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度近视视会遗传吗

现在有很多的爸爸妈妈都是近视眼,有的甚至还是高度的近视眼。爸爸妈妈们都很担心自己的近视眼会遗传给宝宝,那么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小编今天就和妈妈们一起来探讨下吧。
对于患有深度近视的父母来说,他们通常都会关心这么一个问题:近视眼会遗传吗?本文将就遗传性近视这个话题,为你们一一解说,近视眼的检测,近视眼的治疗,近视眼的预防等等的内容。
很多近视眼准妈妈,尤其是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会有这样的顾虑:近视眼会遗传吗?
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1/5是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那近视会不会遗传呢?
近视是我国人群中患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在城市的发病率高达30%以上。近视给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带来许多不便。因此许多年轻的患有近视的夫妇十分担心自己的近视能否遗传给下一代。   有的人,自已是近视,父母也是;有的父母并不是近视,自己却戴上了近视眼镜。有的人在选择配偶时,也担心爱人是近视,是否会连累孩子。这就是人们关心的近视是否能遗传的问题。
首先说明,近视并不一定只有近视眼,绝大部分近视是由于调节机能异常而致,但这种调节机能异常的近视如果不及时改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眼结构的变化,而最后转变成近视眼。特别是将验光配镜的戴镜屈光度 600 度以上的近视定义为高度近视并阐述其存在病变情况,这显然不准确,也就是不能单单用配镜的屈光度来定义近视眼,近视眼应当从眼结构异常病变这样一个概念来定义才更科学贴切。那么儿童近视真的会遗传吗? 至于近视眼遗传的问题,有统计学研究表明: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近视眼者,子女 100% 为近视眼;父母一方为近视眼者,子女 50% 为近视眼,尽管这种认识尚待证实,特别是还没有任何机构阐述出是那些染色体异常,但在调查统计的情况来讲,至少说明孩子近视眼的发病与双亲关系密切。 虽然近视眼存在遗传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确切的遗传基因依据),然而更多是由于没有及时矫治而发生病变所致,因此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就非常重要,一旦成为近视眼就会有这些并发症的可能和危害: 1 、近视眼容易引起玻璃体液化变性诱发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在正常情况下呈透明的凝胶状态,玻璃体具有重要的屈光功能,并对眼球起支持作用。一般近视眼在病理情况下,往往玻璃体凝胶状态容易被破坏,变为液体,诱发视网膜脱离。 2 、近视眼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导致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 3 、近视眼容易引起视网膜中心凹的黄斑出血和黄斑变性,导致永久性损害视力。 4 、近视眼容易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造成视力渐渐丧失。 5 、由于近视眼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逐渐发生混浊,进而可产生并发性白内障。 6 、近视眼容易引起眼外斜和弱视。 当孩子真的近视了,家长们也不要着急, 思明堂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针对于孩子近视有很好的见解,他们利用自己研发的一套视力训练方法,帮助很多孩子改善了视力情况,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现在思明堂正好有两次免费体验的活动,大家不妨试试吧!
本帖有0条评论
父母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吗?  宝爸宝妈们都希望孩子遗传自己的优点,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又漂亮。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近视的爸爸妈妈都很担心自己的孩子遗传近视。那么近视到底会不会遗传呢?怎样才能让孩子避免近视呢?   父母携带近视基因才会遗传给孩子   近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屈光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近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近视,另一种是高度近视。这两种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单纯近视又称普通近视,指600度以下的低、中度近视,极为常见。一般为生理性,目前没有明显的证据能说明普通近视会遗传。   而高度近视则指屈光度较高、眼轴明显延长,眼底有萎缩变性的近视。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的高度近视带有遗传因素,具有遗传性。   据群体遗传调查结果显示: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夫妇双方如果均为高度近视,其子女通常都发病;一方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其子女10%-15%发病;一方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表型正常的近视基因携带者,其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几率为50%;如双方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为25%。   高度近视也会遗传   医学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眼(一般指600度以上),遗传给宝宝的近视几率在40%左右;若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其遗传的几率可降到20%;但如果父母均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要小得多。   以上是遗传几率,事实上,在倪海龙医师的门诊中,3-6岁的近视宝宝中,因遗传近视眼的占10%左右。在对有遗传近视家族史的100例儿童调查中,发现67%的儿童近视是在10岁以前发病的。同时,从诊治的上千份病历统计中观察到:儿童在5—10岁发生近视、散光的,他们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多有近视、弱视、散光等眼病。   因此,排除后天环境的原因,3-6岁的宝宝出现高度近视,其发生原因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它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所决定。简单地说,每个人都有这一对(两个)基因,这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母亲。如果某人这两个基因都是致病基因,那么宝宝得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今后近视的度数也与爸爸妈妈的近视度数相近。   高度近视的准妈妈如何预防宝宝遗传?   高度近视有遗传给宝宝的可能性,但是准妈妈们依然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尽量减轻遗传带给宝宝的影响:   a.提前注射风疹疫苗——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很可能会直接影响胎儿眼睛的发育,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   b.晒太阳——适当的户外运动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对胎儿视细胞的和角膜的发育也很有好处,有人称之为光波胎教。?   c.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维生素A对于人体细胞的生长、眼睛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1促进胎儿大脑发育,而且有助于完善眼神经系统的功能;维生素B2缺乏会引起网膜和角膜正常代谢的功用,并可引起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维生素C可以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粘膜组织的修复和角膜上皮的生长,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d.慎用眼药水和眼药膏——孕妈妈要谨慎使用眼药水和药膏,谨防胎儿畸形。在产后也应注意用眼,小心眼睛疲劳和用眼卫生。   宝宝有遗传近视爸爸妈妈怎么做?   一般说来,宝宝近视的发病主要在以下时期:幼儿园大班、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12岁以上的青春期。先天近视眼的宝宝,虽然有遗传因素,但是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仍然能保持健康的视力。   中医提倡“后天养先天”,认为近视散光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锻炼、治疗等后天调养,达到弥补遗传因素,恢复健康视力的目的。爸爸妈妈们在饮食方面应尽量让宝宝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维生素A、B1、B2、C及E的食品。常见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鱼、肉、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多带宝宝到户外进行运动,少看电视。   同时,爸爸妈妈可不定期地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若发现宝宝已经近视了,要及时配戴眼镜,保证宝宝的正常用眼。不要因为宝宝小,怕被同龄的孩子取笑,就不戴眼镜。   近视而不戴眼镜不但会影响宝宝今后的视力发育,而且宝宝因长时间看不清楚东西,信息收集不全,也将影响大脑智力的发育。佩戴眼镜也是对近视的一种治疗方法,6个月大的宝宝即可以使用眼镜了。由于很难将眼镜戴在宝宝的耳朵上,通常会采用后面有橡皮筋连接的特制眼镜。另外,在挑选眼镜时,爸爸妈妈要注意眼镜是医疗用品而不是一般商品,质量优劣比美观度更重要,所以一定要到大医院配镜。   如何尽早发现宝宝近视了?   刚生下来的小宝宝也有已经近视的可能性,但这在遗传近视中占的比例很小,仅1%—2%左右,医学上称为“先天性近视”。这类宝宝,一般在出生3-6个月后,就可以检查出是否患有近视眼。   小宝宝与大人一样的视力检查一般要到三岁时才能够进行,在此之前,爸爸妈妈可以自制一些卡通小卡片检查宝宝的视力。例如:准备四张纸片各画上一只小兔子,让宝宝看眼睛大小不同的兔子图片,指出大小。如果宝宝需要检查屈光不正等其他项目,需要使用有麻醉作用的眼药水将眼部肌肉暂时麻醉,散瞳后才能进行。   爸爸妈妈都有高度近视的,应意识到宝宝会有遗传近视眼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宝宝和同龄的孩子在视觉上的差异。观察宝宝在看东西时,眼睛是否会眯起来,是否会歪头,是否会将脸靠近物体等,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尽早带宝宝去眼科检查。   如何防止宝宝近视的厄运?   爸爸妈妈都不近视,宝宝近视的可能也在8%-10%,外界环境因素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环境因素造成的近视已超过了遗传近视的比例。   近视眼的发生与近距离用眼活动和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若小宝宝的床上悬挂的玩具距离眼睛太近,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近视或是斗鸡眼。而对刚踏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要他们坐在教室听课45分钟,不能随意走动,这样长时间的用眼让孩子感到不适应,会因眼睛过度紧张而导致近视。   由于宝宝的年龄还小,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若看到好看的动画片或是玩具,没有爱护眼睛的意识。因此,爸爸妈妈要做好改善家庭视觉环境的工作。重视采光的标准,窗户透光面积与房间面积之比不低于1∶6。电视机和房间的画不能有反光,以防刺激宝宝的眼睛。在房间里久了,要抱宝宝往窗外望望,同时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这样既可增强体质又可防治近视。   父母双方都为近视,则遗传给孩子的几率为100%。父母一方有近视,遗传率为50%,这里面想强调的是,近视性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大群体的,多基因遗传的近视,此受后天的视觉环境影响很大,也就是长时间的近距离精细工作,可加速眼球的正视化过程,产生生理性近视。另一为单基因遗传的病理性近视。此种情况无论是否有所谓的近距离精细工作,近视都在进展中,最后导致高度近视。当然此类情况占群体的极少数。如果父母的近视属于前者,那么告诉孩子怎样用眼卫生,家长们也不必把启迪孩子智力的大包袱都压在孩子的眼睛上,尽量回避减少进行长距离的精细工作,可以延缓孩子眼球的正视化过程,或不患近视,或少患近视。   宝宝要想摆脱近视的厄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定期检查——如果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有高度近视,就要意识到宝宝也有近视的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宝宝和同龄孩子在视觉上的差异,定期带宝宝去眼科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b.饮食调节——中医提倡“后天养先天”,如果宝宝有遗传近视,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缓解,即使没有近视,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防止近视。避免挑食厌食;减少宝宝甜食的摄入;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A、B1、B2、C、E的食物。   c.科学用眼——首先爸爸妈妈要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重视采光标准,窗户透光面积与房间面积之比不低于1:6;电视、电脑以及房间内的挂画等,不要有反光;减少孩子的看电视、手机、电脑的时间,过一段时间就抱着宝宝隔窗远望;宝宝的游戏方式以户外活动为主;注意宝宝的用眼卫生和用眼习惯,形成良好的写作和阅读姿势,坚持做眼保健操等等。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于酷乐家涂鸦墙膜 /
本帖有1条评论
我和老公都是近视,我两个眼睛一个500一个525 我老公是一个550 一个600. 好多人都是父母高度近视了孩子生下来就直接近视,真的吗? 要是我现在把眼睛做了,还会有救吗?
本帖有11条评论
在遗传因素方面,如果父母有先天性的眼疾,可能会遗传给宝宝,比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色弱、色盲等,都有可能遗传给孩子。此外,如果父母是高度近视,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影响宝宝眼睛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等。
影响宝宝眼睛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等。在遗传因素方面,如果父母有先天性的眼疾,可能会遗传给宝宝,比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色弱、色盲等,都有可能遗传给孩子。此外,如果父母是高度近视,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曾进行过相关的调查报道,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宝宝出生后近视的几率会比普通的孩子高出7-8倍,因此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为了保护宝宝的视力,准妈妈在平时可以多吃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包括深海鱼、坚果、核桃等。因为α-亚麻酸对胎儿的视力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如果α-亚麻酸缺乏,那么新生宝宝的视力会有所下降。如果是高度近视的准妈妈,在一定程度上是会遗传给宝宝的。
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的看电子产品。现在因为大多数人都有手机、ipad或者是电视节目等等,不能让宝宝长时间对着这些产品。家长要是发现小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看东西的时候要放得比较近,或者说是越来越近,看电视也是,原来的距离比较远,后面发现他越坐越近,那就有可能是近视了。近视具有遗传的倾向。如果家长都是高度近视,这种情况下,小孩子近视的几率就很高了。如果不是这种状况,家长就要注意宝宝的用眼的卫生。
如果家长都是高度近视,这种情况下,小孩子近视的几率就很高了。如果不是这种状况,家长就要注意宝宝的用眼的卫生。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的看电子产品。现在因为大多数人都有手机、ipad或者是电视节目等等,不能让宝宝长时间对着这些产品。家长要是发现小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看东西的时候要放得比较近,或者说是越来越近,看电视也是,原来的距离比较远,后面发现他越坐越近,那就有可能是近视了。近视具有遗传的倾向。
高度近视的度数一般大于600度,对于高度近视的孕妇想顺产,由于存在风险,因此不建议顺产;现在的医疗水平提高,治疗高度近视的方法越来越多,可以通过激光等,也可以适当做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
高度近视是指的是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因这类近视眼多有眼部的病理变化,故将高度近视等同于病理性近视眼或退行性近视眼。
高度近视会遗传吗?“近视遗传”是有科学根据的,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高度近视遗传率高,高度近视的男女双方不宜结婚生子。注意用眼卫生可预防后天获得性近视。【爱眼日】据说近视会遗传?据说轻度近视可恢复?据说长期戴美瞳眼会瞎?这么多据说怎么办!
眼保健操,开始~
据说近视会遗传?!据说轻度近视可以恢复?!据说激光治疗近视手术不靠谱?!据说长期戴美瞳眼会瞎?!据说……天哪,这么多谣言我怎分辨!
据说近视会遗传?
近视的形成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它的确有遗传倾向,但也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遗传因素:近视眼有遗传倾向。
环境因素:长时间看近,照明不足,阅读距离过近,阅读时间过长,字体不清或过小,看书姿势不良或坐车,电子产品的过早过长时间的使用。
据说轻度近视能恢复?
真正的近视是不能逆转、不能恢复的。
为什么说是真正的近视呢,因为临床上有种情况,是由于调节痉挛所导致的近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假性近视,这种情况,在麻痹睫状肌后,使眼睛的调节彻底放松,近视的度数可能会消失或部分消失,由于越小的孩子调节力越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医院给孩子验光经常要在散瞳麻痹睫状肌以后再检查。
虽不可逆,但是可防控!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三个解决的办法:1、户外运动;2、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3、角膜塑形镜。常看绿色、做眼保健操都是使眼睛放松的方法,可以缓解假性近视。
据说激光治疗近视不靠谱?
成人选择角膜屈光手术可以矫正近视。这个手术已经开展20多年,事实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有准分子角膜切削手术、半飞秒、全飞秒等多种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各有有缺点,但手术效果是一致的。激光近视手术同样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到正规的眼科检查是否适合手术。
据说长期戴美瞳会瞎?
长期佩戴美瞳的确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
美瞳含有色素,大多数小品牌的美瞳色素都是直接印染在镜片表面,如果生产技术不过关,日后可能有色素物质脱落而损伤眼睛,色素有可能会导致过敏,还将对角膜、结膜造成刺激,引发炎症。
有些美瞳为追求颜色夸张效果采用了较小的光学区,这会缩小眼睛视物时的视野。染色的部分,一般透光性较差,所以戴上后就会感觉视野变小了,特别是在较暗的环境里,瞳孔本来是应该散大的状态,但由于美瞳染色部分的遮挡,会有一种“管中窥物”的感觉,这种“旁若无人”的状态对于开车、运动非常不利。建议选择时考虑光学区较大的镜片。
造成角膜缺氧。有的美瞳含水量低,镜片透氧性差,有的镜片色素印在镜片表面,降低镜片透氧性。长期角膜缺氧会导致眼红、不适,角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影响角膜健康。
眼睛是人类观察世界的重要器官,又是心灵沟通外部世界窗口。但是近年来患近视儿童和青少年越来越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多不便。保护儿童视力,预防近视刻不容缓。
辣么,再来一遍眼保健操吧!
文章/王韧炎
美编/南子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
电话:010-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最权威的消息 最全面的信息 最快捷的方式
靠谱的医疗动态哦!
今日搜狐热点近视重在控制:别把近视遗传给孩子!
近视人群之所以越来越多,与它的发生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近视既可以在后天形成,也可通过先天遗传。而且后天形成的近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是否会遗传。因此,应对近视问题,可以先从近视的后天形成和遗传这方面突破,从而传达近视的真相。近视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使人视物模糊,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为此,不少人觉得应对近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恢复视力,而非其他。当然近视了,肯定是需要恢复视力的,但恢复视力真是应对近视后最主要的工作吗?先听听专家怎么说。“近视了,恢复视力是一定要的,很多人近视后去配框镜往往也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但恢复视力并不是近视后最主要的工作,因为除了恢复视力之外,还有一项工作必须得做,那就是竭力控制近视发展。近视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度数上升可能产生并发症,还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我们作为医生,最担心的就是近视会遗传的问题”。上海福仁眼科的王教授谈及应对近视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作为国内数字化MCT角膜塑形技术的原创设计师,一直在为控制近视发展和恢复视力问题不遗余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为什么说近视不控制其发展,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呢?其实近视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里面的道理可以先从近视的发生说起。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出生后眼睛往往会有一定的远视,随着眼睛的发育,远视的症状一般维持到6岁左右就会消失。此后,眼睛会回归到正常的零度。6岁过后,如果经常用眼过度或不正确用眼,以及有眼睛外伤等情况发生,则就有可能导致近视。不过,如果6岁之前就发生近视,往往多数跟遗传有关。当然,不是得了近视就会遗传给下一代的,这中间有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它就是从“量变到质变”过程。通常情况下,孩子在学前发生近视往往是低度的,这里的低度是指近视度数在200度以下。此后,近视会在一定的时间累积下,从低度向中度发展,中度近视范围是300度&#度;然而中度并不是近视的极限,它还会从中度发展到高度,高度是指600以上;不过到了高度也不算结束,近视还有超高度,超高度往往是800度以上。近视就是沿着从低度到中度再到高度然后到超高度这样一个梯形模式发展的。那这跟遗传有何关系呢?临床医学已经证明,近视会遗传,且度数越高,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越大。有关研究数据表示:父母双方若均为高度近视,则所生子女100%高度近视。如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则后代中近视患病率为50%。如果父母双方都不是高度近视,只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子女的发病率可能是25%。如果父母一方是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子女是不会出现高度近视的,有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从数据不难看出,近视度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遗传的概率大小。近视从低度发展到高度是“量变”,高度近视很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自然演变成了“质变”。近视的“量变”到“质变”是一个危险信号,不仅是针对遗传,也是针对患者本身。高度近视比轻度近视更容易发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而且它们具有致盲性。既然已经对近视遗传问题已经明了,那该如何应对呢?为此,王教授提出了意见。王教授表示:“打破近视遗传问题,首先要做的是不让近视从“量变”过渡到“质变”。如何切断‘量变’到‘质变’这个循环呢?那就是近视后,既要恢复视力,也要采取强有力手段,控制近视发展,让近视度数不发展上去,这也就间接阻止了‘质变’的发生。”由此来看,防止近视遗传给下一代的关键落在了控制近视发展方面。那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控制近视发展呢?最有代表性的是数字化MCT角膜塑形技术(简称“MCT技术”)。MCT技术由上海福仁眼科和伟博视光学研究所联合国内众多眼视光学单位历经数年钻研而成。它不仅能为近视患者恢复视力,还能同时控制近视发展。且来看看MCT技术是如何做到的。MCT技术恢复视力和控制近视发展是通过数字化的MCT技术镜片来实现。MCT镜片可以借助上眼脸的作用从前部反向直接阻止眼轴增长,同时还能修正眼角膜弧度,防止角膜向前凸,使角膜更扁平,从而降低眼睛的近视度数,矫治近视。很多患者接受MCT技术矫治后,都达到了摘镜后1.0的正常视力。同时,MCT技术能强有力控制近视发展,也有数据佐证。据专家临床统计,使用RGP(硬性角膜接触镜)后每年近视发展48度,远低于戴普通眼镜的发展(每年125度左右),但是大于用夜戴MCT技术镜片的4.7度。中高度近视患者配戴MCT镜片后,近视度数发展极小,并保持了良好的视力与眼睛健康。MCT技术双管齐下,既满足了近视患者对恢复视力的追求,又控制了近视发展,防止近视从“量变”过渡到“质变”。这种突破性的技术可以为更多视力不良患者带去福音。总之,近视问题不能小看,不光要对自己的眼睛负责,也要对下一代负责。只有人人坚持这种态度,然后认真对待近视,近视人群才会慢慢缩小,我们的眼睛才能保持长久的光明。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ninaying]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高度近视真的会遗传吗?几率多大呢?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高度近视真的会遗传吗?几率多大呢?","author":"jiayi-jian-51","content":"小圈圈的嫂子是近视的,哥哥也是近视的,但都是后天近视,且度数都不算特别高,300-400度,小侄子5岁,爱看动画片,最近小圈圈发现小侄子看电视时本来是坐得挺远的,但总是要走到电视屏幕前看。嫂子不禁纳闷:听说近视是会遗传的,我家宝宝是不是近视了啊?这时同样近视的姐姐也说道:近视确实是会遗传的,特别是高度近视,只是不知遗传给后代的几率是多少。好吧,同样是近视的小圈圈也很想知道(微笑),除了爸妈不计,这差不多是一家子都带眼镜了。。。但都是后天形成的~回到原问题,近视是否真的会遗传给孩子?近视遗传的医学说法医学上,近视遗传可分为两种,分别为结构形态的遗传和素质的遗传。形态结构的遗传:一般指患有高度近视的父母,即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他们的眼睛常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而子女往往会遗传父母的眼轴等眼睛形态,也就是说父母眼球长,子女眼球也可以长,因此子女在后天就很容易患近视眼,这就是形态结构的遗传,是人体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导致的病理性近视。素质遗传:即遗传有致病基因,但并不一定会让孩子患有近视。譬如说两个孩子同样是读书写字玩游戏,一个孩子近视了,另一个却没事,这些就是素质遗传决定的。即医学所说的单纯性近视,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一个具有近视遗传基因的孩子来说,较没有遗传因素的孩子对不良的用眼环境的抵抗力明显更差,同样的诱发近视眼危险因素,会使有近视遗传基因的孩子更易患近视。高度近视遗传的几率有多大?家庭医生在线特约专家徐会敏医生在回答网友问题中表示:一般从医学上来讲,父母双方为高度近视,遗传给宝宝的近视几率为40%左右;若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其遗传的几率可降到20%;但如果父母均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要小得多。另外,如果妈妈是先天性近视,遗传的几率还是很大的。不过,实际上,根据国内相关门诊调查显示,3-6岁的近视宝宝中,因遗传出现近视眼的仅占10%左右,儿童在5-10岁发生近视、散光的,他们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多有近视、弱视、散光等眼病。因此,排除后天环境的影响,3-6岁宝宝出现高度近视与遗传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几率确不能十分确定。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了?一般来说,孩子在6岁前,视觉发育并不健全,但6岁后视力一般应达到正常水平,10岁时眼球已基本发育成熟。即在10岁前,如果眼球发育正常,一般不会发生近视眼,但如果眼球发育异常或遗传因素的影响,那么近视的发生就比较早,并且度数比较高,视力就会受影响。因此,在孩子3-4岁时就要开始检查视力,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近视了?一、近凑:孩子看电视时总喜欢往前跑或总凑近事物看。二、眯眼:孩子看书或其他事物时喜欢眯着眼睛,因为眯眼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减少弥散光线,这样暂时提高和改善视敏度,从而看得更清楚。三、歪头:因为有的孩子是斜轴散光,他会通过歪头把这个散光主观校正。四、揉眼:看不清目标时,常用手揉眼睛,以企图更好地看清楚些。五、皱眉:皱起眉头,企图使双眼都“用力”,以此来改善视力。但实际上这样做由于眼外肌压迫于眼球,反而使近视眼的发展速度加快。若孩子出现以上情况,家长应及时调整孩子的用眼习惯和了解一些有关近视的缓减的方法,必要时需要进行一些眼睛的检查和治疗。另外,还可以在日常做一些预防孩子近视的措施,比如:尽量避免孩子在晚间或昏暗处写作业和读书;与孩子一起做望远调节和眼部按摩、眼睛保健操等;多带孩子去野外或公园散步,看看绿色的植物等。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健康生活圈】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病症百科知识!全国最具品牌价值健康新媒体——家庭医生在线出品。 (二维码自动识别)","updated":"T03:18:1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collapsed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4138a0feee9054dfb0b67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高度近视"},{"url":"/topic/","id":"","name":"遗传基因"},{"url":"/topic/","id":"","name":"近视恢复"}],"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500,"height":333},"href":"/api/posts/","excerptTitle":"","tipjarState":"clos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1:18:17+08:00","url":"/p/","lastestLikers":[],"summary":"小圈圈的嫂子是近视的,哥哥也是近视的,但都是后天近视,且度数都不算特别高,300-400度,小侄子5岁,爱看动画片,最近小圈圈发现小侄子看电视时本来是坐得挺远的,但总是要走到电视屏幕前看。嫂子不禁纳闷:听说近视是会遗传的,我家宝宝是不是近视了啊?…","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FULLINFO":true}},"User":{"jiayi-jian-51":{"isFollowed":false,"name":"小圈圈","headline":"","avatarUrl":"/v2-0c4c0cedee009ae0b07e8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jiayi-jian-51","bio":"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健康生活圈】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病症百科知识!","hash":"a340a088bc94a2c6d53e8","uid":1978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jiayi-jian-51","avatar":{"id":"v2-0c4c0cedee009ae0b07e8","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度近视该不该戴眼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