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后很坐骨神经疼能治好吗吃治疼药吗

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
【摘要】:
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肛门疾病,其中以混合痔居多。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是治疗Ⅲ.Ⅳ混合痔得主要方法之一,而疼痛是术后最棘手的问题,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有很多的方法:如内服、外敷、坐浴、塞药、局部硬化剂注射、物理疗法、内服稳定血管药物等,但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为探索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疗效维持时间长、价格低廉的镇痛方法,本课题选择用穴位埋线的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3月在我院肛肠科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75例患者采用中央随机法将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行穴位埋线:用无菌镊子摄取一段待用的羊肠线,放入针头的前端,后接针灸针。将针头快速刺入穴位的肌层,深约1.0—1.5cm,再将针芯向前推进,边推针芯,边退针管,把羊肠线埋入穴位中。用棉签按压针孔片刻,检查无出血后贴上创可贴,以防针孔感染。对照组:常规处理,不予穴位埋线。盲法评价:观察并记录受试者疼痛评分的人员为不参与研究的第三者(主管护士和夜班护士),另统计人员以一名不参与研究的人员为主,其他人员协助其工作。操作完成后,观察术后4、6、8、24、48、72、96、120小时的疼痛评价指标。主要的观察指标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口述描绘评分法(6级评分法),面部表情评估法(Faces Pain Scale,FPS)。次要观察指标: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使用曲马多次数及总量、术后大便时间、术后小便时间。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统计数据,因计数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总体分布不易确定,无适合当的数据转换,也采用秩和检验。
主要指标:埋线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点VAS、VRS及FPS评分的比较:患者在术后4、6、8、24、48、72、96、120小时两组VAS、VRS及FPS评分P>0.05。次要指标:两组术后不同时点观察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情况的比较:患者在术后4、6、8、24、72、120小时两组疼痛持续时间评分P>0.05,术后48、96小时及总疼痛时间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曲马多次数P>0.05,术后大便、小便时间P<0.05,疼痛性质两组P>0.05。
主要指标:埋线组与对照组的VAS、VRS-6、FPS评分比较,P>0.05,因此在本课题的中期阶段患者在术后4、6、8、24、48、72、96、120小时两组在VAS、VRS及FPS可以认为埋线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疗效分布相同。次要指标:患者在术后4、6、8、24、72、120小时两组疼痛持续时间两组疗效分布相同,术后48小时、96小时及总疼痛时间的两组比较,P<0.05,两组疗效分布不同,埋线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术后疼痛性质、使用曲马多次数及总量的比较,P>0.05,两组疗效分布相同,术后大便时间、小便时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埋线组优于对照组。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R24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蓓蕾;丁正中;焦黎丽;陈丹平;张毅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国喜;罗湛滨;;[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佳楠;[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惠小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瑾,欧桂珍,杨涛,田维毅,路绍祖;[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周友龙,张丽蓓,申霞;[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任晓艳;[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2期
周建华,冷炎;[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宋玉剑;徐和和;;[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陈强;[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史振玉,孙卫国;[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9期
许萍;[J];光明中医;2004年02期
宋良,张进峰,郜艳丽;[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18期
阎银宗;[J];江苏中医药;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房栩丞;王婴;;[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胡青林;马文军;刘松;;[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7期
郑彩霞;王洪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0期
范荣钢;查明;张宣;;[J];安徽医药;2010年11期
庞士勇;马自强;;[J];安徽医药;2011年12期
李成;沈梅红;李忠仁;;[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周青;张丹;陈玉根;;[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邓军;;[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周海峰;谷云飞;;[J];北方药学;2012年06期
雷建云;郭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安少雄;苗春红;;[A];北京结直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沈国喜;罗湛滨;;[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李文玄;张磊;;[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杨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李文玄;张磊;;[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居海红;邓德昌;方晓明;沈文晓;;[A];浙江省第十九届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田祖豪;孙欣;林方才;;[A];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外科专业、护理专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陈小岚;;[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任晓艳;孙文善;;[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徐世芬;庄礼兴;;[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秀年;[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谢宇霞;[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杞锦政;[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怡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郭人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范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崔晓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田世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凡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何斌;[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袁鹏;[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刘景;[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立早;[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晓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权春分;[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白士九;[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由冬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苏亚妹;[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张则彦;[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二容;[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2期
周恩妹,汤勇;[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袁学松;[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任晓艳;[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2期
罗永芬;杨天府;汪虹;;[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周建华,冷炎;[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张仕年;冀斌;邵铭熙;;[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张波;安洪达;贾瑞刚;郭媛媛;毛宽荣;;[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年05期
张虹玺;李彦龙;;[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01期
蒋松涛;李师;高戈;;[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兴伯;李树正;张振超;张俊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秀军;[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陈宝安;[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蒋进广;[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刘艳;[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张(?)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张坤;[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樊瑛瑛;[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佳楠;[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蓓蕾;丁正中;焦黎丽;陈丹平;张毅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国喜;罗湛滨;;[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惠小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兴华;[J];北京中医;1992年04期
崔瑾,欧桂珍,杨涛,田维毅,路绍祖;[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周友龙,张丽蓓,申霞;[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任晓艳;[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2期
赵顺,张德枫,赵乐平,李惠杰,张鑫宇;[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徐道昆;[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02期
汤汉林,潘运龙,姜海平,王希;[J];广东医学;2005年04期
张胜春;[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年05期
崔瑾;[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沈智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龙千里,张文春;[J];新医学;2002年06期
徐海云;徐桂林;;[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2期
陆健;葛堂;赵敬阳;;[J];天津医药;1976年09期
徐三文;[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1994年03期
周友龙,张丽蓓,申霞;[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赵健民,赵占宏,陈红梅;[J];河北中医;2001年08期
叶珩!桂林541001,叶平初!桂林541002;[J];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02期
刘卫平,林展增,吴建琼;[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刘卫平,邢之华,林展增,吴建琼;[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王莉莉,阿地里江;[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虹;;[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王婷;高木丰;李胜天;;[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陈耀龙;陈淑慧;陈荣钟;;[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邓沅江;梁伟雄;程淑意;;[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郑婵美;李俊苗;何文超;;[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雷景和;;[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张中成;骆悠;;[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李丽红;曾扬;;[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朱利利;杨丽明;刘秋萍;赵亚星;张晓波;秦有;;[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杨伟;张磊昌;王亮锋;;[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针灸科
吴杞;[N];家庭医生报;2004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杨安生;[N];大众卫生报;2003年
石家庄市中医院肛肠二科
肖利君;[N];河北科技报;2004年
副主任医师
欧阳军;[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刘 锋;[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蒋健 上海属曙光医院内科;[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刘云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戴秀娟;[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人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志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郑开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林宴菱;[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刘科佑;[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夏毅;[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陈贵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许瑞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陈国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蔡明宗;[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姗姗;[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袁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黎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崔毅;[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徐东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蒋凯正;[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谢丰如;[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丽粉;[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谢枫枫;[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王鑫欣;[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中医穴位埋线加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
更新时间: 16:07:23
健康分享者:ask
该经验由 askac 发布经验求助,查看TA的任务需求
到底三叉神经痛该怎么样去治疗的呢?不过只是短暂性的,等到病情慢慢发展以后发作的时候就会更加的频繁的,并且每个人的病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是十几年的,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是非常急性发作的,有的是根本就感受不到疼痛就消失了,常常就会在受凉或者是感冒以后才会出现的,疼痛也会加重的,所以患者在发病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自己的面部出现一些闪电般的疼痛的,有的几年,
步骤/方法:
首先当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就是可以采用针灸加上中药治疗,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而且治疗效果好没有痛苦的,费用很低。
如果药物的治疗没有效果以后,不要服用不然毒副作用比较大的,要对症下药的,再去选择非药物的治疗方法的,可以先去选择药物的治疗的,三叉神经痛应该要明确的去确诊以后才能够去治疗的,但是药物治疗必须是正规的,
就可以先吃一些流食的,不能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而且还容易去咀嚼的食物的,如果是咀嚼的时候也会感觉到疼痛的话,但是绝对不可以吃油炸的,要选择一些比较松软,大部分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富有规律的,
注意事项:
从而就会引起自己三叉神经痛的情况发生的,而且患者在吃饭,甚至是刷牙的时候动作也是需要非常轻柔的,不然的话就会诱发自己的扳机点的,说话,
订阅到邮箱
用药知识热门相关
用药知识精彩推荐
用药知识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1.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
参考价格:¥40
功能主治:1. 预防和治疗肿瘤放疗或化疗后引起...
参考价格:¥0
咨询实录推荐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穴位埋线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副作用的机理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穴位埋线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副作用的机理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穴位埋线联合紫草三黄膏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临床讨论穴位埋线联合紫草三黄膏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临床讨论美好小时光百家号尽管微创手术已引进于痔的治疗中,但针对混合痔外痔部分的处理仍以切除为主,所以痔手术后的疼痛不可避免,而对于肛瘘和肛痈的主流手术仍是以切除病灶为主,故无论是痔手术还是肛瘘和肛痈的手术术后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程度差异性的疼痛。本科室2013 年7 月—2015 年12 月针对混合痔、肛瘘和肛痈术后的患者在中药外治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经临床观察不仅明显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而且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混合痔、肛瘘、肛痈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 岁;③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切口为3~5 个;④低位单纯性肛瘘行肛瘘切除术;⑤低位单纯性脓肿行脓肿一次性根治术;⑥既往无肛门部手术史及肛门形态功能异常。  1.2 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及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②取穴部位皮肤不适合埋线者;③术前12 h 内使用镇痛剂治疗及术后使用其他止痛剂者(包括止痛泵);④病情危重,难以对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确切评价者,曾有长期反复滥用止痛药物者。  1.3 一般资料纳入病例共300 例,其中混合痔180 例,肛瘘60 例,肛痈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 组各150 例。每组包括混合痔90 例,肛瘘30 例,肛痈30 例。治疗组男83 例,女67 例;平均年龄(42.83±13.05)岁;平均病程(9.36±1.67)月。对照组男77 例, 女73 例; 平均年龄(42.80±10.93)岁;平均病程(9.99±1.54)月。2 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2 组均采用骶麻,侧卧位。  2.1 治疗组术后2 h 实施双侧上巨虚、承山埋线。采用2号羊肠线,选取0.90 mm×38 mm 一次性针头作针套,0.30mm×50 mm 一次性针灸针剪去针尖后作针芯。取侧卧位,选准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一段1 cm 羊肠线,放入针头的前端,后接针灸针。将针头快速刺入穴位中,深约10~15 mm。将针芯向前推进,边推针芯,边退针管,把羊肠线埋入穴位中。棉签按压针孔片刻,外贴敷贴。术后每天中药三黄洗剂局部熏洗,予紫草三黄膏肛门内推注,创面外敷换药治疗。  2.2 对照组术后每天中药三黄洗剂局部熏洗,予复方多黏菌素B 软膏肛门内推注,创面外敷换药治疗。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观察疼痛指数,疼痛指数:长海痛尺评估法(NRS- VRS- 5),用1 条10cm 长的标尺,正面两端标明分数:0 分代表完全无痛,10 分代表疼痛最剧烈,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0 分(0~1)为无痛;2 分(1~3)为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4 分(3~5)为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需用止痛药;6 分(5~7)为重度疼痛:影响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8 分(7~9)为剧烈疼痛:影响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10 分(9~10)为无法忍受疼痛:严重影响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记录术后1、2、3、5、7 天换药后0.5 h 的疼痛分值。  3.2 统计学方法用Excel 2003 录入、整理研究对象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对满足正态齐性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进行成组t 检验;对等级资料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显效:术后创面完全不痛,排便、换药时亦无疼痛,0 分≤长海痛尺评分估法≤2 分;有效:术后创面基本不痛,排便、换药时稍有不适感,2 分≤长海痛尺评分估法≤4 分;无效:术后创面仍有疼痛,排便、换药时则疼痛更甚,需服镇痛药或肌注杜冷丁类方能止痛,4 分≤长海痛尺评分估法≤8 分。  4.2 2 组术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天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5、7 天疼痛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 2 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1.33%,对照组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4.4 不良反应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治疗组有2 例因自服止痛药退出,治疗组2 例穴位埋线患者出现埋线部位硬结酸胀,经指腹按摩1 周后硬结逐渐缩小,其余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5 讨论  肛肠病术后疼痛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疼痛有多元化因素,除局部损伤,创面暴露,受理化因素刺激,排便肛门扩张、括约肌痉挛性等因素外,还与患者精神紧张,痛阈差异有关。中医学理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且都与神志活动有关,即经络气血的病变是疼痛产生的基础。本科室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持续性镇痛而临床副作用较少的方法,本研究着力于中药外治和穴位埋线镇痛的临床观察。紫草三黄膏和三黄洗剂是本院众多位肛肠专家在总结前人临床治疗痔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的中药制剂。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其药物组成中黄连、栀子、冰片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当归、栀子、黄芪可有效改善微循环。紫草三黄膏诸药配伍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的治疗效果,而且突出了调气和血的治疗理念。穴位埋线疗法综合了针灸、留针、穴位注射、刺络放血等多种治疗方法,肛肠病术后疼痛与患者焦虑、恐惧等精神因素有关、穴位埋线在治疗期给患者以强大的心理暗示,增强了患者的信任和心理放松,提升了患者的疼痛阈值。选用承山和上巨虚也是在查阅文献并经结合临床观察而选择的穴位,承山为治疗痔疮的常用穴位,具有疏经解痉、理气止痛的功效,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具有通经活络、理气止痛、调肠和胃之功效。对照组选用的复方多黏菌素B 软膏是一种含有硫酸新霉素、多黏菌素B、杆菌肽和盐酸利多卡因的复合制剂,目前广泛应用于肛肠科术后创面的换药治疗,具有抗感染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第2 天、3 天、5天、7 天疼痛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止痛的效果优于复方多粘菌素B 软膏。在临床观察过程中笔者也发现,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的治疗不仅能有效镇痛而且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如排便困难、腹胀、尿潴留的发生等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是值得临床借鉴。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美好小时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美好小时光,每日发点新鲜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骨神经疼能治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