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避免乳腺癌早期能活30年吗的反复发作

豆类到底防癌还是致癌?如何有效预防乳腺癌
&&&&来源:&&&&
原标题:豆类到底防乳癌还是致癌?防乳腺癌要多晒太阳
  生活中我们听过豆类可能增加乳腺癌的说法,最初这种说法源于3点认识:1)豆类含有很高的植物雌激素;2)一些妇女乳腺癌的发病是由于对雌激素敏感;3)植物雌激素和雌激素结构相似,所以植物雌激素会效仿雌激素发挥作用。基于这些生化知识和对疾病的认识,一些专业机构和专家“曾经”支持或者不反对这一观点(如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and Dietitians of Canada)。
  但是从1990年开始,人们对植物中的植物雌激素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的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积累,逐步证明了“豆类可以预防乳腺癌,并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植物雌激素和雌激素虽然结构相似,但是毕竟不一样。如果说打开一把锁,就让癌细胞生长成为洪水猛兽,那么就像相似但不一样的钥匙,植物雌激素和雌激素同时竞争一把锁,反而打开锁的几率降低了,这样癌症发生也降低了。
  更多的人群流行病学资料积累,逐步证明了“豆类可以预防乳腺癌,并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容易导致乳腺癌的发病,该如何来预防呢?
  乳腺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乳腺癌在某些家族中的聚集现象,在一级亲属中发病危险性高达50%,家族中较远的亲属发病危险性小。乳腺癌高危人群更需要关注乳房情况,定期体检。
  专家指出,人参皂苷Rh2能将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成正常细胞有益于控制肿瘤发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细胞解体后形成凋亡小体,不造成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总的来说,乳腺癌的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用单一的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都不能圆满地解释乳腺癌在家族中的聚集倾向。但对在一级亲属中有患乳腺癌的妇女,经常性的乳房检查是必要和稳妥的。
(责编:(实习生&王明明)、李彦增)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七个问题认识乳腺癌 定期乳房自检可有效预防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西化,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加速上升。目前,全球平均每年约有140万人患乳腺癌,我国每年约有20万新发患者。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我国,乳腺癌在沿海地区发病率比内地高,东部地区比西部高,城市比农村高。其中,中年女性的发病率增长最快,形成了新高峰。据统计,西方国家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是55~65岁,在我国,则提前为45~55岁。
为何会得乳腺癌
关于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密不可分。雌激素是一种生理性激素,一般是以相对恒定的速度或一定节律来释放的,就像一辆匀速、平稳地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这样规律的运动一旦受到外界干扰,激素水平正常的波动自然会被打乱。
女性一生经历初潮、妊娠、哺乳、更年期几个重要时刻,都伴随着雌激素的变化。大多数人初潮的年龄为12~14岁;生育最佳年龄为25~35岁;更年期为45~55岁。如果雌激素水平顺应了这些变化,就不会给身体带来异常影响。但如果有人为或外在因素(如过度补充雌激素、不怀孕或不哺乳等)影响了这些阶段,导致雌激素水平突然变化,就像原本平稳行驶的汽车突然猛踩油门或急刹车,会对车内的传动系统造成冲击损坏一样,这种激素的骤然变化也会刺激乳腺上皮,诱发细胞恶变,导致乳腺癌。
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病风险更高:
有乳腺癌家族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初潮早,停经晚。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他们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
单身、晚育、未哺乳。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30岁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医学界确定的发生乳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妇女,这是因为她们缺乏孕激素的保护,更易受到过量的雌激素的刺激。此外,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哺乳时间越长,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越小。
高脂肪饮食,肥胖。摄入过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扩散的风险高两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会增加30%。
长期压力大,心情抑郁。都市年轻女性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平和,再加上经常熬夜加班,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这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对乳房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疗法等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乳腺增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会恶变,但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则有可能发生恶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发现早期乳腺癌
防癌意识差,乳腺癌普查不规范、不普及,使得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不足30%,而美国80%以上的乳腺癌确诊时为早期。这个显著差距透露出国人对乳腺癌自查自检意识的普遍缺乏。中国人口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只有5%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31%的女性不知如何自检。
2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块。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较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如何进行乳房自检
可以在家中的大镜子前进行乳房自检(如下图所示)。首先视诊,观察乳房外观,注意看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轮廓有无异常,皮肤是否有凹陷、颜色是否异常、有无橘皮样等改变。然后触诊,站立,手指并拢平摸,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部,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部,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仔细全面地检查是否有肿块,并压迫乳晕,看是否有液体排出,触摸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指尖压或挤捏,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定期体检都该查啥
光养成自检的好习惯还不够,仍有可能因个人手法不正确而贻误病情。只有自检与定期去乳腺专科门诊体检相结合,才能死死地把恶性乳腺癌拒之门外。这两者相结合,是最经典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它可以帮助你尽早发现小于2厘米的肿块,这时发现的乳腺癌一般不会是晚期的。
一般情况下,建议20~40岁的女性每3年到医院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上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每年检查一次。在乳腺门诊检查时,医生会在了解病史后,首先进行手检,检查双侧乳腺。此外,常常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超、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
乳腺彩超对人体没有损伤,对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比较理想。钼靶照相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可以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的乳腺癌,通常适用于40岁以上的女性,此年龄段的女性乳腺对射线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损伤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对较低,容易通过钼靶照相发现异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多灶、多中心的小病灶,也不失为一种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最后确诊还将依据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在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基础上进行活检,可用穿刺的方法,也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一旦发现癌细胞就马上采取治疗。若患者有乳头溢液,还可开展一些针对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如乳管镜、乳腺导管造影、溢液细胞学涂片等。
得了乳腺癌该怎么治
发现乳腺癌后,绝大多数人都会恐慌,觉得自己被判了死刑,其实对于早发现、早诊断的乳腺癌,96%都是可以治愈的。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前最好先进行准确的病理检测,再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否则容易出现治疗过度或不合理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型治疗,才能事半功倍,尽可能地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做保乳术需具备哪些条件
近年来,重视患者生活质量、恢复乳房缺失已经成为了现代乳腺癌治疗整体计划的一部分。因此,保乳手术逐渐成为了乳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一般情况下,保乳治疗是对于单发的、直径小于3厘米,包括经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肿瘤完全退缩至3厘米内的乳腺癌,采取肿瘤的广泛切除,保留乳房整体形态,结合术后放疗的治疗手段。经医生判断需要进行全乳切除的患者,可考虑乳房再造,弥补乳房缺失的影响,改善生活质量。
徐兵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关注健康热点,传播健康知识。
呵护女性健康,成就健康女人。
今日搜狐热点为何难受也要化疗?乳腺癌规范化疗有效降低复发率
核心提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苏逢锡表示,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乳腺癌各个时期均有作用。对于具备化疗指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转移率,获益远大于不良反应。
  多年来,乳腺癌稳稳坐着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把交椅。在中国,发病率增长速度是欧美的两倍,高峰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比欧美早10年。对于乳腺癌,早诊早治是。然而,即使是早期乳腺癌,仍有不少患者未能得到规范治疗,患者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除了医疗水平存在差异,也有患者步入误区的原因。“别化疗,死得更快。”因为副反应,很多人将化疗一棍子打死,每位肿瘤医生基本都遇到过拒绝化疗的患者或家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苏逢锡教授表示,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乳腺癌各个时期均有作用。对于具备化疗指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转移率,获益远大于不良反应。他呼吁患者规范治疗,提升生存率。   73%对比89% 中美乳腺癌生存率差在哪儿?  乳腺癌是预后较好的癌症,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却不断下降。资料显示,美国乳腺癌的5年生存期高达89%,中国约为73%。苏逢锡表示,乳腺癌越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越好,Ⅰ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但是Ⅳ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15%左右。造成中美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早期病人少,美国约60%患者都是早期,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许多患者过来就医时已经晚期。  另外,不少患者没有得到规范治疗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一部分是因为部分地区医疗水平有待提升,一部分是因为部分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放弃规范治疗。“有因为美观不愿手术的,有因为副反应不愿意化疗的,也有坚持不了长期服药半途放弃的,也有经济问题不能选择优势方案的,原因很多”。苏逢锡说起这部分病人很是痛惜。“作为医生来说觉得很可惜,尤其我国的乳腺癌患者一半在45-50岁这个年龄段,大部分患者都还很年轻。”  如何提升生存率?有一部分掌握在患者手里。苏逢锡说,“首先建议患者们要找乳腺专科医生就诊,研究发现,这会让你的生存率提升7%。第二是希望大家能理性的对待治疗方案,规范治疗,现在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不要轻言放弃”。  为什么难受也要做化疗?对抗癌细胞化疗是基石  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是乳腺癌治疗手段的基石之一,在乳腺癌的各个时期都有其作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还有用于手术前降期的新辅助化疗。但一说到化疗,患者及家属最顾虑的就是副反应——头发掉光、心脏受损、呕吐不已……许多病人想想都觉得害怕。据报道,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化疗完成情况远未达到标准。  “对于具备化疗指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转移率。研究表明,辅助化疗可以降低1/3的复发机会和1/6的死亡机会。获益远大于不良反应。”苏逢锡说,“而且通过合适的手段干预,患者可以相对舒适的度过化疗期。比如使用长效止吐药、抗过敏药、心脏保护药等。脱发很多爱美女性很介意,但是化疗结束之后也会长出新发,而且现在也有一些产品可以保护头皮细胞防止脱发。对于晚期乳腺癌来说,有副反应相对轻的新药,目前仅应用在晚期解救化疗,且价格昂贵。”  “目前有一些药品宣称副作用比较小,但医生在治疗之前首先要看证据,以脂质体阿霉素为例,在目前一部分治疗有些指引团队也有推荐,但据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在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中可能会用这个药,而且具备相当的临床证据。就乳腺癌早期来讲,目前世界上都没有大型研究证明这个药的临床效果。”苏逢锡认为专业医生有责任为病人和家属讲清楚道理,严格依从医生的专业治疗方案。  苏逢锡介绍,化疗药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CMF方案、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T类即紫杉醇类药物。目前,乳腺癌的化疗主要是运用后两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两类药物前后或同时使用。 “蒽环类药物是化疗的基石。如果将化疗对抗乳腺癌比作一场战争,蒽环类药物就是飞机大炮,可以消灭敌人——癌细胞的有生力量,剩下残部,再使用其他武器。阿霉素等蒽环类药物都是红色的,我们将其称之为‘红药水’,在香港,也被称为‘红魔鬼’。很多患者及家属将化疗视为‘魔鬼’,事实上,化疗药物更多的是癌细胞的‘魔鬼’。”苏逢锡笑谈。  要不要辅助化疗 分子分型+21基因检测一起决定  那到底哪些患者需要辅助化疗哪些不需要?  苏逢锡教授表示,以往,我们往往根据基本病理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辅助化疗,如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状况等,现在有了更精准的判断方法——通过分子分型加上乳腺癌21基因检测得到个体化的治疗建议。  苏逢锡教授介绍,乳腺癌共有4个分子分型——管腔(luminal)A型、管腔(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早期管腔(luminal)A型的患者可以不用辅助化疗,其他分型需要接受辅助化疗。  为获得更好的判断,苏逢锡教授会建议患者做乳腺癌21基因检测。乳腺癌21基因检测是指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21个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报告中的复发指数 (RS) ,是一个介于0到100之间的数字,患者的复发指数越低,乳腺癌复发的机率也就越低,同时预示患者越不容易在化疗中获益,复发指数越高,乳腺癌复发的机率越高,但这些患者在化疗中获益的机率也同时增高。原则上,RS分数小于18分,属于低风险,不用化疗,18-31分属于中危,可结合临床等其他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化疗;31分以上属于高危,建议化疗。“现在有新定义的低风险评分为10分,即10分以下才不考虑辅助化疗。”苏逢锡补充解释道。  另外,乳腺癌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确定患者需要并能做辅助化疗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的制定化疗方案。“一般我会给患者提供多个方案供选择。虽然我并不强迫患者根据我的选择来做,但选择化疗方案是专业性问题,希望患者能多听听医生的话。”苏逢锡说。  链接:什么样的乳腺癌才是早期乳腺癌?  什么是早期乳腺癌?苏逢锡解答到:“0-Ⅱ期都属于早期乳腺癌”  0期:尚无癌细胞转移,触摸不到,无症状,够不上乳腺癌临床分期Ⅰ期的原位癌。  第Ⅰ期:小肿瘤(<2厘米),淋巴结阴性,未查出远处转移。  第Ⅱ期:肿瘤2~5厘米,阴性淋巴结或肿瘤<5厘米,淋巴结阳性,但未查出远处转移。  第Ⅲ期:大肿瘤(>5厘米),或肿瘤不论大小,但侵犯皮肤或胸壁或伴有锁骨上阳性淋巴结,但未查出转移。
  第Ⅳ期:肿瘤不论大小,淋巴结阳性或明性,有远处转移。  专家介绍:苏逢锡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原主任。中山大学名医,中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广东省首席专家。创立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并任首届主任委员,创立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并任首届主任委员。在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包括早期乳腺癌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解救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8月15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的新研究:患有乳腺癌并需要化疗治疗的孕妇,不应该因为怀孕放弃治疗或提前分娩。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只要和病人谈化疗,病人就会问会不会掉头发。乳腺癌绝大部分都是女性,头发每天一掉一大把,对于爱美的女性打击不小。然而事实上,一旦化疗停止,头发很快就会长出来,甚至比以往更多更密。”蒋国勤教授说。经常自摸可有效预防乳腺癌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0月19日讯(通讯员 孟彦祥&张成贤 丁颖)&每年的10月,是世界癌宣传警示月。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可怕“杀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1.乳腺肿块。80%的患者以乳腺肿块为首诊,大多数为无痛性肿块。2.乳头溢液。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更应重视。3.皮肤改变。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样。4.乳头、乳晕异常。出现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灼痛,当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5.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疾病可选择的相关检查包括:乳腺B超;乳腺钼靶片;乳腺核磁共振等。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酌情采取以手术为主,结合化/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乳腺癌的预防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及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提倡多进食豆类制品及新鲜蔬菜瓜果等富含维生素饮食,尽量避免进食高油脂、腌制食品及甜食,忌烟酒。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5.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乳房保健与乳腺自查方法 蓬莱市人民医院外一科护士长徐常青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多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掌握乳腺自我检查方法,养成定期乳腺自查习惯,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防患于未然。正确的乳腺自检方法,如下图所示。
&&新闻爆料热线: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
水母论坛·热图
&论坛总置顶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
水母网官网微信
水母网官网微博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乳腺癌吃什么 日常五种食物预防乳腺癌
  令女性害怕的疾病非乳腺癌莫属,这种病发病隐秘,很难及时发现,就真是往往已经恶化,对于治疗非常不利。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我们要重视治疗更要重视对乳腺癌的预防,那么,预防好?  日常五种食物有效  乳腺癌是女性头号杀手,除了接受乳腺癌筛查,积极检查预防之外,正确饮食也至关重要。  第一类食用菌类  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较强的防癌作用。  第二类鱼类  黄鱼、甲鱼、泥鳅、带鱼、章鱼、鱿鱼、海参、牡蛎以及海带、海蒿子等,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保护乳腺、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  第三类水果类  葡萄、猕猴桃、柠檬、草莓、柑橘、无花果等,不仅含有多重维生素,而且含有抗癌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合成的物质。  第四类蔬菜  与主食合理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如番茄、胡萝卜、菜花、南瓜、大蒜、元葱、芦笋、黄瓜、丝瓜、萝卜和一些绿叶蔬菜等。  第五类牛奶及其制品有益于乳腺保健  谷类如小麦、玉米、大豆及一些杂粮均有利于健康。大麦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素。可溶性纤维素可帮助身体对脂肪、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并降低胆固醇。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并预防癌症。坚果是食物的果仁和果种,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可起到抗癌的效果。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瘤和乳腺癌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