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好人个穴位注射,哪里好

穴位注射技术是将小剂量中西药物注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操作技术。本技术通过药物在穴位的吸收过程中产生对穴位的刺激,利用药物与腧穴的双重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方法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穴位选用不同型号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及封闭用长针头。

根据临床需要通常使用以下几类药物:(1)中草药注射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2)维生素注射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注射液等。(3)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多数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

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深度。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也可按病情需要决定注射深浅度,如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多在深部,注射时宜适当深刺等。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10~20ml以上,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常用量为1~2ml。

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反应强烈者亦可隔2~3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疗程根据病情确定,一般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宜间隔5~7天。

二、常见疾病的穴位注射治疗

(一)眩晕(颈性眩晕)

眩晕主要是因颈椎及其有关组织的结构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而引起的一组症状。中医认为颈性眩晕是因经脉空虚,经气不足,气血不能上荣清窍,脑失所养而致。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取穴:风池、颈部华佗夹脊穴。

患者取侧卧位。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ml、10%当归注射液2ml、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 2ml(5mg)混合溶液。取10ml注射器,配5号针头,吸取上述药液,充分混匀后,依据患者病情每次选3~5个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所取穴位皮下,缓慢进针15~25mm左右,有酸胀得气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1~1.5ml,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5天。

(二)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以肩周疼痛,伴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疼痛多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常因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活血,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患者取俯伏坐位。将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ml,2%利多卡因2ml,0.9%氯化钠注射液6ml混合配置成注射液,用10ml注射器抽取上液,采用长5号注射针头,在患肩肩前、肩髃、臑俞三处部位垂直进针,深刺可达肩关节囊所在的部位,每处注射剂量分别为3~4ml,每隔3~4天注射1次,3次为一个疗程。

(三)呃逆(膈肌痉挛)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病症。本病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肝气犯胃或脾虚痰浊中阻等原因致胃气上逆胸膈,气机逆乱所致,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嘱患者平卧,取双侧足三里穴,用5ml无菌注射器抽取胃复安注射液10mg、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常规消毒皮肤后,快速刺入足三里穴20~30mm,回抽无血即可注射,每侧足三里穴各注射1.5ml,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四)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通痹止痛。

取穴:阿是穴,局部循经取穴。

药物:醋酸去炎舒松A注射液。

操作:先按常规消毒所选用的穴位,用10ml的注射器抽取醋酸去炎舒松A注射液1ml,再抽取10ml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然后刺入所选的穴位,当患者'得气'后再回抽,未见回血才能推注药液,每次每个穴位注射1ml左右,每次治疗手足局部各选4~5个穴位,有时可加用大杼穴(骨会)、悬钟穴(髓会)。隔日1次,每次局部穴位可交替选用。10次为1个疗程,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隔1周后继续治疗。

1.婴幼儿及体弱多病者。

2.孕妇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此法。

3.穴位局部感染或有较严重皮肤病者局部穴位不用。

4.诊断尚不清的意识障碍患者。

5.对某种药物过敏者,禁用该药。

1.治疗前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以消除患者顾虑。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个穴位换一个针头,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反应、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3.操作前应熟悉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使用剂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4.切勿将药物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

5.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6.颈项、胸背部注射时,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

7.儿童、老人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

8.药物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

9.下腹部腧穴进行穴位注射前,应先令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需要多次注射时,穴位应轮流使用,一般每穴连续注射不超过2~3次。

10.注射药物时如果发生剧痛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注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

指导意见: 腰痛的原因很多,如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受风受寒也可导致,另外一些腹部内科疾病往往导致腰痛的也不少,为了排查是不是腰 椎病变导致的,建议积极做一下腰椎CT细查一下。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想和他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