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针刺伤会传染吗,已经注射苄星青霉素说明书还需要喝药

一护士,两天前不小心被三期梅毒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伤,现在买不到苄星青霉素,(并不确定是否已经感染梅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一护士,两天前不小心被三期梅毒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刺伤,现在买不到苄星青霉素,(并不确定是否已经感染梅毒)请问还有什么药可以用?用法用量是什么?
女30岁|科室:皮肤综合
湖北省武穴市二医院
你所说的要注意卫生,要处理伤口,可以外用碘伏,同时用青霉素预防,必要时可以检查的,注意观察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我是想请问有什么药可以预防梅毒感染,之前网上说红霉素或四环素可以治疗,请问可以预防吗?要是可以,怎么用药?
主要是青霉素类的,你所有说的一般不会感染的
那红霉素或者四环素类可以用吗?可以的话怎么用?
还是用青霉素类的要好一些,主 要是注意伤口的处理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你好,这个需要在注射完后第三个月复查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情况,对比以前的是否降低,以...
这种情况是梅毒 感染引起的,一般用青霉素类的药物消炎治疗是可以的,一般主要是注射长...
你好。你的情况是几乎不会得梅毒的,因为梅毒患者的抗体会终身存在,而滴度为0反应了血...
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一二期梅毒是可以治愈的,三期梅毒要完全治愈比较困难。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得了梅毒,不要太担心,很好治的。
这个病是性病,是通过性接触...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急诊抗生素应用ppt课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急诊抗生素应用ppt课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被梅毒阳性患者的针刺伤之后
口腔科医师工作过程中以操作为主,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被利器刺伤的概率较高,加之经常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等,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因此,做好职业暴露防护非常重要。下面这篇文章具体介绍了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办法。
今天,一个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同学告诉她的带教老师,前天给那个梅毒阳性的患者拔针后,被他的针头刺伤了手指。
老师听后,脑子瞬间“翁”的一声,蒙了起来。“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才说!”老师着急的问。
她说:当时忘记那个患者是梅毒阳性了,刚才才突然想起来。
此梅毒阳性的患者为一位43岁的男性“头外伤”患者,化验报告显示滴度为1:32,处于传染期。传染科会诊报告单上给出的意见为:应积极治疗。
带教老师翻阅病例资料,看到了上述内容,此时,更加剧了她的担心。随后,她立即按照职业暴露的流程进行了上报,并积极采取了补救措施。
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传染病房的医生指导下,带教老师给实习同学注射了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以用来预防梅毒螺旋体的感染。
医生再三嘱咐:明晨抽取同学的血液进行梅毒阳性的排查,并在之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分别进行跟踪随访调查。六个月之后梅毒抗体若为阴性,解除跟踪随访。
针刺伤,一个无论怎样强调,怎样小心,都无法完全避免的事件,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既然无法完全避免,那么,在临床操作中,怎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这种危害医护人员健康的事情发生呢?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
现在我们具体介绍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办法。
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乙肝职业暴露
挤压与消毒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丙肝职业暴露
挤压与消毒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抽血检查及处理
如明确暴露源(患者)为HCV感染者( 抗-HCV阳性、HCV-RNA阳性),建议暴露后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抗-HCV检测,留取抗-HCV本底资料;
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HCV-RNA,HCV-RNA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标准抗病毒治疗;
若此时医务人员抗-HCV阴性者于暴露后12周再次检测抗-HCV,抗-HCV阳性者进一步检测HCV-RNA,HCV-RNA阳性者建议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HCV RNA阴性者于暴露后24周监测抗-HCV和ALT,并进行跟踪管理。
梅毒职业暴露
挤压与消毒
暴露的黏膜应用大量的水冲洗,包括眼结膜。如果有刺伤的伤口,暴露发生后,应立即在伤口旁边进行挤压,挤压应从近心端往远心端;然后用流动水冲洗暴露的伤口或非完整的皮肤,然后用消毒剂(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
抽血检查及处理
? 若暴露源(患者) RPR (或 VDRL) 呈现阳性,应加做 TPHA 确认,若仍为阳性,被扎针者应尽早接受青霉素药物治疗,愈早治疗,感染梅毒的机率愈低。推荐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周一次,每侧臀部注射120万单位/次,连续注射两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 若患者 TPHA 为阴性,被扎针者仍须定期追踪。
HIV职业暴露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分级
1、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
2、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局部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5)污染物的泼溅:发生小范围的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范围和程序。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院感科和检验科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2、实施预防性用药。
(1)用药时间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2)用药原则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3)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3、暴露者应分别在暴露后即刻、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4、暴露者应如实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完成后资料交预防保健科存稿。
以往调查显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知晓率偏低的现象较普遍,对于职业暴露后的相关处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欠缺。
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升医护人员防控意识,从而降低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政府部门在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的同时,也应完善对从事传染病工作人员的补偿机制。
(来源: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