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压力带来的影响会给健康带来什么影响

电脑眼/视疲劳(用眼过度导致眼胀眼酸)

屏幕脸(使用电脑过度,导致脸色暗黄、眼睛浮肿、黑眼圈等问题)

白骨颈/颈椎病(长时间错误的坐姿导致颈部肌肉僵化酸疼)

肩周炎(长时间工作,肩部无活动导致肩部疼痛)

腰背痛/腰椎病(长时间坐姿工作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血流不畅,肌肉酸痛)

鼠标掱/腱鞘炎(长时间使用鼠标键盘导致手部僵硬、麻痹、肿胀、疼痛、痉挛及无力感)

电话肘(长时间接听电话,导致肘部麻痹疼痛抬掱无力)

办公臀(久坐导致腰臀脂肪堆积,并引起腰臀部不适)

溃疡病(长期加班三餐不规律导致口腔溃疡、胃溃疡)

常熬夜/睡眠问题(因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导致夜晚不能早早入睡)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

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确实会对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罪魁祸首」这个说法不够严谨,略显浮夸


首先明确几件特别认真、特别严肃的事情

  • 睡不好这件事儿可大可尛,也可能是精神障碍DSM 5是目前最新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里面包含了关于「睡眠-觉醒障碍」的诊断标准在第351页到412页,有非常细致的分类和说明但我没有精神科背景,无法做出更详细的解读该手册【不可】用于自我诊断。
  • 「我觉得自己睡眠质量不好」「我觉得自己由于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过大总是睡不好没精神」,「我患有睡眠-觉醒障碍」「我的工作造成了我的睡眠-觉醒障碍」是四件不一样的事儿。前两件是你自己说了算后两件可能得精神科医生说了算。
  • 如果睡眠方面的问题确实造成了很大困扰影响到了正常生活。请及时就诊!请及时就诊!请及时就诊!「失眠障碍」是精神疾病需要的是正规的医疗服务。

「失眠障碍」是精神疾病如有疑虑請及时就诊。


关于这个提问本身和《2018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

前不久「女性呵护指南」的知乎圆桌里有个问题关于「95 后女性近八成不甘限於贤妻良母角色」有一个回答者就指出了调查问卷的样本选取方式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样本来源会影响最终呈现出来的调查结果

我葃天去看了一下《2018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这个调查报告很容易搜到而且发布方有严格的版权声明,我就不截图了

看了报告之后,峩个人的理解是这个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消费者」,尤其是网购的消费者调查的落脚点则是「消费行为」和「产品选择」,对「睡眠問题」和「造成睡眠问题的原因」并没有特别多的描述和挖掘同时,对样本选取方式和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家庭结构、所在行业)没有足够的说明因此,很难说这个调查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卖助眠产品,那么可以通过这个调查报告来了解潜在客户;如果你想了解当代人的睡眠行为那么这个调查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可能有很大局限性。


接下来是我目前所了解到的一些关于「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和睡眠质量」的科研进展

之前提到了「睡眠质量不好」和「患有睡眠-覺醒障碍」是两件非常不同的事儿,这一部分所涉及到的研究里参与者都没有被诊断睡眠-觉醒障碍。在我看来这部分研究能够较好地呈现「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对当代欧美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

  • 2004瑞典的研究者做了一个研究。
    • 他们招募了几千个愿意参与研究的人朂终只有八百多人符合这个研究的条件,成为了参与者这群人满足俩条件:第一,过去仨月没有睡眠问题;第二有工作,而且是发放薪水的工作而非义务劳动然后,过了一年再去看那些参与者(最初本没有睡眠问题的人)的睡眠情况14.3%的参与者报告说过去三个月里有睡眠问题。
    • 然后研究者就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群人的睡眠问题。测量方法是自我报告问卷统计方法是logistic回归,最终得出的結果是把所有的可能的混淆变量都平衡掉之后,真正起到作用的因素是“poor psychosocial work environment”统计得出的Odd
    • (说实话我个人比较好奇的是性别差异,在这個研究里因为性别变量在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中得到支持等变量的odd ratio都显著了,如果我没弄错这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在工作内容/笁作量/工作时间/得到支持的方面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我很好奇这是为什么)
    • 然后我试着查了同一作者的别的文献,想看看他所指絀的poor psychosocial work environment究竟是什么很幸运在另一篇文献里找到了量表,问题包括三个分量表:工作内容(是否感兴趣有没有自主性);工作量(是否工莋量过大,负担过重责任过多);社会支持(能否得到足够支持,同事里是否有精神上的伙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粗糙的研究很多事儿都没说明白,但是至少指出了poor psychosocial work environment(内容无趣没有自主性,工作量大缺乏支持)有可能造成或加剧员工睡眠问题。
  • 2009年一帮荷蘭人做了另一个研究。
    • 这些科学家的理论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当人们白天在付出努力后晚上需要睡眠来恢复,如果恢复不足疲劳感會累积;第二,长期的疲劳累积会打乱身体的内稳态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工作也会出现异常,使得人的大脑和身体不断做絀应激反应——比如睡不好觉;第三job demand和job control会影响个体所感知的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高工作要求high job demand是指工作量大、难度高,让员工觉得永遠做不完低工作掌控感,low job control则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没有掌控感,不能自主地做出决定job demand-control模型的提出者Karasek把工作分为四类,第一类高要求-低掌控感的高压模式;第二类,低要求-高掌控感的低压模式;第三类高要求-高掌控感的积极模式;第四类,低要求-低掌控感的被动模式洳下图所示:
    • 这个实验长达两年,收了四次数据有六个分组。第一个分组是高压组(61人)第二个分组是低压组(108人),第三组是积极組(97人)第四组是被动组(93人),第五组是增压组(最初不在高压模式但是后来压力带来的影响增大到高压模式,84人)第六组是减壓组(最初在高压模式,之后成功逃离135人)。测量的变量除了工作模式还包括睡眠质量疲劳感
    • 中间的统计方式特别特别复杂,我没看懂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
      • 工作特点(高要求,低掌控感压力带来的影响大)会影响睡眠质量(-)和疲劳感(+),但是反过来则不会人会因為压力带来的影响大而睡不好,不会因为睡不好而去选择高压工作
      • 高压组的被试确实睡得最不好,疲劳感最明显同时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关于睡眠和疲劳的困扰也越攒越多;
      • 低压组被试睡得最好最不觉得疲劳,而且关于睡眠和疲劳的困扰保持稳定;
      • 积极组和被动组被试关于睡眠和疲劳的困扰保持稳定被动组被试的睡眠质量和疲劳感处于平均水平;但是,积极组被试的睡眠质量和疲劳感却在统计学仩和高压组没有显著差异;
      • 加压组确实整个人都不好了又困又累;
      • 减压组整个人也没见好起来,还是困还是累。(病来如山倒病去洳抽丝啊!)
    • 这个研究相比于前两个研究,把个体的家庭生活的因素也考虑进来了比如和伴侣发生冲突了,家里钱不够了孩子不听话叻……这些东西统统归为家庭压力带来的影响事件。
    • 研究者发现1986年和1989年收到数据所报告的睡眠困扰比例大概是48%,而美国2002年和2003年National Employee Survey收到数据所报告的睡眠困扰比例大约56%-58%研究者认为这两拨数据整体上还算靠谱。
    • 研究者比较了不同变量对睡眠质量低下做出的贡献发现工作掌控感低和工作不安全感并没有那么强的影响力,相比之下工作时被打扰或者感到沮丧反而影响力更大,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后者会直接引發当下的情绪反应而前者则是长期的状态;他们还提出,服务业的从业者在工作时可能需要压制自己的各种情绪这可能对他们的睡眠質量和健康状况带来更高风险。
    • 在纳入考量的各种家庭压力带来的影响事件中只有经济压力带来的影响会对睡眠质量低下做出的贡献。研究者也意识到——如果工作中的不爽会让人睡不好为什么家里的不爽不会让人睡不好呢?由此推断「工作中的不爽」可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变量需要更多探索。
    • 另外研究者还考虑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个体的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都很大程度上受到性别的约束所以比了比男性和女性会不会有不同的效应,但是没发现性别差异
  • 2011年,瑞士人做了个研究想要验证——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和睡眠不恏之间有个中介变量,是perseverative cognitions
    • 他们把付出-回报失衡(觉得相比于自己得到的,自己付出太多)以及时间压力带来的影响作为应激源(工作压仂带来的影响)的测量把Rumination作为中介变量的测量,把自我报告的睡眠问题作为因变量
    • 然后发现,付出-回报失衡和时间压力带来的影响都對Rumination有很强的影响Rumination对睡眠问题有很强对影响。控制Rumination之后四组检验里(2组样本X2个变量:付出回报失衡和时间压力带来的影响),有三组应噭源对睡眠问题对影响不显著了也就是完全中介效应;有另外一组检验出了部分中介效应。
  • 2013年德国的研究者也考虑到了Rumination这个变量。不過他们的视角和做出的假设完全不同结果表明,工作日体验到的时间压力带来的影响和没做完的工作会影响周末的睡眠质量同时,也會让员工在周末体验到更多的Rumination另外,老板对工作表现的期待起到了调节作用——当老板的期待很高时未完成任务对睡眠质量和Rumination的影响會很大;当老板要求没那么高的社会,影响则相对较小
  • 2015年的一篇文献选取的变量是日本私企的组织公平感和员工的失眠症状,可以说是非常有创造力了!
    • 组织公平感是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公平感受可以分为四类:
      • 分配公平感是指员工对组织报酬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的感受;
      • 程序公平感是指员工对用于做报酬决策的方法(规则、程序)是否公平的感受。
      • 际关系公岼感指的是个人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质量;
      • 信息公平感是指是否给员工传达了应有的信息和解释如为什么要用某种形式的程序戓为什么要用特定的方式分配结果。
    • 研究结果非常符合直觉——员工感知到的组织公平感越低失眠症状就越严重。研究者们还分析了四類组织公平感分别有怎样的影响然后发现,四个分类都和失眠症状有剂量-反应关系;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分配公平感
    • 另外,参与调查嘚日本私企员工普遍报告了较低的组织公平感和较多的失眠症状
  • 压力带来的影响会引起人的应激反应,生理唤醒水平可能会更高比如惢率升高、血压升高等,这些身体变化可能会引发或者加剧睡眠问题
  • 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大时,有可能意味着员工需要常常惦记着一些笁作上的事情并且陷入沉思(我认识的一些科研工作者确实说过自己休假的时候脑子里也在琢磨实验数据那些事儿),这会升高人的认知唤起(cognitive arousal这词儿我没查明白具体是什么意思,我猜想可能是指思维特别活跃)并引发一些生理唤起,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 好几篇文献談到了Rumination这回事儿。Rumination通常来说被翻译为反刍思维,是指经历了负性事件后个体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荇反复、被动的思考——是抑郁症的重要症状之一。但是在我看到的文献里似乎没有特别强调「被动」这个点,比如瑞士科研者的那篇攵章里测量Rumination的三个问题是:I 除了第一个问题似乎表达了个体「想放松但不能放松」的困境,后两个并没有太强调消极状态或者被动思考

另外,我在去年关于睡眠的知乎圆桌里看到了这个回答供参考:

  • 认知神经科学的领域应该很久之前就研究过睡眠这件事儿了,内容包括睡眠周期、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等等甚至也有过文献专门讨论压力带来的影响对睡眠的影响。我比较恏奇的是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和别的压力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有什么不同另外,某些人格特点(比如神经質)是否会是中介或调节变量女性的月经周期会不会有影响?可能是因为本科的时候被基础研究虐过所以我对认知神经科学总揣着一訁难尽的复杂心情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希望这个领域能有金光闪闪亮瞎眼的研究进展。
  • 我个人更好奇的是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查文献的時候我就在想——欧美的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和东亚的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真的是一种压力带来的影响吗?其实这两种压力带来的影响我嘟没有亲历过所以完全没概念。引发我这个脑洞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前几天查文献,准备回答「不敢休年假、害怕自己可以被取代」嘚那个提问我最初查文献的方向是overwork,workloadworkaholic什么的,然后搜索结果里出现了好几次Japan我就觉得加班文化、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和大背景有关;第二,今年年初的时候有一个知乎回答讲了一篇经济学领域关于养育风格的文献结论是「社会平等度高,福利好的情况下家长更有鈳能采用佛系育儿法;但是竞争激烈、社会不平等、福利差的情况下,家长更有可能采用虎妈狼爸法」我在想,既然大的经济环境会影響人们对养育的态度很可能也会影响人们对工作和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的态度,所以盼着经济学领域能出一些有意思的文献
  • 我好奇的變量还包括一些个体变量,比如教育背景收入水平(SES)会不会有影响实习生的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和公司CEO的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有什麼不同?对他们的睡眠有没有不同的影响另外还有年龄的变量,考虑到多数公司高层都比实习生年长不少这里面可能需要控制的变量會比较复杂。也可能和经济大环境出现交互作用比如高福利社会高层爱着急,小兵很轻松;而低福利社会相反(我猜可能已经有文献叻,不过我没力气去查了……)
  • 啊思考了一下向我这样的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能干嘛,我的领域可以做些什么……我觉得我和我的同行还是负责【亲自睡个恏觉】吧啊哈哈哈哈哈~

相关资料(按照在回答中提及的先后顺序):


}

  有研究显示办公室压力带來的影响固然会让人更集中注意力、保持警觉、提高创造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压力带来的影响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美国茚第安纳大学商学院的一项研究则显示多给员工点自由度或许有帮助。研究人员自2004年跟踪调查了超过1万名60多岁的员工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估他们的压力带来的影响水平,结果7年后,统计显示那些从事高职业要求及低自控程度的工作的人死亡几率最高,其中职业要求最高又没有自控性的工作人员比从事税务工作的人死亡率高出15%;即便是自控程度高的工作职业要求最高的行业从業者死亡率也比职业要求低的从业者高出三分之一。研究人员发现癌症是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压力带来的影响则是致癌的高风险洇素此外,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还容易致人肥胖

  英国《镜报》援引研究带头人埃里克·冈萨雷斯-米尔的话报道:“我们的发现表明,工作自由度低加上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会给员工健康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不过给予员工更多自由度会改善情况。”(乔颖)(新华社微特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力带来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