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看好了,现在有时傻傻两个人 笑的多甜的笑,女 21岁,以后生活上有问题吗?做上门女婿可以吗?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史话,主要讲的是从1850年到1916年这六十余年间中国的一些人和事。  本书与小说不同,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正史,有严格的史料和史学研究成果作为依据,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内容的通俗和行文的流畅,使用了小说的笔法,力图让每个人都看得懂。  这种史话体的书,前人已经写过很多,但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目前为止还是空白,而中国近代史又是比较有趣的一段历史。  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洪秀全、石达开、奕訢、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袁世凯、康有为和孙中山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很想知道天京事变的内幕,刺马奇案的真相,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离奇的死因,以及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的真正原因。  也许您以为自己对这些人、这些事很熟悉,但是事实上未必。  也许您以为自己对这些人、这些事一点都不熟悉,那也没有关系。  这本书就是写给对中国近代史一点都不懂的人看的,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带给您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希望这是一本轻松好读的中国近代史。  第一卷 销兵天下   第一章 帝王的烦恼  大清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日,道光皇帝—爱新觉罗o旻宁驾崩,号宣宗成皇帝,在位30年,终年69岁。  旻宁人比较平庸,但是所幸在位期间天下比较太平,国家无事。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  不过,在这期间,国家还是发生了一件事,一件小事,有点令人遗憾。道光十九年(1839),旻宁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惹毛了西方的一个小国—英国。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为官清廉、正直,是道光朝名臣,坚决主张抵制鸦片,受命担任钦差大臣、两广总督。在广州收缴英国商人鸦片一百一十八万八千一百二十七公斤,并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人家英国商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贩卖鸦片,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你说禁就给人家禁了。  英国人很生气,旻宁压根没当回事。  后果很严重。  英国人带着军队杀到了中国,由于林则徐的抵抗,进攻广州未果,于是他们绕道而去,北破定海、镇海,南克虎门、厦门,军舰开进长江,所到之处,无不披靡,如入无人之境,一时大有直取江宁(今南京)之势。  旻宁好像被当头敲了一闷棍,懵了。  一个蕞尔小国,名不见经传,竟然敢如此欺负我天朝,真是岂有此理。  林则徐也是个废物,怎么当的差,怎么就能让英国人打到江宁?  气死朕了,议和!  于是,林则徐被革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英两国签订了《江宁条约》,后世称之为《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  一、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当时全国上下,除了香港人自己,几乎没有人知道香港岛在哪。  朕当你要什么,原来是要这么个弹丸小地方,给你。  二、开放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为通商口岸。原本中国只有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多开几个就多开几个,无所谓。就有一个问题,福州是省城,让一堆洋人进进出出的,有点影响市容,算了,忍了。  三、中国向英国赔款白银两千一百万元。注意,那会中国还没有自己铸造的银元。当时因为墨西哥开了很多银矿,所以市面上流通大量的墨西哥鹰洋,中英两国通用,这个元指的就是墨西哥鹰洋。这一类的各种银元因为都是打洋人那来的,所以中国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叫大洋。这笔赔款约合白银一千五百万两。这个比较肉痛,因为清朝国库一年的岁入也才四千多万两白银。一下子赔出去三分之一,小半年白干了。但是如果你知道了几十年以后发生的那些事,你会觉得,就赔这点银子,实在是应该谢天谢地了。  还有一些,估计大家也没兴趣看,我就不写了。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场战争就是为中国近代史拉开序幕的鸦片战争,西方国家称之为第一次英中战争,或者通商战争。  从此,西方各国纷纷要求跟中国签订通商条约,要求长期实行禁海政策的中国开放国内市场。中国一来不想让英国独占跟自己贸易的好处,二来也为了展示天朝雨露均沾的胸怀,所以来者不拒,跟很多国家都签订了通商条约。  还好,条约签完了英国人总算没再闹腾,旻宁可以喘口气了。  这口气一喘就喘了十年。照理说,一个人挨了揍,就该琢磨琢磨自己为什么挨揍了,想办法不要再挨揍了,甚至要报仇雪耻,把这顿揍找回来才对。  可是旻宁不这么想,他觉得,中国这么大,挨几下揍无所谓。就好像老虎让蚊子给叮了,蚊子这种小东西你没法跟它较真,喂饱了它让它不再咬人就行了。这个想法也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时候的英国,根本不是什么蕞尔小国,而是一个早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和光荣革命,称霸世界,统御七海的日不落帝国(日不落,指一个国家疆域辽阔,横跨东西两半球,太阳在它的国土上永不坠落)。  道光三十年(1850),旻宁病重。他老了,这些年身体也不好,他很忧虑。不是忧虑死,他知道自己早晚有这么一天,他不担心这个。他忧虑的是,自己该选哪个儿子接班。  这是个多年来一直让他头疼的问题。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洲族,没有汉族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从努尔哈齐(在清代的官方史籍中,清太祖的汉文名字一律为努尔哈齐,并非努尔哈赤)建国以来,接班人的问题几乎总是要闹得皇子之间兵戎相见,康熙年间,康熙帝好不容易学着汉族中原王朝立了个太子,结果是两立两废,到最后竟然闹出了个九子夺嫡的凶险局面。  雍正帝踩着兄弟们的尸体登上皇位之后,吸取了前代的教训,为了解决接班人的问题,他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就是皇帝在生前提前写好遗诏,秘不示人,把遗诏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等皇帝一死,就从匾后面取出诏书,当众宣读,确定储君之位。  这个办法确实是有效。储君的身份隐秘,皇子们想斗也不知道该把枪口对着哪个兄弟。而且皇子们不敢再明着斗,生怕给汗阿玛留下不好的印象,回头不往诏书上写自己的名字。  注意,受某些电视剧影响,大家可能以为皇帝的子女都称呼老爸为皇阿玛,这其实是个误会。在清朝的奏折和正式文档中,皇子们对皇帝的称呼只有两种,一种是满语—汗阿玛,另一种是汉语—皇父,没有第三种叫法。  道光二十六年(1846),旻宁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儿子们。皇长子奕纬二十四岁夭折,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出生不久就挂掉了。  他想不通,这些儿子怎么都这么早死,会不会是让名字给克死的呢?  因为绞丝旁有点命悬一线的意思,于是他把以后的儿子们名字中的绞丝旁改成了言字旁,谐音延年益寿,希望能给他们转运。  后来他又生了六个儿子,但是可选择的空间不大。只有皇四子奕詝16岁,皇六子奕訢15岁,皇五子奕誴过继给了宗室亲王,其余的皇子都不到10岁。想想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旻宁决定就在奕詝和奕訢之间选择一个做储君。  选谁呢?  他犹豫了很久。虽然这些年来他无数次地犹豫过这个问题,但事到临头,他还是犹豫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奕詝是孝全皇后钮祜禄氏唯一的儿子,孝全皇后死得早,旻宁对他的这个妻子很宠爱,自然也很宠爱两人唯一的这个儿子。母亲死的那年,奕詝才10岁。而且奕詝不但很可怜,还很厚道。母亲死后,他由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抚养,他对自己的弟弟—静皇贵妃的儿子奕訢很谦让。但奕詝有一个重要的缺点—学习成绩一般,换句话说,他的资质不高,脑子比较笨,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奕訢则正好相反,他天资聪明,诗文、骑射都很出色,学习成绩比四哥奕詝优秀得多,本来就很受宠。而且他还是静皇贵妃的儿子。静皇贵妃又是现今在世的嫔妃中最受宠的一个,奕訢自然就更加受宠。  但旻宁再三考虑,还是决定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继承自己的皇位。  据说令旻宁下定决心的是这么两件事:  有一次,旻宁带着儿子们到南苑打猎,皇子们很想在汗阿玛跟前露一手,都玩命地打。最终,奕訢打的猎物最多,而奕詝一只猎物也没打着。  旻宁问奕詝这是为什么。奕詝的老师杜受田事先早教好了,让奕詝回答说:“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旻宁听后很高兴,这个儿子这么小的年纪,竟然能有这份见识,很好。  还有一次旻宁病了,病得很重,召两个儿子谈话。奕訢临去之前,他的老师卓秉恬告诉他,让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可能地向汗阿玛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奕詝临去之前,他的老师杜受田则告诉他,比才华你比不过奕訢,所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仁孝。  怎么展示呢?  哭。用不着多说什么,只管哭就对了。  旻宁见了儿子以后,就说了一些“我老了,不中用了,很久没梦见周公了”之类的话,两个儿子也就分别照着老师教的做了。  本来旻宁对奕訢的对答如流很满意,结果让奕詝这么一哭,旻宁觉得这个儿子真孝顺,这么爱自己。  于是,储位就定下了。  这两件事是不是真的呢?  不是。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两件事都是后世文人瞎编的。  首先,第二件事来自野史和民间传言,可信度不高。  其次,第一件事发生的时间最迟也不超过旻宁立储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这一年,一群皇子打猎,六个皇子中有四个不到10岁。这些小屁孩可能根本就不会打猎,甚至根本不会跟着去。所以说这件事的真实性大有可疑。  即使真有这回事,这对奕詝来说相当于跟一群小屁孩比打猎,赢了你也不光彩啊,何况还输了。输了以后竟然还敢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不忍伤生以干天和,简直是厚颜无耻。你老爸也打了很多猎物,难道也“伤生以干天和”了?而且难道没有一个人记得满洲人自古有尚武的传统吗?打不着猎物在满洲人眼里从来就是无能的表现。皇位怎么能传给这么一个既无能又无耻的儿子呢?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这两件事在《三国志》中都有故事原型,分别是魏明帝曹叡和和他老爸魏文帝曹丕的故事,第一件事参阅《魏书o明帝纪》,第二件事参阅《魏书o吴质传》,大家翻翻《三国志》一看就明白了,根本就一模一样。奕詝直接照搬古人的故事,是欺负老爸没读过书吗?  所以说,这两件事纯属瞎编,如有雷同,那绝不是巧合。  这些故事中传达的唯一准确的一个信息就是,杜受田一定在奕詝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出了力,至于具体出了什么力,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宫闱之事,一向不许外传,但可以肯定,绝不是上面的那两个馊主意。  好了,抛开上面这些虚构的成分,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旻宁到底为什么要把储位传给奕詝。  首先,奕詝是皇后的儿子,子以母贵,算是旻宁的嫡长子,身份高贵。  其次,奕詝年纪最长,性格比较老实稳重,应该能担大事,而且没有明显的弱点。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好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奕詝,就决定是你了!  就由你来做朕的接班人!  根据后来历史的发展来看,这实在不是一个理想的决定。不过那也没办法了,事实已经是这样,历史还是要继续。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日,旻宁到了弥留之际。临终前,皇子们侍立在身边,他把奕訢叫到跟前,想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下,摇头叹了口气。  算了,已经决定了的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天,道光帝旻宁驾崩于圆明园。  清朝的满洲皇帝不喜欢呆在规规矩矩的紫禁城,喜欢游赏全国各地的山川美景,所以在北京大修园林,把中国各地的风景名胜都搬进了园林中,形成了三山五园的美丽景观。  三山五园就是北京的香山、万寿山、玉泉山,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等北京皇家园林的统称。这些园林今天基本上都不在了,您今天如果去北京旅游,到这些地方多少还能看到个一点半点的景观,那都是后建的,原来的早已经被毁于日后两场浩大的劫难,这些事我们后面会讲到。  人们从正大光明匾后面取出旻宁的遗诏。里面的主要内容有两条:  一、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二、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继承皇位。  我没有篡改诏书内容的顺序,这份诏书今天还在,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文中就是第一条在前,第二条在后。可见旻宁在立储问题上内心所受的煎熬。  王公大臣们看了诏书后,心里都纳闷,这老皇上怎么想的,怎么能把册封亲王放在册立储君之前呢?不过反正诏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皇四子奕詝是新皇上,就别管那么多了,赶紧跪下给新皇上磕头吧。  只有一步之差,奕詝胜了,奕訢败了。  奕詝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咸丰,历史上称他为咸丰皇帝。这一年,他只有20岁。  奕詝即位后,立即封六弟奕訢为亲王—恭亲王。意思很明白,既然我当了皇帝,那就没你的份了,以后你给朕恭恭顺顺的,否则,有你好看。  这位当哥哥的显然也没有他老爸想的那么老实厚道。这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奕詝母亲死得早,被奕訢的母亲静皇贵妃抚养。毕竟不是亲生的,静皇贵妃肯定不会像对待奕訢一样地对待奕詝,遇事肯定会偏向亲儿子。再加上两兄弟争这个储位也争了很多年,虽然没明着争,但暗地里肯定也争了好几圈了,所以这个矛盾是少不了的。奕詝对弟弟谦让,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不得已。  但是老爸错把自己这个不得已的谦让误解为厚道了。  老爸的遗诏里又把奕訢这个亲王抬到自己这个储君前面封,搞得自己很没面子。  好啊,那就给他个恭亲王的封号,让他以后给朕恭恭顺顺的老实点。过去朕可以让着你,但现在既然朕做了皇帝,那你就必须让着朕。  不过,奕訢,你也不必太过失落,因为历史的发展一向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总有一天,这大清的天,要由你来撑。  奕詝刚登基,龙椅上屁股还没坐热,出事了。  有个叫洪秀全的人,在广西组织了两万多人起兵反清。  嗨,朕以为有什么大事啊,原来只不过是一伙草寇,让林则徐去。林则徐一到,没有摆不平的。  这个时候的林则徐已经得了重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到广西。  而且令奕詝想不到的是,洪秀全并不是普通的草寇,在未来,这个名字将成为他一生的噩梦。
楼主发言:150次 发图: | 更多
  第二章 可怕的考试  谶曰:  头有发,衣怕白。  太平时,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推背图》  洪秀全的起义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的。  两广一带原本就有很多少数民族,民风彪悍,明朝的时候就叛乱不断。  后来,清朝初年,清军南下统一全国的时候,许多汉人不愿做满人的走狗,也逃到两广的深山老林之中隐居了起来,互相暗地联络,结成了很多地方社团,诸如天地会、哥老会、三合会之类的。比如受某些电影、电视剧的影响,大家比较熟悉的洪熙官、方世玉、陈近南之流,就是这些人的前辈。当然,这些人聚到一起倒不一定是为了反清复明,主要大概还是为了收保护费。  另外,官老爷们背井离乡,跑来这么偏远的地方做个官也不容易,天高皇帝远的,正好捞一笔。  捞谁呀?  还不就是捞老百姓嘛。所以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就是两广一带造反的土壤。洪秀全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  洪秀全,原名洪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人,农民出身。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想要有一番作为,但是由于出身贫寒,无权无势,他也只能想想。  当时的农民,要想提高社会地位,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读书做官。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做官的,想做官,就必须通过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  下面我想大体讲讲清代科举考试的那些事,可能有点繁琐,不喜欢看的可以直接跳过。  科举考试一律从孔夫子儒学的经典—四书五经中出题,考察八股文的写作。所谓八股文,就是分八个部分的一种文体,这八个部分分别是,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其中后四个部分是正文,要用大段的排比和对偶,而且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也都要对仗工整。当然,内容也是不能胡写的,要仿古人立言,就是仿照大儒朱熹的《四书集注》这些书的口吻来写,不能你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  毕竟,孔夫子和朱熹都已经死了成百上千年了,他们的学说即使再对,也有跟不上时代的地方了。成百上千年一成不变地这么考下来,人们的脑袋就被儒学这种单一的思想给锈住了,国家难以进步,逐渐僵化,科举制度的弱点在这个时代已经完全暴露了出来,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  想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先通过科举考试的资格考试,看看你有没有资格,通不过你就连科举考试的边都沾不着了。  这个资格考试叫童子试。虽然叫童子试,但是也并不容易通过,七老八十,孙子满街打酱油还来考童子试的也大有人在。  童子试分三级,第一级叫县试,在县里举行,由知县主持。  如果你通过了,别着急,还要参加府试。府试在府城考,由知府主持,考中的叫童生。  如果这个你也通过了,还是别急。你还要再参加院试。院试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的县城或者府城主持。考中的叫生员,俗称秀才,第一名叫案首。得了这个生员的称号才算是有了功名。  你可能觉得,不就是个穷酸秀才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实不然,考到这个功名已经很难得了,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考不到这个功名。即使像《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这样的文学大师,这辈子也就只考到这个秀才的功名而已。  这三级考试合起来就叫童子试。  如果你通过了童子试,恭喜你,你已经取得了科举考试的资格,领先了很多人,已经站在出仕做官的起点上了。现在的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见官可以不拜。不过不要沾沾自喜,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你面前的路还很长。  你还要先参加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是不是有点懵了,这么多考试,又这么难考,那得考到何年何月啊?  但我要告诉你,现在问何年何月还为时过早,因为前面的这些都是小打小闹,不算什么。如果你连这些都考不过,那我劝你还是趁早洗洗睡吧,你不适合参加科举,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上了,趁着年轻多撩几个妹子都比干这个强。  但是如果科考你也通过了,那恭喜你,你又把很多人甩在了身后,现在的你完全有资格参加真正的科举考试了。  科举考试共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现在你要面临的就是第一级—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天在省城举行,所以又叫秋闱,一般由皇帝临时任命朝中的翰林主持。发榜的时候正值八月,八月桂花遍地开嘛,这个时候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所以这份榜单又叫桂榜。乡试考中后叫举人,乡试第一名叫解元。  如果你通过了乡试,那恭喜你,你现在已经是一位举人老爷了,已经初步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即使你以后的考试一次也考不中,你也仍然有做官的机会。  不过前提是要有官员死在任上,留下空缺的职位让你顶补,并且一般来说你还要在官场上有点路子,否则就算有空缺也轮不到你。  因为举人太多,而空缺相当有限,毕竟人家官老爷们吃香的喝辣的,没那么容易死在任上,反倒是你这个穷举人三天两头挨饿,更有可能死在头里。而且你就算是补了缺,也只能做一些知县、教谕之类的芝麻官,想大红大紫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著名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于大人就是举人出身,而且确切地说,他不是正经举人,而是副贡生。就是在乡试录取举人的正榜之外录取的附加名额,有去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会试的资格。这位于大人走了狗屎运,因为清初战乱死了不少人,再加上由于满洲人坐了天下,汉人不服统治,不肯出来做官,所以那时候官员的缺额特别多,就这么的,他才以副贡生的身份在广西一个鸟不拉屎的穷县混了个知县。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有个好前途,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接着考下去,而且现在离成功已经越来越近了。  好,现在身为举人老爷的你要赶紧进京赶考去了,你没有时间炫耀你的功名,因为下一轮考试—会试,即将在明年开春举行。  现在你到了京城,准备参加会试。会试举行的时间是乡试第二年的二月份,因为在春天,所以又叫春闱。考中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会试的考官一般都是大学士、尚书之类的高官,如果你考中了,也就是说他们点中了你的卷子,那你以后就是他们的门生,也就是学生了。  考完以后你要去拜他们,以后你进了官场,万事自有你的这些个老师们罩着。当然,你
  的老师们也不会白罩着你,所以你以后也要乖乖地听话,老师们让你做什么,你就得照做。老师们看谁不顺眼,你就要主动帮着掐架;老师们犯了事,如果需要你出来顶缸,你要义不容辞。否则,你不但前途难保,甚至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要不怎么说古人尊师重教呢,这个师可不是白尊的。  同时,和你一起考中的这些考生就是你的同年了,相当于同学,你们都拥有共同的老师。以后他们如果升了官,少不了要拉你一把。当然了,如果你升了官,也不能忘了他们。  这些就是官场中最基本的规矩。以后到了官场上,上头有你的老师们罩着,下边有一班同学跟你共进退,这样你就可以在官场的激流中站稳脚跟,稳步升迁了。  如果会试你也通过了,那真是要恭喜你了,因为你这辈子已经注定要做官了。下一轮的殿试只是重新排个名次的友谊赛,不会再淘汰选手了,你已经稳稳地握住了印把子。准备好参加一个月后的殿试吧。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举行。考中的叫进士。  进士分为三个等级,称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人,就是殿试的前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叫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和三甲名额不定,一般在几十人到百人以上不等。  毕竟是国家最高学位的考试,能考中的一般肚子里都有点真东西。而且,八股文还是有好处的,按照《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说法: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所以,能考到进士这个级别的,那个才华绝对不凡。  乾隆朝的大才子秦涧泉就是状元出身。当年他高中之后和一帮诗友游岳王坟,见到旁边有秦桧和他老婆王氏的铁铸跪像,两旁有以两夫妇口吻写的一副对联: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众诗友读后不觉发笑,想起他这个新科状元也姓秦,就戏弄他,要他也写一副对联以记此游。  秦涧泉提笔写道: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众诗友一见此联,不由得拍手叫绝,可见其文思之敏捷。  所以说,在那个时代,不通的举人有之(比如范进同学,虽然他是小说里面的),但是狗屁的进士世所罕闻。因此,科举制度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能使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脱颖而出,为国家选拔出真正杰出的人才。  一甲的三位同学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状元担任修撰,榜眼、探花担任编修,未来荣华富贵的机会大大的有。因为清朝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得拜相”的传统。  二甲的同学待遇稍次一点,但一般也可以当个主事、中书之类的,未来腰金衣紫,做个尚书、侍郎或者是总督、巡抚之类的也大有希望。  三甲最惨,一般要外放到地方当个知县之类的芝麻绿豆小官,慢慢熬资历,连跟皇上混个脸熟的机会都没有,一辈子能混个四五品退休也就算够本了。  而且科举考试只要殿试考中了,你的成绩就定了,不能再改了,让你当知县你就得乖乖地卷铺盖卷当知县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二甲和三甲的同学也不要气馁,你们还有一次翻盘的机会。为了给翰林院选拔最优秀的人才,雍正朝规定,殿试公布成绩三天之后,在保和殿还会举行一场朝考。这轮考试也是只排名次,不淘汰选手。  朝考的第一名叫朝元。朝考中成绩好的可以与一甲的三位同学一起进翰林院,担任庶吉士,未来前途跟一甲的三位同学一样光明。  如果你连续在乡试中考中了解元,会试中考中了会元,殿试中考中了状元,虽然这很难,而且运气的成分很大,但的确有人做到过。那就叫连中三元,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如果算上朝元,可以叫连中四元,不过连中四元你就甭指望了,除非作弊,要不然,打死你也考不到这个成绩。  因为在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史上,得到连中三元这一殊荣的一共也只有十几个人,平均一百年才出一个,而且明清两朝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共才出了三个,非常难得。连中四元,听都没听说过。  看到这,估计你就该抓狂了。这科举考试可真不是正常人能参加的,且不说录取率极低,这么多考试单看就得把人看晕过去,那得考到什么时候?就算万一祖坟上冒青烟考中了,都多大岁数了,还有命做官吗?  确实,科举考试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不中是很正常的,考中了反倒是不正常的,所以老舍先生说,考而不死是为神。据说,有位老前辈为了考个举人,一生参加了二十四次乡试,结果还是没考中,最后一次考完的时候已经快90岁了(估计他活不到100岁)。老人家落第之后百感交集,赋诗自况曰:  可怜明远楼头月,已照寒生廿四回。(明远楼是各地考场的标志性建筑)  一生的时间都花在了这场无谓的考试上。所以如果你考不中,不要灰心,早点洗洗睡吧,明天该干嘛干嘛去。科举考试自古以来就是少数人的游戏。  但是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从古至今,不管考试有多难,永远有数不清的人削尖了脑袋想混进官场里来。所有人都幻想着“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怎么样,是不是比那些什么“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之类的上档次多了)。但是结果往往是“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往往是“榜前潜拭泪,众里自嫌身”,往往是“无地无媒只一身,归来空拂满床尘”,往往是“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往往是“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往往是……  这世上的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的九十分就没办法了。很多时候,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失败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曾几何时,洪秀全也是其中的一个。这个时候的他,还叫洪仁坤。洪仁坤在家里是老小,父母、哥哥、姐姐都是农民,供他一个人读书。他是全家人的希望。  洪仁坤第一次去省城广州参加秀才考试,没考中。他微笑着告诉自己,没事,我还年轻。  道光十六年(1836),这年,洪仁坤23岁。他第二次去广州考秀才,遇到了一个基督教传教士,中国人。因为广州几百年来一直是通商口岸,所以外国人比较多,基督教的思想也大量传入。  这个人神秘兮兮地对他说,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清奇,是个造反奇才,我这里有本书送给你了,愿上帝保佑你,阿门。  这本九册的小书,名叫《劝世良言》。说白了其实就是一本介绍《圣经》的初级读本。但是里面故事的时间排列有很多错误,使这本书的内容看起来杂乱无章。如果你读过《圣经》,你会发现这本书简直漏洞百出。  不过您得原谅,像这种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中国传教士实在写不出更好的来了。书中除了热情地歌颂了上帝的全能与伟大外,还一再暗示,中国即将灭亡,而虔诚的信徒会成为天国的居民,救世主会带领他们拯救这个世界。  现在的洪仁坤,意气风发,正梦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幸福生活,根本没把那个传教士和他写的那本漏洞百出的破书放在心上。
  可惜,这次洪仁坤又没有考中。这个时候,他苦笑着告诉自己,没事,下次还有机会。  第二年,洪仁坤第三次来考秀才,他觉得自己这次复习得很好,应该没有问题了。可是还是没考中。  他崩溃了,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每天背书背到直恶心,做题做到手抽筋,怎么就是考不中呢?  洪仁坤甚至失去了走路回家的勇气,只好雇了顶轿子抬他回去。回到家后,他觉得愧对父母,就把自己关在房里蒙头大睡,化悲愤为睡眠。眼一闭一睁,好几天过去了。  据说,在这几天里,他梦见自己升入了天国,遇见了一个黄胡子的白人老头。这个老头自称是他老爸,还交给他一口宝剑,让他斩妖除魔。  据说,那个老头就是天父,也就是西方人所说的上帝。  《劝世良言》里的神竟然出现在了洪仁坤的梦里。  这种症状,按照今天临床医学的角度看,应该属于是精神分裂症一类的病,得治。估计就是看那本《劝世良言》看魔怔了。  您可能要问了,洪仁坤的这个梦难道就真的仅仅是魔怔这么简单,它就不会是什么灵异事件?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百分百是魔怔,绝对不是什么灵异事件。  原因很简单。因为呀,洪仁坤做这个梦之前和之后,竟然都不知道有耶稣这个人。按照洪仁坤这个梦的说法,他等于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也是上帝的儿子,俩人是亲兄弟,他竟然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没听说过。您想想,这事能靠谱吗?  而且,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那本《劝世良言》里面压根就没提到过耶稣。  明白了吧,洪仁坤这个梦还是打那本《劝世良言》里头来的,那里头有的,洪仁坤才能梦到;那里头没有的,你就是让他编,他也编不出来。所谓“北人不梦象,南人不梦驼”,洪仁坤梦到的所有信息都没有超出他现实接触的范围。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的这个梦根本就是蒙人的。  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洪仁坤醒过来之后完全没有了考试落第的愧疚,并给自己改名叫洪秀全。这个名字其实大有深意,秀全两个字可以拆成禾、乃、人、王四个字,谐音我乃人王,意思就是他洪秀全是上帝派来的人间领袖。  他还把他做过的这些稀奇古怪的梦告诉了身边的人。他父母,尤其是他老爸,觉得他简直睡糊涂了。你亲老爸在这,哪里又来个老爸,还是个白人,难道你老妈背着我,跟隔壁老白头……  接下来的六年里,洪秀全在村里当了个教书先生,不管怎么说,一个大男人,最起码得混口饭吃。虽然这些年,街坊邻居都能证明他一直在教书,可是据他自己说,他一直在忙着斩妖除魔,拯救世界。  拯救世界的理想虽然好,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全家人养活你一个人读书,你说不考就不考了,还扯一堆拯救世界的淡来搪塞我们,这像话吗?  而且洪老师内心深处还是很想做官的,他不去考试,主要原因不是想待在家里拯救世界,而是担心自己考不中。  所以,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老师第四次参加了秀才考试。结果我不说你也知道,他压根不用担心,他就是考不中,再次卷铺盖卷回家了。考了四次,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洪老师的这个智商大概确实有点问题,按他这个智力水平其实不适合参加科举考试。如果他有自知之明的话,就应该老老实实回家教他的书去。  可是他不,他觉得自己屡考不中绝不是自己智商的问题,而是主考的官员们徇私舞弊,进而说明任命考官的清朝廷有问题,进而又说明清朝廷统治的中国这个国家有问题。因此,作为上帝黄种儿子的他,有义务拯救这个国家。  其实,要知道,科举制度固然千错万错,但它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公平。没有自主招生,没有加分政策,没有体育生,没有特长生,只看成绩,分数高的飞黄腾达,分数低的该干嘛干嘛去,公平合理,童叟无欺,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洪老师屡考不中,只是因为他自己水平太次而已,没有别的原因。不信您可以翻翻他的诗文,您会发现他那些诗文写得都很粗俗,甚至狗屁不通,根本不像人话。  这里有他的一首诗:  烟枪即炮枪,自打自受伤。  多少英雄汉,弹死在高床。  这是他劝诫人们戒烟的一首诗,是他这辈子写得最好的一首,其他的诗连这首都不如。  这TM也能叫诗?哪有半点诗意?简直跟顺口溜差不多,放在顺口溜里也只能算下等货。  就这水平,您要是考官您能让他过吗?  所以说,洪老师考不中秀才是很正常的,他考不中正说明了考官的公正,多咱他考中了,那才是官员徇私舞弊呢。  但是人洪老师不管这个,他始终觉得自己是被社会陷害的,社会必须赔偿自己的损失,这就是典型的自己便秘还赖地球没引力。于是,十里八乡的人们经常会听到洪老师在大街上公开散布一些反动言论,比如这个朝廷要完蛋了,上帝派我来统治你们之类的,传播他那些半生不熟的基督教教义。大家怕惹祸,就把他给辞了。  洪老师失业了。这一年,他30岁。  失业青年洪秀全离开了家乡。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他决定要靠自己闯出一番事业。
  第三章 太平天国  村里有个人选择跟洪秀全一起走。这个人叫冯云山,是洪秀全的同乡兼发小,而且还是洪秀全的同行—教书先生,年纪也跟洪秀全相仿。俩人是死党,秤不离砣,公不离婆,关系特别铁。所以冯云山做了洪秀全的第一个信徒。  他们开始到处传播他们那些半生不熟的基督教教义,教人拜上帝,走到哪传到哪,但是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洪秀全心里有点打退堂鼓了,跟冯云山商量着要回去。回去的路上,俩人在经过桂平县传教的时候停了下来,因为他们忽然发现这附近的紫荆山一带有不少高度军事化的村社,组织非常严密。  而且,有个叫王宣娇的女子公开声称十年前也梦见过天父,天父告诉她十年后会有人来这里教人拜上帝,并让她追随这个人(其实这个王宣娇就是洪秀全的表妹,很明显,这表妹是表哥的托)。一听有人迎合自己,洪秀全非常高兴(装,接着装),认王宣娇作了义妹,所以这个王宣娇后来又被叫做洪宣娇。  当然,洪秀全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白种老爸上帝曾经说过:  没个三把刀子两把剪子,敢吆喝劁猪啊!  江湖上混的,多多少少都得有个一技之长。洪秀全也有一门独门绝技—看病,当然不是看普通的病。历史记载,洪秀全善治疑难杂症,能让哑者开口说话,能让疯瘫怪病立即痊愈。这要放在今天,那也算是名医了,绝对比某些一把绿豆治百病的庸医要强得多。所以,凭借着这门绝活,洪秀全在当地很吃得开,颇有点群众基础。  由于客家人是后迁到这里来的,当地土著觉得他们占了自己的地方,所以客家人与土著之间经常发生械斗,三天两头就干一架。但是因为客家人只占了周边一些小块的地方,居住松散,势力分散,所以经常受土著的欺负。  冯云山看准这个机会,劝说客家人听从自己,按照洪秀全的那套教义把各村社拉到一块,编成了一种组织严密的教会—拜上帝教,以此把松散的客家人凝聚在了一起,以对抗土著。顺便也给他们洗了个脑,要他们遵从洪教主的教诲,洪教主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拜上帝教并不是像佛教、道教这样的正常意义上的宗教,它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邪教。它类似于历史上的明教、白莲教和弥勒教,它披着基督教的外衣,就像是弥勒教披着佛教的外衣一样,但是却对《圣经》的经文胡乱进行解释,大肆渲染世界末日的气氛,营造恐慌,煽动造反。  洪教主这个时候已经回到了广东。毕竟,自己在基督教方面也是个二把刀,知道的这点基督教的教义都是从那几本《劝世良言》上看来的,传出去容易让人笑话,所以他正在广州找西方传教士恶补基督教基础知识。就是在这个时候,洪教主才知道原来上帝还有个叫耶稣的儿子(知道上帝,不知道耶稣,我们今天听着都新鲜),所以他就老实不客气地把这个叫耶什么稣的认作大哥了。  恶补了没多久,洪秀全就不得不再次去找冯云山帮忙。  为什么呢?  因为没钱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上帝的儿子也一样。  所以洪教主的基督教知识到底还是学了个半生不熟,以至于他组织的拜上帝教就像是掺了水的基督教,土洋结合,不伦不类,让人怎么看怎么别扭。  洪秀全回到广西的时候,冯云山已经被抓了,罪名很明确—煽动叛乱(一点也没冤枉他)。啥也别说了,先回广州把死党搭救出来才是正经。冯云山要是招了,自己肯定也得跟着玩完。  洪秀全还是很有胆略的,他断定冯云山和自己的图谋没有暴露,所以亲自去见两广总督徐广缙,当面据理力争,把这个草包总督唬得一愣一愣的,愣是把冯云山给放了。  等洪教主和冯云山回到广西,才发现情况起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有四个人代替他们统治了拜上帝教。这四个人分别是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  韦昌辉是个富家子弟,石达开是个读过点书的农民,这两个人不占主导地位。  占主导地位的是杨秀清和萧朝贵。  杨秀清早年是个烧炭的,在当地占山为王多年,横行惯了,是个天老大他老二的主,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会打仗。萧朝贵是他的副手,王宣娇的老公,也就是洪秀全的妹夫。  这两个人根本不把洪秀全放在眼里,心想你洪秀全算哪根葱,一个外来户,就想当我们老大,凭什么。所以他们虽然表面上听命于洪秀全,但实际上经常对他阳奉阴违,并且暗地里一直在想办法要取代他。  这段时间,洪教主和冯云山都不在,拜上帝教群龙无首,人心惶惶,眼看要瓦解。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突然,众目睽睽之下,杨秀清如遭雷击,倒在地上,神智昏迷。半晌,他突然站起来说,我是天父,我的灵魂现在附在了杨秀清的身上,你们要听我的话,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我自然能赐福给你们。  拜上帝教的教众一看,我的妈呀,这天天拜上帝拜上帝的,还真把上帝给拜出来了,都跪下玩命磕头。  从此杨秀清的天父身份获得了认可,洪教主又白赚了一便宜老爸。  其实杨秀清玩的这一手就是他们广西常见的傩术(俗称跳大神),纯粹是装神弄鬼糊弄人的,只不过这玩意在广西比较流行,老百姓都信这个,所以杨秀清才能糊弄住他们。  萧朝贵也不甘落后,也玩了这么一出。如遭雷击,倒在地上,神智昏迷,半晌,突然站起来说他自己是天兄。  得,洪教主又白赚了一便宜大哥。  嗬,好嘛,一个成了我老爸,一个成了我哥,占我便宜不说,你们让我手下这么多教众听谁的,到底你们是老板我是老板?  你们给我等着,有你们好看。  分裂的种子已经种下。  随着拜上帝教一天天坐大,它与周围其他村社的冲突也越来越多,械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再这么打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万一让朝廷知道了只怕吃不了兜着走。所以由杨秀清掌握实际最高权力的拜上帝教的头头们决定发动起义,打出广西去,找个踏实点的地方安家。起义的计划就此定下,清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道光三十年(1850)六月,拜上帝教的头头们在桂平县的金田村召集广西南部各地教众开会。这些教众卖光了财产,抛弃了家园,有钱的捧钱场,没钱的捧人场,拉起了两万多人的一支队伍,宣布起义。教主洪秀全称太平王,教主的便宜老爸杨秀清为军师。攻城略寨,一路往北打了过来。  太平军沿途毁庙焚书,毁坏国宝无数,他们不准老百姓信孔子,信神佛,连老百姓家里的祖宗神牌都剁了,烧了,只准老百姓信上帝;而对于已经信了上帝的老百姓,他们也不肯放过,他们烧掉这些老百姓的房屋,逼得他们无家可归,不得不跟着自己起来造反。(这种手段的学名叫裹挟,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人数表面上看着特别多,其实里头有一大半都是用这种下作的手段硬拉来的)太平军这边打着,洪教主也没闲着,立马娶了十四个老婆,以示庆贺。  这就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有名的金田起义。这一年,洪秀全38岁。  其实洪秀全手里的这两万多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极低,纪律又差,根本不足为惧。但是,由于官府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国家多年不打仗了,军队腐败,武备废弛,地方军队互不统属而且不肯卖命,所以官军完全不能抵挡,连连败退,一直退入
  湖南境内。  其实拜上帝教这些年的各种活动早就露出了造反的征兆,如果官府提前注意到,他们根本反不起来。即使反了,立即调兵弹压也不难消灭。可是地方官员担心自己的政绩有损,层层隐瞒,不肯上报,结果小祸酿成了大祸。  这一年十月,奕詝派林则徐赴广西平乱。这个时候的林则徐已经66岁了,重病在身,辞让不过,只好拖着病体赶赴广西,结果病死在了半路上。  林则徐一生忠于国家,忠于百姓,勤恳务实,为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虎门销烟干得非常漂亮,维护了中国的尊严和利益。  因为奉命禁烟惹毛了英国人,他作为朝廷的替罪羊被发配伊犁,但却毫无怨言,反而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来勉励自己。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与英国等西方强国的差距,努力把西方国家的情况介绍到中国,主持编译了介绍亚、欧、非、美四洲风土人情的《四洲志》,并嘱托好友魏源在这部书的基础上编写了更为详备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夷,是中国上古时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因为西洋人都是从东方海上来的,所以中国人就管他们叫夷,其实人家是从西方来的)。  在谪戍伊犁的时候,他最早提出了俄罗斯将成为中国大患(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的观点,预言了俄罗斯蚕食中国领土的阴谋。  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堪称“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国家方乱,天不假年。  不过话说回来,林则徐也只是开眼看了看世界而已,他并没有向清朝廷呼吁过一句改革或自强之类的。他太爱惜自己的名声,他不愿意被那些没有睁开眼的中国人指责崇洋媚外,所以他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继续沉睡,没有唤醒它。而当中国醒来的时候,二十年的时间已经荒废掉了。  注意啊,很多人一直以为,当初如果不革林则徐的职,我们的鸦片战争就可以打赢,这其实只是一种幻想。事实上,从英国人绕过广州北上的那一刻起,林则徐的防御体系就已经被破了,所以,即使林则徐没有被革职,他这一仗也是打不赢的。而且林则徐本人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要不然他也就用不着煞费苦心去编什么《四洲志》了。  林则徐死了,没办法,只好换人了。奕詝一连派了好几个钦差大臣去平乱,结果不但不管用,反倒眼睁睁看着太平军越坐越大。  最初,太平军也不常打胜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洪教主本身不会打仗,但总是喜欢瞎指挥。双髻山一战而败,太平军侥幸突围逃走。  其实洪教主也是没办法,谁稀罕打仗,他只是怕杨秀清会借指挥打仗的机会独揽兵权,积累军功,最终取代自己。可惜自己又不会打仗,结果闹了个灰头土脸。  受挫后的洪秀全吸取了教训,知道了自己打仗确实不在行,他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把指挥打仗的全权交给了他的便宜老爸杨秀清。  接过兵权的杨秀清,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  哼哼,我的儿,你到底还是要把兵权交给我。  八月二十日,由杨秀清全权指挥的太平军大败清军主力。  这个时候,洪秀全又看到了杨秀清嘴角浮起的微笑。  看见了吧,这才叫打仗,你行吗?  洪秀全低下了头,他感到了深深的自卑。  闰八月初一日,太平军攻克永安城。这是起义以来太平军占领的第一座城市。  将士们作战辛苦,该论功行赏了。  在杨秀清和萧朝贵的操纵下,洪秀全下诏:  定国号为太平天国,洪秀全为天王,万岁,年号天德。  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这个封号听着耳熟),总揽兵权;萧朝贵为西王,八千岁,位列一等。自此,杨、萧二人一左一右,同时凌驾于冯云山之上,等于是把洪秀全给架空了。  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位列二等。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位列三等。有功将士一律晋封。  还规定太平军将士一律蓄发。因为清朝人都剃发,在脑后留一根辫子,所以清朝廷称不剃发的太平军为发匪、发逆,而太平军则称自己为长毛。  注意啊,长毛这个称呼并不是贬义词。事实上,当时根本没有“太平军”这个词,太平军和老百姓都称太平军为长毛。您如果有印象,应该记得,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就曾经提到“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云云,这就是明证。至于太平军这个词,是后世史家不经长毛前辈们同意,自己发明的,本书为了表述方便,才沿用了这个词。  除此之外,洪秀全又颁布了一大套让人大倒胃口的繁琐的历法、纪年法和礼仪制度。这些繁琐的制度就是洪秀全的新政权的基础。  当然了,这边论功行赏,那边洪天王还是没闲着,又娶了二十一个老婆。算上他的原配老婆,现在的洪天王已经有了三十六个老婆,妻妾成群了,每天忙并快乐着。  做天王的感觉,爽!  他的王爷们当然也都跟他一个待遇,每天左亲右啃,那叫一个带劲。  这就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有名的永安建制。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就在太平天国王爷们忙着娶老婆的时候,清军已经集结重兵围困了永安城,太平军粮尽援绝,形势十分危急。结果因为清军内部意见分歧,坐失良机,太平军侥幸突围而去,直趋广西省城桂林。  可惜桂林没打下来,太平军只好继续北上,进军湖南。清军紧随其后。  不料途中经过全州城的时候,全州一个守城的炮手看到太平军队伍里有一顶装饰华美的黄轿子,一时心血来潮想抢个大功,就瞄准这顶轿子放了一炮,结果招来了大祸。  按说那时候炮弹的命中率实在有限得很,没想到这一炮竟然奇准,一下就把那顶轿子打了个稀巴烂。  不巧的是,冯云山当时就坐在那顶轿子里,被打成重伤,奄奄一息。  也怪冯云山,怎么就烧包成这个德行,竟然在大炮底下坐轿子,坐轿子就坐轿子吧,你还偏坐一顶这么扎眼的轿子,真是活该被打死。  冯云山是拜上帝教的创立者,太平军中大部分中级以上的军官都是由他发展入教的,在军中威望很高。他被打成重伤,太平军全军上下立刻炸了锅。  于是,原本没打算进全州城的太平军开始玩了命地疯狂攻打全州城。全州知府哪见过这阵势,吓得赶紧写血书向紧跟在太平军屁股后面的清军将领们告急求救。但是当清军将领们
  看到太平军将士杀红了的眼睛时,立即坚定了一个信念—坚决不救。因为那基本等于找死。  六月初二日,全州城破,城中百姓被屠杀殆尽。  太平军将士们并不知道,他们很快就要为他们灭绝人性的暴行付出代价,而且就在不远的前方。  为了摆脱尾随的清军,屠完城的太平军将士们来不及休整,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上路了,匆忙中甚至连前方的情况都没有侦查一下。  而那个人,已经在那里等待他们很久了。  初五日,太平军到达全州城北十里外的蓑衣渡。他们把从全州城里抢来的辎重都装在船上从水路运走,军队走陆路,打算水陆并进,直奔湖南。突然,他们惊奇地发现,水路被一堆塞满河道的树木截断了。紧接着,周围杀声震天,伏兵四起,太平军顿时大乱。  这支不知名的伏兵实在是一支劲旅,太平军与之激战了两天两夜,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半口气的冯云山已经经不起一点折腾,死在了乱军之中。这时候也没人管冯云山的死活了,自己保命要紧。最终,洪秀全、杨秀清趁夜带着数千残部从东岸逃走了,船上的大批辎重都被这支军队缴获。  指挥这支军队的将领战前还曾建议当地官员扼守东岸太平军的退路,可惜当地官员没有听。还好他们没有听,要不然洪天王可就……  这个将领的名字叫江忠源。  早年因家乡土匪为患,曾自募乡中子弟训练成军,一战擒杀了匪首,以善战闻名。太平天国起义后,被调赴广西作战,太平军没少吃他的亏。他手下的这支劲旅,就是他自己募练的乡兵,号称“楚勇”。  江忠源,字岷樵,湖南新宁人,举人出身。  为人豪爽直率,落拓不羁,轻财尚义,有侠士之风。  江忠源年轻的时候,好赌又好色,而且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这两大嗜好,经常令同辈读书人大跌眼镜。他经常进赌场,钱输光了就脱下衣服作抵押,得了钱就再去赌。偶尔赢了钱,就去逛青楼,找小姐。  进京赶考的时候,因为家里没钱给他当盘缠,他就空着手奔京城了,一路上自己筹钱。不但考了试,而且还在京城的赌场和青楼里逛了个不亦乐乎。(当然了,他没考中)  虽然江忠源当时一副浪荡子的模样,但已经有人看出他很不一般,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比如,有个叫曾国藩的人,就曾对他做出过极高的评价。
  第四章 人中伯乐  说起曾国藩这个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基本上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声大大的。  中国近代的大人物们诸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主席等等,尽管政见各异,立场不一,时代不同,但唯独对此人极端推崇,有的甚至对他敬若神明,以至于顶礼膜拜。连他的敌人都对他评价极高。  但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个争议极大的人,不喜欢他的人骂他“曾剃头、曾屠户”;喜欢他的人称他为“一代圣相、千古完人”。  那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  曾国藩出身农民,耕读传家,身上有一股湖南农民的坚韧与倔强之气。  从曾国藩的曾祖父那一辈起,曾家就开始努力经营家业,为子孙辈打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中国古代农民提高社会地位最主要的出路就是读书做官。但正如我们前文所讲,要通过科举考试是很难的,甚至不是一代人的力量所能够达到的。这就往往需要农民们用几代人的辛勤劳动经营家业,保证子孙的衣食无忧,让子孙能够有安心读书的条件。这样,子孙辈中才可能出一个进士。  在曾国藩的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的努力经营下,曾家家道殷实,从他父亲那辈起,开始走上读书考取功名之路。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资质平庸,早年跟洪秀全洪天王的经历非常相似,屡次考试都中不了秀才,在村里当了个教书先生。之后他没有像洪天王那样头脑发热起兵造反,相反,他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严格地督导儿子读书,希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他晚年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颇能代表他的心境:  粗茶淡饭布衣衫,这点福老夫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曹当之  小小年纪的曾国藩,这个时候还叫曾子城,作为家里的长房长孙,很清楚自己对于家族所应负的责任。所以他读书非常刻苦,再加上他天资聪明,6岁入学,8岁就能背诵五经。14岁那年,父亲的朋友中一个姓欧阳的秀才看过曾子城的诗文之后,觉得非常不错,他很看好这个有才华的小伙子,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曾麟书并没有放弃科举,督导儿子读书之余,自己也在用功,因为他觉得即使自己不能做官,也要努力,为子孙做个榜样。功夫不负有心人,道光十二年(1832),这一年曾麟书43岁,他第十七次参加考试,终于考中了秀才,成为了他们老曾家几百年来第一个秀才,开了个好头。  第二年,曾子城也考中了秀才。这一年,他23岁。这年底曾国藩才和欧阳姑娘完婚。23岁结婚,这在中国古代算是出奇的晚婚了。这是曾家为了激励曾子城,让他有了功名再娶媳妇的缘故。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先立业,后成家。这年头当丈母娘的最喜欢听这个。不过当年的人可不这么想,曾子城的丈母娘就经常提心吊胆,自己的闺女为这个书生熬成了老姑娘,万一哪天他有了功名又悔婚,自己的闺女可就砸手里了。  照这个进度,曾子城离通过科举的日子还有很远,但幸运的是,他第二年就考中了举人。很好,现在他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同年十一月,曾子城来到北京,为参加会试做准备。可惜没有考中,不过因为第二年有一次恩科,就是皇帝因为有喜庆的事发生而临时加试一次,所以曾子城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京城为明年的恩科做准备。  想到自己十几年来为科举奔波劳碌,如今离成功只差一步,却又前途未卜,曾子城产生了一种既无奈又很期待的复杂心情,提笔写就一诗:  为臧为否两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  万事拼同骈拇视,浮生无奈茧丝多。  频年踪迹随波谲,大半光阴被墨磨。  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  看到这首诗,我想您应该能彻底明白洪秀全洪天王考不中秀才的原因了吧,他跟这位比起来,简直连给人提鞋都不配。  第二年的恩科,曾子城仍然没有考中。不过,对于年轻的曾子城来说,这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三年之后,道光十八年(1838),曾子城会试考中,成为了权臣穆彰阿的门生,而且穆彰阿也很器重自己的这个门生。  穆彰阿,字鹤舫,满洲镶蓝旗人,时任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因为穆彰阿在鸦片战争中揣摩道光帝的心意,力主议和,并主持了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声很不好,与南宋名臣秦桧齐名。不过穆彰阿善于揣摩上意,在朝中又党羽众多,所以终道光一朝,始终深受宠信。  其实穆彰阿这个人也没有当时人评价的那么坏,这个人既爱才,又不太贪,无非是比较喜欢揣摩领导的意思罢了,顶多算个庸臣,奸臣大概还谈不上。把他跟秦桧排在一起,有点太侮辱人家秦桧了(奸臣也是有尊严的好吧,你不能侮辱人家的职业道德)。  曾子城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这个成绩本身并不算好,在三甲里面也只能排中间。  但难得的是,不久之后的朝考中,曾子城小宇宙突然爆发,高中了一等第三名的好成绩。道光帝看了他的卷子之后,亲自将他拔为第二名,并从此对他另眼相看。由此,曾子城顺利地进入了翰林院,成为了庶吉士,开始了他辉煌的官场生涯。  因为道光帝的赏识,曾子城终生感念他的知遇之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曾子城改名叫曾国藩。也不知道是这名字起得太邪了,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个年纪轻轻的文官,日后真的就成为了国之藩屏。  道光一朝,由于道光帝这个领导的赏识和穆彰阿这个靠山的照顾,再加上曾国藩本人的廉洁和正直,他官运亨通,青云直上。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为止,七年之中连升了十二级,从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做到了从二品的礼部右侍郎。这一年,他37岁。  下面我想大体讲讲清代官制的那些事,可能有点繁琐,不喜欢看的可以直接跳过。  清朝沿袭明制。官制共分九品,每个品分正、从两级,所以叫九品十八级。  品级最高的官职多数都是虚衔,一般是加给权臣的荣誉称号。比如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等,这些都是正一品。  大学士所在的机构叫内阁。殿阁大学士依次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三殿三阁,共六个头衔。内阁大学士在明朝和清初位高权重,相当于宰相,雍正朝设立军机处后让位于军机处,不再掌握实权。比如我们熟悉的刘墉刘罗锅中堂(大学士俗称中堂)就做过体仁阁大学士。当然了,历史上的刘墉并不是罗锅,因为清朝有规定,残疾人是不允许做官的。  这个品级也有实的,比如侍卫处(负责保卫皇宫大内的机构)的一把手—领侍卫内大臣
  等,也是正一品,一般由宗室亲王或极受皇帝宠信的满大臣担任。比如我们同样熟悉的,跟刘罗锅中堂齐名的和珅和大人就做过领侍卫内大臣,同时还兼任文华殿大学士(排在体仁阁前面哟),可见他受乾隆帝的宠信之深。  其次还有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等,这些都是从一品。比如我们也很熟悉的纪晓岚纪大烟袋中堂就做过协办大学士。  这一级也有实的,比如侍卫处的二把手—内大臣、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掌管北京九城兵权,是皇帝的头号保镖,一般也是由宗室亲王或极受皇帝宠信的满大臣担任)、各地的将军(如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等,黑龙江、新疆这些地方在清朝前期都不设省,由将军担任这些省级行政区的一把手)、都统(如热河都统、绥远都统等,热河、绥远这些地方也不设省,由都统担任这些省级行政区的一把手)、八旗都统等,也是从一品。我们的和珅和大人就干过步军统领。  另外,其他平级的还有西藏、青海这些地方,也不设省,由办事大臣,如驻藏办事大臣和西宁办事大臣担任这些省级行政区的一把手,没有具体的品级。  再其次还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这些都是正二品。  这一级也有实的,比如内务府(负责皇家采购事务的机构,大肥差,《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们家过去就是在这里头当差的)的一把手—内务府总管、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八旗副都统等。我们的和珅和大人就干过内务府总管。  中央设军机处,总揽军国大政,由军机大臣(主官)和军机章京(属官,分满汉两班)组成,两者都没有具体的品级。其中资历最老的一位军机大臣称为领班军机大臣,是军机处的一把手,实际上相当于宰相。我们的和珅和大人,他所有的官衔里面,最值钱的就是这个军机大臣,而且还是领班军机大臣,所以和大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刘罗锅中堂反倒不是。  军机处之下,设吏(人事)、户(财政)、礼(教育)、兵(国防)、刑(司法)、工(建设)六个部,合称六部,分管全国事务,各部的一把手叫尚书(满汉各一名,二者名义上平级,实际上以满官为首),从一品;二把手叫左右侍郎(满汉各两名,二者也是名义上平级,实际上以满官为首),正二品(尚书和侍郎俗称部堂)。我们的和珅和大人就同时兼着吏部、户部和刑部三个部的尚书。  其他平级的还有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通政司、宗人府和銮仪卫等等机构。这九个机构的一把手合称九卿,跟六部合起来就叫六部九卿,是京官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都察院掌管监察、弹劾和谏议,是言官机构,一把手叫左都御史,从一品;大理寺掌管刑狱,一把手叫大理寺卿,正三品。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合称三法司,有重大案件时就由这三个部门联合审理,叫三司会审。宗人府掌管爱新觉罗的皇族事务,一把手叫宗令。因为管理皇族事务,所以宗人府地位超过其余的六部九卿,宗令为正一品,一般由宗室诸王担任。  六部九卿之外,中央还有一些其他的机构,比如文化机构—翰林院。翰林院不管什么具体的事,平时主要就是负责给皇帝讲课(经筵日讲)以及编纂文史书籍(《明史》和历朝皇帝实录),也相当于培养高官的学校,进士中的高材生都先在这里任职并很快得到升迁。  翰林院的一把手叫翰林院掌院学士(满汉各一名,二者也是名义上平级,实际上以满官为首)。我们的和珅和大人就干过翰林院掌院学士。看到这估计你下巴都合不上了吧,人家这个阅历实在是丰富,你不服是不行。  地方上,各少数民族地区设将军、都统和办事大臣管理,前面已经说过了;内地设省来管理,共设十八省,即内地十八省,分省、道、府、县四级。一把手叫总督(俗称制台),一般掌管数省的军政大权,从一品或正二品;二把手叫巡抚(俗称抚台),掌管一省的军政大权,正二品或从二品,这两个官一般还兼一个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或者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衔,表示拥有对辖区军政的管理权和对辖区官员的监察、弹劾权。二者俗称封疆大吏,相当于一方诸侯,不相统属,同时隶属于中央。  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一般由文官担任。这叫以文制武,让文官管辖武官,以防止武官拥兵作乱,是中央防止兵权旁落的有效手段。  督抚之下的官员分文武两系。  文官一系地位最高的,是各省的布政司(俗称藩司)和按察司(俗称臬司),二者合称两司,布政司掌管民政,按察司掌管刑狱。布政司的一把手叫布政使(俗称藩台),从二品;按察司的一把手叫按察使(俗称臬台),正三品。  省之下为道,一把手叫道员(俗称道台),正四品。  道之下为府,一把手叫知府(俗称太尊),从四品。  府之下为县,一把手叫知县(俗称堂尊),正七品。  武官一系地位最高的是提督(俗称军门),掌管一省兵权,从一品。  提督之下以标为单位,一把手叫总兵(俗称镇台),正二品。  标之下以协为单位,一把手叫副将(俗称协台),从二品。  协之下以营为单位,一把手或为参将,正三品;或为游击,从三品;或为都司,正四品;或为守备,正五品。  营之下以汛为单位,一把手或为千总,正六品;或为把总,正七品。  战时由朝廷临时任命大将军、将军的职务指挥作战(不是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那样的省长,而是真的带兵打仗的将军),从各地抽调军队带领,仗打完后立即撤销大将军、将军职务,所统之兵重回原地驻防。这叫统调分离,跟以文制武一样,也是中央防止兵权旁落的有效手段。我们熟悉的年羹尧年大将军就做过抚远大将军,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回朝的时候,文武百官皆出城门迎接,除亲王外,俱行跪拜之礼,可见这个大将军的权力之大和对皇权的威胁之深,所以后来年大将军的结局非常悲惨。  剩下的八九品小官诸如县丞、主簿之类的估计说了您也记不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还有一个九品之外的品级叫做未入流,也就是不入流,全国各地驿站的站长,也就是招待所的所长—驿丞就是这个品级。哦,对了,宋江同志的押司和孙悟空同志的弼马温也是这个品级(如果真的有弼马温这个官的话)。这些小官严格意义上来说就不能叫官了,只能叫吏。  今天,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排满,不再需要革命了,我想,我们应该给清王朝一个公正的评价了。清王朝确实不愧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王朝,它的官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完善的程度,各方面也都已经尽善尽美,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  论武功,开疆拓土,兵威极于异域,至乾隆年间,臻于鼎盛,领土面积超过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幅员之广,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可谓空前(很多人认为元朝的疆域大于清朝,北界远达北冰洋,其实不然,据郭守敬日影观测实验可知,元朝北界当在北纬60度左右的贝加尔湖附近,距北冰洋还有相当距离,而且元朝不含新疆,故其疆域应略小于清朝。由此看来,纪晓岚当年为乾隆帝五十大寿所献寿联中“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之语,也不算过誉);论文治,康雍乾三朝开创了长达一百三十年的盛世,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也仍然堪称空前,康熙年间普免天下钱粮一次,乾隆年间普免天下钱粮五次,而国用不穷,亘古未有,物产富饶,人口繁盛,文化昌明,论诗词,有纳兰容若的《饮水词》,论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国运之隆,可谓“三代以下无斯盛”,汉唐明诸朝实难望其项背(所谓三代,就是夏商周)。  煌煌文治,赫赫武功,巍巍盛世,无比的辉煌,无限的荣光。
  清王朝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可惜,到了近代,它已经进入了末世,国家机器、典章制度已经锈蚀,中国几千年的积弊也已积重难返,又遇到西方列强的入侵,这么多不利条件加在了一起,才最终造成了它的悲剧。  可以说,如果不是碰上了这个悲催的近代,清王朝一定不会这么容易灭亡的。  当然了,末世毕竟是末世。  晚清的官场中,溜须拍马、尸位素餐、贪污受贿已然成风,官员们无不以“多磕头,少开口”为升官信条。  当时的贿赂还都有个文雅的名目,让你听了以后,无比受用,想不收都不好意思。  比如最基本的叫“三节两寿”,所谓三节,就是春节、端午和中秋这三个法定节假日;所谓两寿,就是官员们和他们的夫人们的生日,这五个重要的日子都是官老爷们发家致富奔小康的良辰吉日。  再者,中央的领导下来出差要送“程仪”,请同僚办事要送“使费”,求中央的领导批个条子要送“部费”,夏天要给中央的领导送“冰敬”,冬天要给中央的领导送“炭敬”,外官进京或者京官外放前要给当地的同僚送“别敬”,就连找领导家门口看大门的那门房老大爷走个后门也要送,要送“门敬”。  这些名目,全国通行,所有的官员都心领神会,就连大家崇拜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同志也不例外(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一点,林则徐是清官,而且在当时有“林青天”之称)。  像我们今天,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叫“红包”,连古人都要笑我们没文化,套用某部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  这是典型的词汇缺乏症的表现。  时人有《一剪梅》四阕咏当时的官场:  仕途钻刺要精工,  京信常通,炭敬常丰。  莫谈时事逞英雄,  一味圆融,一味谦恭。  大臣经济在从容,  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万般人事要朦胧,  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年丰,  国运方隆,官运方通。  大家赞襄要和衷,  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无灾无难到三公,  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  不谥文忠,也谥文恭。  而曾国藩丝毫没有受这些风气的影响,所以,什么“文忠”“文恭”之类的谥号,在他面前,都通通秒杀,因为他的谥号是“文正”。  为官期间,曾国藩用程朱理学来修养自己的品格,持身清正,不攀附权贵,不结党营私,在朝中大有清名。即使和他的老师—当朝权臣穆彰阿,也只是私人关系很好而已,从来不在官场上穿一条裤子。  而且由于道光帝本人很抠门,是个恨不得一件龙袍撕成两半穿的皇帝,所以他非常痛恨官员贪污,而在那个王朝的晚期,不贪污的官员几乎没有。所以他格外赏识这个两袖清风的曾国藩。曾国藩在道光朝能创造出七年连升十二级的奇迹不是没有原因的。  曾国藩除了修养品格之外,也不忘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他非常喜欢写楹联(就是对联,因为过去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上,所以又叫楹联),为了锻炼自己的楹联水平,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练习写楹联。楹联中,最见功力的就是挽联,也就是对人的一生进行盖棺评价的那种,一般都是写给朋友的。  曾国藩最喜欢写挽联,但是他的朋友大部分都还活得好好的,死得太少,怎么办?  这个难不倒他。没有死人,他就给活人写,还美其名曰生挽。  这是个不太厚道的做法,不能让被挽的人知道,所以曾国藩总是躲在内室里偷偷地写。  可是有些事就是这么寸。有一年大过年的,曾国藩顾不得出去拜年,一大早就爬起来给他的朋友们写挽联。  这个时候正写到一个叫汤鹏的朋友。  海秋(汤鹏的字)兄啊,我给你写副挽联,就当拜年了啊!过年好!嘿嘿……  曾国藩心里坏笑着。  突然,听见有人往内室里闯,来人正是汤鹏,他来给曾国藩拜年。这人还是个急性子,顾不得等通报就直接进来了。进来以后一眼看见了曾国藩写的一摞东西,曾国藩还左遮右挡不让看,越不让看他越想看,伸手一把抄了过来。  拿过来一看,竟然是挽联!  还是给活人写的!  再一看落款:  汤海秋年兄千古 弟国藩敬挽  汤鹏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把他给气得,当场拂袖而去,从此跟曾国藩绝交。  虽然给活人写挽联要承受不少这样的代价,但曾国藩始终乐此不疲,写了一副又一副。在生挽了很多人之后,曾国藩的楹联水平大有长进,最终他成为了楹联圣手。今抄录曾国藩所写的几副名联如下,以飨列位: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  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忧患亦畅天怀  未免有情,忆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也  谁能遣此,怅梁空泥落,何时重盼燕归来  (这是为一位叫春燕的青楼小姐写的挽联,可见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风流才子)  这段时间里,曾国藩作为湖南士子之首,还结识了很多湖南的英雄豪杰,咱们前文提到过的江忠源就是其中之一。  还是那句话,江湖上混的,多多少少都得有个一技之长,曾国藩也有一门绝学—相人(这才叫高端大气上档次,治个疑难杂症什么的简直弱爆了)。  据说,曾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有照片为证)。  甭管什么人,只要往他跟前一站,让他这三角眼睛扫一下,这人的性格、修养、能力、未来,他就全能知道,跟伯乐相马一样。他给江忠源做的评价,就是奇准。他曾说,江忠源这个人“他日当办大事,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日后果如其言。  曾国藩早年评价自己的弟弟们,还曾写过“辰君平正午君奇,屈指老沅真白眉”的诗。  什么意思呢?  辰君指他的四弟曾国潢,因为生于庚辰年,所以叫辰君。  午君指他的六弟曾国华,因为生于壬午年,所以叫午君。  老沅指他的九弟曾国荃,因为字沅甫,所以叫老沅。  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四弟的一生比较平凡,六弟的一生比较奇特,九弟最为贤能。  因为《三国志o马良传》中有一句马良家乡的谚语“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意思就是说,马氏五兄弟中,这个白眉毛的马良是最贤能的,所以曾国藩才这么说。  结果三个弟弟的一生正如他所言,分毫不差。  四弟一生在家乡无所作为;六弟跟随李续宾出征皖北战死于三河,最为壮烈;九弟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功成名就。  江忠源为人重情重义。在京期间,因为有多位朋友进京赶考染病客死京城,他多次不惜放弃会试不考,千里跋涉,送朋友的灵柩回籍,在京中赢得了义的美名。京中士子都以结交他为荣。  所以当时京中有句谚语叫“代送灵柩江忠源,包写挽联曾国藩”。  曾国藩大概不会想到,今后他给人写挽联的机会会有很多。  终道光一朝,曾国藩的官运一直很不错。而奕詝即位后,事情起了变化。
  第五章 团练大臣  奕詝即位后,由于穆彰阿结党营私,很快罢了他的官,而曾国藩则因为持身清正没有受牵连,仍旧干着他的二品大员。虽然这样,但是奕詝是个很小心眼的人。所以,他虽然没有罢免曾国藩,但终生都不肯重用他。  但是我们也知道,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奕詝不想重用曾国藩,但却不得不重用他;奕詝真正想重用的,是他的老师杜受田,但却不能重用他。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杜受田自己不争气。自己的学生刚当上皇帝,眼看着要时来运转了,形势一片大好,死了。  奕詝刚当上皇帝,为了展示新朝新气象,下令广开言路,让官员们大胆进言,国家的弊病,他自己的缺点,有什么说什么,不用给他留面子。  曾国藩一看,赶紧忙活着写奏疏,一道接一道地上,对国家的方方面面,写得那叫一个详细,连皇帝也捎带进去了。  他在奏疏里说,这个皇帝啊,重视臣子礼仪的细节,这很好嘛,但是太过了就会变成斤斤计较,误了国家大事;这个皇帝啊,喜欢练习书法,这很好嘛,但是太过了就会变成崇尚浮华,误了国家大事;这个皇帝啊,喜欢自己一个人玩,这很好嘛,但是太过了就会变成骄傲自负,误了国家大事。  总之,皇帝总是要误国家大事。其实这在我们今天看,基本上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抽型。皇帝登基才几天呀,哪就那么多缺点让你挑?  显然,现在的曾国藩还只是一个满脑子程朱理学的愣头青,完全是一副直言敢谏不怕死的形象,只要皇帝有点缺点就敢往上写。当时的很多官员都喜欢这样逮着一点鸡毛蒜皮就骂皇帝,而且皇帝越生气,他们就越高兴。因为虽然骂了皇帝,但是自己显得正直无私,可以名留青史,何乐而不为?  奕詝看了曾国藩的奏疏后大怒,直接把他的奏疏扔在了地上,差点要把曾国藩给杀了,这属于典型的没事找抽,而且还是穆彰阿的学生没事找抽,他简直忍不了,多亏旁边的大臣拦着,他才没下手。  但是曾国藩凭借自己的直言敢谏,在湖南的士子中赢得了很大的名声,这对他的未来是非常有用的。  咸丰二年(1852),因为皇帝一直不待见自己,曾国藩挺没意思的,就主动谋了个主持江西乡试的差使躲出去了,还请求主持完考试回老家探探亲。曾国藩自从为官之后这十几年里就没回过家,不是他不想回,而是他没钱,他是个清官,回家一趟千里迢迢,这个路费他掏不起。  奕詝巴不得曾国藩赶紧走,走得越远越好,省得看见了心烦,都给他准了。  曾国藩离开北京城的那一刻,应该不会想到,他这一走,就是十六年。  走到安徽的时候,曾国藩得到了一个噩耗—他的母亲去世了。想到十几年前的一别竟然成了永诀,曾国藩心里非常难过,他赶紧上疏辞了差使,星夜往家里赶,为母亲奔丧。  按古代的制度,父母去世,官员要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期间不能做官,不能娶小老婆,不能出去嗨皮,这叫丁忧。  走到湖北的时候,曾国藩从湖北巡抚常大淳那里听说太平军正围攻湖南省城长沙,湖南全省震动,忙忙地又绕过长沙,费了不少时间才赶到了家。  原本在蓑衣渡被江忠源打成了残废的太平军,到了湖南之后,为了补充兵力,吸纳了当地大批三合会成员。没想到这些三合会成员都是地头蛇,在湖南一呼百应。于是,太平军在湖南像滚雪球一样地迅速壮大了起来,很快就由初入湖南的数千残部变成了七万五千余人的一支大部队。  有了这支大部队,洪秀全、杨秀清的腰杆子立马就硬了起来,就像是耗子腰里别了杆枪—起了打猫的心思。  于是,太平军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三篇檄文,揭露了满洲鞑子奴役百姓的罪恶,号召大家团结在皇上帝(太平天国对上帝的称呼)的旗帜下,推翻满清朝廷。  九月十二日,太平军十二万人直扑湖南省城长沙,意图一举攻克长沙,吞并整个湖南。  清朝廷事先也得到了太平军要攻打长沙的消息,开始陆续往长沙增兵。  守长沙的,是已经被罢免的前任湖南巡抚骆秉章。  骆秉章,字吁门,广东花县人,是洪秀全的老乡,也是洪天王科场上的前辈。  骆秉章早年曾奉命清查吏部银库,连对他的老师都不徇私情,深受道光帝赏识。穆彰阿也非常器重他,希望他能再多干三年。他回答说,这个地方干一年已经很难了,再留三年,恐怕就不会有活人了。推掉了这个差使。果然,三年后,银库亏空事发,无数人受到牵连,唯独他得以幸免。  后来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义,他受命担任湖南巡抚。因为朝廷奉命平乱的钦差大臣赛尚阿经过长沙的时候他没给孝敬,被赛尚阿参了一本。说他治下的湖南“吏治废弛”,被罢了官,只好以前任巡抚的身份在长沙等候新巡抚到任交接。  谁承想这边骆秉章的官刚罢,那边赛尚阿就兵败如山倒,太平军一路杀到了长沙。而长沙当时城墙有很多都塌了,城门打开了就关不上,城垛也没有,太平军把攻击目标选在长沙就是因为这个。啥也别说了,在其位,谋其政,既然还是巡抚,那就得对得起纳税人的俸禄。  骆秉章开始昼夜赶工,抢修长沙城墙。萧朝贵老早就打听好了,长沙城墙破得不像样,根本不用怎么打,长沙城肯定垂手可得。于是自告奋勇,带了一支先头部队,昼夜兼程,直奔长沙而来,要一举拿下长沙。  来了一看,嗬,这城墙这叫一个壮观,比他的脸皮还要厚出二里地。别说没有地方塌,城门关得严严实实,就连城垛也是排得整整齐齐。  怎么办呢?  硬着头皮上呗。萧朝贵亲自督战,指挥着太平军先头部队猛攻长沙城。  其实骆秉章心里也没底。因为城墙虽然累死累活总算修好了,可是朝廷的援军还没有到,城里只有八千多人的兵力,未必扛得住。没办法了,拼了。骆秉章也豁出命去了。  两军就在长沙城下展开激战。  就在萧朝贵督战督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颗炮弹飞过来,正好打中了他,萧朝贵当场就被打死。  老大被干掉,马仔们都没有玩命的热情了,太平军的攻势缓了下来。  能顶住猛攻,把太平军的大佬一炮干死,如果说骆秉章“吏治废弛”,恐怕鬼都不信。  这时候,新巡抚张亮基到了。  张亮基,字采臣,江苏铜山(今徐州)人。  骆秉章总算舒了口气,可得走了。哎,别忙,奕詝有令,骆秉章守长沙守得不错,所以你就暂时留在长沙协助守城,戴罪立功吧。奕詝现在虽然明白骆秉章无罪了,但是他不愿意承认,还是说让他戴罪立功。  当皇帝的都最要面子,从来是不肯向人认错的。因为皇帝是圣明的领导,领导不能有错,所以领导也最容易犯错。
  不久,洪秀全、杨秀清率太平军大部开到了长沙城下。  这段时间里,清朝廷也一直在不断地往长沙增兵。到太平军合围长沙的时候,太平军在广西的老对手—向荣等将领都已经到位,驻守长沙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六七万人,而且军备充足,可以与太平军一战了。  不过,官员中也的确少不了窝囊废。被洪秀全忽悠过的草包总督徐广缙带着兵一路尾随着太平军从广西到了湖南,走到湘潭就停了,目送着太平军进了长沙,就是不敢跟过来。  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招的新兵中有一大批矿工,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挖地道和爆破。于是,太平军就玩起了这一手。他们每天大举攻城,攻到城下就开始在城墙下面挖地道,挖了地道就埋炸药,先后三次轰塌了长沙的城墙。  多亏了张亮基和骆秉章严防死守,才堵住了缺口,足足撑了八十一天。  杨秀清一看,这些天伤亡挺大的,而长沙城还是纹丝不动,再打下去就没意思了,于是调头就奔了湖北。  张亮基和骆秉章心想,噢,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把长沙城当成什么地方了?给我追击!  一提追击,底下立马就乱了。原来,这个小小的长沙城里里外外,一共六七万守军,竟然驻着一个大学士、三个巡抚、三个提督、十几个总兵,大家互不统属,互相推诿扯皮,谁也不想跟太平军死磕。  结果,张亮基和骆秉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军扬长而去,干瞪眼,没办法。  在广西跟太平军作战屡战屡败的两个废物—赛尚阿和徐广缙,随后都被押回北京,判了死罪,但是关在牢里没几天就都给放出来了。  为什么呀?  人家上头有人。  湖北深处腹地,基本没有兵马驻守。湖北巡抚常大淳东拼西凑,才弄到了不到五千人的兵,湖北重镇汉阳、汉口,根本无兵可守。  之前,太平军在湖南益阳、岳州得到了大量民船和船工水手。不久,杨秀清在岳州遇到了一个叫唐正财的商人前来投奔,这个唐正财精通船务。杨秀清敏锐地意识到了他的价值,立即封他为水匠,组建水营。  建成水军之后的太平军,实力大增。很快,石达开率领手下李秀成、陈玉成等一干名将,水陆并进,连克汉阳、汉口两重镇。随后,杨秀清又命唐正财把战船搭成浮桥,用铁索环绕,如同坦途,大军直逼武昌。  面对强大而众多的敌人,常大淳并没有逃走,他选择了与武昌城共存亡。  最终,文昌门被太平军大炮击毁,武昌城破。常大淳与妻子、儿子、儿媳和年幼的孙女举家自杀殉国。  这就是清代官员的气节。  到了武昌,洪秀全洪天王一高兴,又娶了六十个老婆,真是事业家庭两不误。  武昌城破,奕詝急眼了,这是第一座被太平军攻陷的省城。太平军竟然从广西打到了长江流域,而且规模还一天比一天大,大有和清朝廷划江而治之势。  怎么办呢?  招兵吗?  恐怕不行。因为国库里根本拿不出银子来。就是现在这些军队,一年的开销也超过一千万两银子,而国库里的存银,已经不足两百万两了。  手底下的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办团练,就是民兵,办团练的人自己招兵、练兵、养兵,咱们前文提到的江忠源的楚勇就类似于这个性质。  他犹豫了很久,最后实在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准奏了。  为什么奕詝要为办不办团练犹豫呢?  因为团练是地方上自己办的私人军队,不归中央朝廷统辖,人数少还好。人数一旦多了,就会尾大不掉,那些私人军队的长官们就会成为拥兵自重的军阀,不听朝廷调遣,纷纷坐大,割据一方,吞噬朝廷。最后没驱走猛虎,反倒招来了群狼。  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不到万不得已,都不愿意让底下的人自己办团练。清朝在这之前只有嘉庆一朝,为了平定席卷全国的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才举办过团练。起义平定之后,团练就立即被解散了。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了,太平军攻入腹地,所过之处,无不披靡,如入无人之境。只有举办团练,才有可能压制住他们。  就算是毒酒,只要眼下能止渴,也只能义无反顾地喝下去了。  奕詝隐隐约约地感到,祖宗打下的这片四万里的广阔江山,可能要毁在自己手里了。  不过他还是留了一手,他一口气任命了四五十个帮办团练大臣。四五十个,数量很多,但是数量上去了,规模就下来了,奕詝希望他们的兵力越少越好,不要威胁到朝廷;而且,团练前面还有“帮办”两个字,这两个字非常关键。  帮办的意思就是帮助办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全权,你不是老板,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你招的兵没有朝廷的命令,自己不能随意调动,只能驻守原地,不准出境作战。  这些在未来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制约曾国藩的重要条件,因为曾国藩就是这诸多帮办团练大臣中的一员。  不过,令曾国藩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是唯一一个在残酷的战争中生存下来,并最终独力平灭了太平天国的帮办团练大臣。
  第六章 倚天万里须长剑  曾国藩不想接这个办团练的差使。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太困难,另一方面自己有孝在身。  他只是一个文官,从来没打过仗,更不用说什么练兵、选将、筹饷了,通通的不会,而且打败了是要担责任的。更何况退一万步说,皇帝本来就不待见自己,就是打赢了,也难保他不会起猜忌之心,干出鸟尽弓藏的事来。他虽然有建功立业之心,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接不了这个活。干脆,就以自己重孝在身为由辞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朋友来了。他这个朋友的名字叫郭嵩焘。  郭嵩焘,字筠仙,湖南湘阴人,进士出身,时任翰林院庶吉士。  这个人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先驱者,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郭嵩焘是曾国藩早年在岳麓书院读书时的同学,也是曾国藩的知交好友。他、曾国藩和另一个叫刘蓉的同学,是当年岳麓书院的三剑客。这个刘蓉也是个猛人,我们后面会讲到。  曾国藩过去在京城做官的时候,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表达他对两个老友的思念之情:  日日怀刘子,时时忆郭生。  仰天忽长叹,绕屋独巡行。  云暗乾坤隘,风来户牖鸣。  孤吟无与赏,寸憾浩纵横。  郭嵩焘此来本是为吊唁曾国藩的母亲,现在听说皇帝任命他做帮办团练大臣,非常高兴,力劝他出山。但是曾国藩有一层顾虑,他担心戴孝出山会留下不孝之名,恐怕天下人耻笑。郭嵩焘为了打消他这层顾虑,又力劝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老爷子,向他陈说家国大义,请老爷子以父亲的身份命令曾国藩出山。  曾麟书老爷子深明大义,接受了郭嵩焘的建议,于是,他以父亲的身份命令曾国藩戴孝出山。这样曾国藩出山就是遵从父命,就不算是不孝了。没了这层顾虑,曾国藩就答应出山了。不过他还趁机还了个价,那就是让郭嵩焘加入他的幕府,帮他出谋划策。郭嵩焘也答应了。  于是,曾国藩上疏朝廷,说臣遵旨办理团练。不过曾国藩是文章高手,又很会变通。他在“团练”这个词上动了点脑筋,故意把意思写得很模糊,隐隐约约透露出自己要训练一支可以自由统带、流动作战的机动兵团的想法。  奕詝也没仔细看,就给准了。  那曾国藩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呢?  下面我想大体讲讲清代军制的那些事,可能有点繁琐,不喜欢看的可以直接跳过。  清朝主要有两种军队—八旗和绿营,但是这两种军队都腐化得厉害。  清朝的军人身份是世袭的。  八旗兵是当年清军入关时满蒙汉八旗的子孙后代,根正苗红,待遇也好,一年到头不用干一丁点活,就有丰厚的工资可以领。但是他们也腐化得最厉害。  当年康熙朝平定三藩的时候,八旗兵的战斗力就已经很不堪一击了。八年的平定三藩之战,基本上都是绿营兵打的。之后,国家但凡有仗基本上都是绿营在打。到了清朝晚期这个时候,比当年康熙朝又晚了一百八十年,八旗兵已经完全不能打仗了,大部分连打架都不会。八旗子弟已经成了提笼遛鸟、看戏打牌、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的代名词。  绿营兵跟八旗兵比起来基本上也是半斤八两,一样没用。绿营兵是当年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官军的子孙后代,为了区别于八旗的旗号,打绿旗做标志,所以叫绿营。  绿营兵平时要承担地方繁重的劳役,修个城墙啊,运个粮食啊,通个下水道之类的,战时又要给八旗兵打前锋、当后勤,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工资还不够花。很多绿营兵平时为了养家糊口,还做点小本生意,蹦个爆米花啊,烤个羊肉串什么的。平时根本就没有人去参加训练。再加上军官为了贪污,经常吃空额,就是虚报编制,多领几个人头的工钱。绿营兵的编制有很多根本就不足数,很多平时操练看着很壮观的队伍里都是临时拉来的群众演员。  而且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清朝廷为了防止兵权过于集中,威胁朝廷,经常是东派一队人,西派一队人,七拼八凑成一支上万人的杂牌军。再临时找一个跟士兵关系不熟、跟皇帝比较熟的人当将军来指挥作战,打完仗,各回各家。这样虽然可以防止将领拥兵作乱,但是经常会造成一个书呆子指挥一群乌合之众的情况。  这样的军队,即使是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傻傻两个人 笑的多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