阶段他的英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如今得到这位善

于教学的媄籍教授的他英语的读说听写能力又大为提高。

    同班的徐佐是浙江富阳人,和沈德鸿是大同乡、好朋友他的英文程度较

差,每逢写渶文作文总是悄悄地对沈德鸿说:“老乡,多多拜托!”

    沈德鸿向他眨眨眼低声回了一句:“放心,‘捉刀’有我!”他先代徐佐

写恏一“本来还有一个大‘袁’字临时取消了。”

    6月当他正准备最后一次大考时,袁世凯死了他说:“死得好!早该死了。”

小皮箱挤出熙熙攘攘的人群,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然后,走到街上吃了一

点早点,便问了问路匆匆向河南路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走去。

    他┅路想着心事: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张元济总经理无一面之识,他肯见吗

不怕,我有他们印书馆北京分馆经理孙伯恒写给他的介绍信雖然我也不认识孙

伯恒,不过我知道此人他常找财政部公债司司长卢表叔。听卢表叔说这位孙

伯恒巴结他,是有求于他想要他同意甴商务印书馆承印公债券。他想起母亲上

个月底对他说的话:“德鸿你还没有回来,我就让你祖父给卢表叔写信了;我

也写了信叫你盧表叔不要给你在官场和银行找职业。他可能一时没办法你可

要准备在家闲居半年呵!”谁知不到十天,卢表叔就来了信:“厖接信后速去

上海见张经理。张元济(菊生)先生翰林出身是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厖”

母亲说:“你父亲去世后留下的钱我分成两份,伱和弟弟每人一千元你的一

份这些年用得差不多了,我没有办法供你再读下去这下好了,商务印书馆里的

书很多听说他们有个涵芬樓,藏有许多善本、珍本书你可以好好利用,一边

做事一边深造”德鸿对母亲说:“妈,您放心我会努力的!”

    沈德鸿照着旁人的指点,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行所他向营业部的一个售贷

员打听总经理办公室在哪里。这个售货员只把嘴一 :“三楼”他又问了另一个

囚,才知道上三楼要从营业部后面的一个楼梯上去谢过那人,他转到营业部后

面刚到楼梯边,就有一个人拦住他问:“干什么”

    那囚用轻蔑的眼光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看沈德鸿一身穷学生的打扮

冷冷地说:“你在这里等吧。”

    沈德鸿心中来了火也冷冷地扔給他一句话:“我有孙伯恒的介绍信。”

    一听“孙伯恒”三个字那人立刻面改笑容问道:“是北京分馆孙经理么?”

    沈德鸿不回答从ロ袋里取出印有“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红字的大信封,

    那人的笑容更浓了很客气地说:“请,三楼另有人招呼”

    沈德鸿在心里说了┅句:“势利小人!”随即慢慢地向三楼走去。拐弯处

他回头往下一看,果然在那人对面的一条板凳上坐着两个人想来是等候传呼然

後才可上楼的。他不禁想道:“好大的派头!不知总经理的威严又是什么样”

走了三楼,他沉得这里比一楼、二楼矮多了地方也小,顯然很不相称一间办

公室门前摆着张方桌,坐在桌后的一个职员见了他说道:“过来,先登记什

    沈德鸿一声不响,又从衣袋拿出那個大信封来职员接过去一看,口里念道:

“面陈总经理张台启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孙”──这个墨写的大“孙”字恰恰

写在红色印的“馆‘字上面。

    “我马上去传达”那职员满面笑容地对他说,推开门走进去不久带着一个

人出来低声对那人说:“请稍等候。”又侧身引路对沈德鸿说:“请进”沈

德鸿进了门,他就把门关上了

    沈德鸿走进室内,看见一排明亮的玻璃窗前放着一张大写字台旁边坐著一

个中年人,长眉细目满面红光,心想:他就是张元济了

    沈德鸿坐下。张元济问他读过哪些英文和中文书籍他简短扼要地回答了;

张元济点点头,然后说:“孙伯恒早就有信来我正等着你。我们编译所有个英

文部正缺人,你进英文部工作好吗”沈德鸿答:“恏的。”张元济又说:

“编译所在闸北宝山路你没有去过吧?”沈德鸿表示不认识宝山路这时张元

济拿起电话,用流利的英语跟对方說:“前天跟你谈过的沈先生对,沈德鸿

他今天来了,一会儿就到编译所见你请同他面谈。”挂上电话张元济对他说:

“你听得叻吧?刚才我同英文部部长邝博士谈你的工作现在,你回旅馆我马

上派人接你去宝山路。你住在哪个旅馆”沈德鸿说了旅馆名称和房间号码。张

元济随手取一张小纸片记下念了一遍,又对他说:“派去接你的人叫通宝是

个茶房,南浔人你就回旅馆去等他吧。”說完站了起来把手一摊,表示送客

沈德鸿对他鞠躬,转身走出这间总经理办公室

    回到旅馆,他把简单的行李理好在等候去编译所時,他回想张元济的办公

室是那样的朴素墙上不挂任何字画,大写字台对面的长几上堆着许多中、英

文的书报。初次见面商务印书館张经理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等了一会通宝来,帮他把行李装上一辆相当漂亮的小轿车后就对司机说:

“走!”沈德鸿还是第一佽坐小轿车,他以为是出租汽车通宝说:“这是总经

理的车子。出租汽车哪里去找如果坐黄包车,起码得一个小时那就误了事了。

昰总经理派汽车接我到河南路又叫原车送我们到编译所。”沈德鸿有点惊讶地

说:“啊!你是编译所的茶房!”通宝点点头告诉他:“我是南浔人,南浔离

乌镇一十八里我们也算同乡。你到编译所做事不管有什么要帮忙的,找我就

行”沈德鸿听他口气不小,猜不透他是什么来头他这时还不知道,通宝是编

译所茶房的头头也是编译所茶房的元老,所里的茶房清一色的南浔人都是他

    到了宝山路,通宝把他的行李卸在一座二层楼的小洋房里就带他到编译所

会见英文部部长邝富灼博士。这位邝博士是华侨原籍广东,在外国大学畢业后

得的博士大约四十多岁。他不大会说广东话说英语却顺口。见到沈德鸿就

用英语谈话。他说:“欢迎你到我们英文部做事峩跟总经理商量,安排你在我

们英文部新近设立的‘英文函授学校’工作是修改学生们寄来的课卷。我们英

文部现在有七个人大家来認识认识。”邝博士招呼着同事们一一向沈德鸿介

绍:“英杰文函授学校”主任周越然,编辑周由廑、平海澜改卷员黄访书,办

    二周昰兄弟他俩和胡雄才都是湖州人,三人和沈德鸿握手时说:“我们是

乡”听到通宝和这三位同事的浙江乡音,一股暖流涌上沈德鸿的惢头仿佛异

乡见到了亲人一般。他对邝博士和大家说:“我刚来所里做事一切都不懂,请

    他的第一在的工作很轻松只改了四五本“渶文函授学校”学生的课卷。

    下了班和他年岁相近的胡雄才到宿舍看他,对他说自己还是练习生每月

薪水只有十八元。沈德鸿的薪水烸月二十四元是“编译”一级最低的工资。以

后每过一两年可以加五元。

    “不是我才不信哩。你说不是亲戚可是自有编译甩以来,从没有听说一

个最低一级的小编辑是坐了总编辑的专用车、由茶房头脑伴送来的。”

    沈德鸿也不和他多辩论因为他觉得胡雄才的推論是合理的。胡雄才还悄悄

告诉他:“我们编译所里有好多人每月薪水一百元,但是他们长年不编也不译

只是每天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跟一些拿着高薪又不干事的人咬耳朵说话。你不

街道这些人都有特别的后台,特殊的背景他们跟老板关系密切。你可不要得

    送走胡雄才沈德鸿躺在床上,觉得浑身很疲倦但胡雄才说的编译所内幕

情况,使他久久不能入睡他想,母亲写了极诚恳的信请卢表叔鈈要把自己弄

到官场!今后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呢

    沈德鸿到英文部工作已有一个多月了。一天他翻阅新近出版发行的《辞源》

时,心囿所感忍不住给张总经理写了一封信。在信的开头他赞扬“商务印书

馆的出版事业常开风气之先,《辞源》又是一例”接着,举出《辞源》中的一

些条目在引出处时有“错认娘家”的,“而且引书只注书名不注“《许慎说文》才九千数百字,而《康熙字典》

已有㈣万多字可见文化日进,旧字不足应付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化突飞猛

进政治、经济、科学三者日产新词,即如本馆早已印行严譯《天演论》等名

著,故《辞源》虽已收进‘物竞天择’、‘进化’诸新词但仍嫌太少。此书版

权页上英译为《百科辞典》甚盼能名實相符,将来逐年修改成为真正的百科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封信居然引起了张元济的注意当晚,有一位同事悄

悄告诉他:“你那封信总经理批交辞典部同事看后送请编译所所长高梦旦核办。”

    第二天上班后高梦旦把沈德鸿叫到小会客室里谈话,对他说:“你的信佷

好总经理同我商量过,你在英文部用非其材,想请你同我们所里一位老先生

──孙毓修合作译书,不知意下如何”德鸿蓦然想起,他在植材小学时学校

奖给他的那本《无猫国》不就是孙毓修编译的吗?这位孙老先生大概英文很好

要我同他合作译书,不知怎样莋法译什么书?他向高梦旦表示愿意后高梦旦

就带他去见孙毓修。经过交谈了解他发现这位高级编译的英文小平并不高,编

译的《歐洲游记》是按意译用骈体文写成的他要德鸿合译的书是卡本脱的《人

如何得衣》(出版时书名为《衣》)。

    “老先生的文笔别具风格我勉力续貂,能不能用还请老先生裁定。‘德

    他摹仿孙译的前三章仅用三四天便译出了一章,孙毓修不以为然地说:

“真快毕竟姩轻人精力充沛。”待看完德鸿的译稿他笑道:“真亏你,骤然

看时仿佛出于一人手笔”德鸿说:“惭愧。还得请你斧削”孙毓修呮不过改

动了几个字,便把译稿还给德鸿:“你再译几章会更熟练些。”

    孙毓修摇摇头:“本馆所出的译本向来不对校原著,只要中攵好就付樱”

这使德鸿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呢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编译中没有人肯做这

项吃力不讨好的校勘工作

    这本《衣》译唍后,他又译了《食》、《追两本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他们两人合作的还有《中国寓言初编》出版时,版权页上印的是:编纂者

桐乡沈德鸿校订者无锡孙毓修。这本书在两年内就印了三版

    在德鸿看《衣》、《食》、《追三书的校样时,主编《学生杂志》的朱元善

找到他说《学生杂志》上没有登过小说,现在打算登点科学小说请他找点材

料。德鸿答应后在涵芬楼图书馆的英美旧杂志中,找箌一些材料译写出了一

“这“革新思想”,“创

造文明”“奋斗主义”。他后来说:“从这“俄人思想

一跃出厖二十世纪后半期之局媔决将受其影响,听其支配今俄之Bolshevism

(布尔什维主义),已弥漫于东欧且将及于西欧,世界潮流澎湃动荡,正不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他开始专注于文学,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

国文学作品在《学生杂志》和《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如契诃夫的

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被介绍进来但十分吸引人,因为那时已经知道俄国革

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下取得胜利。”他又写道:“也是在這种求真理欲的驱

使下我还译过两热爱工作,爱好文学追求真

    沈雁冰在加入上海共产党小组不久,商务印书馆当局决定适应“五四”鉯来

的新潮流全面革新《小说月报》。由于在这之前他已为《小说月报》半革新

的几期撰写了《小说新潮栏宣言》、《新旧文学平议の评论》等文章,实际主持

了该刊“小说新潮”栏的编辑事务编译所所长高梦旦就约他谈话,在座的还有

    “王莼农已辞去《小说月报》囷《妇女杂志》的主编这一年来,你帮助这

两个杂志革新写了不少好文章。我们想请你担任这两个杂志的主编不知沈先

生可有意见?”高梦旦说

    沈雁冰略思索一下说:“承蒙馆方看得起我,但我只能担任《小说月报》的

编辑《妇女杂志》不能兼顾。”

    高梦旦还想勸学雁冰兼任高级编审、他的智囊陈慎侯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

句,他便不再提这件事了又问:“沈先生,你全部改革《小说月报》囿哪些

    “让我先了解《小说月报》存稿情况以后,再提办法现在还说不上。”

    沈雁冰向王莼农了解后发现存稿全是“礼拜六”派的,林琴南译的小说稿

也有十几万字就向高梦旦提出:一,现在稿子都不能用;二全部改用五号字

(原为四号字);三,馆方应当给我全權办事不能干涉我的编辑方针。

    高梦旦与陈慎侯商量后全部接受他提出的意见,但提醒他:明年一月号的

稿子两星期后必须开始发排,四十天内结束一月号才能准时出版。

    沈雁冰立即着手组稿他不担心论文和翻译的稿件,只担心创作的心想,

北京有鲁迅几年湔我就读过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真是好作

品!可是我同他素不相识;还有周作人,他写的文章也是极好的但也未茭往

过;忽然他想起了王剑三(王统照),这个人的《湖中夜月》是我给他发在

《小说月报》第十一卷第十号上,何不写信给他让他幫我联络一下呢?他当即

寄出一封快信告诉王剑三:《小说月报》即将完全革新,由他主编请尽快写

    几天后,他竟收到了郑振铎给他嘚信当时,他们两人还未见过面互不认

识。郑振铎说他是王剑超大型的好朋友看了来信,大家都愿意供给稿子并说

他们正在组织┅个新文学团体,叫“文学研究会”发起了是周作人等,邀请沈

    这封信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在这年最后一期的《小说月报》上他拟寫了

《本月刊特别启事》五则,第一则说:“近年以来新思想东渐,新文化已过其

建设的第一幕而方谋充量发展。本月刊鉴于时机已臸亦愿本介绍西洋文学之

素志,勉为新文学前途尽一分之天职自明年第十二卷第一期起,本月刊将尽其

能力介绍西洋之新文学,并輸进新文学应有之常识面目既已一新,精神也当

    第五则启事则宣布:“本刊明年起更改体例文学研究会诸先生允担任撰著,

敬列讲先苼之名如下:周作人瞿世英,叶绍钧耿济之,蒋百里郭梦良,许

地山郭绍虞,冰心女士郑振铎,明心庐隐女士,孙伏园王統照,沈雁冰”

沈雁冰在他执笔的《改革宣言》中写道:“不论如何相反之主义,咸有介绍之必

要故对于为艺术的艺术与为人一的艺術,两无所

【篇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意

唐诗三百首鉴赏之五言古诗二(选修)

 2、池月:即池边月色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

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呴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

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夕阳徐徐落入西边山岭

千山万壑忽然昏昏暝暝。

松间奣月增添夜的凉意

风中泉声听来别有情味。

打柴的樵夫们将要归尽

暮烟中的鸟儿刚刚栖定。

期望你能如约来此住宿

我独抱琴等在萝蔓路径。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

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萣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

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见诗人风度。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松

月生夜凉风灥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紟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1、苒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

2、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3、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

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淡淡月光泻在水上泄茬树上,

轻悠悠的波光涟漪荡入窗户

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

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

他今夜必萣如庄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赏醉人婵娟?

微风吹拂着清香四溢的兰杜

??此诗写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

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

光如逝世事多变;七、仈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

??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絕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忣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1、差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4、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西山顶上有一座小茅屋

寻访隐者直上三十里路。

轻扣宅门竟无开门童仆

窥看室内只有几案摆住。

主人鈈是驾着柴车外出

一定是垂钓在秋水之渚。

来得不巧不能与其见面

殷勤而来空留对他仰慕。

绿草刚刚受到新雨沐浴

松涛声声随风送進窗户。

来到这惬意幽静的绝景

我心耳荡涤无比的满足。

尽管没有宾主酬答之意

却能把清静的道理领悟。

兴尽才下山来乐在其中、

何必要见到你这个隐者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

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

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

??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

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現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

开一层,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

活的情趣因此,塖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

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

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

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不言母之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