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科医疗核心技术有哪些?

县(市、区)
当前位置:
浙江代表委员热议抓“第一资源”、建“人才强省”——
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
浙江代表委员热议抓“第一资源”、建“人才强省”——
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去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就作出了建设人才强省的部署。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从来都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今天,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创新风口,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浙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更能成就人才。
建设人才强省,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这是浙江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识。引才、用才、留才,这些关键点该如何发力?
“心头大事”——引得准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若干年前贺岁片中的经典台词,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的金句。放眼国内,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持续增强,“人才新政”频出。
今年2月27日,杭州市推出《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立毅认为,引才要精准,一方面是引才与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相匹配,另一方面城市要努力为人才提供最佳的“生态系统”。
徐立毅代表告诉记者,杭州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就像巨大的磁石,能促使人才汇聚,但吸引人才需要提供好的环境。我们要对生活成本、制度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做减法,对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文明做加法。这样,城市才是好的生态系统,能吸引人,留住人,并成就人的梦想。”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说:“从现在城市竞争的态势来看,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发展优势、创新优势。宁波正全力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亟须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新年以来,宁波引才公告重磅迭出,最近公布的《宁波市区户口迁移实施细则(试行)》,再次降低了落户宁波的门槛,凸显对人才的诚意。此外,宁波15位精心选拔出来的优秀干部将奔赴深圳、西安、武汉等9座城市,在当地建立人才联络服务站,为人才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一张精准服务人才的全国性网络,就此展开。
欠发达城市和相对偏远地区该如何“引才”?又凭什么抢占先机?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说:“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以人为本,抓人促事。”
位于杭州城西的衢州海创园是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建设的“人才飞地”。总部入驻在此的企业,可享受当地的“同城待遇”,产业落地衢州时可享受衢州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10多名,新增填补国内空白高新技术成果10多项。衢州还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人才富集地建立了多处“飞地”。
“在‘飞’出一片新天地的同时,衢州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本土人才培育,让更多的衢州人在家门口就业,让他们有更多的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比如我们正在打响‘技能衢州’品牌,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徐文光代表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郑裕国希望,全社会能形成同等对待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氛围,尤其是要改变和完善评价体系,给本土人才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和机遇,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最大期盼”——用得好
人才渴望的是事业。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是一位病理科医学博士,2002年他从美国回到浙江,落户杭州创业。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贝达药业已经成为中国上市公司500强。
丁列明代表切身感受到,浙江渐渐成为人才特别是海归人才集聚的高地,例如,贝达药业就有5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作为创业者,我们非常关心创业成功率。”丁列明代表告诉记者,海归高层次人才在浙江创业成功率比较高,比如2008年成立的杭州市海创会,当时由10家海归企业发起,现在这10家企业中有2家已经上市、3家正准备上市。
“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是用好人才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带来的建议与建立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有关。
“让引进人才发挥最大作用。”黄政仁代表认为相关平台的搭建十分重要。他告诉记者,总投入约15亿元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将于2018年12月底前正式挂牌。上个月初,中科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揭牌,将形成2000人的在校研究生规模,为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定向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用足用好人才政策,建立有利于激励技术创业的创新收益分配制度,探索提高知识产权入股比例,最高程度激发人才的积极性。”黄政仁代表还指出,宁波市委、市政府也在积极想方设法降低人才落户宁波的安居成本,并为人才提供相应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具体生活保障,“这将为他们解决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如何切实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郑裕国委员认为,外部环境之外,更在于自身的奋斗与努力。
他说:“步入新时代,科研人员更要主动走出实验室,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领域,找对选题,再科研攻关,让成果切实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共同心愿”——留得住
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需要进一步重视探索人才规律、不断创新用人机制,构建一整套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年说,有一个场景令海康威视人难忘——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康威视考察,对其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表示了肯定。在企业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对围拢过来的科技人员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很欣慰。
陈宗年代表告诉记者,“人才驱动”是公司的重要战略。
海康威视已经实施了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计授予对象近5000人次,覆盖了从高管、中层到基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的核心人才队伍,并且以业务骨干作为主要激励对象。
此外,海康威视内部还有创新业务跟投机制。在公司从战略层面确定的创新业务上,公司和员工以6∶4的股权共创子公司,一大批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成了与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伙人”,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创业拼搏的激情。
“人对了,企业就对了。”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向记者感慨,奥克斯高度重视和充分调动“人”这个生产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我们倡导‘多拿奖金是贡献’。近3年,全集团人均收入每年提升超过8%,已完成5次股权激励、7个合伙人项目,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核心科技、管理人才共享,收入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人才不断涌现。”郑坚江代表说。
“企业家更大的责任在于培养人,造就一大批为事业奋斗终生的精英,将精英智慧转变为社会财富。”郑坚江代表建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所有制组织中的人才,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比如,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开发纳入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优先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编辑:沈佳慧   责任编辑:沈佳慧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号-1两会话题 | 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
  日 15:14:49 星期六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从来都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今天,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创新风口,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浙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更能成就人才。
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这是浙江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识。引才、用才、留才,这些关键点该如何发力?
引得准——
书记市长的“心头大事”
衢州海创园 图片来自网络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若干年前贺岁片中的经典台词,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的“金句”。放眼国内各大城市,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持续增强,“人才新政”频出。
今年2月27日,杭州市推出《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立毅认为,引才要精准,一方面是引才与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相匹配,另一方面城市要努力为人才提供最佳的“生态系统”。
徐立毅代表告诉记者,杭州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就像巨大的磁石,能促使人才汇聚,但吸引人才需要提供好的环境。我们要对生活成本、制度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做减法,对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文明做加法。这样,城市才是好的生态系统,能吸引人,留住人,并成就人的梦想。”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说:“从现在城市竞争的态势来看,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发展优势、创新优势。宁波正全力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亟需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新年以来,宁波引才公告重磅迭出,最近公布的《宁波市区户口迁移实施细则(试行)》,再次降低了落户宁波的门槛,凸显对人才的诚意。此外,宁波15位精心选拔出来的优秀干部将奔赴深圳、西安、武汉等9座城市,在当地建立人才联络服务站,为人才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一张精准服务人才的全国性网络,就此展开。
欠发达城市和相对偏远地区该如何“引才”?又凭什么抢占先机?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说:“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以人为本,抓人促事。”
位于杭州城西的衢州海创园是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建设的“人才飞地”。总部入驻在此的企业,可享受当地的“同城待遇”,产业落地衢州时可享受衢州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10多名,新增填补国内空白高新技术成果10多项。衢州还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人才富集地建立了多处“飞地”。
“在‘飞’出一片新天地的同时,衢州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本土人才培育,让更多的衢州人在家门口就业,让他们有更多的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比如我们正在打响‘技能衢州’品牌,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徐文光代表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郑裕国希望,全社会能形成同等对待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氛围,尤其是要改变和完善评价体系,给本土人才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和机遇,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用得好——
博士、所长的“最大期盼”
人才渴望的是事业。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是一位病理科医学博士,2002年他从美国回到浙江,落户杭州创业。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经成为上市公司500强。
丁列明切身感受到,浙江渐渐成为人才、特别是海归人才集聚的高地,以贝达为例,就有5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们非常关心创业成功率。”丁列明代表告诉记者,海归高层次人才在浙江创业成功率比较高,比如2008年成立的杭州市海创会,当时由10家海归企业发起,现在这10家企业中有2家已经上市、3家正准备上市。
“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是用好人才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带来的建议与建立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有关。
“让引进人才发挥最大作用。”黄政仁代表认为相关平台的搭建十分重要。他告诉记者,总投入约15亿元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将于2018年12月底前正式挂牌。上个月初,中科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揭牌,将形成2000人的在校研究生规模,为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定向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用足用好人才政策,建立有利于激励技术创业的创新收益分配制度,探索提高知识产权入股比例,最大程度激发人才的积极性。”黄政仁代表还指出,宁波市委、市政府也在积极想方设法降低人才落户宁波的安居成本,并为人才提供相应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具体生活保障,“这将为他们解决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如何切实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郑裕国委员认为,外部环境之外,更在于自身的奋斗与努力,“步入新时代,科研人员更要主动走出实验室,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领域,找对好的选题,再科研攻关,让成果切实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留得住——
领军人才、企业家的“共同心愿”
海康威视办公楼 图片来自网络
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需要进一步重视探索人才规律、不断创新用人机制,构建一整套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年说,有一个场景令海康威视人难忘——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康威视考察,对其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表示了肯定。在企业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对围拢过来的科技人员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很欣慰。
陈宗年代表告诉记者,“人才驱动”是公司的重要战略。海康威视已经实施了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计授予对象近5000人次,覆盖了从高管、中层到基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的核心人才队伍,并且以业务骨干作为主要激励对象。
此外,海康威视内部还有创新业务跟投机制。在公司从战略层面确定的创新业务上,公司和员工以6:4的股权共创子公司,一大批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成了与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伙人”,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创业拼搏的激情。
“人对了,企业就对了。”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向记者感慨,奥克斯高度重视和充分调动“人”这个生产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我们倡导‘多拿奖金是贡献’。近3年,全集团人均收入每年提升超过8%,已完成5次股权激励、7个合伙人项目,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核心科技、管理人才共享,收入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人才不断涌现。”郑坚江代表说。
“企业家更大的责任在于培养人,造就一大批为事业奋斗终生的精英,将精英智慧转变为社会财富。”郑坚江代表建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所有制组织中的人才,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比如,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开发纳入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优先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作者: 编辑:吴阳杰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
&>&&>&&>&&
浙江代表委员热议抓“第一资源”、建“人才强省”
  浙江在线3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裘一佼 邓国芳 丁谨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  浙江代表委员热议抓“第一资源”、建“人才强省”——  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去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就作出了建设人才强省的部署。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从来都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今天,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创新风口,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浙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更能成就人才。  建设人才强省,给人才最好的时代舞台,这是浙江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识。引才、用才、留才,这些关键点该如何发力?  “心头大事”——引得准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若干年前贺岁片中的经典台词,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的金句。放眼国内,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意识持续增强,“人才新政”频出。  今年2月27日,杭州市推出《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立毅认为,引才要精准,一方面是引才与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相匹配,另一方面城市要努力为人才提供最佳的“生态系统”。  徐立毅代表告诉记者,杭州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就像巨大的磁石,能促使人才汇聚,但吸引人才需要提供好的环境。我们要对生活成本、制度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做减法,对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文明做加法。这样,城市才是好的生态系统,能吸引人,留住人,并成就人的梦想。”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说:“从现在城市竞争的态势来看,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发展优势、创新优势。宁波正全力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亟须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新年以来,宁波引才公告重磅迭出,最近公布的《宁波市区户口迁移实施细则(试行)》,再次降低了落户宁波的门槛,凸显对人才的诚意。此外,宁波15位精心选拔出来的优秀干部将奔赴深圳、西安、武汉等9座城市,在当地建立人才联络服务站,为人才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一张精准服务人才的全国性网络,就此展开。  欠发达城市和相对偏远地区该如何“引才”?又凭什么抢占先机?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说:“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以人为本,抓人促事。”  位于杭州城西的衢州海创园是全省首个跨行政区建设的“人才飞地”。总部入驻在此的企业,可享受当地的“同城待遇”,产业落地衢州时可享受衢州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10多名,新增填补国内空白高新技术成果10多项。衢州还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人才富集地建立了多处“飞地”。  “在‘飞’出一片新天地的同时,衢州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抓本土人才培育,让更多的衢州人在家门口就业,让他们有更多的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比如我们正在打响‘技能衢州’品牌,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徐文光代表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郑裕国希望,全社会能形成同等对待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氛围,尤其是要改变和完善评价体系,给本土人才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和机遇,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最大期盼”——用得好  人才渴望的是事业。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是一位病理科医学博士,2002年他从美国回到浙江,落户杭州创业。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贝达药业已经成为中国上市公司500强。  丁列明代表切身感受到,浙江渐渐成为人才特别是海归人才集聚的高地,例如,贝达药业就有5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作为创业者,我们非常关心创业成功率。”丁列明代表告诉记者,海归高层次人才在浙江创业成功率比较高,比如2008年成立的杭州市海创会,当时由10家海归企业发起,现在这10家企业中有2家已经上市、3家正准备上市。  “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是用好人才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带来的建议与建立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有关。  “让引进人才发挥最大作用。”黄政仁代表认为相关平台的搭建十分重要。他告诉记者,总投入约15亿元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将于2018年12月底前正式挂牌。上个月初,中科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揭牌,将形成2000人的在校研究生规模,为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定向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用足用好人才政策,建立有利于激励技术创业的创新收益分配制度,探索提高知识产权入股比例,最高程度激发人才的积极性。”黄政仁代表还指出,宁波市委、市政府也在积极想方设法降低人才落户宁波的安居成本,并为人才提供相应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具体生活保障,“这将为他们解决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如何切实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郑裕国委员认为,外部环境之外,更在于自身的奋斗与努力。  他说:“步入新时代,科研人员更要主动走出实验室,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领域,找对选题,再科研攻关,让成果切实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共同心愿”——留得住  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需要进一步重视探索人才规律、不断创新用人机制,构建一整套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年说,有一个场景令海康威视人难忘——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康威视考察,对其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表示了肯定。在企业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对围拢过来的科技人员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很欣慰。  陈宗年代表告诉记者,“人才驱动”是公司的重要战略。  海康威视已经实施了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计授予对象近5000人次,覆盖了从高管、中层到基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的核心人才队伍,并且以业务骨干作为主要激励对象。  此外,海康威视内部还有创新业务跟投机制。在公司从战略层面确定的创新业务上,公司和员工以6∶4的股权共创子公司,一大批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成了与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伙人”,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创业拼搏的激情。  “人对了,企业就对了。”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向记者感慨,奥克斯高度重视和充分调动“人”这个生产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我们倡导‘多拿奖金是贡献’。近3年,全集团人均收入每年提升超过8%,已完成5次股权激励、7个合伙人项目,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核心科技、管理人才共享,收入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人才不断涌现。”郑坚江代表说。  “企业家更大的责任在于培养人,造就一大批为事业奋斗终生的精英,将精英智慧转变为社会财富。”郑坚江代表建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所有制组织中的人才,坚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比如,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开发纳入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优先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凡注有"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商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410余位在鄂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支持武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当前位置:&&&>>&
10余位在鄂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支持武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日期:日&&信息来源:长江日报&&字体: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代表国家科技竞争水平的重要平台,是体现国家整体科技力量、地方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台盟中央委员、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江东发起,刘超、胡胜云等10余位在鄂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支持武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已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技发展基础框架,目前,上海、北京和合肥三地先后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刘江东指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国家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对于地方而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有利于提升区域的基础科研水平、促进区域凝聚高端人才团队机构、引领区域新兴产业孵化。
  “武汉有条件,更有责任承接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刘江东认为,武汉建设国家科学中心条件成熟:省、市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工作;科技创新基础条件雄厚,测绘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武汉创新能力位列副省级城市前列,2017年,权威报告显示,湖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全国第7位,比上年提升3位;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等一批国家创新战略,相继部署在武汉。“武汉正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不断显现”。
  刘江东等建议,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尽快批复,武汉成为第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城市。“相信武汉完全可以立足优势、集成资源,重振湖北科技资源大省的地位,切实推动湖北向科技强省的跨越,为全球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冯丹建议:支持武汉建立大数据安全联合平台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提出建议,加大对武汉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支持,使其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2016年9月,中央网信办复函武汉,支持开展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去年8月,网安基地六大项目集中开工,投资总额216亿。目前,武汉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城市。
  “武汉具有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唯一性优势,怎样做大做强网安基地?武汉要勇于担当,主动思考。”冯丹说,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但系统高中端人才发展没有跟上,相关人才缺口率达30%,同时,网络安全问题突出,信息安全问题频发,黑客事件频繁,隐患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要加快发展、迅速强大,努力在网络安全领域尽快发挥作用。但是,目前网安基地在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科技创新平台缺失、二期项目建设用地没有解决,导致已签约项目无法开工等。
  冯丹建议,支持武汉建立大数据系统安全联合创新平台,将该项目纳入国家网络安全示范工程,通过建设大数据系统安全创新平台,支持打造集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设备研究与制造、高端人才培养,以及技术转移和推广为一体的、掌握核心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以此支持国家网络安全基地可持续发展,助推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特派记者宋磊)
  全国人大代表王岚建议: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全科、儿科和精神科等专业医师人才紧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委员、武汉血液中心主任王岚提出建议:健全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引导,充实医疗紧缺人才队伍。
  王岚指出,据统计,我国现有注册的全科医师约17万名,按照每1万城镇居民拥有4名全科医师的标准,缺口约18万名,此外,现有注册儿科医师、注册精神科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注册病理医师的缺口也相当大,“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人口老龄化、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以及人民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儿科、全科、老年医学、精神科、病理科等相关医疗人才缺口仍在继续加大”。
  分析原因,王岚认为主要包括:专科人才规划不明确、投入不足;人才培养力度不强;职业高风险、低收入,缺乏相关保障,造成相关医师人才流失严重。
  王岚建议,相关部门应为各级各类卫生计生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使其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鼓励地方政府及医院,引导相近专业人才,通过培训,逐步转入医疗紧缺专业,并加强保障。&(特派记者宋磊)
  全国政协委员舒心建议:“气化长江”湖北先行
  目前,长江流域行驶的船舶主要是以轻柴油、船用柴油等为主要燃料,6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北总商会副会长、金澳控股集团董事长舒心建议,逐步将长江航行的船舶以液化天然气(LNG)燃料为动力,“气化长江”湖北先行。
  舒心认为,十九大报告把清洁能源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气化长江”,湖北具有长足的先天区位优势,有必要先行一步,领先一步。
  舒心说,“气化长江”是一项绿色工程,是通过技术改造,将长江内河船舶改造为以液化天然气(LNG)和柴油双燃料,并逐步替代为以液化天然气(LNG)燃料为动力。
  舒心建议,从2018年至2020年,分三期在长江流域推行“船舶油改气”,率先在湖北省沿长江内河流域开展试点与通行,建立全国生态黄金水道经济示范区。湖北省从速配套与出台“气化长江”(清洁能源)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鼓励与扶持湖北省企业参与投资建设运营湖北省长江流域生态黄金经济带。(特派记者汪文汉)
政府网站标识码: 鄂ICP备号 技术维护电话:027-
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 武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武汉市信息中心承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