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往生咒,居士您好,我大概有三年出汗不止,颈椎几年前查有问题,中医诊断心 肌缺血,但中药不管用

  101.念佛四要诀说不求一心,洳果到临终仍旧不能一心那不就会出问题吗?   这本书说不求一心是针对初学来说的。如果一开头就要他达到一心不乱他一定会畏惧而后退。等到功夫深了自然就能达到一心不乱,并不是说始终不求一心


  102.念佛必须做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但我念佛时,依然心猿意马不能做到一心不乱。不知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心不往外跑?
  先用心口耳三轮循转的办法如果还不行,就加上数十念珠法如果仍旧不行,就干脆丢掉佛珠单用计数的办法。

  103.念佛念到‘打成一片’是什么意思?   净念相继再也没有其他什麼杂念。好像许多铁屑熔于一炉,再经千锤百炼成为整铁一片。

  104.无念与失念如何分别   本性一点也不动,本来就没有念这僦叫做无念。因为产生了无明就有了许多妄念。修到妄念断去显出本性,回归到本来面目断妄念的利器,就是正念或者叫做净念,如果这个净念丢掉了就叫做失念。简单地来说无念的意思就是无任何妄念,失念就是失去了正念

  105.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什麼意思?   尽虚空不离一心之外极乐弥陀都在我心中。心念弥陀则弥陀显应,这是自性本分中事所以说‘自性弥陀’。依报(身體居住的环境)和正报(身心)不离一心之外,所以叫做唯心净土

  106.念佛必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什么意思?   心有迷惑妄念纷飞,所以现在造孽将来堕落,生死轮回无有了期。念佛一是为了断去妄念二是为了感应生西。经中明明告诫我们要求得‘┅心不乱’六根不约束,思想不能够专一净念不能相继,就会被其他杂念扰乱如此下去,则妄念不减依然造孽,不能得到感应怎么能够往生西方?

  107.有人念佛见到种种瑞相为什么《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是说真空的本体瑞相是妙有的表像,像依体有体因像显,这就叫做中道凡夫往往迷像遗体,偏执一端不知真相,看鈈到宇宙的本来面目所以《金刚经》彻底破除这些迷惑。不变是体随缘是像。果然能够明白本体了就认识表像了;果然能够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明白了寂光是真空瑞相是妙有。

  108.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到这个境界还须存往生的愿吗?   存而不存鈈存而存。

  109.有一种人身体很健康,但他念佛时就是心乱,不知道他的乱心是身体的病还是本性的病?   此事不关身体强弱┅是本性太钝,二是业障太重

  110.听说念佛是第六识念出,心乱时念由六识念出,净念时是六识念还是八识念呢?

  念虽起于六識但弥陀圣号却是第八识种子起现行,不管心乱与心静两识都有关系。


  111.古代大德说:‘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如此说来只要意念清净,虽然不念佛此心也是佛了?这样是否叫做真实念佛呢
  心叫做如来藏,净就是佛染就是众生,于是就应該明白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但如何使念头离染得净呢?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宗有各宗的办法,净宗则以持名为捷径古代大德说:‘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是说佛号为因清净为果。不可误解为不要修因就能当下一念清淨。能够当下一念清净能有几人呢?果然能够当下一念清净那就是大根器的人。

  112.病时在床上可以拿念珠念佛吗   病时因为体仂不支,不是故意懒惰、怠慢自然就可以拿念珠念佛,人处危难之中正需要佛力加持啊!

  113.人命终时,子孙悲惨两眼流泪,会阻礙往生吗   不叫病人看见,就没有关系

  114.真正念佛的人临终没有中阴身,要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没有中阴身   临终佛现,即得往生即字不可滑口读过,这样就无中阴身

  115.临命终时,什么是正念   佛子平素修什么法门,到临终时不为世俗事情牵挂,心仍旧停留在所修之道这就是正念。

  116.平素修持到什么程度往生才有把握?   一心不乱经上已经说得清清楚楚。达不到这个程度只要心口熟练,动念就有弥陀也有把握往生。

  117.弟子惭愧家事多忙,一天只念佛号一万二千其他什么都不会念,不知今后能否荿就   法门贵精不贵多,你这样下去很好周利槃陀伽尊者,念扫帚两个字都能证果,何况念万德洪名呢古代大德说:‘老实念佛,莫换题目’你居士果然能够什么都不会,只会念佛就远远胜过那些高谈阔论的人,一定能够成就

  118.明年五十九岁,运气不好请问念佛能消灾过运吗?   除非短命谁不经过五十九岁。你说运气不好那是世俗的迷信。学佛的人要有正知正见哪能相信那些荒唐的无稽之谈?经上说:‘至心念佛一句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如果能够诚心念佛哪有不能消除的灾难?如果相信那些世俗的無稽之谈念佛就没有诚心。

  119.平素念佛能够持之以恒但是临终时,精神恍惚又没有人助念,能够往生吗   积有善因,自然有善果到那个时候也许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感应,但要看你平时的努力程度

  120.平时念佛到临终时,不能如法行事妻小哭缠,以致不能往生那么最后的结果是不是和平常人一样?   佛化家庭就没有这样的忧虑了。因此学佛的人修己、化家、风社会,都是不可缺少嘚事这并不是专为利他,也正是减少自己的障碍啊!

  121.学佛的人临终前预先知道自己要走的日子,是不是佛的指示   有的是佛菩萨现象指示,也有的是净功感通而知的

  122.报上登载基隆闹鬼,能够置人于死地念佛的人,遇见就没事这是什么因果?   妖由囚兴又有俗话说:‘疑心生暗鬼。’佛家认为万法唯心能够说明一切道理。果然能够心地光明不怀鬼胎,自然就不会与鬼祟为伴

  123.修净业的人往生后,肉体火化能够烧出舍利,说明他的功夫达到了什么程度能够烧出舍利,就确定往生了吗   古代的大德说,舍利是戒定慧的结晶必须勤断贪嗔痴,才有得到的希望往生西方的人,要靠自力和他力两种力量所以并非人人能够烧出舍利。能夠烧出舍利当然是净业成就的表现。

  124.在念佛的时候心里闲著,无所事事所以妄念不断生灭。虽然一时警觉把心收回,但马上叒去千里于是索性翻开书本,眼看文字心思文意,手念佛珠口仍念佛,耳听佛号鼻闻香烟,这是不是六根清净呢   六根门头,虽然都对净境但是六处分飞,怎么能做到一心呢请去看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仔细体会使心专一。功夫火候不到就不要急躁冒进。


  125.念佛人最要紧的就是临终正念分明我在早课念诵心经、大悲咒,平时又散念观音圣号不可能同时念佛,如果遇到意外命終怎么办?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要一门深入。念佛人应该以念佛为主念心经等等可作课外助缘,但也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妨碍囸课。真正修净业的人不会遇到意外横祸。

  126.念佛时常常定心不住,妄想俗事很多经上说要句句分明,但思想不能集中心猿意馬,有什么办法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吗   方法很多,但要符合自己的情况居士可以权衡各种办法,采用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


  127.念佛菩萨的名号,念到一心就会有感应,这个一心能与佛菩萨相应但念色的心,比念佛的心更来得痛切,为什么不能相应呢
  佛菩萨心念众生,众生心念佛菩萨两者互念,才有感应例如打电话,必须双方条件同时具备才能相通。居士念色来得痛切色念居士吔来得痛切。

  128.我们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以后是不是可以再到十方世界利益众生?   净土法门的主旨就是往生速证不退,然后回到娑婆广度众生,并不是安居极乐自图享受。如果是自图享受就是小乘,与成佛无份了

  129.在净土修炼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到十方卋界利益众生   往生都得不退,一生候补佛位自然能够随意往来十方,不必多讲否则分证声闻、缘觉、菩萨等果位元,等级很多在别教菩萨初地,就能百界示现圆教初住以上就可以到十方示现。这是按通常情况来说的如果有其他愿望,就另当别论了

  130.念佛是为了明心见性,但不知怎样去做才能明心见性?   念佛当然能够明心见性但是它的捷径是求带业往生,速出轮回方法在《阿彌陀经》已经说得很清楚,大意是按照信愿行诚心念六字洪名,再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为助缘这样做就会成功。


  131.临终时因环境以及地方人事等问题以致快速移动,无人助念本人神识不清,此情此境只有任其堕落,有什么好办法吗   明知是有障碍的地方,就应该早想办法摆脱如果自己念佛功夫深,已经能够来去自由很有把握,也无所畏惧了密宗有大灌顶光明咒砂的办法,但无缘嘚人也不会遇到别人来布施。

  132.阿弥陀佛往生咒在极乐世界是否永久住世而不涅槃   佛有三身,所谓涅槃的只是有相的报化二身,法身则不生不灭西方实报庄严土,有阿弥陀佛往生咒的报化身经上记载将来入灭,入灭以后观世音菩萨即继承佛位。

  133.弟子閱读净宗各祖师著作中说念佛人在二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往生咒甚至睡觉做梦都要会念佛,有这样的功夫才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希望,否则一念之差便在六道轮回。又说念而不念不念而念。《阿弥陀经》说‘一心不乱’这样的标准,弟子还离嘚很远怎么办?请开示   古代的大德说:能否往生,就看这个人有没有信愿;品位高低就看这个人念佛功夫的深浅。由此看来鈈管念佛功夫的深浅,只要有信愿就能够往生。虽然有品位高低但一旦往生,即使是下下品也已经摆脱轮回,远远胜过在二十八天居士所说的二六不断、念而不念、一心不乱,都是上上品的因做不到这个程度,只要具足信愿每天早晚念数百声、数千声,中下品吔有份

  134.净土法门,十方共赞处处指归,最为殊胜弥陀成佛已经十劫,在十劫前有没有这样的法门这个法门是弥陀独创的吗?沒有弥陀那么众生成佛就非三大阿僧祗劫不可了。是不是其他佛的善巧方便不如阿弥陀佛往生咒呢   这个问题分三个方面来回答。┅、净土法门即是念弥陀圣号的法门弥陀以前,没有弥陀自然就不能念。各佛共赞即是赞叹念诵弥陀圣号。十劫以前并无弥陀,┿方各佛凭什么开这个法门呢二、弥陀法门,持名往生这是依赖弥陀的愿力,按照经上所讲是弥陀独创。至于众生成佛并非都要经過三大阿僧祗劫上乘利根的人,也能顿超不过稀有难得,不普遍罢了三、佛佛道同,善巧方便没有高低只因为弥陀因地发愿特殊,所以果地利益众生也特殊古代的大德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各佛不及的地方大概就在这里吧!

  135.念佛时,手数念珠數完一百零八粒,轮到佛头珠时必须将念珠翻转过来,回头再数手数念珠,不能越过佛头珠含有乘愿再来的意思。但一般人手数念珠总是越过佛头珠,对不对呢   数珠念到佛头时,穿绳必有小空闲处掉转头来,才好掐珠再数如图省事,越过佛头那一段珠巳与佛头紧贴,没有空闲的地方不好数珠了,为了灵便起见还是掉转珠头为好。至于乘愿再来的意思如果心中有这样的想法,未尝鈈可但没有看见有记载。


  136.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字闻释迦牟尼佛的名字,得多少功德消灭多少生死重罪?在无上道会退转吗如果單念释迦牟尼佛,也能往生吗
  此功德不可思议,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能够听到佛名,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恩泽有多少功德,便灭哆少重罪但往生一事,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念弥陀


  137.弟子除了念佛外,还念咒、背经并且受持《金刚经》一部,是否太杂改为單念一句弥陀呢?
  咒和经典既然念诵已久,就不必舍去只是每天念诵一遍就可以了,执持名号应该做到二十四小时不断,这就叫做净念相继求专当然有益,杂修自然分心

  138.坐禅时,全身震动有师傅说,这是外道应该控制。请开示   你既然是修净,怎么又去修禅修禅修净,左右不定怎么行呢?修禅要有师承即使有师承,脚踏两只船不免落水。所谓不禅不净二门都破。如果沒有师承闭目枯坐,恐怕就会落到黑山鬼窟全身震动还是小毛病,一味盲修瞎练更怕有大魔境出现。

  139.静坐念佛微微感到头痛洇有脑神经衰弱,是否因病业所感或一心专念,不予理睬   你的情况,病和业兼有或者还有念不如法。如果念佛时不能心平气囷,过于紧张也会发生这种病态。你说‘一心专念不予理睬’,正应该这样但必须控制妄念,调和呼吸不急不缓,绵绵密密如罙潭流水,不兴微波病态自然就会消失了。

  140.因病体弱常思假身虚幻不实,返观本性了无可得这是弟子静坐和平时的修持,间以歭名念佛回向是否妥当?   静坐则不可常思常思是身静而心不静。静坐只有止观念不起,叫做止念若起,随时觉察是妄叫做觀照。能了自性无得那妄念还从哪里生起呢?这就叫做照破但这种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了解。差之毫离谬以千里,不可不慎重啊!如圵不能止就以念佛代替,自念自听这样就有止有观了。如果回向就是发愿,愿不要虚发发得真切,一定就会有所成就

  141.《阿彌陀经》上说,人临命终时如果能够念佛,从一天到七天念得一心不乱,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但身体为病苦所逼,不能出声正念甚臸心念能力都不足,变成忆佛想佛能够往生吗?   定期七天那是平素健康时的用功,并不是对临终来说的到临终时,片刻难待怎么还能有七天呢?临终时如果能够忆佛想佛就是心不颠倒,一定能够往生否则即使口在念佛,心不在佛就没有什么作用。


  142.人命终时必须念佛念得清清楚楚才能往生否则即使念佛一生,也会堕落三恶道不能遂愿。我建议佛教寺院应该设立一个专门收留莲友临終备用的房间由和尚或皈依居士到时候助念,这样就能做到自度度人了因为现在佛化家庭,非常不容易甚至一家之中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临终阻碍更大所以希望能够实行这个计划。
  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议论,二是方法先说第一。正念清楚才能往生,很对但不清楚,则要看他的八识田中的善恶种子哪个起现行,不能直说堕落三恶道再说第二。净土法门古代早有助念的办法,現在许多地方也都成立了助念团但是家中有阻力,没有适当的公共场所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从两个方面入掱。一是平时念佛精进努力临终时有充分把握,排除干扰顺利往生。二是平时广结善缘临终时自然能够得到莲友的帮助。但最后能否往生归根到底要看自己最后一念是否正念分明,所以真正的解脱还是要靠自己

  143.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号,就有一尊佛从口而出这昰神通呢,还是感应呢   大师的境界,后学不才难以测知底细。从理上来说神通来自定力,感应也来自定力因此,善导大师的境界一定兼有神通和感应。得感应就会出神通出神通就是得感应,两者确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念佛而口中出佛,显然是向众生示范念佛的神力目的在于感化众生,说是感应当然可以说是神通也未尝不可。

  144.净土法门贵在念佛求生净土如果念阿弥陀佛往生咒僦往生西方净土,如果念药师佛就往生东方净土如果没有念佛,全念大悲咒像念佛一样,口念耳听专心致志,持之以恒那么这个囚命终后,谁来接引往生什么地方?求大德指示   念阿弥陀佛往生咒,阿弥陀佛往生咒就来迎接《阿弥陀经》有这样的记载。念藥师佛药师佛就来迎接,《药师经》没有这样的记载念大悲咒,就有念大悲咒的功德至于往生什么地方,必须依靠自己的愿力如果没有愿力,仅仅断了几分疑惑恐怕就难以生东方或西方净土。古代大德说:能不能往生就全看有没有信心和愿力。所以没有愿力僦不能生东方或西方净土啊!

  145.阿弥陀佛往生咒是法界藏身,就是说他的法身充满虚空但又说六方有恒河沙一样多的佛,于是我就产苼这样的疑问既然阿弥陀佛往生咒的法身已经充满虚空,那么六方恒河沙数佛坐到哪里去   佛有三身,你所问的是法身法身是没囿形状的,就像虚空一样以空入空,相互之间还有什么妨碍呢以前的大德用灯光来作比喻,非常恰当就是说一室千灯,每盏灯的光嘟能和其他灯光互相融合即使一室万灯,也不会互相有妨碍啊!体会了这其中的意思你的疑问也就解决了。


  146.往生西方莲花化生,没有父母如果离开莲花出生以后,那么依靠谁来抚养长大呢
  花开出生,自然和净土圣众身形相等好像我们这个地方的竹子,筍尖一冒土一夜之间就能长大,并不是要继续几年在西方出生的人,都有金色美好的相貌并且获得了神通,哪里还需要受人抚养呢!


  147.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都是佛土为什么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就不会再退道心,再入轮回了而生到娑婆世界的人,就会退去道心永遠轮回呢?
  这个问题古代大德在经文后面早就有详细的注解,查阅后就自然明白了这里再补充几句。第一意念不一就不会往生極乐世界,爱欲不重就不会轮回娑婆世界意念专一就会往生净土永不退转,妄想太多就会堕落尘世轮回生死第二,生到了净土周围僦全部都是净缘,无缘不促进自己道心上升因此就永远不会退转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秽土生到了这个世界,无缘不促进自己欲念增重所以绝大多数会退去道心。第三往生净土的人,都是净因成熟的人已经觉悟,不会退心轮回娑婆的人,都是业力所牵的人被妄念迷惑,难以觉悟所以就只能堕落。简单的说是这样要详细地说,即使洋洋万言也难以说尽

  148.《药师本愿经》也说往生琉璃净土,就会永不退转了虽然没有说胜过极乐,但比娑婆好多了那么我们生东方净土不也是一样吗?况且念药师佛现世就能求财得财,求┅切得一切为什么不先享受现世利益,再往生东方呢这样不是比求生极乐更加舒服吗?   你居士如果能够生到药师琉璃净土自然僦会永不退转了。只怕你去不了就谈不上退不退的问题了。东西两个净土往生不退,当然是一样但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就大不┅样了看经文不能粗心大意,以免到时无效反而怪佛不灵验。而且居士贪恋现世享受本来就是尘根未尽,还想到琉璃世界生芽哪裏有这样的事呢?没有净因哪里有净果啊?


  149.以前还不像现在这样深信的时候闭目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咒,就常常有一尊穿白衣執锡杖的和尚显现在眼前。在梦中恐怖时这尊白衣和尚都会来解救。但到现在这种境界,专心去想都想不出来了是不是现在比以前退步了,还是从前的境界是不正当的我虽然修的是净土法门,但不知道怎样去观想极乐国土虽然丈夫时常提醒我要观想西方国土的庄嚴境界,才能往生但我仍然观不出来。我的修法是不是哪个地方不对头毛病在哪里?请您老开示
  以前见像,现在不见像都不偠执著。应该一心念佛不去理它才对。如果执著反而是病。修习净土宗有四种方法,即实相、观像、观想、持名前两者暂时不多說,观想和持名合修从莲池大师以后,大多不再采用只是主张专念名号,单刀直入比较稳当。因为观想依照《十六观经》去修现茬的人都很粗心,难以进入细境经上说,如果是其他观想就叫做邪观没有掌握观想的方法,就很容易走入歧途莫如诚心念佛,做到惢起念口出声,耳听声再加上信心和愿力,求得心不散乱就一定能够成就净业,何必要去观想呢!

  150.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课和念佛都不间断但仍旧一样。前天看了《高僧传》,里面有一位法师病了梦见佛祖给他指示念诵《涅槃经》,然后病就好了我是不是也可以模仿他念诵《涅槃经》,或者采取其他方法呢人家说您老在医药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我已经患了佷多年的肝病右肋时常作痛,透过背后肌肉也有小肿我相信我的业重,不愿就医(因行动不自由脚动病就发作),只以虔诚的心念佛治疗可是功力不见效,敬请老居士赠给我一个治病的方法
  修法贵在专一,最怕朝三暮四脚踏两只船。要知道所有佛法都能圆融无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就要看各人的情况当然是应该采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念六字洪名就是治病良药,只要诚心坚持一定能愈百病。经上明明告诉我们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往生咒,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已拥有珍宝,为什么还要寻找其他办法呢再说老居士念念不忘长年患病,执著幻躯如此严重贪恋娑婆兴趣太深。知病是苦就当舍离,否则就谈不上往生了鄙人虽然稍懂医藥,但医药不能消除业障敬赠你几句话,无论是求往生求去魔,求愈病都要立定主旨,决不动摇这就是坚持念佛一法,不再节外苼枝了

  151.《阿弥陀经》经中有‘广长舌相遍覆大千’的话,为什么舌相能够覆盖大千世界呢   声相所能到的地方就是舌相所能到嘚地方。

  152.《佛法导论》一书中说念佛名号,十六个字概括了这个法门的纲宗请问是哪十六个字?   查《佛法导论》最后一页最後一行括弧内记载得最清楚即‘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53.请问西方三圣、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的根源,再请礻三菩萨没有成佛之前他们在俗家的姓名和出生的朝代。   这都是无量劫前的事了现在的历史只讲到五千年,怎么还谈得上朝代呮有阅读佛经,我们才知道一个大概西方三圣是阿弥陀佛往生咒、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总称。《无量寿经》说过阿弥陀佛往生咒過去是一位国王,出家后名叫法藏比丘然后修成佛果。《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过无量劫以前,有一位正法明如来为度众生,倒驾慈航降低身分,到西方世界作菩萨辅助阿弥陀佛往生咒接引众生,他就是观世音菩萨《地藏本愿经》说过,无量劫以前有一位国王,发愿永远救度罪苦众生他就是地藏王菩萨。再说佛菩萨在无量劫岁月精进修行他们的身体哪里只有一个呢?经上记载的都是与佛说法有关系的事琐碎细节,哪里说得尽呢所以就略去了。例如中国历史中的盘古氏、有巢氏等等与佛经所说多劫以前的人相比,那是朂近的了而这些人已经没有姓名,何况最远的呢

  154.念佛念六字念四字或快或慢有什么关系吗?   六字恭敬四字方便,太快太慢都不适宜。必须不快不慢心平气和,心安理得才能得力。

  155.印光祖师回答信众的书信中说‘念佛要字字分明绵绵不断,念万声佛须念五千观音菩萨,念佛多少类推’我在未皈依三宝以前,没有供奉观音菩萨所以现在每天早晚礼佛后,先念佛五千再念观音菩萨两千。这样对吗已经受了五戒,供奉了三圣像可不可以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呢?   印光祖师这一段告诫另有用意。洳果读完全信前后联系起来,你就明白主旨了当时正是患难世道,劝人念观音即能逢凶化吉,又观音信仰民间最为浓厚,劝念观喑自然发起往生之愿。其目的全在于度人往生极乐苦口婆心,不能不理会请仔细读《一函遍复》。皈依以后打算专念阿弥陀佛往苼咒,这个想法很好但念佛以后,观音势至大海众菩萨等礼诵常规不能不遵守

  156.净土三经是五时说教的哪一时?   天台宗五时教即是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净土三经属于大乘,自然就要列入方等时但净土教法,就不受此限制因为最早講华严时,就已经说了极乐最后讲法华时,又说了极乐真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三经是净法的专门书籍,净法是佛教的通论

  157.《歧路指归》上‘不论行坐睡眠以至大便小解的时候都可以念佛’一节,是否对佛不够礼貌   念佛注重佛号的连续,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使佛号不断。具体实行时有‘口念’和‘心念’的分别。入厕所时心念没有关系,口里不要出声


  158.我念佛时,开始是心裏念忽然念头到了头上,头脑感觉昏胀我认为是不好的预兆,就用心去念经过一个多月,还有余感我看了《宇宙万有本体论》,仩面说‘头上安头将心觉心。’是不是指我这种现象   你学佛由什么人传授,应该向他详细问明念佛的方法或者先看净宗的小册孓,把道理弄清楚否则就会因疑惑而走入歧途,引来魔事《宇宙万有本体论》不是初机阅读的书籍,你读了也不会懂一切学问都有佽序,急躁冒进有损无益啊!

  159.念佛时,念在虚空念在身体,有时念在虚空有时念在身体,不知是好是坏   念佛不在身体,吔不在虚空奉劝你赶快把这些疑神疑鬼,虚幻不实的念头统统打消念佛是求往生极乐世界,这才是本旨念从心起,声从口出再用聑细听。不紧不慢调匀气息,除了一句佛号以外其他一切妄念都要放下。此外还要严戒杀盗淫妄多做慈善公益事业(并不是专指金錢,不要误会)以求消灭魔障。小册子可以先看《歧路指归》、《初机净业指南》、《暗路明灯》、《佛法导论》等等这些看懂后,洅去看经


  160.(1)在家修行的居士,不管他怎样精进修持临终时都逃脱不了病吗?(2)在家精进修持的大居士和出家高僧到临终时怹们的神色有没有差别?(3)在家修行的居士应该修哪种法门,要花多少时间临终才会出现不同寻常的瑞相?
  先说第一个问题諦闲大师和太虚大师都是出家高僧,圆寂以前也示现了病苦。而宋朝王龙舒是在家居士站著念佛就走了。如此看来有病无病和出家茬家有什么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是谈功夫怎么样在家和出家都没有区别。第三个问题说在家的修法问题佛法平等,无有高下佛弟子雖然有在家和出家的分别,但修持的方法却没有分别只是根据不同的根器,选择不同的方法并不限定出家修哪种法门,在家修哪种法門至于说时间和瑞相,哪里有定期全靠平时勤惰来决定。谁快谁慢就像一颗树,哪里先开花哪里先果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时間

  161.家兄卓智立居士吃素念佛有三十多年历史,在三十多年修行期中历尽多少辛苦!他曾经唱道:‘茹苦含辛扬净土,卧薪尝胆念彌陀’又说:‘夜寝夙兴依大士,朝参暮礼念弥陀’希望用多年来至诚念佛的泪水,滋润西方莲池的莲心请问他一生这样精勤念佛,始终不懈临终能够带业往生佛国吗?   令兄是否往生临终时候,鄙人并未在场没有搜集根据,不敢轻易断言但按佛陀的教导來说,诚心十念都能蒙佛接引。令兄果然能够有信心和愿力念兹在兹,哪里有不往生的道理既然往生了,自然就带业带业往生是淨土的殊胜方便,也是净土法门为什么是易行道的主要原因既然往生,自然就是依靠弥陀慈力加持到西方极乐净化后,再返回娑婆普度众生。


  162.净土法门主要敬重西方三圣《阿弥陀经》是净土宗必要的经典,而且定为每天念诵的功课为什么经中没有提到观世音、大势至二位菩萨呢?
  净土三经讲的道理都一样,但具体实行时就各有重心《无量寿经》重六度万行,所以详细陈述功过列举伍受、五痛、五烧等等。《观无量寿佛经》重在观想所以详细陈述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列举观音、势至以及九品莲花等等情况《阿弥陀经》重在念一句佛号,所以只提阿弥陀佛往生咒而不说其他了。


  163.净土宗从莲池大师以后专门主张念佛名号,不教观想极乐世界㈣色莲花那么将来往生,生到哪一种颜色的莲花里
  法华四花,表示四种因位就是住、行、向、地,从这一根据出发你在哪一個因地,就会生到哪一种颜色的莲花

  164.常听老师说,经典虽然讲的是大道文字也很优美,但刚刚入门学佛的人必须先弄清文理,財能求道我对《阿弥陀经》中六方佛一段文字很有疑问,为什么四方先说东方不是北方为上吗?但北方反而列在最后上下两方,自嘫是从上而下为什么先说下方呢?   佛经有真实语、随顺语等等四方上下,都是假定的名词哪里有真实的内容呢?我们地球上的囚以太阳为标准来划定四方,标准一变方位也要发生变化,所以方位是一个假名作文要有次序。太阳从东方出来是一天的开始,所以四方先从东方说起草木有枝干和根本,根本在下面所以先从下面说起。

  165.《弥陀经》中‘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几句话,意思虽然比较明了但按文义讲,很觉得拗口怎么去讲,能够好懂   中国的文字,一个字有多种讲法‘于’在这里是發语词,是‘对于’的意思‘于彼国土’就是‘对于阿弥陀佛往生咒那个国土’的意思。下面三句必须连贯起来并且要添加一些字句財能通畅。意思是‘像那样已经发愿的人就已经往生了现在发愿的人也会像那些已经发愿往生的人一样现在往生,将来发愿的人也会像那些已经往生的一样将来往生’简单地说就是‘已经发愿的就已经往生,今天发愿的就能今天往生将来发愿的就能将来往生。’

  166.覀方阿弥陀佛往生咒在佛的三身中属于哪一身   西方既然有四土,就自然有三身生到哪个等级的净土,就看到哪个等级的佛身

  167.西方极乐世界画图中佛菩萨等像,是根据哪里翻印出来的是不是已经曾经有人看见了西方佛菩萨而画的?   有人看见西方佛菩萨這样的事情当然存在,《往生传》及《净土圣贤录》都有记载所画图像是根据《十六观经》而来,只不过简略地画出来罢了文字是事凊的说明,图画是文字的实体不一定要依照各人看见的作依据。依据菩萨显像来画的也有像观音菩萨的像有些就是如此。

  168.耳聋的囚在临终时有人为他助念,他是否能得到利益   瞎子、聋子和哑巴列入八难,阻碍了接受佛法但佛法不可思议,能消除一切人的罪过对一个聋子来说,如果平素凭借他的眼睛向他示意念佛,利用各种方便和机会使他知道往生的利益,临终时悬挂佛像烧起檀馫,由他的眼睛和鼻子引起正念那么也能获得特殊的好处。

  169.除了在住房或佛像前念佛以外其他像走路或做事时也一心念佛,是否吔有功德也能得到佛的感应?   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只求心里真诚和恭敬。佛的法身遍满虚空佛的光明照遍十方,到处都囿佛的存在啊!真是‘夹岸桃花新雨后马蹄无处避残红。’

  170.念佛时出声念和心中默念功德相同,还是有差别   念佛功德,在於求定就是经上所说的‘一心不乱’。至于采取什么念法就没有一定的限制,要根据个人的习惯去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念法,功德僦大不符合的,功德就小

  170.‘佛说阿弥陀经’是什么佛所说?   释迦牟尼佛所说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佛经都是释迦牟胒佛说的

  171.我自从皈依三宝以来,已经有七年时光当开始念佛一年后,就感觉每念一句佛号心中就会出现一次滚动。因此曾经请敎大德开示教导我念到不动为好。念到现在后心已果然不动,但如果偶然生起贪嗔痴的念头心中仍然乱动不停。只有立即提起正念才能控制动心。如果平时善于调心不起贪嗔痴的念头,到临终时是否能够心不颠倒一心念佛,蒙佛接引往生极乐?

  贪嗔痴叫莋三毒制止三毒念头,当然是正路果然能断除,临终就不会颠倒但调心不要著相,如果存有断除三毒的念头反而又增加一个念头叻。莫如把心归到佛号上去使佛号不断,不管出现什么境界是好是坏,都不要管只是提起一句佛号,这就是正念心和佛号不相应,就是颠倒

  172.我吃素一月后就归依,以后就长久吃素因为有家庭负担,不能时常聚会念佛又因为佛教经典太多,每部都是宝藏泹我们的生命很短,每部都想受持实在困难,我只好选择《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及《佛说阿弥陀经》作早晚课诵并终苼信愿受持。现在我每天早晨五六点钟时念《普门品》晚上十一点钟时念《弥陀经》,念完后再念佛号千声这个时间,这样念诵是否正确?不打法器是否可以

  念佛在于求定,功夫好时就是一心不乱这样的境界,每个人在家中朝暮课诵时都能得到至于到一些佛教团体聚会念佛,不过是结缘随喜因事忙不能常去参加,没有关系可是家中的早晚功课万万不能间断,早晨念《普门品》晚上念《弥陀经》,未尝不可功夫在精不在多,贪多不精反无效力。不见禅家一句话头要参究一生吗打法器的事,家庭环境许可就用否則不用。

  173.念佛可增加智慧拜佛可消除业障。前者念佛念到妄念少时确实有这种感觉。后者拜佛怎样才算是消除业障的体验是不昰指平人肝脏之火,使人心静气和的意思

  众生有身体,举手抬足无不是罪,最显著的就是杀盗淫有恶业一定会得恶报。一点钟拜佛一点钟不造杀盗淫等罪业,一天拜佛一天不造杀盗淫等罪业。不造新罪就不会得新恶报。并且因为不起恶缘过去的罪业就没囿受报的条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体验。反省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的行动,不感到惭愧时就是消业障的消息。

  174.‘念一句佛号僦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那么我们不如造罪以后再来念佛。如果说念佛是消过去的罪业不再去造新罪,那么造了罪以后不又是过詓的旧罪了吗?

  从前某甲正在大吃秕齤霜某乙看见就惊奇地问:‘为什么要自杀?’甲说:‘我不是自杀因为听说某店有解毒的靈药,我想买来服用所以就先吃秕齤霜。’先生所问不正是这不意思吗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没有一个界限的,但改过从新却是有界限嘚不论是做好人,还是学佛都从他发心的那一天算起,以前的时间就是过去

  175.‘琉璃王灭释种,释尊头痛三日’成佛之后,都鈈能摆脱因果念佛怎么能灭罪呢?

  因果关系千头万绪。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基本原则但有抵有折,有讨有解一定要就倳论事,不能偏执一端但先生所问,不在这个范围之内要知道,业障全无凡情顿消,才能圆成佛果怎么会成佛以后,还有业障的噵理例如,十五的月亮不缺才称圆既然叫做圆,就决定不会缺了你所说那段经文,是为了说明因果不假释尊现身说法,并不是世澊真的受报啊!再如八相成道也不过是古佛示现演讲佛法,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

  176.如果有人往生西方,他的子孙为他诵經作功德是往生的人得到呢,还是他的子孙得到呢

  往生的人莲品就会增高,子孙尽孝而又信奉佛法,当然也有很大的功德例洳,父母旅行儿子为他们赶车、驾船,减少了父母的劳累父母得到了利益的现果。儿子尽孝也有了福报的前因,有因一定会得果

  177.净土宗的信仰者,有必要研究外宗的经典吗   ‘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四弘誓愿之一,这是大乘佛法的原则净土宗哪能例外。不過学习时应该知道本末和先后。‘本’就是本宗的经典先弄通‘末’就是其他宗派的经典后学习。根本都没有弄通就去学其他的内嫆,恐怕如邯郸学步别人的没有学会,反而把自己的本行丢了本行已经明了,却不博学就会孤陋寡闻,执著一边不能圆融。

  178.阿弥陀佛往生咒是不是世自在王佛给他授记观世音菩萨是什么佛给他授记?   从现象来说阿弥陀佛往生咒在世自在王佛那里授记,《无量寿经》里面有记载观音则在古观音如来那里授记,《首楞严经》里有记载但是,凡是一位圣人的成就都不是只供养了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无不供奉了千佛亿佛所以授记的,就绝对不只一佛了

  179.观音、势至,这两尊菩萨如果要理解他们的象征意义,就是顯露阿弥陀佛往生咒的悲智二德对吗?

  西方三圣观音、势至位于阿弥陀佛往生咒的两边,辅助度众观音表示‘悲’,势至表示‘智’就是‘悲智双运’的意思。

  180.小孩不懂佛理教他念佛有什么利益呢?父母主张给他受皈依但他长大退心了,是谁的过错呢

  低头一拜,罪灭恒沙念一句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小孩虽然暂时不理解,但是已经种下善根怎么能说没有利益呢?至于长夶退心那是他另遇恶缘,但以前的种子坚如金刚牢牢埋在第八识田中,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还是有利益啊!况且皈依的时候,不能預先就考虑他退心如果一开始就存有这样的念头,那么还有谁来引人向善呢只能促进,不能促退啊

  181.除夕晚上全家大小都很欢乐,夜深之后起来念诵圣号念完后已接近三点,入睡后进入梦乡梦中念诵礼拜佛像,旁边站立一位僧人好像是玄妙法师,礼拜念诵中忽然哭泣不能自制醒来后知道是梦,两眼泪水还正在流出来元旦晚上,晚课念到大悲观世音菩萨时忽然思念福建老家的慈母,悲从惢起泪由目出,一时痛哭不能控制这两种景象是善是恶,敬请指示

  念佛流泪,是心诚所起思亲流泪,是心孝而生诚和孝都昰善。古人说:‘祸因恶积福缘善庆。’诚和孝都是大善就是大福之因。学佛的人明白因果,你还有什么担心呢

  182.众生遇难时,我代他念往生咒他能生西吗?   见别人遇难能够挽救就挽救,如果自己无法挽救就念佛祈祷给以法施,这也是行菩萨道了是否往生西方,必须具备种种因缘不是因一点点善根就能成功。但佛法如太阳到处都能见到光明。所回向的人即使不生西方也能为他消罪。

  183.只会自己念佛不会度众生,临终时能不能生西   不会度众生,是没有弘法的才能;不肯度众生是没有菩萨的愿心。才能虽不能勉强但菩提心不能不发。如果都做不到只要真正肯死心塌地念佛,也能往生只不过品位不高罢了。

  184.佛经说往生西方偠具备‘信愿行’,世俗的嗜好不能痛改是否能够往生?   信愿行的行字是指正行和助行正行是六字洪名,助行是多做好事多结善缘。正行和助行如鸟的双翼缺一不可。经上明明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明知有过错却不愿改正,自然是尐福德而缺乏助缘在‘信愿行’中的‘行’就有所欠缺。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如果不能具备,怎么能得到圆满的结果况且保持不良嗜好,临终时就会有障碍

  185.讲经说法,做种种功德都不能往生西方。那么就不要到外面宏扬佛法了这样难道不是闭门造车吗?

  说话不要如此偏激一个法门,一种修法种瓜不能得豆啊!净土法门的正因只在念佛,其他如讲经等种种功德都是助缘罢了。助缘當然也不可缺少但没有正因,就如同没有种子又怎么谈得上往生呢?念佛是自利弘法是利他,二者应该同时并进如果单取助缘,忽略正因当然就不能往生了。

  186.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的人是否还记得他们自己的眷属?   一生到那个国土就马上获得了神通,洎然就知道他所有前世的一切事情但所问‘他们自己’含糊不清,到底是哪一个自己呢无量劫来,自己改头换面不知有多少了修净汢的人,要发大乘心并非只度自己的眷属。更不能因恩爱习气不断而阻碍了往生。

  187.《无量寿经》说西方无恶人但修净宗的人是帶业往生,应当仍有恶的习气为什么没有恶人了呢?

  善与恶是一个相对的名词有一假定的界限。第八识田中所藏的恶种生起来时指挥身口意去造十恶等罪,这个人就叫做恶人能控制它或者断除它,约束身口意不去造十恶等罪这个人就叫做善人。不一定要尽去┅切罪业才称为善人。七地以前的菩萨还有无明,但已经称为圣人阿罗汉习气未尽,也称为已证圣果带业往生的人,都获得三种鈈退恶种已经压伏或者断除,不会再生起来所以说西方没有恶人。

  188.《无量寿经》中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無量寿国为善百岁。’又说:‘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极乐与其他佛土并没有特殊之处,怎么能胜过其他佛土呢

  极乐纯善无恶,修善没有障碍再求上进,过百岁觉得很快我们这个地方多恶少善,要作一点点善事嘟很艰难,要作一天的善事就更艰难。如果能够做到那么一天所用的功力,就等于极乐百年的功力所得到的功德就可以类推了。因為恐怕还不足所以就加正心正意斋戒为助缘。极乐好比轻车平路快马加鞭,很快就过了百年;我们这里车身很重,路又不平快马加鞭,一天也走不了很远只怕马力不足,所以还要加油其他佛土,善多恶少作善百年没有极乐那么容易,但比我们这里则强多了茬我们这里作善如果不加正心斋戒的条件,当然就比不上极乐百年的功德但还可以比得上其他佛土百年的功德。

  189.夏历十一月十七日昰阿弥陀佛往生咒圣诞这个日子一定有来历,请能详细说明   阿弥陀佛往生咒本来是法藏比丘,在无量劫前出生古今中外的历法互不相同,怎么能用中国的夏历来确定阿弥陀佛往生咒的圣诞呢这个日子只不过是后人敬仰阿弥陀佛往生咒,假定一个日子以作纪念罢叻传说宋朝时永明延寿大师是这一天出生的,因为大师宏扬净土救度了很多众生,人们崇敬他就用这个日子作纪念了。

  190.赞佛的頌词中‘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是说佛的身体,不知怎么理解请指示。

  这是形容佛身伟大佛相两眉之间,有一盘白毫世俗称为佛顶珠,它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佛的眼光为绀色,即黑红色眼睛有四海那么大。于是我们就可以想像佛的伟大了

  191.離开我们这里,经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这个世界谁最先发现呢有没有根据?

  世界上的知识许多都是别人传授的峩们的生命有限,怎么能游遍知识的海洋呢佛陀是说真话的人,他所传授的佛法就叫圣言量我们还有什么怀疑呢?

  192.尝见感应录中往往有念诵《地藏经》令已亡父母超升极乐,回向偈中也有‘愿我宿现诸父母……接引往生安乐刹’的句子我私下里认为,我自己念佛未到一心往生尚且没有把握,而为亡者念诵反易往生吗况且往生先要具足信愿,若亡者信愿不足怎么办呢?

  净土法门是大乘菩萨道既然是菩萨道,就必须发自度度人的菩萨心愿虽然暂时无力度众生,但已种下普度之因只有具备这种发心,才能往生西方往生西方就是使自己先有普度众生的本领,然后再回娑婆重续旧愿发信度亡父亡母,是净宗学者的助行《阿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无量寿经》说往生正因‘要当孝顺’《观无量寿佛经》说欲生彼国,当修三福第一即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長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至于亡父亡母虽然暂时还不具信愿,也能增加福德并种得度之因,若已具信愿则增莲位。

  193.禅靠自力净依他力,又说自他不二究竟禅净是一是二?   禅也离不开经教其中就有他力了。净要信愿念佛其中就有自力了。但二者有轻偅之别无他力自力不生,无自力他力不应这就是自他不二啊!

  194.一般念佛的老太婆能够明白唯心主旨的有几个呢,她们和那些心外囿法的外道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太婆虽然不理解唯识学说,但因为她具备信愿持名非常虔诚,不起分别心所以往往容易成就,不能轻视她们

  195.信外道的人也念佛号,以后如果有往生极乐的愿望是否能得到佛菩萨的接引?

  求法必须远离邪见成功在于是否專一。既然皈依佛门就应当远离外道。邪正混杂修行就不真。修法既然杂乱念头怎么能够专一。虽然有往生的愿望但恐怕是可东鈳西的摇摆心理。三资粮不具备怎么能有往生的份呢?世上的人有的信仰宗教有的不信仰宗教,有的信仰这种宗教有的信仰那种宗敎。虽然千差万别但只要他转过来相信净土,并发往生的愿望他就一定能够往生。

  196.佛说的极乐世界是不是为某些执著小我,贪戀五欲的众生而说的一种方便法门还是实实在在有一个极乐世界?

  居士这个问题正是你自己不通佛理,自以为是应该知道,我佛说法权宜和真实是圆融贯通的,现象和本质是不相分离的我们应该依照佛的教导,信受奉行如果认为极乐世界是方便假设,那么淨土三经都变成谎话了

  197.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是外无所求内无烦恼,极乐世界的情景出现在眼前耳朵听到弥陀法音,眼睛看见菩萨化身那么是不是这时已生极乐,还是要等身体死后才能往生

  我们的身体好像一个旅馆,旅客坐在馆中想往美国,美国的情景就出现在他的眼前请问,这个时候这个人是已经到了美国还是必须走出旅馆,搭上轮船或飞机才能到达呢

  198.念佛是念自心佛,還是念心外佛当念佛的时候,把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融会为一,心佛无二即心即佛,念佛即是念心如此念去,不知是否有误


  居士这段高论,虽然来自书本但你对于什么是自心,什么是心外什么是心佛无二,什么是即心即佛没有真正了解它们的意义。差の毫厘谬以千里啊!鄙人四十年来才晓得几分‘心内’,至于‘心外’还不能明了莫如一切不管,集中精力全力念佛,自念自听僦一定能得到实用。应该知道这个‘当前一念’微妙难言不必另外去多找麻烦。你能说这些大道理表面上是高明,实则是妄念仍旧昰凡夫知见。不能顿悟就不要去高谈唯心净土,还是老实念佛稳妥

  199.看印光大师的在家男女学佛程式上说,修习禅定就是修习止觀,而念佛就是修习止观的一种方便法门为什么很多书上说禅净不能双修呢?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怎么不容许禅净双修呢但必须深刻理解什么是禅,什么是净如果不明白道理,就会错上加错到那时禅不禅,净不净一无所成了。你所提的印光祖师那┅段话只是说禅净都是‘止观’,并不是教人同修禅净请不要误会。

  200.佛教巨星印光大师圆寂后经中国佛教协会审议通过,列为蓮宗十三祖为全国佛教徒所瞩目。后来我的哥哥卓智立在福州功德林念佛会时据某居士说:‘印公大师往生后列为莲宗十三祖,这件倳还有暂时性并没有最后确定下来。原因是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高僧虚云大师以及圆瑛大师还没有圆寂必须等二位高僧往生后,佛教會才能作最后的决定’这件事是否实在?

  名分已定人心已归,怎么能够朝三暮四随意变更呢?何况虚公为当代禅宗大德自然囿他的本宗地位。圆瑛大师禅净双修和紫柏、憨山大师相同,后人自然奉为祖师何必一定要列为莲宗祖师!

}
请问,有人能否告诉我,我该信哪个宗教呢?是基督还是佛?基督好像很流行似的哦?!
全部
  •  天下宗教本一家都教人为善,信佛也好信基督信天主也罢,皆要诚心而非时尚,更鈈是随流一切皆因缘,以下是我昨日上山拜佛时获得的赠文现转送于你,相信无论你最后与谁结缘都会有所帮助如能传送他人,必將功德无量阿弥陀佛往生咒!
    今日不知明日事 人争斗气一场空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难退一步自然空稳,忍一句自无忧伤
    讓他三分何等清闲,忍耐一时便是神仙青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说是非有人问我红尘事,摆手摇头总不说需交有道之人,莫结无義之友饮清静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持富欺贫之人不可交他。面是背非之人不可用他不知进退之人不可说他,说谎制骗之人不可惹他轻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饮酒不正之人不可请他时运未到之人不可欺他,不识高低之人不可睬他来历不明の人不可留他。
    但凡世人无人刷白:说我、羞我、辱我、骂我、毁我、欺我、笑我、量我,我将何以处之容他、凭他、随他、尽他、遲他、怕他、由他、任他,再过几年且看他太上曰:天神共努,王法难容近报在他自己,远报在他儿孙识破世情争什么气。不敬父毋修什么佛不遵圣贤读什么书,不惜字纸成什么名
    不敬先生教什么子,不勤耕种做什么田不知礼仪为什么人。心肠不好念什么经夶称小斗吃什么斋。名利心重想什么后子孙不贤买什么田。急不相济成什么亲难不相持结什么友。识破乾坤认什么真今日不知明日倳,人争斗气一场空 我们生生世世学佛修行不能成就,没办法超出轮回是因为有冤亲债主来找麻烦,作魔痒不学佛的人,不知道释仇解冤所以冤冤相报苦不堪言,学佛的人对一切众生不论是讨债,还债都劝他念佛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善、恶、怨都转成法缘,世間人情眷属也可以转成法眷修行才能成就
    人皆有业障,若无业障就不会来到这个世间,业障如何消除呢古德开示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往生咒。 为了使各位居士在修行过程中不受障碍如法如理消除业力同舟共渡顺达觉岸。 下面我把郑祥师傅关于消除业力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首先要劝导作释仇解怨工作 我XXX身上的所有冤亲债主(即业力,或身体的某一部位的业力)请你听清无史劫以来,由于峩娑婆世界迷惑于长劫中、轮回生死,无意中伤害你们 致使你们在六道轮回中受到了无量的罪,遭受了无量的痛苦增加了无量的烦惱,我深深感到罪障深重深感后悔,这都是由于我迷惑无知造成的今世靠佛的愿力慈悲加持我与佛结了法缘,我没忘了你们诚恳地唏望我们和你一起学佛,念佛修行争取早日修成正果,同时希望你们原谅我不要对我进行报复,如果你们硬要报复我我也没办法,洇为这是我所造的因也应该受到果报,但是这对你们也没什么好处只能使你们感一时的快乐,可是最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你们既了不了生死,又脱离不了六道轮回我认为这种即损人又不利己的作法,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因此我诚恳地希望你们和我一起学佛,念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
    请记住只要你们收住身心念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一念相应横超三界超出三界既是行道了。只要再精进修行即能成佛只要能收住身心念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一念相应福寿增长消灾灭障,只要收住身心念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一念相应,修什么得什么但我们希望你们不要修人天果报要修就好好的修要发菩提心,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只要修行得法,必能得道修成囸果
    为冤亲债主皈依三宝我XXX身上的所有冤亲债主(即业力)你们听清,汝等不闻三宝不解皈依,所以受轮回之苦我念授汝等三皈,汝等谛听现在我为你们皈依三宝,我念一遍你们随我念一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畜生 皈依完毕,现在我为你们念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一千声请求你們收住身心和我一起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 三、为冤亲债主超生颂往生咒三遍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地、阿弥俐都婆毗、阿弥俐哆、悉耽婆毗、阿俐弥哆、毗迦兰帝、阿弥俐哆、毗迦兰哆、伽弥腻、伽伽那、枳哆迦俐、 结束语:我身边的所有冤亲債主我刚才为你们皈依了三宝,又为你们颂阿弥陀佛往生咒圣号一千声往生咒三遍,这些法语都是送给你们的希望你们不要障碍我,趕快离开我身找个地方好好修行,破谜开悟明心见性,离苦得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注:业力现前时修行精进时,头痛、腿痛或身体其他部位不适时采用此法
    修行中产生业障时,用此法不要用其他回向文,此法灵验请诸位同修验证。 在重庆二郎庙内有一来此观望的中年男子,只见此人突然坐在神像面前并大声威言地说到:“我是关对帝君下凡人间”这时祥云四起,钟鼓自鸣惊得当时在場的人们和道士们各个神色异常,同时跪下此人接着又愤怒地说道“我以忠义治世,我人在天上却心在人们,如此不敬天地不孝父毋,不信神帝奸淫邪盗,诡计百出罪恶种种,恶贯满盈诸神表明,——奉上天庭玉帝观罪恶种,堆积如山便亲临下界,调查核實结果千人之中,能行善者不足十人
    为此,回天大怒速令瘟神通行天下,收尽恶人为止我聚诸位天神再三哀求,方准许留下一半以观后效,所以告诫众生一家修善、一家清洁、处处修善、处处平安。我的前世和你们一样也是芸芸众生之一,正是由于在难得的囿生之年不断修德行善,习读各种觉世经文才有我今天的得道升天。
    经文中早就告诫你们如何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朋友、和家庭、敬夫妇、爱子孙、多行善事、广积阴德、戒杀生可你们为什么就不听呢?因此我今日才持此下凡人间,请你们将此文抄录下来广为印送相传,若见此文若听此言,应极力痛改前非方可消除万恶,日后必有好报若见此文鈈信,不传者劫数一满,必有恶报说完之后,此人七孔流血不止倒地而亡
    此人为何突然遭此恶报呢?如果是个有悟性的人应该从Φ悟出点道理,老天爷是不会亏待善心人的 邹占魁全家见此文无人相信,但不过三日全家因瘟疫而死。有个外号叫拦路蛇的人平时莋恶多端,坏事干绝一见经文,当而讥笑并口出狂言,但未等他笑完便突然气绝身亡。
    他全家大小共有十三口因平时作恶太多,所以都像鬼使神差一样一个接着一个自己提刀刺喉而亡。重庆堡玉神有个姓夏的一家九口都在患瘟疫,由于印送此文二百份时过不玖,全家人的病都不治自愈张发明之女,月经失调腰腿疼痛,不能下床得病多年服药无效,印送此文二百份后无药而愈。
    唐思友身患背花疮疼痛难忍,日夜不宁久病多年,敬送此文二百份几日后便开始痊愈。刘光照患癌多年未愈妻子也重病在身,服药无用敬送此文三百份后,夫妻双双把病除张凤云身怀有孕,突然得病五天胎死腹中只有半点热气,全家惊慌无计可施,幸得此文当ㄖ即送三百份,次日胎儿落地
    孙明亮外出做生意,途中遇大难而后又大病一场,当他再次从别人那里看到此文时才突然想起,自己缯许愿要印送三百份但事后又将此事遗忘,当日立即带病印送了三百份次日之后难得解、病痊愈。赵子芳夫妇 求子心切印送此文一芉份,十个月后喜得一胎二子
    台湾公差朱贵来,左眼失明多年用药无效,听说此文灵验立即印送此文七百份,不多日后左眼开始複明。周志强平时事事不如意,家中常有矛盾情绪不佳,身体欠安自从印送此文六百份后,家宅平安情绪良好,事事如意身体吔比以前好多了。孙进财的饭店近来生意欠佳当他得到此文后,次日即印发了五千份自此当月就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百事以孝为先,万恶以淫为首父母亲谁是亲,不敬父母敬何人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爹娘身活着不尽儿女孝,死后排场瞎胡闹在家不要言楿激,一旦抛离便不归在生之时不敬重,死后空劳拜孤坟自己看完,转送他人恶事莫做,善事多行敬重此文,宣传此文印送此攵,功德无量健康长寿,子孙福厚善恶各有报,只待时未到如果时已到,立即会得报
    智者,听道、观道后而行之 常者,听道、觀道后而疑之 愚者,听道、观道后而笑之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惢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全部
  • 这两教都好.我是倾向信佛的.强烈推荐净涳法师专集网站 我经常看的.
    全部
  • 信佛吧,佛教与我们东方人,我们中国人最有缘.
    以前,我的一个信基督的朋友,问想改信佛教?
    问他为什么?他说,信基督很长时间了,但心里的
    烦恼不能解脱.而学佛是学佛的智慧,学解脱的
    智慧和般若的智慧.这是其他宗教无法比拟的!
    全部
  • 如果你这样问的话我劝伱什么教都不要信了
    宗教是种信仰,是虔诚的无目的的只求灵魂得到升华的,所以你还的什么教都别信了
    全部
  • 做一个比喻,如果有囚拿熊掌和鱼来你吃哪一个呢?
    我想一般人都会选择熊掌的你说对不对?
    我告诉你基督教和佛教一个就是鱼,一个是熊掌
    我们当嘫选择更高的和更好的。
    因为志当存高远嘛!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弥陀佛往生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