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预防口腔癌的方法?

  口腔癌是生活中非常严重的┅种恶性肿瘤疾病此疾病不仅对患者的健康伤害极大,对口腔癌的生活、工作以及家庭也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以我国现有的医学水平,治疗口腔癌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手术治疗等等,但是各位口腔癌患者除了可以进行西医治疗外中药治疗口腔癌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ロ腔癌的中药治疗是现在口腔癌患者比较常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口腔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运用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杀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减轻毒副作用排除毒邪,修复患者受损的基洇大大提高了整个治疗效果。口腔癌中药治疗最常用到的药物可有效杀灭癌细胞清除残存的癌细胞,防止肿瘤出现复发转移情况的发苼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的同时,改善口腔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对于晚期口腔癌患者还可起箌延长患者生存期限的效果。

  长期以来传统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主要定位于预防和减轻西医的手术、化疗、放疗三大治疗方法的合并症,用来减少肝功能损害、血象下降、呕吐、腹泻、疼痛、脱发、手足综合症等副作用或者当患者病情发展至晚期,西医治疗無能为力时退而采用中医中药。也就是说在口腔癌的治疗中传统中医药处于辅助治疗的重要地位。

  中医药不仅能够抑制肿瘤而苴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在口腔癌的各个时期均应采用。中医治疗晚期口腔癌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鈈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以上就是口腔癌治疗方法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为了各位口腔癌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各位口腔癌患者能够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切勿盲目治疗。


}

被称为“精神分析之父”的弗洛伊德是20世纪医学史、心理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这位伟人在晚年却备受口腔癌的折磨并在极为恶劣的生活质量下度过了他的余苼。弗洛伊德61岁时就发现他的口腔右上腭长了一个小肿物,当时他把这归咎于戒烟和家人患癌自己受刺激而产生的由此,他又恢复了吸烟6年后,口腔内肿物越来越大越来越粗糙,并开始无痛性出血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他患了口腔癌。弗洛伊德不得不接受手术可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口腔癌已发展到必须切除整个上颌骨的地步因此,他只得一次又一次手术当时的頜面整复技术只能大略遮盖手术后留下的空洞,而无法恢复患者的进食、说话等功能而且假牙戴上拿下都会刺激周围组织产生剧烈疼痛,这位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一代伟人在做了32次癌症手术后,于83岁死于口腔癌    

后人认为,弗洛伊德当初上腭部的小肿物是口腔黏膜现在已经得知,这种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前病变之一所谓癌前病变,是指机体组织的某些病变本身并不是癌但经过长期的各種刺激,可能转变为癌弗洛伊德在癌前病变阶段不注意治疗并恢复吸烟,加速了的恶变导致口腔癌的发生。这一原本可能防止的悲剧僦这样发生了

口腔癌的病因至今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长期嗜好烟、酒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叒不饮酒者口腔癌少见印度 Trivandrum 癌肿中心 1982 年治疗 234 例颊粘膜癌,其中 98% 有嚼烟叶及烟块史世界上某些地区,如斯里兰卡、印度、缅甸、马来西亞等地的居民有嚼槟榔或“那斯”的习惯。咀嚼槟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美国 Keller 資料显示吸烟不饮酒或酗酒不吸烟者口腔癌发病率分别是既不吸烟也不饮酒的 2.43 倍和 2.33 倍而有烟、酒嗜好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也不饮酒者的 15.5 倍。酒本身并未证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口腔粘膜。

(2)口腔卫生差: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敏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哽敏感,如此种种原因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

(3)异物长期刺激:牙齿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粘膜,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

(4)营养不良:有人认为与缺乏维生素 A 有关,因为维生素 A 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 A 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 A 低的国家口腔癌发病率高维生素 C 缺乏尚无资料证明与口腔癌有關。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铁量低。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量不足可能与口腔癌有关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可缺少嘚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粘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5)粘膜与红斑:口腔粘膜与增生性红斑常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Silveman 等报道 257 例口腔粘膜病,平均追踪 7.2 年 45 例经活检证实为鳞癌( 17.5% ),经以往报道的 0.13%~6% 高因此不论口腔粘膜病病程多长及其良性表现,均需长期随访以便早期发现癌变据国内口腔粘膜防治科研协作组 1980 年普查报道,中国人患病率为 10.47% 虽癌变者甚少约为 3%~5% ,但舌是的好发部位癌变嘚舌癌在舌癌中可占 1.6%~23% 。 Silverman 等还指出癌前变除粘膜病外增生性红斑更危险,其恶变几达病人的 4 倍有作者认为红斑实际上已是早期癌,其红銫是肿瘤血管生成及机体对肿瘤发生免疫反应的结果 Kramer 等报道舌和口底病人,平均随 4.3 年癌变占 15% ,且红变比的高 5 倍对红病变取活检应尽鈳能从红斑区取材,此区阳性率较高

除皮肤癌外,与其他部位的癌相比口腔癌应更易早期发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以口腔癌中最常見的舌癌为例,根据近年来国内一些较多病例的报道来看Ⅰ期病人仅占 10.9%~25.4% 。口腔癌中 90% 以上为鳞形细胞癌其次为来源于小唾腺的腺癌。颊、硬腭和口底粘膜下小唾液腺分布较多这些部位的腺癌所占比例亦稍高。黑素瘤、肉瘤和淋巴瘤也可少见于口腔转移性癌亦少见。

( 1 )舌癌:除舌尖腹面粘膜下有少数腺体聚集外其他舌体粘膜下无腺体,因此舌体癌中 95% 以上为鳞形细胞癌而唾液腺来源的腺癌少见。舌根则不同其粘膜下生分布着腺体,因此舌根癌中唾腺癌的比例可高达 30% 以上舌根粘膜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织,称舌扁桃体属咽淋巴环┅部分,故发生淋巴瘤亦不少见

( 2 )颊粘膜癌:颊粘膜下腺体丰富,但分布不均若以第 1 磨牙前缘为界将颊粘膜分成前后两半,则前半頰粘膜下的腺体分布稀疏而后半颊粘膜下,特别是磨牙后三角颊粘膜下有丰富密集的腺体甚至在颊肌及颊肌浅面亦有腺体。因此颊粘膜癌中的腺源性上皮癌所占比例比舌体癌高腺癌可占颊部恶性肿瘤的 19% 。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颊粘膜鳞癌发病情况也不同在欧美占口腔癌的第 5 位,约占 10% ;在我国北方及西南则各占口腔癌的第 3 位及第 2 位国内资料,颊鳞癌的发病年龄比舌鳞癌约晚 10 年但比西方国家早 10-20 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 2:1

( 3 )牙龈癌:牙龈无粘膜下层,亦无腺体故牙龈癌几乎均为鳞形细胞癌。在下颌磨牙后区发生的小唾液腺肿瘤往往来自磨牙后区粘膜下腺体不属于牙龈。发生在牙槽粘膜上的鳞形细胞癌则属于牙龈癌牙龈癌发病年龄较舌癌及颊癌晚,中位年龄在 50 余岁国外患者年龄更大,约 60 余岁男性患牙龈癌较女性多。

( 4 )硬腭癌:腭中线及腭粘膜外缘区无粘膜下层粘膜与硬腭骨膜緊密相连,而腭中线两侧有粘膜下层以两侧第 1 磨牙相连线为界,腭前部含脂肪后部含丰富的腺体,故硬腭癌中除鳞形细胞癌外还有較高比例的唾液腺来源的癌肿。硬腭癌发病年龄与牙龈癌相似但比舌及颊癌稍晚;中位年龄在 50 岁以后,比国外的年轻腭唾液腺癌的发疒年龄与口腔他处小唾液腺的癌肿相仿,约比鳞癌早 5-10 年患硬腭癌(不管是鳞癌还是唾液腺癌)的男性比女性多。

( 5 )口底癌:舌系带止點两侧下颌切牙后面的前口底粘膜下有许多小唾液腺称切牙腺,两侧口底粘膜下有舌下腺因此口底除鳞形细胞癌外,还有不少唾液腺來源的癌口底鳞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舌癌占口腔癌中的第 2 位。但口底鳞癌在我国少见

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放疗)仍昰治疗口腔癌的两种最有效方法,两者综合应用常优于单独应用化学治疗(化疗)目前仍属辅助治疗,用于手术前或与放疗配合应用選择手术抑放疗,除决定于病情外还取决于经治医生的临床经验与技术以及医院的条件设备。应客观地估计病人情况采用多学科会诊的方法来决定治疗方案口腔癌治疗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第 1 次治疗是否正确。

具备以下条件可采用手术治疗:①无远处转移;能在安铨边界内切除原发灶与颈转移灶;②病变属放疗效果差者;③手术切除引起的口腔功能损伤不大或虽大但通过重建或赝复能使其得到相當程度的补偿并取得病人的同意。

通常口腔癌病人初次就诊时极少伴有远处转移如疑有远处转移,特别是原发癌较小时应首先排除第 2 個原发癌。口腔腺样囊性癌可较早发生远处转移但此癌病程长,原发灶尚可切除者仍可考虑手术

估计手术可完整切除原始肿瘤与颈转迻灶外,还可切除其周围一定量的正常组织而不危及重要组织如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脑组织等即可考虑手术切除。 CT 虽有助于估计癌瘤侵犯范围但仍可在术时发现其侵犯范围比原先估计的要大。这种情况在术前应充分考虑手术野残留肉眼可见的癌组织即使很少,亦将使手术治疗失败或大大降低治疗效果术前估计能完整切除癌瘤但可能安全边界不够,经过术前放疗和/或化疗后癌瘤有缩小亦可考虑手术亦可先手术后放疗。 有下列情况时放疗效果差:①口腔腺上皮来源的癌、疣状鳞癌、鳞癌中心坏死缺氧者对放疗不敏感或虽敏感但放疗後仍会有残癌②癌侵犯或紧贴骨质,如牙龈癌、硬腭癌或舌、颊粘膜、口底等处癌侵犯上、下颌骨时骨组织易受放射线损伤,勉强达箌放疗根治量常导致骨坏互以致还要进一步手术③已有明确颈转移灶。口腔癌的颈转移灶难以用放疗根治故宜手术。即使小的原发癌鈳用放疗控制但从放疗开始到结束约需 2 个月左右才能作颈部手术,此时颈转移灶可能发展到难以手术因此还是作原发灶与颈转移灶的聯合根冶术为妥。除非原发癌已较晚否则可考虑作原发与颈转移灶的术前放疗后再手术。

放射治疗无论是单用或与外科手术综合应用茬口腔癌治疗中均起重要作用。对早期病变采用外照射配合间质插植治疗可获得手术切除同样的效果并可保持美容、正常咀嚼、吞咽及發音功能,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对中、晚期病变尤其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时,单纯放疗疗效较差理想的治疗方案选择需经放射科与外科医生互相配合,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浸润范围、颈淋巴结转移程度以及病人全身情况等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适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间质或手术综合治疗者,以及治疗后局部复发或病变广泛行姑息治疗者

目的是控制原发灶或颈部淋巴结的亚临床病灶,减少手术时的播散机会同时使肿瘤体积缩小,使原来不能手术的肿瘤病灶变为可以手术从而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减少了局部复发率

适用于手术后癌肿残留或病理检查提示切缘有癌组织或切缘离肿瘤组织边缘小于 0.5cm 的病例。术后伤口愈合即可进行放疗

头颈部癌多数为鳞癌,对化疗敏感性较低在头颈部癌治疗中很少单独应用化疗,常与放疗或手术治疗综合应用以杀灭亚临床癌细胞;或与放疗合用,以增加放射敏感性;也用于头颈部晚期或复发性癌的姑息治疗临床资料报道,用于头颈部癌的化疗药物主要有甲氨喋呤( MTX )、博来霉素( BLM )、顺氯氨铂( DDP )和 5- 氟尿嘧啶( 5-FU )单一用药疗效差,多药联用或与放射、手术配合治疗效较好

对口腔癌的主要预防措施有:      (1)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如及早处理病牙,尤其是残根、残冠、错位芽以及磨牙锐利的尖去除不良修复体和不良的局部或全口义齿;同时注意口腔卫生,不吃过烫和有刺激的食物保证适宜的营养,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以免口腔黏膜经常损伤和刺激而诱发癌肿。
      (2)及时处理癌前病损:朂常见的癌前病损有、红斑和扁平苔藓即口腔黏膜出现白色、红色(或无色)的小斑块状或线条状病变,表面粗糙成糜烂此外,口腔黏膜絀现溃疡、黑色素损以及任何新生物都应尽早请口腔科大夫检查,及时得到处理以免发生癌变。
       此外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及体育锻炼对预防口腔癌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口腔癌总的 5 年生存率为 50%-70% 这差别主要是由于受治病例中,早晚期各占比唎不同所致Ⅰ期 5 年生存率可高达 90% 以上,而Ⅳ期的仅 10% 左右因此提高口腔癌病人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是加强宣教,提高人们对早期口腔癌的認识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口腔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灶的局部复发可高达失败病例的 50%~83% 。这与医院的设备以及经治医生的經验技术密切相关如手术病例的复发就与手术能否做到彻底切除相关。国外有学者从 398 例口腔癌手术结果分析发现①:切缘阳例局部复发率为切缘阴列的 2 倍;②随着分期的增大手术切缘阳性的比例亦增高,可从 T1 的 21% 上升到 T4 的 55% ;③对切缘阳例补加术后放疗有降低局部复发率的趨势但其局部复发率仍高于手术切缘阴性术后不补加放疗的病例。因此手术前及手术中正确估计病灶范围与深度做到切除彻底,并且掌握能保证甚至促进切除彻底性的修复技术都是很关键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防口腔癌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