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大约在40斤左右,请问是猪丹毒用什么药治疗还是圆环病毒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15-9-14 10:53|
查看: 2563|
评论: |原作者: 佚名|来自: 互联网
摘要: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工作,确定一例由猪圆环病毒、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方案。
驻马店市确山县某猪场持续发生以发热、体表出现弥漫性皮肤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猪场按按常规解热及抗生素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最后通过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筛选敏感药物以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
1 发病情况
驻马店确山县某规模化猪场育肥猪持续发生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体表出现弥漫性出血为特征的疫病,猪场先后按多家饲料公司、兽药厂技术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控制方案进行处理, 用过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氟苯尼考、洁霉素、黄芪多糖等药物,用药后效果不明显,该病发病率达10%以上,病死率达90%。
2 临床表现
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0-41.5 ℃,呼吸困难,喘气明显,耳根、颈部、背部,胸前、腹壁和四肢内侧等处,出现鲜红色充血区,病程长者中心部位形成黑褐色痂皮。
3 剖检变化
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切面出血或灰白色;肺脏膨胀,质地实变,表面有灰白色斑块。肾脏肿大变形,呈土黄色,被膜剥离后可见肾表面有暗红色出血点。肝脏肿大黄染,胆囊充盈。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诊断
4.1.1 直接涂片观察
无菌取病猪的脾、肺、肾脏、淋巴结、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有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和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4.1.2 细菌分离鉴定
无菌取剖检病猪的脾、肺和肾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 在37 ℃培养24h后在平板上可见到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的白色菌落,一种在血平板上不溶血,另一种有不完全溶血现象。经染色镜检后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细小杆菌和两端钝圆球杆菌,经生化鉴定为丹毒丝菌和巴氏杆菌[1-2]。
4.1.3 动物试验
取脾脏、肝脏、肾脏等脏器,用生理盐水制成1∶10悬液,以0.2mL经皮下接种小鼠2只,在接种后3 d,试验小鼠2只均发生死亡。从其心血和肾脏中检出红斑丹毒丝菌和巴氏杆菌。
4.2 药敏试验
将两种细菌液分别涂布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以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包括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等13种。结果表明,丹毒丝菌对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高度敏感,巴氏杆菌对阿莫西林高度敏感。
4.3 病毒的检测
4.3.1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应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猪圆环病毒引物。上游引物: 5′-GTTATGGTATGGCGGGAGG-3’;下游引物:5′-CCGCTCTGTGCCCTTTGA-3’。引物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出现189 bp大小条带判断为PCV2阳性。
4.3.2 DNA的提取
按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纯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病料组织中DNA提取及纯化。
4.3.3 PCV2检测方法的建立
2×MasterMix 12.5 μL,PRV上游和下游引物各2μL,DNA模板8.5 μL。95 ℃预变性5 min,然后95 ℃变性30 s,53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4.3.4 PCR检测结果
根据以上临诊断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该猪场发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 型和猪丹毒及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5 控制措施
1)发病猪只,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和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大群添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恩诺沙星粉剂。对病情较重的猪只可用5%葡萄糖加VC以及地塞米松静脉注射[3]。
2)平时应坚持定期对圈舍四周、地面、用具进行消毒。
3)做好保温与通风干燥工作。
4)做好猪群圆环疫苗免疫工作。
我国许多养猪场环境污染严重,猪病非常复杂,以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主,猪场滥用抗生素导致许多病原性细菌已产生广泛耐药性,发病后用药效果不理想。诊断猪病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判定才能确诊,否则只会误诊和漏诊,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和加大损失。本次疫情通过全面诊断尤其是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判断发病原因为猪圆环病毒Ⅱ型和猪丹毒及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我国由郎洪武等于2001年首次报道从猪群中分离到了PCV-2以来,近几年来由于圆环病毒在猪场阳性感染率的持续升高,导致一些生产条件一般,同时疫苗与饲料更迭频繁的猪场内部猪病发病复杂化。如同此次病例,由于猪群免疫力下降,内源性细菌—巴氏杆菌通过释放皮肤坏死毒素加之丹毒丝菌产生大量的神经氨酸酶,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通透性升高,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最终在临床上表现出皮肤弥漫性出血征。
周绪斌等于2009年报道了中国10个省市36个规模化猪场猪丹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母猪胎次越高阳性率越高。由于受近几年生猪行情下滑影响,中小规模猪场母猪淘汰速度放缓,这为丹毒丝菌等病原体在种猪群中滋生创造了条件。
猪病的预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真正地尊重生猪生产规律,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猪只自身的免疫力水平,才能在层出不穷的猪病面前,做到从容不迫,而不是被动应付。
猪猪论坛-猪易通论坛在线客服
移动端服务
养猪日|企业
电话:7手机:
网友发表内容不代表猪e网观点,但内容版权归猪猪论坛和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网民服务电话:7 (工作日)
GMT+8, 18-8-21 15:05
Powered by当前位置: &
洪水之后,是否会引起猪丹毒抬头?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是由猪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rhus iopathiae ),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纤细小杆菌,临诊症状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型,急性猪丹毒表现为突然死亡、发热以及皮肤菱形丘疹。此外,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的亚临床感染可能发展为慢性猪丹毒,主要表现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疣状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各种年龄猪都可感染,主要发生于 3-6 月龄的架子猪。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欧洲、亚洲、澳洲和美洲大陆一种重要的经济损失性疾病。其损失包括发病动物死亡、生长速度减慢以及屠宰场处罚。
  猪丹毒作为20世纪80-90年代初的老病,与猪瘟、猪肺疫并称为中国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曾经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随着规模化养猪和机械化养猪的发展,猪丹毒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急性典型的临床病例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生比例越来越低,很多规模化猪场已经停止使用猪丹毒疫苗。那么猪丹毒这种古老的传染病是否确实不在威胁中国规模化猪场了呢,还是猪丹毒改变发病方式,从急性型转变为亚急性或者慢性型?
  事实上近几年猪丹毒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在吉林、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四川、云南、广州、福建等地均有猪丹毒散发的报道,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散养户由于设施和管理不规范,发病的风险更大。
  2008 年周绪斌等对我国 10 个省市 36 个猪场进行了猪丹毒流行病学
  调查, 选取近 1 年内未注射过任何猪丹毒疫苗的猪场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显示在所有 36 个猪场中, 检测了 33 个猪场的种猪样品, 其中 29 个猪场检测出猪丹毒阳性, 猪场阳性率 87.88% , 种猪 检 测 样 品 阳 性 率 为 14.19% (110/775) 。 由此可见, 猪丹毒慢性感染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特别是种猪的慢性感染。
  2014 年第 9 期刊登了陆萍、李郁等的论文“安徽部分地区猪丹毒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作者对安徽省 8 个不同地区猪场临床疑似猪丹毒的病死猪进行了研究,发现安徽地区猪丹毒发生有上升趋势,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对猪丹毒有显著疗效,使用猪丹毒 G4T10 株弱毒疫苗可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力 。
  其实,猪丹毒(SE )只要做到早期诊断、快速处置,造成的损失是很有限的。但临床上往往很多猪场却因为误诊错过了最佳的防控时机。笔者认为造成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很多临床以及猪场管理者已经忽略了 SE 的存在或对 SE 认识不足,依然停留在见“鬼打印”才会联想到 SE 的状态;二是部分技术服务人员受多年“高热病”思维定势的影响极深,只要见到母猪群、中大猪群莫名其妙的突然高热、皮肤发红等症状,而自己又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往往会抬出高热病来“护驾”。最可怕的是,有些“专家”还会因为在个别送检的病料中检测到蓝耳病病毒而坚信自己的判断。
  对于发病猪的紧急处理:
  对发病母猪肌肉注射南农高科产品注射用青霉素钠(按每千克体重 2 -3万U)+硫酸链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5mg),体温超 42 ℃的另肌注30%安乃近注射液10m L;如兼有败血症状的,肌肉注射 VC 0.2 g×5 支、V K 10 g×5支,每天 2 次,连用 2 天。
  诱发猪丹毒的原因:
  疏于防范:猪丹毒属二类传染病, 属非国家强制防疫的重大动物疫病, 一般农户不注射本病疫苗, 猪群处于易感状态, 疏于防范是诱发猪丹毒的原因之一。
  养殖密度:随着养殖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户我i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提高饲养密度,导致病院传播机会大大整加,提高了爆发本病的可能。
  致病菌毒力:金璐娟2006年从44只突然发病死亡的鸡群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次分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猪丹毒杆菌咋污染的环境中毒力较强。分析近年发生的多起猪丹毒病例,部分专家也提出上述猜测。
  多种因素导致猪病难防: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免疫抑制等都是近几年猪病难防的重要原因,猪丹毒的散发和季节性爆发可能与多种原因的如猪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霉菌毒素等引起猪群免疫力地下密切相关。
  应急诱发:突然更换饲料、天气突变,高温潮湿、转圈、混群、猪只过度疲劳等应激因素均可以诱发本病的发生。
  环境管理:猪丹毒杆菌在自然界方法存在,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一个月以上,可以通过消化道,吸血昆虫等传播。
  一旦消毒不彻底、采用不清洁的饲料、饮水或粪便垫料得不到及时清理、饮水系统遭到病原污染、室内通风不好,蚊虫叮咬等日常管理不善都容易诱发本病。因此对上述因素惊醒正确地控制是整个疾病防控的关键所在。
  防控措施:
  提高警惕:由于猪场高致病性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口蹄疫、哺乳仔猪的病毒性腹泻等病毒病的影响,我国畜牧部门和猪场将大部分的工作重点转移到防治这些病毒病上,很多猪场都没有做猪丹毒的的预防措施,并且现在很多猪场逐步减少并停止使用抗生素和霉制剂,加上近年来气候的异常变化,造成猪体的抵抗力相对下降,导致了消失多年的细菌性老病猪丹毒在我国的部分省市(如广西、四川、广东、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卷土重来,给猪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种猪的慢性感染。
  药物防治:在猪发病后立即采用敏感药物治疗,青霉素仍然是治疗猪丹毒的首选药,按每千克体重 2~4 万 u,每天 2~3 次进行静脉或肌肉注射,对非急性病例可注射长效青霉素, 每 2 天注射 1 次,连用 3 次;患猪恢复速度快,治愈率很高。值得注意的是,经治疗患猪的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还须继续用药 1~2 d,以防止该病的复发和转为慢性。
  药物保健:每吨料中添加南农高科产品舒宁(10%阿莫西林)500 g+ 通康(20%替米考星)1000g,连续使用 3~5 d。夏季中添加脱霉剂,可采用新的驱霉养肠方案———在每 1 t 饲料中添加霉失霉克(蒙脱石、抑霉菌素)500 g可以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对机体的损伤,也可提高肠道健康水平,保护肠道屏障。
  定时清洁消毒 :未发病的猪场或地区, 平时应坚持做好防疫工作,定期消毒,杀灭病原体。 对圈舍四周、地面、垫草和用具进行消毒。 每批仔猪出栏后,应对仔猪猪舍的门、窗、墙壁、地面等先用水冲洗干净后,再用 2 % 煤酚皂溶液消毒。做好灭蚊蝇、灭鼠和驱虫工作,最大程度上减少吸血昆虫的传播途径,可有效防控该病。
  自繁自养与严格引种: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 建立自己的群,如必须引进和调配时,要提前做好预防接种疫苗工作,待产生免疫力后再引进。 引进的猪进场后,还应隔离观察 30 d 以上,待无疫情发生后,方可混群。
  降低应激, 提高猪群免疫力防暑降温, 慎防天气突变或转群带来的应激,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多维、 黄芪多糖等抗应激、 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物质。比如南农高科的专利产品-虫草素系列产品,母猪,仔猪、育肥猪均有相应的专用产品,能充分机体免疫力,减少流行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降低高温、转群、换料的影响。
  疫苗预防:疫苗免疫依然是预防该病的一个有力措施。 多数研究者认为, 免疫接种对猪丹毒引起的关节炎能起到减少发病的作用, 因为接种疫苗后, 不仅减少了急性猪丹毒的发生, 而且也减少了慢性型关节炎的发生。 每年春秋两季均进行 2 次预防注射猪丹毒疫苗,仔猪断奶后应及时按窝注射,严防漏注,从而保证猪群体获得免疫力,这是当前防止猪丹毒最有效措施。 目前主要的免疫菌苗: ① 猪丹毒弱毒菌苗。 大小猪均一律皮下注射1 mL ,免疫期 6 个月。 ② 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 10 kg 体重以上断奶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 5 mL , 21 d 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 6 个月。 ③ 猪丹毒 GC 42 系弱毒菌苗。 皮下注射 7亿个菌,注射后 7 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 5 个月以上;口服14 亿个菌,拌入饲料中口服,注意要用新鲜饲料,服后 9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 9 个月,该菌苗稳定、免疫原性好、安全可靠, 为首选疫苗。 疫苗免疫时还应注意: ① 仔猪在45~60 日龄第 1 次注苗,常发区 3 月龄进行第 2 次注苗。 ②种猪每间隔 6 个月注苗 1 次, 通常于春秋两季定期免疫注射。 ③ 抗生素与菌苗同时用时,对菌苗的免疫力有一定的影响,在接种前 7 d 和接种后 10 d 内,应避免使用抗生素。
扫一扫,领取百元红包哦
收藏!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
用蜂蜜治疗母猪便秘,简单有效!
技术贴:原来治疗仔猪腹泻我们一直是错误的!
如何母猪提高配种成功率?按照这7步走,一次就中!
猪肚子胀气的原因是什么?
猪病治疗:猪肚子胀气,该怎么办?> 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 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 混合感染的诊治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动物保健时间: 09:29点击:次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工作,确定一例由猪、、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方案。
  关键词:圆环病毒;猪丹毒;猪巴氏杆菌;PCR
  驻马店市某持续发生以发热、体表出现弥漫性皮肤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猪场按按常规及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最后通过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确诊为、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筛选敏感药物以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
  1、发病情况
  驻马店某规模化猪场持续发生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体表出现弥漫性出血为特征的疫病,猪场先后按多家公司、厂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控制方案进行处理, 用过治疗疾病的氟苯尼考、洁霉素、黄芪多糖等药物,用药后效果不明显,该病发病率达10%以上,病死率达90%。
  2、临床表现
  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0~ 41.5 ℃,呼吸困难,明显,耳根、颈部、背部,胸前、腹壁和四肢内侧等处,出现鲜红色充血区,病程长者中心部位形成黑褐色痂皮。
  3、剖检变化
  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切面出血或灰白色;肺脏膨胀,质地实变,表面有灰白色斑块。肾脏肿大变形,呈土黄色,被膜剥离后可见肾表面有暗红色出血点。肝脏肿大黄染,胆囊充盈。
  4、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诊断
  4.1.1 直接涂片观察
  无菌取病猪的脾、肺、肾脏、淋巴结、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有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和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4.1.2 细菌分离鉴定
  无菌取剖检病猪的脾、肺和肾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 在37 ℃培养24h后在平板上可见到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的白色菌落,一种在血平板上不溶血,另一种有不完全溶血现象。经染色镜检后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细小杆菌和两端钝圆球杆菌,经生化鉴定为丹毒丝菌和巴氏杆菌。
  4.1.3 动物试验
  取脾脏、肝脏、肾脏等脏器,用生理盐水制成1∶10悬液,以0.2mL经皮下接种小鼠2只,在接种后3 d,试验小鼠2只均发生死亡。从其心血和肾脏中检出丹毒丝菌和巴氏杆菌。
  4.2 药敏试验
  将两种细菌液分别涂布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以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包括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等13种。结果表明,丹毒丝菌对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高度敏感,巴氏杆菌对阿莫西林高度敏感。
  4.3 病毒的检测
  4.3.1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应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猪圆环病毒引物。上游引物: 5&-GTTATGGTATGGCGGGAGG-3&;下游引物:5&-CCGCTCTGTGCCCTTTGA-3&。引物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出现189 bp大小条带判断为PCV2阳性。
  4.3.2 DNA的提取
  按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纯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病料组织中DNA提取及纯化。
  4.3.3 PCV2检测方法的建立
  2&MasterMix 12.5 &L,PRV上游和下游引物各2&L,DNA模板8.5 &L。95 ℃预变性5 min,然后95 ℃变性30 s,53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4.3.4 PCR检测结果
  根据以上临诊断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该猪场发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丹毒及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5、控制措施
  1)发病猪只,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和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大群添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恩诺沙星。对病情较重的猪只可用5%葡萄糖加VC以及地塞米松静脉注射。
  2)平时应坚持定期对圈舍四周、地面、用具进行。
  3)做好保温与干燥工作。
  4)做好猪群圆环免疫工作。
  6、小结
  我国许多场环境污染严重,猪病非常复杂,以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主,猪场滥用抗生素导致许多病原性细菌已产生广泛耐药性,发病后用药效果不理想。诊断猪病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判定才能确诊,否则只会误诊和漏诊,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和加大损失。本次疫情通过全面诊断尤其是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判断发病原因为猪圆环病毒Ⅱ型和猪丹毒及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我国由郎洪武等于2001年首次报道从猪群中分离到了PCV-2以来,近几年来由于圆环病毒在猪场阳性感染率的持续升高,导致一些条件一般,同时疫苗与饲料更迭频繁的猪场内部猪病发病复杂化。如同此次病例,由于猪群免疫力下降,内源性细菌&巴氏杆菌通过释放皮肤坏死毒素加之丹毒丝菌产生大量的神经氨酸酶,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通透性升高,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最终在临床上表现出皮肤弥漫性出血征。
  周绪斌等于2009年报道了中国10个省市36个规模化猪场猪丹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母猪胎次越高阳性率越高[4]。由于受近几年下滑影响,中小规模猪场母猪淘汰速度放缓,这为丹毒丝菌等病原体在群中滋生创造了条件。
  猪病的预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真正地尊重生猪生产规律,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猪只自身的免疫力水平,才能在层出不穷的猪病面前,做到从容不迫,而不是被动应付。
责任编辑:&&
产品直通车猪圆环病毒与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亲,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猪业视角”可快速关注!
免责申明:本微信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摘 要: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工作,确定一例由猪圆环病毒、猪丹毒、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病例,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方案。
关键词:圆环病毒;猪丹毒;猪巴氏杆菌;PCR
驻马店市确山县某猪场持续发生以发热、体表出现弥漫性皮肤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猪场按按常规解热及抗生素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最后通过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筛选敏感药物以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
1、发病情况
驻 马店确山县某规模化猪场育肥猪持续发生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体表出现弥漫性出血为特征的疫病,猪场先后按多家饲料公司、兽药厂技术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控 制方案进行处理, 用过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氟苯尼考、洁霉素、黄芪多糖等药物,用药后效果不明显,该病发病率达10%以上,病死率达90%。
2、临床表现
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0-41.5 ℃,呼吸困难,喘气明显,耳根、颈部、背部,胸前、腹壁和四肢内侧等处,出现鲜红色充血区,病程长者中心部位形成黑褐色痂皮。
3、剖检变化
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切面出血或灰白色;肺脏膨胀,质地实变,表面有灰白色斑块。肾脏肿大变形,呈土黄色,被膜剥离后可见肾表面有暗红色出血点。肝脏肿大黄染,胆囊充盈。
4、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诊断
4.1.1 直接涂片观察
无菌取病猪的脾、肺、肾脏、淋巴结、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有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和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4.1.2 细菌分离鉴定
无 菌取剖检病猪的脾、肺和肾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 在37 ℃培养24h后在平板上可见到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的白色菌落,一种在血平板上不溶血,另一种有不完全溶血现象。经染色镜检后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细小杆菌 和两端钝圆球杆菌,经生化鉴定为丹毒丝菌和巴氏杆菌[1-2]。
4.1.3 动物试验
取脾脏、肝脏、肾脏等脏器,用生理盐水制成1∶10悬液,以0.2mL经皮下接种小鼠2只,在接种后3 d,试验小鼠2只均发生死亡。从其心血和肾脏中检出红斑丹毒丝菌和巴氏杆菌。
4.2 药敏试验
将 两种细菌液分别涂布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以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包括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卡那霉 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等13种。结果表明,丹毒丝菌对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高度敏感,巴氏杆菌对阿莫西林高度敏 感。
4.3 病毒的检测
4.3.1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 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应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猪圆环病毒引物。上游引物: 5′-GTTATGGTATGGCGGGAGG-3’;下游引物:5′-CCGCTCTGTGCCCTTTGA-3’。引物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出现 189 bp大小条带判断为PCV2阳性。
4.3.2 DNA的提取
按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纯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病料组织中DNA提取及纯化。
4.3.3 PCV2检测方法的建立
2×MasterMix 12.5 μL,PRV上游和下游引物各2μL,DNA模板8.5 μL。95 ℃预变性5 min,然后95 ℃变性30 s,53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4.3.4 PCR检测结果
根据以上临诊断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该猪场发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 型和猪丹毒及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5、控制措施
1)发病猪只,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和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大群添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恩诺沙星粉剂。对病情较重的猪只可用5%葡萄糖加VC以及地塞米松静脉注射[3]。
2)平时应坚持定期对圈舍四周、地面、用具进行消毒。
3)做好保温与通风干燥工作。
4)做好猪群圆环疫苗免疫工作。
我 国许多养猪场环境污染严重,猪病非常复杂,以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主,猪场滥用抗生素导致许多病原性细菌已产生广泛耐药性,发病后用药效果不理想。 诊断猪病要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判定才能确诊,否则只会误诊和漏诊,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和加大损失。本次疫情通过全面诊 断尤其是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判断发病原因为猪圆环病毒Ⅱ型和猪丹毒及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我 国由郎洪武等于2001年首次报道从猪群中分离到了PCV-2以来,近几年来由于圆环病毒在猪场阳性感染率的持续升高,导致一些生产条件一般,同时疫苗与 饲料更迭频繁的猪场内部猪病发病复杂化。如同此次病例,由于猪群免疫力下降,内源性细菌—巴氏杆菌通过释放皮肤坏死毒素加之丹毒丝菌产生大量的神经氨酸 酶,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通透性升高,直接损伤血管内皮,最终在临床上表现出皮肤弥漫性出血征。
周绪斌等于2009年报道了中国10个省市36个规模化猪场猪丹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母猪胎次越高阳性率越高。由于受近几年生猪行情下滑影响,中小规模猪场母猪淘汰速度放缓,这为丹毒丝菌等病原体在种猪群中滋生创造了条件。
猪病的预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真正地尊重生猪生产规律,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猪只自身的免疫力水平,才能在层出不穷的猪病面前,做到从容不迫,而不是被动应付。(资料来源:刘涛等,中国动物保健)
看完别忘记分享朋友圈哦!
分享美德传承,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尽在“猪情通报”
中国首家微媒体养猪生产数据平台,点击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你好看图片考虑感染皮炎肾病综合症啊,建议肌注黄芪多糖,地塞米松,头孢噻呋混合一起
海阔天空30450
怀疑圆环引起的皮炎肾病综合征,聚维酮碘水溶液冲洗,肌注航企多糖+头孢噻呋钠,干扰素。一天一次连用三天,拌料黄连解毒散,阿莫西林连用一周
如果打青霉素没有效果 排出猪丹毒,治疗肌肉注射柴胡注射和头孢 饲料加清瘟败毒散和阿莫西林
注射银黄+头孢。干扰素。每天一次,连续注射3天,饮板青颗粒、电解多维
考虑圆环感染引起来的,建议肌注黄芪多糖加头孢,另一边肌注v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丹毒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