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医学治愈疾病?什么时候可以攻破不能治愈的疾病的问题?

近十年左右医学有什么重大突破吗?比如十年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在可以治愈了?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3,670分享邀请回答赞同 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近十年左右医学有什么重大突破吗?比如十年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在可以治愈了?
我的图书馆
近十年左右医学有什么重大突破吗?比如十年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在可以治愈了?
【李文思的回答(68票)】:
额,可能我要说的比十年要长一点了.二十年以前红斑狼疮不能医治,属于特种病,目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疾病,可以用药控制.
————————————————以下为补充————————————————
没想到我这么随便一答的问题,居然引来了这么多的回复评价,慎重起见,决定再把这个好好的写一下,希望能够清楚的说明大家关心的问题。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因是患者体内产生自身抗体,临床表现多为皮肤红斑、关节炎等,多能累及内脏器官,如肾、心脏、神经。红斑狼疮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身上,中国总发病率为70/10万(人),其中女性发病率为113/10万(人)。
既然是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那么最有效的方法是抑制自身免疫。那么这就提到了我们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主要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不同来进行区分。先来说一下最常用到的药物——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维持用药,也就是说一旦诊断为红斑狼疮,需要终身服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期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治疗,甚至需要配合免疫抑制药物,缓解期则需要使用中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另一种就是免疫抑制药物,大家可能谈虎色变的药物,比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等。这一种不能长期使用,只能用于重症急性期的冲击治疗。
环孢素是非常贵的,冲击治疗基本上也是要每3~4周一次,冲击6~12个月后基本上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转入维持治疗。但是糖皮质激素还是很便宜的,比较推荐的是泼尼松龙,这个比地塞米松好一些,妊娠可以使用,还有就是甲泼尼龙免疫抑制效果比较好,也很常用。泼尼松龙的价格是4.8元100粒,甲强龙的价格是34.1元30片(进口药)。应该说,这个维持治疗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
20年前这个病很严重,算是特种病,不能妊娠,妊娠看做成非常危险的事情,现在我们认为,只要病情稳定,将一些免疫抑制药物停用半年以上时间,就可以妊娠了。当然妊娠可能再次诱发红斑狼疮发作。
红斑狼疮目前的10年存活率已经超过了80%。很多病人的死亡主要是狼疮发作累及了重要脏器,以及药物的副作用。
下面主要讲下药物副作用带来的死亡风险。可能很少有像狼疮这样慢性疾病会将药物副作用列为死亡风险的。其实想来也是,其治疗方案主要围绕在抑制免疫上,那么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引起的感染风险不容小觑,同时糖皮质激素还促进血糖升高,心脏疾病的风险升高。这些因素均会成为压垮狼疮病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再来讲讲朋友们提到的问题:
1、黄妮超的问题:我觉得黄妮超应该是个个例。当然我也为她可惜,10年生存率是80%,这么年轻的姑娘不应该成为那20%。但是看看他的事迹,发现她非常的贫寒,同时非常的辛苦,都是促使狼疮一再活动爆发的诱因,同时这么贫寒,我怀疑是否能够按时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果不能常规服用,那么狼疮不能控制,拖到最后累及了重要脏器,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我觉得她不能代表大多数病人的情况,大家也不必为个例而怀疑现在的治疗。
2、控制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患者只要不处于狼疮活动期,不影响正常生活,没有临床表现即算是控制,至于一些指标,比如自身免疫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因此我认为目前对于狼疮的治疗只能算是控制,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彻底去除了这些抗体,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免疫亢进的这个问题,才是治愈。
3、20年来的进步:以前的狼疮治疗单纯靠激素治疗,同时误诊率高,多数患者诊断为狼疮时已经累及了重要脏器,产生不可逆损伤。而现在,诊断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在急性期治疗中我们提出了冲击疗法,使得一些重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进而转入缓解期,恢复正常的生活。同时我们不再将狼疮作为特种病,限制患者妊娠等。另外,目前对狼疮的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基因层面,以前我们认为这种病与遗传无关,而现在我们提出某些基因与这个疾病有关系,尤其是在直系亲属或双胞胎兄妹患有此疾病时风险更大,当然不是说有基因就一定会得狼疮。狼疮并不是一个单纯地遗传疾病,这些都是的进步。
4、我们应该鼓励病人乐观看待,积极治疗:有朋友说自己身边人得了这个病,感觉被吓倒了一样。其实没那么可怕。我的一个直系亲属是该病患者,这么多年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与正常人无异,只是些许胖些(也是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只要按照医嘱服用药品,乐观点,注意休息,不要有心理负担即可。
【Jack的回答(63票)】:
十年太短了,但是如果是近十几年的话。医学界搞定的难题有阳痿,伟哥是第一个公认有效的治疗勃起障碍的药物。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发现和奥美拉唑一类药物的使用是胃炎已经成为比较简单的疾病。对肠癌(单抗),乳腺癌的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心脏移植这十几年在中国也搞的很好了。
这十年里,各种微创手术也深入人心。各种妇科,普外科的手术都可以用小创口搞定,不再有很大的疤痕。心内科在这十年也成为了手术科室,心肌梗塞的病死率也极大的降低了。很多先天性心脏病也不再需要手术治疗,一个导管手术就可以把一个心脏病人变成一个正常人。
现代医学是确确实实的进步,而传统的中医仍旧在意淫(在广告中,他们已经攻克了人类一切医学难题)。因为最好的中医一直生活在一千年之前。而现代医学,最好的医生一直就在未来。
【夏汉庭的回答(24票)】:
医学的发展是扎扎实实的,依赖于一系列基础学科的进步之上,合理组合运用各学科的新发现,新成果来试图探索疾病的规律寻求治疗办法。所以呢,医学发展到今天,是一步一步慢慢前进的,比如上次针对急淋还是急粒白血病的那神药,将五年生存率大度度提高,这就是进步。再举个例子,现在肺癌除了分型,还要做基因学上的一个靶向测定,从基因角度更加准确的应用放疗化疗,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最大化治疗作用,最小化对其他正常细胞的杀伤。也大大提高了病患的生存期。再比如很多心脏手术,已经不用开胸,经静脉介入治疗即可。这些都是进步啊。只不过这些进步比起当初发现抗生素这种惊天劈地的大发现,不容易为普通民众所知。
至于楼主期待的革命性的新突破,应该是等待某一个或几个基础学科有大发现大进展之后,才能为医学所用,从而攻克某些难题。
说句题外话,我也和楼主一样,对科技的进步,无比期待。见了很多身患重症的病人,虽有悬壶济世之心缺无妙手回春之力。很多病患面对自身重症的挣扎与求生的渴望无不鞭策我们尽心尽力提高自己加强学习,但无奈因医学的局限性,或发现得太晚,很多病只能眼进行一些极为有限的保守治疗,令人痛心。但愿人无病,何愁药生尘。
【韦索南的回答(2票)】:
如果一定要说近十年十分重大的突破,而且不光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改变了临床诊疗方式的,我觉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算是吧,如果稍微再远一点,可以说神经介入(心血管介入已经有些年头了)和DBS(脑深部电刺激,脑起搏)
我们医学有特殊性啊,很多研究成果确实算是很大的突破(肿瘤方面尤其多,比如肿瘤疫苗、细胞过继之类的),也经过了临床验证,但是要广泛推广要经过严密的效果评估、成本评估、安全性评估、动物实验、一二三期临床试验、上报审批等等程序,所以未必能很快用到临床上,为老百姓熟知,但是凡是搞科研的医生,应该都会对自己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突破比较熟悉的。。。
【勿潇的回答(1票)】:
HPV疫苗,预防宫颈癌
【李嘉瑞的回答(10票)】:
说一点管理体制的吧。
中国非典之前,传染病控制体系极其不完善,现在的话,一旦出现疫情,基本都能控制住。
(算是中国的突破吧,可能跟科学无关,但是公共预防也算一门学问吧)
【lidashuang的回答(3票)】:
介入手术。
【李良辰的回答(4票)】:
要不我也添加一个,咱国内的。差不多在2006年左右吧,国内微生态领域的酪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创研成功,打破日本在该领域垄断,这不知道算不算,可能太片面了,是中国人的一个骄傲吧。
【孙浩的回答(2票)】:
人流吧?比以前安全多了。
【Gump的回答(1票)】:
推荐TVB推出的纪录片《守护生命的故事》
之前我经常追。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十年,在科学发展史上是须臾一瞬。
【卡米尔的回答(0票)】:
非小细胞肺癌,现在用靶点药物可以控制了。另外黑色素瘤的进展也很快。这两个病死亡率还是很高,但现在相较以往进展真的非常快了
【张瑞丹的回答(0票)】:
介入手术近10年发展迅速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医学的进步,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诊断: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器械)治疗
从预防这个方面来说,以前我们觉得喝热水甚至很烫的水是“暖胃”“散寒”而研究表明经常吃很烫的食物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率。这肯定是医学的进步。还有乙肝,HIV传播方式。幽门螺杆菌的发现,等等,都让我们对疾病的预防有了很大进步。
诊断,在“望闻问切”“视触扣听”的基础上,还有了更多的实验室检查,近年来的有PETCT,它能更准确地诊断肺癌,尽管目前价格还很贵。MRl,超声,CT,X平片,这些传统的实验室检查手段也比以前更具特异性。
最容易想到的可能就是药物治疗了,前面说到幽门螺杆菌不得不提的当然是奥美拉唑。这个药物抑酸时间长,抑幽门螺杆菌,以前价格很贵现在也很便宜无疑是个好药!伟哥又叫万艾可,研究心血管药而误打误撞出来的“ED男人的福星”,随着专利的到期这种蓝色的小东西也变得便宜了,难道这不是个好药吗?当然是了!还有传统药物阿司匹林对它的研究深入了,他什么时候抑制血栓?他什么时候导致reye综合征?什么样的人该吃,什么样的人不该吃?还有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这个药物不仅是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好药。而且可以给肥胖病人减肥(虽然我们不赞成药物减肥,但它确实有这个作用),这一点也被骗子们利用做成了假药(我应该在此处放个链接的,手机编辑的就先不写了)。药理的研究确实很大地促进了医学的进步。
器械治疗,就说“透析”吧,它延长了肾病患者的生命。
说到医学,我不能只说现代医学,传统医学–中医学也在发展。
(中医中药)
药的药理研究,尤其是其副作用的研究确实应该引起重视。中成药说明书上的“尚不明确”是不负责任的。古人云“是药三分毒”古代医家从来没有说过中药没有副作用。中医能治病且治好了不少,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现代医学”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强大,它还年轻,还在不断成长。中医里面的“未病先防”理念就够现代医学分出一个预防医学方向。什么是中医的进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医学院学生,答案不是很专业,可能有些错误,还望好心人多多指教。
【杨小帅的回答(0票)】:
十年时间真的太短,一个新技术或者新药物的应用到被广泛认可变成指南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楼主时间应该修改一下,最近在关注ECMO,有兴趣可以讨论一下!
【寒风啊的回答(0票)】:
难道肺结核不算么?
【柘名儿的回答(0票)】:
医学这个突破的希望没有,除了突破性的改变,不然一点点突破完全不能用来讨论。
人们都说,生病了去医院,只有医院才能看好,貌似生病了只有去医院,然后不说其他的?
看病的例子:1、先吃药,观察情况?2、吃半个把月药,严重点的开刀动手术,这个无期限!3、像一般的感冒,吃药先,不好再说。先不说个人评定,每个地方的医学不一样,大医院、私人医院、诊所,都是这样。 医术不规范,不统一,这个地方看了病,那个地方说那个地方医术不行,我说这些只针对小地方,当然对于医院来说又是另一种说法!
医院一个神圣而什么什么的地方?谁敢去私自去评价!呵呵,看病要有流程,这个是必须的,一来就是看,就是说先透个片啊怎么的,看完了,好的,钱出去了!没事了。如果会看病会直接什么都不了解都说去先用钱检查一下,有的时候这些东西完全没用,这是医院的一个作风,和习俗! 接着,严重一点,住院,不住院吃药,接着开出一大堆不知名的药,在这之前,我连医生到底看出是什么病没有都不知道?吃药有用吗?直接用药 呵!!然后吃药完后没效!!
从这儿就看出医院只是一个人生消费的驿站,必要的消费场所 为钱而作的!
如果从这个基础上,医学能有所提高的话,那说明上面还是很努力——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2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糖尿病逆转突破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糖尿病逆转突破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xe64e;加入VIP
还剩1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离我们最近的十大医学突破
离我们最近的十大医学突破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 林敬 李桂兰 韦川南 王小金▲ 创新突破:发明粪便药丸▲ 创新突破: 人工合成激素治心衰&▲ 创新突破:感染艾滋病的新生儿获得&功能性治愈&▲ 创新突破:抽脑脊液提前预测帕金森病2013年的健康时报到了最后一期,我们依照美国时代杂志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分别评出的十大医学创新突破为基础,盘点出了离我们最近的全球十大医学突破,为患者就医提供参考。
创新突破:人工视网膜假体系统
  今年2月,美国FDA批准使用了一种人工视网膜假体系统,名称叫阿格斯二号,用以帮助由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失明的患者建立人工视觉。
  受访专家:胡运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副教授
  专家解读:这项视网膜假体系统对胡运韬来说&就像天天使用的手机一样熟悉&。因为年他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眼科研究所攻读博士后期间,参加了此项技术的研发工作。他的导师正是此项系统的发明者之一Mark S. Humayun教授。
  在眼科领域,视网膜色素变性一直是个治疗的难题,它是遗传性眼病,严重者可以导致失明,目前没有任何能够预防的方法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视网膜的感光细胞逐渐死亡,而掌管视觉信号传输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还部分能工作。&目前,该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借助此技术患者只能区分粗略的黑白影像,但对于完全失明者,这已经是质的飞跃。&胡运韬介绍,此项技术在美国也是刚刚通过临床试验,价格在二十万美元左右,在国内还没有开展。
  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夜盲,逐渐视力下降, 病变程度严重的可导致失明。高度近视的人如果出现夜盲,视力下降,不妨去眼科做个眼底检查。
  该病可能通过基因诊断来尽量避免。北医三院眼科中心就有专门的基因筛查项目,通过抽血检测即可,&家族里如果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人,家人在怀孕前最好进行基因筛查,以判断其遗传特征,指导优生优育。&胡教授提醒。此外,北京同仁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上海五官科医院都开展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治。
创新突破:反应性神经刺激器治疗顽固性癫痫
  美国FDA神经病学顾问团今年2月肯定了反应性神经刺激器治疗顽固性癫痫,这一装置会植入颅骨表层下面,捕捉到癫痫发作的刺激信号,并通过快速电脉冲使之短路。
  受访专家:张建国,北京天坛医院癫痫诊疗中心主任
  专家解读:&NeuroPace&,当记者提到此项技术中的反应性神经刺激器时,张建国教授用英文脱口而出。&癫痫发作不可预测,捕捉到发作点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一般来说,异常脑电能在癫痫发作前出现异常,甚至每秒钟都会改变,这项技术能够更加个体化的监测脑电变化的信息,精确程度高,确实很有前景,只是刚进入美国的临床,患者获益尚需时日。&
  与此技术类似的&体内植入电极&方法,目前成熟有效的大约有两种。一是电极埋藏致痫灶定位,通过定位找到癫痫发作的&点&,运用外科手术进行切除,疗效明显。由于癫痫发作复杂,&点&比较多或位置不适合外科手术,就可以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将电极缠绕迷走神经,通过神经调节控制病情,对于儿童、复杂性的癫痫,效果也不错,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1万人次接受此疗法,国内约开展了300例,张主任做过100多例,从临床看,有效率达到90%。
  疗效显著,但手术量并不大。&主要是价格因素,因为设备完全靠进口,费用大约在18万~20万左右,且不在医保范围。&这也让张主任很惋惜。当然,也有好消息,据张主任透露,目前,清华大学已经自主研发出相应的设备,有望在近几年进入临床应用,估计费用应该便宜一半。国内治疗癫痫不错的医院还有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4医院等。
创新突破:新型丙肝抗病毒口服药
   12月6日,美国FDA批准了一种全新治疗丙肝的口服药物Sofosbuvir,它不仅首次显着缩短了治疗所需时间&&通常会缩短到48周,且首次避免了病人注射干扰素的痛苦。
  受访专家:魏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肝病研究所所长
  专家解读:传统的丙肝病毒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中,患者隔一天就要注射一次干扰素,且每次注射干扰素的剂量还不能少于300万个单位,整个疗程会持续半年到一年,许多丙肝患者会出现流感样症状、乏力、白血病和血小板下降。
  有了全新的丙型肝炎抗病毒口服药,大多数的丙肝患者将会避免病人注射干扰素的痛苦,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感染者口服两个药物,一般情况下可以实现80%的治愈率,基因2型和3型感染者可达到95%以上的治愈率,与当前丙肝的治疗方法相比它的这一个优势就很了不起了&,魏来教授说。
  他们已经开展一项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临床试验,即将开展完全口服药物对于基因1b型患者的临床试验。这些药物在欧美已经获得批准,将在2014年3~5月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上市。价格比现有治疗要贵几倍。国内在治疗丙肝方面较好的医院有,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广州南方医院等。
创新突破:让谢顶长出新头发
  今年10月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报告了一套生发秘方,在小鼠身上取得了70%的成功率,该技术除了治疗自然脱发,也可让移植的皮肤长出新发。
  受访专家:王继萍,解放军304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毛发移植中心负责人
  专家解读:王继萍介绍,我们现在使用的药物只是在延缓毛囊的衰退,促进潜在头发的生长,但并不会创造出新的毛囊,而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人毛乳头细胞(那些在人类毛囊底部的细胞),使已经没有毛囊的头皮,也能长出毛囊,长出头发。即使是烧伤引起的脱发,也有希望长出头发了。
  只不过,人体的毛发形成机制很复杂,现在还只是动物实验阶段,真正在人的头皮上可行,还需要一段过程。现在,我们的秃头治疗主要是两个方面,药物减缓掉发和毛发移植。
  今年在2013中国美容整形学术大会的毛发分论坛上,大家的一致的意见,将植发和脱发预防两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王继萍介绍,如果单纯药物,无论是口服还是外涂,对于已形成的&秃顶&没有显著疗效。而如果只是单纯的植发,原本该脱落的毛发手术不能阻止,很可能会形成移植后的毛发存在而周边原有毛发脱落,形成一个&孤岛&,现在把两种治疗联合起来,效果更好。
  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毛发移植中心、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等机构毛发治疗技术不错。
创新突破:淋巴瘤、白血病有了新的靶向药物
  美国FDA于8月批准了新口服药ibrutinib的应用,该药在杀死癌变的B细胞同时,保持正常免疫细胞完好,这是对现存疗法的突破。
  受访专家:朱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淋巴肿瘤科主任。
  专家解读:B细胞会癌变,导致淋巴瘤白血病等。B细胞受体通路抑制剂是一类新的靶向治疗手段,它通过调控影响淋巴细胞生长的信号传导通路来抑制让肿瘤细胞的生长。
&&& 癌变的B细胞里那个导致失控生长的蛋白质就是它的靶点,在信号传导通路上。B细胞受体通路抑制剂就好比截断了敌军的粮草补给通道一般。朱军教授介绍,&B细胞受体通路抑制剂药物,我们现在国际多中心同步的临床实验有两个。&在做扩大适应症的三期临床实验,顺利的话,估计一年至一年半可以投入中国临床。
  目前,我们在临床普遍在用的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用得最多的依旧是化疗,和另外一种靶向治疗:单抗加化疗。在打击肿瘤细胞的同时,多少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
  淋巴瘤治疗较好的医院推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第307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等。
创新突破:发明粪便药丸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托马斯&路易博士用从粪便中提取的化粪菌制成的&粪便药丸&来治疗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病人,没有一例复发,这将改变粪便移植治疗难治性肠道疾病的历史。
  受访专家:张发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
  专家解读:提起粪菌移植,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实际上,粪菌移植距今至少已有1700年的历史,从2012年在张发明的带领下开展了国内第一例标准化粪菌移植起,到目前已有150例患者接受了该项治疗并得以康复。
  对付各种难治复杂性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菌感染等,粪菌移植作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已经是传统治疗无效之后的最后防线,且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它主要是在静脉麻醉的情况下,通过肠镜、胃镜、空肠管、胃管等器械,将从健康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最新研究证明,粪菌移植对于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成功率高达98%,其中91%的患者只需移植一次就可以了,粪菌移植已经被写入美国临床指南用于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
  依靠&粪菌胶囊&把菌群输送到体内也是标准化粪菌移植的一种新途径。这种胶囊主要通过把从粪便中分离出来的菌群装到一种特殊的胶囊里制作而成,与经胃肠镜等途径的粪菌移植相比更方便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目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扬州大学附属扬州第一医院等几家医院的消化科开展标准化粪菌移植。
创新突破: 人工合成激素治心衰
   新药serelaxin今年6月获得美国FDA授予其&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已进入上市审批程序,serelaxin是天然激素&人松弛素-2&的人工合成品。它可用于缓解心衰症状并降低其死亡风险。
  受访专家:张健,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解读:心力衰竭目前标准治疗下,5年死亡率仍然较高。松弛素是人类妊娠中晚期产生的一种激素,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松弛血管、降低血管的阻力,利尿,减轻患者的高血容量状态。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体内产生的松弛素相同的重组人松弛素,作为药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其研究结果显示重组人松弛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的作用,能够改善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保护心肌,降低180天的死亡率的效果。因此而成为今后比较有希望的心衰治疗药物之一。
  截止目前,该药正在美国和欧洲药监机构的审批过程中。据悉,瑞士明年3月可以上市,将成为该药全球第一个用药的国家。待CFDA批准研究方案后我国也将参加研究。将由葛均波院士和张健教授等领导该研究,届时亚太地区会有8~10个国家参加研究。
&&& 目前治疗心衰较好的医院等有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中山医院、广州心血管病研究所等。
创新突破:感染艾滋病的新生儿获得&功能性治愈&
  今年4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首次实现了对一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婴儿的&功能性治愈&,为根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提供了方法。
  受访专家:吴昊,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专家解读: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获得治愈的艾滋病婴儿仅此一例,&这倒不是因为这过程中使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该患儿出生后30小时内便接受了大剂量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吴昊说,&而现在针对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的药物治疗,一般开始于其出生后3到4个月之间&。
  医生们通常会在分娩过程中,给发现HIV呈阳性的孕妇服用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以阻止母亲把病毒传给胎儿,这种母婴阻断率可以达到90%,最好的母婴阻断方法是艾滋病母亲在怀孕期间以及产程过程中均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预防阻断率会高达98%左右。因此尽早、准确进行抗逆转录治疗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儿意义重大。
  我国也正做相关的研究,如果这种疗法对新生患儿确实有效,会让这至少百分之二三十的艾滋婴儿免于一辈子痛苦。艾滋病治疗医院推荐: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上海公卫中心、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
创新突破:第一支能告诉你怀孕多久的验孕棒
  能够显示周数的Clearblue高级验孕棒是第一支获得FDA批准的此类测试产品,其不仅能告诉你是否怀孕,还能告诉你怀孕多久。
  受访专家:蔡云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主任
  专家解读:蔡云朗认为,这款验孕棒虽然在欧美国家使用比较广泛,但在国内却很少使用,而主要是通过测性激素、抽血和验尿的方法来验孕。尿液的敏感度比较差,加上如果产品本身存在问题或使用方法和时间不当,在怀孕的早期通过验孕试纸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提醒女性不能单凭验孕棒或试纸的测试结果去判断自己是否怀孕或时长,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确诊,以排除异常的妊娠情况,比如宫外孕、葡萄胎等。
创新突破:抽脑脊液提前预测帕金森病
  今年8月,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发现相对于正常人群,患有帕金森症患者脊髓液中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含量较低,据此来判断一个人患帕金森症的风险。
  受访专家:陈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
  专家解读:陈彪主任解释,对帕金森病来说,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一个发现,这项研究中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这项发现还需要证实;二是它的特异性高不高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这项研究中涉及到的病人已经患病了,对已经得病的人回过头来再查,和健康人筛查还是有区别的;三是要抽脑脊液可操作性不强,应该不会有很多人愿意做。
  &不过这个研究方向很重要。&陈彪说,如果能在早期没出现症状时通过生物标志物来寻找到高危人群,给予干预治疗的话,可以推迟发病甚至延缓疾病的进展。这个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我们现在就在研究如何从基因角度来筛查哪些人是易感人群,目前已经有了很好的进展。治疗帕金森较好的医院推荐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中山大学第一医院等。图片据时代杂志网站& &&中国移动用户编辑jksb到订阅《健康时报手机报》,内容包含时下最新的健康热点、生活时尚、吃出健康、中医养生、心灵驿站、医疗课堂、服务互动等权威、实用的健康资讯,5元/月。&&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阅读人民日报主办的《健康时报》,或点击www.jksb.com.cn;健康时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profile?topnav=1&wvr=5&user=1&;搜狐微博:http://jksb2000.t.sohu.com/&;健康时报微信账号:jksb2013&
&&最后修改于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学上还无法治愈的疾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