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推拿手法视频怎么推拿?

  中国的医术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有利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当小儿以后可以运用推拿的方法来退烧,通过指定的和手法来调理生理和病理状态。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

  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气喘,,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

原标题:小儿发烧常用推拿方法

作为家长,宝宝让我们操碎了心,遇到发烧更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吃药怕对宝宝有危害,不吃药又怕宝宝难受,真是进退俩难……其实,有很多病症,完全可以用中医推拿解决,宝妈们要学会适当的判断,今天就分享下宝宝发烧用的一个推拿手法。

首先,强调以下几点,无论发生任何一点,都要首先去医院!

① 3 个月以下的孩子同时伴有发热。

② 3 - 6 月的孩子发热体温接近 38.9 ℃,孩子看起来很焦躁不安或昏睡甚至不舒服。

④ 6 - 24 个月的孩子体温超过 38.9 ℃ 以上,此症状超过一天以上但是却没有其他的症状。

⑤ 2 - 17 岁的孩子体温接近 38.9 ℃ 并且看起来非同寻常的焦躁不安,昏睡或不舒适

⑥ 2 - 17 岁的孩子体温超过 38.9 ℃,该症状持续三天以上却对药物治疗没有任何反应。

⑦ 一岁以下卤门未闭合宝宝,卤门有突起症状,小儿意识不清

首先,宝宝发热第一步先判断,如宝宝体温在38.9度以下,且卤门无鼓起,精神状态尚可,手脚没有出现冰凉症状,那就是宝宝有可能感冒了。

找到宝宝相对应的穴位,用大拇指各按揉或推拿150次,注意,每一项都要150次,速度维持在每分钟200下左右,就是速度比较快,但是动作要柔。

接下来找到宝宝的肺经,很大部分发烧的原因是肺热,所以要清肺经,宝宝无名指指尖到指根方向,用大拇指指侧推200下,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推一下肝经,肝经位于小儿食指指尖到指根方向,也是200下,方法与推肺经一样。

然后是推天河水,发烧38.5,无其他明显症状,需要整整推了2个小时,直到宝宝出汗退烧,如果宝宝症状轻可以其他都不推,只推天河水,食指中指并拢,方向是手掌根到手肘关节内侧,如图

最后一步推六腑,其实是没有判断清原因,防止孩子是因为积食导致的发热,可以推六腑的方法,帮助孩子消食,推六腑至少300下

所有的推拿方向都是向心为主,离心为辅,所以大家可以推完一遍再倒推一遍,每次推拿,除了发烧推天河水,其他整套下来一般不超过40分钟

}

这两天奇宝发烧,温度总是维持在40多度,最高达到41.2度,看着快要突破体温计的温度,吃药温度也迟迟不降,开始担心会不会给孩子烧坏了,刚开始的时候,知道那是孩子体内在和病毒做斗争呢,所以也没着急,可是直到烧到一天以后,真的是着急了,到了医院,验血,大夫说是病毒性的,吃消炎药没用,开了中药,看了一下主要是清热解表的。看着孩子吃了药还是高烧不退而且有持续之势,真是有些着急了,用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方法,都一一试了一遍,最终还是退了下来,第一天我给他试的艾灸大椎穴和神厥穴还有做了足底按摩,第二天晚上实在温度太高了,做了物理降温和按摩退热,第三天终于退了,虽然我的手都酸了,可是总比在边上干着急什么都不做强的很多,而且本来发烧就头痛浑身不舒服,这种按摩起码可以帮助缓解症状,而且温水加快了温度散热,起码是最安全的方法了吧。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一、物理降温:先用75%酒精在额头,腋窝,腹股沟,手心,脚心,督脉等位置物流降温,还可以用温水来回擦拭脊柱微微发红即可。

孩子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孩子感冒大部分是由于感受风寒而致,中医认为是外感发热。这时,家长可选用按摩的方法为孩子退热,其退热效果比用解热镇痛类药物更具优势。但在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手法,儿童按摩跟成人不同,相对而言简单得多。成人按摩要求有力,而儿童按摩要柔轻快;成人按摩要精确地找穴位,而儿童按摩以点状按摩、面状抚摸或线状推揉为主。对1岁左右的患儿,应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为主。为了避免伤及宝宝皮肤,减轻摩擦,按摩时手上可事先蘸一些婴儿爽身粉或润肤油之类。按摩后以微汗出为宜,切勿发汗太过。

  2、选穴,儿童感冒可选用推攒竹、揉太阳、清天河水3种手法进行按摩治疗。风寒感冒者加推三关,风热感冒者加推脊柱。其中,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热;推攒竹、揉太阳可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可发汗解表、驱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柱以清热解表。

  3、环境,在给宝宝推拿时,室内温度要温暖适宜,不可过热或过冷,同时严格避风,以免加重患儿病情。按摩时得让宝宝平躺着放松身体,动作要柔,不然孩子哭闹不配合,非但没有保健效果,反而伤身。此外,孩子如果有皮损伤,按摩时要避开受伤皮肤,以免皮肤因摩擦受热而再受损伤。

  4、时间,最适合按摩的时间是饭后2个小时。饭后半小时内按摩易发生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而空腹则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对于轻病患儿,每日推拿1次即可;对重病患儿,每日推拿2-3次疗效较好,且每次推拿的时间应掌握在20-30分钟左右。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操作:两拇指由眉心向额上至发际交替直推,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方法是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分推,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痛。

  位置:太阳位于眉后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端揉该穴或运太阳。当运太阳时,向耳的方向揉为泻,向眼的方向揉为补。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痛(应以泻法为主)。

  方法是患儿坐位或仰卧位,家长两拇指外侧自前向后直推,推30-50次。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该穴,揉30-50次。

  位置:前臂侧面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以左手持患儿之手,使掌心向上,再以右手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并拢,蘸水自手掌内劳宫穴经掌后腕横纹中点至肘窝止,呈单方向推,双手交替操作,反复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等。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穴(手腕横纹处)至肘尖处成一直线。

  操作:以左手持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然后再交换双手,作另一侧手臂。反复约10~20次。

  主治:一切实热病症,如高热、烦渴、咽痛、惊风、痄腮和大便燥结等。

6、推脊柱位于后正中线上,自第1胸椎至尾椎成一直线。方法是以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直推100-300次左右。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大约在与两肩平行的脊柱突出的脊椎骨)。

  操作:以右手中指端揉达大椎穴,约10~20次。

  主治:发热,项强(脖子发硬),咳嗽。

8、按摩足底涌泉穴也有助于退烧,我一般会给孩子做一个全套的足底按摩将涌泉穴,足底对应肺、胃、小肠、大肠、及咽喉、支气管重点按摩。

  以上治疗孩子发热的按摩推拿方法,应该根据孩子病情发展的情况来决定用哪些穴位和手法。

谈到小儿发烧,会有很多种,风寒发烧,内热发烧,病毒感染发烧。如果说用艾灸来退烧,当属于风寒发烧用艾灸较快退热,病毒性的次之。

方法:在大椎,身柱,肺俞和神阙给孩子艾灸,每穴大约5-10分钟。每天视情况艾灸1-2次。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