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那里可以治疗小孩语言障碍的治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采纳数:1 获赞数:0 LV2

自闭症儿童有明显的语言障碍,这边种障碍会发生在语言的各个环节上,从发声困难\异常到语言矫正障碍.可以通过在这种地方恢复

}

  王捷,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副书记、院长。他既是一位教授,也是经验丰富的远洋船长,他见证了舟山航海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萌芽到腾飞,在经济大浪潮中逐渐走向多元化。

  年轻时几乎跑遍五大洲

  我是地地道道的舟山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大连海运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大连海事大学攻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这是中国最好的海事大学。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远洋运输公司,隶属于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国有远洋运输企业。

  当海员的日子里,我们一般一年里面工作9个月,休息3个月,最长一次我跟着远洋商船跑了14个月。

  在这段时间,我基本上把全世界各个洲都跑遍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跑东南亚、日本等亚洲线,后来跑欧洲线、南美线、澳大利亚线等等……那时候的装卸效率还没有那么高,到了一个地方大概能留出十几二十天的装卸时间,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各个城市走走看看,找到邮局给家里报个平安。可以说,新加坡我是看着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当初我们刚到新加坡的时候,那儿还是破破烂烂的。

  我在海上航行最久的单程是近一个月,从新加坡出发经印度洋过好望角,再经大西洋到荷兰鹿特丹港。我们在船上也是有上班时间的,一般一天上班8个小时。我做三副的时候,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以及晚上8点到12点;做二副的时候,上班时间是半夜12点到凌晨4点,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总而言之,各个职位有各个不同的上班时间,并非大家想的那样,只是看着大海发呆。

  引进人才,回到家乡

  1992年,我辞职离开上海,回到舟山。间接促成这次工作调动的还是董建华先生回家探亲的经历。

  1990年7月,董建华先生第一次回舟山探亲,他希望能为家乡做贡献。舟山靠海,舟山人了解海的脾气;董建华有船队,他的父亲董浩云被誉为现代郑和,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他在上个世纪打造了一艘可载重56万吨的油轮,至今还是世界最大的一艘油轮。

  董建华和父亲非常重视教育,当初就有一艘海上大学远洋船舶,环球世界航行,取名“海上学府号”。这个想法放眼现在,也是很超前的。

  董建华第一次来舟山探亲时,他的身份是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另外还有自己的船队金山轮船公司,他就和当时的舟山市领导商量,舟山能不能培养一批海员,培养出来后可以前往香港,去他的船队工作。

  严格来说,当时的舟山还没有国际海员。 1990年,在原来舟山水产学院的基础上,舟山航海学校诞生了。

  航海学校成立的时候,学校急需培养国际海员的专业教师,于是舟山市政府出台特殊政策,引进人才。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回到了舟山。

  因为国有企业工作关系难以调动,我回来也费了一番周折,可能算得上是舟山引进人才的第一人,粮油户口都是重新建档的。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可以回到家乡。

  第一届毕业生,成为国际海员

  1990年9月,第一批学生入学了。在原来水产学院基础上,将原来捕捞专业的学生转到航海来。

  当时成为海员是十分吃香的。首先,当时出国难,但是海员可以跟着商船去各个国家走走看看。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工资高。我刚回来工作时,每个月的工资是100多元,但是远洋船员的工资有3000多元一个月,这还仅仅是国内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的外派人员的工资还要更高,刚毕业的实习生的实习工资也有400美金。印象中在1997年左右,大副的月工资就已经有3000多美金了,而当时舟山普遍的其他工作月工资也就千把块人民币。所以既能出国看世界又可以赚大钱的工作,谁不想要呢?

  后来舟山头几批买房子的人当中不少是我们的学生,对于很多渔民家庭来说,有一个孩子当了海员,不仅可以自收自支,还可以反哺家庭。

  1994年第一批学生毕业,从优秀的学生中选出了24名前往香港,到董建华先生的船队工作,航海和轮机专业各占一半。如今这批人中留在香港的,都已经成为了自己领域的顶梁柱,成为了香港主要航运企业的船长或者轮机长。而从香港锻炼后回到舟山的,也在舟山主要航运单位担任要职或自己创业。

  到了香港,这批毕业生也是从实习生开始做起,而且都分散到了不同的船只上,一般一艘船只有一个或两个我们的毕业生,语言成了他们工作的最大障碍。家乡山高路远,在香港的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奋发图强。好在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批毕业生,还是现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我们舟山出去的孩子,在外的评价都不错,勤勤恳恳、十分务实。

  这批学生可以说是舟山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国际海员。

  第一批毕业生也秉持着海岛人民的朴实和好学,从实习生一步步成长,渐渐地得到船方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了舟山航海学校培养出来的国际海员,纷纷来到舟山招收毕业生。其中包括英国、挪威、日本等国家。

  航海学校1992年开始正式对外招生,由于学生毕业去向好,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学校打开国际输送通道

  从1994年开始到2004年,航海学校一共外派了574名学生,从航运教育角度出发,舟山航海学校的成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1998年,我成为学校第三任校长。学校进行了ISO9001认证,这个认证的通过意味着国际航运业认可了这个学校,当初我们是请了挪威船级社来认证的学校办学资质。

  这个认证的作用在于打通了我们的学生和国际著名航运企业之间的通道。因为著名的国际航运企业都有认证的,他们就可以直接过来我们这儿招收毕业生。

  就当时世界海运业而言,国际海员缺口很大,而我们也希望培养更多的中国海员到国际市场去。舟山人做国际海员,是有良好的历史基础的。

  解放前,有很多英国船上的轮机长都是上海崇明人,而船长则很多都是宁波、舟山人。这批人后来有大部分到了香港、台湾求发展。

  舟山未来在国际海事方面要做国际开放的业务,那么这一批学生就是中流砥柱。这些年,学校培养了不少国际高级海员,仅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近三分之一的船员都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

  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

  时针转动到2004年,进入千禧年,位于定海文化路仅有一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的航海学校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日常所需。学校办学形势良好,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都日益增长。我们急需更好的办学环境。

  从2004年起,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航海学校和东海学院等一起合并成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升级后,也实现了中专到高校的转变,可以面向全省招生。当时报名非常热闹,招生完全不用愁。通过教育实现渔民的转产转业目标也成为建校初的主要任务,学校内部设立了航海工程学院、船舶工程学院、港口管理学院、海洋旅游学院等二级学院,为舟山主要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目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这些产业的中流砥柱。

  新时代下的转型与人才储备

  大约在2012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海员方面的专业招生并没有以前那么热门了,但是学生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不错。航运企业还是纷纷来学校招生。

  如今有不少学生是心怀“征服星辰大海”的理想来选择航海专业的,从骨子里来说,航海是舟山人一种深植于心的精神与梦想。

  而学校也从2004年刚合并初期的不超过10个专业,到现在已经增加至26个专业,拥有5000多名学生。如今,我们除了一开始设立的和海有关的专业,比如海员、造船修船、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四大块之外,还额外增设了石化专业、航空专业等。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开设的专业均和舟山的产业发展相挂钩,目的就是更好地为新区输出人才。

  从1992年回到舟山至今,我见证了舟山的航海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一开始没有一个国际海员到现在享有的国际声誉。我也见证了舟山港的发展,舟山要成为东方大港,航运业是重要的一方面。

  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学校专业结构也实现了转型,一产、二产、三产全覆盖,更加注重各种人才储备与输出。据我了解,除了找到不错的工作外,还有几个学生当国际海员回来后,一起在舟山创立了公司,他们新的人生篇章正在展开。

  衷心地希望舟山经济进一步发展,让毕业的学生都能真正留下来,为新区城市化建设做贡献。

  【作者】王捷;黄燕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语言障碍的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