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调整生物钟的方法乱了,凌晨5点睡觉,下午4点起床,我都感觉我要成为夜行生物了。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704c8bc3d288d5ba76fc8_b.jpg&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7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704c8bc3d288d5ba76fc8_r.jpg&&&/figure&&p&还在挣扎于减肥的人,在各种“计算卡路里”“运动”“生酮”“胰岛素”“甲状腺”等理论与实践之外,需要认真考虑下“瘦素”的问题了。&/p&&h2&&b&瘦素&/b&&/h2&&p&瘦素是身体的脂肪组织(也就是我们想要极力减掉的部分)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让身体其他组织(尤其是脑部)了解到,目前的能量(脂肪)储备有多少,从而调控全身的能量平衡——即我们还需要补充多少热量,又可以消耗多少热量——食欲应该是大是小,各种身体功能可以启动到什么程度。&br&&/p&&br&&p&脑内的下丘脑是主要的瘦素接收部位(运动皮层也有一些)。收到足够的瘦素后,下丘脑会抑制食欲(比如通过抑制NPY/AgRP神经元分泌神经肽Y),并提升能量代谢水平(比如通过促进POMC神经元分泌“α-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即α-MSH,从而激活黑皮素,提升能量代谢——也会控制食欲),鼓励身体进行高能活动(比如骨骼建设,比如为了生育发展胎盘);甚至会让肌肉组织“挥霍”掉一些脂肪(通过激活肌肉细胞中的解耦联蛋白3),产生会散失的自由热(而非可以利用的ATP),从而保证身体的脂肪储备不会爆仓;还会抑制肝脏的葡萄糖生产,从而调控血糖(在这方面,瘦素的功能可能是比胰岛素更根本——以后再说)……&/p&&p&所以,无论我们摄入的卡路里是多是少,瘦素都能帮我们维持一个标准的体型——听起来很美好?&/p&&p&但瘦素的分泌量基本上和身体的脂肪量相对应——越胖的人,体内的瘦素水平越高——那么为什么他们的代谢率没有大幅提升,更没有全身发热,把自己烤成一个瘦子呢?&/p&&p&因为他们的下丘脑不理会瘦素了——这就是所谓的“瘦素抵抗”。&/p&&h2&&b&瘦素抵抗&/b&&/h2&&p&在瘦素抵抗的状态下,虽然血液循环中的瘦素水平很高,脑部接收到的瘦素信号却很少,由此它会认为身体的能量储备不足,从而&b&刺激我们的食欲,降低我们的代谢水平&/b&(甲状腺功能被抑制,肌肉也不再能好好燃烧脂肪——即使在锻炼时),甚至提升血糖水平……即使我们的眼睛明明看到自己早已经胖出球了,但下丘脑并不相信图像,它只相信数据……&/p&&blockquote&&p&如果下丘脑接收不到瘦素信号,那么生长激素的分泌也会受影响(实际上,瘦素几乎控制着所有其他激素),而生长激素和身体的“自体吞噬”相关(自体吞噬是细胞维持优化运转状态的机制)——所以瘦素抵抗会加速身体组织的衰老,并在细胞层面上降低我们的代谢率。&/p&&/blockquote&&p&于是我们开始吃得多、动得少了(还有老得快)——这是瘦素抵抗的结果,而非肥胖的原因。&/p&&p&胖子体内的瘦素水平很高,但在瘦素抵抗的状态下,也只有这么高的瘦素水平才会让他们的脑认为他们还不至于立即饿死……如果他们通过某种饮食法(一时)减少了身体脂肪,导致瘦素水平下降,那么他们的脑就会变得极其恐慌——“快要饿死了!不行要立刻开吃,大吃特吃!……”&/p&&p&所以他们总会吃回去的——与意志力无关。&/p&&p&瘦素抵抗会提升血液中的LDL水平。在饭后,一部分热量(超过50%)会进入肝脏(之后再逐渐分配出去),另一部分则会直接进入周边组织,比如肌肉中;而在瘦素抵抗状态下,周边组织不能正常接收这些热量,使其最终还会进入肝脏,于是肝脏不得不把这些多余的热量整合进LDL好分配出去——血液中的LDL水平由此升高。&/p&&blockquote&&p&如果这些热量中的碳水(尤其是果糖)比例较高,那么产生的LDL将更多的是有害的(很容易被氧化的)sdLDL(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如果脂肪或蛋白质比例较高,那么则会有更多的lbLDL(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这些LDL对血管的影响很小(详见&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paleo& class=&internal&&《胆固醇!》&/a&)。&/p&&/blockquote&&p&另一方面,瘦素抵抗还会减少肝脏中的LDL受体,从而让LDL会在血液中待得更久,于是更容易被氧化。&/p&&p&所以瘦素抵抗(加上较高水平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也&b&对应着更高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b&。&/p&&p&瘦素抵抗也可能造成难以受孕,以及骨质疏松(胎盘发育和骨骼建设都是高耗能的生命活动)。&/p&&p&&b&瘦素抵抗会逐渐导致胰岛素抵抗&/b&(胰岛素抵抗之前,总是先有瘦素抵抗)。&/p&&blockquote&&p&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瘦素抵抗呢?&/p&&p&最简单的:如果看着自己很胖,那就是瘦素抵抗——不过较瘦的人也有可能;&/p&&p&或者:如果已经生酮3个月以上,体脂率还维持在一个不理想的水平,或者如果在晚饭后还总想吃东西(尤其是甜食),那么很可能也是瘦素抵抗;&/p&&p&更精确的:可以检查下血液中的rT3(反T3)水平(高瘦素水平会提升rT3的水平),如果超过fT3(自由态T3)水平的1/10,那么应该就有瘦素抵抗的问题。&/p&&/blockquote&&h2&&b&瘦素抵抗的原因&/b&&/h2&&p&那么瘦素抵抗是怎么来的呢?&/p&&p&目前可以举出的原因有:&/p&&p&&b&1. 血液中的瘦素水平总是偏高&/b&——这会逐渐降低脑对瘦素的敏感度。具体机制是:当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与瘦素结合后,除了会在细胞内引发一系列(与能量代谢等有关的)反应之外,另外还会上调SOCS-3(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子-3)(另外还有PTP1B,酪氨酸磷酸酶1B)基因的表达,由此产生的SOCS-3多肽(和PTP1B)会阻碍瘦素信号在细胞内的传递(这是细胞自身的负反馈机制)。因此瘦素越多,细胞对瘦素就越不敏感。&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17d8cb5_b.jpg&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7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17d8cb5_r.jpg&&&/figure&&/p&&blockquote&&p&瘦素的分子过大,不能直接穿过血脑屏障,所以脑中有瘦素抗体的神经元大多都需要特殊的运输系统才能接收到瘦素;但下丘脑弓状核中的许多神经元有另外的机制(比如有突起穿过“伸长细胞”形成的屏障,到达有“窗孔型微血管”的中央隆起),使它们能直接接收血液中的瘦素——因此它们对血液中的瘦素水平很敏感,也最容易变得瘦素抵抗。&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1e7d3dd06ba3c3e2604759ecd5972bb_b.jpg& data-rawwidth=&105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1e7d3dd06ba3c3e2604759ecd5972bb_r.jpg&&&/figure&&/p&&/blockquote&&p&那么瘦素水平为什么会总是偏高呢?除了体内的脂肪量过多之外,最可能的原因是:&/p&&p&&b&2. 昼夜节律紊乱和&/b&&b&进食频率过高&/b&。昼夜节律,还有进食、断食的节奏都会影响瘦素水平的变化。&/p&&p&人体内的生物钟分为中枢生物钟和周边生物钟,前者位于下丘脑内的视交叉上核内,对光线(尤其是蓝色光)敏感;后者位于各个周边组织内,对进食敏感。中枢生物钟会根据我们的眼睛见到的光线情况,&b&周期性地调控瘦素信号在弓状核细胞内的反应程度&/b&;周边生物钟则会(根据我们的进食和断食情况)直接控制脂肪组织中的瘦素生产——&b&进食会提升瘦素水平,断食则相反&/b&。两种生物钟同步协作,实现整个身体每天的进食、消化、休息、运动、代谢的循环运转。&/p&&p&但是许多现代人,白天待在室内不见太阳(人造光的光谱不能代替日照的效果),晚上却长时间面对着来自日光灯、屏幕的蓝色光——这样整天处在“假黄昏”中,会扰乱我们的中枢生物钟,从而降低下丘脑中的神经元对瘦素的敏感度;而不停地吃吃吃则会扰乱周边生物钟,从而提升血液中整体的瘦素水平。两种扰乱加起来……&/p&&blockquote&&p&在哺乳动物之前,动物都是用昼夜信号而非瘦素信号来调控身体的能量代谢状态;在哺乳动物中两种信号系统都存在且有效(也许因为最早的哺乳动物是夜行性的,所以在昼夜信号外演化出了另一套能量调控的系统?)。&/p&&br&&p&对老鼠做的“倒时差”试验发现,其血液中的瘦素水平会上升,但在下丘脑弓状核中,瘦素引发的黑皮素信号会减弱——即出现了瘦素抵抗现象——这时它们的能量代谢节律会紊乱,整体代谢水平也会下降。&/p&&/blockquote&&p&&b&3. 晚饭太晚&/b&。晚饭后,瘦素分泌慢慢增加(持续大约4小时),但此时胰岛素分泌更会大幅上调(即使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饮食中的蛋白质也会提升胰岛素水平),而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会阻碍瘦素抵达下丘脑——因此&b&往往在饭后4小时,下丘脑才能完全接收到瘦素的信号&/b&——这时甲状腺分泌更多的T3,肌肉中的解耦联蛋白3被激活,开始挥霍脂肪(所谓的“睡觉减肥”);垂体前叶开始释放催乳素(帮助调控睡眠周期——所以在更年期时,女性的催乳素水平大幅下降会引起睡眠问题),并会在之后(睡眠的第2~4周期中)引起血液中的生长激素水平上升,促进身体的自体吞噬(修复损伤、优化细胞结构、巩固大脑习得)。&/p&&p&而如果晚饭与入睡时间相隔不足4小时,这一整套机制都不能很好地运转——瘦素难以抵达下丘脑,催乳素水平不够高从而影响睡眠,生长激素水平也会相应下降……久之便可能导致瘦素抵抗(以及加速衰老)。&/p&&blockquote&&p&而如果不吃晚饭……睡前没有足够的瘦素,我们的新陈代谢、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p&&/blockquote&&p&&b&4. 体内的慢性炎症&/b&。炎症本身就会提升下丘脑内的SOCS-3水平——“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子-3”,顾名思义,就是细胞分泌来应对炎症中的细胞因子的,而如前所述,它也会抑制瘦素信号在细胞内的传递。(有些理论认为,SOCS-3水平是绝大多数瘦素抵抗的根本原因——在这个意义上,肥胖在根本上是一种炎症疾病。)&/p&&p&而如我们所知,在饮食中最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的,是谷物、豆类、奶制品、糖类、酒精、茄科植物和蛋清……(部分内容详见:&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paleo& class=&internal&&有毒凝集素——种子里的诅咒(1)&/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paleo& class=&internal&&消化酶抑制剂——种子里的诅咒(2)&/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paleo& class=&internal&&皂苷——种子里的诅咒(3)&/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paleo& class=&internal&&种子,经久而弥毒&/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paleo& class=&internal&&再“适量”也是酒&/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paleo& class=&internal&&喝牛奶的正确方式——喂牛&/a&)&/p&&blockquote&&p&植物种子中富含的有毒凝集素,比如麸蛋白中的麦胶蛋白,能穿过肠道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并与细胞膜上的某些受体结合,比如胰岛素受体、上皮生长因子受体、白介素2受体——有人相信,这些凝集素应该也能与瘦素受体结合,从而造成瘦素功能异常,甚至直接引起瘦素抵抗——不过目前还缺少相关的研究。&/p&&/blockquote&&p&&b&5. 过多的碳水摄入&/b&。这至少会从两个方面阻碍瘦素进入下丘脑:过高的胰岛素水平,还有过高的甘油三酯水平——碳水会大幅提升胰岛素水平应该众所周知,而如果有人还总是直观地把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饮食中的脂肪对等起来……不妨了解一下:空腹血脂是肝脏由果糖、葡萄糖和氨基酸合成的,详见&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refer=paleo& class=&internal&&《吃下脂肪后……》&/a&。&/p&&blockquote&&p&另外,碳水摄入本身就能提升体内的炎症水平(表现为IL-6、TNF-α水平的提升),并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sdLDL:这两种因素也都会阻碍瘦素信号。&/p&&/blockquote&&p&&b&6. 缺镁&/b&。细胞内许多信号的传递需要镁的参与,细胞液的镁水平低也会导致瘦素抵抗。而长期的缺镁甚至会引起下丘脑内与瘦素有关的神经元的死亡,由于这些神经元的数量有限且不像其他神经元那样容易再生,所以可能会造成近乎永久性的中枢瘦素抵抗。&/p&&p&&b&7. 没喝到母初乳&/b&。人体最先接触到的瘦素,并非来自我们自身的脂肪细胞分泌,而是来自母亲的初乳——这些瘦素会直接到达婴儿的下丘脑,触发瘦素受体,启动一系列与能量调控(和葡萄糖代谢)有关的神经回路。如果在出生后没能喝到母初乳,那么整个神经-内分泌系统对瘦素的反应机制都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也是瘦素抵抗的可能原因之一。&/p&&h2&&b&如何应对&/b&&/h2&&p&这样看来,如果确定有瘦素抵抗,那么应该:&/p&&p&&b&1. 减少饮食频率&/b&。一日不超过3餐,餐外不要有任何进食。早饭最好在醒后30分钟内开始(并非必要,但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生物钟功能——不吃早饭也可以,只是效果会慢一些),需要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碳水越少越好),量最好以到晚饭时还不饿为准(不要认为早餐非得“有早餐的样子”,没人规定早上不可以吃肘子……)。&/p&&p&&b&2. 在入睡前4小时吃完晚饭&/b&。&/p&&p&&b&3. 但&/b&&b&最好不要一日一餐&/b&。(这点只针对瘦素抵抗的情况。)因为在一日一餐的状态下:首先白天的瘦素水平会较低,这对于已经瘦素抵抗的人来说,意味着更强烈的进食欲望;其次在一天内仅有的一顿大餐之后,瘦素会迅速提升——这本来会在脑中降低AMPk(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的水平,从而促进身体的蛋白质合成(修复组织,增加肌肉)——但瘦素抵抗让脑不能好好接收瘦素信号,从而AMPk水平不会相应降低,身体的蛋白质合成会受影响——这会极大地抵消一日一餐的健康效果。&/p&&p&&b&4. 白天多见太阳,晚上少见蓝光&/b&。白天最好能见到至少1小时的太阳(非黎明和黄昏时的),晚上的话,则尽量少开灯,开的灯的色温最好较低(以3000k为准)。(电脑上可以装一个f.lux,日落后屏幕会变黄;手机的话,现在的Android和IOS都有相应的设置:前者应该叫“护眼模式”“屏幕色温”;后者应该叫Night Shift。)&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a77ccb79effe8d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a77ccb79effe8d_r.jpg&&&/figure&&/p&&blockquote&&p&如果总是处在人造光下,那么最好摄入更多的蛋白质。&/p&&/blockquote&&p&以上这些都是为了恢复中枢生物钟和周边生物钟的协调,让脑逐渐能更好地感知身体的能量状态,并重新找到健康的激素分泌规律。&/p&&p&&b&5. 尽量杜绝致炎食物&/b&,即谷物、豆类、奶制品、糖类、酒精、茄科植物、蛋清……&/p&&p&&b&6. 少摄入碳水化合物&/b&。每天的碳水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0g以下(不算膳食纤维);吃碳水时,最好伴随着至少等量的脂肪。&/p&&p&&b&7. 保证镁的摄入&/b&。推荐每天摄入镁550mg(主要通过吃深绿色蔬菜、海洋食物,也可以考虑补剂)。&br&&/p&&p&&b&8. 尽量少地锻炼身体,尤其是别做有氧运动&/b&。运动本身都会促进活性氧族(一种自由基)的产生——适量的短时锻炼所产生的活性氧族,能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线粒体(所谓的“低毒兴奋效应”);而过量的锻炼,尤其是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所促生的过量的活性氧族,则会损伤已有的线粒体,甚至在细胞内引起自杀信号……在瘦素抵抗的状态下,线粒体的功能本来就不足,这种情况只会更加严重,从而进一步降低身体的能量代谢,加速身体堆积脂肪,促进组织衰老……&/p&&p&&b&9. 受冷&/b&——比如洗冷水澡、游泳(尤其是冬泳)、喝冷水、冰敷……皮肤受冷后,体内瘦素受体对瘦素的亲和性会增加(其他激素受体的亲和性也会增加)。&/p&&p&在瘦素抵抗状态下,运动只推荐走路和游泳;可以偶尔做做&b&短时间(每天不超过20分钟)的力量训练&/b&。&/p&&br&&p&待我们的体重下降,睡眠变好,不吃饭时不贪碳水,运动时容易出汗(之后身体恢复得也快)……那么我们就应该已经恢复了瘦素敏感(这时才好认真地锻炼身体,但仍不推荐有氧运动)。&/p&&p&这个过程,以两个月算起吧。&/p&&p&“少吃多运动”——减肥如果有这么简单就好了……&/p&&br&&blockquote&&p&参考资料(一直懒得贴,却总有人要……):&br&&/p&&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sistance to the satiety action of leptin following chronic central leptin infus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eptin resistance in neu... - PubMed - NCBI&/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ifferential accessibility of circulating leptin to individual hypothalamic sites.&/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echanisms of leptin action and leptin resistance.&/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ypothalamic SIRT1 prevents age-associated weight gain by improving leptin sensitivity in mice.&/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mcendocrdisord.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23-5-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grarian diet and diseases of affluence – Do evolutionary novel dietary lectins cause leptin resistance?&/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ptin levels are dependent on sleep duration: relationships with sympathovagal balance, carbohydrate regulation, cortisol, and thyrotropin.&/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ell.com/cell-metabolis&/span&&span class=&invisible&&m/fulltext/S)00272-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cbi.nlm.nih.gov/pubm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ptin resistance in diet-induced obesity: the role of hypothalamic inflammation.&/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4483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unctional Role of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 Upregulation in Hypothalamic Leptin Resistance and Long-Term Energy Homeostasis&/a&&br&&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3Fid%3D10.1371/journal.pone.002507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hythmic Leptin Is Required for Weight Gain from Circadian Desynchronized Feeding in the Mouse&/a&&/blockquote&&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PaleoLife(有些其他资源,比如菜谱、交流群,还有个词汇量上千的应答系统……)
&/code&&/pre&&/div&&figure&&img data-rawheight=&430& data-rawwidth=&430& src=&https://pic1.zhimg.com/f253cffd6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253cffd68_r.jpg&&&/figure&
还在挣扎于减肥的人,在各种“计算卡路里”“运动”“生酮”“胰岛素”“甲状腺”等理论与实践之外,需要认真考虑下“瘦素”的问题了。瘦素瘦素是身体的脂肪组织(也就是我们想要极力减掉的部分)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让身体其他组织(尤其是脑部)…
1.温暖的橘色灯光,每天回家洗完澡之后就会关掉白炽灯,把台灯打开蜷在小床上看会书或者看会电影,无论做什么,总觉得很踏实安全&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7df23a6e1b939ee6b06db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7df23a6e1b939ee6b06db_r.jpg&&&/figure&2.自己手绘的牛奶墙,每周末准备好下一周要喝的牛奶,就好像是每天都有人提醒你要记得喝牛奶一样,充满幸福感&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af18ff7fe0f4c5f73a99a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af18ff7fe0f4c5f73a99a_r.jpg&&&/figure&3.涂鸦小黑板,无论上学住在宿舍里还是现在自己蜗居在北京,卧室里总会有这样一块小黑板,会乱七八糟的记录很多东西,比如明天要准备的早饭或者今天有没有运动的打卡记录,宜家还有那种木质的提示板,可以用图钉钉一些照片在上面,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回忆记录~&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2ad8c8d0b528d343d5f3ce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2ad8c8d0b528d343d5f3ce_r.jpg&&&/figure&&br&4.明信片墙,在书柜上找了一块地方专门用来粘朋友寄的明信片,被遥远的人惦念是一种很幸福的体验,有时候伸伸懒腰就能看一眼他们写给我的话,觉得被牵挂着真好(?ε` )?&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855c84bda1d67a9bb37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855c84bda1d67a9bb37_r.jpg&&&/figure&5.投食区,自制印花小盒子专门用来存放属于吃货的零食,是那种半夜肚子饿得咕咕叫随手就能摸到好吃的然后吃到心满意足的去睡觉,零食永远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对于吃货来说是极大的幸福&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00c57dc6c9feb0bef8b90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00c57dc6c9feb0bef8b90_r.jpg&&&/figure&6. 独立衣架,属于女孩子的迷你衣帽间,因为是蜗居,所以没有衣帽间或者大大的衣柜,不过一个宜家买的组装衣架也能实现一个小小愿望,把最近一周要穿的衣服搭配好挂在床头真的连做梦都觉得自己萌萌哒,而且衣架是搁在窗前的,每天都可以让衣服吸满阳光的味道(? ?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e29dd8d466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e29dd8d466_r.jpg&&&/figure&&br&7.脏衣篓是房间整洁的关键第一号,之前没有脏衣篓的时候衣服到处乱丢,有了脏衣篓之后房间立马窗明几净有木有~&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a3dfd8c35c4f575afaf557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a3dfd8c35c4f575afaf557_r.jpg&&&/figure&8.暖暖的坐垫,之前椅子太硬,坐着很不舒服,所以每次都不想在椅子上多坐一分钟,后来买了软软的坐垫之后,连回来加班办公坐很久的板凳也不觉得屁股不舒服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515b8af119a7cb183de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515b8af119a7cb183de_r.jpg&&&/figure&&br&9.可以滚来滚去的大床,当时租下房子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也就十几平的房子要搁一张这么大的双人床,后来有天早上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硬是从床头翻到床尾,才觉得对于一张大床加上特别暖和的被子是多么的重要&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85d45dae526ded95a4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85d45dae526ded95a4d_r.jpg&&&/figure&10.地毯,夏天的时候喜欢趴在地板上玩,就买了块地毯铺在地上,吃着冰激凌,吹着空调,枕着软软的枕头躺在地上看书,特别美妙,还可以晚上练个瑜伽做个仰卧起坐之类的运动~&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4c29e8acc387b97fd9adbfa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4c29e8acc387b97fd9adbfa_r.jpg&&&/figure&
1.温暖的橘色灯光,每天回家洗完澡之后就会关掉白炽灯,把台灯打开蜷在小床上看会书或者看会电影,无论做什么,总觉得很踏实安全 2.自己手绘的牛奶墙,每周末准备好下一周要喝的牛奶,就好像是每天都有人提醒你要记得喝牛奶一样,充满幸福感 3.涂鸦小黑板,…
&p&谢谢邀请。&/p&&p&&b&&u&干货警报!多图警报!高能警报!&/u&&/b&&/p&&p&这个答案就是钱啊……这是我替你们花出去上课的钱啊……我去越南河粉店打工挣的钱啊……现在免费写给你们啊……要不要考虑给我打点款什么的?算我们平摊的嘛……&/p&&p&&br&&/p&&p&腹式呼吸是声乐的地基。今天我们只打地基。如果你有一个声乐老师,没有教会你呼吸就让你唱歌,炒了TA。然后给我打钱。我来教你。&/p&&p&&br&&/p&&p&&b&&u&警告!:&/u&下面的图是我没错,我以答案干货多而自豪~这种答案不上图或视频根本就教不了东西啊。选择紧身一点的衣服是因为能看到肚子,选择吊带是因为能看到背部呼吸。评论里任何对我的身体或人格不尊重的人,删除拉黑举报不谢~~^_^ 评论时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b&&/p&&p&&br&&/p&&p&首先,你自己去维基百科一下横膈膜,它在哪,它长什么样。我相信你既然想学声乐这一块应该已经知道了,恩,不浪费字了。&/p&&p&&br&&/p&&p&下面开始介绍训练方法。&/p&&p&&br&&/p&&p&训练前:不能吃太多,胃要空一点,因为你的横膈膜在跟胃抢位置。穿&u&贴身但不紧身&/u&的衣服,也就是说有弹力但不会阻挡你的肚子扩张。&b&裤子一定要舒服!&/b&&/p&&p&练的时候照一面镜子,关注着自己身体的变化。&/p&&p&&br&&/p&&p&一、理解&/p&&p&站姿:肩膀要平,一字掰开;脖子要直,在肩膀上放松而平衡,侧面与整个身子是一条直线,不可以前倾。双脚微开,与肩膀同距。屁股要收一点,给背部尾椎骨那里提供呼吸的空间。&/p&&p&&b&大家要记住,横膈膜是水平的(刘亚飞同学提醒,准确来说横隔膜式前高后低的~) ,前后左右都有!扩张的部位不仅是肚子,还有左腰,右腰和背部。&/b&&/p&&p&&br&&/p&&p&&br&&/p&&p&&b&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腹式呼吸长什么样。&/b&&/p&&p&&b&注意:训练前期一定要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b&&/p&&p&&b&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呼吸请按照这个规律:吸气——吸气——一直吸气——接着吸气——满了吗?再偷一口!——再偷一口——要死了吗——呼气——呼气——呼气——再喘一口——再喘一口——就是要享受自虐——停,放松,从来——&/b&&/p&&p&&br&&/p&&p&站直,气息排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eb0c477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eb0c4779c_r.jpg&&&/figure&&p&&br&&/p&&p&吸气————注意肚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cf6a1e848cef00ea411edc21639ec2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cf6a1e848cef00ea411edc21639ec2f_r.jpg&&&/figure&&p&&br&&/p&&p&穿这件条纹的衣服就是因为很容易能看到身体的变化。注意到我的胸和肩膀没有动(用门上的条条框框来做参照物,对比两张图片),肚子则是从少女变成了孕妇。&/p&&p&&br&&/p&&p&&b&非腹式呼吸:这是反面教材!!!&/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fd883a8eb64d1da4a094be04df9c10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fd883a8eb64d1da4a094be04df9c10f_r.jpg&&&/figure&&p&注意我的肩膀。未呼吸时,我的肩膀在门上的横条条以下。腹式呼吸时,肩膀并没有动。非腹式呼吸时,气储存在胸腔,肩膀向上,已经盖过了门上的横框框,胸也向上移动,而肚子还是扁平的。此时胸腔大开,气息很浅,用起来虽然很好控制流量但完全没有力度,唱高音的时候有一种手风琴的感觉——压多少胸腔出多少音。&/p&&p&&br&&/p&&p&侧面看一下这个长什么样&/p&&p&未呼吸&/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1e3dcd8a9d2c8e118ae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8& data-rawheight=&5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8&&&/figure&&p&我这里肩膀其实应该再往后一点的,但这里因为我不想挡着背部线条所以往前了一点。&/p&&p&&br&&/p&&p&呼吸&/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9acca300d0004ece041b40b1aa7b69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1&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9acca300d0004ece041b40b1aa7b691_r.jpg&&&/figure&&p&小肚子又出来了。胸不仅没有向上挺,还稍微地收回来了一点,因为要给腹部提供舒展的皮肤……我这么说你听得懂吗??&/p&&p&注意后下腰也有小幅度的扩张。&/p&&p&其实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意识到我臀部还应该往里收一点。你看没有镜子的时候就是这么容易出错。&/p&&p&&br&&/p&&p&&b&总而言之,让身体呈一条直线!&/b&&/p&&p&&br&&/p&&p&&i&“你等下我连怎么把气往下运都不知道呢!”&/i&&/p&&p&&br&&/p&&p&二、借力&/p&&p&“妈妈快看这里有个大脑瘫!”&/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84ff6fa3b5e42fd02f14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84ff6fa3b5e42fd02f14b_r.jpg&&&/figure&&p&由于重力之类的原因(我也不知道),人在躺着的时候很容易进入全腹式呼吸,趴着的时候却不一定。想象一下,发现渣男出轨了的女孩们在床上哭的时候一般都是趴着的姿势,肩膀一耸一耸地,是因为哭泣需要急促而浅薄的呼吸才有梨花带雨的感觉;但深沉而装逼的汉子们经常都是仰面躺在床上,深深地呼吸再绵长地叹气(有时候带着一缕青烟),最后默默地流出一滴男儿泪…………我的中心思想是,如果躺着腹式呼吸太简单而站着腹式呼吸太难,试着趴着。找一个枕头之类的放胸下,而胃部和腹部与地面有一定程度的悬空。这样的姿势下,气息进入腹部会比气息进入胸腔舒服、容易得多。试着感受一下。&/p&&p&&br&&/p&&p&&i&更新:专业人士来讲解啦!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e868f40d517b8b6fded2bde& data-hash=&e868f40d517b8b6fded2bde& data-hovercard=&p$b$e868f40d517b8b6fded2bde&&@Cascade&/a&&/i&&/p&&blockquote&胸式呼吸主要用的是肋间肌,它们会撑大肋骨之间的缝隙,以撑开整个胸廓。如果你躺着的话后背是固定住的,这样肋骨运动会受限,所以主要就会用到腹式呼吸。&br&其实所有这些练腹式呼吸的动作都是这个原理,固定或者绷紧背部肌肉。比如弯腰,或者你做的这几个动作都是这样的。&br&而腹式呼吸靠的主要是横隔,它向下运动会把胸腔体积拉大,从而吸气。这样会挤压腹部导致腹部突出。但它受胸廓限制很小。&/blockquote&&p&吸气——&/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53cbab76b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53cbab76bd_r.jpg&&&/figure&&p&可以看出我肚子那里的衣服被撑平了,腰上的曲线也平很多。&/p&&p&&br&&/p&&p&什么?这还感受不到气存丹田?你丹田漏气吧?上大招!——拜见老佛爷&/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55a482fca1e2d8ee342d9e534d54b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55a482fca1e2d8ee342d9e534d54b3d_r.jpg&&&/figure&&p&跪在地上做磕头状,额头碰地面,两臂向前伸直,手掌向前够。&/p&&p&完全伸展的手臂会使胸腔的容量变小(因为胸腔已经被拉开),这时你腹部的可用空间远远大于胸腔,于是气息会自然地往下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9dc5eab4c83a40e025c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9dc5eab4c83a40e025c1_r.jpg&&&/figure&&p&注意看我腰部的衣服的褶皱程度作对比。另外由于腹部气足了肚子顶到大腿,所以整个人的身体向上了一点点,但气的确都是存在腹部的。&/p&&p&&br&&/p&&p&好了,细心的朋友们可能发现了,雪梨爷你穿的什么鞋子啊!(回国度假的时候高跟坏了,南京莱迪120一双,你们不会想象到这种烂大街的款式在温哥华大农村多么受欢迎)&/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d9089aacbea67baf675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d9089aacbea67baf675aa_r.jpg&&&/figure&&p&有古人云,&Practice like you perform.&,意为,像你演出一样训练。我是摇滚女主音,喜欢穿高跟鞋、高跟皮靴等骚包的装备出场,所以平时训练的时候也应该穿着高跟鞋。穿着不同的鞋子时,身体的线条会变。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穿着你打算穿去演出的高度的跟练习。&/p&&p&男士们请自便……&/p&&p&&br&&/p&&p&腹式呼吸的任督二脉不是一天就能打通的。你要一直试,一直练,在上学路上下班车里办公桌上KTV里,不抛弃不放弃并带有一颗平常心,总有一天上帝会被你感动的。&/p&&p&&br&&/p&&p&Capiche?&/p&&p&&br&&/p&&p&微博
SherryLi禅玉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eibo.com//profile%3Ftopnav%3D1%26wvr%3D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a&&/p&&p&这里是我的第一首单曲: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usic.163.com/%23/song%3Fid%3D_hash%3Dcomment-box%26toast%3Dtru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raveled - Chanyü 禅玉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a&&/p&&p&希望大家喜欢!&/p&
谢谢邀请。干货警报!多图警报!高能警报!这个答案就是钱啊……这是我替你们花出去上课的钱啊……我去越南河粉店打工挣的钱啊……现在免费写给你们啊……要不要考虑给我打点款什么的?算我们平摊的嘛…… 腹式呼吸是声乐的地基。今天我们只打地基。如果你…
【“科研君”公众号初衷始终是希望聚集各专业一线科研人员和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和普及生活中的 一些现象和原理,展现科学有趣生动的一面。该公众号由清华大学一群在校博士生发起,目前参与的作者人数有10人,但我们感觉这远远不能覆盖所以想科普的领域,并且由于空闲时间有限,导致我们只能每周发布一篇文章。我们期待更多的战友加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每个人都是科研君,每个人都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期待大家的参与,如果你想加入我们,欢迎私信~】&br&&br&======================================================================&br&&br&&p&要想解决如何恢复自己的记忆力,我觉得应该先简单介绍下记忆分类以及记忆产生的生物学机制。&/p&&p&&b&记忆的分类&/b&:学习是获得新信息和知识的过程,那么记忆则是对所学信息的保存过程。记忆有很多种分类,而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保持时间长短,我们将记忆分为长时程记忆(long-termmemory)和短时程记忆(short-term
memory)。&/p&&p&&b&短时程记忆(short-term memory&/b&&b&)&/b&:也称为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当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程记忆经常需要理智地保留信息,比如说美女告诉你她得电话号码,你可能反复默念,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能记住它,但是如果这个号码太长,可能就很难记住了。而我们通常就是衡量一个人的数字广度来研究短时程记忆(数字广度:一个人听到一串随机组合的数字串后能重复念出的数字的个数),一般人正常的数字广度是7±2个数字。&/p&&p&我们知道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是记忆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是通过外界刺激后,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释放神经递质到后一个神经元树突上,而轴突末端的突触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联系的形成和强化就生成了记忆。&/b&所以说&u&&b&记忆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突触传递强度的改变&/b&&/u&,而短时程记忆的形成主要是对已存在的突触蛋白进行修饰,短时改变突触连接强度。现在一般认为,海马、杏仁、间脑、前额叶皮质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了短时记忆回路,其反馈为正反馈,随着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小脑、大脑皮质、丘脑等脑区对短时记忆的作用也逐渐被发现。&/p&&p&&b&长时程记忆(long-termmemory&/b&&b&)&/b&:指几天、几月或者几年前储存的信息仍能再现的记忆。短时程记忆的内容可以逐渐通过一个记忆巩固(memory consolidation)的过程而转变成永久存储的形式,但是记忆巩固过程并不一定需要短时程记忆作为中介,长时程记忆和短时程记忆可能同时平行存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8cea61ba0f4c6cbfdae3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2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8cea61ba0f4c6cbfdae3_r.jpg&&&/figure&&br&&p&根据研究,长时程记忆的机理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改变有关,如果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则需要启动基因的表达和翻译,需要蛋白的合成。通过短期记忆强化,中间神经元释放更多血清素,促成感觉神经元长出新的突触,谷氨酸的的释放量也相应增加,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更加强化。举例子说,你重复单词的次数越多,或者练习弹钢琴的次数越多,相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越强。目前认为,丘脑、下丘脑和乳头体在形成长时程记忆的过程中很重要,而大多数长时程记忆最终储存在大脑皮层中。&/p&&p&从记忆形成的生物学机制上来看,如果想提高记忆力,可以&/p&&p&1.
保障神经系统的健康。神经系统就像是硬件,是提高提高记忆的基本,除了保护你的脑子不被撞伤撞脑残,保障脑子的营养供应是非常重要的,待会我再讲怎么“保养”脑子。&/p&&p&2.
让神经元之间联系的活性突触数量增加(实际效果是记忆加深)。神经元之间联系的活性突触数量越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越强,记忆的效果就越好。那么理论上能使神经元之间连接增强的方法对记忆力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p&&p&所以,结合以上两点,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切实可行的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有哪些。&/p&&p&&b&1.
&/b&&b&从保障神经系统的健康的角度出发&/b&&/p&&p&&b&饮食&/b&。没错,想也想得到,营养不好皮肤都会变差,何况是工作量那么大的脑子!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饱和脂肪不利于脑子的保养,研究表明长期喂食高饱和脂肪食物的小鼠在学习和记忆测试中表现更差,所以这类食物为主食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有所增加。而我们常吃的一些食物:奶油、肥猪肉、动物皮(鸡、鸭皮等)、火腿、培根、香肠、油炸食品、西点、糕点类……都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酸,而且一般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更多,很多垃圾零食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也就是说,好多好吃的东西都可能会让你变笨。。。。。&/p&&p&不过,大脑的大部分组织都是由脂肪构成的,所有的细胞膜和鞘膜都需要脂肪酸,所以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类的脂肪,对脑子比较好,所以推荐食用含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鱼类、坚果和植物种子。当然你要买鱼肝油吃也可以咯。&/p&&p&另外,水果和蔬菜也是大脑的健康美食。所以我又要老套的提醒大家多吃水果和蔬菜。什么,你问我吃哪些蔬菜?十字花科食物含有的硫糖苷具有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的功效,长期食用这些蔬果可减少体内乙酰胆碱流失,像什么卷心菜、甘笋、辣椒、胡萝卜、菠菜、紫菜等都有助于增强记忆力。英国最新的一项研究也证实,花椰菜、马铃薯、柳橙、苹果和白萝卜等蔬果含有硫糖苷,可以帮助增强记忆力,甚至可预防老年痴呆症。&/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68dfd863d7fae_b.jp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68dfd863d7fae_r.jpg&&&/figure&&br&&p&值得提出的是,&u&&b&吃夜宵会影响记忆力&/b&&/u&。最近刊登在eLife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指出,养成深夜吃零食的习惯可能会导致大脑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缺失。所以&u&饮食上不仅食物要选的好,时间也要选择好&/u&,千万不要养成坏得进食习惯,不然“上去的是体重,下来的是智商”。呵呵。&/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9fd17945b62dae1394a2dab81877f7a_b.jp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9fd17945b62dae1394a2dab81877f7a_r.jpg&&&/figure&&br&&p&&b&2. &/b&&b&从让神经元之间联系的活性突触数量增加的角度出发&/b&&/p&&p&1)&b&睡眠&/b&。没错,这个不得不提,大家可能都有感受,但是我依然要拿出科学证据来说明睡眠有多重要。关于睡眠可以增强记忆的观点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是也只是在最近20年来才渐渐出现了可靠的实验数据证明。很多报道也都显示出睡眠对记忆的作用,比如睡眠对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有帮助,而2014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揭示了睡眠与记忆之间的关系:&b&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神经元会长出新的突触,并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从而巩固和加强记忆。&/b&&/p&&p&所以说,在你睡觉的时候大脑并没有休息,而是非常活跃的,不过做梦的睡眠对记忆并不重要(做梦都是在快波睡眠的阶段中发生),重要的是慢波睡眠(慢波睡眠属于深度睡眠的阶段,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新陈代谢、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的修复都是在这个阶段中进行的),在慢波睡眠过程中,原来学习时活跃的那些细胞,重新活跃起来,从而长出新的突触。刚才上文也说过,神经元之间联系的活性突触数量越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越强,记忆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好好睡觉确实对增强记忆力有帮助。&/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ef23ddcbd48f47129bbe2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ef23ddcbd48f47129bbe2_r.jpg&&&/figure&&p&说到睡眠,我顺便解释下题主提到的熬夜和睡眠之间的问题,在这里,我想说明几个观点:&/p&&p&&b&&i&1&/i&.“&/b&&b&睡不够8&/b&&b&个小时会伤身体”&/b&&b&的观点是错的!是错的!&/b&&b&比起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良好的生物钟节律更重要&/b&。&/p&&p&适当削减不必要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后是完全可行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将睡眠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6小时甚至是更短是完全可行的,对健康不会造成大影响。&/p&&p&当你了解好自己睡眠时间,计算出自己平均睡眠时间,以30min为为单位晚睡,第二天按时起床(注意:一定是按时起床);或者按时就寝,早起半小时。当然开始适应期很困难,也会出现睡眠不足的反应,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午睡来弥补,但午休以10-15min为好,不要超过90min(这是REM和NREM睡眠的最少单位时间),否则会影响到生物钟节律。&/p&&p&所以说,如果训练的好,根据自身情况缩短睡眠时间,你晚上熬夜是完全ok的。但问题就出现在,大多数人并不是“合理而规律的熬夜”,也并非在通过掌握了自己睡眠时间后科学的缩短自己的睡眠时间,再加上传统的错误观点的影响,另外还有加上不舒服的适应期,导致觉得晚睡很糟糕。比起晚睡熬夜,生物钟节律的紊乱、睡眠质量的降低才更危险。&/p&&p&2.&b&治疗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比如睡眠时相延迟综合症,即睡眠时间带向后大幅度偏移)的最简单最现实的方式就是:不管你什么时候开始睡觉,一定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起床。&/b&&/p&&p&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物钟正常运作,也是拥有高质量睡眠的前提条件。如果觉得困,可以通过午休方式补充睡眠,但是绝对绝对不能根据前一天的睡觉的时间决定起床时间。&/p&&p&&b&3.&/b&&b&利用生物钟规律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起床不精神,很可能是你选择起床的时机不对!!&/b&&/p&&p&睡眠时,快速动眼睡眠(REM,也叫快波睡眠)和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也叫慢波睡眠)反复进行,平均90分钟一个单位。REM是大脑适应清醒的状态,因为这时身体充分休息,但是大脑状态比较活跃,在这个阶段醒来,我们更容易感觉精力充沛。相反,如果在NREM中被吵醒,大脑很难短时间内转换状态,人们就会感觉晕晕乎乎,睡眠朦胧,所以很多时候早起感觉意识模糊,精神不振,出现像题主说的“呆滞,麻木”,很可能就是因为“醒来的时间不对”。&/p&&p&那么,我们如果想起来后感觉神清气爽,那么就要争取在REM阶段醒来,所以在睡着后4.5小时、6小时、7.5小时后起床,精神会更好,再加上我们的入睡时间,就能合理的提高睡眠质量了。&/p&&p&比如:&/p&&p&我每天要8点起床,我要睡7.5小时,但是我需要30min才能入睡,那么我晚上就要在12点睡觉。&/p&&p&如果我熬夜到凌晨3点,我睡4.5小时,加上30min入睡时间,我明天早上依然在8点按时起床,虽然只睡了4.5h,但是还是会感觉很精神。&/p&&p&&b&运动!运动!运动!重要的事说三遍&/b&。&/p&&p&有研究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对短时程有影响,对长时程记忆影响显著。&/p&&br&&p&第一,有氧运动可以促进神经元生长,经常在转轮上跑步的小鼠,其海马体神经元数量会有所增加,它们在学习和记忆测试上的表现也相对较好。&/p&&p&第二,有氧运动能使大脑获得更多地氧和营养物质。大脑重量虽然只占体重四十七分之一,但是耗氧量却占人体耗氧量的四分之一,在记忆和思考问题时,大脑需要的氧更大。而有氧运动能提高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机能,提高肺活量和血红蛋白数量,从而提高氧运输能力,改善大脑供血情况,保证脑在记忆时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求。&/p&&p&第三,有氧运动促使脑内RNA含量增加,RNA的增加有利于记忆过程中所需蛋白质的合成的增加,而记忆的存储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p&&p&最后,有氧运动能提高人体各感觉器官功能。“记忆的存储分配于全部感觉系统之中”,所以感觉与记忆有密切关系。因为有氧运动中每个动作都依赖于各种感觉器官来实现,使大脑皮层反应速度加快,视觉变更敏锐,听觉中枢兴奋性集中,位觉和本体感觉的功能加强,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记忆时用多感官结合记忆会比较好,比如说记单词时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写比光默默的看着单词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p&&p&&b&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b&&/p&&p&1. 调节和恢复生物钟的节律,在REM阶段醒来,通过提高睡眠质量来提高记忆力;&/p&&p&2. 注意饮食,鱼肉蛋奶制品、坚果水果和蔬菜有利于大脑的保养,尽量远离含饱和脂肪酸较高的垃圾食品。&/p&&p&3.离不开的运动。想想你身边很多跳广场舞、打太极的大爷和大婶,是不是一个二个都依然思维敏捷,谈起小区里八卦新闻毫不含糊,并且记得小区里每一个到了年龄却还没对象的单身小孩。。。。。⊙﹏⊙b汗&/p&&p&&b&Reference&/b&&b&:&/b&&/p&&p&1
Euston, D. R. & Steenland, H. W.
NEUROSCIENCE Memories-getting wired during sleep. &i&Science&/i&&b&344&/b&,
, doi:10.1126/science.14).&/p&&p&2
Yang, G.&i& et al.&/i& Sleep promotes
branch-specific formation of dendritic spines after learning. &i&Science&/i&&b&344&/b&,
, doi:10.1126/science.14).&/p&&p&3
Loh, D. H.&i& et al.&/i& Misaligned
feeding impairs memories. &i&eLife&/i&&b&4&/b&, doi:10.7554/eLife.0).&/p&&p&4
Mark F. Bear, Barry W. Conners, Michael A. Paradiso.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 [M].U.S.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7.&/p&&p&5
孙晖,林源.睡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p&&br&&br&【“科研君”公众号初衷始终是希望聚集各专业一线科研人员和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和普及生活中的 一些现象和原理,展现科学有趣生动的一面。该公众号由清华大学一群在校博士生发起,目前参与的作者人数有10人,但我们感觉这远远不能覆盖所以想科普的领域,并且由于空闲时间有限,导致我们只能每周发布一篇文章。我们期待更多的战友加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每个人都是科研君,每个人都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期待大家的参与,想加入我们,进QQ群吧~:】&br&&br&&br&&br&&br&&p&【非常高兴看到大家喜欢并赞同我们的回答。应许多知友的建议,最近我们开通了同名公众号:&b&PhDer&/b&,也会定期更新我们的文章,如果您不想错过我们的每篇回答,欢迎扫码关注~ 】&br&&/p&&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5zsuNoHEZdwarcVV927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5zsuNoH&/span&&span class=&invisible&&EZdwarcVV927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科研君”公众号初衷始终是希望聚集各专业一线科研人员和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和普及生活中的 一些现象和原理,展现科学有趣生动的一面。该公众号由清华大学一群在校博士生发起,目前参与的作者人数…
&p&你的直觉是对的,数学不好的确是思维习惯不好造成的,唯一不足的是误用了智商这个词,其实用“思考能力的高低”可能更好些。&/p&&p&&br&&/p&&p&&b&在智商这个词上,经常有人会把因果颠倒&/b&&/p&&p&常常看到有人评价别人能力差是因为他的智商低,这完全拧巴了。&/p&&p&&br&&/p&&p&盲人摸象的寓言我们都学过,其实智商就是摸象的瞎子之一,不过摸得是“人类思考能力”这只大象。要知道人类思考的原理可远比大象的外形复杂多了,但很多人还会犯“摸到象腿就说大象像柱子”这样的错误,“智商”就是最常见的误用。&/p&&p&&br&&/p&&p&智商只是一个局部测量量,测智商就像测体温,在不同的位置测,结果是不同的。它只能反应局部的、表面的状态,尽管可以作为系统整体性能的参考,却不能说系统整体都是这样的,更不能说这就是系统效率高低的原因。&/p&&p&&br&&/p&&p&还是用体温来做类比,疾病和体温是因与果的关系,人体受到病菌入侵使免疫系统激活,促使体温上升,才使测体温时的温度偏高,所以体温高不是患病的原因,是表面症状!&/p&&p&&br&&/p&&p&同样,不同人的思维习惯有好有坏,好的思维习惯会提高&b&正确率和反应速度&/b&,在测智商时分数会偏高,所以思维习惯好才是根本原因,智商高只是表面的结果。&/p&&p&&br&&/p&&p&总之,智商是结果、是症状,而不是思考能力高低的原因,不要颠倒因果。&/p&&p&&br&&/p&&p&&br&&/p&&p&&b&为什么物理很好,但数学却不理想?&/b&&/p&&p&因为你还不具备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学比物理要抽象一些,需要进行更多的数学思维训练才能掌握。&/p&&p&&br&&/p&&p&物理比数学好学一点,是因为物理是具体的,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有现实中的物理现象来对应,只要你注意观察和实验,就可以理解物理规律。很多人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借助于头脑想象和推演就可以得出结果,不需要用笔来算。&/p&&p&&br&&/p&&p&但是数学要难一些,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是极为抽象的,在他们眼里,数学是数、是公式、是一大堆难记的定理。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必须依赖于纸笔去演算和推理结果,数学规律也是要靠反复做题的题海战术来熟悉,无法做到凭大脑的想象就能直观的“看到”结果。&/p&&p&&br&&/p&&p&题海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教学上人人可做,但缺点是思维效率极低,高昂的学习成本和思维成本,毁掉了无数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以至于很多人怀疑起了自己的智商。&/p&&p&&br&&/p&&p&要想提高数学的思维效率,最关键的是用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来&b&降低思考的成本&/b&,最终做到不借助纸笔演算就能思考数学问题!&/p&&p&&br&&/p&&p&&br&&/p&&p&&b&真的能做到不用纸笔来思考数学问题吗?&/b&&/p&&p&其实数学家都是这样的,接下来我用三个数学大神作为案例来分析他们是如何做到的。&/p&&p&&br&&/p&&p&“数学王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5%258D%25A1%25E7%2588%25BE%25C2%25B7%25E5%25BC%%E5%25BE%25B7%25E9%E5%25B8%258C%25C2%25B7%25E9%25AB%%2596%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斯&/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85fb2ececd6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3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p&&br&&/p&&p&&b&“最后的通才”——&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5%E5%258B%%25B7%25E6%E5%%25C2%25B7%25E5%25BA%259E%25E5%258A%25A0%25E8%258E%25B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庞加莱&/a&&/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cfdbc0ecb4fa588a05ac0a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cfdbc0ecb4fa588a05ac0a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heguardian.com/science/blog/2012/jul/17/henri-poincare-einstein-picass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nri Poincaré: the unlikely link between Einstein and Picasso&/a&&/p&&p&&br&&/p&&p&&b&“数学的莫扎特”——&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9%%25E5%%25E8%25BD%25A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陶哲轩&/a&&/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c3ceb0bcba5cff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c3ceb0bcba5cff_r.jpg&&&/figure&&p&&br&&/p&&p&&br&&/p&&p&&b&他们是如何做到不用纸笔来思考数学问题的呢?&/b&&/p&&p&其实也没有什么奥秘,就是因为他们的计算量远远超过我们常人,而不是因为他们先天的基因好,就像&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8%25B3%25A3%25E6%25B2%25B9%25E7%25BF%258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卖油翁&/a&所言:“无他,但手熟尔”。&/p&&p&&br&&/p&&p&就这些?熟能生巧?你TM的在逗我!!!&/p&&p&&br&&/p&&p&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了,如果只有这些,人人都可以做大神了?&/p&&p&&br&&/p&&p&好吧,先说结论,再慢慢展开分析:&/p&&ol&&li&&b&他们都有正确的数学早期教育&br&&/b&&/li&&li&&b&他们都有最持久的动力系统&br&&/b&&/li&&li&&b&他们都有遍历整个领域的习惯&/b& &/li&&/ol&&p&&br&&/p&&p&请牢记这三条,这些因素让他们的计算量远远超越常人,在很小的年龄就具备了内在的视觉洞察力,成为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数学“天才”。&/p&&p&&br&&/p&&p&&br&&/p&&p&&b&什么是内在的视觉洞察力?&/b&&/p&&p&以汉语为例,注意下面这三个字&/p&&p&&br&&/p&&p&&b&静 夜 思&/b&&/p&&p&&br&&/p&&p&你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p&&ul&&li&中国成年人,第一反应可能浮现出李白这首诗所描绘的可视化场景。&br&&/li&&li&中国儿童,第一反应可能会马上背诵唐诗,但要问他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他会说不知道。&br&&/li&&li&学过汉字的外国人,会把这三个字念出来,但不知道诗的内容。&br&&/li&&li&没学过汉字的外国人,会认为这是神秘的东方符号,反正完全看不懂。&br&&/li&&/ul&&p&&br&&/p&&p&中国人因为熟悉汉语,所以可以把一首诗压缩成一个短语,当听到这个短语时就能唤起这首诗所对应的意境,也就是视觉化的直观思考。就好象欧美人听到&the die is cast&,就会浮现出凯撒渡过卢比孔河的情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9a96aa3fce4daa437588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9a96aa3fce4daa437588f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tc.usf.edu/clipart//78944_rubicon_0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esar Crossing the Rubicon&/a&&/p&&p&&br&&/p&&p&同样,数学演算也可以出现视觉洞察力。&/p&&p&在普通人眼里,数学公式代表一种运算,只有算了一遍才知道怎么回事。&/p&&p&在数学家眼里,对数学公式和各种可能的结果极为熟悉,数学已经变成可视化的模块。&/p&&p&&br&&/p&&p&也就是说,经过大量的数学训练后,在下意识里就可以把数学元素可视化(注意,几何化只是其中一种),思考过程是直观性的,而不是逻辑性的。&/p&&p&&br&&/p&&p&以庞加莱为例&/p&&blockquote&数学家达布(Darboux)宣称他是un intuitif(直觉的),论证说这可以从&b&他经常用视觉表示来工作&/b&显示出来。他不关心严格性,且不喜欢逻辑。他相信逻辑不是发明之道,而是一个结构化想法的方法,而且逻辑限制思想。&/blockquote&&p&&br&&/p&&p&这是直观化思维的特点,思维经常大幅度的跳跃,不被逻辑所约束。这也是他总是能融会贯通各个领域、成为通才的原因。&/p&&p&&br&&/p&&p&另一个数学家的例子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6%25AF%25E9%E5%25B0%25BC%25E7%%25E7%C2%25B7%25E6%258B%%25A9%25AC%25E5%258A%25AA%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拉马努金&/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8b68c5cbe1c3c151434_b.jpg& data-rawwidth=&237& data-rawheight=&2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7&&&/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un4doodle.blogspot.com/2012/12/srinivasa-ramanujan-125--googl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Doodle 節日標誌探秘&/a&&/p&&blockquote&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没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沉迷数论,尤爱牵涉π、质数等数学常数的求和公式,以及整数分拆。惯以直觉(或者是跳步)导出公式,不喜作证明(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他留下的那些没有证明的公式,引发了后来的大量研究。&/blockquote&&p&&br&&/p&&p&软件行业的人都知道,程序写时间长了,眼里的代码都是系统中跳动的模块,而整个软件系统则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实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有这样的“内在的视觉洞察力”。&/p&&p&&br&&/p&&p&总之,这些内在的视觉洞察力是后天反复运用,自然形成的,只要具备正常的人类基因都可以做到。&/p&&p&&br&&/p&&p&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我明白了,是不是只要下苦功夫都可以成为那些天才?&/p&&p&&br&&/p&&p&不是滴!首先他们普遍都“拼爹”,其次他们下了功夫,但不是苦功夫。&/p&&p&&br&&/p&&p&&br&&/p&&p&&b&正确的数学早期教育&/b&&/p&&p&&br&&/p&&p&如果看过很多天才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都“拼爹、拼娘”。&/p&&p&&br&&/p&&p&也就是父母的职业背景和教育方式,对他们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的影响之大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基因的遗传,其实不是,这是教育在起作用,是属于&b&习惯的“遗传”&/b&。&/p&&p&&br&&/p&&p&只是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教育,使上一代的好习惯无法复制到下一代身上,出现了“富不过三代”的现象。&/p&&p&&br&&/p&&p&而高斯、庞加莱和陶哲轩的父母则有意、无意的进行了正确的早期数学教育。这为他们在数学界的顶尖地位奠定了坚实的习惯基础。&/p&&p&&br&&/p&&p&这个早期教育有多早呢?是不是胎教的时候就开始?&/p&&p&也没有那么早,最合适的时间大约在1岁到3岁之间,是在幼儿形成语言的时期同时进行。&/p&&p&&br&&/p&&p&&br&&/p&&p&&b&高斯的幼年&/b&&/p&&p&高斯的父亲因为具有初等算术的能力,曾做过&b&会计&/b&。3岁那年,他父亲正在给工人们发工资,小高斯突然指出“爸爸,你算错了!”,经过检查小高斯是对的,这让周围的大人目瞪口呆。&/p&&p&&br&&/p&&p&成年后的高斯说,&b&在他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b&。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有这样一个有数学应用背景的父亲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亲有个缺点就是目光短浅。&/p&&p&&br&&/p&&p&其实很多时候,母亲比父亲更重要,因为只有温柔善良的母亲才有足够的耐心去教育孩子。高斯曾说过“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的女性,我非常敬重她。”高斯有这样的母亲也是在“拼娘”。&/p&&p&&br&&/p&&p&看到这,给各位男同胞一个择偶建议,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天才”,就千万不要找缺少耐心和爱心的女孩子,真的会毁掉你和孩子的一生,不信你试试!&/p&&p&&br&&/p&&p&&br&&/p&&p&&b&庞加莱的幼年&/b&&/p&&p&庞加莱的父亲莱昂是生理学家兼医生、南锡医科大学教授,庞加莱的母亲非常善良、聪明、慈爱,把所有的爱心和精力都用在他身上。因为耐心的教导,庞加莱的智力发展的很快,很早就学会说话。&/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ded3238ade135a8076ef85_b.jp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gw.geneanet.org/pierfit%3Flang%3Df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gw.geneanet.org/pierfit?&/span&&span class=&invisible&&lang=f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br&&/p&&p&童年的庞加莱因为运动不协调、经常得病,所以很多时间都用来读书,读书极快,而且据说过目不忘。有趣的是,成年后的庞加莱参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9%2598%25BF%25E7%2588%25BE%25E5%25BC%%259B%25B7%25E5%25BE%25B7%25C2%25B7%25E6%25AF%%25A5%25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比奈&/a&的&b&智商测试&/b&,发现分数低的像低能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393f2aec4c8f7d0ed88daaad3a24eff_b.jpg& data-rawwidth=&190& data-rawheight=&3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0&&&/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2.cnrs.fr/presse/communique/270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nri Poincar , le nouveau dossier multimdia CNRS/sagascience est en ligne&/a&&/p&&p&&br&&/p&&p&庞加莱的视力很差,主要靠听转化为想象的方式来理解,这种从小到大的训练使他具有极强的直观思维能力。他总能“看到”抽象概念所表述的“东西”,并习惯以图形即几何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以充分利用数学直观。&/p&&p&&br&&/p&&p&&br&&/p&&p&&b&陶哲轩的幼年&/b&&/p&&p&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国和母亲梁蕙兰毕业于香港大学,陶象国是一名儿科医生,梁蕙兰是&b&物理和数学&/b&专业高材生的,曾做过中学&b&数学教师&/b&,这是典型的拼娘。&/p&&p&&br&&/p&&p&2岁时,他们发现陶哲轩拿着字母积木&b&教&/b&比他大的小朋友&b&数数&/b&,他把玩具当作学习的工具了。&/p&&p&在幼儿园的18个月里,母亲领他学完了&b&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b&,事实上,母亲所做只是引导和刺激,而不是“教”。&/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86daac5b327d5_b.jpg& data-rawwidth=&247&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7&&&/figure&&blockquote&作为英语国家的学前教育典范,来自美国的《芝麻街》儿童系列节目在当时大受欢迎。陶象国夫妻把《芝麻街》作为陶哲轩的启蒙教材。&br&就这样,陶哲轩一面看电视节目,一面自己学习,不到2岁就学会了英文字母。他很快学会拼写,能用积木拼出单词“狗”或“猫”。2 岁多时,陶哲轩对父亲办公室里的一台打字机发生兴趣,不辞辛苦地用一个手指头敲出了儿童书上一整页的内容。&br&&br&陶象国夫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陶哲轩是看《芝麻街》起步的。后来,陶象国在一次采访中,曾推荐大陆引进这个有益于早期儿童智力开发的趣味节目。&/blockquote&&p&&br&&/p&&p&&br&&/p&&p&回顾一下这三位“天才”在早期教育的优势:&/p&&p&基本算术能力:高斯和陶哲轩在掌握说话之前就具备。&/p&&p&语言表达能力:庞加莱和陶哲轩很早学会。&/p&&p&识字阅读能力:庞加莱和陶哲轩很早学会,高斯则缺少资料。但也不会差,因为他在大学时还想从事人文方向。&/p&&p&&br&&/p&&p&如果你想让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有优势,就可以尽早培养他算术、语言和阅读的能力。&/p&&p&&br&&/p&&p&有人可能说:这没什么大不了啊!我(或我的孩子)小时候也这样,怎么没有成为天才?&/p&&p&&br&&/p&&p&因为很多人的教育方法没有随着孩子成长而调整,虽然可以在早期教育做对,但是在童年期教育却做错,最终功亏一篑。还有更多人培养方法不合理,大部分人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催逼孩子,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还不如不培养,放任其自由发展。&/p&&p&&br&&/p&&p&&br&&/p&&p&&b&童年期的数学习惯培养&/b&&/p&&p&幼儿期只是打基础,很多父母都可以做到,但是数学能力的训练只有到童年期才是最关键的,做好了就会进入能力爆炸时期,做错了就会“泯然众人矣”。&/p&&p&&br&&/p&&p&为了说明如何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以自行车的学习为例:&/p&&ol&&li&辅导阶段:需要父母手把手的训练,直到能稳定车身不跌倒为止,做错了要警告。&br&&/li&&li&跟随阶段:孩子跟随父母骑行,学会交通规则、处理各种路况和意外,危险情况要警告。&br&&/li&&li&探索阶段: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孩子会享受探索的乐趣,乐此不疲的到处骑行,多鼓励和认可。&br&&/li&&li&提升阶段:骑行能力已经具备,多数人到此为止,如果孩子想挑战高难度,放手让他去试错。&br&&/li&&/ol&&p&&br&&/p&&p&你看,孩子通过自行车可以&b&探索更广阔的领域&/b&,这种体验是无以伦比的。&/p&&p&&br&&/p&&p&而大部分家长往往用一种方法走到黑,把最初的警告和保守手段一直用到底。孩子很快就对骑车失去兴趣,也不愿意挑战更高难度。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大部分人的骑车能力仅能达到够用的水平。同样,我们大部分人的数学也是够用的水平,本质的原因是相同的。&/p&&p&&br&&/p&&p&&br&&/p&&p&&b&不同的教育方法效果有天地之别&/b&&/p&&p&我们以基础数学的加法运算为例,来看看3种掌握数学的方法,请思考不同方法的持久性。&/p&&p&&br&&/p&&p&&b&老师主导的教学法:&/b&&/p&&ol&&li&老师讲解10以内的加法规则。&br&&/li&&li&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加法表。&/li&&li&老师提问考察学生理解情况。&/li&&li&老师布置大量练习,指出学生的错误和责令修改。&br&&/li&&li&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下练习。&br&&/li&&li&老师安排阶段性考试,进行成绩排名。&br&&/li&&li&老师讲解10以上的加法规则。&/li&&/ol&&p&&br&&/p&&p&&b&师生互动的探索法:&/b&&/p&&ol&&li&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绎出加法规则。&br&&/li&&li&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br&&/li&&li&学生尝试各种组合,自己寻找加法的规律,并解释原因。&br&&/li&&li&学生有问题和老师一起分析讨论。&br&&/li&&li&老师帮助学生设定更高的挑战目标,鼓励学生课下去研究。&br&&/li&&li&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论,运用加法规则去验证自己的想法。&br&&/li&&li&学生遇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法。&br&&/li&&li&老师让学生研究10以上、100以上甚至更高位数的规则。&br&&/li&&li&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li&&/ol&&p&&br&&/p&&p&&b&“天才”的野蛮成长:&/b&&/p&&ol&&li&经常把数字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以此作为天马行空的娱乐方式。&br&&/li&&li&每天满脑子转来转去的都是数字和比例关系的直观图像。&/li&&li&今天母亲教了加法规则,真的很有趣,拿我的那些数字试一遍。为了验证规律,把自己已知的&b&所有数字&/b&都尝试用加法演算一遍。&/li&&li&每次用的数字都比上次更难,先从10以内尝试,一直尝试到100以内,发现加法规律仍然成立。&br&&/li&&li&尝试将数字从1加到10进行累加,偶然发现如果将数列的首尾对称相加,计算效率会极高!&/li&&li&尝试将已知的&b&所有数字&/b&都用新方法累加,例如1加到100,或任意截取一串数列,发现依然成立,效率很高。&/li&&li&好棒!自己的演算工具箱又多了一个新工具!&/li&&li&这两天没事就用新工具演算各种等差数列,调整数列之间的公差,发现工具依然适用,更兴奋了!&/li&&li&再尝试变换加法的运算顺序,偶然发现其逆运算——减法规律。哎哟!不错,这个diao,超级兴奋!&/li&&li&继续演算已知的所有数字来验证减法规律,并兴奋的跑去告诉妈妈,我修改了加法顺序,发现了新运算规律!&/li&&li&妈妈很惊讶,我还没教你减法呢?&/li&&/ol&&p&&br&&/p&&p&以上情节皆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p&&p&&br&&/p&&p&&br&&/p&&p&但我相信你能感觉到:&/p&&p&第3种方法最能激发出的蓬勃和持久的动力。&/p&&p&第2种的持久性虽然很好,但不如第3种,因为没有老师的参与,学生仍有可能打回原形。&/p&&p&第1种的持久性则是最差的,也是最普遍的数学教育,把大部分人的数学自信心给毁了。&/p&&p&&br&&/p&&p&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奥赛总拿奖,却一直没有出优秀数学家了吧!&/p&&p&奥赛是技能训练,并不是独立自主的探索发现过程。赛前拼命刷题,各种辅导,但当奥赛结束了,学生依旧打回原形。&/p&&p&而天才是永不停歇、狂飙猛进的,哪会有停下来的时候呢?!&/p&&p&&br&&/p&&p&&br&&/p&&p&后面我还会再分析天才的野蛮成长过程,这里稍微从数学里出来一下,看看神经科学。&/p&&p&&br&&/p&&p&&br&&/p&&p&&b&早期的数学教育为什么重要?&/b&&/p&&p&因为这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大脑发育的早期阶段,人们会损失大量的灰质细胞,只有最常用的灰质细胞会保存下来。从下面的图中,你可以看到随着年龄增加,人脑的灰质比例在逐渐减少。也就是年龄越小人脑的可塑性越强,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弱,到20岁时主要习惯已经逐渐固化下来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0edeafc1ebac_b.jpg& data-rawwidth=&1016&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0edeafc1ebac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users.loni.usc.edu/%7Ethompson/DEVEL/PR.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aul Thompson's Research Publications&/a&&/p&&p&&br&&/p&&p&在关键期建立起数学习惯,就像在旷野上修建了高铁网络,成为一个人终生的思维基础设施。&/p&&p&&br&&/p&&p&错过了关键期,虽然还可以建立,但就像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修建高铁,付出的成本要多得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再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训练出同样的效果。&/p&&p&&br&&/p&&p&这样的高成本,也让很多人&b&误以为&/b&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没有数学的天赋,或者坚信别人的成功是因为基因好,而自己没有这个基因。&/p&&p&&br&&/p&&p&就连那些基础好的人也误认为自己具有某种“天赋”。只是奇怪的是,这个优势基因却遗传不给孩子。高斯、庞加莱、爱因斯坦等大部分科学家的孩子都默默无闻,完全没有父辈的建树!即使是科学界最辉煌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4_2_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伯努力家族&/a&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3524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居里家族&/a&,也没有摆脱三代而亡的命运。所以从历史科学家的数据看,基因导致天赋的理论是站不住的。&/p&&p&&br&&/p&&p&&b&为什么科学家没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科学家?&/b&&/p&&p&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科学家虽然精通科学,但对教育却也是外行,他们同样会犯所有父母都会犯的教育错误,甚至更严重!至于是哪些错误,到后面再详细分析。反而很多普通父母无意间作对了一些事情,播下了“天才”的种子,培养出划时代的大科学家。&/p&&p&&br&&/p&&p&总之,虽然具备正常的人类基因都可以训练出高效的数学思考能力,但是在不同时期培养的成本却差距极大。成年后的人虽然也可以训练出同样的能力,但是却承受不了所消耗的成本。&/p&&p&&br&&/p&&p&&br&&/p&&p&&b&成年后还有希望吗?难道成人完全没有优势吗?&/b&&/p&&p&看到这,悲观者会说:”虽然不是基因的问题,但我还是错过了关键期,看来我是没有希望了,哭死!“&/p&&p&&br&&/p&&p&没有必要哭,等我写完了你就知道,成人也有儿童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很多能力的训练成本也远低于儿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管理、领导、运作等能力的训练,成年人完全可以秒杀儿童。因为对人性的把握、对业务的理解、对社会的阅历都需要长时间的试错才能学会,这些儿童是不可能超越的。&/p&&p&&br&&/p&&p&再说的形象一些,还是以铁路为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0bd2ae00fb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0bd2ae00fb0_r.jpg&&&/figure&&p&&br&&/p&&p&图片来源:维基百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B1%25E4%25BA%25AC%25E7%259A%%259C%25B0%25E4%25B8%258B%25E9%%25E7%25B3%25BB%25E7%25B5%25B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東京的地下鐵系統&/a&&/p&&p&&br&&/p&&p&尽管在城市里修建铁路的成本远高于在旷野上修建,但在城市里有很多已经建好的铁路,只要在已有的线路网络上建立一个很短的连接,就可以打通不同的网络,拓展出全新的线路。也就是说,在城市里连接不同网络的成本,远低于在旷野上把稀疏的铁路网连接起来的成本。&/p&&p&&br&&/p&&p&&br&&/p&&p&所以,&b&成人迁移知识和技能的成本很低,更擅长于跨界。&/b&&/p&&p&&br&&/p&&p&不要把基因、年龄、性别、父母、出身、专业等条件,作为自己和他人不可能成功的限制,这其实是给自己设定了思维的天花板,自己限制住了自己的自由。不要在乎悲观者的冷嘲热讽,让自己与更多的领域建立连接,勇敢的去跨界!&/p&&p&&br&&/p&&p&继续回到数学家身上。&/p&&p&&br&&/p&&p&&br&&/p&&p&&b&为什么数学天才在童年期会野蛮成长,进入能力爆炸?&/b&&/p&&p&前面提到的“天才”野蛮成长,看上去不可思议,但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特别是在自己所爱好的领域。&/p&&p&&br&&/p&&p&例如玩游戏,总有一个时期仿佛自己着了魔一般,不单白天满脑子在想,连晚上睡觉做梦都在想。那些你熟悉的内容,挥之不去的在脑子里不断的自动演绎。经常会有绝妙的创意蹦出来,迫不及待的要去尝试一下。如果创意被验证,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种欣喜若狂所带来的愉悦感完全可以超越一切,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你的掌握之中。&/p&&p&&br&&/p&&p&对于那些天才来说,这种体验在他们的童年期每天都会上演。那些在我们看来极为枯燥和艰辛的大量运算,在他们的眼里完全是一种享受。&/p&&p&&br&&/p&&p&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信,其实当那些沉溺于游戏的孩子,没日没夜的重复操纵着屏幕上的小人、机械而疯狂的点着鼠标、眼花缭乱的按动键盘时,那些家长也不相信,这些破烂游戏到底有什么好玩的?!!!&/p&&p&完全不能理解那些绣十字绣的人,多枯燥啊!&/p&&p&那些喜欢长跑、爬山、骑行的人,都是自虐狂吗?&/p&&p&你说黑龙江边冬泳的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p&&p&……&/p&&p&凡是有爱好的人,总会遇到这种诧异和不理解的眼神^_^&/p&&p&&br&&/p&&p&&br&&/p&&p&可能你已经感觉到我要说的是什么了。&/p&&p&&br&&/p&&p&对!我要说的就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6%E7%2598%25B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成瘾&/a&现象,只不过这不是药物成瘾,而是一种&b&成就成瘾&/b&。从医学上看,这种高频率反复从事行为的表现,就是一种行为强迫症。不过,你不要被强迫症这个词吓倒,这完全是良性的,不会影响健康。&/p&&p&&br&&/p&&p&当然也有一些天生大脑发育受损的人,例如一些自闭症患者,也会存在类似的行为强迫症。无法控制的重复思考或反复做一件事,持续的时间长了,就无意间成为像“&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9B%25A8%25E4%25BA%25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雨人&/a&”那样的白痴天才(也叫&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D%25B8%25E8%E7%E5%E7%25BE%25A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學者症候群&/a&,学者们不要不高兴,世俗就是这样看你们的^_^)。&/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78cab586a_b.jpg& data-rawwidth=&395&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5&&&/figure&&p&维基百科上有一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6%259C%%E8%25A2%25AB%25E8%25AA%258D%25E7%2582%25BA%25E6%%25E6%259C%%2587%25AA%25E9%E7%E8%25AD%259C%25E7%25B3%25BB%25E9%259A%259C%25E7%25A4%%259A%%25AD%25B7%25E5%258F%25B2%25E6%%25E4%25BA%25BA%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有时被认为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历史性人物&/a&”的列表,各领域的神人们,什么爱因斯坦、拉马努金、特斯拉……希特勒等都赫然在列。不过我觉得,这可能是医生把天才和自闭症搞混了。&/p&&p&&br&&/p&&p&不论是成瘾,还是自闭症,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长达数年的、持续的、反复做一件事。这就是成为天才的核心条件,任何人都不可能逾越。&/p&&p&&br&&/p&&p&&b&悲观者:&/b&这得多累!多苦!!多没有技术含量啊!!!&/p&&p&&br&&/p&&p&恰恰相反,对当事人来说,一点儿不累,一点儿不苦,而且天才的动力系统和普通人不一样,其动力系统的结构是最具有技术含量。&/p&&p&&br&&/p&&p&普通人在外部压力和认可下才能出成绩,他们的动力系统是从外部获取的,外部因素一旦消失,动力就会枯竭,持久性很差。&/p&&p&&br&&/p&&p&我们看看李开复老师是如何说的:&/p&&blockquote&我入学时,学校安排我加入了一个“数学天才班”,那里集中了哥大所有的数学尖子,一个班只有七个人。我们在那里学习微积分特别理论,但很快,我就发现我的数学突然由“最好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物钟诺贝尔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