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全切甲状腺癌复发几率率及术多长时间会复发 甲

与甲状腺癌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12:45:39)[共8165字]摘要: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占所有癌症的0.5%~1%,在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按照性别和年龄调查发病率,男性中每年低于3/10万,而女性要高2~3倍,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年龄分布亦异,乳头状腺癌分布最广,可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至百岁老人,滤泡状癌多见于20~100岁,髓样癌多见于40~80岁,未分化癌多见于40~90岁。......&&&
相关文献:权威专家回应“甲状腺癌发病诱因“多种传言  近日据媒体报道称,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近几年提升,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这一消息引起网友对甲状腺癌的广泛关注。一段时间来,关于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及致癌原因的各种疑问、猜测不断。近日有关部门及专家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独家专访,回应网友担心的问题。  发病率上升原因何在?  记者近日就媒体报道的北京市甲状腺癌发病率提升一事求证北京甲状腺癌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诊断和治疗上尚未达成熟阶段,具有一些分歧意见;进入21世纪,外科技术、肿瘤治疗技术、治疗方法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率不高,治疗时不足,或过度治疗两个矛盾。  1甲状腺癌的一般概念  1.1甲状腺的病理特征及类型甲状腺癌来自不同的甲状腺细胞,病理类型多样,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1988年WHO病理分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误诊原因,以提高甲状腺癌诊断准确率。方法将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甲状腺癌声像图,分为实性低回声、囊实混合和结构杂乱三种类型。结果28例甲状腺癌,阳性检出率100%,物理性确诊100%,但病理性诊断符合率仅25%(7/28)。按此标准,误诊21例,误诊率为75%。结论超声在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应以认真、仔细观察研究二维图像的表现为主,结合彩色血流的分布特点及临【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合理的甲状腺再次手术方式。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同期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共451例,其中178例属再次手术治疗(占39.5%),男45例,女133例,乳头状癌135例,滤泡状癌37例,髓样癌6例。再次手术原因包括:(1)误诊致原发癌灶残留或甲状腺隐性癌原发灶未切除;(2)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同侧或对侧复发或/和淋巴结转移;【摘要】目的了解启东市甲状腺癌流行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启东市肿瘤防治网收集的肿瘤死亡登记报告资料,计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结果年甲状腺癌发病率0.54/10万、标化率为0.50/10万。甲状腺癌发病率女性(0.79/10万)高于男性(0.27/10万)(P<0.01);发病年龄中位数男为55岁、女为53岁。历年发病率、标化率趋势检验及3个时期发病率、标化率趋势检【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PLD)的活性变化,为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具有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结构的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做底物,通过TX-114分相,定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中GPI-PLD活性,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PI-PLDmRNA水平,分析其表达量与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摘要】目的重点分析甲状腺癌的二维图像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旨在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特征。方法120例甲状腺癌经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内部有无微小钙化灶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其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情况。结果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边缘不整,内部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后方有衰减,40%内部有砂粒样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1.5cm者血流信号丰富。关键词桥本病;甲状腺癌;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发病关系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年56例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7例资料。结果本组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2.5%(7/56)。全组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甲状腺癌7例平均随访6.5年无死亡及复发,预后好。结论对于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应考虑手术治疗。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临床诊断较困难。术【概述】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年龄调查发病率,男性中每年低于3/10万,而女性确要高2~3倍,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年龄分布亦异,乳头状腺癌分布最广,可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至百岁老人,滤泡状癌多见于20~100岁,髓样癌多见于40~80岁,未分化癌多见于40~90岁。【诊断】甲状腺癌的诊断贵在早期。凡发现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放射性核素及甲状腺激素的应用。方法自1998年8月-2009年8月对24例甲状腺癌病人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应用放射性核素及甲状腺激素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20例首次手术,4例第二次手术行甲状腺全切除术,10例同时行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24例术后均行放射性核素治疗及服用甲状腺激素,随访24例,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对除未分化癌以外的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摘要】目的评价血清Tg和131I全身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碘治疗后随访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接受131I治疗,治疗前停服甲状腺素4~6周,并忌碘饮食30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同时口服131I诊断剂量185~370MBq24h后,和(或)口服131I治疗剂量3.70~7.40GBq4~7天后全身显像。结果38例DTC接受术后131I去除治疗患者【关键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检查亦很难诊断,临床上误诊、误治时有发生,以致需要再次手术治疗。1993年8月&2001年8月,我们对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近期再次手术,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的10.1%(30/296),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本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35.6岁。于外院行【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在超声、MRI及1H-MRS的影像特点,比较不同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甲状腺癌的影像表现。结果:甲状腺癌的发展变化、形态、内部回声、彩色血流显像、磁共振成像、波谱分析及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征象均有不同表现。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有重要诊断价值,结合MRI、1H-MRS能提高对甲状腺癌的确诊率。【关键词】甲状腺癌;超声;磁共振成像;氢日前,有关“国内部分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增加”、“高碘会引发甲状腺癌”等诸多议论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了不少老百姓的担忧。由此记者针对性地采访了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甲状腺癌治疗专家罗全勇博士。罗全勇指出:甲状腺癌可防、可治,没有必要恐慌。据罗全勇博士介绍,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有多种原因:1.如今由于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更加注意体检,尤其是颈部超声检查,从而导致以往【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必要性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75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病例中,61例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而行肿瘤局部切除或一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不够;12例为首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其中9例已有颈淋巴结转移,未行颈淋巴结清扫术,3例因颈淋巴结转移癌仅行淋巴结活检,忽视甲状腺肿瘤的诊断;2例因为快速病理检查未【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对肿块检出率100%,超声诊断符合率73%(33/45)。细粒样钙化和低回声在微小甲状腺癌诊断中的特异性较高。45例隐匿性甲状腺癌中,二维声像图表现为结节内微钙化灶者33例(73%);2例结节内见较小不规则囊变;40例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结节内部血流信号增【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健康体检中对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在健康体检中,应用彩超的高频线阵探头常规检查甲状腺,记录可疑甲状腺癌病例的年龄、性别,肿块的声像图特点,进一步应用CDFI技术分析其血流特征,建立健康档案,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复查。结果14655名健康体检人员中,发现可疑甲状腺癌患者16例,经手术病例证实13例。癌肿直径平均为0.8cm。结论应用高频探头【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前诊断;手术甲状腺癌是一组生物学行为差异很大的癌症,对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癌肿的病理类型。手术可切除原发癌和转移灶而防止其转移和复发。由于病理分类不同,故手术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对我院治疗的38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甲状腺癌患者38例,其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6.3岁。乳头状癌2【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  诊断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临床较常见[1],以往认为其合并甲状腺癌较少,但临床实践中发现甲状腺多发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也不在少数。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甲状腺癌116例,其中多发甲状腺结节并发甲状腺癌4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8例,其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在19~70岁,平均45岁。其中单侧多发结节者5例,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51例均行平扫,43例加作增强。结果51例甲状腺病变中,甲状腺腺瘤12例,5例有囊变,6例有钙化,肿块均有完整包膜,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25例,22例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为髓样癌。12例有细钙化及小斑点状钙化,10例有囊变,22例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转移癌2记者日前从天津市肿瘤医院获悉,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联合该院肿瘤分子诊断中心于津浦教授,在国际上首次研究发现的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新的遗传易感基因结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据悉,该研究突破了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易感基因研究的瓶颈,揭示了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特点,为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遗传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高明表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Vol.21No.3P.244-2477(沈阳)为了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存活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效应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研究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68例甲状腺癌、12例甲状腺腺瘤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存活素、caspase-3、VEGF蛋白表达,并结合甲状腺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素在正常甲状【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与CD44v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0例甲状腺癌患者(单纯手术25例,手术加放疗25例,手术残留加放疗25例,姑息治疗25例)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了CD44v6检测。结果甲状腺癌患者的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淋巴结转移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单纯手术组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0%、74.0%、44.0%高于其它3【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诊断方法与手术方式。方法对65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5例均手术治疗,治愈63例,无手术死亡,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为误伤。结论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根治性切除和改良根治术可获满意效果。【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Analysisof65patientswiththyroidcarcinomaun【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彩超声像学改变和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关系。方法10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组治疗前后检测彩超声像学和SIL-2R含量的改变。结果肿块表现为境界清楚,其内部回声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区40例;表现境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的低声区49例;境界欠清,形态不整,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区11例;不同方法治疗后SIL-2R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口服131碘治疗的护理。方法对65例口服131碘患者的回顾性总结。结果52例患者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破坏,8例转移灶消失,5例转移灶缩小。结论口服大剂量131碘是治疗中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甲状腺癌;131碘;护理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大约占人类全部肿瘤的1.4%,男女之比约为1∶2~3。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由于【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病变(直径≤1.0c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术前经超声检查的58例甲状腺微小占位性病变及其颈部淋巴结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58/58),定性诊断符合率为51.7%(30/58),良恶性诊断符合率55.2%(32/58),其中甲状腺癌39例,甲状腺瘤2例,缝线肉芽肿6例,瘢痕结节1例,结节针对目前各种甲状腺疾病频繁出现的现状,协和医院教育处和内分泌科联合举行了一场继续教育讲座,由我国最著名的内分泌专家白耀教授讲授:一种不都是恶性的癌症-甲状腺癌。此次讲座受到协和医院全院职工的关注,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赵玉沛院长、王以朋副院长和陈杰副书记也聆听了整个讲座。白耀教授深入浅出地对甲状腺癌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不仅让到场的职工上了一堂妙趣横生的专业课,了解到甲状腺癌的临床诊疗知识,更让大家了解到甲状腺癌致甲亢较少见,国内外统计的资料结果不一,苏联报告一组258例甲状腺癌病例中有26例合并甲亢,占10.1%,国内上海102例甲状腺癌中仅1例,占0.98%。甲状腺癌引起甲亢有三种情况:  ①甲状腺癌手术切除后并发甲亢。  ②未经手术的甲状腺癌合并甲亢。  ③原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患甲状腺癌,但甲亢是前者所致,非甲状腺癌所引起。  因手术后发生的甲亢占大多数,病因明确,确诊较易。其发病多因【关键词】甲状腺癌姑息治疗在美国每年有约33600例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总的5年生存率大于96%,约1500人死于该病[1]。晚期进展期甲状腺癌患者在死亡前的几周甚至几个月内会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常见的包括疼痛、乏力、疲劳、恶心、呕吐、气短、厌食,神经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失眠、极度兴奋等。由于甲状腺解剖位置的原因,恶性进展期甲状腺癌会挤压、侵犯颈部重要结构,如气管、食管、重要的血管、神经,导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本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多数实质肿块及囊性肿块内实质部分有沙粒状钙化或粗糙钙化光团,少数表现为增强及杂乱回声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肿块内血流阻力指数较高,平均为0.75。结论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甲状腺癌;高频【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意义、手术时机及其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月~2005年5月间13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手术方式为甲状腺肿块切除或甲状腺患叶次全切除8例,甲状腺改良根治4例,甲状腺患侧叶全切除术1例。首次手术病理类型:乳头癌9例,滤泡状癌2例,混合癌1例,未分化癌1例。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首次手术不当致癌残存和肿瘤复发者10例,占76.9%,其次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综合治疗甲状腺癌(甲癌)在内分泌肿瘤和头颈肿瘤中均占第一位[1]。长期以来的统计表明,甲癌发病率约2/10万,临床上罕见,不被人们重视。近年来一些国家流行病学统计有惊人的变化,美国1997年新发现甲癌病例数几乎是1977年发现病例数的1倍(1)。据国内普查资料,甲癌发病率平均为11.44/10万。以上统计说明甲癌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增高趋势,已成为常见的恶【摘要】放射性碘(131I)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本文概要描述了大剂量放射性碘治疗的毒副作用和防治措施,经过恰当的疾病治疗和毒副作用防治,配合科普宣教和心理护理,是放射性碘治疗顺利、安全、高效实施的有力保证。护理人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关键词】甲状腺癌;131I;护理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复发再次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甲状腺疾病再次外科手术治疗病例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少。结论再次外科手术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及甲状腺癌为主。手术方式则视情况而定,专业、细心、解剖清楚,系统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替代治疗等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复发再次外科治疗  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还有放射性碘及药物治疗。通过规【摘要】目的总结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手术病理诊断资料和超声图像资料的甲状腺癌病例57例。结果57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43例(占75.4%),微小癌7例,伴癌结节钙化27例,两种疾病共存17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简称:结甲肿)13例。淋巴结转移5例。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大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虽超声对多源性甲状腺疾病及微小癌灶的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鉴别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进行评估,用高频超声诊断并测量淋巴结,记录形态、回声、大小、部位,结果由病理证实。结果81例甲状腺癌患者中49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绝大多数转移淋巴结为圆形,无淋巴门的低回声结节。淋巴结的形态对提示转移最可靠,圆形、纵横径比小于2的低回声淋巴结常提示转移。在转移性病灶中无淋巴门,内部有囊变或钙【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的CT扫描资料。结果甲状腺腺瘤36例,CT诊断符合率88.9%;甲状腺癌23例,CT诊断符合率82.6%。除1例甲状腺隐匿性癌外,其余肿瘤均经CT检出,检出率达98.3%。结论螺旋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大价值,能判断有无侵犯周围器官,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图像改变可分为低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CDFI显示:瘤内有较丰富的血供,同时可发现颈淋巴结肿大及钙化及低回声征象。结论依据肿块内部血流信号的多少及血流参数测定及超声影像特征,对甲状腺癌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甲状腺癌;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超囊性异位甲状腺癌超声表现1例(pdf)1病历摘要患者,女,19岁。以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外院诊断甲状舌骨囊肿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查体:血压、脉搏、心率正常,颌下正中线近颈部上端可触及大小3cm×3cm、位置较浅包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质韧较软,活动不明显。表面光滑,无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X线颈椎片正常。超声检查:双侧甲状腺及峡部甲状腺大小形态正常,颈前正中线,甲状软骨上方测及2.6cm×2.5Hürthle细胞癌是分化型甲状腺癌中比较少见的类型,约占5%以下,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侵袭性较其他分化型甲状腺癌强、转移率高、预后差。治疗仍然存在争议,很多医生对它尚缺乏丰富的经验。文章将就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和诊治现状综述如下。1定义和细胞来源甲状腺Hürthle细胞性肿瘤是指由75%及以上的Hürthle细胞(嗜酸性细胞)构成的有完整包膜的甲状腺病变。良性者称为Hürthle细胞性【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碘治疗的护理。方法1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碘治疗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65例病人在住院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颈部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破坏,30例病人转移灶消失,10例病人转移灶缩小。结论甲状腺癌术后口服131碘“清甲”治疗,是治疗中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有效治疗方法,配合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大多数病人收到良好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但是很少有人研究放射性碘对甲状腺癌的影响,只有三项研究检测了与契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辐射有关的癌症风险。纽约哥伦比亚大学GeoffreyR.Howe博士和他的同事对13,127名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了筛查。从中筛选出来自于乌克兰地区,并且在契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时都不满18岁,而且生活在辐射高污染地带的患者。研究人员使用甲状腺放射活性检测仪在事故发生不久后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了检测,并【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点,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5例中,超声确诊或提示性诊断25例,准确率71%;4例提示图像特点,6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4年3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资料完整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nThyroidAssociation医学空间(MEDcyber.com)1月29日消息--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到所有甲状腺肿瘤的80%。既往一直认为,1cm以下的小型甲状腺癌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无需积极治疗,但匹兹堡的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甲状腺学会的年会上指出,微小甲状腺癌并不像临床医生想象的那么安全。在这项大型的回顾性研究中,匹兹堡大学的HarukoAkatsuKuf【关键词】甲状腺;癌;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主要影像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探头频率的提高,超声多普勒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现结合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甲状腺病的超声推测结果分析甲状腺癌的超声检测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因其分化程度高,肿瘤生长缓慢,术后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多年来围绕手术切除范围: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是单侧清扫,还是双侧清扫,以及有关个体化治疗,在外科治疗原则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本文就此有关问题结合我科88例治疗经验谈一些粗浅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年间共收治甲状腺癌88例,男38例,女【摘要】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lymphomainvasionandmetastasisinducingfactor1,Tiam1)表达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iam1在甲状腺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标本中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Tiam1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癌原发灶中的表达(P<0.05);伴发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组【摘要】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甲状腺癌具有经济、有效和安全的优点。本文介绍了48例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病情护理、住院131I治疗的护理以及随访。认为护理工作对于安全和有效开展131I治疗甲状腺癌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碘;放射同位素;甲状腺癌;护理 由于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甲状腺癌具有经济、有效和安全的优点,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将其作为去除分化型thfactor-β,TGF-β)可影响细胞增殖与分化,对上皮来源的细胞则主要是细胞生长负性调节因子。TGF-β受体在TGF-β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降低是TGF-β抵抗的主要机制。本研究在甲状腺癌中Ⅰ型TGF-β(TGF-βⅠ)受体在TGF-β抵抗机制中的状态。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甲状腺癌标本32例,其中男6例,女26例,年龄21~82岁,平均42.7岁,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5【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术前用高频超声对12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检查,重点观察结节内有无钙化,术后病理证实,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检出甲状腺结节内钙化30例。结节合并钙化癌变率为26.67%(8/30),明显高于无钙化率5.20%(5/96),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甲状腺癌合并钙化率最高,为61.54%(8/13),尤其是单发结节者。结论高频超声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甲癌术后不影响寿命
19:58&&&&&&浏览3593次
病情描述:前段时间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在医院检查是患上了甲癌了,现已在医院进行了手术的治疗,甲癌术后不影响寿命?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甲状腺疾病隐蔽性很高,大多数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甲状腺的疾病,甲状腺癌疾病的预后是最佳的,在部分或者全部切除后应完善术后的治疗,甲状腺癌虽然对寿命的影响并非像其他癌症那么大,但是甲癌术后的复发率相对高,甲状腺癌手术的完成并不是治疗的终结,而是甲癌漫长康复期的开始。
副主任医师
已帮助699305人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切除后复发几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