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人中风一半身体了,怎么他身体的一边老发热

母亲脑溢血二月余,时常发烧,什么原因?怎么护理... 母亲脑溢血二月余,时常发烧,什么原因?怎么护理

是正气不足的发烧 找个中医开个中药喝

采纳数:0 获赞数:5 LV1

脑出血2月后出现发烧,与脑中风关系不大,可能由其他多种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

}

脑中风后吞咽障碍对老年人会有什么危害?

刘先生,78岁,中风后反复呛咳伴严重肺部感染入院治疗,经治疗曾有一度好转,但随后病情加重,继之出现进食困难,通过下鼻饲营养维持生命;经常起床不起,肌肉逐渐萎缩,身体日趋消瘦,生活需要他人照顾,不仅生活质量低下,感染严重时生命垂危。

吞咽障碍是脑中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往往表现为饮水呛咳,反复呛咳使老人对饮水进食出现恐惧感,重者需下鼻饲管摄取营养,这种患者会出现反流性食道炎,进食后有胸骨后痛和烧灼感。吞咽障碍导致患者慢性消耗,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甚至长期卧床不起,肌肉萎缩活动受限,加重老人认知功能减退,继而出现痴呆;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吸入性肺炎),是导致吞咽障碍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吞咽障碍也会使老人出现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

脑卒中后饮水呛咳的老人一定要长期鼻饲喂养吗?

吴先生,63岁,四年前因脑梗死留有右侧偏瘫、失语和进食呛咳等后遗症,导致鼻饲喂养,卧床在家,由子女轮流照顾,曾经康复治疗有一段可经口进食少量食物,但因老人间断发热、咳嗽咳痰,多次以肺部感染而住院治疗,被告知不能再经口进食,对吗?

上述说法并不全对。正确的做法如下:首先应由专业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和早期专科康复评定(如吞咽功能的评定),确定吞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系统的吞咽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一定时间后,再次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患者应采取何种姿势进食、确定一口量和选择进食方法,确保营养供给。评估后确定不能经口进食的老人,可以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在饭前进行治疗,从而达到可以进食的状态。

吞咽障碍不能经口喝水吃饭的老人怎么办?

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因各种原因造成不能经口进食的老年病人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医学管道供给这些老人需要的热量,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那就是——吞咽障碍治疗仪,可以在饭前20分钟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患者也没有痛苦。

如何护理吞咽障碍的老人?

老人常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据统计,老人因为吞咽困难造成食物被误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高达51%73%。造成吞咽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牙齿咀嚼功能障碍;第二,脑血管疾病造成假性球麻痹;第三,合并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也会造成老人吞咽困难。治疗吞咽困难没有什么特效药,在进行正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关键是要做好护理工作。在护理吞咽困难的老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进食时老人注意力要集中,不能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聊天。尽量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进食后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分钟左右。饮食应在固体、糊状物和液体之间进行调整。水或固体块状食物最易导致呛咳,应将固体食物弄碎后再喂给老人吃,清水应加入无糖藕粉、杏仁霜等黏稠剂,使水变得黏稠后再给老人喝。食物要一勺一勺地喂给老人吃,确定病人两颊之内没有食物后再喂第二口。

您知道吞咽障碍的老人应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吗?

正常的吞咽过程包括认知期(对食物的认识)、准备期、口腔期、咽部期和食道期5个过程,吞咽障碍的老人由于疾病不同表现为不同时期的吞咽障碍。食物的选择应在专业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与吞咽障碍的程度、特点和伴随症状,选择适合患者的食物。具体方法如下:对准备期差的患者不能直接食用固体食物,应把食物制成易吞咽的食物,呈胶冻样、粘稠度均匀,不易松散,以便在口腔内移动,通过咽及食道时易变形,不在粘膜上残留又不易出现误咽,如菜泥、果冻、蛋羹和浓汤等。对意识障碍合并吞咽能力下降的老人,应给予易于吞咽的流质饮食,由营养师将主食中配以鲜牛奶、蔬菜汁和果汁等,利于食用、消化和吸收。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患者采取何种姿势进食、确定一口量和选择适当的进食方法,才能更有效地防止误咽和减少残留,顺利进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除此以外,还应该针对吞咽障碍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确保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供给。

吞咽障碍老人喝水进食时应该注意什么?

吞咽障碍的老人常发生呛咳,下面介绍几点注意事项,希望能有效帮助老人进食饮水,避免或减少呛咳、窒息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饮水时的注意事项:不使用吸水管,因为吞咽障碍的老人,尤其是卧床不起的老人,使用吸水管时由于不良的体位、一次性吸入水的量不容易掌握等原因,更容易导致呛咳,甚至窒息。如果使用杯子饮水,应避免低头饮水的体位,这样会增加误吸的危险。注意每口的水量应适中,避免每口饮水量过大导致呛咳和窒息。

进食时的注意事项:取半卧位,呈3060度,避免仰卧位,不能坐时可健侧卧位。选择软质、半流或糊状食物。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300毫升左右为宜,进食次数应保证营养所需。每次咽下后,应确保口中食物没有残留,再进食下一口。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进食后保持体位30分钟左右,不能快速卧位,避免返流导致的反流性食道炎和坠积性肺炎。

吞咽障碍的老人鼻饲喂养会出现什么问题?

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处于长期鼻饲喂养状态的老人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些老人存在许多隐患,具体如下:吸入性肺炎:管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是误吸,是鼻饲最严重的并发症,多是由于胃管置入长度不够、食物注入过多、过快,或因吸痰、咳嗽、用力排便等腹压增高时胃内容物返流而致误吸。常反复发生,甚至危及生命。腹泻:腹泻在鼻饲老人中较常见。鼻饲老人肠蠕动较快,常因食物配比不良或注入速度过快所致,或因鼻饲食物在制作及保存过程中被细菌污染所致,或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营养摄入不均衡有关。营养不良:鼻饲老人由于摄入热量不足,营养不均衡,加之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等消耗性并发症,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其他:还会出现胃潴留、腹胀、胃食道返流和消化不良等状况。

}

原标题:国人第一死因,每个人一生中都有1/6的患病几率!!!

如果你是冲着标题点进来的,那我告诉你答案——这个病就是中风(医学上叫“脑卒中”)。中国人中风的年龄平均是 66 岁,且不分性别,具有突发性!

“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上,与会专家强调,目前我国确诊慢性病患者约2.6亿人,脑血管被列为第一致死病因。

每个人一生中有1/6的几率患中风;

中国居民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约200万;

全球每6秒会有1人死于中风,

每2秒会有1人发生中风,

全球3000万中风患者,

小于45岁的患者已接近全部患者的1/5;

眩晕明显: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剧烈头痛:无明显诱因,逐渐由间断性转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

一侧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手臂、指头麻木,特别是无名指。

经常呛咳:喝水或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

单眼失明:一只眼睛忽然视物不清楚,或视物成双影;

白天嗜睡:非常疲倦,觉得睡不够,甚至在白天也睡意明显。

哈欠连天: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地频打哈欠。

握力下降: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手中工具落地,有时还伴有讲话不清。

舌根发硬: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说话不清楚。

中风一小时,大脑衰老3.6年!

研究发现:中风患者每延误治疗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导致140亿个突触和7.5英里的神经纤维损失。

每耽搁1小时的救治时间,则将使大脑变老3.6年;

因此,中风发生后,每分每秒都是急救的宝贵时间。

中风90%的风险因素可以避免!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神经学》,对 20 余年来全球疾病进行分析,发现 90.2% 的中风负担都由可调节风险因素造成。

行为因素:如不健康的饮食、吸烟、缺乏锻炼等。

代谢因素:如空腹血糖高,高胆固醇,收缩压高、肥胖等。

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铅暴露等。

在这些因素中,行为因素是占比最多的,但是行为因素也恰好是我们最好控制的,行为因素包括饮食和日常习惯,也就是说,做好这两方面就能远离大部分的脑中风。

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 30~50 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 3 次。低血压患者平卧做。

头部前后左右旋转,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

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专家指出,按摩颈部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

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动作,每次做 4~8 分钟。

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

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 400~800 次。

研究发现,脑溢血与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有关,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因此患者应多活动左手。

安宫牛黄丸以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麝香开窍醒神;犀角(水牛角浓缩粉代)清心凉血解毒;黄芩、黄连、山栀清热泻火解毒;冰片、郁金芳香避秽,通窍开闭。

部分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中风一半身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